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论文

2022-04-20

摘要:港口经济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港口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以港口经济快速发展的宜宾为例,分析了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适合宜宾发展的以港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论文 篇1:

淄博市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经济布局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淄博市这一典型的组群式城市,不断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致力于构建“五区三县+经开区”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新时期,在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东优、西融、南拓、北联”的城市发展路径。

关键词:淄博;区域经济;产业转移;产业布局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以梯度理论及其相关理论为核心指导开始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在研究中,有必要假设:在行政区划范围的经济内部,是以有效配置整合各种资源并使其最优化为先决条件的。同样,区域经济范围外部的所有行业部门之间具有不同程度上的关联性。

由于区域经济分布长期受制于行政区划影响的现实,区域经济规划发展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内涵及其外延的相互关系上:一是对“内”经济发展的格局不够长远,对“外”经济方面的研究缺失,忽视了区域内、外协调效应对梯度转移的影响,如产业转移,仅限于本区域拥有的经济技术和自然资源及其社会文化资源等方面的流动。二是对要素资源等跨区域之间流动过于“同等级”研究,却忽视了存在着其他低梯度区域利用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之间,应该是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市场的动态过程(孙大斌)。因此,对区域经济研究应该运用市场学派的理论领域,展开动态分析。可见,以行政性为主的区划,必然更多地考虑“本”区域经济化的问题。事实上,应该从动态性和长远发展角度,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问题。

一、淄博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演变过程及其问题

产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比较新时代淄博市明确提出的“东优、西融、南拓、北联”的城市发展路径,根据淄博市生产要素分布、市场容量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现实情况,由于行政区划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历史上对产业布局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在区域经济处于较落后的阶段,主要以行政性区划决定本区域的产业发展格局。从经济地理角度,淄博市这一组群式城市本身就是被行政性规划了的综合区域,是一个包含行政、经济、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集合体,淡化区域经济布局理论的指导性作用,虽然产业结构在表面上呈现出合理性,但其背后却隐藏了区域内尚未出现产业集聚效应的经济实质,因此难以厘清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性和不经济性问题。

在淄博的历史上,曾经将“五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于“五朵金花”齐绽放的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经开区”标志,先后扩大临淄、张店两区工业,并调整淄博市“三县”区域经济结构和布局。如“筹建齐鲁石化”增加化工基地,“行政版图上多了一个马踏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淄博经济发展空间受制于水资源缺乏和粮食不足的现状。但是,这种着眼于“局部”区划的资源调整,却不利于周围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北端以粮、棉、造纸业为主的高青、桓台两县划入淄博市,打乱了滨州市﹙前惠民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布局。尤其不利于农业、果林以及马踏湖和黄河两岸水上养殖业。事实上,一个地区的稀缺资源(如廉价农产品和自然资源等),其短缺部分可以通过外贸途径予以解决。二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本区域的经济实力,但是临近地区资源的缺失,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如临淄地区农业的损失、环境污染治理费用、两地间石油运输费用增加等。三是临沂地区的沂源县,并入了工业发达的区域淄博市,行政区划的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在工业经济发展时期,自然而然地会形成立足工业经济、拉动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结果,从产业关联性上,淄博、滨州和临沂等多个区域之间资源的整合,很有可能偏离了“1+1>2”资源理论的要求。

实际上,某些跨区域的资源并非一定要通过行政区划的方式获得。如原惠民地区和淄博市之间的水資源,可以通过水利管理部门与地方共建引水工程的方式解决。假设高青仍然属于现滨州管辖区域,其后国家实施的“引黄工程”便是最佳的可行性方案。显然,侧重于行政性区域划分的“五区三县”,其所关注的区域经济的重点是为了“占有”资源而不是“共享”资源,更缺乏从系统性的高度来规划产业布局的可能性。

2.淄博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案例分析。由于多种产业并存发展的需要,刘易斯农业和工业二元产业优化的假设,不能继续简单地作为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需要超越组群式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现状,分析“区域经济范围内”和“区域经济范围外”的发展格局。

