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探讨论文

2022-04-26

[摘要]建设法治国家,需切实提高各级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探讨论文 篇1: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路径选择

摘要: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是从源头上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培养全民守法意识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在很大一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着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权力本位思想,需要通过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弘扬权利本位意识、大力宣传法治文化精神等手段,来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

关键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守法意识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可见,我国朝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进一步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因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是否运用法治方式治理社会,而一个在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的基础上、运用法治方式治理的社会,将会是一个各项秩序有条不紊的社会;是人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极大保护不受侵犯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国家一体发展的社会。可见,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直接影响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应重视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培养全民守法意识,从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然而,在社会管理实践中,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并不是秉持着法治思维而是人治思维或权力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公权力公平、公正的发挥,不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那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从而引导群众依法维护权益表达诉求,推动形成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呢?本文将对我国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进行探讨,分析现阶段我国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水平存在的障碍及出路。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

什么是法治思维呢?它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在遇到问题时,想办法做决策的过程中,运用法律规则、法律程序、法律逻辑等一系列理性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最终形成结论或决策的过程[1]。它在本质上是区别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的。笔者认为,要全面认识法治思维的内涵,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法治思维是基于规范性和程序性的法律知识之上的思维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律知识之上的逻辑思维。而法律知识包括规范性的法律知识和程序性的法律知识。规范性的法律知识是指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具有的权利义务的具体明确规定,侧重于实体上的规则和原则;程序性的法律知识是指在司法、执法的实践中,国家权力机关以及相对人应遵守的相应程序上的权利义务,侧重于程序上的规则。所以,领导干部在做出决策时,需要具备完善的法律知识,才能形成一定的法治思维,才能做出既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的决策,从而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当然,法治思维不代表对法律知识的照搬运用,它的立意更加深远。法治思维要求领导干部在对法律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后,在法律的适用上,不仅要顾全大局,还要依据个案差别做出灵活的判断;不仅要注重法条的实体规定,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还要协调各方利益,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由此可见,领导的法治思维水平建立在良好的法律知识之上,且在运用法律知识时,不能教条主义式地照搬法条,而应高瞻远瞩,顾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出有效的决策,引领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二)法治思维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础,追求权利自由不受侵犯的思维

如前所述,法治思维不仅包括“法律思维”,还要兼顾各方利益的权衡。而在兼顾各方利益的时候,就是要本着公平正义为基础,追求公民权利自由不受侵犯的思维根据,才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法治思维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础,追求权利自由不受侵犯的思维。虽然法治思维是根据法律的思考,但是,在遇到具体个案的时候,可能面临着多种价值的选择,而价值的选择不是能够依靠法律规定来决定的,它是一种主观评价的选择。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律的价值不仅在于良好秩序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自由不受侵犯。如果法律只注重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不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那么这将意味着法律只不过是国家推行专制统治的工具。所以,法治思维应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维系公平正义在法治国家中的制度形态,同时,引领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崇尚公平正义、追求公平正义[2]。由此可见,如果法治思维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思维,那么这样的法治思维将赢得民心,并且促使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有利于公平正义、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

(三)法治思维具有限制权力任意行使的约束力

如前所述,法治思维不仅是基于一定的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秉着公平正义的观念兼顾各方社会利益。所以,它不仅注重权力的有效行使,还注重各方利益的协调,注重公权力与公民个人利益的权衡。法治思维具有限制权力任意行使的约束力,它不同于人治思维,人治思维更侧重于权力压倒一切[3]。

法治思维具有限制权力任意行使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和谐、稳定与发展,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离不开公权力的干涉,但是在权力行使的把握上,如果太过于侧重权力的无限使用,往往很容易形成权力滥用;如果都不使用权力来维稳,又很容易造成权力不作为,社会混乱不堪。所以,在对权力的使用程度的把握上,应该注意其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平衡性。而法治思维作为领导干部的第一道决策门槛,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做出关于权力行使程度的决策。所以,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应具有限制权力任意行使的约束力。另一方面,法律条文是通过语言来表述的,而语言具有模糊性。所以,这就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而解释后就会使法律具有开放性。这就给权力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自由裁量空间越大,如果不对权力的行使加以限制,就会造成权力的滥用。所以更需要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来对权力加以限制。

