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艺术教育信息传播功能分析论文

2024-04-30

壁画艺术教育信息传播功能分析论文(共7篇)

篇1:壁画艺术教育信息传播功能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衍生出很多信息传播的媒介,比如互联网。如今人们处于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但在公共场合仍然能看到用壁画作为宣传媒介嵌入社会生活,这种公共艺术在鼎盛时期曾经灿烂辉煌,而今在很多城市空间里的壁画艺术存在文化深度不够、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没有展现出壁画艺术的精髓。文章就壁画艺术在城市空间的教育信息传播功能进行探讨。

【关键词】壁画艺术;城市空间;教育

信息传播壁画这种艺术形式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存在,从最初只是为了传递信息、记录生活,到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传播宗教、反映朝代文化的公共艺术,可谓由来已久,并一直不断创新。在现代社会的城市空间,壁画的功能发生了一些改变,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思想精神的表现形式,但究其根本的功能,仍然是信息的传播。

一、壁画具有信息传播功能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会在岩石上作画,记录天气、狩猎的过程、每天的心情和一些突然的想法;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利用壁画记录礼制刑法。随着社会发展,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壁画艺术表现形式,例如佛教兴起,壁画开始担任宗教艺术的传播媒介等。壁画作为信息传播媒介有着卓越的长久性,让千百年后的现代人依然可以窥见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一)壁画的概念及演变

壁画在《中国美术词典》里的定义是绘画的一种,指绘制在土砖木石等各种质料壁面上的图画。而《西洋美术词典》则将壁画定义为各种壁面装饰的统称。用《中国美术词典》里壁画的概念来解释传统意义上的壁画是合理的,因为传统壁画大多的表现形式是以绘画为主,但就如今壁画的发展而言已经不能完全用这个概念去解释了,会显得比较片面[1]。如今的壁画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也不拘于绘画这一种手法。因为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使现代壁画艺术家更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全球化的大趋势,也使艺术家能更广泛地接触国内外的壁画艺术,加强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所以就目前壁画艺术的发展来看,《西洋美术词典》的定义更为合适。从我国的历史来看,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大量的壁画创作痕迹,从考古发现中能理出清晰的壁画发展史。旧石器时代多是在自然的岩壁上作画,所以也被称为岩画,表现的内容主要是自然采集和狩猎,记录了很多动植物形象。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了发展,巫术作为原始社会时期的医术被记录到了岩壁上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历经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壁画来到比较繁荣的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帝国开辟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打通了汉朝和欧洲的联系,外来文化开始被传播到古代中国,佛教便是这个时候传入的,而壁画在宗教上的表现可谓不俗。佛教发源于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从未留过任何画像在世间,那个时候的佛祖是不能有具体形象的,但后来传到波斯帝国之后,人们开始开凿石窟创作佛祖的形象,后来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以后,很多世家大族、官宦相继请工人在石壁上作画描绘佛教的经典教义,从波斯传入的佛祖形象也渐渐被汉化,表现出当时人们的审美。到唐朝鼎盛时期,石窟壁画的发展越发精进,出现了非常多的杰作,比如敦煌莫高窟、克孜尔石窟等。莫高窟可谓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其中220窟所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图》,从壁画颜色的鲜艳度到人物的衣着形象再到背景的描绘,完全可以展现当时长安城人们的审美、流行趋势、国家开放程度、科技的发展。而到宋时期壁画这种艺术形式有了衰落的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壁画艺术又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回看整个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壁画具有反映时代特色的特征,即其在当时是可以作为一种宣传媒介的。所以我国知名公共艺术家、教育家袁运甫曾说:“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形势下,壁画艺术应该是公共性的,是具有时代特征、具有中国气派的、体现时代理想的公共艺术。”[2]

(二)对壁画艺术传播功能的理解

壁画艺术传播信息的作用是很大的,前文笔者已经就壁画历朝历代的发展做了探讨,其实壁画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具传播价值的,如在欧洲的宫殿顶有非常多的壁画反映时代的特色,都是艺术的瑰宝,像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之一的米开朗琪罗就曾经在西斯廷教堂大厅天顶创作了闻名世界的《创世纪》,描绘了天主教9个宗教故事。所以,壁画的传播价值是世界范围的。并且不同的阶级都可以了解和观看壁画艺术作品,打破阶级之间的文化束缚,让各个阶级的人可以相互了解,从而形成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现在的壁画更是雅俗共赏,具有大众传播性。文字是信息传播非常直观的一种方式,近代之后打印机的发明,使报纸开始变成人们了解时事的有力渠道;到如今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每天可以接收铺天盖地的信息,但人们对短时信息的记忆力也变得越来越差,甚至一些大事件也没办法长时间停留在脑海里面。当信息量过大,人们需要通过艺术的形式来传递社会公共信息和文化精神,这样,信息会更深刻地停留在人们的印象里,尤其是好的作品甚至可以警示后人。这是艺术在城市空间信息教育传播的意义,而壁画作为公共艺术形式的一种,有着同样的责任和作用,需要用深刻的作品启迪社会。

二、壁画艺术教育信息传播功能的体现

(一)审美教育的传播功能

审美教育是通过欣赏美的途径促使欣赏美感形成的教育手段,它增强了人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立足于陶冶心灵、怡情悦性的整体人文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了教育理念的培养,上世纪90年代末的学校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国要开展素质教育。而壁画作为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的公共艺术,是学生很好的教育美德的范本。不论是宣传城市建设、强调政策法规、宣扬民风民情与生活品质,还是单纯的艺术创造,都是壁画存在的方式。既然不论大人小孩都可以观赏,那么壁画创作所强调的美感和体现的审美就格外重要。例如重庆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的老校区有很多涂鸦是学生和重庆政府组织策划的大范围壁画宣传,经过壁画的渲染,原本非常普通的居民楼变得极具艺术气息,甚至成为重庆的一处旅游景点。这是壁画赋予城市空间宣传的意义,其能化腐朽为神奇,既丰富了城市文化,又可以吸引人群到访增加经济收入。最重要的是可以进行主流文化审美的宣传。

