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法律探讨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暴力也愈演愈烈,对互联网安全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以网络暴力的定义和特征为切入口,分析网络暴力常见的三种表现形式,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网络暴力;侵权;法律规制0引言网络暴力是互联网发展中的衍生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法律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网络法律探讨论文 篇1:

网络犯罪法律适用及完善的探讨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涉及网络领域的犯罪数量倍增,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导致传统的刑法理论及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和认定存在颇多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从完善部分法条的罪状描述、入罪标准、刑罚种类的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网络犯罪法律适用、的完善路径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犯罪    网络帮助行为    困境解析    完善路径

一、涉网络犯罪案件的范围界定和特征解读

(一)网络犯罪案件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涉网络犯罪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司法实践中也急需要明确界定网络犯罪案件的范围。2014年5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公安部颁布了《关于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法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1],该意见将司法实践中的网络犯罪案件的范围界定为以下几种:1.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犯罪;2.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实施的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案件;3.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或者设立主要用于实施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针对或者组织、教唆、帮助不特定多数人实施的犯罪案件;4.主要犯罪行为在网络上实施的其他案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法律规定的网络犯罪,即指以网络为对象、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者空间实施的其他犯罪,或为帮助实施以计算机(网络)为对象、工具、空间的犯罪而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的总称。

(二)我国网络犯罪的特征解读

司法实践中涉网络犯罪案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1.网络犯罪案件增长明显,类型多样化

网络犯罪案件数量总体上呈增长的态势,类型趋于多样化,具体分析如下:一是将网络作为侵害对象的纯正的技术型犯罪有所增加,但整体所占比例小。该类犯罪技术性最强,不易侦破,危害性也最大。二是非以牟利为目的网络犯罪案件也占有较少的比例,如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偷越国境罪等;三是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将网络作为实施犯罪行为工具的传统犯罪的案件占了大多数且增速较快,涉及盗窃、诽谤、诈骗、非法买卖、非法营销等各类传统犯罪,这类犯罪在网络环境下还不断异化出新的表现形式[2]。

2.犯罪动机具有牟利性,职业黑客常见

通过案件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网络犯罪案件的牟利性动机越来越凸显。拥有相关技术的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出售、提供程序、技术等传授给没有计算机相关技术能力的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网络平台知识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也使得有牟利动机的非专业人群可以通过下载学习来掌握计算机程序使用技术,这就为网络黑客的大量滋生提供了条件。

二、我国网络犯罪法律规制的现状

2010年,两高一部出台了《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意见》,该意见针对日益严重的网络赌博行为,从案件管辖、主观认定标准到定罪量刑等方面完善了网络赌博犯罪的法律适用。2013年,两高联合出台《关于利用信息网络事实诽谤等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对诽谤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寻衅滋事罪这四类传统犯罪行为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表现型形式明确了新的量刑意见。2014年两高一部出台《关于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从法律上界定了网络犯罪案件的范围,并对网络案件管辖、取证方面的内容做出了特别规定。2016年,两高一部出台《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手机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在电子数据的收集、提取和审查等方面的规定做出进一步完善。

以上不難看出,我国刑法对信息网络犯罪相关的规定虽然一直在完善,但仍然属于较为笼统概括,在实践方面针对性的指导较弱。

三、网络犯罪当中司法实践的困境解析

(一)网络犯罪隐蔽性强、取证难,涉案人员和犯罪数额难以确定

互联网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犯罪分通过隐藏身份借助互联网实施犯罪,往往物证书证较少,网络犯罪案件认定主要依赖电子数据。而电子证据具有易被篡改、删除、复制等特点,取证和保管环节也不同于传统证据,从而导致电子证据在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上受到巨大挑战[3]。如北京海淀区法院2016年审结的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快播案”中[4],控辩双方就检察院方面提交的电子证据在提取和保管方面是否具有合法性、关联性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电子证据的取证和保管环节的争议其实就是证据真实性问题,电子证据涉及原始数据是否完整、搜集提取过程是否有瑕疵等诸多专业技术性较强的问题,加大了证据认定和案件审理的难度。

