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信息与传播论文

2022-04-18

摘要:我国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人口学分析表明:10岁到29岁的网民总体数量仍然占据绝大多数;受众逐渐由原先的男性多数向均衡发展;受众的职业结构呈现出日渐分散的趋势;受众中高收入群体占据主流,并逐步向低收入群体扩展;受众文化程度逐渐趋向于多种结构并存,初高中学历占据主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年鉴信息与传播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年鉴信息与传播论文 篇1:

知识共享视域下的贵州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传播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国地方志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地方志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并开始尝试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的信息化传播途径。贵州省响应国家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号召,也开始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建立了“方志云”“数字方志馆”等,将大量关于贵州各地州少数民族方志信息的内容融入其中并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实现共享传播,这是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的知识共享形式的方志信息化传播尝试,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传播的建设方向。基于知识图谱的贵州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的研究,可以看到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的传播优势、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知识共享;信息化传播;贵州少数民族方志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阳市科技局贵阳学院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GYU-KY-〔2021〕)阶段性成果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和使用,数字化记录传播手段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信息革命浪潮,全国地方志系统也顺势而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东、山东等地开始探索地方志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进入20世纪以来,全国地方志系统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不断对网站进行改版升级,进一步完善地情资源数据库,将海量数字资源上传到地情网站,供社会各界查阅使用,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2月31日,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建成地情资料数据库达到32个①。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存储传播的基础,将数字信息转化为知识,实现共享是方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一、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建设现状

少数民族方志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方志以及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方志,随着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志书、年鉴、地情资料等地方志成果数字化速度加快,大批志鉴成果在网上公布,少数民族方志也在向信息化迈进,但是从对北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陕西、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情资源数据库、地情网站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全国地方志信息化传播研究方面,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建设非常薄弱,根据调查发现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方志信息化水平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甚至还有建设水平为0的情况②。

(一)少数民族纸本方志修订需进一步完善

纸本方志是方志信息化的基础,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纸本方志界定主要以由官方专门修订的地方纸本的纪、图、表、志、传为基础,其中涉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内容都是少数民族纸本方志收集的内容。在较早重视地方志修订、整理的少数民族地区纸本方志资源较丰富,但是和全国整体比较来看,还是有数量和质量上的欠缺。这就造成了以纸本方志为基础的方志信息化的不足。

此外,对于方志资料的内容界定,应该有更宽泛的认识,不该仅仅局限于志、鉴,还应该包括各种权威的地情资料。因为地情资料和方志本身就没有明显界限,所以从纸本方志的搜集整理来看,应该要更宽泛,只有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地情资料、调研报告以及各种数据都要囊括其中,这样才能够为数字方志馆的建设提供更完备的检索服务和共享服务。

(二)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全国方志信息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对方志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少数民族方志的信息化程度还仅仅是将方志纸本信息收集并整理为电子文本形式,在新媒体传播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不能仅仅实现文本电子化就认为实现了信息化,但是基于知识共享的少数民族信息化传播模型的建构还不足,因此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建设更应该倾向于现代的文献记载方式的收集,比如说以短视频、vlog、动画、三D图像为内容的信息也要包含其中,而不是仅仅限于对于文字和图片的数字化转换。

二、贵州基于知识共享的少数民族信息化传播体系的构建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18个,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相关历史文献,地方志是记录地方历史、人文的重要资料,有着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地方志就是记录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献,对这些文献的信息化传播有保护、保存、弘扬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贵州编修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数百年来,从贵州建省开始,官方权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真实反映贵州人民在政治、军事、文化、科技、宗教等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果,贵州少数民族的各种历史记录也融入其中,因此贵州地方志是贵州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③

随着互联网发展,数字技术的普及,数据收集、整理便捷,使得过去的方志记录从纸本发展到电子文本、数字化存储。这些技术上的变化给方志信息的传播共享带来了便利,让人们利用方志信息更加便捷,这也对方志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贵州经济发展、交通便利、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信息,方志是最权威的人文、历史记录,因此如果方志信息化实现以知识图谱模式进行存储、分享、传播,那么不仅仅提高了方志的利用率,还能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因此贵州省近年来也开始着手基于知识共享的少数民族信息化传播体系的构建。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纸本方志进一步完善

贵州省对于少数民族纸本方志的整理工作开始较早,贵州整理纸本历史资料起步较早,自1939年,上海大夏大学迁移到贵州,由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开展对贵州少数民族的调查,完成了调查报告,资料汇编20多种。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大夏大学教授吴泽霖牵头,带领贵州、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完成了“清水江流域部分地区苗族的婚姻”等相关的调查报告。

在1958年到1963年,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又编写了少数民族简史、简志。1960年,贵州民族研究所成立以后,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调查资料丛书》一共185万字。1981年4月,正式成立贵州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具体负责编写出版有关少数民族历史的文献17部。

