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论文

2022-04-29

[摘要]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基础,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的方法、途径和预警响应机制。对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两种预警模式确定了关键指标、构建了预警指数,对专业预警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并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为例进行了部分验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论文 篇1:

基于满意度视域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的对策

摘   要: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河北省为例,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概况,分析满意度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以提升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见习教育的满意度,同时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

关键词: 满意度   高校毕业生   就业见习质量   对策

市场竞争激烈,加剧了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河北省各大高校纷纷安置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同时政府部门积极举办大学生就业见习招聘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也经受着就业见习质量因素制约,一时间很难完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问题,本文探究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对策,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1](79-84)。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概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是对应届毕业生就业见习情况的综合性评判,然而基于满意度视域,对毕业生的就业见习质量给予分析,才可以真实有效地了解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实际情况,以此评判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2](96-104)。

当下河北省各大高校极其重视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主要从毕业生就业见习满意度和就业见习质量评价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见习率、就业见习岗位发展机会、就业见习环境、薪酬水平等。根据上述实际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不佳,学生对见习工作并不满意,高校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

二、基于满意度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的制约因素

根据河北省某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满意度分析,制约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一)学校因素。

省内部分高校存在就业见习课程安排不合理、实际见习内容较少等情况。除此之外,学校一直注重扩大招生规模,壮大学生队伍,未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甚至还有不少高校出现见习基地建设滞后的情况,缺乏实际操作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3](36-45)。与此同时,在大学生毕业期间,教师过于注重就业见习工作安排,忽略见习岗位辅导,最终造成大学生就业见习质量下降。

(二)沟通因素。

所谓的沟通因素是指学生与见习单位之间缺少沟通,因为学生刚刚离开校园,不知道如何获取信息,导致学生与见习单位交流比较少,彼此之间不了解,学生应聘见习岗位时常抱着试试的心态,若觉不好,则一段时间后便辞去工作。

(三)个人因素。

各大高校一直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却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上学生的社会工作经验少,自身对岗位认识不足,一见习就不知所措,势必出现心理落差,造成对见习岗位的不满意。除此之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也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能力比较强,但是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弱,这一点很难符合见习岗位的需求,据河北省各大用人单位的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只会说,并不懂得如何进行实践操作,不少单位宁可招聘有经验的社会人员,也不愿意招聘没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三、基于满意度视域下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的对策

河北省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期间,深受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及沟通因素的制约,为此从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校等三个方面着手,提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合理规划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制订见习计划,落实见习指导和管理工作、高校联合企业见习合作,促进毕业生直接就业、结合专业知识,创新就业见习模式、扭转毕业生就业理念等方面,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一)合理规划就业见习基地建设。

就业见习基地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实习基础,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就业见习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满意度。因此,河北省高校应该合理规划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拓宽就业见习基地范围,以发挥基地的实际作用,同时满足毕业生就业见习的需求。在建设基地期间,学校可以应聘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在共同探讨下合编见习指导类教材,并对毕业生实施就业见习培训工作。

目前,河北省某个大学已经拥有实习基地100余家,而且合作对象主要是企业单位,为毕业生就业见习提供不同的岗位。在此基础上,加强合作基地建设和管理,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毕业生就业见习课程改革,企业应合理安排毕业证就业见习工作,提高学校就业率。除此之外,学校和企业还应深度合作,共建冠名学院,并融入合作育人理念,引进一系列就业见习培训课程,加强对示范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不仅为企业提供就业型人才,还提供设备等相关技术支持。

(二)制订见习计划,落实见习指导和管理工作。

就业见习是高校毕业生实习期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各大高校必须制订见习计划,落实见习指导和管理工作,实现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目标。在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前期,学校和见习单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例如:学校准备实习大纲、指导教科书,见习单位应准备好见习协议等,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学生领取专业的就业见习书籍,并签署相关的指导见习协議,确保每个毕业生都经过专业的见习培训。在毕业生就业见习过程中,教师应全程监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情况,分析学生学习的课程类型,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见习课程指导,根据毕业生的不同情况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使毕业生把握好发展方向,以便在今后学习中寻找努力方向。在毕业生就业见习后期,学校要联合家长及见习单位对毕业生实施多角度的就业辅导,确保毕业生明确就业规划路线。由此可见,高校从毕业生就业见习角度出发,有利于调动毕业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见习质量,进而达到就业见习的预期效果。

