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论文

2022-05-01

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这一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发挥其引导与支持作用,修补立法缺陷,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全面构建质量监控体系,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创新,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论文 篇1:

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摘 要: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以需求为根本,以供给为支撑,两大方面共同影响其发展。一方面,区域工业化、政府、企业、职业学校、民众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模式、内容、形式、程度提出了需求,各利益相关方目的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各方需求考虑在内,以形成动态发展的稳定机制。另一方面,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在其形成完整体系之前,需要社会各方供给,区域经济、政府政策、民众支持等等都是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区域;职业教育;合作

作者简介:贾敏(1991-),女,山东枣庄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胡秀锦(1976-),女,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评价等;郭燕妮(1992-),女,山东烟台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培训与就业。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编号:CJA110158),主持人:胡秀锦。

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是指各区域以自愿为基础,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人脉关系的作用,突破地区、部门的限制而形成的部门之间和学校之间在生源、教师、信息、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实训基地等方面相互作用的行为和组织[1]。

一般来讲,决定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根本因素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区域发展对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需求程度,二是社会各方面对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所需资源的供给程度。因此,在探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动因时,本文以影响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需求与供给因素为切入点,理清影响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各种微观因素。

一、多方需求决定了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开展与进程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是通过跨地域的方式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与就业机会,实现高素质教师的培养、生源的合理流动、高质量课程的开发与共享、职业资格统一标准的建立等目的,以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产生源于多方需求的共同作用,其中对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影响最深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区域工业化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是区域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一直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其工业化生产需求与基础教育水平不足以支撑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运行。直至新中国成立,尤其是199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00-1200美元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才进入初期阶段。而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也正产生于那段时期。从1996年起至今,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发展经过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成功进入发达经济阶段[2]。在此过程中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发展也经历了迅速的更迭过程,不同的工业化阶段的发展模式对地方職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1996-2002年间,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工业化结构开始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市场结构、技术结构、制度结构等多元因素影响着工业化的演进[3]。在这样一个工业全面市场化转型的时代下,生产力的变革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变化,致使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发生了改变,技能型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同时,社会体制、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统招统分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加之同时期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以及民办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得中等职业教育逐渐陷入教育质量低、就业困难、生源紧缺的发展危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参与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可谓是其谋生的“救命稻草”。

2003-2006年间,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处于中期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开始由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进行转换,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职业教育内涵得以充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回暖。此时,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持续加剧等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作为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在促进制造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农民工培训以及推进城镇化发展等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也逐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区域都在着力构建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2007年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处于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了平稳的发展阶段,彼此之间的合作由最初的政策引导过渡到自发性的利益合作,培养新兴行业的从业者成为职业教育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2011年以后,我国的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从中分离出来,并占据主导地位。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涵盖社会各方面利益相关方的庞大、系统的运营模式。相关的法律逐渐得以确立,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已基本清晰,彼此之间的分工更加细化。例如职业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教学与培养,而师资培训与课程开发则由更加专业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负责。这一阶段的区域职业教育正逐步发展为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二)政府行使职能的需求

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包含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例如工业变革、教育发展、人口流动等。在众多形成因素当中,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性质、方向与形式。

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二次分配者,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不仅为了追求整个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也为了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与服务可获取性。在东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合作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职业教育发展快速,资源丰富,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素质、课程质量等方面均优于西部,但是东部地区生源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资源较为缺乏,但是生源充足,东西部进行跨区域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各取所需。政府从宏观层面制定政策,完善顶层设计,促进区域合作,更能够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均衡,这是政府所独有的职能。

(三)企业谋求良性发展的需求

企业是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需求方。企业以谋求良性发展的目的参与到职业教育合作当中,以培养符合企业自身发展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为目的,从而以“人的价值”提高企业利益,符合企业的价值取向。追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各地方企业参与合作的内部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即便是在发展初期就占据地理与政策等优势的发达地区也面临着诸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资源短缺的阻碍。例如,近年来东部地区“技工荒”和“用工荒”现象频频出现,珠三角地区2016年初劳动力缺口超过200万人。而原本就落后的区域在以技术与经济为发展前提的时代,仅靠一己之力来推动自身发展可谓举步维艰。于是为谋求共同发展,区域合作便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发展机制。在进行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引入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从而解决企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人”的因素,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本需求。

