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洞察政治信息传播论文

2022-04-26

[摘要]政治语言是政治活动主体在涉及政治权力的场合用来交流政治信息的特定语言,是政治交流的工具,是政治信息的符号载体。政治语言的意义指向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要正确理解政治语言及其作用,就要以语言哲学为基础来进行分析。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心态洞察政治信息传播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心态洞察政治信息传播论文 篇1:

大学生时政信息来源选择与利用研究

摘要:大学生置身信息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渠道多元、信息多样的舆论环境使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与方式呈现出新的情况、新的特点与倾向。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如何选择时政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以及他们对这些信息所持态度如何,都必然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取向产生影响,是事关国家政治稳定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文章就当代大学生时政信息来源选择的新特点和倾向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通过提高内容教育特别是方法论教育,提高传统媒体引领作用,提高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引导性,把握传播规律,强化信息公开,拓展大学生时政信息的获取途径等具体措施,加强和引导大学生时政信息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思路c关键词:大学生;时政信息;来源选择与利用

文献标志码:A

一、问题的提出

青年在任何社会都是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幻想,任何有远见的民族,都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在中国,大学生又是青年中文化水平最高、政治基础最好的一群,他们政治素质直接影响中国未来的走向,影响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越来越积极加入到以经济和信息为主导的全球化大潮中,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的发展既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其中,西方国家凭借其信息技术优势,将资本主义的政治价值观和态度倾向,通过高效率、宽覆盖、多媒体的信息传播媒介,向中国社会渗透和扩张。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面对多元信息传播媒介,如何进行选择,对其传播的信息持什么样的态度,必然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取向产生影响,这是

事关国家政治稳定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为此,2009年10月,笔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较大规模的调查,在对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1 5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同部分大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基本了解到大学生在这一重大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和做法,形成了当代大学生时政信息来源与利用情况的专题报告。

二、大学生关心时政信息的特点与倾向

大学生置身信息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渠道多元、信息多样的舆沦环境使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与方式呈现出新的情况、新的特点与新的倾向。

(一)当代大学生关心时政信息功利化趋向渐增

大学生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充斥社会,大学生在社会中某些不正确思想的影响下,在接受时政信息时也趋于功利化。大多数大学生认为:除了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外,多了解国家目前的发展状况,掌握国际发展动态,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对自己学习知识和日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有益。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取时政信息,为了个人的消遣娱乐、学习知识和人际交流的比例在逐年攀升,而纯粹为了解新闻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且大三、大四和

研究生等高年级学生比大一、大二等低年级学生倾向更为明显。利用网络了解时政信息,其消遣娱乐、人际交流和学习知识的系数为122.而了解新闻的系数为56。利用手机消遣娱乐、学习知识和人际交流的系数为135.2,而用于了解新闻的系数仅为2.8(图1)。

同时,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对时政信息的选择上也出现功利倾向。在国内事件中,大学生比较关心“三农”、社会腐败、社会贫富差距等问题,尤其是

对关系到自己未来前途的就业政策、社会分配制度改革等问题非常关注。在国际事件中,大学生比较关心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信息,尤其是比较关心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国家利益是否受到损害等问题。数据显示,关于大学生对于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只有23%的学生选择会经常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对中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全面了解的大学生比例也只有4.4%。大学校园网论坛上关于时事政治的帖子较少,点击率和跟贴也较低。

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当代价值多元化与受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获取时政信息的目的,主要是以个人成长、满足个人生活需要为主要目的,而对了解新闻、关心政治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多元化的价值观与功利化的现实选择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诱因(图2)。

(二)对传统媒体的认同度下降,而对境外媒体的认可度上升

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认同度较高。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63.5%的同学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认为《新闻联播》节目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但大学生对肩负新闻舆论宣传重任的部分歧策性较强、

说教较多的报纸和刊物的认同度却比较低。调查显示,65%的同学基本不看政策性较强、说教较多的报纸和刊物,而选择“经常看”和“有时看”的人数比例仅占35%,其中“经常看”的人数比例只有5%(图3)。

选择“基本不看”的同学中大部分认为政策性较强、说教较多的报纸和刊物,事实报道过于枯燥沉重,缺乏趣味,难以符合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此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对当前中国大众传播媒介正面报道过多,批评性监督性报道较少的状态表现出了一定的不满。他们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灌输社会的理想和要求,而忽视对社会存在问题客观深入的分析感到困惑。他们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民素质不太高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存在矛盾和问题在所难免。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有时还非常尖锐和突出,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如果对此关注不够,分

