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

2024-04-23

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共9篇)

篇1: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

1998年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

[作者]  1998年高考英语试卷评价组

[内容]

二、分题评价

(一)单项填空

NMET1998的单项填空检测内容包括5个方面:语音知识、语法基础知识、动词短语

知识、词语辨析、语用 知识。该题B节20 个小题的知识测试点的分布情况如下:

代词 形容词 副词 介词 冠词 时态 情态 非谓语动词 2 1 1 3 1 2 1998 2 1 1 3 1 2

1998 6 14 11 10 13 23 题号 8 20 25

24

强调 词语分辨 虚拟 从句 动词词组 语用 1997 1 2 1 3 1 2 1998 1 2 1 3 1 2 1998 22 17

19 9 12 7 题号 21 16 15

18

单项填空题中的绝大部分试题都有明确的语境设置,几乎没有单靠记忆语法规则或词汇

知识就能够做出正 确选择的`试题。选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讲求语言的灵活性和得体性。

从试题设计上看,单项填空B 节有三个 特点:

1.知识覆盖面宽,内容跨度大;

2.强调语境的作用,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检测力度;

3.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与NMET1997的测试项目大体一致。

(二)完形填空

NMET1998完形填空题仍为叙述型的短文。全文295词(270词+25空),语言输入量

为370词(270词+100空 /词)。如果以18 分钟为参考阅读时间,则读速为20.5wpm。

[1] [2] [3] [4] [5] [6]

篇2: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

1998年普通高考英语试卷(NMET)是依据1990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和《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英语科)》命制的。这套试卷继续坚持“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英语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继续坚持“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设计原则,是一套有利 于选拔人才、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成功试卷。

 

试卷评价组认真研究了NMET1998试卷的抽样统计数据,分析了全卷的试题,比较了全国主要省、市、地区 的反馈信息,特作如下报告。

一、总体评价

(一)统计数据

1.NMET试卷全卷分析一览表

理工类:英语题号 满分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区分度 未答 零分

人数 人数1. 25.0 13.78 .55 3.816 .613 0 12. 25.0 15.78 .63 4.039 .612 0 13. 45.0 23.57 .52 7.265 .681 0 14. 10.0 5.61 .56 2.468 .627 0 384.76 1.0 .70 .70 .161 .387 0 3974.77 1.0 .65 .65 .476 .523 0 1544.78 1.0 .80 .80 .403 .387 0 2664.79 1.0 .69 .69 .464 .543 0 1094.80 1.0 .10 .10 .295 .287 0 11794.81 1.0 .44 .44 .496 .503 0 7314.82 1.0 .30 .30 .460 .437 0 9084.83 1.0 .79 .79 .404 .434 0 2684.84 1.0 .69 .69 .519 .190 0 4154.85 1.0 .46 .46 .198 .501 0 1705. 15.0 6.78 .45 3.850 .690 0 735.86 1.5 1.04 .70 .694 .471 0 3925.87 1.5 .86 .57 .747 .508 0 5575.88 1.5 .33 .22 .618 .381 0 10215.89 1.5 .67 .45 .755 .505 0 7205.90 1.5 .93 .62 .737 .532 0 4995.91 1.5 .36 .24 .650 .015 0 9945.92 1.5 .85 .57 .753 .483 0 5575.93 1.5 .83 .55 .745 .628 0 5845.94 1.5 .52 .35 .708 .440 0 8465.95 1.5 .39 .26 .667 .370 0 9696. 30.0 16.03 .53 6.865 663 0 28

下面为五个分组的分数段及标准平均分:

G1(.0.61.0) G2(61.0.78.5) G3(78.5,89.5)

29.42 42.35 50.34

G4(89.5,101.5) G5(101.5,150.0)

58.31 71.50

2.难度比较

总体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单项 完形 阅读 单词 短文 书面

拼写 改错 表达1995 0.54 0.61 0.52 0.49 0.32 0.491996 0.56 0.59 0.53 0.67 0.32 0.43 0.551997 0.52 0.55 0.54 0.54 0.41 0.56 0.461998 0.51 0.55 0.63 0.52 0.56 0.45 0.53

3.各大题区分度比较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单项 完形 阅读 单词拼写 短文改错 书面表达 1996 0.624 0.599 0.667 0.592 0.605 0.618 1997 0.661 0.655 0.708 0.578 0.730 0.661 1998 0.613 0.642 0.681 0.627 0.690 0.663

4.全卷词量比较

总词量 单词量1994 2291 6911995 2700 7521996 2650 6261997 3055 7971998 2976 706

(二)试卷特点

1.平稳把握英语考试改革的战略方向:从重点测试语言形式转向重点测试语言意义

评价组回顾了我国英语高考考试改革的历程,认为NMET1998试卷是一份既能充分体现十多年英语考试改革 成果、又能指明今后英语考试改革战略方向的继往开来的试卷。英语高考考试改革是在1985年起步的,其间经 历了MET标准化测试的试验过程,又在1991 年推出了适应会考后高考选拔模式的NMET试卷,1996年则进行了题 型的局部调整。整个改革进程从测试形式的结构性调整逐步进入测试内容的大幅度改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战略方向上看,我国英语测试改革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测试的重点从语言形式(form)转到语言意 义(meaning )上来。NMET1998试卷命题显然明确地坚持了这个战略方向:除少数试题直接涉及对较为复杂的 语法形式的.测试外,绝大部分试题都

篇3: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问题

高考英语写作项目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 其内容效度证据是什么?内容效度指的是测试内容具有多大程度的代表性, 也就是常说的覆盖面问题。

1.2 研究对象

受试对象是根据学校类别、所在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进行挑选的高三学生, 来自六所不同的中学, 这六所中学分别取自山东省的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临沂、东营、莱芜、青岛、潍坊以及济南。每所学校抽取四个班, 分别是文科重点, 理科重点, 文科普通和理科普通。共有942名高三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 这其中, 有876名同学的调查问卷是有效的, 总体有效率为93%。