此外,坚持继续民族调查研究,以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为主,组织民族科研人员分期分批对贵州境内的月亮山、雷公山、武陵山、云雾山、乌蒙山、大小麻山,舞阳河、北盘江、南盘江、都柳江、清水江、乌江,“六山六水”地区聚居的民族村寨,分别逐点进行多学科的综合调查,出版了《贵州民族调查》(内部)12集。编写《贵州省志·民族志》,收集整理内部出版《贵州省民族志资料》10册。④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三册、布依族、侗族社会调查资料、黔西北苗族彝族社会历史综合调查资料各一册。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志的修订还在继续,各民族志还在不断完善。例如《遵义地区志·民族志》《铜仁地区志·民族志》《贵阳地区志·民族志》这些纸本方志的完善是实现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传播的基础,也是贵州方志云服务平台建立的基础。

(二)贵州省方志云成为少数民族方志传播平台

2020年12月,贵州省方志云作为全国首个省级方志云,面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方志信息知识共享服务,设置了8个子系统,其中贵州省方志云综合服务平台及黔方志云微信小程序对社会公众开放并提供服务,下设7个栏目:数字方志馆、志慧地图、黔专题、志专题、方志动态、历史上的今天、黔志讲堂等。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海量地方志数据的深度检索,通过知识图谱、智能推荐等先进的功能,提升搜索广度与深度;黔方志云微信小程序充分发挥移动端的便捷,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地方志书。贵州省方志云其余子系统主要服务于地方志业务工作,实现志书的线上编修、志书数据加工和管理等功能。贵州省方志云综合服务平台体现了贵州少数民族特色,尤其是在志慧地图的地州版块,相关信息呈现的有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文字图片视频。

贵州省方志云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知识图谱模式的信息共享的传播平台,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受眾非线性浏览、检索困难

知识共享的信息数字化传播模式应该是在一个便捷的搜索引擎上,可以根据需要搜索的词条,在平台上快速找到相关的信息,目前使用来看贵州的方志云平台还没有完全做到这种便捷性,很多资料都还是线性呈现(基于印刷传播的内容)整本志书、文章、文字片段,也就是说只是将纸本方志数字化,没有进行知识图谱模式的信息抓取、归类等工作,不能让读者实现非线性浏览。例如在数字方志馆里检索关键词很难对应相关内容,以及相关内容的延伸部分。这不利于方志的新媒体传播,也降低了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2.版块设计全面,但内容填充不足

贵州数字方志云平台在版块设计上非常细致,其中也涵盖了586本志书、29本年鉴、22份期刊、72份地情资料。并且添加了多媒体内容,从不同信息获取角度设置了很多版块,特别是以地图呈现的贵州各个地方版块,每一个版块又有更详细的二级版块介绍,非常直观且有趣,但是如果进入平台的二级版块,很多内容空白,这就像给游客打开一扇大门,房间里却什么也没有,难免让人失望。而根据贵州纸质方志修订的情况来看,这里面不应该是没有信息,而是没有进行数字化填充。例如在志慧地图里点进黔东南地图显示人物、风俗、文化都没有内容填充,让平台使用的意义没有得到体现。

3.信息资源的形式比较单一,以文字信息为主

方志自古以来都是以文字记录为主,文字是方志传播的主要载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影像为载体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常见,而且更加易于被接受,传播效果也更好,但是在方志云平台上多媒体资料较少,仅仅是在数字方志馆的多媒体馆有呈现,内容是关于地方文化、民俗、民间艺术的短视频,这些内容虽然也兼顾了视觉审美和文化传承,但从总量上来看,还是达不到知识图谱的检索、共享的程度。

根据调研,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像资源现在越来越多,也开始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影像信息的知识图谱模式的整合也是目前正在研究和开展的工作,因此信息资源的形式还是要突破文字为主才行,以图、影像、声音来共同构建一个更全方位的少数民族信息传播平台。

三、基于知识共享的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传播反思

贵州方志云的建设虽然已经起步,但是还是面临很多需要补充完善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对少数民族方志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从传播的角度对相对权威的少数民族方志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加工。这个工作实际上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传播存在的共同问题,现归纳总结如下:

(一)知识共享的平台建构应该覆盖少数民族地区及非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方志资源内容

就目前全国方志信息化建设的进度来看,各个地方都在建立知识共享的信息传播平台,并将数字化、云处理等手段,运用到方志信息化传播中来,但就传播内容来看,少数民族地区、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方志资源内容整理利用还比较欠缺,专门的少数民族志资源整理还在进行中。

从《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统计明细表》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数据上可以看出:一些少数民族省份的地市级、县区级地情网的建设、数字方志馆的数据库建设还存在缺口,很多乡镇级、村级就完全为零了;现在方志传播最便利的新媒体建设也还在探索当中,尤其是地市级和县区级,数量还很少。因此实现知识共享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传播还需要对过去的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的纸本方志进行整理开发利用,以充实知识共享的平台建构。