析不深,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民行使舆论监督和批评的职责,不仅不能推进社会政治民主的进步,还会损害传播媒介在公众中客观公正的舆论形象,降低收视率和影响力,甚至贬损党和政府的民主形象。这部分大学生对当前中国大众传播媒介所持的这种态度倾向,显然是以两方国家传播媒介的表现为参照形成的。因此,面对信息全球化进程中国外媒体传播的冲击,面对英语水平越来越高,并能熟练掌握各种信息传媒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络技术,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迅速获取到多方面、大容量文化信息的当代大学生来讲,国内的大众传播媒介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较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本质,增强其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意识深层次的影响,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传播技巧的问题。对此需要更加深入地调查研究大学生立足的社会文化背景,创造与之相应的政治文化传播技术和政治教育技巧,在适应大学生接受心理和认同心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导政治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学生获取信息来源中,利用互联网、代理服务器和收音机,浏览、收听境外网站和电台的大学生比例在逐年增长。有不少大学生认为,来自境外的声音很新鲜,可多角度折射中国的现状。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所以在评价某些时政信息的时候带有情绪化倾向,特别是评价一些突发事件显得不够成熟或过于偏激,因此较为容易受到国外媒体煽动性的影响,对政府产生抵触甚至对抗情绪。

(三)互联网渐成大学生获取时政信息“主渠道”

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获取时政信息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在回答“您通过哪些途径获取时政信息”的多项选择上,被调查者对各种媒体的选择比例依次是:互联网68%、报纸64.5%、电视38.9%、广播2 1.2 0%、课堂1 9.2%、手机8%(图4)。

从图4可以看出,大学生获取时政信息来源比较广泛,互联网、报纸、

电视、广播等主要传媒方式皆占有一定比例,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获取信息所占比例高达76%,充分说明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获取时事新闻和政治文化信息的方式已经基本大众媒介化和网络化了,大众传播媒体和网络主体对社会问题和时事政治持有的态度和倾向,从根本上影响乃至左右着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倾向。当代大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不拘于某种固定的方式和渠道,大学生选择互联网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的行为正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并逐渐成为主要途径。

同时,调查大学生获取时政信息(新闻)的时间情况显示,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获取时政信息的时间最多。几乎50%的同学每天上网,74%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其中有62.2%的同学平均每天上网时间高达3小时,而花在接触传统媒体上的时间一般少于30分钟,甚至有50%的同学表示基本不收听广播。如以获得的时政信息量为100%的比例来分析,互联网占42.4%、报纸占27.6%、电视占14.3%、广播占8.2%,课堂占6.7%、手机占O.8%。可以看出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远远比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的信息多(图5)。

大学生获取时政信息来源的“一高(互联网)一低(传统媒体)”,在花费的时间上”一多(互联网)一少(传统媒体)”的现象,充分说明互联网正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来源的首要渠道。甚至有学生坦言网络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改变了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没有网络,他们获得时政信息的来源将大受影响,甚至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将会中断。

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全面普及和大学生上网时间的增多。互联网将成为大学生获得时政信息来源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形下,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和组织开展对时政信息的相关引导工作(图6)。

(四)网络等新兴媒体对大学生影响呈现出负面化倾向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获取时政信息的时间、数量在逐步增多,但网络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大学生上网更为关注一些娱乐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个性的、时尚的、通俗平庸的内容被奉为潮流,凸显和强化了大学生极端消费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种不良的网络消费习惯将极大地冲击传统人文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念。网络营造的“拟态环境”使大学生习惯于生活在一种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脱离与现实外界的交流,价值体系难以得到较好的构建。网络传播强调方便、快捷和即时效果,助长了大学生的浮躁心理,易于形成急功近利的心理形态。同时,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信息交流。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管制,其中的垃圾短信、黄色短信、诈骗信息和反动信息等,必然成为影响在校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思维方式、消费方式乃至行为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博客、播客、印客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对当代大学生获取时政信息的观念与途径造成了一些不可低估的影响。

