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英语和会计英语论文

2022-04-15

会计英语和公共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和专业能力非常重要。摘要:本文以会计英语为例,在阐明大学英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合理的改革建议,以提高專业英语和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普通英语和会计英语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通英语和会计英语论文 篇1:

论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摘要】 在上海浦东地区即将建成我国“金融”和“航运”两大中心的背景下,社会对擅长英语的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文章在回顾和整理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之后,通过对作者策划和筹办的,针对高校会计系学生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会计系通过第二课堂灵活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第二课堂; 全英语教学; 英语财报分析

早在10年前,我国教育部就已经开始重视高校的双语教学,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推进双语教学的开展。2001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八条规定:“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在此文件中,教育部着重提及了“金融、法律等专业”,说明与金融极为紧密的会计专业也同样有必要尽快推进双语教学,是需要率先导入双语教学的专业领域之一。不久,以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首的211高校又领先一步,率先开展了全英语教学。之后,教育部又接连于200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7年颁布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规范了双语教学的定义和评审指标。

同时,2005年11月我国签订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联合声明之后,各行各业对于懂英语的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上海浦东地区即将建成我国“金融”和“航运”两大中心,在此大背景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于擅长英语的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

为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我们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语教学的实践活动。其中,我们筹办的第二课堂活动“英语财报分析大赛”颇具创新性。

对于中英双语教学的理解和实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除了在教学计划中充分重视双语教学课程,在会计系的两大专业(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中增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之外,我们还考虑运用“第二课堂”组织比赛等活动来吸引学生“用英语学专业”的兴趣。2010年10月,我们举办了第一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同学们普遍表现出对此项大赛的兴趣,不仅有会计系的学生参赛,金融专业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颇有兴趣,他们与会计系的学生一起组成团队参加比赛。运用“第二课堂”这一平台,我们有了一个更为灵活的平台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

本文在回顾和整理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之后,通过对笔者策划筹办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会计系通过第二课堂灵活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双语教学的理论分析

根据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理论,可将双语教学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为“全外语教学模式”,英语翻译为Immersion English Teaching,所以又称浸入式教学,是指用外语作为完全的教学语言,教师全部使用外语面对学生讲授课程,使学生好像被“浸泡”在外语中。第二种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指教师使用外语教材,交替使用外语和母语进行授课。其中外语使用的比例,通常取决于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三种为“外语教材加母语讲授模式”,是指在授课中仅教材使用外语,讲授、板书、课堂讨论、练习和作业等其他环节全部使用母语。

如果是中英双语教学,那么,上述第一种全外语教学其实可用“teaching in English(用英语教)”来表述,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思考过程整个都使用英语,具有用英语思考、用英语学习的效果。但是,这种模式要求师生双方都已经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熟练地掌握英语。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尚未达到要求,那么全英语授课反而会让学生听不懂,无法理解,更不可能掌握。

第二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是“teaching in English(用英语教)”。只是如果英语的比重太低则不利于教学了。一般认为英语的比重不应低于30%。如果这种混合模式中英语的使用比例低于30%,那么学生就难以学会用英语思考,只能学习一些专业概念的英语表述方法了,只相当于学习了专业英语。因此,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教师可以提高课堂讲述英语的比例,使英语讲述到达50%以上,这样可以使得学生逐步习惯于用英语学习。对于中国学生而言,50%以上的混合模式教学往往能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和专业英语能力的提高上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也为实施全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第三种外语教材加中文讲授模式则变成了“teaching English(教英语)”甚至是“read in English(读英语)”了。教师将英语教材翻译成母语,学生学习如何翻译专业英语,相当于上了一节会计专业的英语翻译课。这样的双语教学其实已经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初衷,难以达到用英语学习会计学专业知识的目的,其教学效果往往不十分令人满意。学生对会计学专业中使用的英语教材的解读能力可能会有所提高,但距离使用英语学习会计还有距离。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由于纯粹阅读英语,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英语读解上,反而难以学好会计的专业知识。这种模式须提高至第二种混合式后才能有所起色。