(二)公益宣传的教育信息传播功能

公益宣传方面的壁画信息传播主要是传递主流的价值观和思想,宣导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首先是提高大众对于社会公共事业的认知。比如说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化进程越来越迅速、人口呈几何增长、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这些在壁画创作中都是经常出现的题材,提醒人们增强环保意识,要爱护自己的家园、保护树木、不乱丢垃圾并且分类处理、减少汽车出行等,身体力行地去爱护地球生态环境,对于教育下一代有深刻的影响。其次,城市空间中壁画的信息传播还有人性的启示。比如在火车站有宣传孝道、礼节等主题的壁画。中国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留下了很多关于孝道礼节的故事,都是需要传承的精神。壁画创作者也可以由此入手,创作出宣传公益的作品,表达人类对于理想生命幸福的不懈追求。

(三)城市文化的传播功能

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体现。回溯历史,在盛唐时期,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曾经有万国来朝的盛况。盛唐时期文化的发展也是领先于世界水平的,长安街道随处可见外国人,同样,中华文化被其他各国学习和吸收,这是文化鼎盛的表现。所以,文化不仅能体现出人们的生活水平,更能体现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如果只是经济发展好,文化落后,这个国家的人民依然不会幸福,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追求精神世界的丰盈。所以,壁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传播的功能表现还有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播。当前,文化全球化发展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冲击很大,政府有关部门提倡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重庆城市文化宣传中,经常能看到浮雕壁画的身影,“巴人”的精神体现、火锅特色美食等,这都是壁画艺术在公共空间中对于城市文化的艺术体现。

三、壁画艺术在城市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首先,由于社会发展太快,年轻人往往追求娱乐至上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导致很多艺术创作中缺乏对于内涵的思考,流于低俗化。其次,我国城市建设缺乏对民族文化传统特征的自觉思考,偏重商业价值。城市特色越来越少,高速公路旁的建筑千篇一律、新农村建设的房屋雷同,很多壁画出现的公共区域很不协调,缺失审美。所以壁画在公共空间的创造一定要有思想内涵,传递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不能随波逐流地进行创造,更不能流于低俗化,要保持艺术的情操。地方政府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不能太过武断,造成城市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壁画艺术是文化传播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需要做到承古启今,传承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创新,为城市文化添砖加瓦、为人们审美提高而创作。这些才是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未来应该展现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魏尔雅.公共空间壁画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73-76.[2]孙孟琴.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壁画艺术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3]王荣华.壁画艺术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戏剧,2017(10):77-80.

篇2:壁画艺术教育信息传播功能分析论文

网络转载是一种重要的使用作品的形式,是作者的一项重要的权利。但是,这项本来专属作者行使的权利,却由于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4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受到不合法、不适当的限制。该“解释”第三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该“解释”超出了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中关于转载仅限于(传统媒介的)报纸、期刊的范围,没有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解释”或许是考虑了网络公司的发展,其用意或许不坏,但是,它却忘记了司法机关在履行其职能时必须“依法办事”、“维护法制统一”、“不得越权解释”等基本司法原则,而且,网络公司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作者利益为代价。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解释”内容在全球建立了保护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国家中也难以找出先例。该“解释”实施几年来的后果是,一些网络公司大肆转载有版权作品,却拒绝向权利人支付报酬,而权利人也难以依《著作权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所以,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个“解释”必须尽早废除或者改正。为此,我建议将来在制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时,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转载做出规定,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越权解释”予以纠正。具体建议是在“条例”中明确如下内容:

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发表的作品,著作权人有权决定是否许可其他网站进行转载、摘编;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通过网络转载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发表的作品的网络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二、关于要求购买侵权产品者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的规定

针对现实当中一些网络产品的使用单位、个人,明知网络公司或网络经营者所销售的电子产品、电子数据库等包含侵权内容,仍执意购买、传播的行为,应当在制订“条例”时,增加要求购买侵权产品者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的规定。具体建议如下:

购买、使用、传播明知包含侵权内容的电子产品、电子数据库的单位、个人,应当承担连带侵权责任。

三、关于要求网络公司提供有关经营信息的义务的规定

在最近的多起针对网络公司的维权诉讼案件中,权利人取证面临

诸多困难,而网络公司在被起诉后,对有关在网络上的侵权证据进行修改、删除、隐藏等行为多有发生。针对这些情况,我建议,在制订有关“条例”时,应当增加要求网络公司或者网络经营者提供有关经营信息的义务的规定。具体建议如下:

权利人可以为诉讼或者申请临时措施目的,申请人民法院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其与诉讼有关的自权利人提出保全证据请求之日起前6个月内的全部经网络传播的信息,以及提供其他有关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向人民法院提供或者虚假提供有关信息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责令其提供,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篇3: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分析

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 没有绝对的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 在特定的情境下两者可以互相转换。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动机、目的和任务等相互区别, 不尽相同。有鉴于此, 笔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传播者,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收者来展开论述。

1、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者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起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具有阶级性、主导性和客体性等特征。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也要履行两大基本职能。一是教育职能,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要根据特定的教育传播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思想品德及身心发展规律, 运用合适有效的教育方法, 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进行品德的培养, 思想的引导和人格的塑造;二是管理职能, 由于人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自发的、无序的、难预测的,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要按照特定的教育目的, 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和身心发展规律, 运用各种管理手段, 有效地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言行, 并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两个职能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用显性教育传播和隐性教育传播相结合的方法, 有效地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并对整个传播过程进行监控管理, 保证传播过程的进行。