(三)高校联合企业见习合作,促进毕业生直接就业。

各大高校与企业之间必须强强联合,为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平台,促进毕业生见习后直接就业,对于不同的就业见习单位,应根据毕业生所学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岗位,避免毕业生应聘时出现专业不对口现象。因此,用人的企业必须考虑与学校联合,根据高校教学课程,规划企业的岗位用人数量,召开毕业生就业见习招聘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岗位,培养一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切实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例如:河南省某个高校现已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基地,实施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毕业生就业见习任务,可谓双赢,不仅解决了当地企业招聘人才的问题,丰富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经验,还提高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目前有些企业单位制定了岗位开发制度,将逐步落实毕业生定岗见习工作,为不少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见习渠道,密切了高校毕业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随时随地观察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以此规划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一旦发现综合素质低的学生,企业单位应及时对该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鼓励该生向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学习,逐步提高企业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四)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服务体系。

河北省各地区的高校虽然一直比较重视毕业生就业见习服务,但是并未有完整的毕业生就业见习服务体系,为此河北省各地政府部门开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服务体系,拓宽毕业生就业见习路径。

每年12月份都是大学生毕业实习的季节,河北省当地政府支持并鼓励学校召开校内大型的人才招聘会,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见习机会,并给予就业见习期间表现好的学生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此外,毕业生就业见习结束后,政府部门还为毕业生提供一些创业机会、拓展融资渠道、优惠政策等,以此鼓励毕业生进行创业,若遇到资金不足问题,则可以申请贷款,不断优化毕业生的创业环境。

河北省各地区的高校纷纷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服务体系,带动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打造良好的就业见习环境,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满意度的提高。例如:河北省沧州地区的起重机企业单位,基于满意度视域,大量招聘大学生,积极调整就业结构,落实起重机产业发展,现已联合沧州师范学院、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等学校,一方面有利于优化毕业生就业见习环境,另一方面为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实践操作课程,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

(五)结合专业知识,创新就业见习模式,扭转毕业生就业理念。

基于满意度视域,河北省各地区的高校纷纷结合专业知识,创新就业见习模式,扭转毕业生就业理念。例如:河北工程学院属于工科类学校,一直存在毕业生就业见习实践教学认识不足、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模式单一、毕业生的就业见习理念比较落后及毕业生就业见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与此同时,毕业生缺乏参与就业见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提高该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已经迫在眉睫,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结合具体教学需求,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除此之外,河北工程学院还注重扭转毕业生就业理念,充分认识不足之处,减少对岗位的不满情绪。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讲解社会环境,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岗位的现状,如此,学生在未毕业之前就可以掌握社会环境,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四、结语

各大高校一直肩负着培养社会人才的历史使命,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必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避免就业见习时受打击。本文基于满意度视域,探究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的对策,主要包括合理规划实习基地建设、制订见习计划,落实见习指导和管理工作、高校联合企业见习合作,促进毕业生直接就业、结合专业知识,创新就业见习模式,扭转毕业生就业理念等五个方面,有助于毕业生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见习理念,最终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和就业见习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兢.省域大学生就业结构特征与质量评价——基于47所高校2015届毕业生的实证调研[J].现代大学教育,2018(1).

[2]王慧,叶文振.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學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6(5).

[3]张抗私,王雪青.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从数量观念到质量管理——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6(1).

课题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基于满意度视域下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质量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RS-2020-1097)。

作者:杨明 徐浩然 侯锡铭 陈玉芳 李立 赵亮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论文 篇2:

基于关键指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基础,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的方法、途径和预警响应机制。对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两种预警模式确定了关键指标、构建了预警指数,对专业预警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并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为例进行了部分验证。

[关键词]毕业生;预警;就业状况;市场需求;关键指标;预警响应;高校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预警,从国家层面看,有助于减少社会经济活动的剧烈波动,降低政府宏观调控成本,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从高校层面看,建立健全就业状况预警机制,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的方法和途径,从理论上,可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领域的研究进行拓展和创新,为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工作进行前期积累;从实践上,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的可行方法,为各级政府和高校的就业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一、 就业状况预警相关研究综述