(四)法治思维是一种讲究法治逻辑的理性思维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法治思维是在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法律逻辑、法律规则和原则、法律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逻辑结构得出应对决策,然后运用法治方式途径,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所以,法治思维是一种讲究法治逻辑的、理性的思维。

法治思维是一种讲究法治逻辑的理性思维。所谓法治逻辑,包括三个步骤的逻辑结构:首先,要具备法律体系的各项规范和程序作为大前提;其次,要明确案件的事实或待解决的问题来作为小前提;最后,以公平正义为基础,从以上两个前提中推导出解决问题的决定。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应该根据基础法律知识框架、按照法律逻辑结构来分析、综合、判断、解决问题。注重法律的具体规定、注重法律的程序性要求、并且秉着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来解决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运用法治思维的逻辑结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兼顾各方利益,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可见,法治思维具有逻辑上的严谨性,此种逻辑思维远远超过其他形式的思维逻辑(如人治思维、权力思维等),可以使领导干部做出具体决策时,既高效、合乎法理,又少犯错误[4]。

二、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水平的必要性

通过上文对法治思维的内涵探析可知,法治思维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不仅能有效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能高效、有力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其他思维形式无法比拟的逻辑思维。领导干部作为治国理政的领头羊,应具有法治思维,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经济、推进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是从源头上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培养全民守法意识的必然要求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将法治思维写入其中,要求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思维水平,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理念。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是从源头上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培养全民守法意识的必然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领导干部是人民选举出来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他们是决策者、组织者、治国理政的领头羊,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决定着其所辖范围内的发展。可以说,领导干部的决策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的和谐和稳定。如果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那么领导干部就会很好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源头。其次,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可以给全民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意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可见,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可以带领全民提高法治意识,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公民提高法治意识了,反过来会监督领导干部的决策作为,督促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以此良性循环。所以,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是从源头上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培养全民守法意识的必然要求。

(二)是领导干部做出科学决策、文明管理的内在要求

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有利于领导干部做出科学决策,有利于领导干部对社会进行文明管理。随着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全面推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问题,党的执政管理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5]。近代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宪政已经成为人类治理国家的最佳模式选择,民主政治国家已经成为文明治国的价值取向,依法治国是实现民主政治、文明管理的最佳途径[6]。所以,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确立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向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可以使领导干部在做出决策时更具有科学性,在符合现行立法的前提下,又兼顾各方利益,避免盲干和权力主义。领导干部做出来的科学决策运用到社会管理中,必然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形势、顺应人民的意愿的,从而也就形成了文明管理的良好形势。可见,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在社会矛盾纠纷问题日益凸显且复杂多样化的形势下,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有利于领导干部做出科学决策,有利于领导干部对社会进行文明管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问题,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催化剂

首先,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是化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矛盾关系的良药。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在转型关键期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中面临的三大考验。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可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在“矛盾凸显期”的现阶段非常重要。实践证明,要化解改革、发展、稳定的矛盾关系,最佳的途径就是将这三者统一于法治。因为法治才能使改革中不同利益的博弈取舍无限接近公平合理的最佳目标,进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7]。而法治的实施,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的贯彻落实,如果领导干部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做出民主、依法、科学的决策,做出更加体现法治精神和法治要求的政府决策,那么,就能为社会环境提供一个和谐稳定且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矛盾关系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水平,是化解矛盾的基础保障。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带来了多元化的社会利益,这些社会利益的竞争和博弈,必然带来高风险和复杂化的社会矛盾。所以,领导干部在社会管理中,如果能用法治思维来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不仅能降低矛盾的风险性,而且能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因为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基础,且具有限制权力任意行使的约束力,促使矛盾合法有效地解决,运用这样的思维模式做出来的管理才能真正做到民主管理和合法管理。所以,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催化剂。

三、目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立法上也有很大的完善,基本实现了各方面有法可依。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国的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尚待提高,在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矛盾问题时不能很好地运用法治思维,人治思维在领导干部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此外,也暴露出有些领导干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目前,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