2、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收者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收者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所作用的对象, 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体, 其品德、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收者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 此处笔者将其作为一个整体, 从整体上分析其一般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具有广泛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针对整个社会, 针对全体社会成员。只要有社会成员的地方, 就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收者具有层次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针对全体的社会成员, 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成长环境与经历都千差万别, 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时间属性、空间属性和思想特点, 因此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收者具有可塑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思想品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塑造, 发生符合社会要求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收者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 具有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这不仅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信号进行译码并以此将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建构, 同时也表现在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二次传播或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结构进行改造重建。

3、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主体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者是思想政治信息接收者的信息来源, 其传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进行品德的培养, 思想的引导和人格的塑造。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需要不断地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所传播的教育信息才能完成其思想品德的正确形成。因此,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都是缺一不可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来源, 其需要在充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整体情况下, 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编码,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结构的设计构造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充分注意、理解和记忆。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需要逐步深化与思想政治信息接收者的传播交流,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效果。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还会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传播技能、态度、知识结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1、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

此处, 笔者将“S—M—C—R”模式中信息因素成分和结构两个子因素归并到内容子因素里, 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容包括了信息的成分和信息的结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映, 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为达到其教育传播目的而选取的材料。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通过对教育传播符号的译码来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并通过对其内容的认识和思考,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对已有认知结构的改组和重建。

在本文的2.1处已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动态的复杂系统, 根据受教育者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不同和实际接收能力的差别,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结构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将对此受教育者用作较大的要素调整到较为主要的层次和位置, 从而突出重点要素, 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能最有效地作用于受教育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也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实际的信息接收能力作出相对应的变化调整, 信息成分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 并形成合理的层次, 特出重点成分, 使信息结构合理有效, 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作用, 优化传播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处理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需要转化为符号才能得以传播, 并实现信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而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所接收。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前,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需要用恰当的信息处理方式, 安排合适的信息内容和成分, 建构合理的信息结构, 再将信息转化了具体的符号或多符号系统, 最后将其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传播。

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载体形式

贝罗在“S—M—C—R”模式中将通道分为了视、听、触、嗅、味五条传播通道, 其中的视觉通道、听觉通道和触觉通道在教育信息传播中运用得较多。思想政治教育有多种载体形式, 而每一种载体形式都包含着多条传播通道, 每条传播通道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从多个角度有序合理地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传播教育信息, 使各种教育信息综合作用在接收者的认知结构和品的结构中, 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 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通道时, 不仅需要在载体形式中找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通道, 分析信息的流动和特性, 而且要考虑在载体形式中通道的联系和对传播者与接收者双方的互动和作用。下面, 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历史发展的视角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分为传统载体形式和现代载体形式并展开分析。

1、传统载体形式

传统载体形式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早就产生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载体形式, 主要包括谈话、开会、理论教育等。

谈话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以谈话的形式, 通过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 向一个或几个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谈话的过程中, 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交流, 双方的传播地位频繁变化, 使得信息在传播通道中双向流动,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 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既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传播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而通过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能够拉近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传播差距, 深化双方的传播交流,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开会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就某一教育主题, 通过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向数量较多的 (一个部门、一个班等)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集中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形式, 其目的性较强。其中,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传播地位差距较大, 传播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此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选择性接收行为较少, 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 扩大了传播范围。而由于传播者较强的权威性, 传播通道中信息主要是从传播者流向接收者, 传播过程中双方的互动交流行为较少。

理论教育是在明确的教育目的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地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传播的传播形式。此传播形式是循环的形式, 每次传播,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要以先前的传播为信息基础, 将某一知识专题的教育信息通过传播通道进行传播, 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新旧知识得以联合和组建。再根据本次教育传播时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互动交流, 评价本次传播的传播情况和传播效果, 以确定下一循环的传播内容、传播策略等。因此, 此传播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的传播技能和对知识结构的掌握等要求较高。

以上三种主要的传统载体形式, 以显性传播为主, 主要通过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传播教育信息, 如讲授、书面文字。传播者的传播动机和目的明显, 在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接收者主要从传播者处获取信息, 并与传播者进行互动交流, 而传播者与传播者之间、接收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则较少。

2、现代载体形式

现代载体形式是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形式, 主要有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三种形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渗透的, 是潜移默化的。通过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载体, 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寓于具体的文化形式中 (如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 。在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宣传文化时, 借助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以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 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时,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传播的主动性, 使其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既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也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丰富文化载体的形式, 增强文化载体的传播效果。

活动载体形式中,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降低自身教育传播的权威地位, 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主体地位, 通过设计活动形式, 其中包括设计活动系统中的工具 (如学习资源、学习工具) 、规则和劳动分工这三要素, 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在实践活动中发生与工具的交互行为, 从而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并使其在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交流合作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整合、处理, 最后实现对已有认知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的改造重建。在这一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通过视、听、触、嗅、味五条传播通道, 多角度地接收信息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 并以此为基础, 通过自我的内在教育传播进行对已有认知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的改造重建,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增强了教育传播的效果。

大众传媒载体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以传媒 (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为媒介,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一种传播形式。以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媒介, 充分利用了大众媒介的普遍性、实时性、直观性和多符号传播等特点, 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范围, 减少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阻力和损失, 从而更好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以上三种现代载体形式, 充分尊重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主体地位, 从其作为教育信息接收者的传播地位出发, 以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多条传播通道的综合作用, 并结合接收者的内在自我教育传播, 具体地从多个角度向接收者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干扰

