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异化的艺术教育特征论文

2022-04-22

摘要:我国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社区教育实践发展,使得在社区教育实践中遇到问题后便不得不回到理论原点重新思考。结合相关美育研究,从哲学视角揭示社区教育的美育价值,能够促进美育理论与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的接轨,使社区教育美育实践有理论可依、有路径可循。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德育异化的艺术教育特征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德育异化的艺术教育特征论文 篇1:

论美育教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着视野的宏观化,分析模式的概念化,内容的抽象化、理论化的巨大挑战。而美育教学关注焦点的情感化、分析模式的直觉体悟性和内容具象化、形象化的特征能较好地化解以上问题。因此,把美育全面嵌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过程,将有利于形成德育、智育、美育相互融合的教学体系,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美育 嵌入 提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前学者的研究大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架构内探讨如何去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受制于时代环境、分析模式、课程主旨和课程内容的制约,效果总是难以达到预期。本文将探讨把美育嵌入“原理”课,以建构一个更为充实和完善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提升教学效果。但因为美育内涵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会呈现巨大差异,我们需要先明确“原理”课视野下“美育”的基本内涵,这样我们的探讨才能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内进行。作者认为,“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应是一种“人文思想美育”。因为:(1)“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原理”课背景下所有的教育形式都不能脱离人文和思想的内涵,美育也不能例外。这决定了“原理”课上的美育绝不仅仅是“美学理论教育”“美的形式教育”或艺术教育,上述的教育方式都仅仅是完成美的价值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手段和工具;(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一体”文化。中国人认为最美的东西往往都必然包含价值和道德因素。如孔子说“兴于礼,立于诗,成于乐” “尽善”方能“尽美” ;孟子说“……故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因此,本文所述“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是指通过具象的美的形象和方式来传递美的价值的一种人文思想美育,是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一种居于各实用美育、理论美育之上的哲学美育。

一、 美育教学在视野关怀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主要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决定了其主要内容是对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其探讨主题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其分析视野是宏观上的建构与把握。因此,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是人——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理”课中的每一个范畴、理论、命题也都蕴含着思想、情感、道德、人文和价值观的追寻,很多的教师也在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将规律的揭示与价值的分享相结合,但“原理”课的主要内容、探讨主题、分析视野决定了其很难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体验和情感状态,很难去关注学生差异化的生活焦点和兴趣指向。而当今中国市场化、民主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利益的个体化,进而形成学生关注焦点的微观化和具象化。因此现代学生关切点和情绪的激发点一定是自我的利益、情感、兴趣和梦想,而与学生生存状态无直接关联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状态,往往很难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在谈到为什么不喜欢“原理”课时,都会说“原理”课的内容“过于宏观,脱离实际,不能激发兴趣”。而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所以情感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原理”课应从关注个体情感、个体趣味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社会,最后达致对规律的揭示,但宏观化、理性化、理论化的“原理”课又很难直接实现这一点。因此需要把一种充满个体化、情感化的介质融入“原理”课的教学过程,而美育恰恰符合这一特征。

我国美育的积极倡导者蔡元培先生明确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审美虽然不是对现实要求的直接回答,也不是对某一文化信念的简单认同,但是能在无功利性情境中创造属于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审美空间。因此,美育的嵌入可以较好地弥补“原理”课在激发学生情感和微观关注上的不足,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形象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引起的。”美育的个体关怀与“原理”课的宏观视野,美育的情感切入与“原理”课的理性揭示是互补的,美育的嵌入必能提升“原理”课的吸引力。

二、美育教学在分析模式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往往是通过概念、推理和归纳的直线性分析模式来论证理论和解释现实。这保证了“原理”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这样的一种分析模式也会给许多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体系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原理”课的最大特征和魅力是其整体性

只有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和生命力,才能走出当前教学的困境”。但通过概念界定和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讲授“原理”课,一是在内容方面由于学时及教师的专业限制,教师很难去讲深、讲好每一个问题,从而破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损害“原理”课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二是当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述和逻辑推理时,由于概念本身的本质细分性、逻辑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学生得到的知识必然是碎片化的。再加上概念、推理、归纳等这些纯粹知识性的讲授,很难使学生进入一种“怡然”和“忘我”的状态,进而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和整体性的价值取向。这是很多学生在学完“原理”后会变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通过具象的美来触发学生的直觉体悟,在体悟的基础上达致对抽象规律把握的美育却能克服上述缺点。“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因此,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直觉是通往实在之路,是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知识的方法。