法律虚无主义思想仍然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由于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官员在对待法律的本质和作用的问题上,仍然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在他们的思想中,仍然认为法律的作用是虚无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部分领导干部认为,法律只是用来约束普通人的,对于权力者来说,法律只是一种管理的工具。所以,这些领导干部就会选择性地使用法律,也就是说,当需要法律法规时,他们就会把法律拿来当挡箭牌,冠冕堂皇地作势说要严格执法;但是,当法律法规阻碍了权力者的“利益”时,他们就会对法律“视而不见”。其次,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对依法办事不坚定。他们对于法律缺乏一种信仰,没有足够的尊重、认可和接受,只是形式上的认同。所以,当这些领导干部在遇到外界压力时,依法办事的思想往往会稍纵即逝,最终放弃法律,甚至突破法律。可见,领导干部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仍广泛存在于现实社会中,依据这种思想做出来的决策,很容易突破法律的规定,违背法治的精神,是非常危险的,是不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

(二)权力本位,忽视公民的基本权利

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权力本位思想。所谓权力本位思想,是指认为权力才是法律的本位,强调法律是以公权力实施社会管理、压制公民自由权利,从而达到他们认为的“稳定”这一目的。权力本位思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部分领导干部认为权大于法。他们认为,上级领导的批示、指示、“条子”最管用,即使这些指示突破了法律,他们也坚决执行。这就很容易造成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不良现象。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绊脚石。其次,部分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忽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自己的政绩利益,只注重对上级领导的迎合,在上级领导面前表现得很积极努力,但是却忽视了对下面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很容易产生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脱离,这样的领导干部做出来的决策通常都是忽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不能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见,权力本位的思想不是现代法治社会所应有的,它背离了权力的本质和运行轨迹,是造成领导干部腐败现象和其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应从根本上予以剔除[8]。

(三)不重视法律的程序性规定

由于传统法治文化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影响,很大一部分领导干部都不重视法律的程序性规定。众所周知,法律的程序性规定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它是实体性规定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另一方面,它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能限制权力机关的权力滥用,规制权力者自由的裁量权。如果没有程序性的规定做保障,那么再正确的决策也只是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领导干部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主要表现在,首先,对于一系列的程序性规定想怎么变通就怎么变通,想怎么简化就怎么简化,殊不知被简化的过程往往会造成对实体正义的侵犯。例如,领导干部在做出重大决策时,应该向群众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监督,但是有些领导干部并不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习惯于个人说了算,省略了公示这一程序。这就会弱化人民群众的监督,从而影响到真正实体上的内容。其次,对于违反程序性规定的行为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注重实体上的具体规定,对于严重违反程序性规定的,也不以为然,以他们“出发点是好的”等理由为自己开脱。但是,违反程序性规定的危害性是巨大的,因为它会在领导干部内部形成一个“潜规则”,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程序性规定也不会被重视,甚至认为程序性规定是一个阻碍,这样的思想危害性是极大的,应受到领导干部们的重视。

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水平,培养全民守法意识的若干建议

通过上述对法治思维内涵的分析,以及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水平的必要性分析,笔者认为,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可以引领全民守法意识,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通过对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治理思维的问题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重视知行合一

教育是实施任何行为的基础。要想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最重要的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法治教育。而党校教育则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法治教育的最佳来源。在我国,党校教育的宗旨是培训公职人员的政治素养、党性觉悟、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等。可见,党校教育对于领导干部的各方面素质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传统党校教育缺乏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的教育。所以,应在传统党校的教育宗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针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的培训。首先,应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法治思维的基础性教育,让他们了解基本的法治思维的内涵、性质及其重要性。了解法治的优越性及其重要性,把法治手段放在解决矛盾问题的第一位置。其次,在掌握了法治思维内涵的基础之上,训练领导干部对于法治思维能力的运用能力,设计典型情形,促进领导干部学以致用,注重领导干部对法治思维能力的掌握和实际运用,做到知行合一。切实做到培养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进行治国理政。

