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资料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越来越普及,这能让资源实现有效共享,同时也能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图书资料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论文 篇1:

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研究

摘要:从客观的角度上看,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高校必须要及时转变工作思想,认真分析与研究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利处和弊端。通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促进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走出发展困境,从根本上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化;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高校资料管理工作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以技术为主的工作方式取代了以人力为主的工作方式,有效提高了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也解决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数据不准确、工作不及时、服务能力差等问题,但同时它也使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高校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才能建设完善、健全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

一、网络化给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带来的变革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必须要与时俱进,加速现代化机制建设。图书资料管理作为高校的“脸面”工作,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形象。在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改革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难题。一是如何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更加完善、健全的资料库体系,如何提升技术应用的时效性、质效性,实现传统工作模式向现代化工作模式的过渡,已成为图书资料管理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二是网络技术的运用虽然使数据处理工作简单化,资源开发便捷化,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资料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合理科学、完善规范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岗位工作价值,才能为提升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注入源动力。然而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在图书资料管理上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日常业务管理、馆员晋升奖罚、专业培训学习等制度都存有明显的不合理现象。比如领导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不重视,使馆员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懒惰、懈怠、自满等工作意识。当领导布置工作任务时,馆员不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透明、不规范地进行操作,导致工作任务完成不及时,且质量差。当领导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进行问责时,各部门、员工便相互推卸责任,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二)资料管理工作模式有待转变

工作模式的变革要有人力、物力、财力、思想等方面的支持。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正处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改革的过渡阶段,很多工作方法尚不成型,所以网络技术的运用并不能发挥工作变革所带来的优势效用。基于此,高校必须要着手解决变革中存在的“痛点”问题。一是要克服工作对象变化对馆员的思想冲击,让馆员能够主动、自觉地接受新知识、技术培训学习,逐步将其发展成为资源管理专家、知识引导员。二是要合理科学地定位馆员的角色,提高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发挥自身的岗位工作价值。三是要结合本校的图书资料管理实际情况,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借助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优化图书资料管理流程,强化新工作模式的服务功能和效用。

(三)资料管理现代化建设滞后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思想上的落后和资金上的不足。一方面,部分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图书资料硬件设施建设对高校教育、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上的推动作用。尤其将就业率作为首要工作任务,高校必然会将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教育工作上,从而忽视图书资料管理建设工作。另一方面,高校的可调用的资金有限,对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建设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高校已认识到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是时代发展趋势,但巨大的经费负担使其不得不放缓充实资源工作,以及不得不减少对硬件技术和专业人才的引入。

三、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资料管理规章制度

网络化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是否有成效,取决于高校对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视度,以及是否能够建设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因此,高校领导要提高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注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首先,高校要及时转变工作观念,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在制定严格、明确的制度的同时,融入人性化管理模式。通过摆正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位置,加强规章制度和工作模式建设,逐步提升整体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其次,高校要明确馆员的工作权责,将各项制度落实在工作中,逐步提升制度的执行力、约束力。通过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工作环境,加强对馆员业务素质和能力的考核,使每一个馆员都能完成工作、学习任务,提升图书资料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最后,高校要积极完善晋升奖罚、绩效考核、培训学习等制度,充分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最大限度上优化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二)改良资料管理工作模式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受教育人数的增多,高校图书馆工作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尤其是面对读者与日俱增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加倍增长的图书资料借阅量,传统的资料管理工作模式早已模式不堪重负。这不仅给馆员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思想负担,也使日常工作频频出错,给高校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损失。因此,高校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加强新的模式的开发,以提升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首先,高校要认识到网络技术在工作中所发挥的价值作用。通过组织馆员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不断为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改革注入动力。其次,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合理科学地调整工作方法。通过加速从传统的手工模式向现代化技术模式转变,不断减少工作改革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新工作模式的优势作用。

(三)推进资料管理现代化建设

网络化时代的发展,本质上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深入运用。为提升图书资料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高校需要从馆员、基础设施、工作方法等角度出发,推进资料管理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想充分发挥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必须要坚持“先解决人再解决事”的原则,从多层面上消除馆员的工作顾虑。由于馆员工资相对较低,工作地位不高,且晋升空间较小,使得馆员缺乏上进心、责任感,所以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馆员足够的尊重。通过提高晋升空间和工资待遇,构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不断让馆员成为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高校必须要及时转变思想,走出传统工作思维的束缚,充分认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高校教育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效用。

综上所述,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给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转变工作模式,加强现代化建设,以及提升馆员綜合素质能力,才能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钮虹.高校图书资料服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4):48-49.