(二)“原理”课直线型概念推理模式的不同

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宗法文明背景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必然是“天人合一”的整体直觉思维。儒家的道德直觉(如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苟子的“大清明”,朱熹的“豁然贯通焉”)、道家的自然直觉(如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佛家的宗教直觉(如禅宗的“不立文字”“见心见性”“无念为宗”等),都是通过直觉体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因此,即使谈论的是哲学上的抽象存在,中国人也不习惯于从界定概念入手,而是会通过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方式来获得认知,而美育恰恰就是一种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教育方式,一首音乐、一张图片、一座雕塑、一首诗都是要大家进入情境,运用直觉忘却自我才能真正体验。因此,美育的直觉体悟性往往更符合中国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美育教学在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虽然是大学才开设,但当中的部分内容、基本规律,学生往往从中学就已经开始接触并有了适当了解,再加上“原理”课规律性和浓缩化的特征,导致当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会反复出现,而在“边际效用递减”原则的作用之下,学生对“原理”课内容的兴趣必然会受到抑制,甚至感觉疲惫。因此,必须嵌入一种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原理”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而美育的方式、介质恰恰具有这一特征,因为美的教育方式可以是各式音频视频、各种图片歌曲、各类故事案例,也可以是学生能直观感受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社会现象,且美育传递的内容可以是美术、音乐、雕塑、建筑,也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还可以是人生哲理和终极关怀,因此通过具有多元化和丰富性的美的切入,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变动的新鲜元素来打破“原理”课给许多学生留下的单一不变的重复感和疲惫感,调动学生的兴趣。

“原理”课的内容高度理论化、抽象化和简洁化,但教材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感性具象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这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原理”课过于艰涩难懂,从而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再加上人的思维特征往往是由个别到一般,没有具象的切入引导而直达抽象和一般,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必然较为困难。因此,要想使“原理”课的抽象化和理论化的内容被学生接受,就必须寻找一座很够很好沟通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具象和抽象的桥梁。而通过具体的美的形式来进行启发、引导、把握整体的美育恰能较好地契合以上需求。中国自古就有“立象以尽意”“应物象形”“澄怀味象”“意象”“兴象”等说法,都是强调美的具象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不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它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形、声等物质材料及其组合构成的外在形象来加以表现,从而才能成为人的直观对象,被人感知。因此,“形象性”或“具象性”是美的基本属性。这样一种具象性的美的教育方式对抽象与宏观的“原理”课的嵌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具象切入与宏观把握的统一。

综上,美育在视野关怀、分析模式、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都能与“原理”课进行互补,进而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美育对“原理”课的广泛嵌入,必能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价值和信仰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华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5]王东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

[6]孙文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整体性教学的影响因素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作者:金雪飞

德育异化的艺术教育特征论文 篇2:

社区教育美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的哲学研究

摘要:我国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社区教育实践发展,使得在社区教育实践中遇到问题后便不得不回到理论原点重新思考。结合相关美育研究,从哲学视角揭示社区教育的美育价值,能够促进美育理论与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的接轨,使社区教育美育实践有理论可依、有路径可循。

关键词:社区教育;美育价值;哲学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社区教育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我国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社区教育实践发展,当我们在社区教育实践中遇到问题后便不得不回到理论原点重新思考社区教育理论、审视社区教育实践。有人对一些社区组织或社区学院组织的文艺演出、艺术比赛、艺术展览等艺术活动及与艺术相关的文体休闲娱乐活动提出质疑,认为他们纯属娱乐,不是教育。那么社区教育中这部分内容到底是纯娱乐还是寓教于乐?它有什么教育价值?这是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必须正视并回答的问题。对任何问题的追根溯源最终都要落实到它的哲学研究层面。从哲学层面挖掘和揭示社区教育的美育价值,可以为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导。

一、关于社区教育

(一)社区教育的涵义及特征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源于20世纪初美国杜威(Dewey,1915)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社区教育能够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协调教育发展与社区发展,走向学习化社会,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1]社区教育可以界定为: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维护社区居民利益、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确定的区域性、对象的广泛性、教育资源的整合性、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丰富灵活性。

社区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是一种大众教育,它打破了教育时空的局限性,把教育延伸拓展到了社会基层,人人可享受社区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具有终身学习的组织功能和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及变迁的教育弥补功能。社区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涉及到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旨在提高大众的综合素质。社区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时时处处体现着日常生活教育化。社区教育是一种既注重科技又重视人文关怀的教育,它兼具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于一身,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二)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应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单纯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在我国开展终身教育?面对物的功利化追求导致的信仰缺失、人的异化,如何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拯救精神危机?面对诚信危机、道德危机,如何解决人际关系淡漠和隔阂?不断涌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获得在城市谋生的能力?21世纪,中国大部分城市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养老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都会催生新的教育需要。

