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科普信息传播论文

2022-04-19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焦点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应用,从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公众科普信息需求、科普信息获取方式、对科普媒体信任度、科普信息接收特点等角度报告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的创新路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打下良好基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微信科普信息传播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微信科普信息传播论文 篇1:

大数据时代微信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现状及治理

【摘 要】本文基于微信平台的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中寻求治理对策,消除虚假健康信息不良影响,实现精准健康传播,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

【关键词】微信;虚假信息;健康大数据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6121)。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产生了革新性突破,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虚假信息泛滥,误导公众,造成了负面影响。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显示,健康信息因其与受众生活极高的贴近性,相比时事政治、娱乐报道、科技信息获得更高的关注度。然而,编造、传播虚假健康信息的主体,正是基于微信较与其他自媒体相比有较强的私密性、强关系性、即时性等特点,借助微信传播虚假健康信息,危害社会秩序和公众健康。因此,促进健康大数据发展,打击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实现精准健康传播,寻求合理的方式方法规范健康信息传播日渐迫切。

一、微信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现状

虚假信息和谣言不同,虚假信息是不真实的消息,谣言是没有根据的消息。虚假信息的外延性比谣言更广,并非是简单的子虚乌有,而是可信度上存在争议,误导受众产生某种心理情绪或者促使公众实施某种行为。霍夫兰的说服理论指出,媒体通过符号传递,以非暴力的方式影响他人的观念、行动以此达到预期目的。微信上传播的虚假健康信息可以被看成一种符号,在强关系的社交平台中低成本地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的健康观念、行为方式。

微信成为滋生虚假健康信息并传播的媒介。微信与微博、新闻客户端相比而言,微信朋友圈、在线支付、公众账号推送等功能,为健康信息传播带来强劲的影响力,但同时也带来信息安全隐患。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可谓低门槛进入、低成本投入却能获得高回报,虚假健康信息的主体正是基于此寻找商机获取利益。朋友圈传播的信息,因用户之间的现实关系具有较高的信任度,虚假健康信息不容易辨别真伪,再通过一定的交互性传播扩散;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多数是有针对性的精准传播,公众潜意识中认为健康类账号的信息具有权威性,也正是这种潜意识增加了公众账号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可信度;部分虚假信息主体以牟利为目的,利用微信较强的隐密性诱导公众使用支付功能,减少了商家自身营销环节促使公众对健康产品的消费。微信信息传播速度快效率高,故而虚假健康信息肆意传播并缺少科学认证,换言之,即使虚假健康信息得到澄清,经过澄清后的信息再次传播的影响力明显大打折扣。微信以其传播特性,滋生了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为虚假健康信息制造者提供了较为隐蔽的平台。

微信强化了虚假健康信息的语言符号传播。健康信息所涉及的术语是信息传播中至关重要的符号,存在能指和所指,虚假健康信息把能指和所指结合运用突出放大隐患和问题,制造紧张的氛围,让受众接受信息并深信不疑。虚假健康信息在表述上将“致癌”、“偏方”、“秘密”等能指,与“健康”、“疾病”、“养生”等所指联系起来,阐述解决的方法,假冒科普健康信息。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统计,真伪难辨时七成受访者表示“宁可信其有”。虚假健康信息中的专业术语的语义表述上更贴近受众,通俗易懂,公众更容易接受、更愿意相信,看似科普性的术语粉饰了背后的虚假本质,迷惑诱导公众。一般虚假健康信息与经过科学认证的健康信息表述同一事物,只是从相反的角度展开论证,干扰公众做出判断,影响经过科学认证的健康信息的传播,造成信任度下降。中老年人是健康信息的主要关注者,虚假健康信息的语言符号刺激增强了他们心理情感上的焦虑、恐慌,从而轻信虚假健康信息。

二、虚假健康信息热传的原因

(一)放大健康风险,引起情感偏向

阅读量是衡量微信传播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在信息达到一定阅读量时,无论一对一、一对多,还是多对多传播,其传播效率就会提高。虚假健康信息的标题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突出放大健康风险,唤起公众潜意识里对健康的关注。如“微波炉辐射致癌”“苏打水防癌”“宫颈糜烂致癌”等标题,其未经核实认证的消息获得了较高的阅读量,又在公众对健康紧张焦虑的情况下进行二次传播,虚假健康信息犹如病毒不断扩散。阅读量、转发量高的信息更容易引起受众关注,经过雪球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转发传播虚假健康信息。同时,虚假健康信息从接近性而言,关乎个体健康贴近民生,公众对此类信息的关注略带情感偏向,甚至可能更敏锐。由于微信用户群体性较强,彼此间对待事物的认知、观念相似,接收虚假健康信息时更可能会产生情感偏向,对信息内容的信任度上升。

