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远程教育的特征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分析研究了美国、韩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并将其与我国校园文化进行对比,得到了其国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通过中西方文化借鉴吸收,提升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建立国际型优秀大学提供人文保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国远程教育的特征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国远程教育的特征论文 篇1:

“互联网+”新模式冲击下管理学教学本质和教学模式的冷思考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MOOC、SPOC、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大有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之势。本文以管理学教学为例,立足于管理学实践性和权变性的特征,以及教学相长的教学本质,认为互联网创新模式大大释放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传递过程,使得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知识创造的过程,真正实现知识创造仍须落实到教学设计上,如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模式 教学本质 互动式教学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概念的创新模式纷纷涌现,风靡我们生活与发展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标志,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创造、信息传递、信息交流的方式,而高等教育领域,作为知识创造、知识传递、知识交流的一种特殊场景,在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高等教育领域,各种创新互联网模式层出不穷。2012年,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纷纷开展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教学实践,推出Udacity、Coursera、edX三大在线课程平台,斯坦福大学校长John Hennessy称MOOC以“海啸”之势风靡全球,这一年也被称为“MOOC元年”。在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迅速扩散的形势下,传统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少教育从业者和研究学者认为这将是一场对传统教育的颠覆,革命性变革即将来临。外界的声音总是多元化的,也有人质疑MOOC等互联网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和成效性,提出“反MOOC(Anti-MOOC)”。

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的教育经验以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互联网+时代下涌现了众多的创新教学模式,这些模式以互联网技术特有的开放性、规模性、虚拟性、经济性特征著称,使得传统教学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本研究以管理学教学为例,基于管理学科实践性、权变性的学科特征和“教学相长”这一教学本质的思考,认为互联网+时代创新教学模式颠覆传统教学模式言过其实,反之,互联网创新模式释放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传递过程,使得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知识创造的过程,两者的相辅相成促使教学过程更靠近教学本质,实现从低层次知识传递过程向高层次知识创造过程的升级。

二、互联网+时代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涌现

1.创新教学模式的涌现与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了信息膨胀的时代,海量信息的便捷传递改变了我们认知和学习的方式与速度,也由此引发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涌现与发展,如MOOC、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远程教育以及混合式教学等各类创新型模式。其中,以MOOC模式和SPOC模式为典型代表,这种模式起源并流行于美国一流高校,由于深受各大高校和教育市场欢迎,在资本助力下迅速推广至全球。

1.1 MOOC模式。MOOC指的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也称为“慕课”,这是一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展开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高质教育水平的教学过程。MOOC模式通过在线平台免费向众人呈现一流高校的教学课程,突破了原有传统院校的时空界限,真正实现了开放性、规模性、虚拟性和经济性。

1.2 SPOC模式。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指的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是一种在MOOC模式上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被视为MOOC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的创新产物,也有人称互联网+教育进入了“后MOOC时代”。这一模式一经推出也获得了各大高校的应用,包括哈佛大学、宾汉姆顿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我国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也成为了国内的第一次SPOC实践。翻转课堂也是基于SPOC理念的一种具体实践模式,这种模式将传统课程的知识传授过程以线上教学视频的形式移至课前环节,而在线下的课中环节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问题解答,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本质上是对教学流程的改进和对教学资源的优化。

2.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创新模式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网络教育平台,使得传统封闭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向全世界开放,并且以随时随地、分文不付的形式呈现,传统高等教育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甚至一时之间MOOC等创新教学模式未来可能代替传统大学教育的论断四起。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预测,在15年内美国将有一半的高校会破产。毋庸置疑,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创新模式替代传统模式的论断大多是基于信息论,传统教育模式被简化为信息传递的过程,视传统大学为信息提供商,在传统教学场景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吸收信息。而这种过于强调信息传递方式和速度的立足点,忽略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依托信息的知识传递过程,更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六个认知层面: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MOOC等创新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聚焦的是记忆和理解这一低层次认知活动上,而在知识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这一高层次认知活动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这正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精髓所在。因此,从这一角度上理解,创新型教学模式反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分担,有利于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到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上。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负责人马丁·D·斯奈德(Martin D. Snyder)也表示“如果教师能够将MOOC看成是合适的资源,那么MOOC将会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实上,这也是重组教学流程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的一种新机遇。

二、把握管理学学科和教学的本质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教学模式的冲击下,一味地扬新抑旧并非明智之举,越是在热潮风靡的时刻,越是应该冷静下来,深入思考评判新旧模式之根本——教学本质。本研究以管理学学科为例,在考察管理学科的特征基础上,结合对教学本质的深入思考,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1.管理学学科的特征。