(二)弘扬权利本位意识,大力宣传法治文化精神,引领全民守法意识

从上文分析可知,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着权力本位的思想,忽视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代表行使权力,不仅要在宪法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行使,还应该重视公民的基本权利,应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过渡。首先,应通过法治教育,让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剔除领导干部中关于权力本位的思想,弘扬权利本位意识。培训领导干部在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矛盾时,时刻保持着在法治知识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公民的基本权利意识,秉着公平正义的思维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其次,在对领导干部进行权利本位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法治文化精神。让公务员队伍以及人民群众看到法治方式的重要性以及优越性。培训领导干部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问题、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最后,由于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在社会上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会引领全民的守法意识也跟着提升。人民的守法意识提升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纠纷的途径也就更容易实现了,以此良性循环。

(三)程序与实体教育并重,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领导干部并不重视程序性规定的重要性,但是轻视程序性规定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轻则直接侵犯到实体规定的施行,重则助长领导干部内部轻程序“潜规则”的滋长。所以,应对领导干部进行程序与实体并重的教育。首先,在对领导干部进行法治教育的同时,应让领导干部了解程序性规定的重要性,转变传统思想的思维定式。对领导干部违法程序性规定的行为作出严厉的批评,无论其结论是否正确,无论其出发点是否是好的。其次,培养领导干部程序与实体并重的思维,有利于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因为,法律的程序性不仅限制公权力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而且也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对于公权力机关执法过程的监督,有助于领导干部在做出决策时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切实做到符合群众意愿的良好决策,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管理模式。可见,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不仅要注重法律的实体性规范,还要注重法律的程序性规定。这样,在做出决策和执行决策的过程中,才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更大程度地让人民群众参与监督,使司法、执法更加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

五、结语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可见,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在现阶段的社会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对法治思维的内涵的深刻把握,是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水平的前提。在很大一部分领导干部中,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权力本位思想、不重视法律的程序性规定思想等仍具有很大的市场。通过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弘扬权利本位意识、大力宣传法治文化精神、程序与实体教育并重、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等手段来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培养全民守法意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红凛.依法执政的逻辑与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171.

[2]习近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N].人民日报,2012-02-24.

[3]徐光超.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倒逼机制建设[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2):14-15.

[4]鄂振辉.我国领导干部的法律理念与法治意识[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5):93-95.

[5]黄洪旺.法治:从意识到思维[J].领导文萃,2013,(3):13-14.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26.

[7]罗志坚,万高隆.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J].求实,2012,(4):21-23.

[8]陈海松.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律思维[J].党政论坛,2008,(4):52-53.

作者:张萍祁小力苏生财蒋丽虹

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探讨论文 篇2: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摘 要]建设法治国家,需切实提高各级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阐释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的涵义及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提高其运用“法治方式”的能力。

[关键词]法治;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面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所伴随出现的种种社会矛盾,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这一全新论述的提出,将对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并使其发生深刻变化。

一、法治、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一)法治

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当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1]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是与“人治”相对立的,其基本意义是依法办事,强调法律应该得到普遍的服从和遵守。”可见,法治大致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有完备且良好的法律制度,即法制。法制是法治的前提,但法治不是法制的必然。其二,法律制度要得到普遍地服从和遵守,这就要求法治除了要具备完备且良好的法律制度外,还要有与法律制度相配套的法律运行机制,公权力受到制约,并且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可以说,法治是一个动态概念,它既包括法律制度,又包含着法治精神指引下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一系列法律实践活动。

(二)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思维”是人类借助语言,运用知识,通过一定的逻辑程序,以达成认识和实践的活动。人们通过思维,形成观念,获得认识,养成精神,最终体现为行动方式。[2]因此,对于法治的认知和实践活动,可称之为“法治思维”,而在这种法治思维指导下的行动方式,即为“法治方式”。具体而言,所谓“法治思维”,是指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所谓“法治方式”是指执政者通过制定、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运用法律创制的制度、机制、设施、程序处理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争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方式、方法。[3]

“法治”、“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法治”是目标,“法治思维”是指导,“法治方式”是手段。“法治思维”突出治国理政的理念,着眼于思想层面;“法治方式”突出治国理政的准则,着眼于行为层面。可以说,“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为实现“法治”指明了具体路径。

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的内在要求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领导干部既要受法律约束,又要实施法律,一定意义上还要创制法律。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备较强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并且在守法、用法、执法等方面具备相应的能力。