我国的社区教育是在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各地的社区教育实践来看,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地域性的特点。但总体来看,可以归属于“教”、“学”、“用”、“娱”四个方面。“教”涉及如何更好地进行社区教育,一般包括学习平台的建设、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学习服务的提供;“学”包括学习理念的提升、学习技术的培训、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组织的建设;“用”指的是根据社会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娱”指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文章开篇提到的社区组织的文艺演出、艺术比赛、艺术展览等艺术活动及与艺术相关的文体休闲娱乐活动可以简单归属到这一类。

二、关于美育

(一)美育的内涵及特征

蔡元培先生对美育进行过这样的表述:“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席勒的《美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美育问题。席勒认为一个人从自然的人到达道德的人必须成为审美的人。审美是感性和理性的对立和冲突的解决,是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解放。[3]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将美学理论运用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之中,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从哲学层面看美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美育是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结合。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是美学理论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所以对美学、艺术史、审美批判和艺术批评等理论知识的传授是美育必不可少的理性教育活动。它促使人们养成自觉的艺术创造意识和审美活动意识,加深人们对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的认识与理解,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但美育实践中的理性教育不是美育的主体部分,美育的主体是感性教育,即审美实践活动,包括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审美实践活动也不是纯粹的感性活动,是包含着理性因素的感性活动。因此,美育是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调节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冲突,使人性得到均衡发展。

2.美育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融合。美育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将审美客体呈现在审美主体面前,吸引审美主体身临其境与审美客体融为一体,进行直觉关照,在关照中体验、感悟和整体把握,审美主体全身心地沐浴在审美客体带来的美的情境之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化。审美主体在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中与审美客体融为一体,在美的感受和体悟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3.美育能够促进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人性中存在着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为了使人性得到均衡发展,必须调节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冲突。席勒认为,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因此,理性、自由和心灵性也就解除了它们的抽象性,和它的对立面,即本身经过理性化的自然统一起来,获得了血和肉。这就是说,美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就是真正的真实。[4]

4.美育能够促进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5]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其独有的社会活动中是共性和个性、理性和感性、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统一的。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均衡的发展。审美活动当然会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但个体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生存和发展。不能因为片面追求个性而不顾及甚至违背社会性,因此美育要兼顾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美育在我国的发展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有关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表述。从國家的教育方针来看,美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认识而且其地位也得到提升,因为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美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承担,美育实施的现状不容乐观。第一,受众面小,美育不能在社会范围内普及。美育实践不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开展,美育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也就存在局限。第二,学校美育多成为德育、智育与体育的附庸。第三,学校美育将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缩小了美育的范围,局限了美育的视野。美育是一种范围宽广、弹性很强的教育形式,其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教育只是其中一种。第四,将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知识和技巧的教育。造成了美育实践的功利化倾向,与美育的主旨背道而驰。

三、社区教育的美育价值

针对文章开篇提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之所以有人对一些社区组织或社区学院组织的文艺演出、艺术比赛、艺术展览等艺术活动及文体休闲娱乐活动提出质疑,认为他们纯属娱乐,不是教育。原因在于他们既对社区教育没有明确的认识又对美育的内涵缺乏根本的把握。首先,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较,打破了教育时空的局限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灵活,具有多重教育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次,他们对美育进行了片面的理解。如果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则会认为游戏、娱乐、观光、旅游、欣赏艺术、参观博物馆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不属于美育范围。再次,如果进而将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知识和技巧教育,则会将文艺演出、艺术比赛及艺术展览等活动视为纯娱乐。艺术教育作为美育一种教育形式,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怡情养性,塑造人格,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如果仅仅将艺术教育视为艺术知识和技巧教育,作为升学、谋生的手段,势必将艺术教育功利化,有悖于美育的初衷。

社区教育是以多元、灵活的教育形式面向大众的教育。美育是以多元的形式寓教于乐的教育。目前美育现状存在边缘化、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如何使美育摆脱功利化倾向,真正大范围内介入社会,拥有与德育、智育、体育相同的教育地位,真正发挥美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许社区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的出现,能够成为美育介入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社区教育的确存在美育价值。

(一)社区教育是美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美育一直以艺术教育为主,既没有普遍性,也没有生活化。对于大众而言,艺术教育对他们而言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他们只是在学校教育里接受过少量的音体美课程,美育没有真正从学校扩张到社会上去。社区教育受众面广,是社区的自组织教育,是一种大众层面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美育正好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教育形式。社会美育需求的高涨,与美育难以真正地介入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社区教育的开展为美育大众化提供了载体和途径。