双语教学缘起于加拿大圣·兰伯特学校(St. Lambert,Montreal),1965年开始,该校采用浸入式法语教学实验一直进行到学生高中毕业,至20世纪70年代末,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圣·兰伯特学校的早期全浸入式法语教学作为最典型的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因此,加拿大被视为双语教学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中心的卡明斯教授(Jim Cummins)是国际双语教育和教学的权威。他认为,好的双语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第二语言水平,而且不会影响学生的第一语言水平和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也开始导入双语教学。美国33个州的360所学校在对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日语、夏威夷语、中文等9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全浸入、半浸入和双向浸入式教学。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高校也开始大规模地开设全英语(全浸入式)、混合式双语教学课程,积极开展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

二、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2010年10月,我们启动了筹划已久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此次大赛,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世界知名企业的英语财务报告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到外资外企就业,或前往英语国家留学打下基础。

(一)比赛宗旨和方式

为提高学生的参赛兴趣,本大赛特别选取了大学生非常关注的美国一流的成功企业“苹果公司(Apple Inc.)”为对象,比赛要求学生以2—5人的团队形式参赛,阅读分析苹果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

苹果公司日前刚刚发布了新款iPad和iPhone4。学生们正好非常关注苹果公司的产品,许多学生是苹果公司“铁杆粉丝”,听说要分析其年度财务报告,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二)比赛形式

本次大赛要求参赛学生阅读和分析的苹果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是根据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编制的财务报表。要求学生用中英双语撰写自己团队的“财务分析报告”,由评委会对报告进行预审,决定各参赛团队是否有资格参加口头答辩比赛。预审结束后组织口头答辩比赛,要求参赛团队用中英双语演示PPT、用中英双语解说,并用中英双语回答评委的提问。

(三)来自学生的反馈

为了解学生对本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看法和建议,笔者在进行比赛的同时,针对参赛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学生们的问卷回答中可了解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关学生的参赛兴趣,有高达88%的参赛学生认为有兴趣或很有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8%的参赛学生“不太感兴趣”,但是他们认为此项比赛“对毕业后的出路有用”,所以也来参加。

第二,有关学生的参赛目的,有高达67%的学生为了加强英语能力,学习用英语进行财报分析。这反映出了会计系的学生们对于双语学习自己专业的热情。

第三,有关本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对学生就业升学等出路的影响,全部学生(100%)认为参加本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出路有用。其中,有高达92%的学生认为英语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很重要”或“比较重要”。有高达33%的学生认为参赛能为毕业后到外企工作或赴英美留学做准备。以上数据都说明学生们普遍认识到不管未来去哪里工作,英语能力,尤其是财务英语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是重要的,认为参赛能够锻炼自己的财报分析能力和英语能力。

第四,关于学生对比赛的建议,学生都积极回应,在所有的建议中,希望得到教师对财务分析进一步指导的占41%,反映出学生们想进一步学习、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和英语能力的愿望强烈。

(四)本次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总结

通过举办此次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认为可以锻炼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首先,以财务报告分析比赛为形式的第二课堂锻炼了参赛者的英语能力,尤其是财务英语能力。财务英语和日常英语在词汇上、语法上重点难点都不尽相同,阅读、理解并分析一份国外的财务报告对参赛学生的财务英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阅读英语财务报表可以巩固并应用学生的财务英语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可以直接接触到美国GAAP会计准则,为学生进一步接触和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打下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为经济所服务的会计准则及体系也随着这一变化而变化,与其他各国会计准则和实务的交流也越来越多。2007年开始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也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会计教学应该紧跟这一国际化发展趋势。本次大赛对美国一流成功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能很好地使学生学习并理解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异同,加深他们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认识。特别是对苹果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从报表格式、报表项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各方面实际体会到美国GAAP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异同,从而加强学生在会计专业的国际化视野,了解造成各国之间会计准则差异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根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趋势。

最后,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会计实务。分析财务报告是通过报表的各项数字、附注、管理者评论等解读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是会计实务中重要的一项。通过分析英语财务报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国内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实务操作以及分析重点上的差异。同时,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是比较具有实践性的,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未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此而打好基础。