(二)表达迷惑性强,受众被动接受

微信建构了一个虚拟封闭的社交平台,虚假健康信息在编排时图文结合,迷惑性较强,使得信息真伪难辨,受众在传播环节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多数是被支配、被动接受信息。虚假健康信息制造者在信息内容上煞费苦心,断章取义、偷换概念,专业化的表述使得消息看似准确严谨,科普性强,却迷惑公众让其“宁可信其有”。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调查分析,“60后”与“70后”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同辈朋友爱转发真伪难辨的信息,“80后”和“90后”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父母长辈爱转发此类消息。由此,多数受众通过亲友推荐、朋友圈分享、公众号推送,被动地接收虚假健康信息。从预防保健到治疗疾病再到康复护理,内容五花八门,鉴于公众的健康素养原因一时无法识别信息的真伪,产生沉默螺旋效应,公众被动地接受了虚假健康信息。此外,虚假健康信息在心理上刺激受众,不仅制造恐慌还同时慰藉劝服公众认可,受众对信息愈加信服就愈加产生分享信息的心理。

(三)强关系的建立,实现群体传播

社交关系越强,信息可信度越高,引起共鸣越多,传播效果越好。微信好友关系一般是基于现实的某种社会关系所建立,“虚拟网络+现实网络”加固了微信好友的强关系社交,增加了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可信度。作为社交网络平台,微信用户彼此的关系需要维系,不再是简单的好友关系,信息的互通增进了情感交流。这种强关系在小而稳定的圈子中提升了虚假健康信息的可信度,强化了受众传播分享信息的心理。微信好友间简单地分享、转发信息,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形成群体传播。虚假健康信息在私密化、闭合度高的群体里传播,在缺乏意见领袖辨识信息真伪时,沉默螺旋的效用增强,虚假健康信息如滚雪球般逐渐传播扩散。受众在强关系的维系下,倾向于在自己的群体中获得信息,并且对信息的信任度较高,由此微信为虚假健康信息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土壤和渠道。

三、虚假健康信息传播的规范与治理

(一)规范健康信息发布

虚假健康信息发布门槛低缺乏监管,信息内容也未经过严格的审定,规范健康信息发布可以从信息传播初期实施管控。传统信息传播中,信息需要经过把关人的审查,再进入下一个传播环节。而自媒体时代信息的编辑和传播不再局限于把关人,发布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信息真伪难辨,虚假健康信息肆意传播。2016年 7月22日,微信公众号“猫扑青岛”因传播虚假信息被山东省网信办依法关停。某些公众号还借健康保健的名义,推销产品或者推广个体医疗机构。因此,网监部门应该在健康传播类公众号申请时严格审核,密切关注其信息的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试行)》中提到,发布健康信息要符合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引用卫生机构或者专业机构所遵守的行业标准,标明有科学证实、确切来源的文献、资料、报道,必要时还可详细注明审核者的身份。如果消息是个人或者创新的观点、发现,可以向该领域专家寻求评价意见,消息中说明此观点、发现属于个人。 (二)建立网络技术监管体系

大数据带来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引发了虚假信息的传播泛滥,把数字技术引入到健康信息的传播场域,有效缓解微信较强的私密性带来的监督困难,为信息传播发展带来新契机。《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留痕可溯,那么不妨利用信息溯源模型,把虚假健康信息常用的词语设置为关键词,通过级联聚合找到上级的信息发布者和下级的信息传播者,加入预警规则,当涉及虚假健康信息关键词时,数据库上的访问行为被记录留痕,以此实现行为的可塑性达到监督留痕。网络爬虫技术也可以通过受众的搜索习惯,将健康类消息进行阅读并建立相关索引到数据库,当受众在微信中搜索健康信息时,进行对比、分析、过滤虚假健康信息的链接,保留真实的健康信息提供给受众。