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会无可避免地产生信息的干扰,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效果。而笔者根据信息干扰的产生来源对信息干扰分类, 将信息干扰分为来自传播系统外部的干扰和来自传播系统内部的干扰。

1、传播系统外部的干扰

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接收传播者传播的教育信息的同时, 也会在接收一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系统外部的, 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相悖的信息, 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信息的来源广、传播通道多, 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共同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知识结构中, 若不对接收者加以引导, 就会使接收者产生信息判断和接收的疑惑,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接收者认知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中的改造重建作用, 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甚至可能会对其认知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造成扭曲和异化。

2、传播系统内部的干扰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干扰也会产生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系统的内部。教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 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的编码, 将教育信息转换为可以在传播载体和传播通道上传播的传播信号和符号。这些信号和符号经由传播载体和传播通道的传播, 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接收, 经接收者的译码再次转化为教育信息, 最后被其认知结构所吸收处理。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可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自身的传播技能、知识结构的不足, 或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认识不充分, 分析不深入等原因, 使传播者在对教育信息进行编码、处理时产生了干扰, 造成了如信息的结构不完善不合理, 信息的成分不齐全, 选取的符号系统单一抽象, 采用的传播通道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导致了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损失, 较大的传播阻力;接收者进行译码时的译码偏差, 信息失真错误, 译码成本高等现象。因此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

五、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反馈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效果需要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的“知——情——意——信——行”过程, 最后通过接收者思想品德的行为习惯来反映,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效果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反馈却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实现传播循环的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这一环节中,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传播地位会发生互换。接收者会有意无意地以日常的行为习惯为传播信号和符号, 以显性或隐性的传播方式, 将自身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反馈信息传播出去。但接收者传播的反馈信息没有较强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因此传播者就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地收集和接收反馈信息, 并通过对反馈信息的译码和解释, 对本次教育传播的传播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 从而确定下一次教育传播的主题、内容、形式、策略和对象等因素,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循环。

摘要:笔者将以传播学中两个经典的传播模式——“香农—韦弗”模式、“S—M—C—R”模式, 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两方面的有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载体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反馈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干扰等六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进行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

参考文献

[1]南国农, 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8) :20-171.

[2]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6 (11) :294-417.

[3]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 :93-268.

[4]寇佳.传播学视野下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10.

篇4:壁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环境功能

引言

现代壁画属于高度综合的公共艺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对环境进行装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实际追求。壁画艺术可以对人们造成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追求得到满足。壁画艺术需要与环境相对应,这样才能将壁画艺术魅力更为良好的呈现出来。对壁画艺术审美特征和环境功能进行深入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壁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1.壁画艺术可以给人持久的美感

壁画艺术可以给人以持久的美感,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较深印象。壁画艺术创作人员应用重复、渐变、对比等多种有效的手段,使得壁画艺术的形式感良好呈现出来。壁画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壁画的基本型也是具备一定趣味的。水平直线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垂直的竖线给人以严肃的感觉,弯弯的曲线便于设计人员情感投入。基本型的变化使得壁画艺术具备了相应节奏和韵律,使得壁画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在上文种也提到壁画艺术属于一种公共艺术,壁画的外形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设计人员在壁画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的实际需求,并且结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壁画艺术的外部形态展现与建筑墙体结构的形成面积、比例存在相应的对照关系,这种关系对壁画艺术的视觉呈现效果会造成较深影响。设计人员在壁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必须要综合性、全方位的进行考虑,这样才能保证壁画艺术创作的优越性,真正给人们留下持续的美感。

2.壁画色彩是第一印象

人们对壁画艺术作品的第一眼,不是考虑壁画作品的构图和创作思想,最先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壁画的色彩。色彩就如同是壁画艺术的灵魂所在,可以将创作人员的情感融入到壁画作品中。色彩会给人远近、冷暖不同的感觉,对于人的情绪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人们对壁画艺术的第一印象。色彩赋予壁画艺术生机和活力,壁画也需要应用色彩进行良好氛围构建。壁画艺术创作人员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会将自身情感与色彩结合融入到壁画艺术中,使得壁画艺术更加具有韵味。对壁画色彩造成影响的因素众多,光环境就是其中一个较为主要的因素。因为光源色对壁画色彩会造成较深影响,人工光源色彩可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而使得壁画艺术的视觉效果得到良好提升。还需要注重的是,光源投射角度和强度对壁画艺术作品原有色彩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壁画艺术作品很有可能因为光距因素产生反光,促使局部色彩较为突兀,对壁画整体色彩呈现造成干扰。

壁画艺术的环境功能

1.室外壁画的环境功能

室外壁画在艺术表现方面需要具备较大的尺度,也可以说室外壁画是以较大的画幅对人们进行呈现的。室外壁画往往不是对创作人员细腻的创作思想进行表达,同时也不是利用精细的激发,更多是考虑社会情感和人们的精神世界需求。壁画艺术作为一种公共艺术,空间体现与存在的长久性相对应,在壁画艺术中会蕴含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创作人员在室外壁画艺术创作更多是应用类似浮雕和版画形式的手法,壁画整体画面构成较为简洁,形式与内容形成良好统一性。只有这样的创作手法才能将那种深刻的内涵良好展现出来,在能在广阔的室外空间中彰显壁画艺术的魅力。