有效问卷调查参与者中, 从性别上看, 有男生407人, 女生469人;年龄上, 平均18.4岁。调查进行时, 他们都在复习准备即将到来的高考。这876位参与者足以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参与者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参与者统计学特征相对平均, 即性别比例适当, 年龄上无悬殊差距, 而且来自山东省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类型班级, 能够代表山东省的高考考生。

1.3 研究工具

使用问卷对测试任务特征进行调查。测试任务特征包括:测试的目的、回答形式、分数的权重、评分标准、项目的排列、时间的限制、文本体裁、文本长度、信息类型、主题熟悉程度、输入输出形式。

使用SPSS软件中的描述性统计对问卷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卷调查是以对任务背景和任务要求为基础的。问卷项目01-08是关于任务背景和任务要求的, 其中项目01调查的是提示语的明确表述;项目02针对的是题目类型;项目03有关评分标准和权重的;项目04、05是关于时间限制和文本长度的;项目06关于话语方式、信息性质、内容知识和功能范围的;项目07是关于测试目的的。

2.1 问卷的频数统计

项目1“我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提示语中的词汇和语句”, 调查的是考试提示语, 有44.9%的考生赞成或非常赞成提示语使用的语言简单易懂, 41.2%表示不确定, 而表示不赞成的仅占13.9%。尽管对许多考生而言不成问题, 但提示语内容仍需进一步改善, 必须尽可能广泛地考虑到全部考生的知识背景。

项目2“提示语清楚地解释了文章所要求的格式或结构”, 调查的是题目类型, 有56.5%的考生赞成或非常赞成提示语清楚地解释了文章所要求的格式或结构, 表示不确定的占32.5%, 而不赞成的仅占11.0%。这就说明了提示语对题目类型的表述还是比较清晰的, 这可能与大部分考生在高考之前进行了充分准备有关。

项目3“提示语清楚地解释了文章的得分要点”, 调查评分标准和权重, 48.4%的考生赞成或非常赞成提示语清楚地解释了高考写作的得分要点, 32.2%的考生表示不确定, 而19.4%表示不赞成。这说明尽管高考写作的提示语中包含了“将从文章内容、组织、语法和准确四个方面评分”, 但评分的具体步骤, 关于以上四个方面如何得分及扣分的详细说明, 并没有充分地提供给考生。

项目4“规定的写作时间对我来说很充足”, 调查的是时间限制和文本长度, 只有33.4%的考生赞成或非常赞成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写作, 36.4%的考生表示不确定, 而另外31.2%则是不赞成。这充分说明,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用于写作的时间并不宽裕, 或者说明高考写作对于文本长度的要求过长。

项目5“我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该文”, 同样调查的是时间限制和文本长度, 频数统计的结果显示只有27.7%的考生赞成或非常赞成他们还可以再短的时间内完成写作, 而33.6%的考生不确定, 38.6%不赞成。这个结果与项目4的频数统计结果相一致。这充分说明命题者应当反思对于高考写作的时间限制和文本长度要求是否合适, 同时, 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应该督促学生加快试卷上其他题型的做题速度。

项目6“我很熟悉议论文或论说文的体裁”, 是关于话语方式、信息性质、内容知识和功能范围的。只有36.6%的学生赞成或非常赞成他们熟悉议论文的体裁, 而39.2%的考生不确定, 24.2%则不赞成。这说明对许多考生来说, 写这一体裁的文章是有困难的。

项目7“该文适合用来测试我的英语写作能力”, 调查的是测试目的。41%的考生赞成或非常赞成, 38.5%的考生不确定, 而20.5%的考生不赞成, 大致与项目6的调查结果相一致, 这说明其他类型的体裁也需要在高考写作中进行测试, 因为一种体裁很可能不足以代表考生的写作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 问卷是在高考前实施, 而不是在考生经历真实高考之后, 因此许多考生问卷作答过程中倾向于选择“不确定”选项。对于“不确定”这一选项在每个项目的频数统计中所占的份额, 我们应当分情况来分析。譬如说有的考生选择“不确定”是如问卷设计所言, “觉得某问题难以回答 (例如:大约一半不赞成, 一半赞成) , 请选择‘不确定’”;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考生选择“不确定”选项, 是本着对调查负责的态度, 毕竟还没有经历高考。

2.2 对问卷开放性问题08的反馈

对项目08“如果您对测试中的提示语或以上问题 (1-7) 还有其它看法, 请写在下面”的反馈:

(1) 题目要求对写作的体裁和格式做了太多要求, 如果每个人的作文都写得一样, 写作岂不是很无聊;

(2) 15-20分钟的写作时间差不多应该够了, 但是题目要求把内容限制得太死了;

(3) 考的写作不能反映实际写作能力;

(4) 我认为我能通过更多的阅读和写作来掌握基础知识;

(5) 写之前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和组织, 这样才能充分表达观点;

(6) 我觉得太多的生词使我不能完全表达我想说的。

反馈 (1) 表明高考英语写作要求的议论文体裁限制了考生的发挥, 其他类型的体裁也应当包括进来, 这与问卷调查中项目6、项目7的统计结果相一致, 也就是说, 高考英语写作仅要求一种体裁类型会妨碍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

反馈 (2) 表明至少对一些学生来说考试时间是足够的, 但是, 题目要求会影响考生观点的表达, 而这与反馈 (1) 和 (3) 部分符合。

反馈 (3) 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项目7的定量分析, 并表明高考英语也应该考其他类型的写作体裁。

反馈 (4) 表明高考之前考生可以做充分的准备, 再进一步, 也说明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学生是可以写好高考写作的。

