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科学发展论文

2022-04-18

[摘要]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程,应在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基础上来完成,使之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区域物流科学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区域物流科学发展论文 篇1:

中国区域物流资源利用情况的实证研究

摘 要:以省区为单位的区域物流发展主要取决于该省区的物流资源条件和物流资源利用情况。从物流资源产出率的角度关注各省区物流资源利用情况,从全国31省区的物流资源相关数据入手,通过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研究方式,说明了物流资源产出率对区域物流发展的意义,并给出了一种新的衡量省区物流资源利用情况的统计方法。

关键词:区域物流;资源利用;物流资源产出率;主成分分析

引言

区域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良好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关于区域物流发展的研究日趋增加。衡量区域物流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物流业生产总值,而物流业生产总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了该区域的各种物流资源条件和物流资源利用情况。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区域物流资源条件整体或某一方面的改善,而疏于分析对区域现有物流资源条件的合理利用。

在已有的对现有区域物流资源条件利用的研究中,学者们存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一部分学者关注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秦迎林、李红艳(2009)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度入手,使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物流资源整合风险进行预警[1]。而舒辉、林晓伟(2011)以系统理论、协同学理论为指导,定性分析了序参量在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协同演化中的作用,为指导跨企业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2]。另一部分学者关注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余泳泽、武鹏(2010)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物流产业的效率,并得出了中国物流产业效率整体不高,区域间效率逐步缩小的结论[3]。与之相互印证,钟祖昌(2010)在三阶段DEA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31省的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得出了各省物流业综合技术效率较低和各地区物流业发展存在差异的结论[4]。

本文主要关注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从物流资源产出率的角度关注各省区物流资源利用情况。在实证研究中,先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省区的物流资源条件分别打分,进而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全国31省区的物流资源产出率进行横向比较。不仅从数理层次重新说明了物流资源产出率对区域物流发展的意义;而且给出了一种新的衡量区域物流资源利用情况的统计方法,并且以个别省区为例,分析了物流资源产出率对区域物流业生产总值的具体影响。

一、实证研究设计

生产总值是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活动成果,物流业生产总值是依靠各种物流资源条件所创造出的一种价值总和。因此,本文用物流资源产出率说明一个地区的物流资源利用情况,并将物流资源产出率定义为一单位物流资源所能创造出的物流业产值。

在中国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年鉴中,物流资源总量和物流业生产总值都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因此,在分析中,需要选取合适的指标来分别替代物流业生产总值和物流资源总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本文选用各省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生产总值来替代各省的物流业生产总值。

在一个区域的物流业发展中,物流资源条件是多方面的。这些资源条件种类繁多,单位不一。为消除由于物流资源单位差异所引起的度量问题,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不同的单位标准化为得分,用各省的物流资源条件综合得分来替代各省的物流资源总量。

(一)物流资源条件综合得分的确定

物流资源条件由多种资源条件综合决定,因此,本文建立了31省区物流资源条件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共五类,具体分为:经济资源条件、人力资源条件、运输资源条件、仓储资源条件和社会环境资源条件。在一级指标体系下,继续建立二级指标。经济资源条件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建筑业总产值(亿元)、批发与零售业总产值(亿元)、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出口(亿美元)、进口(亿美元)等八项,依序排为X1~X8;人力资源条件为总人口(万人),序号为X9;运输资源条件包括:铁路密度(公里/万公顷)、公路密度(百公里/万公顷)、载货汽车吨位(万吨)、货运量(万吨)等四项,依序排为X10~X13;仓储资源条件为商业营业用房平均销售价格(元/平方米),序号为X14;社会环境资源条件包括:教育经费(万元);卫生机构床位数(张);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万路端);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万户);互联网接入端口(万个);社区服务设施数(个)等六项,依序排为X15~X20。

对于以上指标的选择,需要说明以下几点:(1)参照物流工程学中的物流选址理论(不同目标指向的物流园区距资源地的远近不同),自然资源条件被当做外生变量处理。(2)国家发布的物流相关政策往往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偏向,因此政策资源条件被当做外生变量处理。(3)由于各省区面积不一,直接采用道路长度作为衡量标准难免出现偏颇。本文在分析中引入道路密度(道路长度/省区土地调查面积)作为解释变量。考虑到各省条件的不一致性,在这部分变量选取时只选取了各省区共有的铁路密度和公路密度,而没有选取内河航道密度。(4)所有变量数据均来自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5],均为2009年统计数据。

