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论述了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简要的评述。[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到20世纪末,区域经济理论已成为一个具有多个流派、多种观点组成的理论总汇,对指导世界各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篇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共同升华的典型样本

自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年提出农业区位论以来,区域经济学仅有180年历史,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研究热潮迭起,相关学说著述层出不穷,难以计数。有的或重于理论战略探讨,有的或重于实践战术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四川为例》一书,既有战略考量,更兼战术解剖,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紧密结合的典型样本。

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四川省委立足省情实际,提出了实施多点多极发展支撑重大战略部署。该书以深入研究论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含义、相关理论、主要类型和中国样本,以及四川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历程、特点, “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概况、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体情况等为前提,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对多点多极发展支撑战略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战略意义、路径选择、重点区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笔者以为这是本书诸多亮点中较为突出的方面。

区域经济学的本质是运用经济学观点,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区域性特征持续增强,成渝经济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由于成渝经济区内各地在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历史条件、经济发展基础、教育技术条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促进各地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发展共赢,就需要创造出适应不同区域发展的成功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空间概念,本书紧紧围绕四川“五大经济区”和“四大城市群”空间布局,站在中国经济发展全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区域经济发展大局,提出并剖析了多点多极发展模式、“三大新兴增长极”弓箭模式、成渝经济区椭圆发展模式、中国“西四角”发展模式、川粤港合作“金钥匙模式”、四川对南亚开放合作模式等六大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模式”分析中,作者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多点多极发展支撑的经济学基础、哲学基础和战略基础,比照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样本,充分论证了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可行性、现实性、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一极”变“多极”、“勾谷”变“硅谷”、“传统发展”变“绿色崛起”、建设“羌族文化产业集中区”等系列新思路。通过对天府新区、川南和川东北“三大新兴增长极”空间关系、产业关系、经济关系的深入研究,描绘了三点鼎力、三生万物、三箭齐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型架构,揭示了弓箭模式产生极化效应的内在规律。在成渝经济区椭圆模式分析中,跳出传统行政区划的束缚,提出了以“等效定律”、“聚合定律”、“有限定律”、“三维定律”、“扩张定律”、“演化定律”等六大定律为支撑的双核城市群椭圆定律,深层次体现了成渝经济区与东北亚经济区、南亚印缅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我国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和珠三角等国际国内经济区的空间和内涵联系。在中国“西四角”、川粤港澳合作、四川对南亚开放合作模式研究中,提出了“三轴一环”、“金钥匙”、南向开放、龙象共舞等全新理论。这些创新思维和理念,都离不开深厚的经济学知识功底,深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把握,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

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对象和载体,区域发展是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这也是其区别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本书在对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中,通过分析各区域特征、目标系统与政策、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协调、区域比例关系等现实情况,具体内容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贫困区域和少数民族区域开发、区域投融资等各个方面,案例分析深、创新观点多,知识信息量大,集思想性、学术性、指导性、操作性于一体,融全局与区域、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战略与战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现实研究和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谢科)

作者:秦勇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篇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摘 要]本文论述了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到20世纪末,区域经济理论已成为一个具有多个流派、多种观点组成的理论总汇,对指导世界各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流派众多,但从区域发展理论的角度来划分,主要有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1.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主要有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纳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1.1 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以索洛、斯旺、米德和萨缪尔森等为代表。该理论从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要素边际生产率递减的假设出发,认为某一区域资本的回报率与该地区资本—劳动比(K/L)成反相关,而劳动回报率与该地区资本—劳动比(K/L)呈正相关。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劳动总是从低工资区域流向高工资区域,资本则总是从高工资区域向低工资区域流动,即要素报酬的地区差异可以通过要素流动来达到平衡,因而区域增长是趋向均衡的。

区域差异仅仅是均衡机制失灵的表现,这种失衡主要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善和妨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瓶颈。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一体化,区域差异将自行消失。

1.2 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是主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理论。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赖宾斯坦在1957年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

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之所以有些地区还停留在落后状态,是因为经济发展所受的刺激还小于“临界最小努力”,而某些地区经济能够实现持久性成长,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在过去的某一时点上接受了比“临界最小努力”更大的刺激。

1.3 低水平陷阱理论

纳尔森(1956)在其论文《不发达国家低水平陷阱理论》中提出了低水平陷阱理论。该理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瘤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1.4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1989)认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他认为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从供给的角度看,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率,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 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1.5 大推进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Paul N. Rosenstein Redan,1943)在他的著名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中提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而资本形成是其立足点,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理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1.6 评析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的贡献有两方面:第一,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第二,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的缺陷如下:第一,均衡发展理论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不发达区域来说,由于资本和资源的“瓶颈”,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第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第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

