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生用工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传统业务功能都在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近年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来适应时代要求,而改革发展的关键就在于馆员队伍建设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生用工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图书馆学生用工分析论文 篇1:

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随着21世纪我国向知识型经济的飞速转变,它带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引发了对于知识管理的普遍关注。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管理和服务部门,承担着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推广应用工作。因此,充分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的优化工作,可以通过高效、优质的图书管理为全校师生及读者的学习提供基础保障,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和传播与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保证现代科学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中得到充分应用,推动高校图书管理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的图书管理。面对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它带动了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图书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因此,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计算机操作经验、信息系统操作技能和全面的信息管理知识。图书馆馆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参与到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来,学会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以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独立完成文献分类、采集、检索等工作,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数字化技术,全面、准确地操作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

“爆炸式”增长的知识信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它们都带来了知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推动了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专业学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高校专业学科领域表现在图书信息的生存周期大概只有3年左右。因此,一方面需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具有清晰的头脑和良好的大局观意识,能够借助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对于馆藏图书进行筛选和更新。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能够便捷、高效地挑选、归档、保存以及调取图书资料,从而有效应对“爆炸式”增长的知识信息对于管理人员的岗位挑战。

读者阅读体验的创新需求。当今世界消费格局已经步入到“以人为本”的全新阶段,它要求基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购买能力和服务需求来配置消费产品和配套措施。在高校图书馆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拥有快捷的网络环境、便捷的检索系统和完善的配套设施,能够保证读者最快获取到相关资料信息,能够开展有效的互动交流。因此,需要高校图书馆加强内部局域网建设,在图书馆主题区配置触摸式电子设备,方便读者的借阅图书和检索相关图书资料。

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知识型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不能满足师生图书需求,严重落后时代水平,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欠缺导致很难为师

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不能满足师生图书需求。当前,我国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图书资源陈旧的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的知识爆炸性增长,很多专业书籍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导致很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创新远远不能达到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建设都是为了应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和检查,导致其在扩充图书馆图书时更加偏重数量,往往忽视了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广大师生的图书需求,容易遭成高校图书馆购书主旨的偏离,脱离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自主学习和思维提升的高校教育功能。长此以往,导致高校图书馆图书不能有效得到整理和更新,师生不能从图书馆汲取到足够的知识营养,很多教学研究成果不能与前沿教学科技得到相互论证,导致高校教研水平的停滞;面对专业课程的某些前沿科学领域,学生不能从图书馆获取到相关最新资料,導致学习成果落后于专业发展水平,学生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开放式思考,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上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水平落后时代水平。当今一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它阻碍着图书馆信息化设备的更新,并且缺乏足够完善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有效进行图书馆图书的分类管理和索引创建,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借助图书馆图书进行教学研究和资料查询时,很难搜寻到自己满意的图书信息,导致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远远滞后于师生的教学需求。此外,面对计算机时代、网络时代对于教育领域的广泛冲击,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措施显得力不从心,很多高校图书馆缺乏数字化的网络图书馆,导致学生只能局限在图书馆里进行资料查询和学习,也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存储工作。而高校图书馆内缺乏电子阅览室,没有基于网络应用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阻碍了同课题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无助于高校图书馆搜集相关管理问题,不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改善图书馆的管理困境。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大多是高校领导指派或者委派其他专业人员,真正从高校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管理人员不足。因此,高校图书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管理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足,不能有效发挥高校图书馆的高效服务功能。一方面,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大多选取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担任图书采购,他们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过硬,但是缺乏对于高校各学科设置的清晰了解,对于各专业的前沿科技和学术专著很难做到触类旁通,所以导致采购的书籍很难满足各个学科的专业需求。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实行终生制的管理体系,导致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岁数偏大,他们对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学习存在畏惧心理,导致很多图书馆管理员只能进行图书馆图书整理和馆藏工作,而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的文献分类、采集、检索等内容则显得力不从心,不能为师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图书馆特色服务。