(一)法治思维

对领导干部而言,只有树立法律至上、依法行使公权力的思维,才能有效地指导领导干部严格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1.树立法律权威的思维。领导干部要带头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于宪法和法律或者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卢梭说:“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若要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必须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溶入到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树立法律权威的观念,不是把法律束之高阁、顶礼膜拜,而是要把这种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当中,习惯于将法治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

2.树立职权法定、权责统一的思维。第一,公权力的取得必须由法律设定。现代法治的本意旨在捍卫公民权利,抗拒公权力的不当侵扰。对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则应当严格遵守“法无授权即禁止”的原则;第二,公权力的行使必须严格依据法律。公权力的取得不仅要法律授权,而且其行使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展开;第三,越权行为、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权力要与责任对等,有多大的权力,就应承担多大的责任。行政违法要承担的责任分为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两类。政治责任是一种道义责任,是因从政的道德要求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而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而依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追究的责任,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要建立法治国家,仅有法律责任没有政治责任,或者仅有政治责任而没有法律责任,都不能形成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对公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

3.树立依程序行使权力的思维。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因此依程序行使权力是依法治国的保障。第一,严格按照程序处理行政事务,自觉接受程序的约束。法定程序意味着行为过程的科学性和强制性,由此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程序合法观念;第二,以程序公正来维护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而不是以结果来证明手段的正当性。执法应遵循目的的正当性、手段的必要性和法益的相称性原则,不能以结果来证明手段的正当性;第三,能够尊重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充分听取相对人的意见。西方有法谚“任何一方的诉词都要被听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这个规定,表明领导干部在做出行政决策以前,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第四,能够正视因违反程序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凡是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领导干部要承担因违反法定程序而产生的不利后果。

(二)法治方式

只有领导干部首先做到用法律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守法的表率,才能保证依法治国工作的顺利开展。

1.守法。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

(1)严格遵守法律,正确处理党的政策与法的关系。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切实尊重法律、严格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正确处理党的政策与法的关系。第一,我国法治建设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点要毫不动摇,要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第二,要严格区分党的政策与法的界限,一方面党的政策不能违反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如果党的政策对如何适用法律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国家机关应该执行,如果党的政策是对法作出的补充、甚至是修改,那么只有该政策经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领导干部才有权、有义务执行,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2)自觉接受监督。在一个法治社会,首先应当是严格吏治的社会,没有严格的吏治就无所谓法治。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领导干部作为公权力的享有者和行使者就必须接受监督。只有公权力享有者和行使者的滥用行为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公职的纯洁性,才有可能使整个社会走上法治道路。正如恩格斯所说,“权力一旦被人性恶的一面所利用,造成的影响必然是负面的”。笔者认为,要想使监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权力的享有者和行使者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对人民负责,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

2.用法。用法即指运用法律,前已述及领导干部行使公权力的范围,包括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而每一个环节无不需要领导干部要准确理解和运用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1)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领导干部不仅应了解行政法律法规的有关知识,而且应在储备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理解法律法规的能力。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准确把握,科学运用,指导工作实践。因此,领导干部应在充分理解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善于把法律法规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知识。

(2)具有较强的依法办事能力。第一,领导干部应能够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经济发展。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领导干部应具备较强的依法办事的能力,善于依法管理经济事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第二,公务员应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化解社会矛盾。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的纠纷。在一个利益分化、多元化、法律化的社会更是如此。领导干部应善于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用法律手段保障公平、正义、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保障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

3.执法。从严格意义上说,“执法比制定法更重要”, 领导干部要依法办事、准确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以权代法,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公权,通过行政执法活动,使法律规范落到实处,使立法者的意志得到实现,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三、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运用能力的培育

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运用能力的培育,不仅需要法治思维的养成,而且需要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对法治思维的秉持和践行,更需要具体制度和法治环境的保障。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宣传教育

法律知识、法治理念是法治思维的必备要素。因此,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加强法律知识、法治理念的学习。第一,转变教育导向,变传统的普法教育为法治意识的培养。对领导干部加强法律权威教育,消除其权力本位和特权意识,培养其自觉带头尊法守法、自我约束、依法办事的法治思维;第二,重视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的质量与实效。领导干部法治教育要注重法律思维训练,采取案例式研讨、定期进修、情景模拟体验等有效方式进行,把领导干部打造成真正具备“法治思维”的精英;第三,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法治培育体系。形成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内容的核心体系,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尊法五个层面设计培训环节,并加强对人民主权、人权保障、权力制约、法治政府、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等相关法治知识的培育。

