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中信息污染分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在全新的信息时代,各种传媒所构成的庞大的信息网络正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信息论与“信息污染”运动规律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信仰教育处于多元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激荡的信息汪洋大海之中,不可避免地遭受着“信息污染”的侵扰,弱化消解了信仰教育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众传播中信息污染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众传播中信息污染分析论文 篇1:

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开启了新闻传播的新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媒介,博客、播客、微博客、手机媒介等不一而足。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为公众表达合理的意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纷至沓来的信息污染现象也困扰着人们。所谓的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①本文拟就新媒介时代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为视角,分析信息污染带来的社会危害,以期管中窥豹,对治理信息污染有所裨益。价值观的体系宏大而复杂,笔者选择从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目标三个角度来考察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

大学生对特定认知对象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有多大的价值等问题的判断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大众传媒等方面的影响比较明显。过去,学界对前两个因素的探讨非常系统,而对于大众传媒在价值判断中的功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新媒介功能先进,符合大学生消费习惯。但是,网络博客、微博、手机媒介等存在信息把关不严的状况,一些有毒、有害信息不断通过各种新媒介得以传播。黄色信息、虚假信息、错误信息、伪劣信息、冗余信息等在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中传播对信息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判断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信息污染的影响下,大学生容易选择错误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种新媒介传播的非主流价值观以及错误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了误导,致使大学生出现消极乃至错误的思想倾向。第二,信息污染容易使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中丧失立场。如今,层出不穷的各类新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大学生是受众中非常活跃的群体,他们经常利用新媒介的互动功能参与信息传播,也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各种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大多数符合主流价值观,也有一些信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甚至有一定数量受到污染的信息通过新媒介传播出来。各种不同观点的信息逐渐形成了多元价值态势,如果大学生过多接触那些受到污染的信息,就容易丧失自己的立场,对其价值判断无疑将产生直接影响。第三,信息污染现象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感性化与浅表化。大学生过多接触受到污染的信息之后,分不清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客观价值的认知和判断,并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过于依赖直觉,出现感性化、浅表化的趋势。在过去我们组织的调查中,很多大学生认同这样的观念,即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媒介塑造的世界”。人们往往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世界并采取行动,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使之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征,以至于出现“拟态环境环境化”的现象。②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并逐渐通过其行为转变为客观现实环境。

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影响

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按照传播学的“培养”理论,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各种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公众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因此,媒体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及重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介时代,信息污染现象日益突出,给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第一,信息污染使部分学生忽视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新媒介时代,人们处于信息过载的环境中,新媒介传播的新观念、新思想多,大学生群体乐于接受这些信息。一些大学生的信息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不足,在接收信息中不能很好地过滤有害、有毒信息,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扰。甚至部分大学生放弃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片面追求一些新奇的、非主流价值观,并在个人行为上有所表现。第二,信息污染导致大学生价值选择过程中出现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宽松的信息传播环境,其信息传播自由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各种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与现实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大学生在接触新媒介的过程中,对空洞的人生价值理论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转而重视现实的价值观。商品交换规律、利益平衡原则、实用实惠取向日益成为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所考虑的因素。新媒介传播的一些污染信息对大学生的幸福观、利益观、道德观产生不良影响,其价值选择也因此发生变化。在物质生活中追求高消费,在精神活动中崇尚现实的快乐,甚至部分大学生将商品交换的等价原则运用于人际交往与道德权衡。当然,大学生的这些功利性价值取向及实用主义的价值选择行为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新媒介的负面影响,但是新媒介为不良信息提供了相对自由的传播渠道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选择的重要因素。第三,信息污染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行为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取向。新媒介对于物质消费的炫耀与倡导以及对人类自我意识的宣扬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得到强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容易导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错位现象。西方社会的个人本位价值观通过各种新媒介的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显著,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自身利益,漠视集体利益。