根据该指标体系,采用SPSS17.0软件对20个变量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为sig.=0.000(<0.05),能够拒绝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的假设,且KMO检验结果为0.817(>0.5),说明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根据主成分提取原则,从20个解释变量中通过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且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等于85%提取出前三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贡献度为64.178%,第二主成分贡献度为15.303%,第三主成分贡献度为7.471%,前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6.952%(>85%)。这说明提取的这三个主成分能够基本反映20个解释变量所代表的信息,可以用来代替原来的20个解释变量。

使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进行旋转,旋转5次收敛后得到各因子的载荷矩阵。该矩阵两端集中,各因子的典型代表量突出,因子的意义明显,能更好的解释提取出的主成分。由矩阵可看出,第一主成分主要包括:农业总产值(X2)、工业总产值(X3)、建筑业总产值(X4)、总人口(X9)、载货汽车吨位(X12)、货运量(X13)和卫生机构床位数(X16)。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农、工、建筑业产值恰好说明了各省对物流业的客观需要,而总人口、载货汽车吨位、货运量和卫生机构床位数反映了各省发展物流业的基础条件,因此将第一主成分F1命名为“客观基础条件”。第二主成分主要包括:出口(X7)、进口(X8)、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X17)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X19)。这些变量反映了各省的信息化程度和开放程度,因此将第二主成分F2命名为“信息开放条件”。第三主成分主要包括:铁路密度(X10)、公路密度(X11)和商业营业用房平均销售价格(X14)。这些变量反映了各省的运输及仓储条件,因此将第三主成分F3命名为“区位条件”。

在三个主成分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客观基础条件,而信息开放条件与区位条件也是很重要的物流资源评价指标,这和人们的一般认知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开放条件在物流资源条件中的权重超过了区位条件,这凸显了信息在物流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将F1中每个指标相应的得分系数乘以F1的对应贡献率再除以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加上F2中每个指标相应的得分系数乘以F2的对应贡献率再除以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再加上F3中每个指标相应的得分系数乘以F3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可整合得出各省物流资源条件综合得分F的方程为:

F = 0.04X1 + 0.12X2 + 0.05X3 + 0.08X4 + 0.02X5 + 0.05X6 - 0.06X7-0.06X8+0.09X9+0.04X10+0.08X11+0.11X12+0.11X13-0.04X14+

0.04X15+0.1X16-0.04X17+0.03X18+0.02X19+0.03X20 (1)

根据公式(1),将各省数据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出各省物流资源条件综合得分。

(二)中国物流资源产出率的确定

物流业生产总值是依靠物流资源条件创造出来的总价值,两者应存在正比例线性关系。如果31个省均绝对服从这个线性关系,即假设各省存在一个统一的物流资源产出率,31个省区的样本点将会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但现实中,各省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并不在同一直线上。为了更好的说明各省物流资源利用水平的相对位置,找出和31省样本点接近的最好的直线,本文以各省物流资源条件综合得分F为自变量,各省物流业生产总值Y为因变量,对线性趋势进行OLS回归,结果如公式(2)所示:

Y = 0.023F + 12.802 + et (2)

(8.013) (0.150)

R2=0.689 F-statistic =64.208

括号内为回归系数对应的t值,回归系数t检验的P值约为0小于0.05,通过检验,由回归结果可看出,线性方程拟合良好。

为了更加直观的分析数据,给出物流资源产出率公式:

物流资源产出率=

必须指出:在指标体系中,自然资源条件和政策资源条件被设为外生变量。这表明即使各省物流资源条件得分为零,作为外生变量的资源条件仍会创造一定量的物流业产值,即公式(2)中的12.802亿元。在标准化后的物流业生产总值中,这部分产值被剔除。

由公式(2)可知,中国物流资源产出率为0.023。由于中国物流资源产出率反映了中国各省区物流资源利用的一般情况,将其作为参照,与31省的物流资源产出率进行对比分析。