(三)完善信息立法监督保障

微信信息传播有较强的隐蔽性,为虚假健康信息传播主体提供了逃避监督惩罚的机会,需要运用法律规范虚假健康信息传播,净化微信传播环境,保障公众的人身权益免受侵害。法律上对于虚假信息的认定标准尚不清晰,现有适用标准中符合故意、缺乏证据、破坏公共安全的信息则认定为虚假信息,而对于科学性、专业性、医学性较强的健康信息则尚不明确。当法律明确认定标准时,对于虚假健康信息制造者的惩罚也就变得有理有据,《刑法修正案(九)》涉及网络信息的条文中,扩大了虚假健康信息认定范围,有利于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刑事追责。制订信息安全法同时应该多管齐下,借助社会力量对信息安全进行必要的维护,加强对网络系统运作的规范,强化执罚责任追究制度,比如网监部门对于传播虚假健康信息的账号实行封号,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靖鸣,朱燕丹.微信谣言的传播特征探析[J].新闻与写作,2015(4).

[2]戴烽,朱清.“双层社会”背景下无特定指向虚假新闻的刑事规制思路[J].当代传播,2016(04) .

[3]黄蜜,王鹏. 浅议微信中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现状与规范[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

[4]林红静,黄梦醒.基于微博信息的关键词库爬虫策略[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2) .

[5]吴中堂,刘建徽,唐振华.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5(4).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责编:姚少宝

作者:马天娇

微信科普信息传播论文 篇2:

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焦点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应用,从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公众科普信息需求、科普信息获取方式、对科普媒体信任度、科普信息接收特点等角度报告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的创新路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问题;媒介融合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和未来发展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而国家的科技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前沿科技的发展和突破,更依赖于国民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这是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肯定,也再次指出了加强科学普及,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推进创新的重大任务。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及新老媒体之间的快速融合,我国科普信息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方式、制度等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大众对科普信息传播的需求愈加多样化,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要求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分重点地主动获取信息——这就要求科普信息的传播必须由大众式的传播框架转变为“分众化”的“大科普”局势,以适应当前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地区特色的人员需求。[2]本文立足河南省,在深入梳理相關资料与厘清河南省科普主体、渠道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廓清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的创新路径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研究小组采用网络问卷法,共发放网络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为78.2%。这份针对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所设计的问卷共包含20个问题,涵盖了被访问者个人基本信息、科普信息接触情况、科普媒体使用偏好、对各种科普媒体的信任度等。

(二)半结构化焦点访谈法

许多学者都认为问卷调查法不能充分反映出参与调查者不同的文化及社会背景,所以他们建议使用焦点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及其他一些定性方法来更全面深入地呈现参与调查者个人经历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以进一步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3]为了能够更精准地廓清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研究小组在391位网络问卷调查参与者中随机选择了10人通过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了时长约20分钟的半结构化焦点访谈。

二、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

在本研究回收的391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参与调查者的比例为51.41%,女性所占比例为48.59%,男性稍高于女性。在年龄分布方面,参与调查者中18~30岁的居多,占参与者整体数量的49.1%;其次是31~40岁年龄段,占22.25%;再次是41~50岁年龄段,占17.14%;接下来分别是18岁以下年龄段、50~60岁年龄段与60岁以上年龄段,分别占6.14%、3.84%与1.53%。基于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本研究对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总结如下。

(一)主要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影响力有限

本研究发现,当问及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主体时,80%的参与调查者表示不清楚,仅有20%的参与者知道有政府部门及省内一些协会。但当问及有哪些政府部门和学会协会的时候,调研对象的回答都较为模糊与不确定。这就凸显了目前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主体知名度低、影响力有限的现状。

(二)公众普遍有获取科普信息的需求

本研究数据显示,河南省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需求是强烈的。总体上看,无论参与调查者学历及收入高低,其主动搜索科普信息的月频率多为1~5次。但本研究也发现,不同学历、不同收入的群体搜索与浏览科普信息的频率是有差异的。对调查数据的交叉分析显示,参与调查者的学历层次及收入水平都与科普信息搜索频率呈正相关,即学历越高的群体查看科普信息的频率越高,月收入越高的群体查看科普信息的频率越高。

(三)影视及网络媒体成为公众使用最多的科普信息获取方式

本研究数据显示,河南省公众最常使用的三种科普信息获取方式为科普视频61.64%、科普影视作品53.96%、科普微博与微信52.94%,紧随其后的是科普APP34.02%和科普网站30.95%。而科普图书、期刊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使用率普遍较低,分别为22.76%、18.16%和11.25%。更值得注意的是,一贯被政府、科协和学会等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信息传播主体部门普遍使用的科普展教品的使用率仅为16.11%(见图1)。这表明虽然河南省公众科普信息媒介获取方式较为丰富,但公众更倾向于影视及网络媒体。