(二)将法治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机制,将法治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现行政绩考核体系多重视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诸方面,唯独缺少法治考核标准的指引。各级政府和官员为了谋求政绩,考虑较多的是经济指标的增长,缺少对法治建设的关注。今后,应探讨建立适应法治内在要求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只有将法治纳入评价体系,才能促使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第一,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考核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运用能力。将定量分析的评价交给专门的机构评判,由法学专家组成专家团,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进行评判;第二,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深入群众中调查群众对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运用能力的满意度,并加大考核权重,力求评价结果作到客观、公正。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法治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人们有意识地培育的结果,而“法治思维”的培育需要法治文化氛围和环境做基础。法治文化氛围和环境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法律文化氛围、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等,它们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的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使领导干部在法治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中建立对法律的忠诚和信仰,真正相信法律的公正,在内心树立法律的权威,进而形成领导干部良好的“法治思维”。第一,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法,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增强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第二,要通过全国范围的普法活动,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法律素质,积极营造有利于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氛围和环境。

领导干部既是法治建设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更应当是践行法治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进程。正确理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内涵及内在要求,全面加强对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培育,从根本上扭转领导干部对待法治价值的态度,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自如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7-168.

[2]邓佑文,彭敏.行政领导应增强行政法治思维[J].领导科学,2010,(11).

[3]姜明安.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辩证关系及运用规则[J].人民论坛,2012,(5).

[作者简介]兰措卓玛(1982—),女,青海湟中人,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讲师。

作者:兰措卓玛

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探讨论文 篇3: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摘 要:师旅团领导干部是部队建设中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实践者,运用法治思维能力审视部队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对于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应用在部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任职教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 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命题:“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强化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依据法规制度指导和开展工作。基于师旅团领导干部在推动部队科学发展中起着决策者、组织者和实践者的特殊作用,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应努力在提高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师旅团领导干部用法治思维审视部队管理中的现实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部队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对于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部队管理中师旅团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法治思维能力

部队管理中师旅团领导干部应具备哪些“法治思维能力”,对这方面的研究理论成果很少,也没有一个权威定论。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是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这一研究取向决定了部队管理中的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是一种法治思维方式。据此,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是指部队管理中,师旅团领导干部以法治观念为基础,运用法律规范(军事法规)、法律原则、法律逻辑等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理性认识过程。部队管理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具有以下特征及内涵:

(一)法治思维能力是一种心理认知过程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法治不是简单停留在工具主义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人们在心中对法治的认同。对于普通军人来说,要把看起来枯燥的军事法规条令背后所应有的观念与态度作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之一。对于部队师旅团领导干部来说,在部队日常事务的管理中,要自觉将法治思维方式形成一种心理逻辑,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部队问题成为一种自发的心理需求和坚定信仰。

(二)法治思维能力是一种理性认识过程

理性是认识之源,也是认识之本。理性精神是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素,法律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实践理性。法治思维本身就是一种理性思维,是追求更高理性的认知活动。理性的法治思维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情感、法律与舆论的关系,不能让非理性因素影响法律法规的执行和适用。对于师旅团领导干部来说,要树立理性精神,理性行使权力。要更加注重发挥法规制度的引导和规范功能,绝不能抛开军事法规条令另搞土政策,要切实把指导和开展工作从凭经验转到严格依据法规制度上来,要把工作注意力更多关注到建章立制、法规执行和监督检查上来,努力实现工作制度化、法治化。

(三)法治思维能力是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

法治思维是人们遵从法治精神来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当前,我军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军队改革、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更加艰巨,部队在工作体制、力量编成、训练模式、日常管理、安全稳定等方面新问题日益增多,这就需要师旅团领导干部在面临多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中,首先要把法治思维作为一种习惯性思维,把合法性作为优先选项。当法治思维在部队管理中成为习惯性思维之后,军事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为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提供了标准,师旅团领导干部就会在部队管理中时时以法治逻辑来思考、认识及解决问题。