二、经验分析

(一)各省区物流资源利用情况定位

为定位全国31省的物流资源利用情况,本文根据各省的物流业生产总值,物流资源条件综合得分和按公式计算得出的各省物流资源产出率分别排序(见下页表1)。

通过该综合排名可以看出,物流业生产总值和物流资源条件只是描述省区物流业发展的一个角度,而物流资源产出率则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再次审视了一个省区的物流业发展情况,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各省区的物流资源产出率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高向低大致为东—中—西的走势。在31个省区中,低于中国物流资源产出率的省区显然更容易在物流资源利用方面加以改进。如河南、陕西、四川、安徽等。

(二)各省区物流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由排序结果可知,河南省的物流业发展状况较为特殊。在31省的物流资源条件综合得分排序中,河南省排第二位,居于绝对前列;在物流业生产总值排序中,河南省排第六位,也属于排序较为靠前的省份;但在物流资源产出率排序中,河南省只排到第二十四位,资源产出率的值约为0.0157小于中国物流资源产出率0.023。这说明河南省的物流资源产出率比较差,从另一个角度,这也说明河南在物流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由于河南省的物流资源条件综合得分非常高,这意味着河南省的物流资源产出率只要略微提高,能带来的物流业产值增量将会非常显著。若将河南省的物流资源条件得分51 722.6代入(2)式,即可得到同等物流资源条件下,按中国物流资源产出率可以达到的产值水平为1 193.7亿元,而河南省物流业的实际产值只有823.57亿元,比一般水平少370.13亿元。这表明河南省在2009年的物流资源条件下,如果可以更加合理利用物流资源,将物流资源产出率提高至全国一般水平,就可以将物流业生产总值再提高370.13亿元。这相当于将实际产值提高了将近45%,是相当大的飞跃。

另一方面,如果河南省的物流资源产出率维持原状,而采取改善物流资源条件的方式来增加物流业产值,也可以使河南省物流业生产总值达到1 193.7亿元。但根据(2)式可知,此时河南省的物流资源条件综合得分需要达到惊人的75 334.89,超出了2009年排序第一的山东省5 000余分,相当于河南省现有物流资源水平得分的1.46倍左右。

其他省区的物流资源利用分析同河南省的分析原理相同,不再一一赘述。

结束语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各省区物流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经验分析。分析中,根据现实情况,选用各省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生产总值代替各省的物流业生产总值,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算出了各省的物流资源条件综合得分,进而求出各省的物流资源产出率。将各省的物流资源产出率同全国一般水平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也为一些省区的物流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影响物流资源条件的三个主成分包括客观基础条件、信息开放条件和区位条件,前后顺序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列,可以作为各省区改进物流资源产出率的主要关注对象。

通过定量分析可知,按物流资源条件与物流资源产出率分别排序的意义不同。物流资源条件是影响物流业生产总值的硬性条件,在物流资源产出率不变的前提下,物流资源越多,物流业产值越大。而物流资源产出率是影响物流业生产总值的软条件,在物流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物流资源产出率越高,物流业产值越大。物流资源产出率对物流业产值的贡献起着类似杠杆的作用,往往物流资源产出率的小幅度增加,在物流业生产总值上就表现出很大的提升。因此,各省区发展物流业时要因地治宜。物流资源条件和物流资源产出率的关系应为两者兼顾,而不应厚此薄彼。这样,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会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 秦迎林,李红艳.基于BP神经网络的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风险预警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9,(7):31-33.

[2] 舒辉,林晓伟.集成化物流资源整合的序参量分析[J].当代财经,2011,(6):77-82.

[3] 余泳泽,武鹏.中国物流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1):65-71.

[4] 钟祖昌.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研究[J].财经研究,2010,(9):80-90.

[5] 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责任编辑 吴 迪]

作者:赵科翔,陆程程,张志超

区域物流科学发展论文 篇2:

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思考

[摘要]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程,应在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基础上来完成,使之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作者简介]刘红卫,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企事业指导处经济师,广西南宁530023