(四)职业学校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职业学校的职责是为社会培养各种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参与职业教育合作的目的是为学生与学校自身谋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职业学校作为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中的重要主体,不仅利于学校自身师资水平、课程质量、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范围,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具备了更大的择业优势,参与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是一举多得。

(五)个人谋求职业发展的需求

自201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了一种“新常态”,同时也面临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企业用工不足、社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使得社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偏差。正是在这种供给与需求不均衡性之间,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学生个人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得到从事职业所需的胜任力,普通民众则通过职业培训获得所在职业领域或新的职业领域所需的技能与知识,职业教育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向。此外,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强调和重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也发生改变,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还处在欠发达的地区,当地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转变十分强烈。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大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的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获取足够的职业技能进而在区域之间流动得到更有价值的工作,这一观念已具备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民众对于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成效的满意度决定其发展的长远性与持续性,因此,在区域职业教育的合作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民众的需求与利益。

二、社会供给决定了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已经开始进入一种稳定的发展状态,政策引導性的合作与自发合作并存,合作主体日益多元化,合作的内容日益增多,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也日趋完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多元主体对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提供了不同的支持,其中影响地方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供给因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地区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二是政策法规的引领与推动。

(一)区域的综合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合作提供支撑

职业教育兼具教育与产业的双重属性,因此,区域综合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教育质量,还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机会与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同普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相同的是,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教育硬件及软件的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来维持教育的正常运转。而与普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不同在于,职业教育因其教育内容偏重于社会生产实践,导致其教育内容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职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相应的教学实践场地与设备也需不断更新。因而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相对较高,拥有较高的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前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为例,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的指引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凭借着超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率先突破原有的地域界限,以区域为整体协同发展并取得突出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的综合发展水平,由此带来雄厚的资金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可以为区域职业教育进一步的合作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并输出各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殊产业,参与并促进地方发展,当地各产业的用工需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等与当地的综合经济水平直接相关,因此,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地职业教育的内容、发展方式及规模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国家政策法规引领并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

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现状,要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先于内陆地区得到较全面发展与繁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自此,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开始引领并推动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其中,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性质、方向与形式。构建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体系,政府必须以政策为保障,清除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中的障碍,为其搭建合理框架使其得以长远发展。

纵观“九五”计划提出之后颁布的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不难发现上至国务院与教育部,下至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都对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98年,原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国家鼓励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自此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正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此后,国务院与教育部等中央决策机构针对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条文。2002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指出“加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对口支援工作。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以跨区域招生,可以与本地、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创新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机制。完善东中西部对口支援机制。深化区域内职业教育合作。鼓励各地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协调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在政策的引导下,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更加具体明晰,各级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将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政策逐步细化并进行贯彻实施。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来自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方针无疑极大地推动了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

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是新时代下社会进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以需求为根本,以供给为支撑,两大方面共同影响其发展。一方面,区域工业化、政府、企业、职业学校、民众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模式、内容、形式、程度提出了需求,各利益相关方目的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各方需求考虑在内,以形成动态发展的稳定机制。另一方面,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在其形成完整体系之前,需要社会各方供给,区域经济、政府政策、民众支持等等都是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重要支撑。综合各区域的优势与劣势,推动区域职业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使各个区域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向平衡。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涉及多元主体,跨区域的学校、企业、行会、政府在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上对人才进行合作培养,各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极具复杂性。在实现不同区域共同发展的同时,更加高效地利用了教育、人力以及自然等资源,迎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理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目前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随着多元参与主体的不断加入,出现许多新的需要探索的问题。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具体过程中,也存在阻碍其顺利发展的诸多因素。首先,从跨区域职业教育学校合作的角度来看,在职业院校的管理体系中,地市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业务上受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多以市县教育部门管理为主,而技工学校则多以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为主,教育行政上的分条管理会经常出现政出多门、职责交叉、标准不一、难以协调等问题[4]。其次,从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企业、行会的角度来看,企业与行会分属于不同的经济管理部门。以职业教育集团为例,其发展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职责,更需要融合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企业、行業、人社、财政、发改、经信等多个部门的配合实施,政府虽然在宏观层面上制定了各类政策,但在既有的体制框架下,具体实施操作中各参与主体固有的政策规章在运行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再次,在实践中站在参与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各主体的角度反观国家的相关政策,不难发现国家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仍不够完善,合作主体、合作模式、合作内容等方面缺乏一定的标准以及质量监督手段与系统的管理机制。针对这些问题,职业教育相关政策颁布不及时,存在滞后性,同样也阻碍着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顺利进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仍将是我们继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胡秀锦.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模式与实现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45-49.