2.室内壁画的环境功能

与室外壁画相比较,室内壁画环境功能是围合性的,尺寸也要比室外壁画小很多,但是室内壁画的环境功能要比室外壁画的环境功能强很多,创作人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光源补充,比室外壁画创作更为方便。可以利用室内壁画给人视觉和心理方面的感受,促使建筑室内空间可以扩展和紧缩。从艺术层面进行分析,设计人员在对室内壁画进行创作过程中,会深入考虑建筑功能。举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体育馆的室内壁画设计会与运动有所关联,博物馆的壁画设计会与历史有所关联。室内壁画可以将建筑功能形象化的展现出来,深化建筑的内涵,使得建筑具备“人性”特征。室内壁画艺术作品可以提升建筑的应用价值,强化建筑的美观性。室内壁画创作手法更加丰富多彩,表现也更加细腻。室内壁画通常会具备良好的装饰性,人们在对室内壁画进行观赏过程中,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很多室内壁画作品都会让人的心境放松,让人们深深的爱上室内壁画。

结语

壁画艺术属于一种公共综合艺术,它的审美特征在于可以给人留下持久的美感,色彩也是壁画艺术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壁画艺术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内壁画和室外壁画所呈现出来的环境功能也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室外壁画更多是强调深刻、广义的内涵,室内壁画可以对室内环境氛围进行转变,对室内环境进行扩展或缩小。壁画艺术创作人员需要将壁画艺术的魅力良好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爱上壁画艺术。

篇5:壁画艺术教育信息传播功能分析论文

以通讯系统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实际特点,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图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的过程起始于信源,终止于信宿.各类信源(如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等)采集文化符号和信息符号,并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向外传递.把关人[9](对信源信息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的群体)在搜集和获取信源信息后进行信息编码活动,即对信息筛选、分类、整理、重构,使之成为适宜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形式.编码后的信息在特定的信道———网络中传输.信宿(潜在游客)在解码中介的辅助下对接收的信息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利用.信息传播过程中亦伴随着信息获取、信息反馈和验证.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传播过程是逆向的,信息获取促进了信息传播的进行.信宿通过信道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信道则通过从信源处获取信息来更新信息.游客的旅游活动产生了信息反馈与验证.信宿通过获取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对旅游目的地环境进行重构,形成拟态环境[10].一部分信宿去往旅游目的地进行实际的旅游活动,将会通过所接收到的旅游信息建立的拟态环境与旅游目的地实际进行对比,将差异程度通过多种渠道反馈至信源和信道处.

2.2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要素分析

篇6:壁画艺术教育信息传播功能分析论文

关键词:关系网络 离职信息传播 涟漪效应

一、导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加速资本市场的活跃和劳动力市场的紧缩,逐渐打破了企业高信任度的传统劳资关系。高居不下的员工离职率不仅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而且可能带来重要客户流失、商业技术泄密、企业竞争力下降等负面影响,从而加大企业经营的风险。因此,企业员工离职问题成为了近年来人力资源领域研究的焦点。但目前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引起个体离职的影响因素和模型分析上,很少人涉及离职人员对在职人员的影响作用。然而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当一个或几个员工离职后,紧接着迎来更多的员工提出离职申请;二、当一名或几名员工离职后,在职员工将出现工作懈怠现象,情绪波动较大。本文以员工关系网络为基础,运用信息传播理论,分析研究离职人员对在职人员的影响。

二、员工的关系网络

上个世纪40年代,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社会网络结构:中国传统社会是以亲疏的差序原则来构建的。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是一种关系的取向。这种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向外推移的,表明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就像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在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有着跟自己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而这些人都成为了员工主体关系网络上的“点”。这些“点”可根据与主体感情或信息来往关系亲疏程度依次排列为:亲戚、好友、邻居、师徒、同学、同事及同乡,与主体关系越亲密的点越靠近主体中心,反之亦然。在关系网络上,通过“边”来连接这些“点”,“边”可以表示可代表各种社会关系。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在发生互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某些特定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的方式,常常代表的是具有某些具体内容或者实质性的现实发生的联系。

三、涟漪效应

涟漪效应亦称连锁效应或者多米诺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提出的,指若干个相关事物的有套路的大联动和连锁反应,即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他都跟着发生连锁反应。就像在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石头,形成的涟漪会逐渐波及很远的地方。导致涟漪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保护性反应和模仿效应。保护性反应就是别人做了,我没做,我就会损失,于是我也做。模仿效应就是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

涟漪效应实际上包含以下两种情况:对内效应就是行为人实施的破坏规则行为对行为人自身所产生的影响;对外效应就是行为人实施的破坏规则行为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这里主要讲的是对外效应,即通过破坏规则行为所蕴含的各种信息和引起破坏规则行为的其他破坏规则行为的信息来对群体产生影响的。员工的离职行为这种破坏规则行为所包含的离职信息主要有:

1.离职行为主体信息

它包括离职人员和受其影响的在职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性格嗜好、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家庭成员情况、经济基础、关系网、工作环境等情况。

2.离职行为原因信息

至今对员工离职的原因研究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三层: 社会层次(劳动力市场活跃状况、经济因素)、组织层次(组织变革、组织特性、组织公正、工作态度、工作性质、人际关系、培训等)、个人层次(人口统计学因素、心理与家庭因素)。离职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不同,可以反映不同员工的行为趋向、心理状态等。

3.离职行为方式信息

员工离职的方式主要有:自动离职、擅自离职、公司解雇;员工离职引发在职人员其他行为的信息主要有:离职意向扩散信息、离职后续反馈信息。

四、离职信息激发“涟漪效应”的过程分析

在复杂互动的员工关系网络之中,每个“点”可视为信息传播主体,“关系”表示信息传播主体之间的某些特定的联系,所以“边”则表示信息传播的途径或路径。“主体”与“关系”共同构成信息传播的`“场域”,从而形成中心主体与其他主体的信息传播的关系网络。