(四)公众对传统媒体科普信息信任度高于网络媒体

对科普信息媒体获取渠道信任度调查的结果显示,河南省公众对广播、电视等传统电子媒体所传播科普信息的信任度最高(48.11%),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印刷媒体其次(35.28%),对网络媒体(16.61%)信任度最低。结合上文相关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河南省公众更倾向于从影视及网络媒体中获取科普信息,但传统媒体依然是其最信任的科普信息媒体获取渠道。传统媒体对科普信息的挑选辨别、优化组合等增加了其可信度和影响力,也不断强化着河南省公众对传统媒体科普信息的信任度。

在问及网络上获得的科普信息对自己的帮助程度时,8.7%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没有帮助,61.38%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帮助一般,仅有29.9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很有帮助。在问及为什么网络科普信息对自己帮助程度不高时,56.5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网络科普信息“总是出现不一样的观点,不知该相信哪一个”。这说明信息“把关人”缺失的网络媒体难免存在科普信息冗杂虚假的问题,直接导致其可信度与权威性相对传统媒体较低。

(五)科普信息接收时间集中化与接收方式碎片化

本研究数据显示,河南省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时间(多选)多集中在工作或学习的间隙(61.64%)、晚上睡觉前(57.69%)与三餐时(23.02%),且大多数(59.34%)参与调查者每次查询科普信息的时间低于30分钟。这说明了河南省公众科普信息接收时间的集中化与接收方式碎片化的特点,也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逐渐把获取科普信息作为短暂的休息或放松,而非严肃的信息接收行为。

(六)旨在提升自身生活质量及职业技能的科普信息最受欢迎

年龄、职业、兴趣等差异会直接影响不同民众对科普信息的选择,但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公众普遍对能提升自身生活质量及职业技能的科普信息感兴趣(见图2)。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有关“您对哪类科普知识比较感兴趣?(多选)”的回答统计显示,最受欢迎的前三类科普信息分别为:科技与生活(59.08%)、职业技能(50.64%)和医学保健知识(47.57%)。此外,自救知识占43.22%,交通知识占29.92%,军事知识占21.23%,科学育儿占18.16%,农业知识占11.51%,其他占6.65%。这表明科普信息要有较强的实用性,紧贴民众生活和实际需求。

(七)科普信息媒体传播渠道缺乏知名度

研究小组统计了河南省的科普信息媒体传播渠道。传统纸质媒体有报纸《河南科技报》、期刊《农家参谋》,传统电子媒体有广播频道“科普之声”、大屏频道“科普新天地”以及电视频道“科普全方位”,网络媒体有《河南科技报》微博、河南科协微信、今科普微信、科普中原云服务平台。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有关“您了解的河南省科普信息媒体传播渠道有哪些?(多选)”的问题回答中,有36.57%的参与调查者选择了“其他”,26.6%的参与调查者选择“无”。半结构化焦点访谈中,9人(90%)表示未听说过以上任何科普渠道。这凸显了河南省科普信息媒体传播渠道缺乏知名度的现实。

三、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存在问题分析

(一)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对科普传播重视不足

上文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影响力有限,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对科普传播工作重视不足。具体来说,科普传播主体涵盖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各类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学会协会、科技出版社、科技媒体公司、科技咨询服务中介等。本研究发现,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医学会、河南省科技馆、河南省科普活动中心、科普中原云服务平台等省内科普信息传播主体虽然数量不少,对科普传播工作的重视程度却亟待加强。如河南省科技厅官网的《科普园地》栏目包含了科技活动新闻报道、历史资料、公益广告等非科普内容,绝大部分来自央视新闻报道及纪录片。河南省医学会官网的“科普园地”板块只有4篇科普活动新闻报道,无任何科普信息。这凸显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对科普信息传播重视程度较低的问题。

(二)科普信息传播内容存在不合理性

相关研究指出,我国大众传媒传播的科普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内容缺乏趣味性、创新性和时效性[4],河南省科普信息内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和不合理性。

首先,科普信息内容的数量与质量都亟待提高。以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为例,其官网设置的“科学普及”板块中工作动态报道居多,虽然也有《科普图文》和《科普视频》两个栏目,但《科普图文》中仅有两篇配图文章且全部为转载内容,《科普视频》中的13个视频能正常观看的仅有6个。河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的《科普园地》栏目也是如此,该栏目迄今为止一共有16篇文章,且这些文章多有重复之处,甚至有些文章只有标题而没有任何内容。这些都凸显了河南省科普信息内容数量和质量都偏低的问题。