(二)社区教育体现了美育的非功利化价值

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既包括艺术教育又包括艺术活动及相关娱乐休闲活动,而且以后者为主。即使是其中的艺术教育也不同于社会上其他为了通过艺术考试而进行的功利性的艺术教育。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是在社区内部美育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与日常生活和审美相关的艺术活动及休闲娱乐活动,这充分说明社区居民有许多非功利化的美育需求。社区教育的运行主要依靠社区所在政府的财政支持,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弥补形式,是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保障形式。社区教育本身以非功利化价值为主导,其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社区教育进行的美育实践不是为了教育者的物质利益,而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美育需求,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同样符合美育非功利化价值的初衷。

(三)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对素质教育的价值

美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首选。素质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德智体诸方面,更要注重人性的培养,在强化自我生命意识的基础上,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美育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真善美的和谐一致,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内容都可以包含在美育形式之中。美育的形式是美感的、艺术的,易于激发人的兴趣和内在创造力,可以被各个方面的教育所普遍利用。美育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教育。社区教育美育实践使美育真正介入社会,并以丰富多样的美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践着美育对于素质教育的价值。

(四)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对人性发展与人际和谐的价值

美育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完善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使社区居民在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中欣赏着艺术之美,感受着艺术的熏陶,怡情养性,享受着艺术人生。在日常审美活动中,社区居民感受到了自身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中的互动沟通,认识到了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能够辩证地认识。这必将助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的价值引导功能

美育是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文明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它可以把抽象的道理、乏味的说教,化为生动具体的美感形式,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地呈现给人们。审美欣赏和判断力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升在无意识中对社区居民的价值观进行了积极引导。审美判断能够成功地将人的情感引向正面的价值判断,体验生活中美好的和积极向上的一面,无形中提高人的修养和品位。美育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教育,它本身就是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肯定,因此,必然会激发正面价值。面对当前社区居民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空虚、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理想空缺的状况,社区教育美育实践能够从培养社区居民的审美能力出发,通过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审美判断力和审美情趣,提供价值引导,開启正能量。

三、社区教育美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及路径: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离不开社区教育理论和美育理论的指导,社区教育理论和美育理论也会随着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的进行不断深化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第二,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这既是美育特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适合社区教育这一大众教育模式的口味。第三,注重大众需要与注重教育引领相结合。社区教育美育实践要研究大众的美育需求,但不能一味迎合,应该对其中的一些娱乐活动有所甄别,做出价值判断。因为有的娱乐一味追求滑稽、丑怪、低俗,不具备审美教育意义,教育者应该帮助社区居民做出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并通过组织积极、健康、向上,体现真、善、美的相关艺术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对大众进行审美价值引领。第四,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教育美育也不例外。社区教育美育应注重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传承与创新。

依照上述路径,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应具体开展以下活动:理论知识教育,知识技能性的艺术教育,艺术鉴赏活动,各种艺术比赛和休闲娱乐活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设计艺术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3,(3):20-22.

[2]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3]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43-79.

[4] 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

作者:薛颖 刘永强

德育异化的艺术教育特征论文 篇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接着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对当代大学生审美素养特征作出总结,并分析新媒体环境的特征及其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利弊。最后得出结论:大学教育者应做一些有效的正确引导,寻求一套更可靠的方式,利用更优质的社会资源来提升大学生审美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审美教育

1 审美及审美教育

何为审美?简单地讲,它是主体对客体“美”的感受、判断、鉴赏与品味,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接触,获得独特的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这种关系不仅和客体自身的特征、內涵及社会性有关,而且和主体欣赏水平以及阅历有较大关联,同时也涉及主体对客体“美”的价值判断。客体具有自身价值的同时具有“被审美”的价值,从而为建立审美关系创造必要条件。然而,价值虽然是客体的本质体现,但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评价,这也是主体审美价值观的体现。所谓审美价值观,即主体对客体“美”价值(包括审美认识、情感、信念等)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通俗地讲,它是一种美丑观,关系到主体的审美需要、动机、爱好、理想等,是主体评定客体价值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审美教育呢?18世纪德国伟大诗人、剧作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写道:“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同“智育”、“德育”是区分开来的,这也开辟了“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审美教育模式。通俗地说,审美教育就是借助审美媒介进行审美活动,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其和谐发展的教育。

美育是关于人心和精神灵魂的教育,更是对人的全面教育。由此可见,大学生接受审美教育不可或缺,意义深远。高校可借助自然和社会的丰富教学资源,对大学生实施系统化的审美教育,力求大学生获得全面的提升,担负起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任。