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影响

价值目标是价值观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基于人的根本的需要所形成的价值目标决定了人们价值观的基本取向及整个价值观体系。③价值目标回答了“什么类型的生活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人生属于有价值的人生”等问题。因此,价值观是个体对于自身以及客体价值的观点和看法。笔者认为,新媒介的信息污染现象对大学生价值目标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污染导致大学生价值目标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传播多元文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介既传播了各种先进文化,也为落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其中,很多落后文化污染了信息环境。大学生接触到这些受到污染的信息,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随之发生变化,极易出现价值目标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况。具有公正、自由、平等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的价值目标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重要内容。当大学生重视自我价值、忽视集体价值的时候,就会出现价值目标偏离的现象,需要加以引导。第二,信息污染使部分大学生价值目标结构失衡。价值目标包括不同的维度,相关研究认为:“青年学生的价值目标是多维度的,包括6个维度:和平和安宁的价值目标、友谊和真爱的价值目标、刺激和享乐的价值目标、名望和权力的价值目标、自我实现与发展的价值目标、奉献价值目标。”④可见,青年学生的价值目标既重视个人价值实现,也观照社会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大学生过于关注个人发展,把个人价值放在社会价值之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信息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而新媒介对不良信息的传播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三,信息污染环境下,大学生在树立自身价值目标时容易忽视对政治价值观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各种新媒介传播的西方文化和政治观念对大学生影响较大,有些学生出现“信仰危机”和政治意识淡薄的情况。媒介传播的部分信息大力宣扬物质消费,忽视了精神生活对公众的意义。一些新媒介所呈现的信息中存在炫富、拜金主义等倾向,对大学生确立价值目标无疑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媒介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介不断改善人类的信息传播质量与效率。但是,新媒介所引发的信息污染现象值得反思。今后,我们必须对媒介把关模式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一方面,要让公众能够有表达言论的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净化媒介环境,尽力减少信息污染对公众产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新媒介使用频率较高的群体,新媒介信息污染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尤为突出。在思想政治以及媒介素养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对新媒介信息传播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而崇高的价值观。(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防控机制建构”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d057)

注 释:

①邵培仁:《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新闻与写作》,2007(3)。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③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336页。

④文萍、李红、彭宇、罗卫华:《青年学生价值目标结构研究》,《心理科学》,2005(6)。

(作者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文法系讲师)

编校:赵 亮

作者:李春燕

大众传播中信息污染分析论文 篇2:

“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教育作用的“消解”及其遏制

摘 要:在全新的信息时代,各种传媒所构成的庞大的信息网络正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信息论与“信息污染”运动规律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信仰教育处于多元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激荡的信息汪洋大海之中,不可避免地遭受着“信息污染”的侵扰,弱化消解了信仰教育的作用。当务之急在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信息优控、教育者优化传播和受教育者科学认知入手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作用,尽可能将“信息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最低程度,乃至消灭于萌芽状态。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信息污染;消解;信息优控;优化传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传媒构成的庞大的信息网络正强烈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信仰教育也深处多元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激荡的信息汪洋大海之中,相对闭合的教育环境不复存在。大学生不仅接受着来自教育者的影响,也会主动在外部环境中接受教育和寻求自我教育。然而,信息量和传播渠道的剧增,以及教育者与大学生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都有可能引起教育活动偏离预期目标,导致信息异化,滋生“信息污染”现象,从而使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际效能或作用总体上面临被消解的危险。

一、“信息污染”释义

“信息污染”问题是自从有了人类历史,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以来就客观存在的。然而,对于什么是“信息污染”,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学者们更多地从“信息污染”现象的成因和后果之间的关联性作为切入点进行阐释,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六个:邱五芳、金武刚、李维海、张怀涛和倪延年一致认为“信息污染是指信息资源中混入干扰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的现象”。在他们看来,“信息污染”现象的产生源于外部环境中不良信息的渗入。韩丽凤、柳青认为“信息污染是指无价值与错讹的信息泛滥并造成危害的现象”,[1]点明了“信息污染”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过量的、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不良信息存在的结果。谭水华则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信息传播过程诸多环节或要素的影响作用,认为“信息污染”是指“信息服务业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采集和传递未形成规范和制度,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加工基本处于低级阶段等等,由此引致的信息失实、重复、过载、堵塞、误导而造成的信息混乱、失灵、甚至失效现象”。[2]徐光复、鲍林涛从信息量与信息处理能力的角度提出,“由于信息量的急剧增长、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造成的误差导致各种意见、判断选择不可避免地出现偏离事实的现象称为‘信息污染’。”[3]李志义从一般意义的信息传播入手,指出“社会信息流中的信息由于蛰伏着与生俱来的不完全性、可伪性、时滞性等可污因子以及受人类在信息生产、加工处理、传递与应用等各环节中诸如物欲驱动等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它正带来与其正效用近乎平行的负面影响———信息污染。”[4]此外,他还就具体信息传播活动中信息污染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界定,“信息污染,是指在人们从事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虚假、冗余、过剩、老化、淫秽等不良信息,影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甚至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和损失的现象。”[5]