在区域经济范围内,按照Walter·Christaller中心地理论,淄博市各区、县在整体上符合以交通线为最优的原则。历史地看,五区的中心地带,都是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线上:在南北方向的主要交通线上,以冶金、建陶、建材产业为主的博山区,以耐火、矿业产业为主的淄川区,以物流、机械制造、铝加工、药品制造业为主的张店区;在东西方向主要的胶济线上,分别以石化产业为主的临淄区,以及西部的周村区。各区处在城市间的交通主干线上,临淄—张店—周村“横向”和博山—淄川—张店“纵向”汇成一个“T”字形城域经济格局。其明显的特征是,城区“五朵金花”的工业产业尚未越过胶济线铁路向北“两县”域拓展,同样,也是少有向南部“县”域产业转移的现象。整体上,淄博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布局是合理的见图1。

在区域经济范围外,从区域经济布局理论角度,淄博市组群式城市内各区域原有行业的资源,不能进一步满足区域经济范围内的调整和优化,更加需要与外部区域经济之间的联合;鉴于老工、矿产业发展的不景气状况,淄博市加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其中,产业转移主要的出发点是寻求廉价的要素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从经济地理角度,南北“纵”向的交通优势因老工业基地的衰弱而丧失,博山区陶瓷产业转移向北延伸至淄川区或其他地区。同时,张店区原有的钢铁、铝加工、药品制造等产业转移的方向北延,迁移到“吨粮产地”桓台县,农业县逐渐被工业产业转移所侵占。20世纪90年代左右,济青高速公路是张店区与桓台县“区县”的南北分界线,而“区县”界线首先被盲目扩大的“经开区”所掩盖,90年代中期后,“区”中的大量工业性产业转移到了“县”域,现在“吨粮县”的农业土地被非农业产业征用,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区县”两区域已经“半”城市化。结果淄博市原来“T”字形的产业布局,已经演变成为“十”字形格局见图2。

事实上,两种布局形式的转变,其真正的动因源自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所致,主要的投资出发点是基于廉价的农业土地,而不是整体布局上的合理性的产业调整规划。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十”字形布局的一部分是以失去农用耕地为代价的,从某种意义上,新的布局反映出“工业圈地”的政策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各级掌握土地使用审批权的部门和个人受到了寻租所得利益的驱动。

3.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看,一个区域经济布局规划是离不开该区域及其辐射周围的地理条件的。而这种跨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前提是,淡化行政性区划的管理职能,重视经济区域化的合作职能。这样才有可能反映在产业布局上以“经济性”为切入点,而不是以“行政性”为出发点,从而真正取消区域之间种种壁垒的制约,选择具有较大市场占有比例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重点扶持。

从现实发展状况看,淄博市已经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格局,“五区”北部的桓台、高青两县农业区域和南端沂源县的林业,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与工业相关联的产业;影响了三个县原有的农、林、养殖以及新兴的旅游业的发展。由此,“西融”“北联”两个区域基本上形成了高新区、经开区、文昌湖旅游区、淄博新区的一体化布局;而“东优”“南拓”两个区域正在以主城区南部生态产业新城和东北部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龙头,重新规划纳入经济一体化发展新蓝图;“中心城区”构筑高端教育、医疗、商务、金融、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增强整个组合型市域在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集聚功能。

二、淄博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整体产业布局上看,通过近三十年的市场调节和政策性干预,该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呈现出由“T”字形转向“十”字形的变局。建议及对策如下:

1.重新调整“十”字形布局,逐渐回归“T”字形布局。重中之重的是防止“T”字形布局演变为“倒T”字形布局的可能性。即南部博山区和淄川区的主要工业基地全部向北转移到北部的桓台、高青两个农业县。比较理性的做法应该是在三县中,桓台立足发展“吨粮县”的优势和马踏湖的渔业养殖,高青县则要充分利用棉花、瓜果种植和濒临黄河渔业等独特资源优势,并且这两个县还可以跨区域与滨州市共享黄河“不竭的水资源”。同样,林业资源丰富的沂源县应该与临沂老区联合发展现代旅游业,凸显野外原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尤其是经济作物的特色。在调整产业布局过程中,不能以牺牲“三县”所独有的资源为交易成本。其实,“五区”的产业发展应该以重组并购原有资源和技术创新为主,不能简单地利用产业转移的方式,大量获取县区的廉价土地资源而发展非农产业。