三、对如何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

通过此次“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实践,笔者认为,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双语教学有两大优势和一个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优势一:与双语课程形成优势互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英语和动笔写英语。笔者认为,第二课堂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能与会计系教学计划中的双语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使得参赛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英语、动笔写英语。比赛要求学生在比赛时先分别用中英文双语简介自己的分析报告,然后当场回答评委的提问。评委用英语提问时,必须用英语回答,而评委用中文提问时,必须用中文回答。因此,参赛学生必须开口说英语,必须考虑如何用英语解释自己的观点,从而给学生创造了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

另外,参加第二课堂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学生必须使用中英文双语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由评委会对报告进行预审,决定各参赛团队是否有资格参加口头答辩比赛。因此,学生必须用英语撰写财务分析报告,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优势二:直接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会计专业水平。通过参赛学生们直接接触到了英语会计的实务。通过分析苹果公司的年报,学生们直接接触到了美国FASB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GAAP),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且,通过分析苹果公司年报,学生们了解到了我国和美国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差异,而这些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会计专业水平。

问题点在于,难以做到对学生的全覆盖。由于第二课堂活动是自愿参加,所以参赛学生多为英语好、专业强的学生,在英语上没有自信的学生往往不愿参加。因此,第二课堂活动难以做到对学生的全覆盖。

基于上述优势和问题的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的建议,用于探讨如何开展双语教学。

第一,进行课堂双语教学很重要,但是双语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单方面的灌输。大学生们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对新事物新知识有着极大的热情。第二课堂正好满足了大学生们的这种需求。在课堂双语教学对学生完成基本理论教学的前提下,通过第二课堂这一灵活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第二课堂双语教学一定要选择学生们最为感兴趣的主题。比如,这次筹办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以苹果公司为分析对象,正是基于“投其所好”的想法,结果确实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们的参赛兴趣。

第三,第二课堂双语教学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虽然难以覆盖到所有学生,但可以通过团队参赛的方式,尽量鼓励那些不擅长英语的学生也作为团队的一员参与到比赛中来。他们通过与团队中其他擅长英语的学生的共同参赛,不擅长英语的学生的提高是显著而快速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笔者策划并筹办的高校会计系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这一实践案例的归纳和分析,探讨了我国高校会计专业通过灵活运用第二课堂这一平台,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本文认为,第二课堂双语教学能与教学计划中的双语课堂形成优势互补,增加学生练习专业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会计专业水平。虽然第二课堂活动以自愿为主,难以覆盖全部学生,但通过团队参赛的方式,使得不擅长英语的学生也能参与比赛,快速提高。因此,笔者认为,筹办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这一活动,有力地支持并加强了会计专业整体的双语教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Cummins, J. & Corson, D.. Bilingual Education [M].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82-109.

[2] 王立明.高校财务管理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索[J].会计之友,2010(10):116-117.

作者:许丹 韩越

普通英语和会计英语论文 篇2:

会计英语与公共英语教学的融合

会计英语和公共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和专业能力非常重要。摘要:本文以会计英语为例,在阐明大学英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合理的改革建议,以提高專业英语和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会计英语教学与通用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联系。会计专业英语和普通英语的教学对象是一样的,是该学院的大学生。会计英语与普通英语是相同的语言。在语言学中,会计专业英语和公共课程的一般英语是常见的。公共英语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会计本科专业英语教学一般在三年级开始,教学对象是具有基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生。

(二)区别。会计英语教学,与其他特殊目的英语教学一样。然而,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英语满足他们的学术和专业需要。在学术上,高年级学生经常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翻译学术著作、法律法规,并听国家专家和学者的学术演讲,使他们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有迫切的要求。职业规划,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英语能力无疑是衡量申请人质量的重要指标。从短期会计专业英语学习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一些国际范围的高专业资格。从长远来看,专业赋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拓宽视野,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大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