可见,关于“信息污染”的定义,从学者们各自的表述来看,既存在差异,也有着共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对“信息污染”现象做出更加准确的界定。首先,学者们普遍认同“信息污染”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信息污染始终离不开信息传播,离开了信息传播,信息污染就失去了滋生蔓延的土壤。其次,“信息污染”现象的形成与发展是有规律的,“信息源的虚假、信息传播中的异化、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内容理解的歧义都是“信息污染”运动的一般规律。”[6]最后,“信息污染”表现为对传播活动的危害性。人类的传播行为,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或者要促进某种结果的实现,信息的传递必须与特定的传播目的密切相关,一旦不相关或甚至背离传播目的的信息被接受,则会造成信息传递障碍,带来负面效能——“信息污染”。

二、“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教育作用的消解

大学生信仰教育,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特定的社会信息传播现象和活动,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行为和过程。从信息论与“信息污染”运动规律的角度分析,在现实状态下,“信息污染”现象客观存在于大学生信仰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消解着信仰教育的作用。

1.信息源的虚假。在生产和社会交往规模十分有限的传统社会里,学校环境相对封闭,大学生信仰教育是单向与劝服性的,被认为信源利用传播可以使受众观点发生改变,因而,教育内容总是被放进受控的条件下。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把握是建立在对教育者所提供信息的认知和自己所获取“第一手信息”的基础之上的。然教育者最终传递的信息与他对自己角色、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感知和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密切相关,可能忠实于马克思主义,也可能掺入个人的,甚至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大学生从社会实践与社会交往中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着天然的缺陷,这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尤其是当下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得所有传播具有公众性和开放性,整个大学生信仰教育活动被纳入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并且环境本身已经成为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信源虚假可能加大。外部环境就像一台巨型的,比学校教育更加强有力的教学机器,社区、家庭以及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到处布满了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源不断地向教育者和大学生发送着各类不同性质的信息。在人们无法亲身去感知这个浩大无比、不可捉摸的现实世界的情况下,大众传媒所营造的“虚拟环境”发挥着教授价值观的作用。然而,“虚拟环境”何其复杂,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造就了媒介化社会,也造成了我们感官的彻底麻木,已然不知道这些环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尔勒预言,“今后的时代,控制世界的国家将不是靠军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反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利用网络等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传播“淡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社会主义灭亡论”等信息,侵扰教育者的传播行为,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动摇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2.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异化。所谓“信息异化,是描述人们创造了信息,但信息在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干扰,导致信息丧失原有内涵,反客为主演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变为支配、统治和控制人的力量这种现象”。[7]大学生信仰教育同样也会因为诸多因素,包括人的主观原因的和信息自身发展的客观原因的影响,使得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去本真而异化为背离传播目的的信息,一旦这样的信息为大学生内化吸收,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一是人的主观原因,即信息主体对信息应用不恰当。信息本身没有罪过,罪在人对信息的误用、滥用和恶用。表现为:信息生产者出于某种目的而故意制造出大量无用、重复、非法和有害的信息,妨碍教育者和大学生对价值信息的选择,甚至造成对客观现实的认知误导;教育者因个性结构、自我印象、群体规范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能忠实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受到信息需求、信息能力、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丧失控制信息的能力,滋生信息恐慌、信息依赖、信息崇拜、信息毒害和信息犯罪等现象。二是信息自然特性容易导致异化。信息的可伪性、发散性、递减性、复加性和时滞性决定了信息在生产、加工、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失真、错位、无序、冗余、缺损、过时等。另外,信息与各种传播媒介在时空结合上的紧密与疏离关系也决定了信息将受到多大程度的机械干扰和自然干扰,信息异化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如由于机器的原因所造成的信息传播阻碍,信息堵塞、信息消失、声像失真等。