反馈 (5) 表明, 对于写作时间, 有的学生感觉足够, 有的不够用。这也很大程度上支持了问卷中项目3和4的统计结果分析——绝大多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完成写作。

反馈 (6) 说明有限的词汇量是考生写好写作的巨大障碍。

根据对问卷频数统计的定量分析和对开放性问题反馈的定性分析, 我们看到, 大多数高考英语写作的内容效度并没有被充分认可, 很大程度上并不令人满意。我们需要做大量工作来改善内容效度证据, 尤其是时间限制和文本长度、话语方式、信息性质、内容知识和功能范围以及测试目的:时间限制和文本长度方面, 应提供更宽裕的时间, 或降低文本长度的要求;话语方式、信息性质、内容知识和功能范围以及测试目的方面, 应当设置多于一种的写作测试方式, 提供除议论文之外的其他的体裁要求, 因为一种体裁很可能不足以代表考生的写作能力。而提示语、评分标准和权重这两个方面, 尽管有近半数的考生认可, 也需要得到改善:提示语方面, 内容上必须尽可能广泛地考虑全部考生的知识背景;评分标准和权重方面, 评分的具体步骤即如何得分及扣分也应充分地提供给考生。

3 结束语

本研究发现, 高考英语写作的内容效度不高, 因为对问卷调查频数统计的定量分析和对开放性问题反馈的定性分析显示, 大多数的内容效度证据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令人满意。我们需要做大量工作来改善, 尤其是时间限制和文本长度、话语方式、信息性质、内容知识和功能范围以及测试目的, 而提示语、评分标准和权重这两个方面, 尽管有近半数的考生认可, 也需要得到改善。

摘要:该研究通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942名即将参加山东省高考的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 (876份问卷有效) , 进行分析, 以及对其中随机挑选出的、有代表性的30名学生进行访谈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高考英语写作在测试任务特征中的“时间限制”、“文本长度”、“文本体裁”、“测试说明”、“评分标准”等方面亟需改善。

关键词:高考英语写作,内容效度

参考文献

[1]Bachman L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Bachman L F, Palmer A 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 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Weir C J.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Language Tests[M].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 1993.

[4]Weir C J.Language Testing and Validation: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M].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 2005.

篇4: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

关键词:刊物阅读,多度实效应用,阅读设题,篇章挖空填词,写作观感摘要,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分类号】G633.41

一、前言

目前高考改革推陈出新,英语新课标所设计的三个教学目标(即用英语获得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不断向所有的一线的老师与学生们敲响了警钟———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性。纵观传统英语教学中“泾渭分明”的各类课型,如词汇课,语法课,阅读课等,只是主观地截断了一门语言的综合性,当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本文在传统英语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英语刊物阅读的多方挖掘,对一份材料进行“破卷式”综合合理运用,来衔接器各类课型之间的关系,也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刊物阅读的重要性的理论背景

刊物阅读学习和掌握现代英语的最实用、最简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学习英语的最好教材,这点在钱绍昌教授在其《新闻英语问题与范文评析》的序中便指出了。而在教育部组编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中更是明确规定:“学生应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纸,杂志,广播或电视等多渠道资源查找并阅读所需资料”。北京大学王蔷教授在其已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分析和实施策略》(2010:15.)中也强调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特别是报刊,图书馆或网络等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三、刊物阅读在福建省高考英语改革中的实效应用

1、通过刊物中提高学生综合阅读的理解能力。

二期课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在应在课外完成二十五万字的阅读量,约合1000篇左右的短文;而如果课外阅读只是过于依赖学生的自觉,没有任何老师的必要辅导,没有目的性的设置任务或评估方式,那么课外阅读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甚至见效甚微。故可以通过选择这些带设题的刊物篇章或自行对刊物文章的设题,鼓励学生坚持进行限时泛读与精读的结合,如,目前高中有在使用的刊物《21st Century Teens》高中版每一期都会根据高中三个年段学生的基础,提供目前国内外与时俱进的阅读材料,其地道的语言文化,难易适度的编排 ,及根据高考阅读设题的要求,对四到五篇新闻进行有目的性地设题,都足以刺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连带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策略潜移默化在阅读中有目的地根据已设的题来进行推理判断,把握文章主旨要义,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或句意等,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综合能力。

2、通过对刊物篇章段落的挖空填词改造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语句和语法构成的能力

高考改革中,进一步强化了语法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句子成份结构,扫清了“拦路虎”,文章也就容易读懂了。因此笔者在平常的教学中会对刊物文章的一些篇章段落进行改造,从单句挖空填词,到最后的篇章浓缩后的挖空填词,来增加英语刊物的利用率,也从另一侧面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对于在强化语法——非谓语时,笔者对正在使用的高三版《Teens》2015-2016年度第3期中《Film shows real war》進行了如下的改变:

“________(commemorat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victory in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World War ,the documentary Images on Fire will take the viewers through the many struggles and victories of Chinese forces and citizens during the war.______ sets the film apart from others is that it ________(make) from real footage from actual historical events.Director Li said while _______(look) through the large collection they went through_______(use) in the documentary,they were able ________(discover)new parts of history that people _________(hear) about before.Sometimes it was difficult for them _______(watch) the tragic images._______(overcome) all the difficulties,they want people to learn from history,_____(cherish) peace and never let war happen again.”