[2]冯飞,王晓明,王金照.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J].中国发展观察,2012(10):56-57.

[3]杨近.我国工业化进程与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4]张铁军.地市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2).

责任编辑 韩云鹏

作者:贾敏 胡秀锦 郭燕妮

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论文 篇2:

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政府角色探析

摘 要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这一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发挥其引导与支持作用,修补立法缺陷,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全面构建质量监控体系,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创新,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成渝经济区;政府角色;经济发展

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设立以来,区域内各区县经济互动加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成渝经济区俨然成长为和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并列的全国第四极。根据其空间与产业布局,成渝经济区形成了具地方优势的产业体系与产业基地,更致力于在机械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能源化工制造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需要与之职业相匹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单靠企业或学校是难以达成具有统筹性和预见性的区域目标与规划,必须依靠政府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成渝经济区成立以来,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内容要求,积极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改革,推动了成渝经济区内经济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政府在促进经济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方面的正面效用十分显著,可概况为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出台条例规范职业教育。2012年5月,重庆市通过了《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决定》,结合当地职业教育实际发展情况,修订了《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确定了多项改革措施,如加强优质学校及重点专业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评估推荐工作以及省市级重点职业学校评估认定工作。同年8月,成都市通过了《成都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鼓励在成都的高校向职业教育开放教育教学资源,以促进普教与职教、中职和高职的相互衔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积极加大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力度。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在逐年递增,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职业学校任职教师工资水平,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教师职业技能比赛和外派交流等方式加强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稳定师资资源。2013年成渝经济区内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已实行免学费政策(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费补贴,除此之外,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补助也得到增加。这些都为塑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提供了帮助。

三是积极优化区域内的学校与专业布局。在优化学校布局方面,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院校总体布局;组织专家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和服务业领域中,提出应该优先发展的重点专业,如在工业领域方面,优先发展机械加工、信息技术、能源化工、材料与环境等专业。

四是积极引导经济区内职业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都市在2013年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签订教育合作框架,框架含有教师培训、留学生互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合作等内容。这些举措都是为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本地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与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政府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在引导职业教育结构完善方面还存在不足。在经济区内的职业教育布局、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区域内职业教育整体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针对目前成渝经济区内产业发展,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还稍显滞后,专业设置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校企合作方面,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

二是政府在规范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和资金筹集方面还有待改进。在办学机制方面,区域内职业教育企业办学、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较少,凸显了办学模式单一的弊端。在资金筹集方面,政府虽加大财政投入,但职业教育发展过于依赖政府财政单一投入。现阶段,尽管有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在成都地区投入大额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如与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共建了嵌入式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建技术开发平台,举办英特尔杯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比赛,但是这样的例子还是少数。

二、政府发挥职业教育发展主导作用的制约因素

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角色转变,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全以政府为主体,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发展模式到其经费筹措、管理体制、资源配置,完全依赖政府规定执行;第二阶段则是政府在不断健全和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认识到政府功能的有限性,积极鼓励和发动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建设,政府逐渐放权,仅在统筹规划、经费筹措、资源配置、管理体制等关键领域把控宏观发展方向,使职业教育能更高效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成渝地区的职业教育目前正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的特殊时期,政府正逐渐转变其职能与角色,而在转型过程中,政府发挥其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制约因素。