(五)对西方媒体传播的政治文化信息,信疑参半的倾向突出,理性态度有所增强

调查显示,随着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开通,大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信息传播媒体的选择更为方便。调查发现,在选择国内传媒的同时,选择国外电台与报刊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的大学生已达19.1%,比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文化热时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通过国际互联网“经常并喜欢访问”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有线新闻网等西方有影响的国外网站和哈佛等著名大学网站,了解时事新闻与下载所需信息的大学生已高达56.7%。从总体上看,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完全听信西方传媒报道,甚至唯西方报道是“真”、是“尊”的态度相比,已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能够冷静而理性地看待西方传媒,对其宣传报道内容的真实性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大学生理性、冷静、客观的倾向大大增强。通过座谈了解到大学生对西方传播媒体形成的这种理性态度,缘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国内主导文化传播媒体在新闻时事报道的广度、深度以及背景分析方面,比10年前大大拓展,透明度增强,且及时快速,好多新闻已先在国内传播媒体上有了报道。因此,对西方的报道有了一个比较的参数,对西方国家传媒所标榜的时事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二是伴随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加剧,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同在国际关系上屡屡制造事端,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遏制中国的发展,大学生对其的不满和厌恶情绪日益增加,进而形成了对美英等西方国家传媒报道持怀疑甚至反感的态度。三是近1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南此也增强了对西方国家诋毁性宣传的抵御力。大学生对西方传媒由“信”到“疑”是一次飞跃,它表明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在近几年社会主义主导文化传播媒介持续不断且方向一致的正确导向下,初步具备了抵御西方政治文化负面影响的能力。当然,还必须看到,能够比较坚定地抵御西方传播媒介影响的大学生为数还不多,12.7%的百分比还属少数,而“疑”还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变数,到完全正确的理性评判还有相当的距离。社会主义主导文化与西方传媒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还相当艰巨,社会主义主导文化传播媒介在传播导向和传播技术与技巧上的任何疏忽和偏差,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任何的放松和削弱。都可能引发“疑”的倒退,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时政信息教育引导的对策和措施

大学生通过选择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全球信息网络与西方文化信息的接触有了明显的增加,这种变化趋势表明,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的全球化,既强化了西方国家传播媒介对中国,特别是大学生的渗透力,也为大学生自由自主的选择提供了方便。大学生是抱着好奇心和多方面获取文化信息的动机选择媒介,而选择后产生的影响效应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帮助大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特别是通向经济、科技管理发达的西方社会的大门,了解到了不少新信息、新观念,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

西方传播媒介所宣扬的资本主义政治价值观和态度倾向,也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主导思想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针对当代大学生时政信息来源与利用现状,加强当代大学生时政信息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政治洞察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加强内容教育特别是方法论教育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时政观教育特别是方法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政观,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政治工作。作为教育主阵地的高校要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来抓。通过第一课堂的教育和第二课堂特别是社会实践的感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提升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社会责任感。学校要通过报告会、名人讲座、辩论会和国情教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以此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时政观。要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引导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鼓励成立学习研究政治问题的学生社团,鼓励教师与学生探讨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鼓励学生养成关心政治的良好习惯。要加强对党员、团员和学生会、年级、班级等骨干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作为公民应该参与的投票、选举等政治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要通过学校课堂与社会舞台的互动,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掌握和驾驭时政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帮助他们提高运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分析与判断时事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在大事面前不糊涂,在大局面前不动摇。

(二)增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目前,传统媒体仍是大学生关注接受

时政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媒体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所以我们依然要重视依靠传统媒体向大学生传播时政信息的工作。传统媒体要想在大学生当中树立良好威信,发挥自身功能,就必须研究与尊重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坚持“寓乐于教”,由应用型、传授型线性传播模式向思辨型、互动型转变,注重传播的语言技巧,把内容美和形式美结合起来。要吸收网络媒体的优点和新技术特点,利用新技术优化现有信息与传播的价值,加快报网融合,通过开辟数字报纸、手机报纸等平台,创新传播方式、转换经营机制,促进自身在多元传播格局下更快地发展。要改变单一简单的灌输式、说教式传播教育模式,增强传统媒体的互动性、参与性,进一步提高信息传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增强传统媒体的自身竞争力,真正发挥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主流作用,不断提升传统媒体在引导大学生时政信息中的认同度。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

当前,新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拥有较高知识和开放心态的大学生永远是新兴媒体的探索者与使用者。我们要主动研究与尊重这一发展趋势,借鉴传统媒体引领当代大学生时政信息的成功经验,重视互联网、手机、博客、播客等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时政信息传播与使用的影响,抢占网络等新媒体阵地。要加强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工程。规范新兴媒体内容,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发布信息,着力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和谐、民主的媒介氛围和一个团结、互助、友爱、奉献的社会氛围。要通过制定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引导当代大学生的规章制度,探索新兴媒体引导当代大学生时政信息的规律和方法,努力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正确、有益的时政信息,为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导向。