(一)预警相关理论

预警(early-warning)一词源于军事,狭义的预警是通过认识和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借用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对事物的现状及特性进行描述和分析,进而预测判断事物的变化趋势,并与预期目标相比较,在警情发生之前运用已设定好的方式和信号对其进行报警,以便使预警主体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1]。广义的预警指的是组织的一种信息反馈机制。随着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一反馈机制超越了军事,迅速扩展至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和学科进行应用[2]。

预警方法主要有3类:指数预警、统计预警和模型预警。

1.指数预警。是通过制定综合指数来评价监测对象所处的状态,目前主要应用于宏观经济领域,用来预测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和分析经济的波动幅度。

2.统计预警。主要通过统计方法来发现监测对象的波动规律,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使用变量少,数据收集容易,操作比较简便。

3.模型预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价监测对象所处的状态,在监测点比较多、比较复杂时广泛使用[3]。

(二)就业状况预警的国内现状

我国出现就业难现象的时间并不长,毕业生就业数据积累的细致程度、丰富程度、全面程度还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就业状况预警工作没有具体开展起来,相关研究也更多集中在就业状况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原则和策略等前期研究阶段,没有具体实践上的研究。但是近几年,在教育部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工作在不断完善。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教学厅函[2014]49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从2015年开始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送工作,从每年1月起,各高校要在每月10、20、30日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集中更新本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毕业生可在9月1日前通过新职业网(www.ncss.org.cn)或学信网(www.chsi.com.cn)查询核实本人就业去向。这些基础性工作的不断完善正在为就业状况预警工作的开展逐步奠定数据基础。

(三)就业状况预警的内涵

国内学术界尚未就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达成一个权威、标准的定义。谢爱国等定义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系统,他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系统是为政府、高校和就业服务机构等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技术手段,对大学生就业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监测,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就业形势变化,并根据警戒线发出警情,以利于相关管理部门调控大学生就业形势[4]。钱强等定义了就业预警机制,认为它是宏观管理部门和高校对毕业生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从对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出发,定期发布人才需求数据和趋势预测,引导高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和招生规模,从而既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又满足国家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5]。

本文中,我们结合现有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的研究现状,定义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是教育管理部门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以现有数据积累为数据来源,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市场需求、专业预警三个层面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毕业生未来的就业状况进行预测,根据警戒线发布就业状况预警,并根据预警程度启动预警干预措施的过程。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中关键预警指标确定的探讨与应用

本文结合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就业状况监测和预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预警理论中的指数预警、统计预警、模型预警的方法,以工作应用为目的,探索如何基于关键指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预警,并对部分探讨的结果进行了实践应用。

就业状况预警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从理论上讲,预警指标的确定应该涵盖主要影响因素,但从现实可操作角度来看,如果指标维度过于繁复,涉及的数据可能会因为采集难度、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配合度等影响而难以实现。所以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结果的显性和反馈的方便、快捷,我们考虑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预警时只选取了部分关键指标。

(一)毕业生就业形势预警

就业形势预警关注的是毕业生总体就业狀况及变化趋势,通过对反映就业总体状况的系列就业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从就业状况现状与历史数据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就业整体形势涵盖的指标众多[6],本文通过专家研讨的方式确定了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看更为关注、对就业工作影响程度较大的三个指标来进行就业形势预警,这三个指标为:就业率、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和毕业生对落实工作的满意度,分别考虑的维度是就业状况的数量维度、高校就业的工作维度和就业状况的质量维度。

1.就业率

就业率对就业形势的反映最为直观,就业率为具体数值,更容易比较,数据来源于各高校上报的就业状况数据。常用就业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计算公式为(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X100%,这种统计方法把国内升学、出国留学都统计在就业人数中;第二种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已就业毕业生总人数/可就业毕业生总人数X100%,这种统计方法单独计算升学率,将升学的毕业生从已就业毕业生范畴中去除。两种方法相比,第二种统计方法更符合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的定义,更加与国际惯例接轨。第一种方法是教育部目前采取的就业率统计方法,虽然与国际惯例不符,但是继承了原有统计方案的流程,重点关注统计口径的连续性,更符合现阶段的实际国情。