3.大学生对信息内容理解的歧义。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具有主动性。”[8]大学生的主动性即选择性,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传播内容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根有据”地选择性接收,并做出自己的解释,这种重新建构的意义将会影响他们对信仰的选择。重新建构的意义由于受大学生的个性结构、先验观念或预存立场、心理结构、与教育者的心理距离和感情倾向等因素的制约,绝不是对教育者发出信息的简单复写,而是使原始信息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往往只注意到某些信息或者信息的某些方面而忽视了其他,而且总是会以不同的方式对立感悟和加以解释,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信息不能传达或及时传达到大学生那里,或是遭到大学生的抵制,或者出现对信息理解的偏差,甚至歪曲性理解。正如德福勒所说,在发出和收到的信息之间,含义完全的一致是罕见的。若这些残缺的、理解偏差的信息内化为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则其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负面消解作用将是长期的、顽固的、不易消除的。

可见,所谓“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教育作用的消解,就是指大学生信仰教育过程中每个要素和环节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来自外部环境的障碍、侵扰,也有内部要素缺失及要素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所导致的信息过时、堵塞、无序、冗余、错位、失真、渗透等,从而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巩固。要看到,这种消解作用将是长期的客观存在。

三、大学生信仰教育防“污”增效的对策思考

虽然“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教育作用的消解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信息污染”现象面前,我们也并不是完全无能无力的。当务之急在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作用,尽可能地将“信息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最低程度,乃至消灭于萌芽状态。

1.源头治污,实现信息优控。信息不过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本身并没有危害性,也不可能形成信息污染。然而,一旦与传播目的相关,与受众需求的满足相联系,信息立即就会变得不可思议,表现出一定的有用性、价值性,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因此,在信息量空前增加、信息冗杂的信息社会里,大学生信仰教育必须从源头治污,认真地解决好信息源发送出的信息的质和量的问题。信息的质是指信息的有用无用、有利有害问题,信息的量是指信息的不足与多余、充足与过剩的问题。质量适当的信息才是合目的性的,才是有价值的;相反,则会滋生“信息污染”,弱化、消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作用。

(1)加强社会信息监控,包括信息的生产、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反馈等环节的管理与控制。首先,应在各级政府部门设立信息质量监控机构,对进入社会流通的信息进行审查,同时强化大众传媒对信息源质量的监督,限制低质、虚假信息的制作与出版,实现信息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其次,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包括高校教师、校园网管、图书馆采编员等,对杂乱无章的海量信息进行甄别辨伪、加工整序、去伪存真,方便人们了解和利用,杜绝在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污染。再次,加强对信息传递过程的管理,这尤其至关重要。信息干扰、信息失实、信息堵塞、信息缺损等许多类型的信息污染,都是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高素质、有责任感的信息服务业队伍,先进快捷的现代信息技术,严格的信息市场准入制度等,才能把质量粗糙、内容雷同、虚假不实等污染性信息拒之门外,不让有害的信息进入传播渠道。

(2)提高信息竞争力,让马克思主义在信息堆中凸显出来,形成相对的“强势”。“受众在传播活动中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受众可以灵活、自由地选择媒介和接受信息。”[9]一般来说,大学生会青睐更有竞争力的信息,会有意无意地注意那些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相吻合,或自己需要的、关心的信息,同时回避或排斥与自己观念不一致或与自己无关、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刺激强度高,对比强烈,重复刺激,新鲜少见的信息,越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大学生信仰教育必须在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一是要大力传播积极的、有助于社会前进的正面信息,在内容上要有“新”成分。二是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一根粉笔一块板,一张嘴巴讲半天”的教育方式,在形式上“靓”起来。把抽象枯燥、不易为大学生所深入理解的价值信息,化为具体的、有情趣的、生动的、为大学生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东西,从而适应新形势,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感染力和有效性,抵消“信息污染”的危害。

2.优化传播,减少信息异化。信息社会里,一方面人人都在传播,都可以参与传播,另一方面不可能人人都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和职业素养,也很难确保他们所传递的信息都能把大学生的信仰引到马克思主义上来。在教育者话语权渐失的时代,“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只有立足于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方能减少信息异化,帮助大学生正己修身,自觉抵御外界腐朽思想的侵蚀。