(四)把握传播规律,强化信息公开。拓展大学生时政信息的获取途径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智者,也就是平常说的“明白人”,他们听到传言,会首先求证,并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判断之后,他们会告诉人们事情原委,传言中的那些不确实、不客观的信息就会停止传播。不良舆论的形成往往在很大层面上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学会成为新闻的第一定义者,按照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主动出击,信息公开,抢占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让当代大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一方面要不断拓展和建设好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主动把大学生关心、关注的事情在网络上及时公开,接受监督;另一方面,要未雨绸缪,将可能产生的矛盾冲突思虑周全,消除级别限制,早做工作,坦诚沟通,转化和消除矛盾,全方位地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这样更有利于解决现实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敏锐力,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关心时政信息,关注舆论,并且能从根本上引导和影响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和时事政治持有的态度和倾向,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作者:蒋研川 肖铁岩 凌晓明

心态洞察政治信息传播论文 篇2:

政治语言分析的哲学基础

[摘 要]政治语言是政治活动主体在涉及政治权力的场合用来交流政治信息的特定语言,是政治交流的工具,是政治信息的符号载体。政治语言的意义指向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要正确理解政治语言及其作用,就要以语言哲学为基础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政治语言;语言分析;哲学基础

政治语言(the language of politics,or politicallanguage),也称政治语篇(political text/discourse),是政治活动主体在涉及政治权力的场合用来交流政治信息的特定语言,是政治交流的工具,是政治信息的符号载体。与一般的语言类型相对比,政治语言独具特色。政治性是政治语言的本质特征,因为政治语言与政治是紧密相连的,lakoff就明确的说“政治即是语言,同时语言也是政治。”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效果层面,政治语言都显示出了很强的政治性特征。政治语言交流一般处理大多数人所关心的公共事务,因此也打上了社会公共性的烙印。在政治传播中,政治语言是作为一定社会成员和集团沟通交流信息的工具而存在的。“正是通过它,政治人之间的心态才能互相洞察;政治信息的传播才能发生”。政治语言是为政治活动服务的,而政治活动是日益变化的,与此相应的政治语言必须适应其变化而具有时代特色。

政治语言是政治和语言两个概念、两种社会行为的结合体。从哲学层面来说,语言的两个中心问题一是语言和世界的关系;二是语言或语词的意义问题。这是从两个角度看一个问题。要知道一句话的真假,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既要了解它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还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解语词的指称和意义问题。政治语言从根本上承袭了语言哲学的一般共性,但就其哲学基础,它的意义指向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政治语言的性质决定了对政治语言意义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政治语言的分析之上,这种分析包括对政治语言赖以产生的交往场合、政治活动和语境的分析。对政治语言的分析需要在语言哲学的观照下进行。下面从四个角度对政治语言分析的哲学基础加以讨论。

一、语言与行为的关系

奥斯汀(J.L.Austin)的语言现象学是围绕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因为语言现象学所研究的是“什么时候我们会说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什么词。”政治语言主要运用在涉及政治权力关系的场合,比如,政治语言运用于立法、司法、行政等政治机构,活跃在政治演讲、政治宣传、公民参政议政、选举等场合,有时也运用于反映政治问题的文学作品或文艺活动中。为了有效传播政治信息,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政治主体在运用语言时,会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政治意义,服务于政治活动。从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到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到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无一不显示政治语言的伟大力量。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从总体上研究话语的施行,侧重从行为做事的角度来看待语言,就是要弄清“总的言语情境中的整个言语行为”,把整体的言语行为分为三个层次:话语行为、话语施事行为、话语施效行为。话语行为(10cutionary acts涂纪亮翻译为“以言表意”)就是要说出某个有意义(包括含义和所指)的语句;话语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s“以言施事”,同上)是指以一种话语施事的力量说出某个语句,如做陈述、提疑问、下命令、发警告、做承诺等等;语施效行为(perloeutionary acts“以言取效”,同上)是经由说些什么而达到某种效果的行为,如使相信、使惊奇、使误导、劝服、制止等。奥斯汀把对语言的研究变成对人的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研究。奥斯汀还在传统的评价话语的真假标准之外提出了“适当与否”的评价维度。人类在运用语言的时候会产生能预想和不能预想的各种语言效果,这些效果是社会性的,因此语言运用是改变客观社会的一种社会实践。政治语言从话语产生到作用于社会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政治实践。适当的政治语言会达到预期的政治目的,而不适当的政治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依话语主体的不同而造成严重程度不同的结果。