(一)跨区域行政,区划界限难突破

虽然为了突破成渝经济区区域行政区划的限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以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为基点,构建区域合作,带动周边城市群,形成成渝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区域行政区划仍是成渝经济区发展融合的重大制约因素。其不仅由于成渝经济区在政府行政时遵从不同的领导部门,更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对称与不对等,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两地矛盾或与当地实情不符的现象。在职业教育的空间布局和专业设置上也仅根据川或渝各自的特点而设定,在专业招生、就业、成渝区域共享教育成果等方面可以看出,区域行政区划的隔阂仍然存在。

(二)政府职能定位不清,存在政府缺位越位现象

成渝经济区的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政府几乎承担着教育制定者与评价者的一切职能和角色。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不能事事皆由政府主管,政府也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导向任其发展。政府在转变政府角色和放权过程中,对区情及自身定位认识不清,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责和权利范围界定不明,极易出现缺位、越位的现象。

(三)管理体制不顺,“政校企”新型合作模式难以深入

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不顺,分散办学及多头管理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尚未形成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政府在其中的桥梁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突显。政府、行业、学校三者之间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难以为区域内行业与学校搭桥牵线,致使政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行业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校企合作受制,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职业院校服务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的性能不足,职业教育在行业及区域间的发展不均衡,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

(四)政府引导不力,税收优惠的宣传执行力度不足

政府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投资者,但不应成为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政府作为经费投入的主体力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的地区其投入水平尚不能达成一致,职业教育发展的限制直接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水平。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政府应当努力发动行业企业的力量,鼓励多方参与职业教育建设,使教育经费不单纯依靠政府,而以多元渠道保障经费支出。税收优惠是政府促进行业企业参与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但由于其宣传和执行力度不足导致税收优惠政策对行业企业的吸引力不大,难以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教育投入仍主要依靠政府或单一的企业,教育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三、重塑政府在发展与成渝经济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一)修补立法缺陷,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颁布实施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但随着教育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难以与各经济区域的发展特点相匹配,不足以指导和规范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借鉴国际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的经验,我国可在职业教育立法上更充分地考虑经济基础与职教发展二者之间互利互促的依存关系,使区域职业教育更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地方政府部门可依照当地现实状况出台与之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法律条例规定,为当地政府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

(二)确定政府主导地位,鼓励企业、民间多方参与

职业教育是公共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公共事业的责任与义务。在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中,应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政府应当承担起职业教育发展中经费投入的责任,主导并规划职业教育提供的方式方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企业和社会的参与。政府主要承担规划设计、资金支持与保底、监督把控等职能,宣传并落实好税收优惠,加强引导,战略性推动教育服务提供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换,大力开展“政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实现多元化办学。

(三)突破区划壁垒,引导职业教育优化发展

成渝经济区应当意识到,成渝经济发展本为一体,其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不应局限于区划界限。川渝两地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可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多地即时交流,共享与反馈信息、经验,实现融通互动,优化成渝经济区域内职业院校的专业构成与空间布局,整合区域经济特色与区域优势教育资源,将实现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无障碍流动作为推动职教发展的工作重点。同时,在职业教育领域要找准政府身为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政府以法律支持、教育规划、经费筹措、资源配置、管理体制优化为手段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引导而非限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更不能对职业教育形成的内部环境进行过多干预,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与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四)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落实职业教育问责机制

政府应当设计教育分级管理体制,落实投入主体,避免成渝经济区职业教育投入与管理呈真空状态。第一,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吸引社会各方资源为职业教育提供实训基地、实习基地等相关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第二,落实职业教育的校间优化组合,灵活调整成渝区域内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促进资源高效整合。第三,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建立起反映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结构需求的职业标准体系。第四,严格把关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制订出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和教师专业能力评定标准,规范教师管理制度。

政府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问责制度。把职业教育管理科学决策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官员施政约束的评价体系。重点强化对区域党政主要领导的考核与问责,将职业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推进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工作成效纳入考核范畴,确保构建一个公平合理,具有民主化、科学化、专业化、实效性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环境。

(五)全面构建质量监控体系,监督评估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发展依赖于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在质量监控主体方面,政府应当主导建立多方参与的保障与监控体系,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相关人士纳入质量监控体系中,发挥来自各方的监督、评价职能,更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在质量评估机构设置上,可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在教育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质量评估。专业评估机构在完全中立的情况下,能作出客观的评价,使评价具有更高的社会可信度。而在质量监控标准方面,在兼顾教育投入和过程指标的前提下,适当强化教育产出的指标,这样能更充分地考虑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全面考察教育产出在社会上的竞争力,立足于市场需求,匹配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益.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政策思考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26):145-147.