[文献标识码]A

自2000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接连出若干个从属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层次性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构想的提出就是其中之一。泛北合作追求的共同发展一开始就抓住了泛北各国的神经,一种共识在北部湾沿岸快速生成,这一构想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多次对推动泛北合作作出指示,他说: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一篇大文章,前景广阔。温家宝总理先后3次在中国—东盟领导人有关会议上提出“积极探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的倡议,得到了东盟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并在2008年10月考察广西北部湾时强调要“进一步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也多次对泛北合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要建设和利用好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这两个平台。近两年来,中国政府相继批准实施的一系列地方发展规划,包括《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广西钦州保税港、广州南沙保税港、深圳浅海湾保税港、洋浦保税港的布局,一个泛北部湾的区域经济雏形基本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泛北部湾的核心位置。在推进泛北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使之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个新亮点,成为带动广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舞台。

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程,应在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基础上来完成。

一、除广西自身努力和埋头苦干外。要依靠中央支持

一要争取中央政策上的支持。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研究广西发展中遇到的政策障碍。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后,土地成为开发建设的瓶颈。要力争在保证可耕地不变的基础上,利用滩涂荒地、非宜林荒山、荒坡地的审批自主权,解决瓶颈问题。

二要争取中央财力上的支持。主要是争取中央帮助解决打通与周边省、区省会城市和工业、矿产、物流聚集地的陆路交通、高速通道问题。

三要争取中央协调解决广西自己不能解决或不便解决的问题,如在开发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涉及与东盟国家间的合作问题,区域合作中涉及周边省协调发展和利益分配问题。同时还要设法解决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支持和政策上的引导与倾斜问题等。

二、要科学发展

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一要珍惜和保护好生态环境,应尽快制定出带有刚性的强制性标准,对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中涉及环保的问题进行规范,对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任何项目实行环保不合要求一票否决制;二要注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研究各不同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和单一产业发展的关联性,使各产业的发展相互协调,产业发展的“链条”完整,未来的北部湾经济区实际上是个合作经济的区域,要做到持续发展,就应当力争形成在合作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则有利、分则有害、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格局。

三、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1 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列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继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之后的又一次区域合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实施周边外交政策的战略决策,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首先提出的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构想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的,是贯彻、落实我国“睦邻、安邦、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的积极行动,符合国家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广西自身的利益,应请求中央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为国家战略,与东盟协商,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列为中国与东盟的次区域合作。

2 建设“两廊一圈”已经成为中越两国的国家战略,作为属于“两廊一圈”组成部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应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广西应当首先从“两廊一圈”的合作做起,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区域建设,争取中央多列一些涉外区域经济合作项目给广西的“两廊一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或把广西提议的项目列入中央计划,在财政资金支持和相关经济开发区、保税区、保税港区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

3 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设施列为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网络计划,作为国家战略来发展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建设是中国与东南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广西的海运港口、铁路和公路建设。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设施、服务设施等,彻底解决出海大通道存在的“通道不通。通道太窄,通道太贵”的问题,尽快形成北部湾区域通往东盟国家的海、陆、空三大通道以及广西连接周边省份的通道和运输体系,为加快北部湾建设提供保障条件。

二是请求国家支持,把广西的北部湾港口群建设成面向东南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两廊一圈”和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大型港口群。推动沿海港口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建设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进一步强化三大港口的功能定位,加大港口重组力度,不断完善枢纽港功能,使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打造一体化经营机制的广西北部湾港口群,增强港口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对外形成中国一东盟海上走廊的重要枢纽,对内形成向内陆经济腹地辐射的综合运输和交通网络。最终通过扩大港口开放,配合临港产业、现代物流发展,新辟临港产业加工区、保税区、保税港等经济区的建立,不断加强和完善港口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推进沿海港口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广西的北部湾港口群成为大陆离东南亚最近的港口群,成为内陆腹地最近且最经济的出海口。

三是争取外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外部援助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将起到推进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对于后发地区,没有外部援助,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不现实的,想实现跨越式发展更是不可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我们争取外援,首先要改变外援就是给予、就是无偿的思维定势,树立外援是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合作共赢的新理念。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以谦逊、真诚、积极的态度通过沟通来争取外援。长三

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等区域的开放开发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应以学生的姿态请他们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把脉”,出谋划策,要避免出现先开发后治理的问题。我们可以就环境问题问计于国家环保部,争取技术和财力支持。港口建设问题可以请交通部和周边的国内各大港口的建设经营者为我们谋划,把谋划过程当作我们学习的过程及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过程。