(二)知识共享的平台建构应该覆盖少数民族方志全媒体多类型的应用

新媒体传播日益发展的今天,应该跳出方志的纸本的纪、图、表、志、传的文字传播的局限性,应该结合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风俗有全媒体多类型的记录,这就能提高知识共享平台的传播效果,让更多的人从方志信息中获得知识共享。

(三)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以少数民族方志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传播平台

全国方志信息化传播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专门的少数民族方志信息数字化传播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果要加快少数民族方志的信息化传播,建立一个专门的全国性的或地方性的数字化平台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结语

知识共享是信息化时代传播的目标,它能促进个人、组织、国家、社会的文化发展,知识共享的前提是能将各种信息数字化通过知识图谱模型的构建,实现每一个人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最新、最权威的信息,从而形成知识。基于知识图谱的数字方志馆的建立,实现了泛在感知、高速互联、高效计算、规模存储和智能共享。

对于地方志的信息化数字化不是单一的,从存储角度去研究,而是更多的要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站群覆盖,实现方志的数字化共享以及有效利用。目前地方志信息化还在探索中,推进全国地方志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步伐,支持民族地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⑤。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曾经说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⑥新一轮修志即将开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开始着眼于“方志知识共享体系建立”“方志的信息化”“方志的传播体系构建和发展”“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等内容。需要建立一套“地方—中央”两级模式的少数民族信息化传播管理创新体系。

注释:

①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统计表(2020年度)http://difangzhi.cn/zxfw/tjsj/202106/t20210601_5337492.shtml。

②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统计表(2020年度)http://difangzhi.cn/zxfw/tjsj/202106/t20210601_5337492.shtml。

③黄黎:《让沉睡的档案启迪后人——论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贵州档案》2003年第6期。

④余宏模:《贵州民族研究与民族田野调查——纪念贵州省“六山六水”民族综合考察20周年》,《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第37-42页。

⑤《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国办发〔2015〕64号。

⑥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3日至5日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参考文献:

[1]余璐.浅议方志传播学的构建[J].上海地方志,2017,(03):134-141.

[2]黄铭.全媒体传播背景下的地方志数据库建设路径探索[J].史志学刊,2019,(04):64-69.

作者简介:

王蕾,第一作者,汉族,重庆人,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新闻学与传播学。

王万鹏,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新闻学与传播学。

作者:王蕾 王万鹏

年鉴信息与传播论文 篇2:

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的受众分析

摘要:我国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人口学分析表明:10岁到29岁的网民总体数量仍然占据绝大多数;受众逐渐由原先的男性多数向均衡发展;受众的职业结构呈现出日渐分散的趋势;受众中高收入群体占据主流,并逐步向低收入群体扩展;受众文化程度逐渐趋向于多种结构并存,初高中学历占据主流。受众的信息需求表现为:更加关注体育信息的秩序和逻辑;对体育信息的聚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体育信息传受技术的要求趋向于便利化;受众对于体育信息多样性的需求趋高。受众发展分析表明:受众将逐渐转变为更广范围的公众角色;受众将逐步开始分层次发展、选择性参与体育信息传受;受众逐步差异分化并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受众的信息传受形态影响了门户网站的商业化运作;受众信息获取心理逐渐趋向于互通与和谐。

关键词: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网络传播;信息受众

Key words:large portal; sports information; internet spreading; information audience

互联网以其灵活的沟通方式和时空无障碍的交流真正改变了传播的生态环境,其独特的传播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传统受众,3G网络正式开通更是推动了中国网民整体规模的快速增长。体育信息传播受众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对于体育新闻的阅读、健身健康资讯的获得以及体育明星和其他不同体育社会领域的关注,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增长需求。网络体育信息受众个体在性别、年龄、地域、收入、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受众个体对信息的选择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在当前的人群中,如何结合网络受众的特点进行体育信息传播就成为一个关键的话题。通过对体育信息以及体育资源和体育人群的统计分析,可以为社会发展规划与战略研究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针对于门户网站体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人口学分析而言,可以根据体育信息传播人群特征,从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婚姻、文化程度等诸多方面开展分析。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调查分析, 目前的体育信息网站仍然由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四大门户网站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 体育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也主要以这些网站为主要参考和研究对象[1]。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4期2014年8月 王相飞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的受众分析No.4 20141我国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人口学分析

1.1受众的年龄分析

在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年龄的分阶段分析已经开始渗透到所有的门户网站中。由于不同的体育项目和赛事信息对于特定年龄段的参与吸引和互动交流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因此,门户网站尤其注重年龄对信息发布以及网站流量等运营数据的影响,各自利用开发的网络监控软件实时监测,为运营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除了门户网站自身的软件监测之外,具有公益性质的互联网监测机构也注重对于各项信息的披露。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分析,与2008、2009年相比,中国网民年龄结构逐步趋于稳定,结构也更加合理,在实现逐步优化的同时,网民的年龄结构趋于均衡。其中,3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的总体比例有所攀升,已经占到所有网民的三成多,成为当前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用户群体[2]。这部分人群一方面是最早的网民,伴随着互联网的成熟而逐渐成长起来,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习惯已经养成。另一方面,这部分人群也逐渐成为教育界和文化界的主力,在包括文化、体育以及经济方面的信息需求力更强,这也影响着低龄网民的网络选择和使用习惯。