1.传播网络

从一名离职人员A的关系网络的开始分析:主体A旁边连接着三个主体B、C、D,通过图中可清楚地看到A处于核心信息源的位置优势把紧连的B、C、D三个关系网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网。一旦主体A产生离职意愿或者直接发生离职行为,她就成为了心智信息的核心扩散者,引起的离职信息将会通过跟其他三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把离职信息扩散到他们意识中。信息传播效应不断扩大,其他主体B、C、D的附属关系网络(个人的或组织层面的)继续将离职信息扩散出去,进一步推演,则极有可能形成离职信息传播的庞大网络,明显的具备了信息扩散的“涟漪效应”。中心主体A的离职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的一块石头,激起的水波会向四处扩散,会泛起圈圈涟漪,由里向外发散,逐渐减弱。

2.离职信息运动模式

员工关系网络的基本结构、各主体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其关系决定了离职信息运动模式。

在员工信息传播网络中,信息运动模式主要表现有“辐聚型”和“随机型”两种形式。辐射型模式即强关系“连接”,在高度不确定性情境下,处于不安全位置的个人倾向于通过建立强关系获得保护,以降低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公司里,强关系连接的人群主要是指社会特征较为相似、具有同质性(homogeneous)的员工,他们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形态上较亲密。离职信息在这种关系中的运动模式特点主要表现为各主体之间的来往较为密切,离职信息交流较为充分,所以相对各接收主体来说信息的可靠性高,而离职的信息传播范围来说相对较小,只在这个团体中形成相对封闭的系统。而“弱关系”倾向于连接与行动者本人具有较高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员工。由于人员之间关系疏远,因此信息沟通很不充分,所以离职信息在这种关系中传播相对各接收主体中信息的可靠性较低,但是弱关系连接比较容易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这样就使得接收主体获得的离职信息更加丰富,离职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一点。

五、离职信息传播对在职人员影响研究

离职信息传播作为一种特殊信息传播形态存在于复杂互动的关系网络中,所以它在传播中受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如不同主体的意识形态、利益背景、心理因素的变化、媒体之间以及媒体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不同主体间意见的交换与

态度的改变等等直接影响各个“主体”的行为;同时,通过影响其他“主体”的态度和认识使其在中心主体出现离职情境下的行为模式发生改变。离职信息对在职人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

1.离职信息对在职人员工工作表现影响

在企业中随着离职人员的增加,离职信息传播的越广,对员工工作表现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随着离职者的离开,在职人员将会更加关注有关他的工作方面的后续信息,在获得信息后,他们会把自己的工作条件与离职者的新工作条件进行比较。当比较的程度越高,且在职人员的自尊相对较低时,在职人员会报告了较低的工作满意。第二对组织承诺的影响。随着离职人员数量的增加,离职信息传播越广,使得他们对于公司的忠诚度产生质疑,从而影响到组织整体士气和效能。总之,离职信息给在职人员的心理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从而会影响他们的离职意向,处理不好,将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对组织整体士气和效能产生影响。

2.集体离职

在关系网络中,离职主体在团体中处于“领导者”角色,与其他主体之间以信任为基础,以友谊或工作为纽带,在团队中建立起的关键地位。当他离职时,由于在这个特定组织中其他在职人员受他离职的涟漪效应更加强烈也产生了想要离开组织的意愿或想法。在许多大型公司中出现最多的是“跟随主管”现象:由于企业某管理人员的主动离职,在他/她的影响下,其手下人员也同时或陆续离开了企业。这种集体跳槽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公司高层管理者、市场营销以及技术研发等核心人群当中。

六、结语

上述离职员工对在职人员影响分析表明,离职人员是以社会网络结构为基础,通过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强弱来实现离职信息传播,从而对其他公司成员产生离职的“涟漪效应”。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流失所带来巨大的显性和隐形损失,也积极的采取一些措施来保留自己的核心人员,但很多企业忽略了在发生离职后的及时控制。当有员工发生离职的时候,企业应该根据他所在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和角色,来设置不同级别的离职信息处理措施,尽量避免离职“涟漪效应”的发生,或者是即使发生效应时,也可以控制信息传播的方向、速度和范围,不会严重影响在职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甚至是集体离职。

企业领导对人员离职的后续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有助于他们针对本行业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把握、控制员工离职的行为和离职信息。从而使企业能更有效地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稳定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1-35

[2]符益群 凌文辁:离职的后果及管理方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02)

[3]卫林英 楼旭明 段兴民:知识型员工主管承诺对其离职影响的实证研究――“跟随主管离职倾向”概念的提出[J].现代管理科学,2009,(2):90-92

篇7:网络群体的信息传播与价值功能

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群体, 群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共同目的, 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 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现实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 1)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 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倾向与行动方式。

( 2) 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 具有一定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 在群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拥有一定的权利, 并负有一定的义务。

( 3) 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 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群体不是一个新概念, 但在网络时代和新的技术条件下, 群体却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网络群体, 也有学者称之为虚拟群体, 还有称为网络虚拟群体, 这些概念大都指相同的对象。还有一个看起来易混淆概念叫虚拟组织, 但虚拟组织与这里所提到的虚拟群体或网络群体并不相同。

网络群体有两类, 一类网络群体是在现实群体基础上建立起来, 比如高校以行政班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QQ班级群、以老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QQ老乡群或公司以某一部门 ( 如财务) 建立起来的QQ部门群等。另一类网络群体没有现实群体相对应, 只是单纯的网络虚拟群体, 比如以读书、登山、旅游、爱好、兴趣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相应的QQ群。