四是建设北部湾科技工业园区。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建设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在各方没有采取共同行动之前,广西自身应积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同时,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主动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建设以园区经济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平台,发展有广西特色的新型能源、新材料以及海洋生物、海洋能源、生物制药的功能沿海新型产业基地。首先是在北部湾合适的地点规划建设一个几百平方公里的科技工业园区,合理规划园区的空间和产业布局,建设管理商务服务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物流产业区、研发试验区、高等教育区、全生态无污染、洁净能源示范作用的海滨休闲旅游区等若干主要功能区。科技工业园要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研发转化基地、中国一东盟交通枢纽和物流服务中心,滨海洁净能源式休闲旅游居住地。以园区这个平台来打造一个强大吸引力的载体,聚集潜在资源,形成北部湾地区一个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崛起,吸引了一批企业和众多的建设者,他们的到来又加速着区域发展的进程。北部湾正从祖国的西南边陲变成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大通道,从一个地方发展的亮点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从一个投资的盲点变成投资的热点、亮点。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北部湾8大重点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又规划布局了20多个专业产业园区。目前入园项目达239个,总投资2149亿元。同时,石化、钢铁、林浆纸、电子、核电、轻工食品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经济区。目前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有43个,总投资达3782亿元。钦州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中电集团北海电子产业园已经开园,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的配套工程已完成投资约13,2亿元。围绕石化基地建设,已吸引中石油2000万吨原油储备库、玉柴集团20万吨溶剂油、泰兴溶剂油等近30个项目开工建设或达成投资意向,总投资600多亿元。

五是充分发挥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合作平台的作用。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于一体的高层次、大规模、综合性的国际博览会,包括商品展览、经贸洽谈、论坛活动、文化交流等多项内容。前几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围绕《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配合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以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已经成为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推进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平台。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推动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把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总之,经过努力,我们一定能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责任编辑:钟 山]

作者:刘红卫

区域物流科学发展论文 篇3:

黄金水道冲击波

进入武宣县地界,瞬间冲击大脑的就是“风生水起的人间仙境”几个字:从上空俯视,源自云贵高原的黔江上溯工业重镇柳州,下连粤港澳,似一条玉带环城而过。丘陵绵延南北,平原鱼米花香,宜耕宜商宜居的风水宝地令人拍案叫绝!

牵起黔江的“龙头”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武宣习惯了在几分田地上种水稻、甘蔗和水果,熟视无睹在身边日夜流淌的黔江。过着但求有饭吃,缺些钱无所谓的平淡日子。

要让当地的资源活起来,让农民的口袋的钱多起来,让县财政充实开来,这成了新时期武宣人的强烈愿望。

可广西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县,靠什么造福百姓?

打造内河港口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县委书记何基敏把它形象地比喻成至关重要的“龙头”:“一定要充分用好天时地利!这个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就是黄金水道,舞活这个‘龙头’,必将掀起县域经济发展的‘冲击波’!”

这真是一语中的!更重要的,它是全县43万人口经济发展之路的探索精华。

为了武宣的和谐发展,多届县领导班子多年来一直在争辩不一,探索颇苦。从农业大县,到工业重县,直至内河港口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其问的艰辛实践不说,仅是唇舌之争就纠结了几代人的思想。

2011年1月21日,自治区人大代表、原武宣县委书记韦文晋深思熟虑地接受了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高端访谈”:“打造内河港口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是武宣发挥区位优势,抓住广西加快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建设良好机遇的选择。”

2011年3月28日,来自国家和自治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官员,新华社、中新社、《香港大公报》、《中国经济时报》、《香港商报》等1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聚集“仙城”——武宣县,出席“打造西江经济带、发展武宣现代物流产业论坛”,就如何依托西江黄金水道,“打造西江经济带、发展武宣现代物流产业”等问题把脉摸诊,推心置腹力,拨迷雾。

西江航道是我国西南出海连接珠三角经济圈与北部湾经济区的水上运输大动脉。贯穿武宣全境的黔江全长119公里,是国家规划的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和中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黔江扼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和中线通道的“咽喉”,是广西打造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和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家建议,武宣港应定位为脚插本地,怀抱桂中,背靠黔滇,面向广东,辐射全国的区域性枢纽港;打造区域性的白糖贸易,木制品贸易,煤炭、水泥建材、白云石粉、汽配等集散区,开通桂中地区的集装箱班轮,大力发展矿产品深加工、旅游、轻纺、船舶修造、水上加油等产业,将武宣打造成为西江经济带、大桂中经济圈上的璀璨“明珠”。