10岁到29岁的网民总体数量仍然占据绝大多数,这也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多数人生活的重要信息来源,门户网站已经成为受众获取信息、参与互动、焦点交流的重要途径。年龄逐渐趋向于低龄化是当前体育信息传播的一大趋势,体育文化的年轻化特质决定了年龄对体育信息传播的重要影响,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年龄和需求高度相关的状况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1.2受众逐渐由原先的男性多数向均衡发展

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我国目前所有的网民中,男女性别比例为54.2:45.8,其中女性网民占比略低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女性人口的比例,比较而言,2009年底男性网民的规模占比甚至小幅上扬[2]。同样的,在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统计中发现,体育信息需求中男性同样依然占据绝大多数。之所以出现男性占据绝大多数的情况,关键的一点就是,当前的体育频道设置中主要是以男性体育项目或者适合男性网民的体育赛事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的。相对来说,男性网民更关注体育、经济、政治等信息。新浪网对受访用户IP地址的追踪也发现,对于赛事关注的访客群体中,男性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网民。但这种情况在最近的半年有所改观,门户网站在开展信息需求的调查后,也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容易引起女性用户关注体育项目的版块,比如女足、网球、斯诺克等,这点在门户社区也有所体现。尽管论坛的主要关注与参与者仍然以男性为主,但互动内容以及故事性信息的设置,对于推动女性体育迷的社区活跃度也有较大提高。未来门户网站也将会加强和女性频道的互动和链接跳转,实现体育、娱乐和女性频道版块的内容互联互动,这也使得女性用户的增长值得期待。

1.3受众的职业结构呈现出日渐分散的趋势

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在当前的互联网网民中,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9.9%。除此之外的就是自由职业者和公司职员,分别占到了总比例的14.6%、10.9%[2]。这三部分群体在体育信息消费群体中有着非常高的比例。在学生群体中,八成以上学生都是体育信息的消费者,对赛事、休闲以及健身的资讯始终处于较高的关注状态。除此之外,其他群体对体育赛事信息以及健康信息的关注也占据了较高的比例。根据搜狐网、新浪网2009和2010年的网络健身状况调查,分别有近七成和八成的网络用户关注体育健身资讯,这部分人群对赛事、明星以及新闻等体育信息也有较高的访问偏好。

1.4受众中高收入群体占据主流,并逐步向低收入群体扩展

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网民的收入分布结构继续向两端扩展。由于网民的收入情况千差万别,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当前体育门户网站开始关注网民分层的重要原因。网民关注的项目以及赛事情况与其从事或者热爱的运动项目高度相关,对于一般收入者而言,更多关注大众性的体育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中等收入者关注斯诺克以及网球就相对多些,其他高尔夫、会所健身等相对小众的体育项目和健身资讯则是部分高收入群体的关注对象。

相对来说,体育比赛以及健身资讯首先就是有闲阶层的需求之一,一部分是占据多数的学生群体,由于没有参加工作,也没有相应的收入,但整体对网络体育信息的总访问量和访问频度都较高,整体上也使得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趋向低收入的情况。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与2010年底相比,月收入在2001元以上的网民占比也从33.3%上升至37.1%[2]。网络的使用使得体育信息的获取成本变低,一部分低收入群体也逐渐增加了对健身及休闲方面的信息需求,这也带动了体育信息需求的整体提升。

1.5受众文化程度逐渐趋向于多种结构并存,初高中学历占据主流

学历的高低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而言,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网络从发展之始,首先在高学历中逐步普及。但随着互联网的日益生活化,低学历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也更加得心应手,主要是学生群体以及低龄群体。由于该群体多数处于求学过程中或者受到其他人影响力较大的原因,对于网络的参与意识普遍较高。不同学历结构以及文化程度的参与也加速了互联网传播的受众分化。低学历的体育信息需求群体中,由于学生占据了较为显著的比例,随着他们升学和学历的逐渐提升,对整个网站学历结构也将带来变化。其他真正的低学历群体有望在未来的信息需求中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总体而言,当前的门户网站中,体育信息的总需求量是逐渐增加的,随着信息资源的日渐丰富和多样化,信息需求的层次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交叉趋势,包括学历、年龄以及性别等分层和融合的情况也将逐渐模糊,互联网中信息需求的多样化、细分化会成为体育信息需求人口特征的最主要的特点。在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数量迅速增长,而在互联网传播时代,随着需求的进一步细化以及专业化,受众逐步按照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开始分化有利于互联网服务的精细和专业。各种不同体育信息的聚合性和资源量快速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受众的传播分化。受众按社会阶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兴趣爱好等不同的人口学标准主动聚合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形成不同的体育文化和信息消费圈,并实现心理满足和使用体验后的情感塑造等多种用户特征,这也为门户网站加强体育用户的研究分析并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群体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2我国网络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的信息需求分析