(二)部分案件定性困难,定性难度较大

随着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具有财产价值属性的网络产品不断涌现。从游戏ID、游戏装备、游戏金币等,这些网络虚拟产品有较大的商业价值,能够带来较为直观的经济利益,所以收到网络犯罪的侵害。然而由于传统刑法财产理论的限制,导致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界定颇有争议:有理论认为虚拟财产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应当认定为财产;有理论认为虚拟财产的本质就是计算机数据。属性认识的不同造成案件审理和法律适用的混乱。

(三)共同犯罪主观犯意和客观联络认定困难

传统的共犯认定,必须在犯罪阶段主观上有明确的犯意联络,以协调之间分工配合。而在网络犯罪中,犯罪分子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联系,相互之间即便不认识任然能够达到犯罪目的,这就导致了犯意联络的明确性和共通性的弱化。同时,网络共同犯罪的参与和分工突破了传统共犯的明确性和固定性,出现聚集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使得传统理论上的实行行为和帮助行为不易区分[5]。

(四)部分新增罪名缺乏具体解释

《刑法》增设的部分罪名入罪条件不够明确,又缺乏配套解释,司法实践当中容易出现争议,导致这部分法条使用率不高,有悖立法原则。例如《刑法》286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首先,该罪主体是网络服务提供者,那么如何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点,是具有法人资格组织机构,还是非法人组织或是个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其次,经监管部门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是构成该罪的要件之一,那么监管部门是指哪些部门?是否有级别限制?应当采取如何措施才能算是拒不改正?这些在法律都需要有进一步明确。

四、完善网络犯罪法律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网络犯罪司法解释

传统刑法理论对虚拟财产的属性界定模糊,不足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虚拟财产的保护。且新增的部分罪名对罪状的描述不够细致准确,这导致了司法实践当中罪名的适用困难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对相关的概念及法律术语作出进一步完善。

第一,应适当扩大财产的的界定范围。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虚拟财产界定为受刑法保护的财产范围内,但并非所有虚拟财产都可以成为财产,而是能直接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虚拟产品,且具有一定的人身专属性的财产。

第二,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术语,明确主体范围及入罪要件。如前文所述,《刑法》第286條之一的“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义务罪”,应当对该罪名的主体“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概念范围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另外,该罪所提及的监管部门的种类有具体的分类,且有一个最低行政级别的规定。

(二)丰富刑罚的种类

我国刑法对于网络犯罪采取的重要打击类型是自由行,而对于财产刑和资格刑缺乏重视。大部分网络犯罪都是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因此有必要在刑罚中加入财产刑和资格刑的设置,在自由刑为主的同时辅助以财产刑和资格刑可以对打击网络犯罪产生更好的效果。财产刑主要就是罚金等,不必赘言。资格刑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不允许犯罪分子从事特定的相关职业。对于那些从事犯罪情节较为严重的犯罪分子,通过限制其参与该相关职业,对发挥刑法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作用都有极大帮助。

(三)加大刑法的处罚力度

我国关于信息网络犯罪设置的刑罚力度总体偏低。刑罚处罚力度偏轻,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犯罪成本,导致纵容犯罪的发生。罪责刑相适应是刑罚的基本原则,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关系到量刑的轻重,因此有必要加大网络犯罪的刑事处罚力度,做到罪责刑相适应。比如,《刑法》第285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该罪名涉及安全领域,如果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被入侵破坏,则会带来巨大的隐患,但该罪的刑期只有三年以下,因此需要加强重点领域保护,对部分涉及重点领域的罪名提升其量刑幅度,从而加大对该方面的保护。

五、结束语

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致使网络犯罪产生新形势新变化,是对现有法律制度的机遇挑战,面对法律规范的缺位和社会危害性的不断增长的现状,立足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条件出发,完善相关概念及法律术语的司法解释,使之能与当下新的网络犯罪相适应,满足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解决当下网络犯罪问题的方法。另外,应当采取多样的打击治理方式,重点领域采取较为严苛的刑罚方式,这样才能做到标本兼治,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  考  文  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法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http//www.court.gov.cn.