二、专业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及解决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目前,高校公共英语和会计英语的学时数有很大的不同。会计本科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将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进行,四个学期,会计英语作为必修课程将在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课时为专业英语课时的四倍。在我国,小学英语教育不同于地区和教育发展水平,每个地区都不同,但大学的每一个新生都至少接受了六年的中学英语教育。通过中学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英语学习方法,可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大学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延伸,可以通过自学完成。但现在一些高校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平均分数高于大三学生的平均分,这也使部分学生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大学英语学习英语能力不上升和下降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有许多原因,一方面,大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公共英语教材的内容和中学英语课程的重复,缺乏创新和吸引力。这种现象显然是对大学英语教育的讽刺。因此,由于我们的大学生已经学会了英语学习的方式,为什么不把公共英语的内容写成可以由学生教授的教科书,而不是公共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学?这与基于内容的赋是一致的。改革的方向,在英语更多的专业知识,英语学习是基于每个学生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果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发现他们可以阅读基本文献,了解学科前沿领域,了解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并与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那么就必须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减少公共英语课,增加专业英语课是改革的第一步。

(二)教学方法。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头脑空的学习,教学必须注重对现有知识的储备的知识。这使得对专业英语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一方面,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知识和能力为更专业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大学提供的专业基础课程也与英语课程合作,为英语学习提供专业支持。专业英语能够为学生提供比公共英语更真实的情况,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容是在一般生活和学习情况下建立的,而专业英语教材往往坚持这一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实现事物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一直不存在,基于专业内容的英语学习显然有利于学生对这一专业的各种理论的理解。

(三)考核手段。在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考试手段往往是指向教学方向的指针。目前,除了期末考试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衡量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对所有学生来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试卷并不是专业的,不可能在专业领域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评价。在专业英语学习中,学生最大的需要是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和专业能力,因此,高校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评价中应具有吸引力。有了会计的能力,学生可以阅读和理解国际会计法律、法规和行为守则的内容,在听力测试中说外语。对于专业能力,会计英语的评价可以测试学生发表或分析英语财务报告的能力,作为写作语言,或创造情境,要求学生用英语来探索甚至辩论财务问题。这些评价方法可以使会计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

三、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倾向于专业英语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整合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英语课程设计,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或学生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白璐

普通英语和会计英语论文 篇3:

以三维需求为导向的会计英语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探究

摘要:为了给如何培养同时具有会计专业技能和较高会计英语水平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建议,为了给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打下基础,对我国普通高校会计英语课程的需求导向、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进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会计英语;应用型;需求导向;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会计英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随着中国企业迈向世界,外国企业落户中国,精通会计英语的会计专业人才显得十分紧缺。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美国会计学会下属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也曾提出应重视会计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强化学生的国际交流性技巧。可见,国内与国外的教育部门与机构对专业外语的教学非常重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英语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教学定位不准确

各普通高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英语课程,但教学定位不够准确。有的高校把会计英语简单作为大学英语的延伸,只注重对语言本身的训练,忽略了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兴趣需求。有的高校甚至将会计英语设置成了选修课,可见并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未认识到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学过会计英语,会有可能在全球经济逐步一体化的进程中成为“文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会大打折扣。

(二)教学手段不足

1.课时少。虽然目前每个普通高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英语课程,但是课时较少,个别高校的会计英语课程只有 30学时,而会计英语的课程内容是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高度集成,如果课时较少,会导致教学内容还未展开,就已经结束的情况产生。

2.教学设备的使用不够灵活。未能在视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会计英语的积极性。

3.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高校对会计英语的考核方式大多只有期末时的笔试和口试两种,较易忽略学生平时的点滴进步,鼓励作用相应减弱。

4.教材缺乏适用性。由于条件所限,国外的前沿教材引进困难。国内教材的素材大多陈旧,缺乏吸引力。有的教材适合某类高校的学生,但对于其它高校的学生并不适用。

(三)教学方法单一

1.大班授课不能因材施教。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都不尽相同,如果只是采取一套教学计划、大班授课,会使有的学生觉得知识吸取不足,有的学生则跟不上进度。

2.过度依赖教材内容。目前,许多高校教师由于受多种因素限制,对会计英语课程的讲授只是讲解教材中的知识,不能及时用多种教学方法补充会计专业实用英语信息,从而使得教学枯燥无味。

二、会计英语教学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以三维需求为导向对会计英语教学进行重新定位