实际上,政策上的“圈地”,就是淄博市产业布局失控无序的最主要原因。在短期内“圈地”可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长远发展的结果看,“圈地”不仅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经济性问题,还很有可能出现“五区三县”畸形产业化的状态。准确地说,在区域经济范围内不同产业及其产业之间的发展失去比例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2.淄博市“东西南北中”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分布格局。一是充分占用紧邻交通线的运输优势,产业集聚沿着“东—西”方向的胶济线和济青高速予以布局,东部临淄区集中石油化工产业,西部周村区集中文昌区水上养殖、经濟农作物生产、家庭丝织、王村制醋和城区内古商业文化旅游业,以及张店新、旧两区的商业和房地产业。二是从国情大局出发,恢复江北“吨粮县”的原貌,农耕地不可随意征用,清理整顿越过济青高速以北的工业布局,回归“T”字形布局。即与“南—北”方向相关的区域产业布局集中在“张店—淄川—博山”的铁路和省道等运输线上,尽量缩减厂矿企业在布局上对其他土地的占用空间,既能实现产业集聚的目的,降低本区域的运输费用,又能节约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

经过这样的调整,才会避免出现“十”字形布局继续向“北”侵占农地的可能性,并且也不会出现张店中心区南面“淄川—博山”产业转移的盲目性,防止出现“T”字形布局转向“倒T”字形布局的可能,进而达到以最少量的土地空间,使淄博市产业布局得以新的优化。

三、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根据韦伯“集聚因子”决定的区位空间布局,当今条件下,淄博市越来越依赖于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支持。随着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组群式城市的产业布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即区域合理性布局主要考虑的是运费、劳动资源和聚集因子以及区域内所形成的产业布局,从前面分析看,淄博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更广泛研究的领域。主要表现为:

1.没有引导产业转移形成集群,进而发挥出不同产业的集聚效应。缺乏分析产业集中度高低不一的问题,更没有借此研究因集聚而带来的竞争实力。如,对于济南市东扩与章丘联合,与莱芜市合并的典型案例,缺乏第一手资料,不能有力地实证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

2.产业转移不单是指从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一个新区域,也不是偏离整体产业布局而任意转移到某一资源丰富区域。其实,仅从产业转移角度,组合式城市也不宜过度强调区域内的产业调整,否则,某些产业转移只会利于局部,却无益于整体产业布局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 马 学]

作者:张述凯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论文 篇2:

宜宾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港口经济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港口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以港口经济快速发展的宜宾为例,分析了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适合宜宾发展的以港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关键词:港口经济;区域经济;联动关系

一、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一)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中相关产业的发展

港口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众多行业的支持,即包括基础建设、金融贸易、保险代理、物流、运输、信息传输,港口服务等相关产业,而这些直接或间接对港口经济发展起支持的产业,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总之,港口经济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

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港口经济的发展与规模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共同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港口经济快速发展需依托于强有力的规模经济的支持,若一个港口处于人口密集,技术力量较强,经济活动集中,规模较大的地区,港口的功能及效用便能发挥到最强,而当港口经济的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成为促进规模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

(三)有利于促进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地区性和行业性联合越来越频繁,并逐渐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资源在一定区域内的合理流动,使区域产业得到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经济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港口作为内外开放的窗口,通过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有利于加强与各国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目前,港口已经成为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人口、资本、物流等)的集合地,这加强了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区域的整体性得到加强,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二、宜宾港口经济发展现状

宜宾,作为川南重要门户和桥头堡的城市,在过去的十年中,宜宾已形成了以酿酒为特色的食品、化工、轻纺、建材为支柱的,具有宜宾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尤其是2007年起开始规划建设的13个工业集中区,已迅速成为宜宾工业发展的强劲引擎。2009年,全省唯一一个以“临港”命名的以“港、园、城”一体发展,集工业区、港口区、物流区、商贸区、保税区、城镇生活区于一体的经济开发区成立,2013年升级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以“临港”命名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宾港共有四个港区,分别为:翠柏港区、江安港区、南溪港区和新市港区,涵盖志城、罗龙、白沙、新发等11个作业区,目前临港区已经建成年吞吐能力50万标箱四川最大国际内河综合性港口,虽然宜宾港建立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效益逐渐增强,宜宾港自成立以来,港口运营突飞猛进,产业培育成效显现,累计开发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亿元,中汽零、红牛饮料、恒旭机械、西南机械装备贸易城等一批优势项目入驻发展。宜宾港2013年集装箱吞吐量达6.04万标箱;2014年,宜宾港完成辖区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万标箱。2015年,宜宾港完成辖区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5亿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8万标箱。