[2] 游涛,杨茜.网络犯罪实证分析[J].法律适用,2017(17):85-91.

[3]胡勇强.基于虚实空间交互的网络犯罪侦查新模式及其意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6):66-72.

[4]王志刚.从“快播案”看当前电子数据运用困境[J].法制研究,2016.

[5]史栋,杜红全.试论网络犯罪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论坛,2012(09):174-176.

作者单位:张翔昱    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简介:张翔昱(199210),男,汉族,河南信阳市人,法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诉讼法学。

作者:张翔昱

网络法律探讨论文 篇2:

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探讨

摘 要:随着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暴力也愈演愈烈,对互联网安全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以网络暴力的定义和特征为切入口,分析网络暴力常见的三种表现形式,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网络暴力;侵权;法律规制

0 引言

网络暴力是互联网发展中的衍生物。随着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暴力也愈演愈烈。近年来,“丁锦昊到此一游”、“花季少女投河案”、“范玮琪晒娃被骂”等一系列社会热门事件,无不体现着建立网络暴力法律规制体系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网络暴力的定义、特征入手,介绍网络暴力的常见表现形式,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 网络暴力的定义及其特征

1.1 网络暴力的定义

暴力在古意中指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强制力量。在现代,暴力指不同的团体或個人之间,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协调彼此的利益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常会使用的暴力手段。现实中的暴力行为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网络暴力是一个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新新词汇。它其实是一种比喻说法,形容受害者遭受了一场现实的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侵害他人生命权、身体权的新型暴力行为。网民对未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对当事人的名誉权造成损害,亦或是利用网络技术对虚拟的网络人进行信息检索,在现实中找出当事人,并肆意曝光其隐私,影响当事人的日常生活,导致当事人的人身权利受损。总的来说,网络暴力是一种通过网络利用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方式间接对受害者造成伤害的暴力行为。

1.2 网络暴力的特征

1.2.1 主体的不确定性

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网络空间往往聚集着的群体往往是陌生和无组织的,而群体中的单独个体也是隐蔽的,因此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中,确定实施具体行为的主体的过程非常复杂,甚至根本无法做到,这也就造成了法律惩罚落实到个人的难度。

1.2.2 过程的易操作性、迅速性、广泛性和难操控性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部分掌握相当信息技术的网络用户通过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实施网络暴力。网络暴力的发起者和传递者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实时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他们可以让一件某一件小事爆发成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大事。这种“高效”使其传递速度和范围远远在可控范围之外,也对我国的防治网络暴力的解决方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2.3 后果的实在性、严重性

网络暴力以受害者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为行为客体,其后果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的,往往对受害者的现实生活也造成重大影响。这个后果甚至可以威胁到受害者的人身安全,无数案例的受害者因为承受不了网络中的压力而选择自杀,受害者自杀的同时也对其家庭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2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2.1 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是在互联网上,基于搜索引擎和匿名用户提供的信息来查找个人或者群体的行为。施害者通过网络技术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侵犯了受害者的隐私权。更甚者利用信息在现实中对受害者的生活造成干扰,甚至对受害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2 言语攻击

施暴者通过发表带有侮辱性攻击性的不实言论或者图片,侵害受害者的名誉权。这种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看似较小,但发表言语攻击的主体范围极广,导致言语攻击的伤害具有叠加的效果。网络上的言语攻击的虚拟性却可以造成现实性的危害,但因为发表言语攻击的对象具有隐蔽性和分散性,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直都有待改进。