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构建高校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高校的逐渐普及,它也带动了高校图书管理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构建高校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图书馆索引系统的数字化建设,积极加强高校电子图书馆的信息检索和数据筛选工作,有效简化读者查阅学科信息的操作流程,保证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有效流通,提高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校之间的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互通有无。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各个高校之间可以建立图书馆图书信息联网和图书资源共享,保证本校师生能够获取到本校图书馆没有的专业书籍和科研资料,也有助于各个高校图书馆加强相关冷僻书籍的流通和整理工作,保证图书馆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细处,真正实现图书资源的优化共享,也为本校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图书资源获取途径。

以人为本与高校图书管理的创新关系。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管理的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是人,评价现代图书馆管理成果的还是人。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型管理关系,真正实现在人、服务内容和服务信息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工作。首先,图书馆服务所提到的“人”包含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而“以人为本”的创新关系包含了工作人员对读者信息需求的细致解读,用心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结构的变化,构建以信息为媒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读者信息需求的服务创新工作。其次,服务内容是高校图书管理的价值体现,其必须强调遵循人文关怀和价值导向的服务宗旨,始终将对于读者的尊重放在图书馆工作的重心。最后,服务信息是高校图书管理的具体内容,也是高校图书管理的品牌价值所在,高校图书管理应该认真分析所有读者的信息需求,简化信息获取途径,创新信息有效价值,真正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高校图书管理要想创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关系,必须实现从一般的书本服务向信息服务的转变。

提升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在高校图书馆中开展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工作,必须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创新思想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入手,保证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迎合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需求。首先,需要加强图书馆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需要高校图书馆仔细研究高校不同专业、不同科目的教研需求和圖书需求,将其与广大管理人员的技能操作与专业知识做到紧密结合,聘请相关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工作。其次,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创新管理思想。高校图书馆应该摆脱过去传统、单一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从思想上武装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大脑,保证管理人员从信息架构、管理对象和服务方式上都能得到创新发展,为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高校应该积极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高校应该积极吸纳信息技术、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创新点,加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用政治思想武装管理人员的头脑,用职业道德品质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用综合性培训教育课程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高校图书馆在师生的知识获取和开发利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需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积极发挥图书馆信息集散地和知识传播主战场的作用,积极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和服务内容搭建,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关系和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三个方面入手,优化新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工作,为高校师生的教研学习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作者:梁君丽

高校图书馆学生用工分析论文 篇2: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传统业务功能都在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近年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来适应时代要求,而改革发展的关键就在于馆员队伍建设工作。本文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新挑战,介绍了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重要的科研基地,基本功能包括收录、整理、馆藏、传播各类有关教育、文化、科研等重要科技信息的文献资料和电子读物。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借助数据挖掘与分析相关技术来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是目前世界各国高校图书馆的改革研究方向,也是满足师生多元化、个性化阅读需求的重要体现。对高校图书馆来说,除了在设备、器材和技术研究等方面投入外,馆藏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制度改革也是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新挑战

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功能在大数据背景下有较大拓展,除了提高原有的馆藏管理、借阅管理、归还管理等业务的办事效率外,还增加了馆内资源整合分析和统计决策的新功能。数据量的提升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载体更加多元化,在原有音像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虚拟网络、计算服务器等资源节点,需要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馆员来操作和维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智能化发展,服务工作由手工操作向自动化流程改革,计算机会承担大部分业务办理工作,馆员掌握的知识也要由业务知识向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方向转变。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新挑战可以归纳为业务量的减少、要求更高的信息技术水平、服务水平评价标准的变化。大数据环境下对馆员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馆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三观”,爱岗敬业、不畏惧困难,本着读者至上、服务至上的工作态度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图书馆馆员为读者服务要有本位意识,及读者之所想,以扎实的信息鉴别能力为基础,利用先进技术来帮助读者筛选有价值的馆藏信息。

2.信息服务能力

大数据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推进馆藏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图书馆馆员在大数据时代要通过培训和研修提高信息服务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在处理信息类服务诉求时游刃有余。图书馆馆员的信息服务能力体现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系统、服务咨询、数据检索、程序设计、资源管理等,这些知识有些是传统的图书馆专业知識,有些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馆员要不断拓展已有知识,增加新知识以达到信息服务的能力需求。