互联网作为互通互联的新媒体形式,在信息资源的整体化方面相比较传统媒体具有较大的优势。由于信息资源的可相互调用,理论上可以说资源是无限增加的,主要表现为资源库的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搜索引擎的兴起和广泛使用。对于体育信息传播而言,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有序同样十分重要。网民在信息需求的层次性和快捷性方面都有日益增长的需求,研究网民信息需求特征和现状,便于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提高门户网站在体育信息传播中的优势。

2.1受众更加关注体育信息的秩序和逻辑

体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用户的差异性需求,往往对信息的检索和浏览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对于互联网门户网站来说,体育项目以及赛事等包含了新闻、图片、视频、帖子以及评论文章等等,由于资源的数量很多,如何分类并细化这些体育信息资源成为直接影响网站访问体验的重要因素。现在四大门户网站在体育资源的整合上都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整合交叉形式,对于同一种资源采用多种的分类方法。主要通过关键词进行有效区分,针对不同的资源入库时采取设置多个相关关键词。同时,结合网页的标签方法进行有利于用户访问的优化设置。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有效的信息检索发现新的更多的体育信息,这种信息所表现出的秩序和逻辑性同样迎合了当前网民的信息需求,这同原有的离散式信息资源整合形式大不相同。同样,用户的需求在页面浏览时也体现出较多的关联性,当存在信息关联时,用户更容易继续进行阅读和信息获取。

2.2受众对体育信息的聚合提出更高要求

根据部分网站所进行的互联网用户访问路径跟踪发现,单位时间内信息阅读用户对于同一类信息呈现出较高的关注度。这一点对于门户网站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也同当前互联网用户在信息检索和信息获取上更加关注信息的相关性有关。在新浪、腾讯以及网易等门户网站上,首先对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划分,同时结合周期内的体育赛事等资讯进行专题报道、热点讨论等,结合新闻、微博、社区、圈子等多种信息手段进行整合,用户更容易获取此类信息。在获取这些信息以后,信息的受众也同步转变为传播者,通过帖子、微博、社区互动以及资讯分享等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围绕一个热点关注问题,强化并实现话题的高关注,这种新型的互联网用户传受模式也是当前互联网媒介传播的重要特点,体现在门户网站的体育信息传播中就是大量的专题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3受众对于体育信息传受技术的要求趋向便利化

随着各种新传播手段的不断演变,互联网在新技术的应用上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整合特征。对于体育信息的传受者而言,利用现有成熟的信息传播技术实现信息获取和发布是非常重要的,也逐渐成为主流意识。手机以及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让更多的用户选择了手机这样的信息渠道形式[3-4]。当前我国各类终端的发展都十分迅猛,针对这种情况,现在的所有门户网站都实现了手机版网站的开发和运营,现在通过手机就可以方便地访问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信息,而且未来的增长潜力巨大。资讯类视频以及手机下载等多种服务的广泛应用为移动终端传播渠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利用这种技术的便利性实现信息的获取和发布就变得相对容易。因此,结合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进行门户网站体育频道的改革和优化变得异常重要。

2.4受众对于体育信息多样性的需求趋高

作为当下互联网的受众,对于体育信息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多样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多样性。受众的求全心理总是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体育信息内容。但是在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同质化以及信息泛滥,与受众这种对于体育信息的多样性需求之间形成了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二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文字加图片的原始信息呈现方式,希望信息能够以多种形式呈现,特别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从而使各个感官得到刺激。三是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受众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渠道不仅仅进行信息的接受,还希望能够进行信息的发布与互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传播手段与应用也变得更加多样。信息传播的形式诸如新闻、视频、社区以及网游等等,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扮演着媒介物的角色。对于体育信息的受众而言,获取信息的多渠道以及多种形式的存在,无疑增强了信息获取的多样化和趣味性,这也是新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下的网络受众特点。

3我国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受众发展分析

体育信息受众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并成熟起来,针对当前新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受众的发展也变得更加迫切。尤其是移动网络的发展以及三网逐渐融合的大趋势下,体育受众在信息获取和信息发布上的走向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受众将逐渐转变为更广范围的公众角色

通过对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不同于传统的网络化受众,明显地表现出更为主动参与和积极互动的媒介传播姿态。作为体育信息的受众,已经越来越多地在网络媒体的议题设置等议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互联网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受众的自媒体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一部分是由于互联网门户网站自身内容资源的局限性,不可能整合所有的体育信息传播资源,对于一些事件的挖掘以及热点的关注度往往受到人力以及资源的限制。受众的参与互动在丰富了内容来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受众对于体育信息资源的参与和关注,实现了信息增值,并通过媒介的传播作用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手机终端的广泛应用让发布信息变得全天候和实时,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的角色,逐步转变为传受者高度融合的公众媒介模式。