1.1实践性。实践性,首先是管理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管理是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组织的实践活动,因此,管理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实践性是管理学学科最基本的特征,管理研究的有效性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管理实践产生的影响。管理学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其设立的目的是促使管理者运用管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管理实践,通过管理学学科的教学形成对管理者的启发作用:一是拓宽管理者的视野以增强管理者识别问题的能力,二是丰富管理者解决问题的思路,三是帮助管理者形成更严密的决策逻辑,四是为改进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提供参考,五是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最终起到提升管理实践效果的作用。

1.2权变性。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应用学科,但同时,实践应用的核心在于“权变”。自管理学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以来,众多学者承认了权变性是管理学的一大特征,管理的权变意味着没有一套管理方法和理念能够适合于任何管理者在任何组织、任何情境下应用,实践情境使管理学理论中最大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而情境因素也是管理学的核心所在,忽略了这一核心要素的管理理论应用很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正如德鲁克(2009)指出的,“管理不能成为一种精确的科学”。明茨伯格(2006)也指出,“实践的特色在于它的模糊性”。管理学学科的这一特征也隐藏了其教学过程的“权变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管理学理论及其应用的权变性,单方向地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无法真正了解管理学的精髓,管理学教学更加要求情境性因素、互动性因素和体验性因素的考量,通过针对性地互动学习习得管理学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培养未来管理者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2.教学本质。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就“教”与“学”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揭示了教学的本质:“一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二是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是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學合一的三大理由,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

由此可见,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学相长。基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根据教学相长的不同主体,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更深入地理解教学本质。其一,教师和学生两者作为“教学相长”的主体,教学相长是一种教学原则。教与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这一观点不仅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也隐藏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双主体关系。其二,教师作为“教学相长”的主体,教学相长是一种教师成长规律。这一观点认为,教学相长立意于教师的自我发展规律,通过教学活动促进教师自身的学,即“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其三,学生作为“教学相长”的主体,教学相长是一种学习规律。该观点认为,“教”并非教学之意,而是仿效之意,所谓教学相长指的是学生“效师而学”和“自觉而学”,这两种学习方式都能够使得学生获得益处。因此,无论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其根本都应落于教学本质上来。

三、互动式教学:回归“教学相长”的教学本质

“教学相长”的教学本质要求教学模式应该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平等双向的师生关系以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成长规律。从这一角度而言,创新型教育模式更多的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知识传递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高效的工具性作用,有效提高了知识的传递和扩散速度和范围,但是从根源上实现教学相长的知识创造层面上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应该将关注点从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教育模式上转移到更接近教学本质的教学设计上,如何设计符合教学相长教学本质的教学模式才是根本之道,互联网途径是一种工具性的辅助作用,两者的相互融合更有利于实现教学本质。结合管理学学科实践性和权变性的特征,本文以互动式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在互联网模式冲击下回归教学本质的传统教学模式设计。

1.互动式教学源起:建构主义。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平等互动中主动建构认知和知识的教学过程,包括问题探究、案例剖析、情景创设、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基本形式。互动式教学的实践在心理学、化学、生物学、药事管理学等领域都获得了优异的成效,广受教育领域的认可。

传统的传输式教学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学习者的认知是对外部刺激做出的一种被动反应,即“刺激-反应(S-R)”式,在这一理念影响下,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当成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则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学习者的认知不同于生物本能的刺激-反应,学习是一个学习者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对外界的认知,即“刺激(Stimulus)-同化(Assimilate)-认知(Texture)-反应(Response)(S(AT)-R)式”,在这一理念下,学习者被视为知识的建构主体,而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吸收和内化过程。

2.互动式教学理念:教学相长。在建构主义的影响下,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被动接受的教学过程转向主动建构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并在互动过程中创造新知识,以期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本质。互动式教学具有其独特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互动式教学独特的学习观源于其学生的主体性,并由此带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建构性,“情境”、“协作”、“会话”和“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四大要素,具体而言,即教学过程应建构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情境,通过互动环节的协作与交流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而互动式教学的教学观则服务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师在四个环节中从以往的施教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启发者,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学设计,从而使学生达成知识建构的效果。因此,师生关系从传统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转向了平等的关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重视和强调,学生的角色也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教师的角色从单一的施教者向多元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启发者转变,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学相长”成为了现实。