二、交往关系与理解认同

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着重研究了语言在社会交往中的“交互能力”,他认为:当人参与一个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活动时,就已经不可避免地承担下述有效性要求的义务:第一个有效性是,人要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以便被他人所理解。第二个有效性是,提供某种真实的陈述,以便他人能共享知识。第三个有效性是,必须认真地表达自己的意向,以便自己能为他人所理解和信任。第四个有效性是,说出本身是正确的话语,以便得到他人的认同。他还接着表示“达到理解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和相互依存。认同是以对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要求的认可为基础”。哈贝马斯强调了交往中的“主体间性”,并用“理想的交往共同体”取代了“公共领域”的概念,指出在交往中,主体进入了两个交往的层次:一是在主体间性的层次上,说话者和听者通过语言建立了交往关系;二是在对象层次上,说话者与听者就对象及其事态达成了共同的了解。哈贝马斯看到了语言在实现人类交往、产生相互理解、建构观念认同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后来的研究中,哈贝马斯也通过对语言行为为基础的沟通理性的分析,来揭示语言被理性化和工具化后造成的社会问题。

在政治信息传播和政治交流的过程中,话语主体间的相互理解是至关重要的。政治语言分析要在主体间性的层次和对象层次上进行。这是由政治语言的社会公共性所决定的。一部法律的颁布、某位国家重要领导人的讲话、政府的日常公文等等,都要在沟通过程中求得最大程度的理解和认同。对象不同,政治语言的内容、表现方式和作用手段也就有所不同,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始终要提供真实的、可供理解的政治信息,从而推动整个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语言运用与社会文化关联

人们运用语言来理解和谈论世界,语言的运用就是话语的实践,政治语言的运用也就是政治话语的实践。政治语言不仅是政治主体之间沟通的工具,还具有作为社会组织力量的功能,政治语言能够产生社会性的后果一制度、观念、理解、认同,这些后果反过来也约束和调整政治语言行为。

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是后现代主义的领军人物。话语在福柯看来是构成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方式。福柯所说的话语不同于索绪尔所称的语言和言语,也不是简单的语言行为,而是具有建构作用的社会实践。“通过思想和语言的运用才有可能建构主体。”福柯关于话语的建构功能的阐述对于话语分析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认为话语在

不同的层面积极地建构了自我、规范、知识等的社会关系和观念框架。福柯认为:“必须将论述(话语)看做一系列的事件,看做政治事件:通过这些政治事件,它运载着政权并由政权反过来控制论述(话语)本身”。政治语言是一个过程,包含着形成、产生和扩散的历史过程,也包含着认知的过程和相关的社会关系。因此他认为,研究语言的运用以及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实际关联一语言论述的结构及其操作技巧、策略问题是解构西方社会制度的最有效途径。

不同社会制度的政治语言体现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东西方国家的政治语言有着明显的意识形态差别。政治语言说到底是为了巩固现存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方式,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也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以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为例,政治语言的现实表现就各自从本国的国情和阶级层面有所体现。因此,政治语言分析必须考虑语言运用与社会文化的关联。这是在政治语言与世界的关系层面来考虑的问题。

四、话语分析与社会建构

建构主义认识论把认知看成是主体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根据社会建构主义认识观,认知活动具有三维性质,认知是个体、社会共同体和认知对象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社会共同体对个体认知活动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认知的实际方向。以社会建构主义认识观为基础的话语分析认为,语篇不是被动地反映社会现实,而是主动地建构社会现实。话语并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而是通过它所嵌入的社会团体和复杂的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话语分析就是研究在特定的语境中构成特定话语的语篇是怎样获得意义的,通过对语篇仔细的解读,透彻地理解语篇的组织和结构是怎样通过表达意义而建构社会现实的。