其次,科普信息内容与受众需求脱轨。上文调查结果显示,能提升自身生活質量及职业技能的科普信息最受河南省民众欢迎,但反观省内众多科普媒体,其所提供的内容与受众主要需求脱轨,其传播效果当然也会大打折扣。如河南省科协主管的省科技馆官网虽然有“科普微电影”“科普动漫作品”“科普图书”“科普图片”等板块,但多为食品安全书籍、农业器具照片、科幻片预告及片段、古代科学家介绍短片等,与现实生活和受众需求脱轨。这里我们不得不回到科普的含义上来对河南省科普信息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所谓科普,指的是在包括科学家在内的社会全体成员中传播与扩散,引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来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并促进民主理念的启蒙。[5]由此可见,科普信息能够产生良好传播效果的前提是引发公众兴趣,进而才能实现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及促进民主理念启蒙的终极目标。现阶段,河南省科普信息内容与受众需求的普遍脱轨无法有效引发受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科普传播终极目标的实现也就失去了根基。

再次,科普信息内容的时效性不足,不能贴合社会与科学发展热点。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能吸引大众的广泛关注,科普信息可以及时以这些话题作为科普传播的引子和题材,帮助公众解读热点,疏导其产生的情绪和疑惑,拉近其与科技的距离。本研究发现,河南省科普信息内容较为滞后,且未能很好地利用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有效的传播。如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引发了举国关注。其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河南正是全国疟疾高发地区之一[6],屠呦呦获奖正是河南科普媒体向广大公众进行科普传播的良机。而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科技馆等多家科普机构均未有任何相关解读和权威发布。河南省唯一的专业性科普报纸——《河南科技报》仅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这篇新闻中提到了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微博只是转发了《人民日报》微博“屠呦呦,中国首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缺乏本地化的阐释及科学知识的普及。2017年10月,引力波的重大发现引发了科学界的轰动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协等机构也未作任何形式的报道和科普传播。对社会热点问题缺乏及时、科学的解读,短期看来可能只会影响到科普媒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但长此以往,势必会大大削弱社会公众参与科普信息传播的积极性。

(三)科普信息表达形式较为单一

总体来看,河南省科普信息表达形式多为纯文字或文字+图片,表达形式较为单一。以河南省电机工程学会为例,其官网的“科普园地”板块只有40篇科普文章,绝大多数都是纯文字形式,无视频等其他表达形式。又如《河南科技报》的官方微博,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该微博已发布5446条博文,但均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传播,无视频等其他传播方式。而影视及网络媒体成为河南省公众使用最多的科普信息获取方式。这一调研结果说明河南省公众更喜爱表达方式多元化、能产生更多感官感受的科普信息表达形式,而纯文字或文字+图片这种单一的、传统的表达形式势必会使科普信息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四)科普信息传播话语亲和力不足

如上文所述,科普信息传播实现提升民众科学素养及促进民主理念启蒙的终极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引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然而普通公众不是科学家,虽然有一定的兴趣,但很难理解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与知识。这就要求科普信息要尽可能地通俗化,并以普通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除此之外,河南省公众科普信息接收时间集中化与接收方式碎片化的特点更要求增强科普信息传播话语的亲和力。但研究小组在调研中发现,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话语亲和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如河南省科学院科普栏目中的《世纪重大发现:引力波与爱因斯坦的完美拥抱》《芯片上的宇宙》等若干篇文章基本由专业术语与专业知识组成,一些配图中的说明文字都是英文,基本不能有效帮助读者理解引力波为何物。这很容易让公众产生“科学高高在上”“科学就是难”的刻板印象,其学习科学的兴趣很难被激发,提高科学素养更是无从谈起。河南消防网科普专栏中的79篇文章大多与居民防火自救有关,信息全面,虽然公众能读懂,但文章内容过于程式化和说教化,不能吸引公众阅读的兴趣,亲和力的缺失也使得消防科普知识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五)媒介融合发展程度较低