2.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区域均衡理论产生之前,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一直处于支配地位。这种理论认为,区域差异是均衡机制失灵的表现,而这种失灵主要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妨碍要素流动的制度性瓶颈。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一体化,区域差异将自动消失。20世纪50年代,针对区域均衡增长理论的不足,形成了一些关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的理论,这些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无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和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2.1 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2.1.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1957年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概念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并存的二元结构。产生这种二元经济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性,主要是区际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率都是大致相同的,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这是某些区域如果受到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区际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等产生差距,这种差距会产生马太效应,使发展快的区域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区域发展更慢,从而逐步增大区际经济差距,形成区域性的二元经济结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工业总是先集中在少数区域,而余下的空间成为区域上不发达的边缘,空间组织上表现为“二元结构”或“核心—边缘结构”,即由先进的相应发达的核心区与落后的、不发达的边缘区组成的空间系统。缪尔达尔进一步指出,在循环和累积因果作用过程中,从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相互作用中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效应:“扩散效应”(spread effeet)和“回波效应”(back wash effeet)。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区域或核心区域为了保持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加向不发达区域和边缘区域采购原材料、燃料和产品,输出资本技术和设备,帮助它们发展经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回波效应是指为了在发达区域获得更高的报酬,不发达区域流出其劳动和资本,发达区域或核心区域凭借自身的优势,从不发达和边缘区域吸入要素和资源壮大自己,引起不发达和边缘区域的衰落,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尤其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随着经济的深化发展,扩散效应的作用才会日益增强。因而,没有政府的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将不断扩大。

2.1.2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这种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空间表现形式。区域可被分为低梯度区域和高梯度区域。高梯度区域的产业主要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而低梯度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生产力的空间推移,首先是高梯度区域应用先进技术,先发展一步,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区域,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有序地从高梯度区域向处于二极梯度、三极梯度的低梯度区域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区域间的差距就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区域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秩序地从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

2.1.3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这一概念是50年代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首次提出来的。这一概念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他把经济空间划分为计划经济空间、力场作用经济空间和均质经济空间三种类型。此时的增长极思想所关心的主要是增长极的结构特点,尤其是产业间的关联效益,而忽略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

60年代初罗德温(L·Rodwin)首次提出增长极的空间含义。60年代中期布代维尔(J·B·Boundville)又重新系统分析了经济空间的概念,改进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系统地从理论上将增长极的经济含义推广到地理含义,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包含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称地域结构关系),着重强调了增长极的空间特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Herch man)指出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影响:“极化效应”(polarizede effect)和“涓滴效应”(trieklingdown effeet)。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居主导地位,会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他认为“通过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显示的市场力量,如果导致极化的暂时优势,周密的经济政策将会应运而生,以改变这种状态”。以上三种理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强调区域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其中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假说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分歧。他们都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必然随着经济增长而扩大,在此过程中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只不过缪尔达尔认为政府的干预是一个外生因素,而赫希曼认为审慎的政府干预是涓滴效应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所以把他们的假说合称为缪尔达尔·赫希曼假说(Myrdal·Herohman Prognosis)。

2.2 有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无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趋异的。这引起了理论界的一场争论,但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是趋同还是趋异,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逊的著名论文《区域不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一个描述模型》发表之前,一直缺乏实证基础。1965年威廉逊受库兹涅茨关于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的启发,用24个国家,1940—1961年的有关统计数据分析,计算类型不同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短期与长期数列的区间不平等程度。他发现,经济增长过程中区域间不平衡程度的变化呈倒U形,也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间经济发展趋同。1991年威廉逊再次就这个问题深入研究,指出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并非一贯如今天这般。在一战前,欧洲和美洲的区际收入不均衡达到巅峰,类似今天的某些发展中国家。威廉逊的倒“U”型假说得到了许多研究成果的支持,它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共性。

2.3 评析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贡献如下:第一,不平衡增长论强调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提出资源应合理配置这一重大课题,这是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现状的,抓住了经济发展初期各种问题的关键。第二,不平衡增长既强调了经济计划的必要性,又特别强调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第三,不平衡增长论提出的“引致决策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人们从总体上和局部上认识一国的经济现状与特点,对于私人投资者和计划工作者制定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工具。第四,不平衡增长论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或新的思路,它告诉人们,各个国家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或战略。缺陷如下:第一,不平衡增长理论低估了产业部门间不平衡增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经济总体发展不协调或结构严重失衡;资源稀缺可能会产生垄断,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高估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其市场残缺不全、价格刺激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第三,该理论更多地关注结果——倒“U”的终点,忽略了从初始到成熟的这一过程中,地区差距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所带来的经济停滞的高昂代价。第四,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和作用。