3.2受众将逐步开始分层次发展、选择性参与体育信息传受

互联网的发展,首先就是改变了媒体的存在形式,衍生出更多的多样化传播手段[5]。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可用于信息传播的媒介在整个社会氛围和传受方式上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社会价值的多元、受众心理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社会环境必然会影响并产生不同的信息传播氛围,形成受众分层现象,这种分化趋势是难以避免的。体育信息的传受者借助于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形式,针对不同的信息资料、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等形成不同的信息交流和互动的社区或者圈子,从网络传播学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受众”的含义。即受众不再是一个或者一种性格的整体或者单个个体,而是由多个个体相互累加的复数。因此,针对由此形成的体育明星圈、粉丝交流社区以及运动项目网友圈子等,将按照不同的经济基础、社会氛围、信息需求特点开始分层次发展和聚合。

3.3受众逐步差异分化并具有明显的个性化

体育信息传播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同步地影响了信息的差异化供给。在门户网站中,体育频道的发展变化逐渐地转变为可定制、自主选择的信息供应方式,一方面表现为内容选择的个性化,在各家频道中类似于信息定制的方式已经开始初步得到运用。除此之外,通过对用户访问路径和偏好的跟踪,可以结合网站用户浏览体育信息的习惯建立推荐路径,结合体育信息的关键词搜索和标签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包。另一方面,针对信息的接受和发布形式,在技术多样化的今天已经变得非常人性化,每个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工具偏好选择不同的信息通道实现信息互动和交流。

3.4受众的信息传受形态影响了门户网站的商业化运作

对于互联网媒介而言,受众在信息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受众既是互联网媒介内容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媒介高度关注的核心。受众的行为方式决定了门户网站的信息经营策略和商业化运作手段,反过来媒体的经营状态也直接决定着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体验。当前的互联网受众对于体育信息的接受形态表现出的是一种多样化的需要状态,不仅需要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而且需要信息的传输方式同样多样,还需要网站能够提供多种可以自由表达自我的信息输出通道[6]。受众这种多样化的信息传受形态需求,对门户网站的商业化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用户需求为第一要素的体验化程序设计让这种形式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3.5受众信息获取心理逐渐趋向于互通与和谐

相对来说,互联网作为一种日益生活化的传播媒介,其显著的特点就是虚拟性。以往的传统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拟态环境”营造的问题,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等,这些媒介所呈现的信息多数情况下也都是虚拟的,但受众在接受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却容易感受到有形有象的真实个体。因此,这些营造的“拟态环境”更多的是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网络传播中的虚拟性使得传播者和受众都处在一种相对虚拟的、匿名的空间当中,由此也带来了受众信息的微妙变化。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互联网用户同样也有归属和爱的需要,互联网访问者能够方便快捷地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获取所需信息的这种心理满足的实现,主要包括求知心理、满足体验以及利用网络工具和其他的网民进行交流。比如即时通讯QQ、MSN,交互论坛BBS,社区、微博、博客等扩大了受众交流范围,也使得更多的受众做出反馈和回应[7]。这种主客体的角色转换也使得客体身份与主体身份交融起来,使他们在互联网相对虚拟的环境中重塑自我。

总之,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需求的多样性,推动了受众传受形式的变革,由此也促进了受众逐步向个性化以及差异化发展。互联网受众的新型特点对于门户网站更好地实现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内容整合的优化以及商业化操作方面作用巨大。

参考文献:

[1]王相飞.我国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2):49-5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t20110719_22132.html.2011-08-25.

[3]凌关胜.探讨奥运背景下手机媒体发展的前景与策略[J].商业营销,2008(6):63-64.

[4]朱勇.南非世界杯手机电视的传播实践及其对我国体育传播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2):38-42.

[5]蔡晓楠.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47-49.

[6]崔俊铭.广州亚运会背景下门户网站新媒体经营策略[J].新闻知识, 2010(2):58-60.

[7]王相飞.北京奥运会视频转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25(2):10-12.

作者:王相飞

年鉴信息与传播论文 篇3:

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度研究

摘 要: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存在着一定的协调关系,本文首先建立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2000—2011年的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在2000—2011年得到较快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快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2000—2004年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在协调增长阶段,2005—2007年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在协调衰退阶段,2008年相对于2007处于协调平稳阶段,2008—2011年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在协调增长阶段,从而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得到验证。