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巡视员、高级工程师张文爽情不自禁为大家的精彩言论击掌叫好:“广西武宣借力打造内河港口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标志着该县打造‘内河港口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

会议期间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六个物流产业项目尘埃落定,总投资超过6亿元。事后,人们把这次精心组织,细致安排,层次高,阵容强,规模大的研讨称之为一次理论上拨迷雾见山水的风向标。

已经记不起这是多少次县四家班子领导专题会了。外面是骄阳似火的仲秋,室内是唇枪舌剑的缭绕烟雾。围绕“打造内河港口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的措施,新到位的县四家班子领导成员为未来发展的航向辨形势、找问题、查原因、谋对策。从运输成本看,以武宣至广州为例,水路每吨公里的综合运价仅是铁路的1/3、公路的1/6。要实现预定目标,就必须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良好的港口运输能力,大力发展沿江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力争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大西南连接粤港澳及东盟的重要港口物流中心。由此,思路逐渐清晰,思想进一步统一,步调日趋一致,党政同仁剑指进一步解放思想,打造强力的精神“引擎”!

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了。随后,工业发展、县城总体、工业园区、物流发展等多个专项规划白纸黑字活鲜鲜地摆在全县人民的眼前,字里行间明确地透露着这么一个信息:新一届领导班子力挖资源潜力,力谋科学发展,力求合理规划布局。

看来,县委、县政府的战略定位和方向选择决定了一个现代新都市的发展。正确发展战略的制定,往往经过几届领导班子的艰辛摸索。这个思路的不斷清晰凸显了现任政府较强的动员、整合县内资源以及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

雷厉风行“踏水有痕”

自从自治区提出投资50亿元完成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后,

武宣就紧紧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个“干部作风转变年、工作落实年”的“抓班子、作表率、带队伍”的活动载体脱颖而出;一组工业经济、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农业产业化、政策研究督查考评等十大重点工作指挥机构随势而立。县四家班子领导成员分别担任正副指挥长,负责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县处级领导帮扶重点企业、协助项目征地、抓好城建项目、联系乡镇挂村、引进项目的“五个一”,县直部门建设队伍、培育品牌、帮扶乡镇、联系企业、抓好项目、引进资金的“六个一”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县四大办正副主任联系项目责任制成为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011年7月14日,县政协主席李芝生与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王克宇就合作建设武宣港草鱼塘作业区及物流园区进行会谈。年底即对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双方签下了协议。韩国客商慕名到该县考察旅游、物流、矿产品加工等项目时,兴趣盎然地观看了农业机械制造投资和玻璃生产项目,期间对李主席流利娴熟的鼓动所佩服:“你们政协也管招商引资?”兼任县招商引资指挥部指挥长的李芝生幽默地反问:“你看我像是歪歪斜斜的人吗?”

在民间,也流传着“县人大主任罗骏和亲临督导,六年执行积案圆满执结”的佳话。那是六年前的一天,韦某提请某联社结付工程款2.08万元,被执行人由于无可供执行财产,所以案件一拖再拖。2012年3月1日,罗骏和主任到现场悉心说服怨气冲天,欲采取过激行为的韦某。在各方耐心解释和执行局法官的细心答疑下,案件双方握手言和并当场付给拖欠款,一起积案顺利了结。申请人边数钱边忙不迭地感谢:“罗主任,你调解纠纷有一套!”

不当局外人,不做门外汉,迎难而上早已成为武宣领导层的共识。

在县督考局,有这么一组数字:每位县四家班子领导成员承担一个以上的项目推进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实施,解决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督办进度。2011年下半年,县委常委会、县四家班子召开专题会听取重大项目、重要工作汇报16次,协调推进重要工作事项54项;十大重大工作指挥部每周召开联席会议一次,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82项。湛江信威公司与六峰林场合作、马步居龙锰矿、年产50万吨白云石深加工、城南旧城改造、制衣水洗等项目成功引进正是县领导亲自参与的结果。

