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2022-07-03

【内容摘要】本文讲述了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困境,并站在學生和教师两个角度,重点阐述改进的教学策略,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形式等,旨在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一些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文言文教学中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篇1: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摘要】在中学语文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有效学习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对于提升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述立足于现代语文教学实践,探讨行之有效的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以期对语文教育有所启迪。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作为中学语文教材板块内容之一,对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有效掌握文言文,可以充分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能力,开阔视野和思想广度,培育自身语文核心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对文言文存在着模糊认识,使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开展文言文教学实践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与构建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中的有效性策略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只教授知识层面,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对文言文所体现的人文情怀与知识点理解也不够,这就使得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变。

(一)改变传统学习观念,激发文言学习兴趣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序逻辑、词汇意义、句型结构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也造成了现代学生很难形成对文言文的完整解读。教师应立足教材,以新思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激起文言学习兴趣。

1.以人为本,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因为教育对象的不同,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同样不可避免因为兴趣差异、知识结构的不同,而造成教学效果的迥异。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这样既保证所有学生在教学中能达到文言文的基础训练要求,同时又能兼顾因人而异的针对性教学。促使各个层级的学生以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学习文言文,进而提高整体文言水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文言文学习和训练方式,培养其自主钻研,独立探究的能力。

2.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总结了前人经验与自我实践。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因材施教”原则,正确处理整体和个体之间差异的关系,正确认识每一个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别,进行分层级的文言文教学。积极鼓励学生按照实际情况确立目标进行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步步夯实文言文基础,完成既定目标。既充分激发学生潛力,增强对文言学习的兴趣,也增加了文言文教学成果和效率。

(二)通过文本诵读引导,提高语言感知能力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培育学生语言感受能力,能够让学生尽快掌握文言文规律,从而充分理解课文。诵读引导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语言的变化,把握文本思想和情感。

1.反复诵读,增强文言积累

通过反复诵读,培育学生语感,帮助他们寻找学习规律,进而形成古代汉语的思维方式,充分理解课文。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是阅读实践的重要步骤,教师对文本的分析指导,不如学生的主观感受强烈,易于牢记。在诵读中领悟,是文言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这就说明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体现了语文教学特点。于背诵中累积知识,丰富言语,开拓思维。在实际运用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掌握得越多,对文言文越能够触类旁通。

2.引导诵读,培育感知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充分体会文言文的独特言语魅力。字词运用,情感培育,句式结构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皆与语言有紧密联系。在诵读时需要将句子语气表达出来,通过诵读感知它所表达的内涵和意蕴。在中学现行语文教材中,所收入的文言文都是历代名家名作,通过诵读在语言方式、思想哲理、艺术手法等方面的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至关重要。通过不断诵读,进而充分感受文言文的言语魅力,融会贯通,提高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词汇积累运用,夯实文言修辞基础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理解文言词语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改变文言文教学单纯传授语法知识的现有模式,注重词汇教学,便于学生掌握语法规则,进而熟悉文言文。

1.理解内容,掌握修辞手法

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词汇和常识,需要通过不断的文言文学习和训练来完成。注重文言文的积累,进行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加强文言字词和句式的熟练运用,以增强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对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发掘学生潜力,总结文言文特点,掌握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以及它与白话文的区别。提高学生的领悟和概括能力,从文言文阅读学习中,增强自身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2.有效设问,加强互动探究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设立互动环节,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索与解读。可以互相设问,共同作答,通过让学生自主探寻,感受文言的奇妙和语言魅力。如在课文《鸿门宴》中,可对“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句话进行设问,探讨“竖子”指的是谁,引发思考,并举出例证。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之后作出判断,这句话不仅有所指向,同时也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分析和作出独立判断的能力。

(四)注重文言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除了依靠教师指导,还应该开辟第二课堂,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进行自我探究与分析,进而掌握文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1.理解句义,教会知识方法

关于文言文的知识,可从最基本的理解句义入手,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據经验,以及教学实践中总结的规律,把常识性内容教给学生。并帮助学生构建独一无二专属于自己的文言文知识系统,充实和积累文言文语法词库。例如虚词“之”的各类用法;词类活用现象;例如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同样的词,古代的含义与现代社会的含义往往截然不同,如果不能准确掌握,对文言文的翻译与鉴赏会产生较大影响。要充分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句义,提高词语辨析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体会文意,培养推断能力

体味文段大意,提升推断能力。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把握文言文的要点含义,往往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探寻其隐含信息,从而推断疑难语句的含义。培养学生联系已知常识推断语意,同时结合语境,获取文言规律。文言文因为它独特的行文特点,需要在学习中总结规律,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采取的方法有形符知义法(根据字符的形旁来确定词义)、语境知义法(结合上下文大意推断词义)、语法分析法(通过词于句中的语法功能得出词义)、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的义项判断词义)等。

二、小结

综上所述,教师唯有遵循语文教育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强文言文的训练和巩固,促进自主阅读,提高判断能力,培育语文素养,形成良好习惯,才能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有效实现文言文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红容.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探析[J]. 成才之路,2012(11).