为了保持历史数据的延续性,本文中延续教育部对就业率的统计方法,即:(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X100%。就业率指标是多时点监测,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每月上报毕业生就业数据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所以从理论上讲,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监测目前是可以做到每月监测,在实际工作中,就业工作前期就业率数据都比较低,变化不明显,所以监测的意义不大。根据就业工作的时间特点和就业管理部门的通常做法,我们选取了每年4月底、8月底、10月底为就业率监测的重点时间节点,4月底是本科毕业生考研成绩公布后就业的一个高峰期、8月底是毕业生毕业离校时就业比较集中的高峰期、10月底是北京市教委对高校就业率进行统计的时间点,在这三个时间点上有可能反映出就业率的明显变化。

如何确定就业率预警的阈值,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例,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有一些通行做法,本文對这些通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把定性的经验上升到定量的分析,确定了两个就业率预警的阈值。当观测点就业率低于同时期前三年就业率均值的10个百分点时,就进入黄色预警状态,需要启动一级预警方案;当观测点就业率低于同时期前三年就业率均值的20个百分点时,进入红色预警状态,需要启动二级预警方案。

为了实现对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和监测的需求,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自主开发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系统目前已有的数据包括了北京地区高校2011年至2017年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数据、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用人单位就业调查数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认定的20个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指标体系、质量评价指数等为统计及监测指标,全面实现了对2011年至2017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展示及监测,能够支持北京市教委了解全市层面的就业状况、了解各高校或随机选取部分高校的就业状况,还支持单个高校了解多个年度本校的就业状况。

图1和图2是该系统对就业率指标进行监测的页面,在系统中我们可以关注和查询北京市及各高校各个时间节点的就业率数据。比如,在2016年8月底,我们看到就业率的一级预警值为82.87%,有16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一级预警,就业率的二级预警值为73.66%,有6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二级预警。我们就要采取措施分别对这16所一级预警高校和6所二级预警高校进行提醒和督促。

2.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该数据来源于对毕业生的调查,反映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水平。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例,就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了毕业生对高校就业信息发布、校园招聘会、就业信息网、就业指导课、创业指导课、毕业生就业推荐等六个维度上的满意度,满意度以五分Likert量表来评价,最终将六个维度的满意度平均为满意度指数。经过专家讨论,我们把该指标近三年满意度均值作为一个参考值,当满意度指数低于这个参考值时,就要开始关注,并进行分析是哪些工作的开展出现问题,影响到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低于该参考值10个百分点作为触发一级预警的阈值,低于这个阈值时,进入黄色预警状态,启动一级预警;低于该参考值20个百分点作为触发二级预警的阈值,低于这个阈值时,进入红色预警状态,启动二级预警。

假如我们想了解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在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上的预警情况,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中,打开趋势预警指标页面,进行参数选择后就可以看到没有高校达到一级预警状态,有两所高校达到二级预警状态,见图3。

3.毕业生对落实工作的满意度

该数据来源于对毕业生的调查,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为例,调查中请毕业生对自己最终落实

就业单位的满意度进行五分Likert量表评价,以满意度平均值作为毕业生就业状况预警的一个指标。经过专家研讨,我们认为前三年满意度指数平均值

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低于这个参考值时,就要开

始关注,并进行分析是哪些工作的开展出现问题;

把低于参考值10个百分点作为触发一级预警的阈值,触发阈值时进入黄色预警状态,启动一级预警;把低于参考值20个百分点作为触发二级预警的阈值,触发该阈值时进入红色预警状态,启动二级预警。

假如我们想了解2016年北京地区高校在毕业生对落实工作的满意度上的预警情况,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中,打开趋势预警指标页面,进行参数选择后就可以看到2016年该指标一级预警阈值为3.31,有7所高校在该指标上达到一级预警;二级预警值为2.94,有一所高校在该指标上达到二级预警,见图4。

(二)市场需求预警

1.市场需求预警指数构建思路

对未来就业市场进行预测,考虑到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通过专家研讨构建了一个市场需求预警指数。指数的构成包括:用人单位招聘增加率和招聘需求变化趋势。这两个数据都来自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为例,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对在北京地区高校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在调查中我们统计前一年企业招聘的实际总人数、本年预计招聘的计划总数、未来三年应届毕业生整体招聘需求的变化趋势。