三、宜宾港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宜宾港口经济发展自身存在问题

1、管理机制有待加强。由于宜宾港建立的时间较晚,因此在宜宾港发展过程中,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亟待解决,招商引资工作比较欠缺,尚未形成适应宜宾港发展的行政管理机制和运行办法。

2、基础建设有待完善。近年来,宜宾港通过加快发展高速公路和市内快速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铁路、航空建设,构建起以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相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但宜宾港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配套设施仍然不足,包括给排水,管道疏通、能源供给等方面建设尚需跟上宜宾港快速发展的步伐。另外,由于宜宾港尚处于起步阶段,入驻工业区内的企业还比较少,故受人才,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制约比较严重,未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二)区域经济对港口经济发展的阻梗

1、城市经济规模较小。目前,宜宾城市经济发展较慢,经济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城市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城市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这使得城市经济在拉动港口经济发展中动力不足。

2、来自区域竞争加剧。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港口经济的发展。川南地区中小港口较多,产业结构布局非常类似,故各个港口在资金、能源、人才等方面存在巨大的竞争,这对起步较晚的宜宾港来说必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四、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宜宾港基础设施建设

在进行宜宾港基础设施建设时,规划的设计应具有前瞻性,要考虑到宜宾港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强航道的建设和维护,以航道的建设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要考虑未来港口内部管道疏通、能源配备等问题,即政府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要综合考虑港口管道疏通,且在能源配备方面要有前瞻性。

(二)扩大港口规模经济效益

港口要发展,要在人、才、力方面下功夫,政府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制定招商引资计划,并形成长效稳定的措施,即要引进外资企业、又要吸引本地企业入驻,另外,要制定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加强协调,降低企业成本,多途径的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

(三)加强城市经济建设,带动港口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建设对港口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经济发展了,才能发挥其动力作用,才能为港口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因此,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即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配套设施的建设,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同时要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在产学能上下功夫,促进港口经济的发展。

(四)加快推进“港区联动”

港口经济和区域经济是一种联动的关系,港口通过其优越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了港口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发挥港口的辐射作用,多途径的加强交流和合作。另外,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提升信息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从而加快实现“港区”一体化。(作者单位:宜宾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咸宁.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效应分析[Z].光明网,25.5.3.

[2]港口与城市互动区域经济繁荣[Z].中国航贸网www.snet.com.cn,25.7.2.

[3]李文荣;港口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J];大众科技;2006年07期

[4]周云;战炤磊;江苏港口投融资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1年06期

充分发挥北海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丝绸之路旅游

韦凤彩

作者简介:韦凤彩(1986-),女,壮族,广西凤山人,副科长,硕士研究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经济学。

摘要:中央“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积极打造,为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全国著名滨海旅游城市而著称的北海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本文试图在分析北海自身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为北海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丝绸之路旅游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北海;独特优势;丝绸之路旅游

自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东南亚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明确提出了“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定位目标,并在十二届中国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由中国广西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广西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建议》,提出了以北部湾港为基地,形成包括旅游合作圈在内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等多个建议。

广西北海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初具规模的沿海开放城市,是全国著名滨海旅游城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城市,中央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战略定位及建设旅游合作圈的建议,为北海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旅游业是北海的优势产业,北海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积极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内容纳入“一带一路” 建设的战略规划中,大力发展丝绸之路旅游。

一、北海具有发展丝绸之路旅游的独特优势

北海(合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旅游资源丰富,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基础良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且地理区位优势非常突出,为发展丝绸之路旅游提供了充分条件与良好基础。

(一)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开放历史悠久

2000多年前,北海(合浦)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成为汉朝与东南亚、非洲通商往来的重要门户;100多年前(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北海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成为当时中国与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融的前沿;30年前,北海被列入全国首批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直至今日,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出海通道和广西对外开放的先行市。始发港优势与悠久的开放历史为北海发展丝绸之路旅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北海是全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

北海集“滩、岛、线、城、林、湖”于一体,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多项殊荣。北海银滩被誉为“天下第一滩”,涠洲岛是中国“十大美丽海岛”之一,山口红树林是我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合浦汉代古墓群是广西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古墓群。2015年,北海接待国内游客达1999万人次,北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07.8万人次。北海是全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为加快发展丝绸之路旅游集聚了大量人气。