由此,既通过速读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又在此基础上再度挖掘,进行对通篇部分动词形式的考察,来巩固学生的非谓语观念,实现了阅读材料的二度利用。当然,笔者建议,可以根据文章的词汇特点,进行适当的改编,如,部分文章里在词性的变化上较大,就可进行一些词的词性训练,培养学生根据文章的结构来进行正确的词性判断,这也是新高考形式下需要重点关注的。

3、通过刊物进行写作摘要和诵读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最能体现英语语言水平的一个标准,因此写作训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学生们写作时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所用词汇极为贫乏,且用词不当,语法错误更是层出不穷,或句型单一。这无疑是缺乏语言实践造成。要解决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分离现象,除了基本的写作语法和句法训练,笔者认为,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按照“词—句—段—篇”训练程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必要的写作摘要和诵读,是增强写作内容质感和饱和感的关键(曹敏.2011:02)。笔者尝试在刊物阅读的任务布置中添加了进行刊物阅读后的美句摘抄和观感写作,部分学生在写作初期亦常常出现词汇贫乏,文句单一无味等问题,但坚持一段时间的摘抄和观感写作以后,习作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越发丰满生动,甚至一些习作中开始出现非常、地道、且优美的句子。调查后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美词句均来自于平常刊物中篇章阅读,由学生进行摘抄后诵读而得,然后在每次写作中进行有意地并恰到好处地模仿运用或改造。可见写作活动让学生有意识进行“课外阅读补给”和反复诵读,由此借助“熟能生巧,巧而生变”的规律,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朱慧芳.2007:8)。

四、结束语

刊物辅助教学在教室和世界之间搭建桥梁,当刊物教学真正促进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时,才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刺激和鼓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后刊物阅读,促进终身学习。参考文献

[1]教育部组编,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试用稿),2003:11。

[2]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

[3]曹敏 . 以读促写,循序渐进〔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02):34--38

篇5: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

第1题

沥青面层压实度评定当K≥K0且全部测点大于等于规定值减几个百分点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合格率为100% A.1 B.2 C.3 D.4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2题

试验段密度用核子密度仪定点检查密度不再变化为止,然后取不少于()个钻孔试件的平均密度为计算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A.15 B.10 C.7 D.12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3题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合格评定时合格率不得低于()% A.80 B.85 C.90 D.10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4题 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应进行()次取平均值 A.2 B.3 C.4 D.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5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进行含水率检测当含水率小于7时平行试验差要求是多少? A.0.5 B.1 C.0.3 D.2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6题

路堤施工段落短时分层压实应点点合格,且样本数不少于几个? A.3 B.6 C.9 D.1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7题

路基路面压实不足的危害有哪些? A.沉陷 B.裂缝 C.车辙 D.破损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8题

以下哪些因素影响压实度检测结果 A.含水率 B.压实厚度 C.检测方法 D.压实功能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9题

以下密度为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的有 A.试验室标准密度 B.试验段密度 C.最大理论密度 D.现场检测密度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10题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 A.测试厚度 B.量砂密度 C.填筑材料 D.检测位置 答案:A,B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11题

路基与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以轻型击实为准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12题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规定,击实试验应作两次平行试验,取两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13题

当压实度检测样本数小于10时应按点点合格来控制且实际样本数量不得少于6个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8.0 批注:

第14题

当K小于K0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为不合格,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15题

基层压实度检测数据中有一个点压实度小于标准规定极值,但K≥K0,该评定路段压实度为合格。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篇6:高考题型规律英语试卷

一、英语听力:要抓到一些基础信息

英语最先考听力,听力占30分。提高英语听力需要靠平时的积累,考前一个月的突击可能也会有作用的。

入场之后拿到试卷,虽然不能动笔,但是可以看题,真正答题时,可以快速做答。在拿到试卷时,应该尽快熟悉听力的题目以及各个选项,这样,头脑中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题干的要求是什么,说的是哪些内容?趁着这几分钟去浏览题目,带着目的去听,效果会好一些。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可能听完录音之后再看题,在听明白之前,就可以做一个判断:这是哪个方面的信息,你只要抓到一些基础信息就可以,而不是把每字每句听得清清楚楚,有时需要计算、推断和猜想。

在这一个月内,对于听力基础比较差的考生来说,每天是可以听听高考主播的录音,熟悉其语速和短句的朗读习惯。平时,还是尽量多朗读,读好了不仅能提高听力,别的题型也可以做得好。

二、完形填空:最好是把文章读懂再做题

完形填空题实际上就是一篇文章,它跟单项选择题不一样,其中有20个空需要填写,基本上所有的词的类型都会涉及到。只要翻译通顺,再理解文章的意思,就不难回答了。你要弄清楚,命题者讲这个故事,是想跟你分享什么样的经历或者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体验等等。你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进去,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要按照的文章的主人公的想法来。

答完形填空题有一定的技巧。每一段会有一个词,是作者意图与你分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核心所在,一般来说,第一段说的是全文的故事,有中心概括全文,然后一层一层往下讲。所以第一段的题可以慢一点做。每一段第一句都有一个特点:是一个主题句,中间有一个名词。你要明白这个名词在讲什么。如果没有看下文就把这个词写出来,是不正确的。最好是把文章读懂再做题。

三、英语改错:设计出的错误是有规律的

很多考生害怕改错题,其实,改错题的难度并不大,只是有的考生写完作文没有时间答改错题了;有的考生因为积累的词法、句法的知识不够用,遇到改错就焦急、忙乱。

改错题中的错误是非常有规律的,是命题者有意识地设计出的错误,不是学生们平时写作偶尔犯的错误。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便能掌握一些规律,你需要改的东西与词法和句法有关系,考的可能是固定短语、动词的时态等,只要动一个字就可以改对。你要记住,按照规律去改。

在读题的过程中,你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如果读不顺,就说明其间有错误,动词经常被设计出错误让你来找,也有一些小词会被命题者看中,比如冠词、介词等等。掌握其出题规律,有一定的朗读能力,适当翻译一下是不是很顺,想一想正确的说法是不是这样。这样来答题,你最少能得五六分。所以,考生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改错题。

四、阅读理解:要注意单词的多种含义

如何准确快速地从阅读理解中得分?阅读理解题型涉及内容较多,需要一定的词汇量和快速搜寻信息的能力。

答阅读理解题,要对全文故事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做一个整体的判断。在阅读理解中,有些你认识的词可能会有新的用法,你千万不要因为学过这个词,就按照你所理解的意思来。同样一个单词,有几个含义甚至十几个含义,应该根据其背景资料进行翻译。