3.互动式教学设计:互动模式。毋庸置疑,互动式教学是回归管理学教学本质的一种有效模式,但其成效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包括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师和学生角色定位的正确转换、互动式教学课程的合理设计等。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在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知识内化与创造。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互动式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教学实践,例如全程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摆脱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各抒己见 、辩证分析能力;研究项目合作活动,由学生自行组队,相互交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同侪互动也是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因素;体验式情境教学法,提供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情境模拟,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真切互动,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建构知识。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MOOC、SPOC、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等创新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大有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之势。本文从管理学学科实践性和权变性的特征以及教学相长的教学本质出发,认为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这种观点言过其实,而忽视了其中的机遇,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创新教学模式热潮,从教学本质的角度看待传统教学模式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辩证看待互联网+时代风靡热潮中的创新教学模式。首先,我们应该肯定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创新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开放性、规模性、虚拟性和经济性,极大提高了知识扩散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得到高质的知识获取。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互联网创新模式在知识传递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在知识内化和知识创造环节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仅仅从知识传递的角度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狭隘的观点,本质上而言,互联网是一种提高知识扩散和普及水平的工具,如同印刷术使得知识以书本、纸媒等形式留存和传播,互联网使得知识以视频、音像等等多媒体形式普及。在知识传递这一环节以外,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模式这种直接互动的“对话式”知识建构,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与创造。

第二,从教学本质上看待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相长作为教学的本质,包含了三个层面:教学原则、学生学习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因此,教学模式的设计涉及知识的传递、内化、创造的过程,这些环节需要教学与学生的互动参与,而非单向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互联网创新模式释放了传统教学模式知识传递环节的压力,使得有限的传统教学资源能够更多地投入于知识内化和创造的过程,从这一角度而言,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资源的重新分配与优化。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不仅有挑战,更多是一种机遇,如何设计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的本质,使教学过程从低层次的认知环节向高层次的认知环节改进,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和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荆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教育探索,2015,(09):98-100.

[2]桑新民.MOOCs 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4,(06):5-10.

[3]薛云,郑丽. 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5):132-137.

[4]曾晓洁. 美国大学MOOC的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挑战[J]. 比较教育研究,2014,(07): 32-40.

[5]刘刚,吕文静. 反思型教学及其在管理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高教研究, 2014,(03): 105-110.

[6]王迎军,陆岚,崔连广. 实践视角下的管理学学科属性[J]. 管理学报, 2015,12(12): 1733-1740.

[7]德鲁克(著),齐若兰(译).管理的实践[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8]明茨伯格(著),杨斌(译).管理者而非MBA[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9]陶行知.教学合一[J]. 基础教育,2008(2):60-61.

[10]毛禮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1-6卷)[M]. 山东教育出版,1985年.

[11]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李保强,薄存旭.“教学相长”本义复归及其教师专业发展价值[J]. 教育研究, 2012(06): 129-135.

[13]刘秀峰.“教学相长”新解[J]. 教育科学研究,2013(02):76-77.

[14]Mannison M, Patton W, Lemon G. Interactive teaching goes to Uni: keeping students awake and learning alive[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1994,13(1): 35-48.

[15]Piaget J.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54.

[16]陈连军.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04):150-152.

[17]顾佳峰.高等教育中的互动式教学——以北京大学“世界课堂”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2):24-27.

作者介绍:李朋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领导力与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

作者:李朋波

美国远程教育的特征论文 篇2:

国内外大学校园文化对比研究

摘 要: 本文分析研究了美国、韩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并将其与我国校园文化进行对比,得到了其国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通过中西方文化借鉴吸收,提升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建立国际型优秀大学提供人文保障。

关键词: 国外大学 校园文化 我国校园文化建设 启示

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曾这样描述文化:“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而高校校园文化则包含着校园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举止方式,人际沟通方式,校园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以及日常生活方式。每一种活动都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与相互交融。中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由于多种原因,存在巨大的差异。

一、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1.鼓励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化。

美国民族文化复杂,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为了满足不同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他们还积极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并运用网络进行在线教育或培训。然而,美国大学的校长们非常重视民族文化,关注社区发展。在各大学就读的学生中,有许多外国留学生,学校都希望他们毕业以后把美国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其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的整体中去,从而使美国文化的传播率非常高。

2.硬件设施功能强大而全面。

美国高校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上公共政府的大力投入,在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举目的成绩,为校园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社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美国是一个崇尚社团组织的国家,各种社团组织十分活跃,最著名的“骷髅社”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4.精神激励无处不在。