2.3 传播谣言

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危机。某些违法犯罪分子将虚假消息包装到足以混淆视听,网民也成了他们传播谣言的工具。这种行为现在已经屡见不鲜,其严重性就在于它是很多网络暴力发生的来源。网民接收到错误消息后,在所谓的正义感的驱使下,会无意或者有意地对受害者造成伤害。

3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

3.1 网民素质较低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8年8月20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网民占比分别为37.7和25.1%,大专、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分别为10.0%和10.6%。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网民主要为中等教育水平为主。该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从而导致了我国网民素质较低,决定了我国网民的行为情绪化和极易被引导控制。该群体多采用言语攻击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且多在进行言语攻击后并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3.2 网民恶性心理

作者在收集案例的过程中发现,涉及“官二代”“富二代”的新闻总是会引发网民的热议。这样的“仇官仇富”心理在网民中普遍存在只是现在网民扭曲心理的一小部分体现,类似的还有逆反心理、对抗心理、先入为主心理和从众心理等。为避免自身成为孤独的不合群的个体,大多数情况下网民往往会顺应大多数人的对于事件的观点看法,跟着大多数人的步伐发帖评论,发表带有侮辱和人身攻击性质的暴力言论,而这些暴力言论相互叠加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网络暴力。

3.3 网络媒体的自发性

网络媒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寻找着最能博得网民眼球也是最能提高点击率的报道,一般是社会中的一些非常规现象。为了提高点击率,网络媒体会将能够刺激到大众敏感神经的新闻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来博取关注度,同时他们还会刻意渲染一些处在情绪敏感区域的现象,更加容易导致网民情绪激动,行为不理智甚至失控,发表侵犯他人权利的言论即进行网络暴力。网络媒体发布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牵动着网民的情绪,深刻地影响着网络言论的质量。

3.4 网络暴力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就目前我国颁布的法律条文来看,还没有专门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分散于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专门针对互联网规制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还有零散的如《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散且法律位阶低,而网络暴力又是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不良现象,法律规制的不足使得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网络暴力问题难以从根源上遏制。从中不难看出,针对网络暴力的立法在我国法律地位低,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使得这一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4 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

4.1 界定网络暴力的范围

就我国目前法律来看,对网络暴力界定比较模糊,而且分散在各个法律法规之中,难以做到统一,且划定范围广泛多为性质较恶劣的行为,忽略了普遍的网络暴力行為例如言语攻击、诽谤等。建议我国颁布条目更加详细的法律文件,建立集中的法律规范,与生活中的实际行为相匹配,杜绝因为违法行为情节较轻而被忽略或者不构成犯罪而不了了之的情况。建立专门的法律规范,将分散在宪法、民法、刑法中的法律条文整合,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加以管制。

4.2 推进网络实名,提升公民责任意识

针对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这一导致网络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正在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所谓实名制,也就是网民在发表个人言论时必须用个人的真实信息来注册登录。实行网络实名制需要人民的支持,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出发,我国对网民信息的收集还无法做到所有网站普及,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划分网站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网站采用不同的信息采集范围。同时加强我国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技术,为网络实名制做好技术保障。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同时应该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公民隐私信息的法律地位,对隐私权的范围、内容、侵权主体、侵权行为、举证责任、救济方式等内容进行详细地规定,从损害事实的存在、行为的违法性和因果关系上细化“网络暴力”事件中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尤其是要加大针对个人信息相关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对违法人员起到震慑作用,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同时,该法律对不同的相关主体如信息的享有者、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提供者、信息的泄露者、网络平台的经营者等规定其具体的权利义务,明确其各自的定位和相应的责任。在信息保护、提供、发布、传播等各个环节都设置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例如在需以合法的手段收集个人信息,在完成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后应及时删除以保护。同时完善培养保护信息意识相关建设,有效地杜绝在互联网上随意发布个人信息等缺乏保护意识的行为,引导公民谨慎上网。