计划招聘人数增长率=(本年计划招聘人数-去年实际招聘人数)/去年实际招聘人数*100%。

计划招聘人数增长率为正数,表明当年企业整体招聘人数是增长的,毕业生需求量增加;计划招聘人数增长率为负数,表明当年企业整体招聘人数是减少的。

招聘需求变化趋势的计算,我们对调查中整体招聘需求减少的企业赋值为-1,基本持平的赋值为0,增加的赋值为1。对所有企业调查结果进行上述赋值后取平均值,平均值越接近1,表明未来三年的招聘需求预期是增加的,越接近-1,说明未来三年招聘需求量是减少的,平均值在0附近,说明未来三年招聘需求没有太大变化。

2.應用

以2017年北京地区高校企业调查的数据为例,剔除填答不完整和重复回答等无效问卷后,2017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采集有效问卷4212份。

数据统计显示,4212家被调查用人单位2017年实际招聘毕业生人数平均值为53人,2018年计划招聘毕业生人数平均值为61人,计划招聘人数增长率为15.09%。

对未来三年毕业生招聘需求趋势的预测,4212家用人单位中有41.8%的被调查企业表示整体招聘需求人数是增加的,34.06%的被调查企业表示整体招聘需求人数是持平的,19.83%的被调查企业表示整体招聘需求人数不确定,4.24%的被调查企业表示整体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未来三年企业招聘需求变化趋势指数为0.376,总体需求预测是增加的趋势。

从2017年用人单位调查数据获得的两个数据:计划招聘人数增长率和企业招聘需求变化趋势都显示2018年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比2017年更为乐观的,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三)专业预警

1.理论构想

专业预警关注的是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专业预警需要考虑到的影响因素众多,数据来源多样,并不只涵盖就业相关数据。我们认为专业预警的指标体系要包括:专业市场需求指标、人才培养指标、就业指标、专业发展指标等,所以专业预警的工作不是单纯就业部门就可以完成,需要多方数据的整合。

因为数据的不完备,所以本部分没有讨论具体专业预警指数的合成,我们对专业预警所应该涵盖的指标体系的构成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我们根据指标与专业发展进程的先后关系把专业预警涉及的指标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三类。先行指标对应于反映市场对该专业需求和专业就业的指标;同步指标对应于反映该专业培养的指标;滞后指标则对应于反映该专业结构性变动和中长期调整的指标,即专业发展指标。

通过文献法我们对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三类指标体系可能包含的指标进行了初步梳理,其中先行指标包括:专业岗位需求数、专业岗位需求学历结构、专业岗位需求地域结构、专业就业率、专业毕业生薪酬、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等;同步指标包括:专业毕业生供给数量、专业毕业生供给学历结构、专业师资师生比、毕业生专业培养满意度等;滞后指标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专业培养满足工作需求程度等[7]。

不同类别指标体系所涵盖的指标可以通过专家调查法和最小均方差法两种方法来进行筛选。专家调查法是向专家以函件形式征求意见的调研方法。评价者可以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的特征,在设计的调查表中列出一系列评价指标,分别征询专家对所设计评价指标的意见,然后进行统计处理,并反馈咨询结果。经过几轮咨询后,如果专家意见趋于集中,则统一由最后一次咨询确定最终的具体指标。最小均方差法是选取那些观测值差异比较大、表现更显性的指标,测算所有涉及指标,并计算出指标的变化值,如果观测值的变化非常小,则该评价指标对于评价结果贡献极小,可以舍去,最终留下那些差异比较大的指标作为专业预警的指标。

我们认为一个专业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三大类指标的变化分别反映专业不同的预警状况。先行指标的变化,预测着同步指标将要发生的变化,长期将影响着滞后指标的变化。计算出三类指标间的数据关系,决策者可通过三类指标之间变动趋势的比较观测,来指导专业在供需两端及结构方面的调整策略。以下六类模型可以全面反映出先行性指标、同步性指标和滞后性指标三者之间的变化趋势,反映出专业预警的不同问题及不同程度。

