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论文

2022-04-23

摘要:中国的经济发展作为世界奇迹,被全世界瞩目。但大多数的研究都会基于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因此本文将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經济发展理论进行探索与分析,以期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论文 篇1: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就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选择基准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区域主导产业的研究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并对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加以说明,希望有助于将来在区域主导产业研究方面的创新和进步。

【关键词】 区域主导产业 选择基准 评价方法

产业结构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着力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区域的经济基本结构主要是由其选择的主导产业所决定的。主导产业的不同将直接导致产业群体结构不同,这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时期就表现为不同的区域经济特色。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区域主导产业相互更替的结果。正确选择主导产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也是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国内对主导产业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90年代后,主导产业研究不再停留在国家层面,更多地转移到了区域层面。1994年国家出台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其中就着重提出要发展石化、机电、汽车、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提出了本省的主导产业。随后,许多县、市也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发展本地区主导产业的设想。

发展主导产业,首先应该确定主导产业,也就是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并由此引出了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问题。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是在借鉴国外学者的选择基准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其他基准,形成了较多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理论。此外,在主导产业选择的应用研究方面,热点集中在如何构建主导产业指标体系以及选择综合评价方法方面。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

1、主导产业概念的理论渊源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主导产业的概念,他把经济的各部门分成三类: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派生增长部门。他强调主导增长部门应该具有高创新能力、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及较强的带动能力。罗斯托还首次提出了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前向、后向及旁侧效应原理。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的概念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和支持,这也为后续大量的展开主导产业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主导产业概念也主要来自于罗斯托主导部门理论。《现代产业经济词典》中将主导产业定义为“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并能带动一系列产业部门发展的部门”。苏东水在其著作《产业经济学》中对主导产业做过如下定义:“根据罗斯托的阐述,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它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2、区域主导产业的涵义

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区位理论、区际分工理论、产业聚集理论及输出基地理论为依据,把区域产业部门分为专业化和非专业化部门,其中专业化部门又被分为一般专业化和主导专业化部门,而主导专业化部门则特指在专业化部门中能够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方向和速度起指引作用的部门,也就是区域主导产业。这种定义突出了区域主导产业的空间属性,但却缺乏与主导部门理论的联系(见图1)。二是现代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关于主导部门理论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延伸和应用,把罗斯托国家层次上的主导部门原理应用于各区域层次经济研究,便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范畴。这一思路直接把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概念移入区域层面,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事实上,在定义区域主导产业概念时,其显著的空间特性与“主导部门”的产业属性二者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考虑才更加全面。

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1、国外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国外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三个,他们分别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以及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

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度就是指各产业之间在其产品供需上形成的关联或者依赖的程度。他认为产业关联效应能够扩大资本积累并促使市场产生更大效益,因而提出应以产业关联效应的大小为基准来选取主导产业,在直接生产活动部门中产业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部门应该作为主导产业部门,并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测量产业关联度的大小。在实践操作中,区域中那些产业影响广度深度最大、带动效应最大的产业就应该优先考虑发展为区域主导产业。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揭示了主导产业更替规律。他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被称为“罗斯托基准”,即选择具有扩散效应(前向、后向、旁侧)的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到关联的其他产业中,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中前向效应又叫前瞻效应,是指主导产业的活动创造了能够引起新的工业活动的基础,为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可能性,有时候还能为下一个重要的主导产业建立起台阶;后向效应也叫做回顾效应,即主导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根据其技术特点,会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这些投入品的发展;旁侧效应指通过发展主导产业能辐射到当地经济及社会。然而,就实践操作而言,罗斯托并没有明确指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这也是罗斯托理论中所缺乏的。

为规划日本产业结构,筱原三代平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两条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某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1)

该指标系数越大表示某一产业产品市场需求对居民收入的依赖越小,其潜在市场份额也就越大。

生产率上升率=产出/全部投入要素(2)

这里的“生产率”是指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上升率越大表示投入产出率越高,这样的产业,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也会出现大幅下降。

应该说上述两条基准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这两大指标系数越大的应该优先考虑。筱原二基准理论标志着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初步形成。

