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发展探析

2022-08-05

第一篇:城镇化建设发展探析

探析城镇化建设中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

【摘要】城镇化建设对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有着显著影响。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及根源,分析了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认识、生活环境的变化、学生生源的变化及对学校管理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对策

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是随着城镇化建设城镇向周边拓展的地方,也是城镇化建设中城镇扩张教育的地方,这里的中小学的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教育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加强城乡结合部的基础教育,成为教育界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以灵宝市第二实验中学为例,探析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城乡结合部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

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情十分复杂,学生的教育、及管理比城区一般学校难度大得多。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具有薄弱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从生源看,部分学生来自学校周边的农村;部分学生来自城区务工人员的子女;还有少部分来自距离学校较远的城区家庭(学校实行寄宿制,吸引了部分城区学生)。

留守青少年居多,缺乏家庭关爱,习惯差。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口增多,很多年轻人在外出务工时将孩子放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家寄养,而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随之被忽视。学校学生几乎一半属于留守儿童,通过与这些孩子的交谈了解到,由于他们年纪小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如无家长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多数孩子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学习。这些留守儿童在情感上没有正确的疏通渠道,还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中也较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容易产生厌世心理,丧失对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因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心理上会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且为了寻找感情慰籍,还容易陷人早恋。学校的早恋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年龄小又不善处理恋爱关系,引发许多问题。不重视学习的家庭及子女比较多。

二、城乡结合部学生问题的根源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由于学生来源复杂,各自家庭情况多样,因而家庭教育水平不一。但总体来看,家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子女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不够重视。调查显示,65%的家长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抱有“工作很忙,一般教师不找我们,我们也不会去找教师”想法的家长竟多达51.7%。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意识也存在偏差。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送到校,一切都由学校管”。正因为这样,学生很难在家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也很难得到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

(二)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两极分化,部分家长是进城打工者,他们居无定所,大多居住在出租房里,环境嘈杂,一般无法为子女创设一个整洁、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再加上父母工作、经商忙,无暇照顾子女的生活、学习,部分学生家庭虽然经济很富裕,但提供给子女的学习环境并不理想。据调查,很多家庭的父母整日沉迷麻将、跳舞,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很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等习惯。

(三)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社会大众的价值标准也日趋世俗化,主要表现为注重功利、讲究实惠、贪图安逸等等,这些观念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表现在行为习惯方面,容易使学生形成懒散、怕吃苦、怕困难、缺乏责任心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历来不够发达,缺乏文化氛围,当地居民与大量外来人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庭与学校配合的默契程度相对城市其它区域来说明显不足,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加强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的对策

(一)政府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在国家不断强调提高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加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处于“夹缝中”的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建设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更优先的政策,增加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行小额班制,提升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同时不断改善老师的待遇,巩固师资队伍的稳定,防止教师将城郊作为向城市发展的跳板。

(二)学校应在学生管理方面创新方法

1.学校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首要工作。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但城乡结合部学校不同于一般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从领导到教师都应认识到:我校生源复杂,各方面基础薄弱,学校工作更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才能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2.在学生管理上,科学搭配,综合施策,形成管理的合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全部都承包在班主任身上显然力量甚微,应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政教处、任课老师和宿舍管理人?T等共同来转化学困生。学生对任课老师和政教处领导向来有一种崇拜、权威的心理,这些人的直接参与、经常过问,会给学困生“备受关注”的感觉,从而乐于在教师的关注下进步。

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进行部分家长座谈、个别家访、发《告家长书》等形式,或以微信群、QQ群等网络方式成立家长学校,广泛对学生家长进行宜传教育,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只注重子女学习成绩、不注重子女行为习惯教育的思想,并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教育。通过政府、学校、教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城乡结合部学生的转化,将不再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斌,刘毅,金明珠.城镇化建设对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以恩施市舞阳办事处猫儿槽小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4(6).

[2]卢俊松,王慧丽,李杰.我市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李丹.城乡结合部小学跨越式发展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9(3).