我国目前对网络群体研究最多都是针对高等院校的网络群体展开的。高校的网络硬件设施比较齐全, 上网的人数比较多、比较集中, 教育程度、生活学习习惯类似, 情感诉求一致, 因此形成了众多的网络群体, 在这些群体成员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和情感交流, 并随学生毕业把网络群体形式带到了社会生活之中。网络群体通过影响信息传播进而影响群体行为, 事实上, 网络群体往往成为情感、信息、观点、立场、事件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的虚拟空间基地。对高等院校而言, 人员集中、交往密切、互动频繁, 学生和教师围绕教学、社团、兴趣等建立了广泛的网络群体, 网络群体逐渐以虚拟空间代替现实生活中部分会 ( 议) 形式成为重要的沟通形式, 成为影响群体成员行为的主要渠道, 同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的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 研究者对高校网络群体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特点及对现实生活、学习影响等方面进行的, 对一般性的网络群体的概念进行探讨的不多, 本文主要针对一般性的网络群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并围绕网络群体信息传播治理提出建议。

什么是网络群体呢? 高校的网络群体主要是由大学生、教师组成。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 简言之就是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 依托校园BBS、Blog、同学录、QQ群、专题网页、E - mail或聊天室等所形成的兴趣相同、思想相近的新型大学生组织。结合现实群体概念和高校网络群体的定义, 笔者认为网络群体是指依托于网络媒介, 聚集于一定的网络虚拟空间, 通过网络信息交互形式形成的具有某种相似性 ( 兴趣、爱好等) 的群体。

推动网络群体迅速发展的因素较多, 主要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技术进步, 二是个人的内在追求和需求, 如兴趣、爱好等。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 群体的概念并不是新概念, 但网络群体却是新事物。在技术和人内在需求两个方面的共同推动下出现的网络群体, 以极强的生命力和极快的扩张速度, 覆盖于网络世界的每一个空间, 把网络世界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卷入其中。

但是网络群体与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般性的群体不一样, 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一般性的人群。网络群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 拥有共同的虚拟空间。现实群体在交流中需要占用实际空间, 网络群体的特点就是占有共同的虚拟网络空间, 是在虚拟空间内进行信息交流, 虚拟空间是虚拟群体建立的坚实基础, 与现实空间相比具有无限性特点。

第二, 网络群体以网络空间信息交流为主要存在形式。网络群体主要建立在虚拟关系基础上。网络群体主要围绕观点、事件、心理、情感等精神层次展开, 具有虚拟性, 现实的物理行为退居其次。网络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对象、交流的信息本身、信息交流的背景都有极大的虚拟成分和虚构成分。一般群体其行为具有现实性, 交流、交往和活动都在真实世界展开, 都以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互动形式为基础展开。

第三, 网络群体所依赖的技术以及交往形式的特点, 使网络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很强的匿名性或半匿名性。在网络群体中, 身份并不都是真实和具象的, 甚至身份的真实性和具体性也不是网络群体所必需和必要的, 因此网络群体成员缺乏现实背景支持使得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抽象化和符号化, 也就更匿名化。即使建立在现实群体基础上的网络群体, 由于网络群体交往中的符号化和交往中具体背景的缺乏, 使现实群体基础上的网络群体之间也具有半匿名倾向。

第四, 网络群体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 群体成员的依存关系弱, 群体成员的归属感不强, 群体成员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网络群体如果存有共性的东西, 也是共同的虚拟空间、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其他共同的需求等。有些网络群体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转化为现实群体或转化为现实行为。网络群体具有相对的封闭性, 但是网络群体存在支撑依据不具有强制性, 群体外人加入具有自愿性、退出具有自由性。

2 基于网络群体的信息传播

从信息传播来看网络群体, 网络群体的信息传播效率高、信息传播的穿透 力强和信 息传播交 流的“封闭”明显。

第一, 承载网络群体的技术空间能更有效率地促进网络群体的信息沟通、情感表达和意见一致。网络群体中的成员具有某种程度的匿名性或者半匿名性, 群体内的交流也比面对面的交流更随意、更真实和带有更强烈的个人情感。

根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 32亿人, 手机网民规模达5. 27亿人。大多数手机网民, 基本是“机不离身”, 如此庞大的网民人数, 如此便捷的移动多媒体信息传输网络以及近乎“病态”的使用习惯, 使得网络群体与现实群体之间的互动呈现更加直接、深入的关系。人们生活越来越信息化、移动化, 人生活世界也更加封闭化, 封闭于网络世界。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聚焦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网络群体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发重大, 成为影响个体行为和群体行动的重要因素。

同时, 基于网络群体的信息交流替代现实的信息传播和交流, 往往更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表现了跨时空性。

第二, 网络群体的信息传播具有极强的穿透力。网络群体内部交流的信息复杂、多样而自由, 内容涵盖范围广泛, 信息传播跨越了现实一对一、点对点的线性关系, 信息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群体范围内向具有复杂背景的群体成员发散传递并进而向广阔社会空间领域传送, 能轻松自如的突破现实群体沟通交流的边界, 消除信息在现实群体传播中的限制, 达到信息传播效力极大化。网络群体往往成为群体行动宣传、动员、组织的虚拟基地。尤其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 由于现实生活中对信息传播的政治、法律和道德层次的限制, 以及大众传媒出于公信力和新闻真实性的需要, 使得大量信息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有效的传播, 这个时候, 网络群体往往成为这些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通过调查发现, 突发性事件之后, 我们发现网络群体的信息传播往往比较活跃, 信息也带有调侃、讽刺、猜忌、不满等感情色彩, 以谣言、笑话等形式体现出来。

第三, 网络群体的封闭性, 使得网络群体具有某种程度的私人性, 一方面这有利于群体的情感交流, 另一方面这也使网络群体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土壤和媒介, 并成为法律不能有效覆盖的死角, 成为现实中政府难以监管的灰色地带, 一些非法交易往往利用网络群体开展, 比如人体器官的非法买卖、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情色交易等。网络群体的封闭性以及退出群体的自由性, 使得对违法信息的监控增加了难度, 降低犯罪分子被发现风险。低成本性和隐蔽性是推动犯罪分子积极利用网络群体的两大重要动因。