三维需求导向即学生就业需求导向、学生学习兴趣需求导向和课程设置目标导向。以此三维需求导向重新定位会计英语课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会计是经营性的语言,英语是世界首要通用语言,会计英语是国家之间、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从事经济业务往来所必备的交流工具。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诸多外企进入我国,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会计专业人才也为国外企业所需求。因此,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无疑为普通高校会计英语的教学定位提供了新的导向。高校学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用会计英语来体现所具有的会计专业技能,是当前会计英语教与学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同时,会计英语的教学不应只靠教师的课堂灌输,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得学生对会计英语的学习感兴趣,化解其畏难情绪,所以会计英语的教学也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普通高校的每一门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会计英语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用英语讲解的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知识的高度融合,有助于学生掌握用会计英语处理经济业务问题、编制英文会计报表的方式、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交流素养。

(二)教学手段的改进

1.适当增加会计英语课时。会计英语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会计英语教学毫无疑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计英语的教学必须具有系统性,即在会计专业学生完成了大一、大二的基础英语的学习之后,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就应学习会计英语,每学期应不少于40学时。这样做可以使得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对会计英语的学习应一直持续到大三结束。

2.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的运用不应只是简单地把教材的内容复制在课件上面,而应显示其在会计英语教学中的独特魅力。多媒体可以给会计英语课堂教学补充大量的视听信息,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利用与会计专业有关的英文图片、视频资料等带来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可强化学生的听读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现实感。

3.录音工具的使用。可利用课堂教学中的5—10分钟时间,播放与会计专业知识有关的英文原版录音。之后,请学生用汉语翻译所听内容,对于专业基础层次较高的学生,可试着进行复述。在少时多次重复播放后,请学生体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由被动聆听转为在业余时间,主动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工具进行会计英语的听力练习。

4.考核方式多样化。可将考核贯穿于会计英语教学过程的始终,考核不一定就是让学生答卷子,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随时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对学生会计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对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体现评分的公平性,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学习,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手段和改进教学方法。

5.教材选择注重适用性。会计英语教材是课程设置目标的直接体现,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根据各个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如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且高校条件允许,可采用国外优秀的会计英文原版教材。如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可采用知识体系较新,且难度适中的国内出版的会计英语教材。应鼓励会计英语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对会计英语课程内容的透彻把握。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1.分层教学法。以了解学生的英语、会计专业知识基础情况及拟就业单位类型为前提,针对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不同基础层次学生的会计英语技能都能得到提高。对于层次的划分,可采取学生自愿申请加入初、中及高级会计英语教学班级的方法。对于初级层次,教学应立足教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下复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起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对教材中一些疑难的词语、句子进行翻译和学习。同时,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熟记会计英语术语和一些经济业务的英文会计处理方法,并对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予表扬及考核加分。对中级层次的教学,教师可在教材之外适当补充稍具难度的会计英语实践材料,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高级层次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逐渐从课堂的主导者转换为引导者。教师首先可以做指导性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之后可以通过用用英语讨论的方法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对课文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老师要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再做总结性的点评。这个阶段老师可用全英语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当然也只能用英语来交流讨论。

2.案例教学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颇受学生喜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配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英语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还能够寓教学目标于学习乐趣之中,将会计英语的听、说、读、写和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用会计英语来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用会计英语表达的习惯。

3.情景教学法。教师为使学生在模拟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基本会计实务的能力,比较适合采用情景式教学法。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英语会计凭证、账目和会计报表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为学生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也可设计一个特定的环境,让学生担任出纳、会计及财务经理等角色,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用英语模拟场景对话并完成相应岗位职责。在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中,学生也锻炼了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所应具有的自主性和适应性。教师在情景教学过程中则作为辅助者及观察者,灵活把握每次完成情景教学任务的时间、难度。

上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 周桂英.从会计人才的供求现状看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1):61.

[2] 张宁,韩艳荣,田欣.会计英语教学的“五步”教学法[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7):61.

[责任编辑 王 佳]

作者:田丽开

上一篇:医院资产安全完整性论文下一篇:银行业应用难点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