县四家班子团结协作,“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牵引了全县上下改进工作作风,落实责任这一整座列车的飞驰。县委、县政府竭尽心力建设“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和“创业福地”。整合现有项目资源将物流优势发挥得更好,为各阶层的干部职工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劲的工作活力。

新一轮提振信心,激发活力,增强斗志的解放思想再讨论活动从6月份开始。2012年春节刚过,县委书记何基敏信心十足地在全县“干部作风转变年、工作落实年”活动大会上振臂动员:“用一段时间集中开展治庸提能、治懒提速、治软提质、治散提效活动,掀起新一轮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宽领域的思想大解放热潮。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活动中多少制约全县发展的思想障碍和现实矛盾得到透彻的条分缕析,多少意见转换成真抓实干的成效。以至于“白加黑”、“五加二”、“晴加雨”的工作方式成为武宣干部告别旧习,呕心沥血创佳绩的代名词。

2011年,第一期投入3.6亿元的樟村码头物流园区建设大幕开启。武宣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时间倒排表。仅一个月时间即完成1022亩征地任务,被外界评为“武宣速度”。现已累计投资1亿多元,建成泊位4个,购入码头大型设备一批。

“黄金水道"展雄姿

当年加拿大华人投资的广西最大的食用酒精思源酒业公司冒出了投产的浓烟时,武宣干部群众欢呼雀跃,领导层兴奋的昼夜难寝。

随着新加坡刘氏姐妹、康正菌业、科丰等六大公司在当地的落户,1.7万公顷优质谷的禾杆变废为宝成了增收的产业。食用菌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30多万平方米发展到153万平方米,产值突破4000万元大关,武宣成了来宾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武宣成为国家奶水牛标准化示范县;双髻龙茶也被指定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活动和国防教育神州活动唯一专用茶;“黔江”白糖、“仙池”水牛奶、“双髻龙”茶等全区知名农产品商标已超20个。

一段时间来,“粮、蔗、果、牧、菌、茶”六大农业特色产业挑起了富民大梁,为黄金水道的合理利用奠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如今,人们又施展智慧在黄金水道上描绘起了厥功甚伟的山水画。

这里的山,香港华润集团浩浩荡荡进驻。投资13亿元建成了年产400万吨高标号水泥的现代化环保型花园式工厂。

这里的水,沿途布满了错落有致、功能齐全的物流园、码头港口。

双狮、黔江、广峰矿粉公司、白云石粉厂轨道、八宝新型材料厂栈桥流槽等二十多家码头繁忙的景象印证了县委抢抓时机建设港口码头及临江产业带,积极与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对接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2011年11月28日对武宣人们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市县领导云集二塘物流园——这里正在举行广西武宣平安港务有限公司码头设备交接暨集装箱定期班轮首航仪式。锣鼓喧天,鞭炮声声欢送“水上快吧”驱走了桂中地区无标准化、专业化作业集装箱码头的过去。次年5月15日,总投资6亿元,占地1000亩,集码头、仓储、商务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园奠基开建。8个2000吨级通用泊位年货物吞吐量达500万吨以上,成了桂中地区最大的物流园区。

交通部门统计的两组数据佐证了区内外资金、货运等物流元素在快速向武宣汇聚。武宣运力在近5年增长了两倍多,由3.5万载重吨到15万载重吨。船舶最大载重量由500吨发展到1650吨,跨省运营船舶发展到116艘;县城有水运企业10余家,吸引了中远、中海和中外运等国字号大型物流企业前来开拓业务。

目前,武宣港區建成了整个桂中地区唯一具备集装箱装卸业务功能的港区,现有货运码头15家、27个泊位;港口年吞吐量已突破400万吨,占来宾、柳州一半以上。每周班轮往返运输于广州港,南下的是钢铁、白云石、重晶石、白糖,返回的是煤炭、玉米、黄豆等。面对新闻媒体记者的采访,县长韦德斌条理清楚,剑指未来:“武宣以港口物流为工作中心,除在建二塘物流园外,还在建马王作业区。未来5年武宣港将实现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跻身广西重要的内河港口。”

这里的矿,中金岭南来了。自中金岭南3.14亿收购盘龙铅锌矿55%股权后,大刀阔斧推进技改。产能由原来的每日1500吨扩大到3000吨,年新增工业产值两亿元,税收4000万元。