代表学校形象、精神支柱的“吉祥物”式的象征品在各个学校均有所体现。

5.推崇校园文化的自由主义。

(1)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均为个性化的互动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老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包括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征去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创立自己的教学特色,以个性化的教学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通过获得适合个人的独特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从而发展自我个性。大学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让其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地发展[1]。

(2)课程体系个性化。美国许多高校没有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作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各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与需要,学校传统,课程基础,以及教师专长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允许在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开设不同课程。为了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许多高校都把同一难度的课程由不同风格的教师讲授,同一领域的课程开设不同方向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完全凭自己的特点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完善的课程。

(3)实践活动个性化。美国高校的学生可以衣着褴褛,可以发型奇特甚至蓄满胡须,可以谈吐夸张,他们不随波逐流,努力做自己。在课堂上,他们随时举手发言,反驳教师的观点,畅所欲言,尽情展示自我;在课后,对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他们相当投入,而且花样繁多,完全按自己的喜好或设计方案行事,在活动中体验快乐,获得技能,求得个性发展,活动中一派自由、自主的氛围,总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6.突出校园文化的审美特色。

美国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十分重视审美原则,在这些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建筑中,体现着一定价值取向的人文精神。任何一所学校的校园精神、办学理念、育人原则都是需要一定的载体来体现的,这些载体在大学校园里主要以校园的建筑、公共设施、雕塑、校徽等实物来表现出来。这些实物承载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育人准则,并把它形象、艺术而又直观地表达出来。美国的大学不仅在校园环境和校内公共场所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艺术效果和审美原则,而且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多种多样的审美教育活动。美国的很多大学里都有艺术系,他们将艺术和文学等课程作为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同时,学校还经常性地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展览、音乐会和舞会等活动。通过这种活泼、轻松而又愉快的方式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美国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多元的、宽容的,这是美国校园文化中的优点,我们可以借鉴。但同时,美国文化思想中的过于宽容也影响了美国大学的健康发展,导致校园中的暴力、吸毒等不和谐因素正在逐渐增多,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过于张扬学生个性也导致美国校园忽视群体文化价值,同时也导致学校影响学生的方式及其影响能力逐渐下降,成为影响和制约美国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校园文化应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校园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才能发挥其深刻的潜在影响。在美国,个人式的英雄主义已经深入人心,那些曾经活跃在校园内杰出的“英雄人物”和精英代表便是不同高校文化特征的典型代表,利用他们的人格魅力能够让校园精神变得更加形象化,特色更加鲜明。

二、韩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韩国高校在价值追求、人才观念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模式,表现出一些突出的、鲜明的特点,简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雅灵秀、完美现代的校园物质文化及优美的环境文化。

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是学校自然环境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作为单一群体的校园,在校园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校址的选择是首要的且极为重要。韩国的高校大多依山傍水而建,远离闹市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既有安静、安全的感觉,又有美的享受。

2.独特的建筑文化。

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奠定了校园建设的基础。校园内建筑物的设计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建筑艺术的特点来满足实用要求的需要。韩国高校的校园建筑风格各异,特点鲜明,体现出了各大高校校园人不同的办学风格、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高丽大学是全韩国最著名的三所大学之一,由于其历史优久,师资优秀,办学绩优,校园美轮美奂,以至常被外人误以为是国立大学。学校的整体建筑风格是仿古罗马式的,每座教学大楼和办公大楼都显得巍峨雄壮,气概非凡。特别是该校著名的校门,看上去就像是古罗马的大剧院或者角斗场的遗址。近来校园内大兴土木,兴建许多教学大楼与各式大楼,并且积极美化校园,重新装潢大楼内部与外观。

3.完善的设施文化。

韩国的大多数高校都具备现代化的馆厅设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高校教育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大学生课外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而且是衡量国家教育事业和学校教学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书馆的外观、造型具有鲜明的特色,气势恢弘、庄严雄伟,让外来者一看就感觉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除了高度重视藏书建设以外,以电子计算机为依托的信息革命和网络技术对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1.大学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强势主体。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能动地认识和实践校园文化的校园人,这些校园人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管理人员的人文境界、行为规范、思想作风,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主导的作用。很显然,大学生才是校园文化的主体[2]。

2.多种意识与观念交错并存。

进入新世纪后,一方面,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精神空虚、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另一方面,思想上,当代大学生既具有包括敢于担当、勇为人先、挑战竞争、效率优先、独立思考、冲破禁锢、不畏风险、自立自强、超前创新等丰富内涵的现代积极意识,又存在“知足长乐”、“抑盈扬谦”、“安分守己”、“成绩好不如面相好,找好工作不如嫁好老公”等保守消极及错误思想。