4.3 加强对网络媒体和平台的监管

作为网络社会管理员的网络运营商和网站管理者,有监控网络信息流动和留存的责任。在理想状态下,他们应当严密监控网络,及时发现侵害公民个人权益的行为,保障整个网络环境清洁。建立信息平台,增加信息透明度。英国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管理时贯彻的就是一种“监督而非监控”的理念,通过网络观察基金会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协会的合作,共同发表了题为《安全网络:分级、检举、责任》的文件,并以此作为行业自律的基础,鼓励业界建立道德及分级标准,便于公众知晓规避不良信息的方法。新闻媒体报纸在类似事件中应当正确引导社会的舆论,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调查,完整、全面的展示事件的发生过程,及时消除一些流言蜚语,把握事件的主动权,把事件的真相展示给大家,对于网民的一些盲从行为进行及时的正向引导,对错误过激的言行加以更正,树立正确、健康、理性的舆论引导。施行网络言论屏蔽,对网络上一些带有侮辱词眼的言论在发表在互联网上之前进行拦截,这需要网络平台的配合。

4.4 加强网民的法律意识,普及杜绝网络暴力的教育

治理网络暴力,要从网民的自身,特别是对青少年网民的教育和引导抓起,正如上文中提到过—网民的恶性心理也是网络暴力的原因之一,恶性心理将会导致非理性行为。网民的非理性又由网民所处的不同社会阶层决定的,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群体网民进行有区别的教育引导,也是整治网络暴力的有效手段。针对青年学生网民,可以在学校的常规教育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及其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引导青年学生网民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同时应该普及网络实名制的好处,在思想上提高网民对实名制的接受程度,支持网络实名制的普及。

参考文献

[1]王志萍.我国网络暴力法律规制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2]门慧.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6.

[3]高志宏.人肉搜索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9,(4).

[4]金志茹,薛顶柱,李宝红.国内外网络语言规范对比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

[5]王小涛,张二芳.网民的非理性行为及其引导[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12).

作者:李茗萱

网络法律探讨论文 篇3:

网络购物的法律缺失及对策探讨

【摘要】网络购物是一种飞速发展的新型购物方式,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购物以其方便、快捷、高效、低成本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青睐。然而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特点,其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法律空白,尤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如何从法律角度切实全面保护网络消费者的权益已经成为网络交易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网络购物发展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探寻促进网络购物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购物;法律缺失;对策;消费者权益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购物的方式也层出不穷,尤其在互联网普及之后,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网络购物。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拓宽了消费市场,降低了交易双方的成本,扩大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面,提供了方便和快捷的消费方式,同时基于商品信息多元化、海量性的原因,网络交易的市场透明度明显增大,故使得消费者整体从中受益。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该注意到,网络购物不同于传统的现实购物,它的无地域性和虚拟性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考验,同时也给传统民商事法律在此领域的适用带来了不少挑战。消费者对商家和所售商品的知情权受到限制,商家欺诈和产品质量纠纷时有发生,在纠纷发生后又难以确定管辖法院,消费者举证的规则也对消费者很不利。然而当前,我国网络购物法律体系和保障却不尽完善,对网购纠纷的解决和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和司法公平正义。

一、网络购物纠纷引发的消费者权益侵犯

(一)经营者主体认定不明确

在传统购物环境下,营业执照的公开就已经表明了经营者的主体身份,后出现问题,消费者就可以直接到原购物地点追讨责任,经营者主体很明确。但是在网络交易的情形中,由于商家和消费者在网上进行在线交易而非实体交易,双方可能直到交易完成,也从未见过面。同时,网上商家一般注册的是虚拟网名,并且仅展示所售商品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照片,并附有银行汇款账号等基本的交易信息,而不履行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所以该商家是否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否在工商部门登记、有无法律要求的注册资金数目等关系交易安全的信息,消费者是无从得知的,主体身份的不确定性使网络交易存在巨大风险,因为一旦发生交易售后纠纷,法律责任主体难以确认。