[2]赵志群.对我国制造业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9-12.

[3]崔道伟.职业教育促进区域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3):7-10.

[4]刘存刚.美国校企合作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32):167-169.

[5]李兵.关于我国高职教育法规的若干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9(1):9-10.

[6]肖金成.区域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0(3):16-18.

[7]杨明.从政府控制模式到政府监督模式——中国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模式的现代性转换[J].教育科学,2003(5):1-4.

作者:罗哲 李怡欣 李俊领

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论文 篇3: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策略与探索

摘 要:从理念引领、政策保障、评估导向、示范推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策略举措;从优化教育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反映了北京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为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产教融合;经验

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国家制度全面提升的重要战略。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两类教育的双重属性,从发展之初,就确立了“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系列做法。总结分析、分享经验,对积极促进国家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教育发展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概念内涵的解析

我国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进程中,由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不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关注重点内容不同,不同时期政府文件使用的相关名词概念也有所不同。例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产学研合作”以及“产教融合”等,加深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内涵,有助于准确把握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

“工学结合”是以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半工半读为基本特点的一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政府相关文件表述主要将工学结合视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内涵在高职示范校建设相关文件中有具体体现。“产学合作”(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内涵更为宽泛,是产业/企业与学校/研究机构合作,实现协同发展。“产教融合”则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范围,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共同发展。有观点认为,“产教融合”是“工学结合”和“产学合作”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的“一体化”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策略

1.理念引领,确立“产学研结合”办学指导思想

第一,明确“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10月、2003年12月、2004年2月,教育部在湖南永州、湖北武汉、江苏无锡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经验。高等职业教育确立了“‘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律,“产学研结合”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领导者、管理者、广大师生员工的普遍共识。

第二,明确“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改革方向。201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2.政策保障,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发展系列文件

200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職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重要意见。2011年,教育部制定《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明确“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离不开行业的指导”,并提出了15条意见和措施,促进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行业企业融合发展。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从立法层面保障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办学模式的全面落实。

3.评估导向,将“产学研结合”作为评估重要指标

2004年,教育部启动首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将“产学研结合”作为重要评估指标。将“高职院校办学过程要体现产学结合理念、机制和途径,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实习组织及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社会开展培训等方面有实效”作为评估基本标准。在评估优秀标准中,更强调了产学结合的深度与广度,提出要形成以社会需要为方向、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校企双方合作完成办学全过程,并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更将产学合作理念渗透到评估的全过程,从办学定位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出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能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技能骨干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实践教学,强调顶岗实习覆盖率,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切联系,实践类课程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方案设计;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毕业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等具体要求。实现以评估促产学合作发展的目的。

4.示范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示范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6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选择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制度环境良好、辐射能力较强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重点支持,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产学结合是示范校建设的主要内容,特别在重点专业建设中,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2010年,高职骨干校建设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地位,将校企合作作为深化高职改革的突破口和主要途径,全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北京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多年来,北京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实施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订单班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制定校企合作暂行办法、建立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产学合作理事会,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和运行常态机制。

1.专业对接产业,统筹优化教育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第一, 实现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同步规划。开展专业与产业契合度调研,适应北京产业发展,确立“五个一批”专业建设标准,实现专业建设发展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同步规划。开展北京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契合度调研,对12个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紧缺人才的专业及3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开展深入调研、分析、预测,进行顶层设计,确立发展目标、任务;确立“五个一批”专业建设标准,明确要针对限制和禁止发展产业,撤并一批面向低端产业的专业;针对调整转型产业,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优势专业;针对高精尖产业,优先发展一批新兴专业;针对城市管理、社会建设需求,重点加强一批紧缺人才专业建设;针对疏解转移产业,与产业承接地合作办好一批品牌专业。