3.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的关系

赫希曼认为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问题的,所以他指出,“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引起平衡增长可能性的正是过去不平衡增长的经历”。由此可见,赫希曼强调不平衡增长,目的还是要实现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增长,只不过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关于这一点,斯特里顿、辛格(Singer.H.)等人也持相同看法。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路线图

笔者根据赫希曼的产业发展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路线图,绘制了区域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的路线图,如上图。平衡增长的路线是一条直线,且较短;而不平衡增长是一条曲线,并且较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在不平衡增长和平衡增长路线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校正”机制。当经济体按照不平衡增长路径发展,并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一种“压力”,迫使经济体采取措施,从而返回到平衡增长的路径;当然,也许这里会存在一种路径依赖,所以必须是采取政府干预的政策。第二,不平衡增长和平衡增长路径虽然不同,但是其最终结果是殊途同归的,即都是使经济向某一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锦.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7(7).

[2]张友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 北方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4).

[3]徐梅.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评析[J].经济评论,2002(3).

[4]陈秀山,石碧华.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增长理论[J]. 教学与研究,2000(10).

[5]何雄浪,李国平.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增长及其评析 [J].学术论坛,2004(1).

[6]夏禹龙,冯之浚.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J].研究与建议,1982 (8).

[7]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J].开发研究,1998(1).

[8]权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 会科学,1997(6).

[9]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总体战略[J].吉首 大学学报,2000(4).

[责编 袁妮]

作者:邱灵敏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篇3: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一、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者认为,新古典主义者依靠从演绎逻辑推导出来的理性行为方式的假定为出发点,通过从前提到前提的推论,预先设定某种从事经济活动的公理。他们基本上不关心特定国家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结构,也不注意分析特定的社会集团及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实际动机和行为方式上的特征。他们所做的仅仅是在经济分析中以“经济人”假定来回避所有可能遇到的棘手难题。即便是在建构有关经济主体行为方式的理论模型时,也往往把经济现实同理论模型等同起来,甚至认为经验的行为方式不会超出同理论模型的假设前提相符的理想的行为方式。[1]结构学派的重要代表普雷维什(Prebisch.R,1961)[2]指出,经济发展要求生产方式、经济与社会结构、收入分配模式都发生变动,未能及时的促进这些变动或者只是部分地而不是全面地对这些变动作出反映,都将导致或加重经济失衡。从而得出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的结论。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释义,结构主义从根本上说是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假定进行挑战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把考察对象当作一种“体系”,即考察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各个部分,从更特殊的意义上说,这个概念被这样一些理论家所使用,他们主张存在着不可能观察到但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组社会经济结构。[3]

二、结构主义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一)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罗森斯坦一罗丹(Paul,N·Rosenstein—Rodan)[4]在他的著名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1943)中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而要实现工业化,首要的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在增加资本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资本的供给、储蓄和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投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实行“大推进”战略,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进行大量投资,使各种工业部门都发展起来,才能相互依赖,互为市场,克服“不可分性”,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因此他认为在投资时做到,按同一投资率对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工业部门之间发展协调、比例均衡,按同一增长速度发展,使产品的生产与需求达到平衡。

(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到平衡增长理论

纳克斯(Nurkse,R)[5]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1953)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穷是因为收入太低,导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太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太小、投资引诱不足,从而造成了贫困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困境,必须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量投资,纳克斯指出,“如果各资本同时投资于广泛不同的行业……其结果是市场的全面扩大。在若干个互补性行业中使用更多更好工具的人们相互成为客户。从他们互为对方提供市场并且互相支持这个意义上看,大部分迎合大众消费的行业是互补的。归根结底,这种基本的互补性起源于人类欲望的多样性。‘平衡增长’的论据是建立在对‘平衡饮食’的需要基础上的。”

(三)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R.R)[6]发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1956)一文,以马尔萨斯(Malthus,T.R)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发达国家人均资本、人口增长、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与资本形成问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速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了冲出“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四)评析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的贡献有两方面:第一,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第二,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的缺陷如下:第一,均衡发展理论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不发达区域来说,由于资本和资源的“瓶颈”,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第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第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