在当今媒介融合时代,不同媒体的边界日益模糊,科普信息传播手段也更加丰富,能够不断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如一条科普信息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音频等各种方式进行传播,也可以在包括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门户、新闻网站、自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传播。媒体之间的合作与融合,能够使科普信息以更新、更多元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通过更多的渠道传播。仔细审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媒体,不难发现其融合发展程度较低。如《河南科技报》虽有电子报的网络链接,但始终无法打开;其博客与微博发文的评论量和转发量均为个位数。上文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公众虽然更爱通过网络渠道获取科普信息,但其对传统媒体科普信息的信任度高于网络媒体。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专业性科普报纸,《河南科技报》未能有效将公众的信任和对其发布信息权威性的认可通过传播能力更强的网络与新媒体进行巩固与增强,进而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有效地传播科普信息。农业科普期刊《农家参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期刊没有网站主页,微博是其仅有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且微博发文的评论量和转发量也较低。可见在媒介融合大潮之下,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媒体只是做到了“形融”,在信息传播渠道的融合、传受界限的融合等多方面尚不能满足受众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也未能有效推動科普信息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广泛与深度传播。

(六)优秀科普产品和品牌节目较为匮乏

科学普及离不开品牌拓展,树立标杆式业务权威,更加有利于受众对科技信息的认知和接纳。[7]具体来说,河南省科普媒体和产品数量不少,一些科普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如科普中原云服务平台科普资源较多且信息涵盖面广、广播频道“科普之声”更新及时且收听次数较多,但本研究受访者普遍对省内科普媒体和产品基本没有认知,这凸显了河南省优秀科普产品和品牌节目较为匮乏的问题。优秀科普产品和品牌节目的匮乏会直接削弱受众对科普信息传播的兴趣和参与度,导致科普产品和节目的发展缺乏动力,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科普传播主体愈加缺乏科普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品牌的树立和强化更无从谈起。

四、结语

相关研究指出,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只有3.27%的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8],比例之低让我们深感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省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和新成绩,但还存在着上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今媒介快速、深度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进而探寻科普信息传播的创新路径,促进科普信息传播的发展,着力提高全民科学素素,这是河南省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本文为2017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240041017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邱成利.科技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事,科普要跟上[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602/c1003-28407281.html,2016-06-02.

[2]中国科学传播报告课题组.“十三五”时期中国科学传播现状及体系构建[M]//詹正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5—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5.

[3]Jie Xu,Tao Yang,Ting Cong,Yuanxiang Zeng.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mong Chinese and American Researchers:A Comparative Study[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5,47(1):60-76.

[4]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加强群团建设 适应科技传播新变化[M]//詹正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5—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0.

[5]黄时新.科学传播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7.

[6]别以为屠呦呦获奖跟你无关,河南是疟疾高发区之一,你可能就属于高危人群![EB/OL].http://news.ifeng.com/a/20151007/44789535_0.shtml,2015-10-07.

[7]中国科学传播报告课题组.“十三五”时期中国科学传播现状及体系构建[M]//詹正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5—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6.

[8]贾鹤鹏,范敬群.科学传播:从普及科学到公众参与的挑战[M]//詹正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3—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97.

(作者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校:董方晓

作者:刘杨

微信科普信息传播论文 篇3:

气象数据实时监测信息系统传播研究与设计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气象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微信公众平台以其发布便捷、传播迅速等特点,在气象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气象短信服务方式,以其主动性和准确性优势,也成为了气象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传统传播途径进行对比,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气象信息传播方式的重要意义,针对如今气象信息图文消息的传播现状,总结了一些气象信息图文消息传播效果提升策略,以增强人们对气象信息的掌握,并及时进行预防。

关键词:互联网;气象信息;图文消息;微信平台;手机短信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design of meteorological

data real-tim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MENG Ruijuan

(Heze Meteorological Bureau,Heze 274000,Shandong China)

Key words:internet;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graphic message;Wechat platform;mobile phone SMS

传统的天气预报在速度、受众面以及信息量等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拓宽了气象信息的传播途径,丰富了气象服务類型。气象微信公众平台以及手机气象短信业务等,在提升气象图文消息传播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灾害属于自然灾害,常见的例如暴雨、台风、洪涝等,在恶劣气象到来之前,如果没有做好防范措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效果,对于保护人们生命安全和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