[2]孟艳,裴丰庭.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再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20,40(08):138-140.

[3]郑艳.网络化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9):90-91.

作者:张丹军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论文 篇2:

如何推进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越来越普及,这能让资源实现有效共享,同时也能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解决对策

一、当前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之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目前不少高校的图书资料管理都引入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的法律支持较为匮乏

就目前情况而言,尽管我国已有部分关于图书资料信息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的实际操作性并不强,使用的范围也较狭窄,相关内容也较落后,对高校的图书资料管理的保障作用较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经常被擅自下载、复制、篡改;高校内部的数字化版权、著作权等相关权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犯,高校图书资料的安全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这对于高校的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很不利。

2.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经费不足

对于我国高校的管理层而言,不少人的信息化意识还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未过多地重视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据相关数据显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每年都会在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大量的经费,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不少图书馆都出现了经费紧张的情况。缺乏相应的资金,自然就很难配备相应的软硬件,技术支持也难以到位,这也就导致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难以进一步的开展。

3.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机制有待完善

随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机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否则将难以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管理。目前,大部分图书馆信息库建设都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实际操作起来较为盲目和随意,各个高校所采用的标准也不统一,所以数据库之间的联系较少,导致各个数据库之间的资源共享存在一定的阻碍。

二、推动高校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以上几点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已对信息化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必须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推动高校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建议:

1.健全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

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利较多,包括著作权、专利权以及数字化版权等,这些权利都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来保障。政府部门应结合我国各大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案例,制订一部实用性较高的法律法规,打造出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法律体系。在这些法律法规当中,应对图书资料的著作权等相关权利进行保护,并保证高校图书资料的信息安全,让高校的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法可依。

2.提供充足的信息化建设经费

图书馆具有重要的使命,它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并且为文化知识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所以必须要重视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在实践中可以发现,信息化建设不仅仅需要软硬件的资源配置,管理与操作技术也必不可少,满足这些配置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经费。所以,高校一定要给予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充足的资金,以及人力的支持,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3.统一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标准

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工作,所涉及的标准较多。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标准,这也是阻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部门需要制订信息化的各项标准,这包括总体标题、工作标准以及技术标准等,从而让高校的图书资源信息化建设能够参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工作起来也会更加有秩序。

4.完善图书资料信息化的网络管理机制

根据相关资料可以得知,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图书馆建设之前,都会先着手于网络建设,这样更方便各个图书馆之间进行资源共享。所以,各大高校应该尽快对图书网络实施联合共建。具体的操作是先建立整体的规范,然后再根据不同的专业来分类,从而让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实现最大化,共同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水平。

综上所述,如今的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互联网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也应紧随时代的脚步。高校必须要重视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李体华.试论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图书馆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1).

[2] 马合木提·司马依.基于网络信息化环境的图书资料管理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1).

作者:孟志远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论文 篇3:

新时期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探析

摘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战略发展的重要保证。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

作者简介:宋杨(1982-),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馆员。(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人们对科技、信息高度依赖,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摄取信息和知识将成为当今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因此,图书馆相关的服务范围将逐渐趋于全球化,其工作的技术含量必然不断增加。图书管理工作迫切需要一支专业技术强、道德品质好、知识结构完备的专业图书资料管理人才队伍,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

一、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1.部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精神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备关爱读者、热爱图书的职业道德;具备牺牲小我、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具备细致认真、耐心答疑的工作态度;具备坚守岗位、认真履职的工作作风。反观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由于认为图书馆管理工作没有前途加之薪酬较低,大部分人形成了错误的价值取向,认为图书馆顶多也就是低等人力资源的“收容站”,工作要求就是能够按部就班的上班,完成基本的日常工作,根本谈不上为图书资料管理事业奉献毕生。