二、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应用于部队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部队管理中的旧管理理念难以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文化中“人治”观念的影响,加上战争年代形成的一些传统管理手段的影响,部队管理中一些师旅团领导干部习惯运用行政命令和政策处理各种矛盾。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凭经验、土政策办事。比如有的单位领导安排干部转业不严格依照程序,凭个人喜好和经验选择转业对象,打擦边球,把军事法规当儿戏,造成恶劣影响;有的领导干部插手基层事务,在干部调整、士官选取、战士考学等问题上拐弯抹角为关系户说情;有的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经费下拨、物资发放等工作中处事不公,搞厚此薄彼。

(二)部队管理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部队发展需求

1991年,我军首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军方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军事法律体系,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目前在部队管理许多方面,军事法制建设跟不上新形势下部队发展需求。当前,部队体制和机制不合理、不科学、不健全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无法可依,面对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导致我们一些师旅团领导干部束手无策。比如军官转业安置、军人权益保护、士官婚恋、军人住房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会带来许多麻烦,严重影响部队全面建设。

(三)部队管理中运用法治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习惯

法治“器物”易成,但法治“观念”却难立。部队管理中师旅团领导干部可应用的军事法规条令很多,但距真正实现依法治军仍然“道阻且长”。从被曝光的个别军队师旅团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违法甚至犯罪的案件中可以看出,个别权力行使者并没有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法治意识薄弱到了令人不能接受的程度。一些师旅团领导干部在决策和解决问题时缺乏法治思维,甚至以言压法,以权代法,缺乏最基本的法治思维习惯。

三、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培育师旅团领导干部的常态化法治思维

当前,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培育和运用落后于军队法治建设,与军队改革的大局不相适应,与军队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由于几千年来封建社会深入人心的道德思维和建国前后几十年一贯的政治思维作祟,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间用道德思维或政治思维代替法律思维。”一些师旅团领导干部的思维惯性中,军事法律成为了装饰门面的工具,需要才用,不需要就不用,法治思维被排斥在常态思维之外。因此,任职教育培训中培育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首先要在解决思维惯性上下功夫,使法治思维能力成为师旅团领导干部的一种自发心理需求,不管是决策、还是执行;不管是思考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要养成以法律逻辑去思维的惯性,养成依法履职、依法管理部队的习惯,让法治思维能力真正常为领导干部的第一任职能力。

(二)培育师旅团领导干部常态化的法律学习制度

师旅团领导干部要实现让法治思维成为习惯性思维,就必须建立常态化的法律学习制度。实现学法常态化是提升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要发挥资源优势和教员理论优势,加大对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力度,着力增强师旅团领导干部法律素养的培育,使其形成系统的法学理论体系和养成良好的法律学习习惯。尽管许多师旅团领导干部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受时间和条件限制,系统化的法治理论学习普遍比较欠缺,在诸多法学理论问题上还知之不深不细,因而他们希望从院校学习和了解的内容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讲解和灌输,而是部队官兵平时议论较多、自己又不很熟悉的法治理论难点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他们在不断的理论学习中来领悟解决,教员要注重引导师旅团干部养成常态化的法律学习习惯。

(三)培育师旅团领导干部常态化的法律实践能力

让法治思维能力成为师旅团领导干部的常态思维能力,除了培育领导干部法律基本素质以外,更重要的是培育师旅团领导干部常态化的法律实践能力。法治实践是法治思维的归宿,师旅团领导干部的法治实践能力是检验其法治思维能力的试金石。院校教育中要注重法律案例教学,教员要多运用部队中新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现身说法,这对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运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师旅团领导干部学员在学习中,也要多咨询法律专家。要把自己平时在单位遇到的法律难题拿到课堂上,和大家多讨论,多交流,学会分析法律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途径、法律后果、风险预测与防范等问题,积极和法律教员探讨。

参考文献

[1]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N].新华每日电讯,2015-2-27.

[2]田冠举,姜振铎.搞好任职教育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2007(8).

[3]王保顺,钟铁军,吴红朴.创新师团职干部培训的探索与启示[J].继续教育,20016(7).

作者:李刚 周洪超

上一篇:探究式教学的初中生物论文下一篇:多媒体与青年电影创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