1 “互联网+”背景下气象信息图文信息的传播

1.1 气象信息传播方式对比

以往人们对气象信息的了解大多通过在固定时间点准时观看中央电视台或者地方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传统媒体的气象预报形式,对于一些非突发性灾害天气,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但针对突发天气,时效性不足的弊端则更加明显,而且传统媒体播放的天气预报通常是以省或者市为范围,在地区上不够精确;通常预报天气的时间范围也较长,即使在一天内天气的变化也是较为明显的。因此,种种限制使得受众无法获取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气象信息,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在急剧下降,然而网络平台对于气象信息的传播有着迅速、便捷和精确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气象信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果将气象预警消息传播的单一因子作为指数,分别进行1到5分级别的判定,从发布时间限制、传播效率、影响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对气象信息传播方式进行综合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通常传统的气象信息传播方式无法将紧急预警信息快速传递给公众,因此,需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出时效性更强的气象信息传播方式,例如气象微信公众平台、手机短信等。可将气象信息发布途径和公众均看作是一个整体,从不同时间节点和时间段对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1.2 气象微信公众平台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的气象信息推送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气象信息的精准要求,人们希望有一个可以随时查询和获取当下时间段内准确的气象信息的渠道,以此来指导生活和出行安排。在互联网基础上,气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例如,“菏泽微天气”、“菏泽微气象”、“山东天气”等,还有新浪微博中的“菏泽气象”,使得气象预警信息具有了较强的时效性,在第一时间将天气变化信息传递给受众群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气象预警信息的价值。微信平台气象图文消息制作不需要录制、拍摄以及剪辑等工作,只需将文字进行编辑,配上合适图片,就能以较短的时间将最新的气象预报信息传播出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可以给人们一些时间去应对气象的突变[2]。

1.3 手机短信

在信息时代,智能手机发展迅速,短信作为所有手机的最基本功能之一,可承载一些重要信息的精准传播。气象短信传播方式在主动性上具有显著优势。气象短信是由气象局与运营商联合打造的气象服务品牌,当一些暴雨、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预报编辑人员会在第一时间编辑整理气象短信内容,通过定制平台主动下发给定制用户,免去用户查询的繁琐,用户作为被动接受的一方,可在定制气象短信业务以后,直接接收气象信息,而且短信还可以保存。另外,手机气象短信区别于社会上公共媒体发布的各类生硬、枯燥的气象信息,每条短信都是山东各地市气象台预报员经气象会商结合天气与时令特点编辑完成,官方发布,权威可靠,且内容上除了气象信息,还有人性化友情提示以及节日祝福等,有了气象短信的提醒与关怀,提醒用户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做好预防措施[3]。

2 气象图文推送消息的传播现状

2.1 天气过程推送效果优于气象科普推送

在气象图文信息的推送中,受众对于一些降温、降水等重要的天气过程以及辟谣和节日天气,具有较高的阅读量。人们对于“菏泽微天气”、“菏泽微气象”平台的关注和手机“气象短信”的定制以及新浪微博中的“菏泽气象”都是基于获取天气过程信息为目的,因此,每当遇到重要天气过程或者突发性气象预警时,微信平台推送的气象图文信息能够及时发布受众所需要的气象资讯,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与二次传播。相比之下,气象科普类的图文信息推送并达不到此类传播效果。重要天气过程对比于科普类的气象消息,具有较强的关注意义,因此图文信息的推送效果显著优于气象科普推送。

2.2 传播效果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影响“山东天气”、“菏泽微天气”、“菏泽微气象”及新浪微博中的“菏泽气象”等气象图文信息推送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标题、封面、内容、推送时间、图片匹配度、社会关注程度等众多因素。互联网时代,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人们对与新鲜事物的关注度往往会超过对于气象信息的关注,因此,标题和封面的编辑与设计需要足够精彩,才能足够吸引受众选择点击阅读,还有一部分群众会选择将其转发到朋友圈或好友群里面进行分享和二次传播。另外,社会关注度和新闻媒体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气象图文信息的传播效果[4]。

2.3 阅读率存在提升空间

气象微信平台的关注用户不断上升,定制手机短信业务的用户也逐渐增多,但只有少部分人具有查看气象信息的日常习惯,因此,在气象图文消息的阅读率上仍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间。由于微信公众号数量迅猛发展,手机短信与流量套餐绑定等,受众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人们在面对众多的气象图文消息推送面前,只会选择极少的一部分进行点击阅读。另外,由于手机短信的字数限制,天气信息、温馨提示以及节日祝福的总字数限制在134字以内,因此定制手机气象短信业务的用户数量增长缓慢。

3 “互联网+”背景下气象图文消息传播策略

近年来,暴雨、台风、洪涝等气象灾害频频发生,常会有一些夸大天气危害程度的谣言在群众之间广泛传播,引起恐慌心理,官方气象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便捷迅速的手机短信要充分发挥其快速、权威的优势,将准确的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群众,减少谣言的传播[5-6]。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一些气象图文消息传播效果提升策略如图2所示。