第二篇: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城镇的建设与探析

(中经评论·北京)时间:2014-05-04

[摘要]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如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加大,工业污染危害日益加重,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发展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和扩散,成为当今世界最难对付和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文章根据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对生态城镇的建设加以探讨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李克强更在多个场合强调“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率2011年首次突破50%,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日本等国家花了大约15~45年的时间把城镇化率从50%提高到70%,就我国的国情而言,要达到70%的城镇化率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根据中国的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和49.68%。这一数据说明,从世界城市化过程的三阶段来看,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当前,城镇化已成为我国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进程巾,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表明,城镇化进程加快给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显著的压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促进社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 3.5%以上,中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等。这些折射出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要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

二、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面临着生产生活污染叠加,点、线、面源污染共存,新旧污染物交织,水、气、土污染相互影响的复杂态势,生态经济系统呈现无序化和非持续性,出现了城镇化与区域环境要素不协调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城镇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环境污染加剧

工业化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带来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聚集,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失去原有的较低水平的动态平衡,显现出发展中的矛盾。一是在大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工业企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一些企业布置在城市中,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些企业逐渐被居民区包围,形成居民和企业的矛盾;二是在小城镇,一些不规范的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吸纳了一定的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但这些工业企业结构偏重,技术含量低,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突出,形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这些结构性和布局性污染,导致一些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具有发展软环境的巨大优势,它们利用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危害的现状,将污染转移,不仅有污染型的企业,甚至是废旧物和垃圾,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2005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359.5亿吨,工业周体废弃物13.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1.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549.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14.2万吨。2006年各项指标继续增长,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594万吨,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31万吨,增长1.2%。

(二)水污染与缺水问题并存

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它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城市用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同时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威胁在不断加剧。产业发展粗放增长,使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可用淡水急剧减少。同时,地表水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除大江大河外,多数支流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水质型缺水现象突出。主要水库、湖泊的水质大部分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城市内湖和纳污河渠几乎全部受到严重污染。江苏太湖和安徽巢湖大规模爆发的蓝藻,正是水污染问题不断恶化、积重难返的表现。2006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9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约1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2.9万平方公里。2008年水资源总量下降,用水总量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2008年水资源总量271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人均水资源2048立方米,增加6.9%。2008年总用水量58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6%,工业用水增长1.8%,农业用水减少0.2%,生态补水减少0.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31.8立方米,比2007年下降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0.3立方米,下降7.0%。人均用水量440.9立方米,下降0.1%。

(三)矿产、能源等要素的制约

加快城镇化进程要伴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和

二、三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我国大规模的制造业、建筑业和采掘业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这些行业一是高能耗、二是耗资源、三是不利于环保。我国能源产业规模和生产总量不断扩大,强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进程。但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煤炭约占能源消费构成近70%,煤炭开采、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我国燃煤消费量大,热效率低,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节能和减排任务十分艰巨。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2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其巾,煤炭、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能源类消费量比上年分别增长9.6%、7.1%、19.9%、5.0%和2.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1.21吨标准煤,未能实现“十一五”时期每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的目标。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有关专家估计,若按目前的开采水平,我国石油资源和东部的煤炭资源将在2030年耗尽,水力资源的开发也将达到极致。目前,在世界能源产量中,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8%,而我国仅为19.1%。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可采储量较多,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

(四)大气环境、声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空气污染受到城市的密度、车辆尾气、船舶排放、飞机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06年,在被监测的559个城市中,有34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被监测城市数的62.4%;有159个城市为三级,占28.4%;有51个城市为劣三级,占9.1%。在声环境方面,近1/3的城市声环境为轻度至中度污染。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生活污水处理率低,生活垃圾产生量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癌症的发病率正在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城镇化进程不仅关系到城镇的发展,也关系到改善农民生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鉴于我国人口多而人均资源不多、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等现状,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必须用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创造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今后发展最为迫切的要求。

三、生态城镇建设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任务,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其目的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所造成的全球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已开始侵蚀人类的生存空间,打造生态城市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生态城镇化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将节能环保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起步晚、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性和尝试不够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1.27%,其中城镇人口为6.9亿人,乡村人口6.5亿人。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上升了1.32个百分点,增加了2100万人,乡村人口则减少了1456万人。这表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出现了质的变化,开始进入以城市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显示,202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要转移农村人口1亿以上。报告预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将吸纳新增城镇人口4000多万;闽东南等18个城市群和城市化地区将吸纳新增城镇人口7000多万;其他1000多个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吸纳新增城镇人口3000多万。

将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看,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仅不会停止脚步,而且还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东部地区仍将是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主要接收地,中西部地区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能力仍将弱于东部=也就是说,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不会按照自然承载能力和经济要素的优化组合逐渐趋于均衡,而是会跟随着城市集群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不平衡。

四、总结与思考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改革与战略》,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江易华,鞠欢)

跨人生态文明时代。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关注的大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利用适度,会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利用过度,就会阻碍城镇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就城镇经济发展而言,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而言,它又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一方面,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历史经验表明,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人类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城镇社会经济现代化也呈加速发展态势。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也同时带来了对城镇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损失。