第二,实施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011年,北京市启动“北京市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制定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以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线,提出做强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类专业,做大服务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类专业、做优都市型现代农业类专业、做精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专业,提升北京高职教育支撑“北京创造”“北京服务”的能力。项目覆盖到北京市17所公办高职院校的34个专业,围绕产学合作机制创新、探索系统培养、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实施第三方评价等内容开展系统建设。

2.推进集团化办学,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

集团化办学是校企合作最有效的实现形式。通过集团化办学调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各方积极性。2009年,教育部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加强区域合作和城乡合作,实现学校、企业、行业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北京市从2010年开始,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北京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北京市设立专项经费持续支持职教集团建设,探索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受益,职前教育、职后教育相衔接,产学研有效互动,产业链、教育链有机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通过集团化办学加强行业指导和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依托职教集团优势,优化教师业务培训、企业员工业务技能培训、教师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产学研合作等基地建设。目前,北京市已组建10家职教集团(其中9家集团由高职院校牵头),成员涵盖学校(普通高校、中高职学校)、政府、行业协会、各类企业、科研院所、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社会组织以及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多主体,建立完善了职业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见表1)。

表1 北京市职业教育集团一览表

序号 职教集团名称 牵头单位 批准年度

1 北京交通运输职教集团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2011年

2 北京现代制造职教集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2012年

3 北京商贸职教集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2012年

4 北京电子信息职教集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

5 北京都市农业职教集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2014年

6 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职教集团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2015年

7 北京城市建设与管理职教集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

8 联想职业教育集团 联想集团 2016年

9 中国健康养老职业教育集团 北京社会管理職业学院 2017年

10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2017年

3.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改革,创新订单班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引企入校模式等多类型、多形式人才培养。

第一,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针对企业人才需求,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北京先后有7所高职院校被教育部遴选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开展校企合作育人(见表2)。

表2 北京市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一览表

序号 试点学院名称 批次

1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第一批

2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第一批

3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第一批

4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批

5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第二批

6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批

7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第二批

第二,深化订单班模式改革。北京高职院校积极深化产学合作,大力开展订单培养,订单培养发展较快,不仅订单数量增加,而且订单培养在吸引优秀生源、提高就业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订单培养,一些院校从招生开始,增加了校企合作面试环节,实现从招生、培养到就业,企业的全程参与。一些院校的订单培养班在发展和竞争中优势明显,“订单培养”已经成为北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订单培养实现校企人才培养深度合作,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优势明显。

4.完善机构保障,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和运行常态机制

第一,制定《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暂行办法》。为深化行业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校产协调发展,培養适应首都交通事业发展的职业人才,201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联合制定《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这是国内首个由政府和行业牵头制定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鼓励支持校企在需求分析、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督导评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促进北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有益尝试,奠定制度基础。教育部办公厅将此《暂行办法》转发到全国学习借鉴,推动各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

第二,建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等情况,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强化行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作用,2012年,教育部对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重组,将原高职教指委的职能调整到相关的行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重组后的53个行指委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除国际组织外的所有门类。各行指委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各行指委也是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专家组织。北京市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调整优化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类指导行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动行业部门和行业组织在预测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建立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产学合作理事会。北京市教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强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产学结合,各专业都要成立由学校专家与行业企业的技术、管理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北京各高职院校基本建立了有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由高职院校各专业人员和相关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组成。主要职能是参与本专业的需求预测、设置论证、职业分析、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以及实习实训基地落实等教学管理。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普遍做法。

同时,建立学校产学合作理事会,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以理事的形式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对学校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沟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做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搭桥人。产学合作教育委员会(或称校企合作委员会)由合作教育各方代表(企业主管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学校主管领导和教师)组成,是合作教育的组织、协调、联络机构,实施对合作教育项目的全面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EB/OL].(2017-12-19)[2018-04-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EB/OL].(2018-01-11)[2018-03-20].https://www.tech.net.cn/web/rcpy/articleview_sf.aspx?id=265.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孙毅颖

上一篇: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妇产科论文下一篇:复杂场地基坑支护工程监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