3.1 微信平台图文消息传播策略

首先,把握好气象信息的推送时机,大致把握当月的气象图文消息推送规划,尤其是突发天气、当月节假日、节气等日期,以便在第一时间将天气信息、影响范围以及出行建议等重要信息传递给群众,从而提高传播效果。另外,微信公众平台的气象信息在编辑上要善于利用标题和封面吸引群众点击阅读,可将一些重要的、用户关注度高的天气信息词汇体现在标题上,对于人们本来就有一定了解兴趣的重要考试日期、节假日等,可在标题设置上引发悬念,辅助修辞、标点等技巧吸引用户去浏览气象信息。同时,图文信息的内容质量是影响用户阅读体验感的重要方面,微信气象信息本身具有浅层次阅读的特点,因此,整体语气尽量轻松活泼,气象信息尽量简短、清晰,配图合理、正能量,篇幅不要太长,以免受众群体失去阅读耐心。在信息化时代,紧跟时事热点,以促进气象信息的二次传播,最好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确保用户的长期、持续关注[7-8]。

3.2 手机短信气象信息传播策略

3.2.1 力求手机气象短信在内容上的策略

手机气象短信开头加上当天的温度实况或者湿度实况,利用卫星云图分析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形势或者天气变化趋势,让用户及时了解最新天气状况,提醒用户未雨绸缪、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掘用户关注度高的天气情况、空气质量等气象信息,在气象语言的编辑整理上,将信息凝练为“知识”,创建与其他传播渠道气象服务不同的阅读感,不仅是某时段、当天以及近3天的气象预报,可以是更精确、专业、实用的气象科普、天气变化过程分析以及气象指数预报等,丰富并创新气象短信内容。此外,还可以在气象短信中插入背景音乐,使受众不仅能够阅读气象信息,还能欣赏音乐,使气象短信的时尚性与趣味性得到明显提升。

3.2.2 力求手机气象短信在互动上的创新策略

气象手机短信与定制用户之间的互动较少,用户主要是被动接受的方式,对此,可以创新建设与用户的互动环节,气象短信定制用户可随时发表对于短信的阅读感受以及建议等,使其积极参与到气象短信的创新发展中,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激发用户对气象手机短信的关注度。

3.2.3 力求手机气象短信在业务上的策略

为促进用户对于气象信息的定制,气象部门可以尝试与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将手机软件和流量套餐等与气象短信捆绑,用网络流量类业务带动短信业务的发展。

3.3 提高“互联网+”背景下预报准确率

无论是微信公众平台还是手机气象短信,其发展的根本是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对于气象信息的及时性、便捷性等都存在较高的期待,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基础气象业务能力的建设,以促进手机气象短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长远发展。例如,对基层气象预报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吸引高水平气象专家加入到气象队伍中来,同时,加强与国际间的气象合作,通过研讨、交流等方式,及时共享与吸收国际上先进气象科研成果等[9-10]。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微信平台以及手机气象短信等方式相比于传统天气预报,具有更加便捷、快速、精准的优势,可与人们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形成天然契合,促进气象图文信息的有效发布与传播。基于气象信息的传播现状,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改进并创新气象信息的传播策略,为人们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康,胡小羽,王磊.如何使气象信息更适合在新媒体中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136-138.

姚巍,宫志宏,李仁禹,等.气象信息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开发[J].气象科技,2016,44(4):571-575.

王亚同,张文波,张文婷.气象信息在网络新媒体中的传播特点及现状探析[J].科技传播,2021,13(11):151-153.

徐彩艳,张嫣然.气象微信图文消息的传播现状和策略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9):163-167.

郭俊萍.提升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效果的分析与建议[J].气象科技进展,2020,10(6):131-133.

刘欢,杨凡,林行.“互联网+气象服务”的融合与发展[J].贵州气象,2017,41(2):84-88.

盛飞兵,熊红,盛飞娟.新媒体时代下气象微信公众号运營探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7):59-60.

张晓霞,杨光武,王灵玲,等.“互联网+”背景下省级气象微信发展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7,1(3):78.

招伟文,庞绮汶,陈惠芳.浅谈气象微信图文推送消息的心得与思考[J].贵州气象,2017,41(5):83-88.

万奎,杨咏钢.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有效覆盖率浅析[J].科技通报,2015,31(11):261-265.

作者:孟瑞娟

上一篇:商业银行研发管理论文下一篇:公共交通车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