2、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在国民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了各种基准,可以归纳为“三基准”、“四基准”、“五基准”、“六基准”及“七基准”。本文用表格的形式简要总结了一些具有代表性观点(见表1)。

目前,对区域主导产业系统的理论研究文献还比较少,大多数是做实证分析,就某一具体区域具体产业进行讨论。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往往是照搬国家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值得高兴的是,在“九五”之后,我国陆续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探索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规律、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其中关爱萍等的六项基准及张大松等的七项基准就是针对区域主导产业的判定和选择而提出的。

三、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方法

选择主导产业的过程也是对区域产业进行评价的过程。随着人们对区域内涵认识的深化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的多样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不断改进。

国内学者们常用综合评价法来对主导产业进行评价,大多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简称AHP)、系统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研究,还有利用波特的钻石理论及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等,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实践中,当数据欠缺或数据质量不高时,一般用区位熵、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BP 神经网络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数据完备,数据质量高时,常用投入产出法、SSM、DEA、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加权求总法等;在对区域各产业做深入研究时,一般采用比较客观、精确的分析方法,如投入产出法、DEA、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BP 神经网络法;而大体了解区域产业概况时,则用简单易行的区位熵法、SSM、加权求总法。秦耀辰、张丽君根据计算时所选基准个数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分为单基准法和多基准法两大类(见表2)。

四、结论

我国学者关于区域主导产业方面越来越多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都不断丰富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与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很多文献只是简单地接受或引用已有的主导产业相关理论,而忽略既有理论的应用条件,及其具体到各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上的适应性问题。目前,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主要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或不足。

1、对区域主导产业内涵的认识不够全面

首先对于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认识还有模糊之处,常常把主导产业理论等同于区域主导产业理论,直接去掉“区域”二字,或者把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支柱产业选择等同,等等。

2、忽略了区域主导产业的空间和时间两重属性

不同区域范围、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都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既不能照搬国家层次的区域主导产业理论运用于区域层次,也不应该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区域都模仿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选择基准,而应该在国家和区域两种利益机制下形成多层次的体系,同时必须注重加强在针对性和动态性方面的研究。

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所需数据难以获得且测算指标的方法倾向于简单化

区域主导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是从其动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行定量分析需要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现有的研究往往利用近两年的数据,表现不出备选产业对主导产业特征和作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选择结果难以令人信服。因此,至少要利用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此外,很多指标计算都是沿用已有的较为简单的方法,应进一步加强虚拟消去法、图论、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等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研究和应用。

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今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和手段还将日益丰富和完善,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方法都会在该领域得到应用。在计算机语言及相关软件支撑下的新方法将有很大进步,特别是GIS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多分析决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出路。庞大的数据库可以包罗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特征,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使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决策更趋客观、合理,而简单的操作界面使这一方法切实可行。

(注:资助项目:江西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0112BBA10027);江西省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7BG18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61029/D011201);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编号:GJJ12218)。)

【参考文献】

[1]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

[2] 郭万达:产业经济学辞典[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

[3]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 王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综述[J].全国商情,2010(3).

[6] 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7] 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8] 党耀国、刘思峰、李炳军、缪瑞林:农业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选择[J].农业技术经济,2000(1).

[9] 张圣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1(1).

[10] 朱要武、朱玉能: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J].上海综合经济,2003(11).

[11] 陈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含义、原则与基准[J].理论探索,2004(2).

[12] 王莉:关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之探讨[J].煤炭技术,2004(8).

[13] 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4] 关爱萍、王渝: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1).

[15] 林素娇、江兵: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08(4).

[16] 王稼琼、李卫东: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和方法再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9(5).

[17] 张大松、赵英才:区域主导产业及其评价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4).

[18] 张魁伟: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8).

[19] 潘晗: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应用[D].郑州大学,2004.

[20] 阿如旱、李百岁:内蒙古工业经济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2(1).

[21] 罗月丰: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选择[J].资源产业,2005(6).

[22] 赵成柏:江苏新型工业化下工业主导产业选择[J].参考与决策,2005(11).

[23] 刘颍琦、李学伟: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J].理论与方法,2006(1).