3.交叉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除了大数据时代所需的信息服务能力外,图书馆馆员要勇于担当时代的弄潮儿,利用所学知识和丰富的馆藏资料来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掌握交叉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图书馆的特殊性决定了馆员要跟校内不同身份、国籍和年龄阶段的人群打交道,需要心理学、外语、哲学、教育学、文学、社会学、公共礼仪等多方面的领域知识,这些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与交叉。而从多领域知识中获取有用信息正是大数据时代所需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学科运用能力,通过组织活动、研修交流、网络自学等方式来共同进步。

4.过硬的身心素质

作为服务行业,图书馆馆员的日常工作是异常繁重的,一方面要面对大量的馆藏资料整理和搬运工作,另一方面要为全校上万师生提供服务,这都是需要过硬身心素质才能胜任的。当今社会,健康已经不是特质身体的一种状态,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图书馆馆员长期处于繁重、枯燥和单一的工作环境,晋升和培训机会也相对较少,普遍缺乏社会认同感,这都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图书馆馆员要有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也要有面对困难一往无前的坚定决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学术研究,还需要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学术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工匠精神;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则要掌握控制情绪和舒缓心理的方式方法,让自己面对现实不畏惧,面对苦难不沉沦,不断调整心态,超越自己。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原理是借助结构化的数据资源来进行非结构化的深度挖掘,分析得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决策数据,如用户的服务需求、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方向、新的服务模式等。大数据应用对馆员的要求则是能够利用分析得出的非结构决策数据来提高服务质量。大数据背景下各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

1.体制机制适用性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基于实体图书馆建立的,主要功能包括纸质馆藏资源的维护、读者服务、借阅归还等。目前的高校图书馆体制对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没有广泛涉及,还是基于内部馆藏资源的管理服务,忽略了外向型的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资源结构和服务导向也都没有为广泛的网络资源进行区别定制。现有的管理体系下,图书馆各楼层和各部门的交流合作较少,还没有建立面向用户的自动化服务模式。负责馆藏数据管理的业务部门也没有针对大数据制定行之有效的校内协调机制,影响了非结构化数据资源的广泛流通和使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制度也相对简单,馆员队伍建设工作缺乏灵活性、有效性和实效性。

2.馆员信息技术水平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的现有馆员大多是高校改革中的转岗安置人员,普遍缺乏专业背景和信息技术能力。馆员队伍的整体年龄偏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都相对薄弱,这些都制约了馆员队伍建设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部分高校图书馆针对大数据业务引进了部分专业人才,但数量较少形不成专业团队,并且职位相对较低,部分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3.馆员考核评价机制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的人事制度是封闭式的,岗位激励制度尚不健全,仍然处于吃大锅饭的“人治”阶段,馆员队伍缺乏公平竞争机制。传统的管理理念下,图书馆馆员的服务积极性不高,具体体现为业务能力不强、怠工心态较多、服务态度不好等,这也是师生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部分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但执行浮于表面,属于“皆大欢喜”的考核制度,造成馆员缺乏危机感和上进心,对从事的事业前途感到迷茫,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也没有接纳新技术的主动性。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建全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要的图书馆管理体制

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在原有纸质图书资源管理维护的基础上,构建一条全面整合图书资源的网络数字化发展轨迹。尽管数字图书馆的大数据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未来的趋势就是要建立外向型的图书馆资源库,管理者必须抓紧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制度。具体的制度建设思路是:实体图书馆抓服务、强管理、增能力,建设一支能够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馆员队伍;网络数字图书馆抓创新、强技术、增水平,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通过岗位激励机制和馆员培训来提高馆员队伍的信息技术综合水平,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数字馆藏资源。为了实现以上目标,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图书馆要在原有管理制度基础上优化馆员队伍建设工作,新建数据管理与分析部门,制定统一的数据资源使用和服务规则,集中研究解决大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决策的技术问题,并与校内其他部门协调大数据资源的应用工作。