图5所示模型中反映出的专业预警情况为:同步性指标最弱,滞后性指标优于先行性指标,专业培养环节跟不上专业需求和专业就业,专业发展良好。专业需求的人才得不到满足,有可能通过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上找不到职位,存在质量性失业,而非数量性失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受欢迎,产生因人才质量而滞销的现象,这就意味着需要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图6所示模型中反映出的专业预警情况为:先行性指标、同步性指标和滞后性指标数值基本相当,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满足专业需求,而专业发展也基本到位,表明在短时间内专业建设良好,三者形成均衡发展的态势,建议保持。

图7所示模型中反映出的专业预警情况为:先行性指标数值最高,而滞后性指标最弱,这说明先行性指标专业需求指标最强,专业发展能力最弱,同步性指标居中。表明专业的市场需求很旺,专业培养也基本可以匹配,专业发展能力顺势偏弱。先行性指标高于其余指标,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建议可以适当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

图8所示模型中反映出的专业预警情况为:同步性指标数值最高,先行性指标和滞后性指标次之。表明市场需求中等,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都较旺,市场需求会出现盈余,专业发展能力偏弱。建议该专业应该进行市场调研,适当加大专业置控力度,调整专业建设规模,力求适度均衡。

图9模型中反映出的专业预警情况为:该专业的同步性指标最弱,先行性指标高于滞后性指标。表明该专业市场需求旺盛,专业发展适中,但是专业培养的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建议该专业适度扩张培养规模,加强过程培养。

图10模型中反映出的专业预警情况为:滞后性指标数值最高,同步性指标和先行性指标次之。表明该专业的市场需求低迷、专业就业偏低,但是人才的培养质量还不错。建议该专业应在规模上减少招生,在结构上对该专业进行调整。

2.专业预警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以上我们探讨了专业预警的一个构建方法,但是这个方法目前面临着两个难题:第一,数据需求量大,涉及部门众多。从三类指标所涵盖的数据范围看,我们可以看到有市场需求数据、就业状况数据、人才培养数据、企业反馈数据等,这些数据可能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内,而且数据的客观性、全面性还不足以支持进行专业预警。如果进行专业预警,必须建立一个共享的数据平台,在数据采集上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丰富;第二,通过什么样的模型可以对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三大类指标的数据进行拟合,来体现三类指标相互之间的运行态势。我们虽然提出了三类指标及六类模型,但是还没有解决指标和模型之间的构造关系问题。期待今后能在数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的基础上,让不同管理部门之间进行数据共享,通过数据

挖掘技术,进一步发现规律、挖掘内在关系,拟合成数据模型,实现专业预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预警响应

监测预警的目的是预防,所以当各个预警指标到达关注值、黄色预警状态或红色预警状态时,相应的响应机制就要自动启动,通过各种防控措施的实施,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或预防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按照就业状况预警的严重程度划分,预警的响应机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关注状态:就业状况单一指标接近平均值,持续关注;

一级预警启动状态:就业状况单一指标低于历史平均数据10个百分点,达到一级预警,启动一级预警响应机制;

二级预警启动状态:就业状况单一指标低于历史平均数据20个百分点,达到二级预警,启动二级预警响应机制。

不同紧急程度的响应机制在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上从就业促进政策制定、多部门联动机制、紧急干预措施执行三个方面启动相应的应对措施,如表1所示:

四、问题及未来探讨

本文是以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与监测工作的现状为基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在预警指标选择和指数构建中考虑到了北京市就业工作现有数据积累和工作需求,考虑到实现过程的便捷性、数据采集的可能性、预警结果的指导意义等,同时在指标全面性、个性化、准确程度上作出了一些妥协:

第一,预警指标里大量数据来源于调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组织高校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目前对毕业生的调查基本能按照抽样调查的方法完成,所以对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比较有代表性。但是对企业的调查数据,目前的数据采集还不能准确、客观地采集到需要的所有数据。比如需求预警指数里专业需求数据的来源,需要大量的企业专业需求数据调查。但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积累,如果能由政府主导建立一套数据采集机制,建立一个能代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数据库,做到定时、定点、连续的数据采集,

表1预警后的响应机制

关注一级预警二级预警

政府启动专家委员会,时时关注发展趋势,分析问题原因启动专家委员会,分析问题原因, 召开相关部门的联席会,提出具体干预方案,干预方案下发各高校,并监督执行启动专家委员会,分析问题原因, 召开相关部门的联席会,提出具体干预方案,与问题根源部门密切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促进政策