[2]高慧荣.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语感教学实施策略试探[J].学科教学,2009(2).

[3]张羽益.初探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12).

[4]陈丽云.文言文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5).

[5]王越.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思考[J].才智,2012(24).

[6]郁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作者简介:张芝豪,1993年生,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

作者:张芝豪 路晓宇

文言文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篇2: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改进建议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讲述了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困境,并站在學生和教师两个角度,重点阐述改进的教学策略,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形式等,旨在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一些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改进建议

前言

文言文和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在中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已经出现问题,需要教师重视文言文教学,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效改善,促进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快速发展。

一、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1.  学生积极性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学文言文和小学相比,难度加大,并且学生认为文言文已经和现在社会发展无关,认为是没有用处学习,从本质上学生对其学习的态度就不端正,加上文言文中词汇比较拗口,很难理解,更不能走进作者的内容世界,和作者思想产生共鸣[1]。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比较迷茫,不能找到方向,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抵触心理。

2.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现在我国已经进入新课标的变革,但是一些教师教学思想还是比较传统,教师不能将课堂交给学生,经过调查发现,很多中学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师以讲授法为主,很难提升课堂气氛,学生在教师的约束下不能扩展思维,只是机械的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另外虽然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利用其进行辅助教学,但是受教师自身原因的问题,课堂中只是将板书和教材中的内容复制到PPT中,缺少创新意识,学生快速的浏览PPT,对其记忆不深,反而阻碍了教学效率。

二、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改进建议

1.  激发学生兴趣

经过国内外著名教育学者研究表明,只有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才能主动学习知识,这比被动接受知识效果好得多,需要教师想办法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令其主动探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感染到学生,让学生也建立不怕困难的思想,教师将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告知学生,让学生理解此方面学习的意义,并知道学习的难度,在思想上建立克服困难的情绪。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文本内容,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例如有的文言文教学教师从情节入手,分析其中学习技巧,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有的课文教师先介绍背景,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文言文。针对其中简单的知识,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重难点点拨时,利用信息技术,并给可以穿插小游戏、小竞赛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探究欲望。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提升学生亲切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知道生活中遇到相似事件后该如何做。例如《愚公移山》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和精神就对学生有一定启迪。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在班级中展开小组讨论,深入挖掘愚公移山精神,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现实意义。

2.  丰富教学形式

为了让教学活动不再单一,需要教师丰富教学形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任何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下面介绍几种教学形式:

任务驱动法,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做一个“懒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做,在课堂中为其设置层层任务,让学生破解。例如《狼》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自主借助辅助工具,了解蒲松龄和《聊斋志异》有关的知识。教师可针对此目标,使用任务驱动法,因为蒲松龄在小学教材中有所体现,学生对其有一定掌握,另外现在学生都会使用信息技术查询资料,完全可以自己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设置任务“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蒲松龄的生平,了解文章《狼》的写作背景”。学生再查阅资料的时候,不但掌握了文言文写作背景,还能阅读《聊斋志异》中的其他文章。任务驱动法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率。

课堂表演法,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言文中的情境,教师可以使用课堂表演的形式,丰富教学方法,符合美国教育学家提出的“做中学”的理论,让学生在表演中养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要想演绎好角色或者情境,必须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致的讨论,针对人物性格特点和朝代背景等做好掌握。例如《陈太丘与友期》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后,进行情境表演,每个小组都为了得到良好的表演效果深入研究课文,如作者经历、当时人物特点等,有的小组学生,甚至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找出当时人们走路的特点并模仿,此深入研究正是对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值得教师推广。

讨论法,现代对教育的要求从应试转变成现在的素质,教师在文言文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讨论法就将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中,针对文言文的想法畅所欲言。例如《出师表》教学中,其中有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教师就可对当时国内的政治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先设置小的任务,提起学生研究的兴趣,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学生只要张口讨论,就证明其对文本有认真的思考,无论得出结论正确与否,教师都不要急于否定和纠正,利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知道自己的错误,并纠正。此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兴趣,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2]。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很多教师随着时代进步,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效率。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有一些教学困境,需要教师有效的改进,进而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蒙.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陶昭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实验中学)

作者:黄志红

文言文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篇3:

探讨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对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着很大的辅助效果,文言文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拗口、难以理解的,一个解决的办法便是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之前必须对该篇作者以及文章写作背景都有一定了解。这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图文形式做补充,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本文讲述内容。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讲述信息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信息技术实践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究其原因,是文言文作为历史的载体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距,而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只接触过诗词,中学阶段第一次面对长篇大论的文言文,很多人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再加上大量的作者资料以及背景资料,复杂的语法结构,这会使部分学生产生一种畏惧或厌烦的心理。因而中学文言文的学习必须从感性着手,而不是从抽象的所谓语法规律着手,记住一条条语法要领,并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所以应该在阅读中提高对语言的感受。信息技术在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文言文有着很直观的辅助作用,本文将通过信息技术对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提升,信息技术对学习文言文内容的辅助以及信息技术对学习文言文课外延伸三个方面讲述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实践。