关键词:信息化;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深,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方针。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愈来愈旺盛,人们的关注焦点从原先的衣食住行逐渐转移到精神层面的追求,直接带来以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渗透并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经济、社会与文化产业不断的融合与互动使得文化产业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化前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逐渐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那么,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各自的发展水平如何?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到底有什么关系?是单方向的促进关系还是双方向的互动关系呢?这三个问题也日益引起学术界和人们的关注,对信息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甚至我国经济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信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思维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就是一种新的文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的调整,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文化产业进入全新的领域。以前的文化产业依附于传统媒介,传播工具离不开语言,发展较为滞后,现在可以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制作、处理和传播文化,使得文化产业具有了数字化、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多元化、渗透性等特征。信息技术不仅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空间,而且在传播方式、文化产品载体、受众对象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通讯业、传媒业的产业管理壁垒被消除,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视、报刊、娱乐、艺术、图书馆、博物馆、广告等文化产业不可割舍的工具。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模糊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固定化的行业边界。而文化产业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石,也为信息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不仅有积极的正面关系,也存在着负面效应,网络的安全性、知识产权的保护、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等,对文化产业都带来了负面的冲击。事实上,翻阅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基本上每次技术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对文化的焦虑,人们不能用工业时代的思维来评判信息时代的文化。笔者认为,虽然不可否认信息化对文化产业的负面效应,但是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信息时代下的文化产业本身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内容,与外界文化积极的合理的交流。所以总体上,信息化是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相关关系的领域,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研究。国内外的学者大多将研究的焦点放在信息化与文化单方向的影响方面。就信息化对文化产业影响方面,C. Samuel Craig(2013)认为信息化扩大了文化产业的领域,信息化通过促进城市化,进而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1]。庄志杰(2013)以唐山为例说明了信息化的建设推动了唐山市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并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对唐山市文化产业的作用[2]。黄旭东(2006)研究了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冲击也有促进,信息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文化的繁荣,也能够改进发展中国家文化的落后属性[3]。就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的影响方面,Apfelthaler,Muller和 Rehder(2002)认为民族文化甚至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4]。而在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关系的研究上,国内外学者大多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相关关系。解学芳(2010)研究表明虽然短期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之间存在时滞性,但长期来看科学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着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5]。肖峰(2010)认为信息与文化是处于动态相互建构的过程中,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人类信息量不断增加的过程,而信息交流则是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在信息时代,信息与文化一体化为“信息文化”[6]。崔向阳(2008)对2004年南京都市圈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8个相关数据进行了主层次分析的实证分析研究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保证南京都市圈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7]。

可见,国内外学者已经重视文化和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关注到文化与信息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缺少对两者互动发展进行系统性实证分析。虽然崔向阳于2008年对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由于采取的数据样本较少,并没有建立较为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且仅是通过主层次分析来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公信力。本文首先分别建立关于信息化和文化产业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来实证分析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二、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理论介绍

(一)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发展水平评价

复合系统的协调是指在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来自外界的调节管理活动(即其他组织)作用下,其各个组成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协调的实质是需要系统内的各子系统间及子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充分利用相互间的积极关系,相互促进,从无序到有序,逐渐和谐、逐渐优化的动态的调控过程。复合系统的协调运行的条件是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在本文中,笔者设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为S,包含信息化子系统S1和文化产业子系统S2。其中信息化子系统第t年发展水平的特征向量为Xt=(xt1,xt2,…,xtm),m为信息化子系统指标个数;文化产业子系统第t年发展水平的特征向量为Yt=(yt1,yt2,……,ytn),n为文化产业子系统指标个数。由于存在样本单位的不一致性及其可能存在奇异样本,首先对变量按照公式(1)进行标准化处理,转化为无量纲数据。公式如下

(三)复合系统协调度动态模型

上文子系统S1和S2的协调度D(t)仅表示t时期系统的静态协调度,不能表示协调度的动态发展趋势。因此定义系统动态协调度D(t1,tn)来反映协调度的动态发展趋势。

设D(t1),D(t2),…,D(tn)为子系统S1和S2在[t1,tn]各时刻的协调发展度。

若D(t1,tn)>D(t1,tn-1),表示子系统S1和S2在[t1,tn]各时刻的协调发展呈现上升趋势;

若D(t1,tn)=D(t1,tn-1),表示子系统S1和S2在[t1,tn]各时刻的协调发展呈现稳定趋势;

若D(t1,tn)

通过分别确定复合系统协调度静态模型和复合系统协调度动态模型来计算系统的静态协调度和系统动态协调度,进而确定系统协调度的情况和系统协调度动态发展趋势。

(四)复合系统协调度判断依据

D(t)取值越大,说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越高。而系统动态协调度D(t1,tn)>D(t1,tn-1),表示系统协调发展上升;D(t1,tn)= D(t1,tn-1),表示系统协调平稳发展;D(t1,tn)< D(t1,tn-1),表示系统在协调发展下降。根据之前学者的研究,结合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如下:

三、信息化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

本文所引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1—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文化部2001—2012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国家信息中心2001—2012年《中国信息年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为了从宏观经济角度更精确的进行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本着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好的研究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及其格局,如图1所示,本文从基础设施、应用消费、发展效果和知识支撑四个角度选取相应指标来构建信息化发展状况的特征向量,包括固定电话拥有率、移动电话拥有率、计算机拥有率、电视机拥有率、人均互联网带宽、互联网普及率、每百居民固定宽带用户数、人均电信消费量、信息产业研发经费占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比重、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比重、成人识字率、初中阶段入学率、高中阶段入学率。本文以文化产业增加值、公共图书馆机构数、艺术表演场所单位数、文化事业财政拨款总额、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特征向量。