在答阅读理解题时,容易犯的错误是,你以为读懂了,却会在很小的细节中出错。比如说,有些信息是匹配的,有些是不匹配的,命题者往往会偷偷换一点内容,你必须从文章当中找到完全对应的信息去匹配。有的时候,不能看到A选项对,别的选项就不看了。在高考前做练习题时,容易在哪方面出错多,你就专门找它攻克难关,多做一些训练。

五、英语作文:仔细审题写出关键词

谈及英语作文,考的较多的是书信等应用问题。比如说邀请函、感谢信等,基本上都是与学生学习生活、日常活动密切相关,以及这个年龄阶段应该关心的社会生活,比如全球变暖等话题。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要写出基本信息,要明白哪几句话必须说、从哪个角度说,或说到什么程度。要写好文章开头一句话、结尾两句话、中间写出若干个要点等,若想得高分,要学会把要点展开来写,写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式,而不要写得干巴巴的。

篇7:全国高考英语试卷与解答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1.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Open the window. B.Find another room. C.Go out with the woman.

2.What do we know about Peter Schmidt?

A.He has lost his ticket.

B.He is expecting a ticket.

C.He went out to buy a ticket.

3.What do we know about mother and son?

A.She wants to tell him the result of the game.

B.She doesn’t like him to watch TV.

C.She knows which team he supports.

4.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Exam results.   B.Time for the exam.    C.Change of class hours.

5.What will the woman tell the man?

A.Her company’s name.   B.Her new address.   C.Her phone numbe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6.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man and the man?

A.Wife and husband.  B.Doctor and patient.  C.Boss and secretary

7.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about the man?

A.He is not good to the children.

B.He is not telling the truth.

C.He sleeps too much.

8.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An office.    B.A fruit shop.     C.A police station.

9.What does the woman have to do now?

A.Wait for Mark at the crossroads.

B.Walk ahead and turn right.

C.Walk a little way back.

10.What exactly does the man want to find out?

A.What people think of the bus service.

B.How many people are using the bus service.

C.Which group of people use the bus service most often.

11.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 bus service?

A.The distance between bus stops is too long.

B.The bus timetables are full of mistakes.

C.Buses are often not on time.

12.Why does the woman say her husband is fortunate?

A.He often goes to work in a friend’s car.

B.He doesn’t need to go shopping by bus.

C.He lives close to the bus station.

13.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Salesperson and customer

B.Old school friends

C.Fellow workers

14.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She is fond of her work.

B.She is tired of traveling.

C.She is interested in law.

15.What is the man?

A.A company manager. B.A salesperson. C.A lawyer.

16.Why does the woman ask for the man’s address?

A.To send him a book.

B.To get together with him.

C.To repair something at his home.

17.What is the aim of the program?

A.To keep trainees in shape.

B.To improve public relations.

C.To develop leadership skills.

18.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the trainess be doing during the program?

A.Attending lectures on management

B.Preparing reports for the company.

C.Making plans for a journey.

19.How long will the program last?

A.8 days B.12 days C.20 days.

20.If people want to join the program, what should they do after the meeting?

A.Take a pre-test     B.Pay for the program.      C.Sign on a piece of paper.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Don’t be afraid of asking for help_____ it is needed.

A.unless       B.since       C.although      D.when

22.A cook will be immediately fired if he is found______ in the kitchen.

A.smoke        B.smoking        C.to smoke        D.smoked

23.Allen had to call a taxi because the box was _____ to carry all the way home.

A.much too heavy     B.too much heavy      C.heavy too much      D.too heavy much

24.―Sorry, Joe, I  didn’t    mean to…

―Don’t call me “Joe”. I’m Mr Parker to you, and____ you forget it!

A.do       B.didn’t        C.did        D.don’t

25.If anybody calls, tell them I’m out, and ask them to ____ their name and address.

A.pass        B.write         C.take         D.leave

26.The sign reads “In case of___ fire, break the   glass and push_____ red button.”

A.不填;a       B.不填;the        C.the; the         D.a;a

27.All morning as she waited for the medical report from the doctor, her nervouseness ______.

A.has grown       B.is growing        C.grew         D.had grown

28.A left luggage office is a place where bags_____ be left for a short time, especially at a railway station.

A.should        B.can        C.must        D.will

29.We’re going to the bookstore in John’s car. You can come with us ______you can meet us there later.

A.but       B.and        C.or       D.then

30.Why don’t you put the meat in the fridge? It will _____fresh for several days.

A.be stayed        B.stay          C.be staying       D.have stayed

31.News reports say peace talk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_____ with no agreement reached.

A.have broken down      B.have broken out      C.have broken in      D.have broken up

32.―There’s coffee and tea: you can have ______.

―Thanks.

A.either      B.each        C.one       D.it

33.―Susan, go and join your sister cleaning the yard.

―Why______ ? John is sitting there doing nothing.

A.him        B.he       C.I        D.me

34.The old couple have been married for 40 years and never once______ with each other.

A.they had quarreled         B.they have quarreled

C.have they quarreled        D.had they quarreled

35.―I think you should phone Jenny and say sorry to her.

― _______. It was her fault.