人类的政治语言现象和政治语言活动,都是奠定在一定的政治实践基础之上的。政治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政治实践的反映,但又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主动的建构社会现实。人类历史上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专制发展进步到民主,从落后的政治制度到先进的政治制度,政治语言的塑造作用尤其突出。从我国历次的党代会报告中谈到的基层民主建设就能够窥见政治语言的功能:十二大报告中的“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话题下论及“基层民主建设”,十三大报告是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的话题下论及“基层民主建设”,十四大报告是在“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的话题下论及“基层民主建设”,十五大报告是在“健全民主制度”的话题下论及“基层民主建设”,十六大报告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话题下论及“基层民主建设”,十七大报告是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话题下论及“发展基层民主”。因此,政治语言对社会现实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导向和指引作用,潜在的规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语言哲学的这四个角度中,语言与行为的关系既是围绕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展开的,也关涉到语言的意义表达与理解;交往关系与理解认同则在意义的理解上更深入一层,不仅考虑人的行为,而且是考虑交往行为、交往关系;语言运用与社会文化关联较之交往关系是在更广泛的社会实践层面上考虑语言行为的社会建构作用;与第三个角度不同,话语分析与社会建构是从话语行为对社会结构的反作用来考虑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考虑语言行为的社会建构作用,换句话说,话语在主动地建构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17

[3][4]杨玉成,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M3,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37,81

[5]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CM3,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3

[6][7]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M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122,130

[8]李洪儒,试论语词层级上的话语人形象——一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一[J],外语学刊,2005,(5):44~45,

[责任编辑:李允光]

作者:孙晓珍

心态洞察政治信息传播论文 篇3: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影响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它包括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和网络空间的政治活动两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利用BBS等公共论坛表达意愿、通过政府信箱参与政府对话,利用网络发起现实政治运动等等网络政治行为,对我国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可以说是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而对现实,政府应积极引导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化,推动我国政治稳定的发展,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民主政治

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角色定位

1.1网络政治参与在民主政治生活中的角色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十七大报告中出现的重要表述,它作为十七大报告中一系列民主政治发展理念的组成部分,确立了民主在中国未来政治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的深化。今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两次强调“要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这样的传播工具和表达方式出现后,公民就开始从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利用网络表达政治诉求。越来越显示出与传统政治参与完全不同的新形态。社会公众、传统媒体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相对封闭的沟通渠道大为放开,社会公众可以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网络直接向政府申诉自己的合法权利,发表自己的合法言论,而政府则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民意民情,或者直接通过网络公布政策、法律和法规。这是一种发展中的政治与生活日趋密切结合的社会现象,从网络这一渠道扩大了人民民主,从而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重要保障。

1.2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角色

网络政治是网络与政治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现象。作为“科技哺育的一代”、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大学生们对当代社会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熟练的网络技术为其参与政治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其政治参与呈现出了鲜明的网络时代的特征,也从而使得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命题,更可以用上线时的虚拟个体抛却现实生活中种种束缚,而淋漓尽致地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相互间深入地交流彼此的政治理想。他们的网络参与,部分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的“贫困”状态,极大增强了政治信息的传导和反馈系统,日益影响着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

大学生对政治的参与热情、积极参与的政治意识、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充分的政治参与行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活力和政治发展的潜力。尤其在以高速更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中,作为掌握着高新技术并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年轻一代,更因其参与经济的广度不断扩大和深度不断增加,而决定了其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决定了他们在政浴参与中扮]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状况,并把握其宏观发展方向和微观特征表象,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

2.1网络畅通的政治利益表达渠道,部分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的“贫困”状态,为政治稳定提供了良性基础。当前,不同的利益群体开始形成,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诉求。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不仅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途径“缺位”与“贫困”的现实,而且在“贫困”状态中为民主政治注入新的活力。

2.2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下与上的对话渠道,网络中具有较高思想水平的大学生所代表的民意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极大增强了政治信息的传导和反馈系统,日益影响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可以设想,大学生不用通过政府机构批准、检查,就可以在网络上制作他人可以阅读的网页,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栏等各种方式向其他网民传播信息;而一个社群则可以通过“在线参与”的方式在成员间进行政治对话,向政治体系输入要求或给予支持。同样我们可以预测,网络将政治参与“变得如此轻而易举,以至再没有什么规模太小、或太涣散的事业”。

2.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推动了所在群体--青年政治社会化,增强了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主人翁责任感。青年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实践,亲身体验政治生活的意义,获取政治知识能力,大大推进了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水平。参与过程中,青年激起了政治参与的兴趣与热情,逐渐培养了政治参与意识和技能、政治责任感,铸造了政治人格。