[24] 王秋红、唐燕玲、裴广群: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时代,2012(5).

[25]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1).

(责任编辑:刘冰冰)

作者:陈燕连 蔡海生 林联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论文 篇2:

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摘要:中国的经济发展作为世界奇迹,被全世界瞩目。但大多数的研究都会基于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因此本文将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經济发展理论进行探索与分析,以期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探索

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需要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研究。一直以来,在积极探索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过程中经常会存在意识方面的误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探索与构建形成严重阻碍。因此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进行积极探索与构建,才能充分满足理论构建的综合需求,促进经济以实践的方式获得发展,在我国形成完整、系统的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质内容就是将人民作为发展中心,相比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无论是所有制、分配制度、国家作用等方面都会将人民作为中心,而不是资本为中心,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在努力与发展。将人民作为中心进行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共享的最终理念,完成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将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才能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路径,构建更加成熟、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关制度互相结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形式、经济发展道路

(一)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如何发展的整体理论就是经济发展战略,可以正确选择在一定时期内的国家经济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进程与效率、发展动力。使用经济发展战略通过长期的探索,开始形成“三步走”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加纳社战略等一系列的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在近代,中国面临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挑战,在1980年,邓小平召开了干部会议,首次提出现代化目标与规划相关问题。同一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步骤等相关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实践的速度不断加快,将“三步走”战略不断细化、完善,在党的十三大中以文件的形式进行确定。在“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倍的目标,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一世纪末,达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倍的目标,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状态。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期,国民生产人均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加富裕,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在党的十四大中提出,自现在开始到建国一百年时,完成三步发展目标。在1979年,邓小平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进行了会面,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对中国现代化进行描述,通过不断地发展与实践,小康社会战略的内容逐渐明确。构建小康社会战略是我党一直坚持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其不仅可以充分凸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整体要求,还表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指引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

(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发展形式

若想实现经济发展的办法、手段、模式,都需要使用经济发展形势,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举措。在经济发展形势中分为不同种类,依据马克思的观点,可以将经济发展形势分成内涵与外延两种形式。将此作为划分基础,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可以将经济发展形势划分为可持续经济发展形势与不可持续经济发展形势,将各项要素进行投入并组合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发展形势、资本密集型发展形势、技术密集型发展形势等。通过多年的不断实践与努力,我国将经济发展的形式进行转变,将投资为主转换为出口拉动消费与投资形式;将第二产业带动转换为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

(三)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若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体系,需要明确发展道路,其中包含新型工业、自主创新、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道路等。

第一,新型工业化。相比于传统的工业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发展进程中迸发出更多的新型元素,其中包含高技术与高效益互相融合、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产业与产品的服务与附加值、降低污染与能耗、加强技术与管理促进工业发展、升级与改造传统产业、构建节能减排新型工业体系。第二,自主创新。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的科技改革与产业改革,使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的改变,加强我国科技创新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构建企业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等。第三,农业现代化。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党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开发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国家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与保护力度、进行工业反哺农业、使农民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增强农业技术与设备水平、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积极推广与普及农业新技术、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经营多样性、提升农业生产综合力。第四,新型城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包括城乡一体化统筹、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相关机制、以城市带动农村、加强城乡关系、对城市区域合理布局、将城镇从粗放式管理转换为集约式管理。

三、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经济发展道路

为了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构建绿色经济发展体系,需要充分意识到绿色经济发展内涵。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中国不应重蹈覆辙,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形成有机融合,促进绿色与经济共同发展,形成生态环保、人口资源与环境获得协调的发展体系,从而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局势,促进经济获得持续发展。

四、正确看待与处理实体、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

将实体、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看待与处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出现会将货币出现与信用发展作为基础,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就会形成货币、信用,因此实体经济没有获得发展,虚拟经济的发展就会受阻。另一方面,虚拟、实体经济不会以同步的方式进行发展,二者互相独立,都具备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获得发展,需要加强虚拟、实体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效果,将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还需要增强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确保虚拟经济更好地为实体经济进行服务,才能达成经济发展目标。