分析个体预警高校问题原因,与预警高校讨论干预措施,监督执行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

高校时时关注发展趋势,分析问题原因深入进行分析,对问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在校内进行反馈,与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商定干预预案,并实施在校内与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商定干预预案,对就业总体形势的问题,高校制定本校就业促进措施、制定就业援助计劃,包括加强就业信息渠道的开拓,发动学院力量,加大毕业生推荐力度,调研学生困难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升毕业生求职能力。如果是具体专业的就业问题,与相关学院召开联席会,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对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提出具体的就业促进措施或减少本专业招生计划、停止本专业招生或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本专业培养水平等

就能用我们构建的指数更为准确地对毕业生总体需求、对专业市场需求进行预测。

第二,目前预警指标的选取没有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只考虑了就业工作本身。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人才培养、有高校就业工作水平等因素,但是经济的变革、行业的变迁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忽视外部环境因素的考量,会导致更多的事后预警,当问题已经反馈到就业结果上时,任何干预措施已经很难对当年的就业工作起到作用。更为有效的预警机制应该是在问题没有发生之前就开始进行预警和干预,忽略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很难做到事前预警的,所以如何更为有效地对毕业生就业进行预警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就业工作本身之外的影响因素。

第三,不同省份、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型,对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预期不同,是不可能通过统一的标准来界定的,所以就业状况预警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分类设定预警方法、分类设定预警指标、分类设定预警干预措施等。

第四,对专业预警目前只在讨论的层面进行了阐述,因为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没有足够的数据量来进行实际应用层面的分析,专业预警的实际应用应该还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参考文献]

[1]佘丛国、席酉民:《我国企业预警研究理论综述》,《预测》 2003年第2期。

[2]刘鹏:《我国省域中心城市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与评价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3]王超、樊宏烨:《我国危机预警方法研究现状评析》,《交通企业管理》 2005年第12期。

[4]谢爱国,任志涛,踪程:《大学生就业状况预警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研究》,《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2期。

[5]钱强、周芸、王瑾:《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5期。

[6]张辉、李涛、庞星星:《北京地区高校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年第2期。

[7]关长海:《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专业预警体系建构初探》,《北京教育(德育)》2012年第10期。

Key words:graduates; early warning; employment situation; market demand; key index; early warning respons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责任编辑 刘永俊)

作者:沈聪伟 赵敏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论文 篇3:

新时期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困境及对策

摘 要:2020年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中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出现也说明了我国高校目前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顺利就业,给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文就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深入阐述了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的现状且给予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就业困难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生涯教育

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依旧严峻。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整体经济形势下滑,各家企业开启的校招岗位数量有一定减少;另一方面,高考录取人数和考研录取人数逐年增加,这意味着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企业招的人更少,学校毕业的人更多,这种不平衡的供需关系就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95后、00后大学生对于职业观倾向变化,也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就业工作需要高度关注就业困难群体,深入了解就业困难的成因,完善高校就业困难学就业帮扶体系,全力推进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促使高校毕业生更好地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类型

目前对于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由于受到家庭经济、自身能力、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毕业年度求职时不能顺利就业的大学生,还指未取得毕业资格或者不想就业、懒就业的大学生。根据以上定义,将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按照主客观因素分类为以下几种类型:

1.1 客观因素导致的就业困难

1.1.1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就业困难学生群体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偏远山区家庭、失业家庭以及城镇低保家庭。这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较差,社会资源缺乏的情况,该类学生就业竞争力较低。近年来,求职成本逐步增加,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在求职费用投入较低,导致就业选择面窄,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成功率较低。

1.1.2 就业身体残疾及心理问题导致就业困难学生群体

就业困难群体中存在一部分身体残疾或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体残疾的学生在就业时受到身体影响,选择的职位少,在面试时容易遭到歧视。而存在心理问题的毕业生,在近几年毕业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时面临求职的心理压力造成焦虑不安、迷茫困惑、意志力消沉等现象,导致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无法正常发挥,最终求职失败[1]。

1.2 主观因素导致的就业困难

1.2.1 就业能力不足导致就业困难学生群体

就业能力差主要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专业知识欠缺、实践操作能力弱,理论知识储备和素养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这类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自身短板而难以被用人单位聘用,逐渐成为有就业愿望而未实现就业或充分就业的就业困难群体[2]。