从哲学角度分析,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如西欧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同时,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也很高,这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问题是如何正确把握其“促进作用”的一面。大量的事实也表明,加速城镇化发展并不必然地导致城镇生态环境恶化,只要坚持生态环境基本国策和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城镇生态环境非但不会遭到破坏和损失,反而会有助于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对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又具有反作用。当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时,就会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当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超过城镇化发展速度时,就会使之成为一种社会负担,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严重浪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当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也随之增大,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逐步走向适应与协调。城镇化水平的高低,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城镇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则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牛活质量优劣。城镇化是一种过程性概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一种变化过程;生态环境则是一种描述性概念,所反映的是一种事物现实状态。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内容包括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与城镇数量的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观念和方针密切相关,其内容包括对城镇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人工化的城镇综合体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尤其是针对既存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缺陷和已经遭受到的种种破坏,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手段积极进行整合、治理与建设,弥补环境建设的不足与缺陷,纠正生态发展的畸形与偏差,恢复、重建和创新城镇生态环境的系统平衡。

第三篇: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失地农民的保障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失地农民的保障探析 作者:黄爱荣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3期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生存、发展和就业权利受到了严重威胁,而目前的安置模式普遍存在补偿数额低、风险不确定等因素,不能很好的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土地换保障”的思路才能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让他们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成果。

[关键词]土地换保障 补偿机制 安置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17-0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逐年扩大,土地被征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扩大了城乡贫富差距。当前,失地农民已经由一个局部性问题演变成一个全国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1/3以上的群众上访缘于土地问题,而其中60%左右直接由征地引起,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民工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影响到农村及城镇的经济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保障公平的本质,因此建立面向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势在必行。

一、失地农民现状分析

陈锡文认为,农民失去土地后,只领到很少的补偿金,导致他们的身份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市民,那就会成流民。农民在丧失了拥有土地所带来的社会保障权利同时,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使得失地农民成为既有别于一般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的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失地农民面临着极大的社会风险。

二、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必要性

失地农民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民数量的减少,城市贫民的增加,其结果必然造成失地农民和城市贫民的矛盾加剧,影响社会稳定。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前提的“农转非”不仅包括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同时包括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利在经济上的实现方式,也是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底线。

三、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综合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以土地换保障为原则指导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立

首先,从法律角度讲,应赋予农民对土地拥有的财产权。其次,是解决社保资金缺乏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也顺应了市场化运作机制。

(二)为失地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城乡医疗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他们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绝大多数缺乏基本医疗保障,一旦患病住院,就有可能导致因病致贫的后果。因此,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险也应成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全方位、多渠道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一)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把他们纳入再就业体系

征地属于国家行为,政府应承担起安置被征地农民的主要责任。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并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当中,让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同样享受到城镇低保待遇。

(二)实行土地置换经营的模式,保障失地农民的土地整体收益权

推动新型社区居民社会资本的现代转型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这既需要外界力量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也需要作为拥有现代社会资本主体的失地农民自身的思想转变与行为调适;在促进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现代转型过程中,应将外部支持和自身努力密切结合,整合优势资源,充分依托政府、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及居民自身四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实现。

(三)政府主导下的正式性制度完善是社会资本现代转型的政治保障

政府应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进新型社区居民城市生活适应的政策、法律及相关制度规定,建立健全基层社区管理体系和居民自治机制,从而为新型社区及其居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政府理应凭借自身特有的行政资源,在充分了解社区建设、发展现状和居民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努力维护其合法权益,满足其合理需求,并为新型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制度性资源和社会保障,构建服务型政府,以消除居民生活和发展中的各项政策壁垒和后顾之忧。

(四)大力推进社会组织成立与发展是社会资本现代转型的内在动力

广大失地农民从熟悉的农村搬迁到陌生的新型社区,其生存条件、生产方式及文化氛围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新的环境中,他们不仅面临着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转变,也经历着自身行为规范的调适与适应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继续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组织是除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及大众媒介之外,个体实现社会化的另一重要场所,在人们自发组建的社会组织中,既有同辈群体的参与互助,又有集体力量的支持保护,个体在社会组织中能学到

新的生存技能和行为规范,更加明确生活目标并塑造正确的社会角色。因此,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功能,特别是其社会化功能,是加速新型社区居民社会资本现代转型和城市生活适应的内在动力。

新型社区居民应珍惜机会,把握机遇,提高自身对社区教育培训、公共事务及社会组织的“参与度”。积极参加社区各类公益服务组织、兴趣爱好社团或志愿者协会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分享生活经验、交流思想情感、丰富文化生活和获取社会资源的平台,有助于加快新型社区居民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的进程。