(三)北海是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城市,合作基础良好

北海处于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区,凭借突出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世界上98个国家和地区的218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更是日益深入,进出口贸易额已连续十年保持正增长,东盟已成为北海市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同时,1997年开通的北海至越南下龙湾海上国际旅游航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开通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海上旅游航线,已经接待中外游客近50万人次。良好的合作基础为北海发展丝绸之路旅游提供了重要保障与丰富经验。

二、北海发展丝绸之路旅游的对策建议

北海在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与合作基础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应把握机遇,大力发展丝绸之路旅游,为国家与自治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做足最早始发港的文章,打造北海特色丝绸之路旅游品牌

发展丝绸之路旅游不仅要继续开发原有旅游景点,积极构建以北海银滩和涠洲岛为双核、以北海老城和合浦系列景区为两翼的“双核两翼”发展格局,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丝绸之路特色旅游,开发新景点、新品牌。要积极将丝绸之路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彰显北海始发港的文化底蕴,充分保护、利用、开发好始发港遗址、合浦汉墓群、北海近代建筑、大士阁、百年老街等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筹建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做好丝绸之路旅游宣传,发展文化创意旅游,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拓展旅游产业链,打造具有北海特色的丝绸之路旅游品牌。

(二)加快邮轮母港建设,大力发展邮轮旅游

邮轮经济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它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与放大效应可达到1:10,邮轮旅游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北海在区位特点、港口设施等方面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更应该把握好这一机遇,大力发展邮轮旅游。要加快建设石步岭国际邮轮母港,尽快规划建设银滩、廉州湾、涠洲岛等游艇港,形成以石步岭邮轮母港为主体的北海邮轮经济组合港。积极培育邮轮市场主体,开辟国内沿海旅游挂靠航线,进一步优化升级北海至越南下龙湾航线,加快将航线延伸至越南南部沿海城市,逐步延伸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沿海城市及其他丝绸之路国家沿海城市。

(三)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打造丝绸之路无障碍旅游合作圈

要依托北海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优势,加强与国内丝绸之路申遗城市、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打造一系列形象鲜明、特色突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丝绸之路王牌旅游产品。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政策支持,简化通关手续,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沟通与合作,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精品项目和旅游线路,建立无障碍旅游圈,形成丝绸之路旅游合作联盟,构建区域旅游多边和双边“捆绑式”营销机制,打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跨国旅游。

乘风破浪应有时,我们相信,北海的旅游业以丝绸之路旅游为桨,乘着这场“一带一路”的顺风,定会驶向更广阔、更美好的天地!(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作者:吴新华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论文 篇3: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陈暄(1979.03-),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区域性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绍兴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为例,分析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专业設置与产业结构脱节、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参与当地经济发展不够、自身师资队伍水平偏低、校企合作机制深度不够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通过实施有助于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

众所周知,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支撑,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担任重要的角色。绍兴地区一共有4所高职院校,这四所高职院校在服务绍兴地方经济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该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以前的热门专业现在成为了冷门,反之也是如此,这说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观高职院校一是缺乏能够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专业,二是缺乏能够根据社会需求而进行自我改革的能力。因此造成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二)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够

绍兴区域经济正在面临经济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这种能力与高职院校培养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创新能力不强,研究成果无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同时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导致高新技术孵化效果不明显。

(三)师资队伍质量和结构整体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和公关能力普遍欠缺,从学校来看,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直接从大学毕业直接进入教师岗位的,几乎不可能拥有企业的实践经验,这样就造成了面向企业的科研难题就难上加难了,间接导致高职院校的自身价值及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吸引力无法彰显。

(四)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未能形成

校企合作是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比如企业为培训员工向学校支付费用后,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无法达到企业所设定的要求,长此以往逐渐导致了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热情下降,校企合作的形式流于表面,无法达成长期实质的合作机制。

二、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设置产业布局

绍兴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立足地方和服务地方。立足地方,就是服务于当地的绍兴经济发展及其相关的产业布局,从而灵活的实行的专业设置,将地方产业结构细化为专业建设的方向;服务地方,绍兴高职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能够灵活的与当地的行业,企业进行对接,培养出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

1.优化专业布局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定的前提是本地区未来5-10年的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区域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区域人才培养规模和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对于专业的设置等情况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就业形势不理想的专业进行调整,以面对经济发展中的人才培养调整所带来的挑战。