3.增长知识与增长技能相结合。

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空前丰富。在大学校园里,社团一改过去单纯的“娱乐”、“丰富”功能,成为了文化、创新、发展、凝聚、交流、实践等多项功能的整合体,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构成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社团数量和规模、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与时间都呈迅速扩张的态势。至2010年5月江苏科技大学共有社团58个,其中34个是近几年新组建的,有10个新社团正在筹建中。

四、国外大学校园文化对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国情和体制,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其文化的历史根基非常深厚。与欧美相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也迥然不同。应该承认,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有着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有力地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而校园文化又潜移默化地促进人才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大胆、合理地吸收国外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经验,在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努力使校园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成为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1.发展并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让这种理念为学校师生充分认同,并努力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的一种灵魂。

2.积极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为了加强对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借鉴,有必要扩展校际间的直接文化交流。我国的高校非常重视校际之间的交流,但是,目前主要集中在学术领城,更大范围的校际交流很少。

3.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很多高校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比如百年老校的北大、清华、交大系列等,其大学的建筑已经成为了教化、熏陶学生的一种有意义的工具。在我省的高校规划、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老校区还是新校区,那些建筑,充满着文化意蕴。特别是新校区的建设,就充分注意到了如何使建筑和谐、协调,并尽力做到将文化的韵味融入其中。

4.校园的学生社团应该得到大力支持,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5.借鉴海外经验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重,由于社会体制及校园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在指导思想、价值观念、发展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要有效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经验,首先要深入研究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现状,这是正确地评估自身及确定建设目标的重要前提。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具有现实意义、优秀的思想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发扬光大并不断实践创新,切不能固步自封。同时,应该对国外高校校园文化进行认真细致的甄别,对值得借鉴的进行合理改造和创新,使其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大胆、合理地吸收国外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经验,在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努力使校园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使之成为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黄静潇.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2).

[2]朱京凤.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J].中国成人教育,2010.4.

作者:宋艳华

美国远程教育的特征论文 篇3:

新媒体作为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媒介的优势

【摘 要】本文通过新媒体的特征来分析其作为传播媒介在社会教育传播系统中的角色与功能,探讨新媒体在促进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并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提出了三个应对新媒体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教育信息 教育传播

新媒体丰富了传媒形态,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它在促进社会教育信息传播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本文抓住新媒体的特征,分析其与社会教育信息传播系统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新媒体在教育传播中的优势,提出正确使用新媒体的策略。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新媒体近年来被广泛讨论,但其并非新名词,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高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其中将电子录像列入新媒体的范畴①,随后在罗斯托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处使用“新媒体”一词,新媒体开始正式在美国社会广泛应用②。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与智能终端的普及,新媒体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成为了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由于新媒体得到了多方的广泛关注,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也对其展开了讨论。

中国传媒大学的廖祥忠教授将新媒体理解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即时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并且认为新媒体的定义随技术变化不断变化,而如今的新媒体的限制比较宽泛,只要有特定人群活动的平台皆可以称为新媒体③。

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教授在综述各界对新媒体的定义后,将其精炼地阐述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并认为新媒体应该具有“数字化”与“互动性”两大特征④。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景东、苏宝华综合分析了新媒体的特质,提出新媒体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⑤。

综合以上国内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在关于新媒体定义中,数字化、互动性是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其成为了鉴定媒介工具是否为新媒体的最基本要求。其中,数字化指的是新媒体的存在形式,与以往的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更依赖于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降低存储、传播成本,传播效率也更高;互动性是指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在新媒体的促进下,受众不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可以作为传播者发布信息,改变了传统媒体形态下的单向传播模式。此外,移动性、实时性、个性化则是对新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媒体与社会教育传播的关系

社会教育信息传播系统是由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这四大要素组成的⑥,而在教育领域中,这四大要素则分别为教师、学生、知识与教学媒体。其中,教学媒体指的是在传播知识或技能过程中呈现信息所使用的手段或工具,它以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学生,使得教学信息的呈现形式以及教学设计的选择方式多样化。而不同媒介工具功能互补,更增强了教育传播的效果。因此,教育媒体在社会教育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载体功能。