(二)消费者对网络购物商品的知情权无保障

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只能通过图片对商品进行平面上的了解,而不能像在传统购物方式中与商家面对面,对商品进行实地查看及现场亲身体验,而很多经营者提供的图片往往并非是商品在真实状况,因此极易导致发生对购买到手的产品的质量不满的纠纷。网络购物中,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具体表现在:1、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信息不完整,遗漏产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成分、产地等关键内容。2、向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如夸大产品作用和功效、发布虚假广告等。

(三)网络交易安全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安全权特别指网络经营者要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的交易虚拟环境。但目前现状是网络黑客侵袭以及网络中的敏感数据被泄露、窃听、伪造、篡改等问题时有发生。①网络交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两个:

是钱款支付的安全。网络的开放性有可能造成用户资金账户信息泄露,账号和密码被入侵和丢失,交易信息被篡改,数据丢失和混乱引起支付数额差异而给交易双方带来损失。二是消费者隐私的安全。消费者在注册购物网站或者购买商品时,都要填写个人资料来获得会员资格和获得商品的邮寄送达。较传统交易,消费者更多地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披露给了经营者,这导致了更多的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发生以及对个人信息的滥用,如经营者向消费者发送商业广告甚至是病毒邮件,来破坏其电脑安全系统而盗用消费者的电子账户,或者利用cookies非法刺探、收集和传播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未经许可贩卖给其他经营者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危害网络交易的安全,从而大大制约了网络交易的发展。

(四)公平交易权难以保障

在现实中,网上商家一般都订有格式条款,买家购物是通过点击系统的“确认”或者“取消”等指令键进行在线操作完成的。买家对商家提供的格式合同只能选择全部接受或者完全拒绝,而无权与对方就合同细则进行商讨。制订方拟订格式条款,几乎总是会减轻或者免除自己的责任,并因此加重合同相对方的责任。此类格式条款由于内容早已由商家确定,而没有合同相对方的意思,所以实质上违背了契约自由的要求。网络交易中存在大量格式条款,如果得不到有效规制,将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制约网络购物的发展。

二、司法实践中解决纠纷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一)诉讼管辖确认难

《民事诉讼法》第24条对法院关于合同纠纷的管辖做了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然而,传统交易和在线交易的巨大差异使得诉讼管辖也存在很大差异。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无国界性等特征,网上交易的双方往往使用虚拟名登录网站并进行交易,因此要进行诉讼,首先就是要确定被告人的身份和住所。网络交易纠纷的诉讼管辖确认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被告住所地确认难。网络交易的运行是通过买卖双方的数据交换体现出来的,没有任何地理上的连接,而是由网络地址予以特定化的,从而使地理区域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而难以确定法律事实发生地,并且经营者不需要进行工商登记,致使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提起诉讼,可能因无法确定被告住所地而导致无法起诉。二是合同履行地确认难。因为对买卖合同来说,买方提货的,在提货地履行;卖方送货的,在买方收货地履行。但是在现实的网络交易纠纷中,主要体现在认定邮资承担主体上的不确定性,而商品配送属于提货还是送货很难认定,因而很难确认合同履行地。

(二)消费者取证难

在网络购物纠纷中,原告需要证明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是当事人之间网上交易的存在;二是被告的违约行为。《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这一规定一直适用于传统交易,然而在新形势下,这一举证规则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举证设置了障碍。

网络购物是在购物网站的交易系统完成的,一般会保留一定时期内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记录,可以通过这些来证明网络交易。但是,对于有关这些电子证据的效力问题,一直以来,在实践中都有着不小的争议。首先,我国法律一直没有将计算机储存数据这样的电子数据列为诉讼证据种类之一,那么其是否可作为有效证据而有法律上的证明力?其效力一直饱受争议。其次,有关证据的采集,尤其是在买卖双方储存的电子留存不一致的情况下,究竟是应来源于买方电脑中的还是卖方电脑中的数据备份或留存?此外,由于电子数据极易被修改和删除,伪造电子证据的可能性较大,故该证据的证明力也存在争议。