2.重点打造特色优势专业

区域经济下的特色专业应该把握2个方向,一是紧跟当地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用人的需求,将长期的专业建设目标定位小而灵的阶段性目标;二是沿着“实境体验→岗位历练→就业熟练”的人才改革模式,制定适应市场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正课程实践体系,进一步带动全校其他相关专业的建设。

3.完善专业建设长效机制

企业新的增长点是靠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所带来的成效,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因此专业的设置上应该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进行参与,研究和制定专业在该地区今后5年左右的区域发展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使专业发展能够向着质量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解决岗位需求

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淘汰一批落后产业,逐渐引导企业向着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取代目前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对于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并且这种趋势呈现井喷式增长。这从侧面说明,地方的高职院校的是否能够为当地的企业培养合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不断改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经济下的企业不断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能再遵循原有的“工学结合”模式,应该对其进行创新,不断适应在新的经济发展下的学生动手的动手能力,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3.改革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

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必须与当地的区域中的行业企业进行合作来共同建设开发课程,从不同的企业对岗位的需求程度不同改革相关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建立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评价标准。

4.加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队伍建设一直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积极搭建双师队伍建设平台。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通过委派老师下企业锻炼时间长达6个月,同时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授课和辅导实训的次数达到100多次,全校70%的教师都有过企业锻炼的经历,同时90%的学生都得到了企业专家的授课的机会,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是搭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是帮助学生在毕业时期走向社会之前的实践场所,毕业生可以通在这个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中检查和锻炼自己的技能,检查自己在校学习成果能否适应社会的要求。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出台政策鼓励相应的各个二级学院依托各自的专业力量与企业联合建立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将企业中的项目引入到教学实践基地中来,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三)优化配置学校资源,提高社会培训能力

高职院校通过整合专业的人才优势和物力优势,积极为地方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培训服务,通过培训一方面了解企業的需求,将企业的需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进行结合;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合格顶岗实习学生和优秀毕业生。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实训基地已拥有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绍兴市职业技能培训联盟、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优质资源,这些优质的资源每年为当地的企业培训员工技能近2000多人,受到社会的一直好评。

(四)科研师资伍队整体提升

1.关注教师研发能力的提升

区域经济的提升必定是科技生成力的提示,科技生产力主要来自企业科研力量的崛起。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响应绍兴市政府的号召,创办技能大师工作室,从学校众多的一线授课的教师中通过层层考核选拔出优秀者,直接以其名创办工作室,同时积极的推向企业,深受企业的好评。同时,这些技能大师带回从企业学习到的实践技能,通过讲座等形式与分院其他教师进行分享。

2.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科研对象主要解决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一线岗位中的技术难点就是教师研究的科研方向、在生产中钻研科研难点,将科研成果回馈生产,将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作为创新点支柱点,这样才能够为区域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真正的融合其中,这样才能造就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研发队伍。

3.建立应用导向的师资评价体系,完善奖罚激励机制

绍兴地区的4所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是将鼓励教师下企业从事科研服务的内容,时间和评价结果已经作为教师的年度考核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并与职称评定进行挂钩。传统的教师激励无非就是多号召,口头多鼓励的方式进行,对教师进入企业锻炼不做经费支持,同时对下企业结果不做任何考察,导致容易出现教师下企业“混日子”的情况。

(五)继续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绍兴高职院校应该广泛邀请企业、行业以及政府部门参与到学校的校企合作中来,通过在学校里创办工厂以及在工厂里创办学校等合作模式,逐步建立一种政府进行主导、企业参与投入、行业进行指导,学校进行配合的多元化的立体式的新型合作办学机制。

1.改进现有校企合作不足,走产学研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与地区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坚持“服务支持合作,合作支持发展”的合作理念,通过以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作为爆破点,积极开展各种方式的合作,让企业在合作中受益,同时树立学校在企业中的良好形象,激发企业合作的热情与动力。

2.政校企三方联动,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

2015年,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创办了绍兴市工业设计基地,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依托学院的人才资源和当地的政府优惠政策,吸引当地企业进驻基地,不断的开拓新的市场,开发新产品,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

三、结束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当地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依托,以绍兴地区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深受地区企业的好评,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科研技术能力,深化了课程教学改革,提升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为其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来源: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社科研究基地专项课题125J135)

参考文献:

[1]范唯,郭阳,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2]徐丽军,徐小容.涨落中的协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36)

作者:陈暄

上一篇:全科教师教育改革论文下一篇:管理理论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