2.优化馆员队伍的构成比例

现有的图书馆馆员队伍特点是转岗人员多,年龄偏大的人员多,具备图书馆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图书馆的人员流动较小,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的纸质馆藏和服务模式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较少。年龄偏大的非技术人员在接受新事物和创新意识方面有较大的困难,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更是束手无策,短时间内难以通过培训和激励制度来提高这部分馆员的水平。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必须另辟蹊径,通过招聘和转岗的方式来引进具备统计学、计算机学、数据分析等专业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打造跨学科的复合型馆员队伍。

3.提高馆员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涵盖图书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各类知识,需要的基本技能包括业务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大数据思维及网络技术能力等。高校图书馆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人才引进、培训提高以及服务外包等形式来提高馆员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高校图书馆馆员还要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首先要熟悉馆藏资源的类别、数量和划分标准,发现现有馆藏管理制度的问题并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其次是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参与各类培训和再教育活动,和同事以及其他院校的馆员进行交流和互相学习,分享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其他人的成功经验;再次是馆员队伍建设要分批次进行,针对不同专业和年龄结构的员工进行定向培训,例如组织有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的年青馆员进行大数据应用培训,组织管理层进行制度革新培训,组织一线接待人员进行服务水平提高培训等;最后是馆员队伍建设工作要制度化、常态化,要制定详实有效的员工培养计划,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探究新思路、新方法,真正解决馆员队伍存在的问题。馆员职工也要有创新意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反思和总结,努力使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提高服务水平。

4.培养馆员队伍的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作为师生借阅文献、学习和科研的重要服务型场所,馆员的职业操守和服务意识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实施大数据背景下的馆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必须要坚持真学、真懂、真用和真干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员工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首先高校图书馆要不断提高馆藏资源库的利用率,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馆藏借阅管理系统,满足师生用户的查阅文献需求,馆员要主动联系各院系去收集馆藏资料需求,并通过索引、用户行为分析等手段来提高信息检索成功率;其次是针对已有的馆藏结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到师生的借阅需求,形成基于社区网络的借阅行为分析结果,馆藏人员也要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来改进服务水平,定期定向发布各院系师生用户关注的馆藏信息;最后是要培养馆员职工的道德操守,严格保护师生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防范隐私信息的泄露和盗用。

5.完善馆员队伍的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提高馆员职工的服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高校图书馆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激励考核制度。考核评价机制的制定要建立在制度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杜绝传统的“人治”方法,保证制度的贯彻实施。要组织馆员培训活动,确立考核评价制度的权威性,考评结果要和职工的福利待遇、职位升迁直接挂钩,真正起到监督和激励的作用。高校圖书馆管理层要根据岗位特点来调配职工,对于需要较高信息技术能力的岗位要加大绩效考核倾斜力度,鼓励员工科学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可以将馆员岗位分为管理岗和技术岗两类,制定符合岗位需要的考核方法,这样可以保证不同类型的馆员都有较高的积极性。在考核评价期间,考评小组构成和考评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公平、公正和民主原则,坚决杜绝“领导一言堂”的考核方式。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迎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充满了挑战。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重要服务部门,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要的馆员队伍建设模式,建设一支优秀的馆员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服好务。

参考文献:

[1]秦 红.浅析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

[2]李凤念.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受到的挑战及其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

[3]汪 斌.浅析加强高职图书馆馆员绩效评价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5

[4]廖梅英.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管理探讨[J].理论研究,2016

[5]任晓菲.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目标及发展路径[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

[6]龚 军.大数据时代刍议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J].科技广场,2017

[7]张 鹏.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探索[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8]张 承.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习平台建设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

[9]梁君梅.论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J].教育现代化,2017

[10]魏 兰.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J].才智,2017

[11]于丽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小数据服务平台的搭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

[12]徐健晖.澳洲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友服务调查分析及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

[13]孙静娜.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受到的挑战及其发展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

[14]陈 红.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编辑力提升的对策[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

[15]盛腊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再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09

[16]李 丹,宋晓英.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4

[17]张春波.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调查及其发展策略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7

[18]李金芳,钟文娟,熊丽.人力资源战略视野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J].图书馆论坛,2013

[19]胡丽琴.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现状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作者:陈璞奕

高校图书馆学生用工分析论文 篇3: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物联网;必要性;问题和对策