当然, 我们的目的是网络群体更加健康地成长, 但这种成长应该是在不触犯法律和政策的基础上的发展。我们这里研究网络群体, 仍然是为了积极促进人们生活的便利。

3 网络群体功能复杂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人数的持续增多, 网络群体逐渐成为普通人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技术进步、网络普及, 使得网络群体的数目在增多, 网络群体其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 网络群体功能日益复杂化。最初的网络群体功能单一, 只是为了信息传递, 但是随着网络群体成立时间的增长, 网络群体内部成员交流的频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彼此熟识, 网络群体逐渐突破了单一的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功能, 呈现出依托于网络群体向更加多向性功能发展的倾向。

( 1) 网络群体促进信息多样性解读的传播。就信息发布而言, 电视、报纸及著名网站是权威信息的发布来源, 但网络群体却是“坊间”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以流言、笑话等形式出现。影响人行为的恰恰是如何解读这些信息以及在解读过程中形成的立场和情感, 这些笑话、流言等内容“消解”权威解读, 这些潜隐性的信息传播成为媒体单一解读的有效补充, 使事件意义呈现“多样性”。2014年“马航”失联、2008年四川地震等事件中, 网络群体中就有这方面的众多案例。

“坊间”消息在网络群体中传递的速度非常快, 正是因为如此, 有人认为网络群体具有很强的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信息在网络群体传递过程中意义会发生变化, 这正是我们对网络群体需要关注的原因之一。

( 2) 网络群体也是知识交流的主要渠道。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作用日益巨大, 在网络群体中, 知识的交流和传递是主要内容之一。网络群体会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群体形式, 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群体, 又不同于一般的人群, 而是一个新的群体。无论是读书、游戏、教育还是政策的理解等, 网络群体在知识普及和问题解决方面都起到巨大的作用。网络群体功能日益复杂, 起到了资源整合作用, 把闲置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传播资源和注意力资源集中在了一个即时传递、全时段关注、迅速回应和不断探讨精进的虚拟空间之中, 充分利用了网络社会碎片化特点。

社会资本是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依赖资源, 网络群体扩大个人的社会资本, 成为推动个人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凭借。1967年, 哈佛大学 的社会心 理学家米 尔格兰姆 ( Stanley Milgram) 创立“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今天, 多数网民都属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网络群体, 并在网络群体基础上增加现实互动的可能性, 扩大了个体社会资本范围。网络群体成员身份的复杂性、属地的跨域性、信息发布的自由性都使得信息传播更多变, 也为个人社会的扩大提供了便利, 为“六度分割”理论的解释提供更坚实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同时网络群体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 也容易超越现实生活的身份、阶层、政治派别、权力层级等差异, 削平一切差异性的东西, 在网络群体中实现观点发布、情感表达等方面完全的平等和自由。

( 3) 网络群体与现实群体之间的互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关注: 一是网络群体的现实化, 即首先形成网络群体, 网络群体成员存在经常性的网络联系, 逐渐延伸至现实生活, 转化为现实的行为, 形成现实群体, 这个现实群体可能是正式的群体也可能是非正式的群体。二是现实群体的网络化或虚拟化, 即现实中的一些群体, 在新的技术条件和共同的需求的推动下, 以网络为手段, 以虚拟空间为载体, 形成了新的网络群体, 以促进现实群体交往的深入开展。现实中的群体是网络群体存在的基础, 网络群体是现实群体的体现、延伸和变形, 是对现实群体的描摹、简易化和虚拟化。在网络群体与社会群体的互动之中, 虚实结合的角色和行为集于一人, 网络与现实的行为界限日益模糊, 产生了一系列危害社会和个体的事件, 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促使人自身的进一步封闭化。

网络群体的普遍化以及网络群体对社会行为的深远影响, 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关注网络群体的发展变化, 构建网络群体的交流诚信, 提升网络群体的道德水平, 建立网络群体的内部规范和交流机制, 加强外部的约束和监控, 最终使网络群体与现实群体有机融合, 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规范网络群体, 推动网络群体健康发展, 促进交往效率, 关键在全员参与, 需要网络群体管理人员、网络群体组成人员积极建构和谐、健康的网络交往文化, 也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网民做好监督管理。对网络群体的管理员而言, 对明显违法犯罪行为, 要做好审核, 对网络群体成员资格的审核、监督和清退做到常态化, 积极引导网络群体话题的展开。当然, 单一依赖于网络群体管理员的审核来净化网络群体也略显力量不足, 除此之外还依赖于提高网民个人素质, 使之即使在匿名状态下仍能控制自身言行的合法性, 能够对于网络群体的反动、违法的言行进行批驳, 使正义得以彰显、使邪恶得以抑制。政府相关监管部门, 应该能够通过政策手段做好跟踪、监控和处理, 对犯罪分子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从事犯罪行为要有有效措施, 对于网络公司而言也要积极开发甄别的技术手段。

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后工业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必然要求公共事务的管理功能更加分散化, 单纯地依赖于政府、协会、企业等已不足以达成良性的管理, 必须充分发挥每个公民公共管理的能动性, 参与社会治理, 这也应该是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郑永廷, 昝玉林.论网络群体与人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12) .

[2]刘显忠.试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形成及其特征[J].探索, 2008 (1) .

[3]德普雷·蒂森.虚拟群体中的知识管理[J].教育, 2007 (30) .

[4]陈晓健.WEB2.0时代的虚拟群体传播[J].新闻天地 (论文版) , 2007 (4) .

[5]李卫星, 洪岑.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点及问题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

上一篇:公司金融考研下一篇:黄冈市政府法制办夯实基础 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政府法制信息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