(1)优化理论素养,把好信息关。虚实相交、真伪难辨、良莠混杂的社会格局,存在着许多“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欺上瞒下,军事行动中的尔虞我诈,社会交往中的虚情假意,文化传承中的错解误读”[10]等社会信息。教育者处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第一环节,不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和传播内容的发出者,还实际上充当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把关人”角色,必须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进行客观的认知与合理的评价,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尽可能地减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解与误读。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才能增强对社会信息的判断和反馈能力,教育传播中的社会信息才能得以优控。”[11]

(2)优选传播媒介,减少信息损耗。“每种传播媒介都像语言一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教育者应科学地认识媒介、理解媒介,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运用媒介。一是要正确地认识理解各种媒介的功能实现方式。对各种媒介在传播效果上的优势和差异,教育者必须了然于心,然后根据传播内容选择最适当的媒介,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效果。二是要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尤其是参与式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即对媒介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接受,辨别媒介信息汇总所隐含的意义以及自己如何传递信息”。[12]当前参与式文化环境之下的参与式媒介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众多大学生使用参与式媒介将会对信仰教育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育者应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在这片宽松的话语空间,与大学生平等自由地交换意见,探讨问题,努力扮演大学生的“意见领袖”。如果不积极利用这些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学生信仰教育将失去参与式媒介这个重要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者不仅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更应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叫科学精神。要学会做粗活,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对大学生来说,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处理好各种不同思维方法的辩证关系,对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大学生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创造思维和继承思维,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反向思维和正向思维,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13]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大学生迅速抓住现象的本质,真实而准确地解读信息,消除虚假信息、歪曲信息、夸大信息等不良信息所带来的危害。

3.科学认知,消除理解歧义。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往往并不难,难的是分析信息的价值,有效地利用信息。在庞杂多样的信息面前,大学生并不总能完美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选择接受一些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接受一些不良信息,其中包含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对各种信息的理解也不一定与原意保持一致,尤其当遇到不同于自己看法的信息,往往很自然会误解、曲解这种传播内容。究其原因在于大学生“对自己的思维惯性和某种情绪不予合理控制,而听任其发展到……不适当的程度,发展到与传播者的即存立场和传播意向相背离的地步,那么就会导致对信息本义的胡乱引申和肆意歪曲,影响信息的正常传播和准确理解”。[14]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消除对信息歧义性理解,对大学生信仰教育防“污”增效意义重大。

(1)吃透理论是科学认知的前提和基础。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准则。但是“没有深入的理解是谈不上信仰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掌握是解决大学生的信仰问题的首要任务”。[15]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会给社会信息的科学认知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难重重。相反,越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吃得越透,大学生越能把马克思主义当做自己的“意见”,对所接触到的社会信息越能以马克思主义标准去评价和理解。

(2)学以致用是科学认知的途径和方法。吃透了理论,还需要学以致用。长期的社会学习和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练就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和教条理解。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受众对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息进行选择、归类、判断、鉴别、理解等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识别能力和信息理解能力。大学生信息来源多种多样,有来自教育者传递的信息,有自己直接从社会其他信息系统获取的信息,有初始信息,也有高层次的信息,无论哪种都各有不同的价值功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较强的信息识别能力,去伪存真,对一些无用的、有害的,甚至是大肆传播、散布恐怖主义、种族主义和色情等有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的信息要能最大限度地加以规避,避免做出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还需要有较强的信息理解能力,明晰信息的本来意图,洞察信息的本质性意义,避免背离信息源客体本性或原意的理解,出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况,和对信息交流的歪曲、阻隔或者“以讹传讹”的现象。[16]

参考文献:

[1]韩丽凤,柳青.控制信息污染、改善信息环境[J].图

书馆论坛,1996,(4).

[2]谭水华.警惕信息污染[J].理论与现代化,1995,(6).

[3]徐光复,鲍林涛.信息污染及其对策[J].图书馆研究与

工作,1995,(4).

[4]李志义.信息污染的治理对策初探[J].情报探索,

1998,(1).

[5]李志义.从信息传播谈信息污染的原因[J].图书与情

报,1998,(1).