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便捷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同时,将其融入高校建设和发展中,在完善教育机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为教育机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简单来讲,所谓的“新媒体”其实就是通过各种先进网络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而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和知识服务提供任务的高校基础机构,图书馆在当前新媒体时代来临后,馆内书藏开始由最初的纸质资源过渡到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并驱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高校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可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阅览,无需到图书馆进行资料的检索和借阅,阅读时间更加零散化、方式更加多元化、使用更加实用化。

就目前来看,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的阅读行为发生了改变,便捷性、实时性、互动性、多元性是新媒体时代阅读的显著特征,而近年来随着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确保图书馆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成为了现阶段高校建设的核心方向。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模式、阅读形态、阅读深度、阅读广度、阅读动机和阅读能力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分析可知,高校学生是现阶段数字阅读的主力,网络文学的市场规模正处于不断扩增中,在一定程度上为数字阅读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动力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图书馆阅读模式时间、空间的局限,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当前数字化阅读时代来临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和升级工作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换言之只有确保图书馆阅读管理服务的顺利转型和升级,才能在确保新媒体承载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为图书馆预期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从某方面而言不仅能做到对文献信息的完整的采集、传输和应用,便于讀者迅速的获得自己要查阅图书的信息,与此同时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对图书馆服务也是一种革新,一种帮助,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不同的需求。
二、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面临的挑战

(一)物联网技术应用滞后性较为严重

在当前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建设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应用的不全面以及技术应用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就目前来看,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在图书馆建设时就配备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流程,但由于物联网技术目前在我国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特别是传感器核心芯片和传感器接入互联网的技术都有待于发展,物联网的使用存在局限性的同时,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也由此受到了一定影响,此外物联网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交互需要巨大的计算功能往往需要借助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速运行的信息网络,但由于新技术的革新速度相对较快,图书馆难以像企业一样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营销策略,存储信息极易泄露,在应用过程中图书馆往往存在一定滞后性,技术应用效益也难以最大化发挥。

(二)物联网技术在管理中缺乏统一标准体系

在当前物联网技术在实践于图书馆管理中时,虽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很大程度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满足广大读者的不同需求,但从某方面而言,它并非只是一个提供文献信息的传输工具,还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是一个具有高度计算能力和处理能力的计算信息加工厂,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标准体系的缺失导致计算数据结果难以精准,造成了不同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交换的困难,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也难以落实到位,最终给图书馆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进行阅读推广服务活动时,目前各高校活动开展时间相对固定,即利用世界读书日在每年三到五月进行活动推广,且持续时间为期两三个月,推广工作连续性的缺失导致图书馆难以正视图书馆阅读管理服务在高校发展以及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相关管理服务部门以及人员的缺失导致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难以落实到实处,最终影响了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率。

(三)图书馆管理工作专业人员的缺失

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往往需要专业服务人员,但纵观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虽然各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必然趋势,也试图从其它方面为服务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可人员缺失问题的存在,导致物联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始终缺失新媒体运营思维,各项作业的开展始终停留在表面,管理服务工作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管理目的。除此之外图书馆智能化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资源的开发不够充足,规模化协同化都比较少,所以整个物联网在图书馆管理中难以做到全面普及。
三、新媒体环境下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下,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工作是否能落实到位,对高校整体发展和学生成长而言都具有重要影响。但就目前来看,由于受到多方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工作质量与预期作业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故此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后期应用过程中,确保如下作业落实到实处,是十分必要的,即:

(一)与传统形式相结合,提高技术应用的实时性

在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过程中,技术应用的滞后性是影响管理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高校图书馆相比企业,难以根据市场发展做出及时的应对策略,故此为有效地提高管理服务实时性,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物联网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充分结合传统管理服务中可值得借鉴的部分,由此既满足时代发展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又能有效地减少技术管理创新服务工作的开展周期,为最终预期管理服务作业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基础。随着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部门对高校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相比传统管理服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做到对文献信息的完整的采集、传输和应用,与此同时利用文献上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对每个文献进行访问可让读者迅速的获得自己要查阅图书的信息,更加符合现阶段人们的阅读习惯,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阅读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传统管理服务模式也是经过几十年来不断的“去糙取精”,某些方面仍值得借鉴,为此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统一标准技术管理体系