A.No way       B.Not possible      C.No chance       D.Not at all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

篇8: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

效度是指在多大程度上测试了想要测试的内容 (Heaton, 2000) 。根据测试数据所做解释与判断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所能考查设计人想考查的内容的程度。通俗地讲, 测试效度指“一套测试所考的是否就是设计人想要考的内容, 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考了想考的” (刘润清, 韩宝成, 2003) 。因此, 效度就成了衡量语言测试质量的最为重要的指标。Bachman将语言测试的效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内容效度, 指测试是否考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 主要是指试题与所要考察的语言知识, 技能和语言能力的相关性, 代表性与考生的适应性 (刘润清, 韩宝成, 2003) 。其高低根据测试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确定;2) 结构效度, 其高低根据测试项目及其所反映的理论关系决定;3) 标准关联效度, 其高低源于某一测试在反映学习者水平方面与其他外在评估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上;4) 预测效度, 其高低根据测试能否准确预测学习者将来的学习成绩而定;5) 卷面效度, 指测试中根据观察者的主观判断, 测试达到预先设想的衡量知识或能力的程度。一项测试的内容效度是最重要的要素。语言学家Bachman (1996) 指出, 效度是制作, 解释和使用语言测试最重要的指标。就高考英语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来说, 它的内容效度具体体现在阅读量, 选材和技能考核等三个方面。

1 篇章长度和阅读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考试大纲》对阅读的要求是:考生要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刘润清, 韩宝成 (2003) 认为, 阅读文章的长度在200-500词内比较恰当;Heaton (2000) 指出, 对于中等水平学生, 阅读以200-300词为宜。从表1可以看出, 2010四川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5篇文章的长度全部在200—400之间, 平均单篇词数为300词。其中C篇文章最短, 241词;E篇文章最长, 365词。总的来说, 5篇文章长度都比较合适, 符合《考试大纲》要求。

对于阅读速度,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 (以下简称《教学大纲》) 曾指出, 对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而言, 较低水平应达到每分钟50-70词的阅读速度;较高水平应达到每分钟70-80词的阅读速度。对于高考这样选拔性的考试, 其目的是为了给高等院校甄选和输送人才, 设置较高水平的阅读速度要求更加合适。按照规定, 阅读理解部分的答题时间是40分钟。根据表1所示, 阅读理解材料总词数加上题目词数为2324词, 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要求为每分钟58.1词。由此可见, 今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 但仅达到了较低水平。从2003-200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分析来看 (董曼霞, 2008) , 这5年的阅读理解部分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要求在每分钟51.4-57.1词之间, 平均阅读速度要求为每分钟54.1。对比该研究结果, 2010年高考四川卷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要求略高于2003—2007年全国卷的平均水平。考虑到四川省处于西部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城市与乡村不平衡的教学实际, 这一阅读速度是合理并且可以接受的。

2 阅读材料的难度是否合适

一般来说, 阅读材料的难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语言难度, 包括词汇难度, 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生词量的多少;题材与背景是否熟悉;文章的体裁因素。

2.1 生词量

词汇对学生在英语阅读测试中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在实行的《新课标》列出了学生应该掌握的3500个单词。超出这个范围的词汇通常被称为“超纲”词汇, 在试卷中通常进行以下处理:1) 为某些起关键作用的生词标注汉语, 以保持短文的可读性;2) 如果生词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则不做标注;3) 将某些生词作为考点, 用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 (刘庆思, 2008) 。然而, 此类词的数量往往被严格限制, 在阅读理解中, 一般要求生词率控制在3%以下。

从表2可以看出, 2010年四川卷阅读部分5篇文章的生词率均控制在3%以下, 其中4篇的生词率不超过2%, 整个阅读部分的平均生词率在1.4%, 相对来说, 该试卷阅读理解生词率是比较低的。另外, 5篇文章中大部分的超纲词汇都属于合成词和派生词, 很多都可以根据平时所学及考试上下文猜个大概意思。

可见,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学生构词猜词能力的培养,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2 题材与体裁

Bachman (1996) 认为, 在阅读理解测试中, 题材选择对受试者的表现有较大影响。也就是说, 熟悉所读话题的考生会比不熟悉的考生有优势。因此, 题材的选择对测试效度有较大影响。《新课标》列出了24个题材项目, 其中包括个人情况, 历史与地理, 社会, 文学与艺术, 日常生活, 自然科学技术等。对于体裁的选择, 《考试大纲》没有十分明确地界定, “要求考生能够读懂书报杂志, 网络等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及广告说明等, 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董曼霞 (2008) 对2003—200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调查后发现, 阅读理解在体裁选择上一般包含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和应用文四大类。2010年四川高考卷阅读理解的5个篇章, 它们在题材和体裁上具体分布如下:

从表3可以看出, 2010年四川卷阅读理解选材较为广泛, 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考生较熟悉的与生活相关的故事被安排在首篇, 便于考生进入状态。E篇文章虽然长度最长, 但仍然是考生较熟悉的生活故事, 便于考生理解。B篇文章是整个四川卷的亮点。节能环保的住房一文, 涉及到当今社会两大热点“低碳生活”和“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廉租房”, 相当地与时俱进!而新闻、时政、广告等题材课本上不多, 却又是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材料, BCD三篇文章凸显了阅读理解测试的实用性, 社会性和时效性, 对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学会学习、适应自然和社会等均有积极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作用。

在体裁选择上, 记叙文, 新闻文体, 说明文和应用文都有涉及。考生通常对说明文和议论文比较难把握, 因为这两类题材生词涵盖量相对多一点。学生对日常生活题材的记叙文及信件则比较熟悉, 相比而言, 更易得分 (汪臻, 夏谷鸣, 2009) 。但是应该看到, 本次考试没有涉及议论文体, 对于阅读理解测试的体裁广度上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遗憾。

3 阅读理解能力考核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阅读理解测试的是考生的基于阅读的理解能力。《考试大纲》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考核内容的定位明确而详尽:1) 理解主旨和要义;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 做出判断和推理;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从答题角度讲, 它们是帮助考生根据要求一步步达成理解的手段;从命题角度讲, 它们是阅读理解试题的考点。通过对阅读技能的分析, 不但能够说明阅读部分每小题的考查要求和质量情况, 还可以掌握阅读部分的层次分布和要求分布, 这也是对内容效度的控制。