[6]汪苏明,陈业奎.信息污染理论研究述评[J].信阳师范

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7]俞培宁.信息异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

究,2011,(5).

[8]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9]吕杰,张波,袁浩川.传播学导论[M]. 杭州.浙江大学

出版社,2007:175.

[10]欧阳康.简论社会信息的复杂性[J].哲学动态,2008,(9).

[11]南国农.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5:213.

[12]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

媒大学出版社,2005:67.

[13]刘大军.引导大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J].高校理论

战线,1988,(3).

[14]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338.

[15]钟文渊.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促进青年大学生社

会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16]李军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主体素质与信息污染

的防治[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责任编辑:张亚茹]

作者:李军松 王冬

大众传播中信息污染分析论文 篇3:

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摘要:网络信息传播的行为、内容和工具是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舆情分析预测的显示器和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沟通方式。但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容易造成传受失衡和信息痰病,网络媒体的负面议程设置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面对网络信息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要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新闻的独立判析能力;二要使媒体教育与课堂教育并重,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并举;三要学习信息传播与媒介理论,研究与运用网络信息传播规律。

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启示

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网络信息传播,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具有传播模式复合性、传播途径多样性、传播内容丰富性、传播速度即时性、传播操作交互性、传播人员广泛性等特点。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即时通信、博客、微博客、播客等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日益增多的网民、网络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手机网络的迅速增加使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发展。据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4.3%;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占网民总体的66.2%。

一、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 网络信息传播的优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便利

(1)网络信息传播行为是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

即时通信、博客、微博等网络传播工具,体现出交互性的特性。用户不仅将其用于信息获取、人际交往,还使其成为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平台。首先,腾讯QQ等即时通信工具,具有个性签名功能,成为用户个人心情的写照,具备自我表露的即时眭。其次,大学生经常访问的各大论坛、QQ群、SNS网络社区、百度贴吧等网络公共空间,其讨论内容也表明了个人、班级、社团等小群体的思想动态和意见碰撞,具备自我表露的协商性;第三,博客、QQ空间、微博等自媒体,是自我表露的最佳平台,写日志、晒照片、转载影音图文等行为,是用户态度、价值观和生活经历的全面展示,也是他人了解自我的窗口,具备自我表露的全面性。

(2)网络信息传播内容是舆情分析和预测的显示器

网络信息传播内容是网络舆论形成的基础和重要原料。作为法国社会学三大创始人之一的塔尔德曾经指出,“我们应该对交谈进行研究,而且要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因为交谈是一个尚未探索的领域,是形成舆论的一种媒介,是一个经久不衰、无所不在的媒介,它渗透在一切时代、一切地方”。随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交谈”真正实现了“经久不衰、无所不在”——无论是论坛、贴吧还是QQ群、SNS网络社区,都可以做到“雁过留声,人过留痕”。只要愿意,可以被随时提取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从而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网络信息传播工具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沟通方式

首先,腾讯QQ等网络人际传播方式,由于具备了信息传递、人际交往等功能,已成为人们联系的纽带。网络交流没有眼神的交汇和神情的流露,网络交流者更容易克服害羞,话题谈论会更多、更深入。目前,QQ已成为很多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桥梁。其次,微博技术的出现,进一步突破了人际交流的鸿沟。学生的所想所求,可以通过各级领导的微博得知,而管理层的回应,也能在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目前,在政府部门的倡导下,高校各级领导纷纷开辟微博,体现了积极学习和运用网络新媒体传播的良好态势。

2 网络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的冲击

(1)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容易造成传受失衡和信息疾病

2010年中国网站数量为191万个,网页数量达到600亿个,构成了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海洋,将我们的时代称为“信息时代”一点也不为过。网络信息容量的猛增也导致了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一是负面新闻源源不断。网络新闻中,违法犯罪事件接连不断,事故灾害层出不穷,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不容乐观。二是娱乐信息急剧攀升。娱乐明星绯闻、女性大尺度写真、八卦新闻等充斥于网络,并且往往以醒目的标题、图文并茂加以突出,往往成为青少年点击的目标。三是广告信息铺天盖地。在网络中,几乎任何信息的周围都闪烁着广告的图片。正如邵培仁教授所说,“面对铺天盖地、汹涌而来的广告信息,受众的精神已经疲惫,情绪也已变坏。不仅接受效果日益下降,而且对广告的可信程度也有相当多的人持怀疑态度”。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的结果,使信息泛滥、超载和浪费,反而导致真相信息、重要信息和知识信息的极度匮乏,产生传受失衡和信息疾病。