2 新媒体的特征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讲,新媒体是数字技术在信息传播媒体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新的传播模式或形态。新媒体有一重要的特点便是传播信息极为迅速。一条消息可以迅速传给十个人,而十个人又可各自迅速传给另外十个人,以此类推,即为爆炸式增长,这便是新媒体的特点。而这一大特点也成为一把双刃剑,在此浅谈新媒体对大学生的部分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7.1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原有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

新媒体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还对大学生的审美素养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新媒体的日益兴盛,已经彻底改变了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物质基础的网络文化提供了全球丰富的文化信息及互动交流的方式,像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个体价值取向和审美素养产生了重要的双重影响。

3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审美素养的调查

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笔者针对大学生审美素养,以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通过整理调研结果,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审美素养作出如下总结:

第一,半数以上学生不能完成自我驱动型的审美素养教育,对自身审美素养的发展也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少数在该方面有一定自我驱动性的同学,所属专业也集中在艺术等相关学科(如图1)。

第二,从审美情趣上说,当代大学生审美思维较为活跃、趣味广泛,呈现多元化趋势;对信息的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发散性,更偏好于接收轻松愉快的信息,有过度娱乐化倾向(如图2)。

第三,审美能力有待提高,重塑审美理想迫在眉睫。虽然当今大学生审美活动开始从积极欣赏向尝试创造方面发展,但是面对五花八门、缺乏监管、信息量过载的新媒体环境,大学生缺乏判断力,甚至无法辨识“美”与“丑”,出现了不少以“丑”为“美”的例子。因此,摒弃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纠正畸形的审美追求、重塑审美观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当务之急。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4.1 审美的重要性

加强审美艺术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就会落后挨打;但是如果(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优良的文化传统,那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由此可见,优良的文化传统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一个国家的人民,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4.2 审美教育基础薄弱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基础教育中,艺术教育及审美教育并未受到重视,甚至在中学阶段,仅有的艺术欣赏课也被文化课占用,造成审美素养基础薄弱。对于中外经典的艺术作品,如文学、音乐、美术、摄影等都缺乏认知。相关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极少听古典音乐,从未去过博物馆、美术馆观看展览,从未听过音乐会。大多数学生的美术修养基本停留在卡通画上,对中国和西方的绘画、雕塑、建筑作品都毫无感觉;他们不喜欢古典音乐,只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长此以往,感官享乐替代了审美欣赏(如图3)。今天的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常常把自己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能够感受、发现、领悟到的审美意蕴大大减少,思考力日渐退化,审美创造力也逐渐丧失。

4.3 新媒体环境存在大量审美误导

新媒体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其商业化的生产目的和工业化的制作方式决定了新媒体引导的大众文化要倚重市场,通过媚俗的方式讨好大众以谋取利润,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根本价值目标。大众文化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以一种非现实的方式表现现实,这在客观上在大学生的认知层面上描绘了一幅幅幻景。新媒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异化现象,把关人和受众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审美能力。人们摒弃传统的“真”,转而追求另一种所谓的“真实”,而实际上却是异化了“美”,尊崇了“丑”。

新媒体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审美误导信息:

首先,网络暴力横行。人们对于明星的绯闻、丑闻的关注度往往高过其他新闻信息。一则明星丑闻常常有数十万的转发量、数百万的评论,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越高,越是表明人们从“审美”走向“审丑”。

其次,虚假的网络信息。网络谣言、图文不符现象层出不穷。由于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不需要经过编辑审核、出版监督和新闻管理就可以将信息传播出去,媒体为吸引受众,断章取义,故意放大事件小细节,只为赚取点击率,最终导致虚假信息、网络谣言肆意横飞。另外,随着图片编辑软件功能的完善,虚假图片层出不穷,严重违背了审美标准,成为“美”的反面教材。

最后,网络信息污染严重。因为新媒体审核门槛低,黄色、血腥、暴力的图片、视频肆意传播,也在荼毒着大学生的思想。甚至有很多大学生受此类网络信息影响,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与“真善美”原则背道而驰,其危害极大。

5 结语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使命,审美教育将为此添砖加瓦。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信息、更宽广的见识、更多的机遇,但同时它的误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大学教育者应做一些有效的正确引导,另辟蹊径,寻求一套更可靠的方式,利用优质的社会资源来提升大学生审美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晓峰.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高校美育教学方式的改革[J].青年记者(中),2016(9):122.

[2] 焦玲玲.新媒体视域下美育的利与弊[J].继续教育研究,2015(8):115-116.

作者:李莉 陆心远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学习创新教育论文下一篇:新课标教学实践初中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