五、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與进步,城乡之间的商品与各种要素流动性在不断增强,使农村部门的产业结构更加多样,朝多元化进行迅猛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要素配置整体效率,对农村社会供给程度提供了保障,降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城乡经济差距较大、城乡公共产品与社会保障配置失去平衡等。农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加快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速度,提升户籍制度改革速度,使农村土地制度更加完善,加强城乡要素流动合理性,将基础设施等各项公共服务配置不断优化,加大农村人力资源投资力度,减少劳动力的交易成本,才能使城乡一体化机制更加完善。

六、积极探索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启示与思考

(一)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础与导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作为基础,明确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矛盾,指引从资本主义转换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包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关理论、劳动价值相关理论等,都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才能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具中国特色,明确发展观念,获得持续、稳定发展。

(二)在探索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结合实践

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获得良好发展,需要结合实践与创新,第一,在任何实践中,都需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作为基础,要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第二,将实践当作真理检验的唯一标准,任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活动都需要以实践的方式进行验证,才能避免舆论与争议。

(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合理应用在实践过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不仅可以更好地解释世界,还可以对经济实践进行正确指引,从而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在实践过程中,合理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正确认识。在探索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体系过程中,需要将马克思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严格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合理部分良好借鉴,不断探寻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中国文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形势、经济发展道路,将广大中国人民作为发展重心,树立创新、协作、环保、绿色、开放、共享等价值观,才能促进中国特色主义经济朝更加科学、绿色、稳定的发现进行发展。

七、结语

在探索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与体系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实质,明确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形势、经济发展道路,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还需要在探索过程中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具中国特色,使经济发展更加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王伟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J].经济研究,2016,51(03):4-14.

[2]洪银兴,以创新的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J].经济研究,2016,51(04):4-13.

[3]陈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7(08):99-108.

[4]王政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第十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7,33(10):34-40+81.

[5]叶险明,驾驭“资本逻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4(03):19-26.

作者:黄锐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述论文 篇3:

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摘 要]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影响较为重要。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以及影响的作用机制等,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文章通过阐述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的关系,系统研究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最后,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府行为;经济发展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173

1 区域经济与政府行为的相关概述

区域经济,是某一地区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内部环境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生产综合体。它是以一定的地理范围为条件、紧密结合经济要素及其分布特点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表现出了地域差异影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这是一种具有特有结构的经济系统。

政府部门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政府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着一个极其特殊的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对国家来说,它既有“政府”的行政角色,而对企业来说,它又有“投资者”的经济角色,所以,地方政府表现出来的双重身份的特性,使得地方政府行为也颇具特色,必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也寄于经济发展带来效益。经济发展政策完全由政府制定,合理合规的政策制度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实施支持行为,推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体系也开始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我国经济30多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也伴随着社会矛盾的出现。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出现了区域贫富差距的问题,并且都有着逐渐扩大的趋势。市场的自主调节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失衡的状况。总之,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的行为是离不开的,那么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到底有怎样的内在关系,政府行为又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呢,这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2 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影响

政府行为主要通过优化或改变某一特定区域的市场环境来影响其经济发展,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发展战略和政策两方面。

2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对它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该战略对这个组织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并持久的。因此,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政府制定制度和政策具有一定的宏观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自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快速摆脱贫困、尽快使国民经济发展起来,我国就推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之后,我国便进入了工业化体系的经济社会,国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化的经济体系。可见,政府的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走向强大的工业体系,这为后面的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不仅如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工业化优先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区域经济贫富差距。我国出现了价格剪刀差的现象,这种现象体现在人们的吃穿住行方方面面,使得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更加流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导致技术落后、人才流失、缺乏投资等问题,造成了如今的非均衡发展局面。

第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我国地域广阔,地域特点带来的经济差距颇大。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海外接触密切,地理优势明显,人口和资本的不断流入使得这些区域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经济资源。在改革开放初期,在“部分先富”的口号中,政府向沿海地区推行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部分地区在其地区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大力发展外贸经济,集中引进一切外部资源和资本,维持了我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增长。而这次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区域经济战略中最重要的收获是引进了海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科学的管理理念,这带动了沿海地区的的长期经济发展。但相应地,也正是此次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影响,后续出现了中西部资源匮乏而东南部资源占有颇丰富的非均衡现象,大量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都从中西部涌向东部,这些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状况。