如表4所示, 2010年高考四川卷阅读试题基本覆盖了要求的六种技能, 主要测试的是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细节信息的理解能力。细节题占到半壁江山, 对细节题的考核, 其实是对阅读最基本的功能即获取信息的考核, 就是对考生对文章具体所讲内容的考核。其次考核的是对文章主旨要义的把握能力及推理判断能力。阅读一篇文章, 理解文章主旨要义, 了解文章具体细节对主要信息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该次考试对考生五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涉及, 是较全面的考核。如果能对考生篇章结构的能力加以考核, 无疑会更加提高该次测试的效度。

4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 2010年高考四川卷阅读理解测试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没有真正读懂文章, 理解语境, 是无法答好题的。总的来说, 阅读理解背后考察的最多的还是考生的功底, 重视文章主旨大意和具体细节的把握。本次研究没有对阅读测试中题目本身的设计进行分析, 但其实这样的分析也非常必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分析和研究, 试题命制才能更加科学, 更加严谨, 更好的体现测试的效度要求, 从而真正实现高考“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

摘要: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 其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不容忽视。与国内外许多大规模语言测试一样, 高考英语把阅读理解作为测试的重点项目。为了使高考阅读理解测试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让广大考生能较好的反映出真实阅读能力, 符合高考的基本原则, 效度分析工作就是必不可少的。文章将从对阅读量, 选材和技能考核等三个方面对2010年四川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进行效度分析, 籍此为今后高考试题命题以及基础英语教学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内容效度

参考文献

[1]Bachman L F, Palmer A 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ty Press, 1996.

[2]Heaton J B.Writing Language Test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董曼霞.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实证研究[J].中国英语教学, 2008 (4) .

[4]刘庆思.从试卷设计看高考英语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J].中小学英语教育与研究, 2008 (5) .

[5]刘润清, 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6]陆巧玲.CET—4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分析[J].高教论坛, 2008 (5) .

[7]汪臻, 夏谷鸣.2009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育与研究, 2009 (10) .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9: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

作为高中新课改首批试验区,2007年山东省、广东省分别单独命题,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联合命题。其主导意识是凸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这3套试卷在结构技术及命题质量上存在标准不一、质量失控等问题。高考语文考试评价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是高考语文科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其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是充分发挥考试效能的关键。

二、高中语文考试评价标准的构建

所谓评价标准,是指在某类或某种考试中应试者在规定测试要素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要素,即测评的准则和尺度。构建高考语文考试评价标准,首先要明确内容要素、能力要素以及各要素的评价依据。

《课程标准》是语文高考命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这里有两点是语文命题的旨向:一是测试语文素养,二是选拔人才。

同时,语文命题还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客观实际标准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课程标准》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突出的是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强调的是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选修课程包含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都分成若干个模块,各校的教学是有选择性的。

语文科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异,从学科特征上来说,语言知识与表达、阅读与鉴赏、写作等三大知识与能力涉及语文科的整个体系,无论用哪个版本的教材,对高考的命题与解题都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考虑到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与高校选拔的功能,高考语文命题就必须围绕必修课程,贯彻《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因素,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目标是语文试卷内容与能力落实的轴心。

三、高中语文考试评价标准的要素

《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主要表现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知识与能力体系。

1.内容要素

命题内容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个方面。必考内容有:①现代文阅读;②古代诗文阅读;③语言文字运用;④写作。选考内容有:①文学类文本阅读;②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考试大纲应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及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包括必考和选考)及能力层级要求。

2.能力要素

《课程标准》从A、B、C、D、E、F六个层次对能力要求进行划分(如表1所示),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等次。

《课程标准》对能力要求的划分,体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特征,即重视基础(识记与理解)、强调能力(分析鉴赏)和突出应用(表达应用)。根据时代的要求,语文学科的创新性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述,即探究能力。目前的命题对探究能力的测试侧重对文本内容的阅读拓展,即从文本出发,让考生结合对阅读内容的解读,谈谈看法。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开放性的试题,对这类试题,评分时要注重“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四、试卷结构技术指标的构想

在对《课程标准》进行理论分析和对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3套试卷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对新课程高考试卷结构技术指标提出以下构想。

1.内容要素

内容要素是试卷的核心要素,考什么是试卷的中心。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我们仍将内容定为七个板块,下面对各板块进行分说。

(1)语言基础知识

语言基础知识部分属于语文科的常规考点。2007年各卷设题情况如表2所示:

语言基础知识一直是语文试卷的稳定内容,相关知识内容已经全部放开,命题时可以从中有选择地拟题。从近几年来的情况来看,成语、病句的考查率为100%,这主要是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其实,语音、字形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标点符号也是语言知识和表达运用的基本功,识记常见的作家作品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命题时应该从上述考点中选择3~5个拟题。

(2)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现代科技文阅读和现代社科文阅读。通过阅读这类浅显的文章,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筛选和整合,以及推断和想象能力。2007年新课程高考这部分设题情况如表3所示:

2007年新课程高考3套试卷,选材均为社科文,拟题全部放弃了对理解概念和推断想象的考查。

如果从阅读材料的分布情况来看,现代文阅读部分还涵盖了现代文学作品和现代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因此,现代文的小阅读应该将科技文纳入重点内容。当然,考虑到选材的轮换性,也可以选择社科类文章,但是应该将科技文作为主流选材。至于测试的内容,筛选信息、把握内容可作为常考点,理解概念、推断想象仍然应该作为考查内容。

(3)古代诗文阅读

2007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命题情况如表4、表5、表6所示:

2007年新课标各套试卷,无论是材料的难易还是考点的布局,基本上与多年来各省市命题的思路一致。值得肯定的是选材视野开阔,既有传记也有小说。诗歌鉴赏的考查排除了唐诗宋词,取而代之的是宋诗和清诗,这主要是从避免考生猜题和避免与平时训练“撞车”的角度考虑,基本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名句名篇的默写内容主要源自课内,考生即使对课外诗句不熟悉,也不影响答题。