(二)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主层次分析

首先根据2000—2011年信息化、文化产业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主层次分析处理,得到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2)。

由表2可知,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在第一、第二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94.516%,98.218%,根据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85%来确定主成分个数M,因此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子系统的主成分个数均为2。

(三)信息化文化产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由主成分分析计算结果分别通过式(3)和式(4)计算可以得到信息化和文化产业2000—2011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值(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信息化和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从2000年到2011年不断提高,说明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在此段时间保持持续的发展,可以大致判断出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2000—2004年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值高于信息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值,说明在此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快于信息化;而2005—2011年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低于信息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值,说明在此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

(四)信息化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协调度

根据式(6)和表3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的静态协调度,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信息化与文化产业除了2007年,2000—2011年期间保持协调发展,基本可以判断出,2000—2004年协调水平逐渐提高;2005—2007年协调水平逐渐下降,由于信息化发展快于文化产业,造成了协调水平的降低;2008—2011年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继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根据表4结果和式(7)计算可得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的动态协调度,如表5所示。

根据表1系统动态协调度水平的评判标准,对D(t1,tn)与 D(t1,tn-1)进行比较。从表5可以看出,2000—2004年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在协调增长阶段,2005—2007年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在协调衰退阶段,2008年相对于2007处于协调平稳阶段,2008—2011年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在协调增长阶段。

从图2所示,更直观的展示了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复合系统的静态协调度及其动态协调度的发展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协调度总体上从2000年到2011年保持着较为平稳的发展,而在2005—2007年期间协调度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波动,原因是在该期间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快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五)结果分析

2000—2011年,信息化与文化产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在一定方面得益于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而且信息化与文化产业总体上基本保持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的状态。信息化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基石。2000—2011年,虽然信息化水平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但是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与文化产业相比稍快一些,这对保持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是有益的,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媒介。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了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度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笔者认为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协同发展:信息化对文化产业促进的正效应大于冲击的负效应,因此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并拓宽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信息化的进步提供了基石。

我国近几年加大了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互联网的普及、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试点的建立、物联网的建立、“宽带中国”的提出、大数据时代、4G时代的到来都标志着中国新信息时代的到来。处在新信息时代的文化产业强调的是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相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不仅仅是信息化对文化产业的引导,文化产业也应该依附信息化来打造全新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2013年11月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提出应该增强文化软实力。这些方针政策说明我国重视文化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现根据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研究分析进行如下的政策建议:

一是要充分认识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手段的升级,引起了人们的文化焦虑,认为信息技术的变革,引起了文化产业的衰落。不少学者也仅仅关注信息化对文化产业单方面的影响作用,较少关注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应该积极宣传和引导人民群众信息化与文化产业的积极的互动关系,利用信息产业、互联网平台与国际社会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让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分享信息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胜利果实,普惠于民。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国迎来了4G时代的到来,中国移动公司首先获得了4G运营的牌照,并打出更快、更宽、更灵活的标语,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体验移动互联带来的盛宴。但是笔者调查到移动4G套餐资费过高,普通用户根本支付不起高昂的套餐费用,中国内地用户每月平均移动上网费是美国的4倍、我国香港地区的上百倍、韩国的20多倍,但是网速却不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一半,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很好的与消费大众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对于文化产业,政府要加大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可以开发电子书籍、期刊、杂志的借阅工作,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借阅图书。

三是加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市场的公平竞争性,逐步实现市场化。由于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涉及到民生问题,在部分领域会产生垄断性的问题,甚至有寻租现象出现。政府应该消除市场壁垒,鼓励并支持民营、私营企业市场准入,让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市场产生公平的、良性的竞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也能让消费者从中受益。

最后是我国应该重视创新和发展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信息行为,通过先进技术来解决由于技术不完善、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社会问题,保障信息、文化产权,加强对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立足于有自身优势的文化资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于明)

参考文献:

[1]C. Samuel Craig,Creating cultural products:Cities, context and technology[M],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Note to users,July 2013.

[2]庄志杰.浅议用信息化建设推动唐山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J].中国报业,2012(4):49-50.

[3]黄旭东.论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文化发展的影响[J]. 江汉论坛,2006(8):132-136.

[4]G. Apfelthaler, H.J. Muller, R.R. Rehder.Corporate

global culture as competitive advantage: Learning from Germany and Japan in Alabama and Austria?.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37 (2) (2002), pp. 108–118.

[5]解学芳.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建构的逻辑演进[J].科学学研究,2010(12):1820-1831.

[6]肖峰.信息、文化与文化信息主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2):86-92、128.

[7]崔向阳.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8(3):141-151.

[8]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4):444-446.

作者:王兆萍 薛丽

上一篇:多媒体信息网络论文下一篇:政府采购处罚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