三、结构主义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结构主义者从结构变革角度分析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和向发达状况转化问题。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代表有刘易斯(Lewis,W,A.)、缪尔达尔(Myrdal,G.)、辛格(Singer,H.W.)、普雷维什(Prebisch,R.)、赫希曼(Hirschman,A.O.)和钱纳里(Chenery,H.B.)等人。其中主要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一)“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G.)在其《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一书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强调“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作用。缪尔达尔提出,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一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二元结构。由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断相互作用产生了不断增加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使核心地区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而边缘地区则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由此产生和拉大了区域差异。缪尔达尔由此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优先发展那些具有较强发展势头的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也要防止累积因果循环造成地区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这时需要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Hirschman,A.O)在《经济发展战略》(1958)一书中,同意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投资来突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观点,但认为把投资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平衡发展战略不能解决投资决策机制问题。一个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首先解决投资决策机制问题,才有可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鉴于这种思想,他提出了“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和“联系效应”理论来解释。他认为,投资项目序列中的偏好应当是“引致决策”最大化,即能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最快发展的投资项目。在把“引致决策”应用于经由“短缺的发展”和经由“超能力的发展”的选择中,推导出两个诱导机制:一个是投入供应、派生需求或后向联系效应;一个是前向联系效应。这样一种“联系效应”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赫尔希曼认为,凡是有联系效应的产业,不论是后向联系还是前向联系,都能够通过这个产业的扩张而产生引致投资,引致投资不仅能促进前向、后向联系部门的发展它反过来还可以推动该产业的进一步扩张,从而使整个产业部门都得到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同时他指出,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不仅应当选择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更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这就是产业部门发展优先次序选择的技术标准,是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

(三)中心—外围理论

发展经济学家普雷维什(Prebisch,R.)发表《拉美的经济发展及主要问题》(1950)一文,最先创立了“中心—外围”的结构主义分析范式[7]。“中心”与“外围”构成一个统一和动态的世界经济体系,表现为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不平等性是这一理论的关键和最终落脚点。在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的作用下,“中心”与“外围”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中心国家主要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外围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中心国家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所有好处,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而外围国家则由于同质性和单一性的经济,除初级产品外其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工业发展十分缓慢,资本品生产几乎是一个空白,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来克服。弗里德曼(Friedmann,J.R.P.)[8]。进一步发展了中心—外围理论,把社会发展过程也纳入到思考过程中。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中心区是创新活动活跃的地区,具有使外围区服从和依附的权威和力量。中心区通过优势效应、信息效应、心里效应、现代化效应、联动效应和生产效应支配着外围区。但是,这种趋势并非长期不变,到了一定阶段,由于中心与外围在权力分配上的不平等,会使中心和外围之间在文化、心里、政治、等方面矛盾尖锐化,外围争取发展过程优势的要求越来越大,必然伴随产生潜在的社会冲突,此时由于政府政策的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四)威廉姆逊倒“U”理论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J.C.)[9]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根据24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提出来的一种假说。该理论认为,注重经济效益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不平衡”实现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成长的差距将逐步扩大,呈现不平衡增长,但经过一段时期,地区差距将逐渐保持平稳。当经济进入成熟期以后,地区差距最终将会趋于缩小。这一理论将时间因素引入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注意到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随时间推移呈非线性变化,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这种运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达到平衡发展的目标,也成了区域规划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

(五)评析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贡献如下:第一,不平衡增长论强调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提出资源应合理配置这一重大课题,这是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现状的,抓住了经济发展初期各种问题的关键。第二,不平衡增长既强调了经济计划的必要性,又特别强调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第三,不平衡增长论提出的“引致决策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人们从总体上和局部上认识一国的经济现状与特点,对于私人投资者和计划工作者制定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工具。第四,不平衡增长论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或新的思路,它告诉人们,各个国家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或战略。缺陷如下:第一,不平衡增长理论低估了产业部门间不平衡增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经济总体发展不协调或结构严重失衡;资源稀缺可能会产生垄断,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高估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其市场残缺不全、价格刺激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第三,该理论更多地关注结果——倒“U”的终点,忽略了从初始到成熟的这一过程中,地区差距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所带来的经济停滞的高昂代价。第四,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和作用。

四、结构主义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的关系

赫希曼认为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问题的;所以他指出,“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引起平衡增长可能性的正是过去不平衡增长的经历”。由此可见,赫希曼强调不平衡增长,目的还是要实现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增长,只不过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关于这一点,斯特里顿、辛格(Singer,H.)等人也持相同看法[10]。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图,绘制了区域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的路线图,如图1。平衡增长的路线是一条直线,且较短;而不平衡增长是一条曲线,并且较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在不平衡增长和平衡增长路线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校正”机制。当经济体按照不平衡增长路径发展,并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一种“压力”,迫使经济体采取措施,从而返回到平衡增长的路径;当然,也许这里会存在一种路径依赖,所以必须是采取政府干预的政策。第二,不平衡增长和平衡增长路径虽然不同,但是其最终结果是殊途同归的,即都是使经济向某一目标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编校:书 明)

作者:冯邦彦 李胜会

上一篇:基础教育改革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