2.4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形成的网络舆论,起到“晴雨表”作用,有助于政府部门加快解决有关舆论的焦点议题。网络政治群体中的大学生多是关注国内国际的重要事件,如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腐败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他们大多比较理性,能够全面深刻地报道、认识和分析我国当前的一些社会发展问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土的权利。然而在众多网络舆论形成的背后,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动因,潜藏着期待解决的矛盾。因此,网络舆论可以成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决策部门了解社会政治心态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掌握和分析信息,建立社会预警机制。

3.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政治的途径

目前,由于大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并且大都熟悉并掌握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只要思想上重视,观念上跟上形势发展,完全可能很好地开展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政治的工作。

3.1面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的变化,我国政府须积极应对,正确引导,以使其能与政治制度化相协调,进而促进中国政治的良性发展。在当今中国,如何改善制度上的不足,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对政治参与阀门的冲击过程,如何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成为中国政府在新的时代,使年轻公民的政治参与在摩擦系数较小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笔者以为,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3.1.1加强对大学生信息获得与分辫能力的引导,创办自己的优势网站,把握典论的正确导向。互联网络信息传递渠道的极度多元化,使传统意义上属于国家专控的信息发布权利飞速丧失,政府正面临信息内容无法控制的处境,统一的臾论在可预见的将来势必瓦解。而大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也会产生迷惘,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从而在参与政治的道路上迈出错误的脚步。对此,政府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用其所乐于接受的方式,向其灌输正确的思想,指导其对新闻事件视点的准确把握,引导大学生更有成效地进行政治参与。

3.1.2逐步扩大多样化的政治参与途径并引导网络政治参与步入法治轨道。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已远远不再满足于几种传统的参政方式,同时,网上不同且具有异质性的利益群体的形成,以及各群体利益表达强烈的现状,也要求政府必须开辟出一些新的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以求形成多元的顺畅的而非强制的表达渠道。网上投票、网上协商对话,以及网上民意测验制度等,都将为青年多层次、多方位、多样性地参与政治创造更加充分的条件。还要积极倡导和发展“网络民主”,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化、合法化,以此推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步入理性、法治的轨道。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和提倡网民道德自律等手段,推动网络法治化进程。

3.1.3逐步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的水平。进一步鼓励和发展多种形式的网络言论平台,网民可自由地发表观点,只要其言行合乎法律规范,哪怕观点本身不无偏激之处,也不能被横加干涉。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关心度,政府要适时引导青年使之对政治含义有正确的理解,增强他们的政治效能感,培养政治信任,并塑造其政治义务感,使他们不仅具有参与政治的热情,更能在现有体制所允许的参与渠道中充分地参与到政治中来,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新鲜思想为中的政治生活增添色彩,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创造美好前景。

3.1.4政府基于青年网络表达的指向做回应,形成一种互动的反馈机制。网民与政府间的“诉求-回应”反馈机制,是广大青年爱国、守法、理性参与网络政治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全面意见表达和反馈机制,可以冲淡那些极端言论,使民意表达更接近于真实。政府机构应充分利用网络加强与网民沟通,对网民提出的要求、意见给予解答与回应。

3.2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素质,发挥知识分子的网络舆论引导作用。政治参与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政治参与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知识分子应以自己的优势,提倡以理性声音进行充分辩论和澄清。在这方面,作为社会理性的代言人,青年学者更应当发挥激浊扬清的作用,成为网络中的“舆论领袖”。传统的权威媒体应继续发挥其引导和塑造作用;面对构成复杂、思想多样的网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应主动走进网络,承担其引导网民理性参与政治的重任;针对网络政治群体消极聚众行为的发生,论坛版主应积极进行疏导,加强监测。

3.3培育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发挥政治文化在政治稳定中的凝聚力。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是建立在个体的自主性、选择性基础之上,是自觉自愿行为。他们一般都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作为网络政治群体的成员,大学生要注意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防范群体的盲动和聚众行为,以保证群体的健康发展。网络政治参与中,培养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最重要的是,提倡并制定网络政治参与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以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使之逐渐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信念。

参考文献:

[1] 昝玉林,许文贤.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05(10).

[2] 杨丽,朱强.网络政治参与和民主型社会构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2).

[3] 曹雅丽.网络时代的中国青年政治参与[J].中国青年研究, 2001(6) .

[4] 夏保成.论网络政治[J].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1(3).

责任编辑:丰军

作者:张鸿波 朱宪纲

上一篇:我国山区公路桥梁设计论文下一篇:民国时期马克思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