(2)网络媒体的负面议程设置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

李普曼在其名著《公众舆论》中提出了“两种环境”的划分,一是外部世界即现实环境,二是契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这主要是由新闻媒介所建构的。由于现实环境的庞大与复杂,我们不可能经历所有事物,因此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主要源于“虚拟环境”而非“现实环境”。此后经过长达几十年的研究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新闻媒体不仅影响我们想什么,而且还影响我们怎么想。出于商业竞争的需要,源源不断和数量巨大的负面新闻似乎是网络媒介永恒的主题,呈现出一个不稳定和不安全的社会现实。美国社会学家吉特林认为,媒体“更像是一面哈哈镜,变窄加宽、延长和缩短、扭曲和忽略早已存在的事物。媒体通过看起来可信的事实,为公众呈现出一个既定的真实世界,来对事件作出解释”。另一位美国学者塔奇曼则认为,新闻永远在定义与再定义、建构和再建构社会现象。网络媒体所建构的“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偏差,以及对受众“认知现实”的影响,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受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二、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 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新闻的独立辨析能力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等。其前提是承认新闻的选择性即“新闻框架”或“议程设置”的存在。网络新闻议程呈现了有限的社会现实,显然这不是社会的全部事实。不仅如此,新闻往往有着集群现象,当出现重大自然灾害等负面新闻后,新闻媒体会习惯于报道大量同类新闻,如最近自日本大地震后,关于火山爆发、动物异常反应、奇特自然现象、旱涝灾害、环境污染等报道也大量集聚,以至于有人发出“2012要来了”的感慨。面对网络媒体的负面议程设置和所呈现的

负面“媒介现实”,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独立的分析思考能力,具备对网络负面信息的分析和评判能力。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和讲座,培育和提高媒介素养能力。

2 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使媒体教育与课堂教育并重,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并举

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扎斯菲尔德将大众传播描述为一个非正式的课堂,人们通过大众媒介得知了各种各样的事实,并将其中的很多事实结合到他们对各种客体的认识与态度中去。有实证研究发现,媒介的这些“课程”经过一到八周时间的积累,就会体现在“学生”即大众的反应中,其议程设置效果的减弱则需要入到二十六周的时间。连议程设置理论创始人麦库姆斯都惊叹,大众传播“课程”的影响居然能够维持这么久。

媒介“教育”的良好效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最切实有效的就是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教育功能,让校园媒体成为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之外的“第兰课堂”,成为学生智慧、创意和个性的展示平台,打造与网络不良信息争夺注意力的有力平台。事实上,多年以来,以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为首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群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和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其学生教育主题网站“年轻时代网”将创新理念、文化活动和教育目标融为一体,通过“结合专业特色,搭建网络平台,接轨信息时代,培育网络文化”等措施,将一个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网站打造成高校的网上思想阵地、文化平台和学生心中的阿上精神家园。“年轻时代网”也因此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百佳阿站”称号,成为浙江省唯一一所获得“全国高校百佳网站”殊荣的高职院校网站。

3 更新高棱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学习信息传播与媒介理论,研究与运用网络信息传播规律

信息传播是一项古老的行为,而信息传播科学则是年轻的学科。在信息社会和信息时代,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信息传播与媒介理论是必修课程,学习它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要学习信息传播和媒介理论,如社会认知理论、培养(涵化)理论、社会化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框架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从而掌握信息传播和接收的规律;二是积极应用传播科技的最新成果,跟上时代步伐,缩小与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鸿沟,共享网络人际传播平台,学习和研究网络人际交流的特征和技巧,研究网络人际传播内容,以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网络舆情研判的准确性;三是将信息传播与媒介理论以及传播科技实践成果,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当好传播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做好信息把关、舆论引导和教育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傅文第]

作者:姚锦云

上一篇:职业学校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节能建筑工程中电气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