责任编辑:马洪飞

黄爱荣(1985-),女,吉林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

第四篇: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摘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重要任务,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处理好扩大城市规模与强化产业支撑的关系、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关键词】:城镇化 健康发展 关系

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任务,是进一步落实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在建设新农村这个大背景下,建议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先抓点,后扩面。要壮大小城镇人口规模,提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的功能,真正加快小城镇迅速发展。

一、支持全国重点镇,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2013年2月,建设部等六部委从2万多个建制镇中确定了1887个全国重点镇。选择结果无疑证明它们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表明其在“质量”上走在了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前列。应当强调的是,重点镇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 影响 一大片的效果。

在对重点镇的扶持上,国家开发银行优先对全国169个小城镇提供信贷支持的探索,是实现党和政府发展目标、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的一种 金融 形式,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示范和样板,为党和政府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

二、整合小城镇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工作格局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建设、国土、农业、 交通 、水利、扶贫、卫生等各部门的资源,把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农房规划、生态农业以及扶贫等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从中央到地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纳入支持三农的各类规划、计划中,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小城镇经济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

当前,特别应当重视小城镇发展的有关政策 研究 ,加快小城镇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

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城乡资源良性互动

的市场体系,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

三、重视小城镇规划,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规划在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规划水平的提高。应当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 科学 规划”的理念,体现“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延续特色、简明适

用”的原则。按照改造镇中村、合并小型村、缩减 自然 村、拆除空心村和节约村庄占地总

量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置 教育 、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交通道路、产业园区、水利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建议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通讯建设放缓步伐,与小城镇整体

规划相协调,以免通了公路、电网、通讯的村庄可能被撤并而造成浪费。从原则上来讲,小城镇规划管理重在解决地脉、人脉、文脉、经脉“四脉” 问题 。小城镇规划是不是成功,主要看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是不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针对小城镇有关扶持资金不完备、不配套的情况,应当通过立法形式,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推进反哺与支持机制的资金逐步制度化。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实现人居环境的逐步好转

要加快小城镇交通、通信、能源、供排水、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

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供排水、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 网络 ,促进城市

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城市的 现代 文明向小城镇辐射。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呼吁小城镇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废水污染和工业

“三废”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直接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研究制定小城镇污染控制技术方案和政策法规体系?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靠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这“两条腿”走路。即使将来我国城镇化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居住在农村的农民规模也仍然会相当庞大。因此,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适度转移农村人口,缓解农村日益明显的资源环境压力,而且也必须把农村建设好。新农村建设搞好了,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也有助于解决城镇化的基本矛盾,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可以说,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从城市层面来考虑,也需要从农村层面来考虑。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搞好新农村建设,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农

村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里的重点,是要树立城乡联动发展的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统筹城乡规划,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延伸到乡镇和村庄,构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与农村发展格局,促进城乡联动发展。并通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城乡联动发展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格芳,王成新.《走出对城镇化的认识误区》.《学习时报》,2006—01—09.

[2]卢丹.《“破坏性建设”: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失衡》,《中国建设报》,2006—12—15.

第五篇: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

——三江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体会

十一五”期间,我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紧紧围绕“打造昌南商贸重镇、构建和谐平安三江”工作思路,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全镇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

明确定位、扩张容量、打造精品城镇、带动产业发展

小城镇是城乡统筹的抓手,也是镇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三江镇在把握小城镇定位和建设目标时,充分结合三江镇实际情况,依托三江传统商贸繁荣和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镇域经济特点为突破口,在推进过程中,目标上突出“四快”(规划快完善、项目快完成、资金快筹措、成效快显著),措施上注重“三抓”(抓规划提品位、抓建设强功能、抓管理美环境),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镇区功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一)城镇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严格执行2000——2020年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了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抓紧完成镇区控制性详规的报批,镇区结构初步形成了“一座大桥(秀挹大桥)、两大市场(三江集贸市场和三江商贸城)、三大功能区(以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区、以三江集贸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集散区、以三江商贸城为核心的小商品交易区)”的一江两岸城镇格局。通过科学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产业化,逐步把三江打造成为了“辐射能力强、带动效益好、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商贸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五年来、三江镇把小城镇开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做大规模、扩张容量,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完善商业体系的建设,把商贸体系建设做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以市兴镇的工作目标,采取改建、扩建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各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场建设,重点改、扩建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改进管理模式,成立了三江镇集贸市场责任有限公司,成功引进4500万元的三江商贸城的商业开发,通过市场的繁荣带动餐饮、交通运输业、小商品零售业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向二产、三产转移,农民向镇民的转变;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创新融资机制,多元筹措城镇建设资金,采取向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上面拨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融一点等多种模式来推动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承载功能。五年来,共投资1.6亿元,重点抓好了三江秀挹大桥、广三公路、秀挹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逐步形成了一座大桥、四条主干道的城镇框架。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增强了城镇气息,提高了城镇品位和档次;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五年来,投入0.3亿元,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三江中心卫生院的兴建、敬老院的改建、三江文化司法大楼、三江垃圾中转站、三江市场大棚建设、三江法庭、三江地税分局、三江农行分理处、三江信用社、自来水厂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大大提升了我镇的城镇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