2.部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日益发展,知识已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特别是网络科技的迅速崛起,使得计算机在人类生活中的普及应用已不可逆转。由此可见,图书馆的发展轨迹也必将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走向网络化。而我国的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工作,由于长期不受重视,专业人员的引进一直是个难题,更有甚者只是将即将退休人员安排到此处养老,加之专业培训机会不多,这就导致了在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中,同时具有图书馆学、档案学、计算机学等相关知识的人才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及能力都一般。

3.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图书馆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在进入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岗位后不久便想要调离,而主观想要留下继续从事档案相关工作的相当少。发展到最后,会有超过2/3的人员离开相关岗位。可见,在我国,高等学校图书资料管理人才严重流失。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不仅工作枯燥、单调,而且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不高、工资薪金低,使得有些人无法实现个人抱负。

4.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配置缺乏制度管理

在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中,并没有把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更不会制定严格的工作实施计划及人才引进计划。加之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讲关系、套人情,作为被多数人认为是“养老基地”的图书馆在进行人员配备时,必然会出现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正是因为图书资料管理在人员配备上的不科学、少制度,很多没有高学历、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对图书管理工作一窍不通的人员都会充斥到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当中。这样的不良风气,不仅会导致员工之间、领导之间以及领导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不和谐,还会影响专业通、能力强的年轻干部的加入,给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恶劣影响。

二、提升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形象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其仪表服饰、服务态度、文化素养、技术水平最易在读者中产生深刻印象。因此,学校要注重加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思想职业道德教育,竭力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使其做到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帮助其树立“在服务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的思想。同时,图书资料管理者也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认识新鲜事物,改进不足、勇于创新,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做好文化知识的传承工作。

2.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1)要注重图书情报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网络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知识,在传统的借阅服务、查询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服务等服务之外,还能够提供更超前、更专业化的服务。

(2)要重视对图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为众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读者服务,解答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性咨询,这就要求其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博学多才。因此,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学习图书管理学的相关学科,例如档案学、情报学、目录学、文献学等专业基础知识,以提高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

(3)要根据“因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有计划、分层次、分步骤的根据个人所学专业差别及所属岗位差别,制定不同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以此建立、健全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能持之以恒、逐步深入,以全面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树立“人才第一”理念,做好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规划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我国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是国家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是人才汲取知识的信息库,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作为我国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也必须得到重视。各大高校的领导者应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放眼长远,尽快树立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第一位的工作理念。

同时,由于图书馆中的管理岗位不同、职责不同,所需要的人才也就各有不同。一方面,管理者必须在明确了各岗位性质的基础上,确定其所需要人才的年龄、性别、专业、学历及数量等;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可变性,管理者要有计划的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阶梯性开发,通过交流、分配、培训等手段,进一步调整图书资料管理人力资源,从而形成其总体规划。

4.管理制度化,实现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就图书馆管理及人事流动事宜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制度,以规范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任用和选拔,其中包括:坚持按需设岗、派岗,不因人设岗;图书馆领导具有一定的、独立的人事任免权等。这样,既有利于保证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又有利于外来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此外,图书馆的管理者还要注意根据工作人员的专业特性、职位等情况合理安排岗位,以最终达到图书资料管理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5.建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激励制度

(1)物质激励。可以运用物质手段进一步调动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作为一种内在动力,可包括公平、公正、公开的晋升制度;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认可;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制定适合每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行灵活多样的弹性工作制度等。对高等院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采取精神激励的措施,将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认清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其个人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高校领导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岳艳明.论数字图书馆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3):36-37.

[2]王京华.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J].前沿,2007,(11):244-245.

[3]郑秋红.论新世纪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7):141-143.

[4]沈银娇.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山西档案,2010,(2).

[5]张桂荣.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

[6]李慧.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及策略分析[J].兰台世界,2010,(8).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宋杨

上一篇: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新闻文化传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