我们认为,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保持基本稳定是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这是在全面实施《课程标准》的过渡阶段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随着《课程标准》的稳步落实,可以借鉴近几年上海卷的命题方式,选择性地使用主观性简答题,使古诗文阅读考试趋于理性和成熟。

(4)文学作品或实用文的阅读

在现代文阅读中,文学作品阅读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套试卷均选择现当代散文(间或选择小说)作为阅读材料。2007年新课程高考3套试卷与非课改区命题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这一板块的变化上,命题情况如表7所示。

《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选修课程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以上3套试卷都把保证“平稳过渡”作为第一原则,在实用文的选材上,山东卷的新闻、广东卷的访谈、海南/宁夏卷的传记都是很好的材料,这对今后实用文的考查有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鉴于散文、小说等阅读材料在必修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文学作品阅读又是常规的考查内容,随着《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现代文阅读中的选修内容完全可以独立作为考试内容,不必单列为选考内容,原因有三:其一,实用类文本固然有文体的差别,但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不会因文体的变化而有别,不会因文体的变化制约阅读效果;其二,只是考查阅读能力,并未对实用文本的写作知识作识记考查,考生的读写思维仍然在理解分析和鉴赏评价中进行,其阅读质量也并不受文体影响;其三,选修课文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考试时如果只把它当成选考内容,会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5)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测试一直以来深受关注,在非课改区被称为命题者的试验田。按照考纲的要求,语言文字应用可以设题的范围很大。2007年命题情况如表8所示:

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考查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仿写句子,仿写句子能有效地检测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被广泛使用,但是仿写与创造毕竟有很大的区别,故近年来少有省市使用。二是句式变换,句式变换考查正确理解句子的能力,按照一定的语法规范将句子进行重新组合,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但是由于变换句式限制性较强,较难体现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开放性特点,所以近年来也很少受到青睐。相反,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图文转换、广告语以及现代生活中的语言文化现象都成了命题热点。

(6)作文

作文历来为命题人所重视,而作文命题的取向是检测考生的文化品位、思想品质和思维水平。

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明显,视角各异,呈多样化趋势。

首先,改变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19套试题中,命题作文共有10道(9套试卷,其中江西卷为二选一),材料作文5道。其次,关注了开放与限制的结合。如北京卷在给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一句后,用五种不同理解为考生搭建了一个打开思路的平台。五种理解之后的省略号,又为考生立意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但无论立意有多少种,都必须来自这句诗。可以说,这道题将开放与限制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再次,注重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如湖北卷的作文题。

新课程高考的3道作文试题仍以话题作文为主。山东卷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集开放与限制于一身,内涵丰富,极富启发性和思辨性,有利于考生调动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广东卷的“传递”,既可以写历史,也可以写现实;既可以写本民族,也可以写其他民族;既可以写物质的传递,也可以写精神的传递。

其实,对高考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借鉴《课程标准》中探究性小论文的形式,或国外作文命题的方法,从历史、文化、思想、道德、智慧、社会生活等学生熟悉的角度入手,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3.题型要素

我们提出如表9所示高考语文题型及比例构想:

在题型的选择上,选择题、简答题、表达题为主流形式,值得深入研究的是鉴赏题和探究题的选择运用。

探究性试题一直是命题的重点,这种思想体现在阅读领域,形成了阅读的三个层次,即独立(理解)阅读—鉴赏阅读—探究(研究)阅读,这标志阅读能力的发展由理解能力到鉴赏能力再到探究(研究)能力的逐层递进。但是多年以来,出于阅卷评分的考虑,语文探究性试题的步子迈得并不大。

广东卷的第15题和18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第15题侧重对作者观点的概括,只要把握了作者的观点,答案就非常明确。第18题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比第15题更显开放。

山东卷的第22题也是从探究的角度拟题的,客观地讲,这道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探究的理念,而且这种探究是在一定的文章阅读的限制中完成的,这既能测试考生的探究能力,又不会使评分标准失控。

4.难度要素

高考语文试题的难易程度,要有利于三个方面:其一,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高中语文知识能力的要求,体现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其二,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适当拉开得分坡度;其三,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有利于考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这次语文新课程模式可概括为(语文)素养—养成型。这里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因此,试题应该侧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其难度比应控制为5∶3∶2,其难度系数应控制在0.65~0.70之间。

5.分数要素

高考语文卷总分为150,除作文题60分外,其余部分在2007年3套试卷中的分布情况及理想比例如表10所示:

山东卷和广东卷的赋分大致相同,而且与全国其他大纲卷大体相同。值得肯定的是,海南/宁夏卷给文学作品/实用文阅读赋分25分、语言文字应用赋分20分,体现了《课程标准》考试卷与大纲卷的差异,而且将文本阅读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值得倡导。

6.长度要素

语文试卷的长度以试卷的阅读量和书写量为重要依据,过短或过长都不严谨、规范。2007年山东卷、广东卷、海南/宁夏卷试卷字符均在9000左右,书写量约为1200字,试卷总体控制在8500~9000字是符合考生阅读思维和书写时间要求的。

7.时限要素

高考语文答题的时限为150分钟,这与考试试卷的内容要素、能力要素、难度要素和长度要素密切相关。这几年的考试总的态势是好的,没有出现考生完不成试卷或剩余大量时间的情况。

综上所述,新课程高考语文命题工作是一项严谨而科学的工作,关乎高校人才的选拔、《课程标准》的科学实施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向。为了确保高考的考试效能,为了平稳地从大纲版过渡到课标版,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卷作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改革的步子仍然显得小,或者说新课程高考对选修内容的关注还不够,这些问题还需要认真研究。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泥塑社团工作总结下一篇:鼓风机噪声治理措施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