(三)城镇环境面貌更加美化。一是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整治内容等,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全员上阵、全民动手的强大社会声势。二是抓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投入60余万元在主干道架设了路灯、铺设了人行道板,投入226万元深入开展“一大四小”工程,投资140余万元新建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资70余万元修建了“万芳园”“学府苑”两个休闲公园。三是重管理,建立了专业对口、责权统

一、高效有序的城镇管理队伍。把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开展城镇先进单位、文明居民的评选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违法违规建筑、环境卫生、镇容镇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市场等专项整治,规范行人通行秩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形象。

通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经营、高水平管理,使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承载力、支撑力、辐射力、集聚力不断增强,给三江镇镇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人气、商气、财气。 “十一五”期间,我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13.2亿元增加到2010年30.1亿元,增长了128%;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734.3万元增加到2010年2360万元,增长了22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4035元增加到2010年7563元,增长了87.4%;引进了盛强实业、瑞雪纺织等新项目21个,实际利用内资5.3亿元。镇域内工业企业数量由05年的280家增至39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形成了医疗器械、农副产品加工、服装纺织、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

借势扬势、做大做强、培植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动力来自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城镇发展要始终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是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三江的特色产业就是蔬菜产业,在做大做强蔬菜这张牌做了大量仔细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做优蔬菜基地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村民种植蔬菜远近闻名,但无“精、优、特”蔬菜品种,更无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成功的引进投资2000万元、占地1016亩的三江源蔬菜有限公司的千亩连片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规划、土地流转、沟渠、高标准大棚建设,一期工程已投产。该基地建成后年产量约1700万斤,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吸纳农村富有劳动力200个,可示范带动2000人从事蔬菜种植、营销。使之成为了三江蔬菜种植一大转折点和亮点。

二是在做强市场方面有所突破。三江有着江西乡镇级最大的产地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对市场改造和管理,完善市场信息联网、电子报价、中介机构等配套设施,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2亿元,常年从事营销人员3600余人,小货车(2吨以上)1000余部,货运信息部6家,制冰厂3家,恒温冷库9家,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辐射功能和聚集效应。

三是在做大蔬菜加工方面有所突破。三江蔬菜加工厂纯属礼品经济,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有蔬菜加工腌制窖400多个,但属于初级加工,完全没有形成真正的产品,通过内引外联等模式,松林村正在尝试蔬菜上超市、进市场发展模式。

四是在做活休闲农业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属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之内,充分利用三江的山、水、空气、土壤优良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休闲、观光、蔬菜产业,成功引进了三江菜园、百花洲休闲垂钓中心、柏岗山农场三个农家休闲基地。

通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做活商贸流通业,带动了周边众多乡镇种植蔬菜,辐射面积达8万余亩,涉及乡镇9个,每天运输人员到南昌达3000人次,年流动量70万人次,节假日、当墟时最高峰达到了3万人以上,成为了附近十几个乡镇的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的聚集点,镇区吸引了外来人口1.5万余人到我镇务工就业、开店经商、购房居住,新增餐饮店50余家,个体户550余家。城镇化水平达到42%,

一、

二、三产业比重为23.7:60.3:16.0.同时产业的发展和商贸流通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我镇土地资产的增值,镇区房地产产业蓬勃发展,土地价格逐年攀升(其中三江卫生院4.64亩地卖到960万,达到惊人的196万元/亩;房价达到2200元/平方米;临街店面价格由05年的4000元/平方米增加到1.5万元/平方米),成功地引进了三江商贸城、财富广场、幸福庄园等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大大加速了城镇框架的扩大,人口不断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相互带动、相互发展,促进了我镇经济综合实力大发展、大跨越、大变化,一座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新三江屹立在南昌的东南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富民强镇为中心,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产业化,努力把三江打造成为“辐射能力强、带动效益好、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商贸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实现跨越追赶、三江崛起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出租房屋同意书范本下一篇:辞职后五险一金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