由于新媒体的特征使其在社会教育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降低了教育传播成本、而且提高了灵活性与自由度。与教育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是,新媒体使得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⑦,由于新媒体的双向性特点,学生也可以作为传播者传播信息,教师的角色也相应成为了教学的引导者,甚至是受传者;而实时性与移动性使得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为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提供了媒介基础;针对个人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功能定制的实现,促进了教育的因材施教,优化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目前,新媒体是大学生最常接触、最受欢迎的媒体,成为了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⑧,因此新媒体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三、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功能

从上述新媒体与社会教育传播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社会教育传播与任何形式的传播活动一样,传播媒介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传统媒体,其社会教育传播功能也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传播中的媒介功能

新媒体作为教育信息的载体,能够为教育信息提供一个更广阔的传播平台,是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有效工具,教育活动设计也因此不再枯燥单一。

2、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传播系统中的结构变革与传播形式变革功能

社会教育系统结构发生的变革是指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从教学主体地位变成了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从信息接收者变为学习的主体;社会教育传播形式的变革是指新媒体使得教育活动从传统的课堂形式中解放出来,不再受限于固定时间与地点,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甚至与教师进行实时交流,例如远程教育。

3、新媒体对社会教育传播中的学习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功能

媒体的选择对于教学而言格外重要,它能够将教育信息全面地呈现给学习者,丰富学习者的视听效果,加深学习者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因此也要积极使用新媒体,为教学活动服务。

四、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信息传播优势

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并且以更开放、更自由、更人性化的形式进一步解放了信息的传播,其特点也极大的影响了社会教育信息的传播,使得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变革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信息传播中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

1、提供实时快捷的教育信息发布途径

新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灵活、实时。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与移动网络的发展,为新媒体提供了外部技术条件。只要用户有需求,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入网络,利用新媒体快速获取教育信息、发布教育信息或者抛出学习话题,打破时空限制。

2、增强了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双方的互动

新媒体交互性强,主要体现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人机交互。新媒体使用户可以实时地进行交互,并且人机交互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移动设备上的各种人性化的手势、语音输入等,都为人机交互提供了便捷。

3、丰富了社会教育信息的传播形式

社会教育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形式出现,新媒体则为此提供了传播平台。新媒体赋予了社会教育传播更多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传播形式。

4、促进了社会教育信息量的增加

新媒体为海量的教育资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访问接口,如搜索引擎等,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保证了海量的信息存储与高效计算,如云计算。

5、激发了教学活动参与者的创新能力

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让用户拥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因此用户的创新能力也得以展现。由于该平台特征,学习者更易于创新,且创新成果得以展现也大大激发了其创新欲望。

6、便于开展个性化学习

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机器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且为用户推送合适的信息或资源。新媒体借助这一技术实现了符合用户个性化的设置与推荐,方便用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信息,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效率。

五、新媒体冲击下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参与者的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的涌现对整个社会教育信息传播系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作为该系统的另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播者与受传者(即教师与学生)应当意识到这种变革,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应对。

1、加强自身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教育参与者自身的信息素养培养非常重要。由于当今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而且新媒体为教育带来了海量的教育信息与资源,若不能掌握必要的信息获取手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容易被信息的潮流淘汰。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够熟练使用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化产品;正确搜索获取信息,掌握一些必要的搜索技巧;对媒体与信息要有辨别能力;对信息技术产生的问题要有适当的解决方法。

2、正确看待新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新媒体的发展并不只为教育带来正面的影响,也有各种弊端,例如内容过于丰富而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出现偏差;开放的平台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管理和投入;网络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加大了学习者的辨别难度等等。为此教育者与学习者均不能过度依赖新媒体,应当正确使用新媒体,避免其缺陷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3、合理利用新媒体为教学服务

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传播中对学习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运用适当的新媒体为教学服务至关重要。对新媒体的选择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媒体具有感官偏向认识,因此要考量新媒体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过程中注重强调的感官刺激方式;②新媒体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包括使用成本、设备条件、安全系数等;③新媒体的运用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否可控。

参考文献

①邵庆海,《新媒体定义剖析》[J].《中国广播》,2011(3):63-66

②曹春丽,《论新媒体》[J].《湖南社会科学》,2007(5):208-210

③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121-125

④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2(7):24-27

⑤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新闻界》,2008(3):57-59

⑥文志娟,《影响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6):44

⑦李建秋,《论新媒体传播传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4-80

⑧高爱芳、高卫松,《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查分析及德育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132-134

⑨刘静,《试述我国新媒体的特征与社会影响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222-225

(作者单位:余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李源,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

责编:姚少宝

作者:余倩 李源

上一篇:幼儿艺术性科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初中历史问题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