有人说武宣人善于用地,向天要“地”的大手笔堪称一绝。在总投资2.4亿元,占地总面积299.59亩的标准厂房里,电子、纺织服装、制鞋、机械工业等新兴产业在悄然兴起。来宾市四家班子领导在2011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巡回大检查看到了厂房座无虚席,工人繁忙有序工作的一幕时,个个咂嘴首肯。

位于桂中重要“水上门户”的A类工业园区和水运成本低廉成了资金周转的“杀手锏”,区内外企业趋之若鹜。围绕黔江,一个面积16.6平方公里的崭新工业园区在屹立江边;日趋完善的园区功能推动园区经济不断壮大,成为来宾市首家县级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华润水泥、硅锰合金项目等35家重大入园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直接带动了城镇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城镇发展承载力。依托黔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形成黔西工业园区的糖业、酒精制造业、锰加工业,黔东工业区的制衣、标准厂房轻型加工场地以及华润集团,这些沿江产业区推进了物流发展,使一批批能够引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源源不断涌入武宣落地生根,有效地推动了沿江产业带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10年前,广西最大的糖蜜酒精生产和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甘蔗燃料乙醇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落户武宣。今年7月19日,县委书记何基敏、县长韦德斌率县四家班子领导与廣西农垦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广西甘纳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咏诚就开发建设朗姆酒等事宜达成共识。届时“糖、酒、浆、纸”一体化循环发展模式将推进制糖业升级、成为工业产业新的增长点。

武宣县白云石、石灰石储量超100亿吨,其储量、品位均居全国前列。国内十大大型玻璃企业集团旗滨集团进驻武宣成立了宝丰矿业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在河西工业园区建设占地面积449.3亩,年加工白云石360万吨,年总产值10亿元以上的白云石头深加工公司。白云石矿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建设有效促进和推动产业向深加工延伸,每年上缴利税3239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时光划入“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

县四家班子作出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一批以生产服务型为主的物流园的决定。全力开发建设城东新区,新区依托大藤峡水电站建设后回水形成的七星河和仙湖的景观带,用5至8年的时间使县城面积再增加6平方公里,充分展示武宣县城新貌及特色山水文化,成为富有活力的城市综合功能新区。

地处城北路、城东路、城黔路交汇处的武宣商贸中心,以东门塘农贸市场为依托,雄踞武宣老城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地带,构建武宣贸易、商业、居住开发典范。独具匠心的300多栋联排商居物业成为投资创富的商居经典。近400个铺位为市民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机会,也给地方政府每年带来1000多万元税收。

2011年5月15日,一个集码头、仓储、商务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园,在武宣县二塘镇奠基开建:总投资达4亿多元白云石产业园开工暨旗滨集团宝丰矿业有限公司入驻工业园区;三江到北海的柳州至武宣段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新规划的城东新区涉及263户4000亩土地,拆迁房屋4.3万平方米,建设融入了现代化先进技术,为武宣人带来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以特色魅力展示出武宣县城新貌及特色山水文化。……一切正在表明,武宣正在全力打造来宾副中心城市。

2011年,武宣县先后启动了县城旧城区划、城东路、黔江农场场部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177个,投入资金431万元,城市总规面积达140平方公里。一幅幅规划图犹如预先制定好的“行军图”,为武宣县的新一轮县城建设指明了方向。西环路的灯亮了起来,东门塘街道一改往日的混乱、拥堵,变得整洁、畅通,让人欣慰……马鞍山公园西部景区小桥流水,繁花似锦。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一个秀丽整洁的武宣新形象改写旧貌……

中共武宣县委在2011年党务工作报告中自豪地向全县人民宣布:“工业化率首次突破1,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也是向工业县根本性转变的里程碑式跨越。”

工业结构由原来制糖、水泥等单一的产业向综合利用、深加工产业方面延伸;矿产资源、农林资源也从单一的开采向加工产业方面延伸。工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进出口货运,近年围绕黄金水道重大项目的开工规模、建设数量、投资数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武宣正从交通末梢变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枢纽。

看来,黄金水道的冲击波正波及中国,它成为武宣大跨越的机遇和责任。

作者:陈德仁

上一篇:立案审查民事诉讼论文下一篇:地方企业品牌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