正是由于政府推行了以上两种发展战略才导致后来出现了经济差距、资源占用差距的非均衡经济现象。近些年,我国社会出现了很多非均衡区域发展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而在这种非均衡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之后,我国政府就不得不重视非均衡发展的问题,经济战略转变为从非均衡向均衡发展。所以,我国政府必须制定出科学、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最终通过一系列政府行为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的发展。

2 2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属于我国经济发展计划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是服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也是政府为了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从经济发展政策方面分析,政府行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力资本政策。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也就是说,对人力资本投入要素越多,劳动生产率提高得越快,就能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就可以利用人力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支持人力资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加强教育投资、推行促进就业的政策、加强区域的社会保障等,都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改善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体系的影响程度,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公共基础政策。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加强对公共领域的投资范围和强度,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使市场经济真正发挥其自主调节功能。公共基础政策就是通过为市场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达到改善市场环境的作用。例如加强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谓“要致富先修路”,交通体系的完善与否间接代表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而过去的经济发展实践情况也表明,交通枢纽地区往往经济发展迅猛。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正是因为政府不重视对其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这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政府能够完善公共基础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

第三,产业相关政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的组织政策、结构政策和布局政策三个方面。产业组织政策是根据政府制定的产业相关政策改良产业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形成合理合规化的产业组织,最终创造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产业结构政策,是在确定某地区主导发展产业的基础上,调整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而调整市场供需结构,以避免该地区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产业布局政策,是对某地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引导以及调整产业资源配置的政策,利用“集聚效益”实现经济增长,并尽可能缩小各区域间由于产业结构和活动密度不同而引起的经济差距。

3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为积极正确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受地方政府行为的职能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政府在规划产业布局、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市场开放和协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依据中央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明了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规划。其次,在了解和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基础上,拟定本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政策导向。再次,为了确保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要适当地引进人力资源、科学技术、财务资金等方面的关键对象和目标。最后,制定优良的地方教育政策、人力资本开发政策,改善本地区的人力环境,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共同发展、相辅相成。

第二,政府职能转型,政府管理创新。首先,将公共管理作为以政府核心的公共部门,并作为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凸显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其次,强化地方政府在社会中适当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的能力,有效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后,尊重经济市场发展规律,发挥政府独特职能,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区划,破除行政壁垒,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第三,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区域重点产业。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产业空间的一种组合状态。能够合理利用区域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区域的重点产业,寻求更大的区域经济效益,是当地政府的总目标。在产业布局方面来看,由于条块分割的长期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产业结构同化现象。根据区域产业集聚经济理论,由于区域的重点产业集聚,促进了劳动力组织的专业化,与产品的生产或经销有着密切的联系,导致在产业布局上有相同的指向性,这些产业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在区域的某个资源优越的地区内,形成一个高效率的集群生产系统,相应地提高生产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得区域的整个生产系统的总体功能大于各个企业功能之和。

参考文献:

[1]田伟,田红云 晋升博弈、地方官员行为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南开经济研究,2009(1)

[2]蒋满元 区域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政府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博弈分析为例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5)

[3]高鹤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4(6)

[4]何丽娜 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金融均衡发展中的定位及作用[J].领导科学,2012(11)

[5]张捷 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温州模式”与包头“强政府”模式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

[6]贺艳芳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现代商贸工业,2008(2)

[7]鲍丰彬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8(5)

[8]崔光庆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政府行为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6(9)

[9]安筱鹏,冉晓丹 地方政府职能的演变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6)

[10]史淑桃 区域经济增长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经济经纬,2005(5)

[11]王晶,王婕妤 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综述——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背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2)

[12]包健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视角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论析[J].中国市场,2015(3)

[13]武若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我国地方政府博弈行为研究——以长三角港口群之争为例[J].中国市场,2015(30)

作者:王丹丹

上一篇:关系经济树立资信文化论文下一篇:社会发展刑事政策演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