三、完善网络购物法律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确立新的诉讼管辖原则和举证责任

如前所述,民事诉讼法有关诉讼管辖的规定是“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这对解决网络交易纠纷是不利的。对此,我国对网络交易中的合同纠纷的诉讼管辖规则,可以参考国外或者台湾等地的立法经验,实行消费者所在地专属管辖原则。②即如果双方在合同上明确规定了协议管辖的,应遵守协议的内容,若无协议或者经判定协议无效的,则由消费者住所地法院管辖。

(二)建立网上销售商资格认证制度及市场准入制度

网络购物由于具有较传统商业模式更大的潜在风险,因而对于网上销售商需要一个更加严格和完善的身份认证体系。在对网络运营商的准入方面,要实行强制认登记许可制,且从立法上规范网络商店的设立程序,以确认网络销售商家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应建立详尽的资格认证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关具体措施,对商家从注册资金、产品、货源、广告内容、公司信誉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网店经有关部门审查合格后才能进入网络市场。建立严格的网络销售资格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不仅网络市场秩序得到了规范,也使买卖双方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交易安全更加有保障。

(三)建立网络购物先行赔付机制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损害赔偿权,可以建立一个先行赔付机构,如设立专门支付赔付金的网上机构。所谓“先行赔付机制”,就是在不问还没有做出裁判的情况下,由该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根据消费者提出的初步证明材料,就可将货款先行退赔给消费者。这是一种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新思路。可以考虑:凡在网络从事商品经营的商家,每年根据其销售额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该机构对保证金专项管理,由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用于经销商在网上交易中出现侵权问题时先行赔付,赔付后由该机构向造成侵权的网络经销商追索损失。设立先行赔付保证金后,商家会更加自律和守法,主动解决投诉。

(四)排除不合理格式条款的适用

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经营者为“不合理风险分配行为”,而采用虚假陈述等欺诈消费者,否则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國可采用事前预防的行政规制方法,即应当在承认格式合同效力的同时,对其加以严格限制。格式合同在其拟定商家投入使用之前,应当交由有关行政机关比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事先审核,将网上交易中要约与承诺的方式、期限、消费者的权利、商家的义务、发生纠纷时的处理方式等重要事项作出合理公平的规定,经过相关核准之后才能作为缔约的基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颁布网络交易的“格式合同范本”,以此作为网络经营者格式条款的制订指引,以指导经营者作为参考,对典型不合理的格式合同及时予以纠正。同时,行政机关对格式合同的审查只是属于事前审查,在进入司法程序后,法院在审查过程仍然可以宣告此类条款为无效条款。

(五)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法律体系有事后解决的作用,而信用体系却往往能达到事前预防的效果。整个社会的信用意识薄弱决定了网上交易的不可靠性和风险性。建立信用体系,一方面可以增加交易的透明度,方便消费者和经营者对彼此的信用状况进行判断;另一方面有利于经营者形成信用上的竞争优势,鼓励经营者遵纪守法和诚实守信。目前有一些网站已经对商家建立信誉评价,但这些网站并非官方网站,且其与商家有着利益关系,因此权威性不大。建议政府或法律授权建立权威的、中立的信誉评价机构,对经营者的信用状况进行专业的评估,提供客观和独立的资信调查报告,并建立信誉查询系统。这对于网络交易欺诈以及不适当履行合同的经营者可以起到警戒作用。

注释:

①田丰.《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探析》,载《网络财富》,2008年8月期:第170页。

②陈绍森.《网络交易目前还是用传统方式解决》,http://chat.ccidnet.com/art/5167/20070306/1029729_1.html,2012年3月29日访问。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潘思佳 荣亮

上一篇:现代审计制度论文下一篇:装修收口总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