在新媒体环境下,统一标准技术管理体系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就目前来看,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管理服务工作现状,建立健全统一标准技术管理体系,是现阶段高校物联网技术管理服务作业的重中之重。就目前来看,高校为确保机制使用的长效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一方面需建立加快管理服务团队的建立,从而为后期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长效人力资源,确保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性、长效性,同时为保障人员后期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实施,高校还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制、沟通机制以及监管体系,以此在保障管理作业常态化的同时,为预期管理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在管理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机构还需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活动评估机制,通过开展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管理服务活动,在保证高校活动开展投入資金使用价值性的同时,有效改善当前管理服务作业现状。

(三)加快新媒体专业管理服务团队的高效构建

在现阶段高校阅读管理服务实践过程中,管理服务工作者作为管理服务作业的实践者,其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服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具有直接影响,而专业运营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的缺失,从某方面来讲也严重阻碍了管理服务作业的有序开展,最终对高校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从根本上有效改善当前高校阅读管理服务工作现状,加快新媒体专业管理服务团队的高效构建,也是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是达到预期管理服务作业目标的重要战略基础,具体而言就是在人员选拔过程中,高校需提高人员管理服务人员选拔标准,确保聘用的服务工作者具有先进的互联网思维和基本传播管理技能,由此在保障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到位的同时,为预期管理服务作业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还需对管理服务工作者进行再教育、再培训,通过“送出去”以及“请进来”等手段,让阅读管理人员在实践的过程中熟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运营的特点和方向,学习新媒体的实操技术和原理,熟悉新媒体阅读管理服务的流程,以此在不断强化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最终在保证各项服务创新工作有效落实的同时,为阅读管理服务工作的高校展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优化管理服务形式来优化学生阅读行为和能力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为高校图书馆阅读管理服务工作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在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视频阅读、声音阅读形式的出现虽然便捷了人们的阅读行为,但也导致阅读过程浅表化问题较为严重,长此以往在导致一系列其它问题出现的同时,对高校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为从根本上引导学生阅读行为的良性发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优化管理服务形式是实现阅读管理服务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现阶段改善当前高校阅读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在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浅表化、热点化、盲目化是数字化阅读的一系列特征,虽然从某方面而言这种阅读打破了传统阅读空间的局限性,但与此同时却也存在着形式单一、服务滞后、缺乏特色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对高校图书馆阅读管理服务工作开展质量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要想从根本上确保高校阅读新技术管理服务作业效益的充分发挥,在新媒体技术应用时,高校图书馆需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通过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便捷的获取渠道,引导高校学生阅读行为的良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图书馆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媒介作用,向高校大学生传递正确的阅读方式,避免高校读者阅读行为浅表化的蔓延。除此之外,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图书馆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来挖掘自身的需求,采集需要的信息。可以寻求到解决问题的良策,促进自身的发展。以更好的来发展物智能化的图书馆,更好的利用物联网技术。
四、结语

简而言之,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和知识服务提供的重任,要想确保其应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优化和完善高校图书馆阅读管理服务工作是极为必要的,它不仅能为图书馆的有效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此外还能为全校师生带来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李志芳.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对比分析——基于国外 iSchool 联盟和国内 “985” 高校图书馆的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7,12(11):111-112.

〔2〕牛国红,姚晓春,宫鑫鑫.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应用探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

04(12):111-112.

〔3〕李星光,姬曼姝,刘颖.RFID标识在图书馆文献管理的应用与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11(15):122-123.

〔4〕宓永迪,黄雪梅,张世怡.UHF RFID图书馆应用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1,02(15):122-124.

〔5〕董晓霞,龚向阳,张若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杂志,2011,03(11):102-103.

〔6〕陈雯.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调查研究——基于南京地区25所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7,12(4):102-103.

〔7〕黄雪梅,张世怡,潘璇.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揭示内容分析与研究———以京津冀高校图书馆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6,11(15):133-135.〔责任编辑:杨 赫〕

作者:李汪洋

上一篇:文字元素应用于网页设计论文下一篇:煤气柜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