一、信息技术对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作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文字财富,其知识蕴含量以及智慧启迪是无与伦比的,而且很多文言文实际上是可以做到朗朗上口的,不仅仅文字美,而且诵读起来也是颇为悦耳。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因为不精通不了解因而不懂其中奥妙,接触之初因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望而却步、谈文色变,究其原因,是长久以来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文言文本身大量生僻字以及复杂语法导致的。没有兴趣,导致初中生不愿意学习文言文。大多数初中生对于文言文主观上存在排斥的心理,然而时代在发展,在新课标改革的推动下,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可以尝试从感性理解方面着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着手,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根据中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音频、视频等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文言文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马说》这篇文言文时,老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多花一些心思,利用信息技术在讲解前先播放《伯乐相马》动画片,用生动的画面以及清楚的故事,让学生对《马说》这篇文章先有一个了解,知道这个文章讲的是什么,利用这个动画片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兴趣,利用文中提到的伯乐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涉世家》一课,这是一个农名起义的故事,老师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还原当时的情景,每句话都对应着一副图,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和图画,猜一猜这句文言文的意思,猜出大致意思后,老师在逐字逐句的帮着推敲。这样,激发了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赶走了原来枯燥的文言文课堂。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会想要主动的跟着老师学习。

二、信息技术对学习文言文内容的辅助

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便是作者介绍与背景介绍,想要深刻了解一篇文言文必须要充分了解这篇文章写作的社会环境,写作目的等,否则会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例如在《出师表》一文,如果仅仅凭借一小段文字背景介绍比如“《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这样学生是感受不到“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体验,但是如果凭借信息技术,比如制作一个简短的PPT,通过图片形式展示三国末期各国版图、兵力等因素,在展示蜀汉从建国之日起到诸葛亮《出师表》之间蜀汉版图的缩小以及外交形式的变化,向学生形象的展示“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的形式,会帮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受諸葛亮的良苦用心。此外,鼓励学生利用回家休息时间观看“三国演义”,特别是诸葛亮出场之后的部分,帮助学生了解诸葛亮其人,进而了解《出师表》作者的经历,以及他为国付出的精神。

近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教学是学习环境四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创设教学情境即重现与教学内容相近的环境或氛围,仿佛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叙事型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便可以帮助重现文中讲诉的场景。例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在课前便开始播放动画《曹刿论战》,上课后,一边讲解文章内容,一边引导学生回想动画短片中相对应的画面,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在脑中形成当时的战争场面。这种梦幻般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驰骋的空间,把文言文课堂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信息技术除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外,信息技术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文言文的学习跟其他知识不一样,这是一个靠长期积累的过程,文言文的学习没有特别多需要用到逻辑思维的地方,大多都是固定的反应、固定的词组搭配。中学生做文言文方面的题的时候,大多遇到不会就放在那里了,老师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才算解决,老师如果不讲,这个问题就永远也不会。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如:实词、虚词的不同解释;古文与现代文的互译;一词多义与一义多词的解释;季节词语整合描述;断句,朗读变听读,只有正确的朗读才能让学生理解正确的含义;直观、想象的情景变得真实,图片利用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把学生无法想象到的某种情景直观的展示在眼前;文言文当中古今含义的解释。这些都是老师不在的时候,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

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让中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过强的依赖感,不会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后,就要学会记到脑子里去,不要一味的查了忘,忘了查。还要注意的是,中学生的自控力比较差,要避免有的学生利用查阅资料的机会玩游戏等。

三、信息技术对学习文言文课外延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一篇短短的文言文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知识,然而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解,而信息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以及动画片确实是学生所喜爱的,那么我们不妨将学生的喜好引导到学习中来。在课外的时候,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例如《观潮》一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激烈澎湃,但是文字虽美却没有影像资料更加直击心灵,鼓励学生回家后收集一些关于潮涨退潮的视频,并且学习涨潮的原因,这样不仅仅科普《观潮》这篇文言文的背景知识,了解涨潮是月球引力的关系,更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岳阳楼记》的学习,老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做好预习工作,让学生自己查询范仲淹的生平经历、《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等,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学习文言文,掌握初步的文言文知识,对于中学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会评价和鉴赏古文,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格魅力。古代的教育讲求“蒙以养正”,正是这个道理。我国著名文化史学家余秋雨曾写道:“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而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战乱,只有一种经典保存尚为完整那便是古诗文,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一代接一代的传承诵读,便是这延绵不绝的长廊。”如果说文言文是经典雕塑建筑,那么信息技术就好比建设建筑的现代工具,古时候虽然可以用勤劳的双手修建,但毕竟效率低下;如今在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工具的辅助下,修筑文言文这中国人心中的经典建筑,将变得有趣而高效。

参考文献:

[1]尤丽.利用课程资源优化文言文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刘坛祥,林国清.文言文教学及方法改进[J].文学教育(下),2007(05)

[3]毛忠平.让文言文教学也充满情趣[J].文学教育(下),2009(02)

作者:刘丽敏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机电技术论文下一篇:教学模式下化学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