1.2.2 就业观念偏差导致就业困难学生群体

(1)对自我定位不准确,不能正确认识职业世界。过度夸大学历因素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一部分学生就业期望过高,“眼高手低”无法与用人单位匹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另一部分学生过度自卑认为自己的学历、学校、专业较差,求职中产生畏惧心理,缺乏自信影响就业。该类学生社会实践经历较少,在象牙塔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因此对职业世界了解甚少,不能紧跟用人单位的要求,求职过程中易碰壁,就业成功率较低。

(2)过分依赖他人,被动接受他人安排。该类就业困难学生过度依赖外部力量,寄期望于他人利用相关社会资源帮助找工作,或者由于缺乏相关资源,从而产生消极就业心态影响就业。

(3)就业意识淡薄,内在动力不强。该类就业困难学生,对就业缺乏基本认识,就业准备滞后,对未来茫然,不知道今后的发展方向,就业行动消极且被动,从而导致其懒就业甚至于不就业。

2 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现状分析

近年来,每年年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两部门都会联合发布当年的《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要求各地各部门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创业工作,并对就创业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都采取了系列措施切實帮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2.1 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经济补贴,就业能力培养少

目前国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就业困难学生关注较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2020年8月)中,要求各地政府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及时纳入就业帮扶,坚持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各高校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多侧重于物质资助,对核心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帮扶较少,帮扶工作多流于形式,帮扶内容不够深入。

2.2 帮扶介入停留在学工团队,专业教师涉及少

目前高校对于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工作主要由就业指导部门及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承担,专业教师和用人单位参与较少,这样使得帮扶措施形式单一。学工团队和就业指导部门对于专业、行业理解不够深入,造成帮扶渠道过窄,专业资源缺乏。

2.3 生涯教育理念旧,面对“00后”学生职业观教育少

目前多数高校对于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过去陈旧,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面对“00后”学生职业观的理解还不够丰富,教学过程中说教多、引导少,对于启发学生内驱动的能力还不够。

2.4 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整体工作多,分类帮扶少

目前多数高校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时整体帮扶政策较多,未能针对各类就业困难生开展精准化帮扶工作,国家相关帮扶政策运用在就业困难生群体中的精准度仍有待提高,对已有的相关数据把握得还不够准确,未能深入分析并精准运用到各类就业困难学生群体中去。

2.5 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滞后,介入晚

多数高校一般在学生毕业年级时才开展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筛选和帮扶工作。这就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滞后,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未能形成有效闭环,缺乏全程式、跟进式就业指导和服务。

2.6 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缺乏大数据思维,数据应用程度不高

2013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按照该通知要求,2013年起,由各高校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为我们累积了不少关于就业困难学生的相关数据,然而高校对相关数据运用还不完善,缺乏大数据思维。

3 高校就业困难生群体帮扶对策建议

无论哪种类型的就业困难群体,都亟需来自各方的支持。高校应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就业心态、搭建良好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从而更好地帮助就业困难生群体顺利就业。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2020年中国本科生、高职生就业报告发现,2019届待就业毕业生中有超六成以上收到过录用通知,但因为“薪资待遇偏低”“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单位管理制度和文化与预期不符”等因素未接受录用。这一数据反映出了毕业生的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还存在很大的差异[3,4]。因此高校的职业指导、生涯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优化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根据就业困难生现状分析,想要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仅仅是经济上的帮扶是不够的,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就业资助的相关政策,发挥政府资助政策的真正作用,促进就业困难资助的准确性和实效性。高校可采取项目化管理的方式,要求就业困难学生以项目申报的形式申请相关资助。项目要求以就业指导教师为项目导师,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受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完成相应职业探索任务,定期向导师及就业相关部门汇报项目完成进展,相关部门对其求职行为进行有效跟踪和评估。以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高校就业资助工作在引导就业困难大学生求职就业中发挥促进作用。

3.2 建设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成员较为单一,多数为辅导员及就业部门的相关教师组成,教师职业生涯教学、咨询、指导的能力参差不齐。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应该注重立足实际,聚焦难点、重点问题,将内部定期主题研讨与外派进阶业务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的技能和素养。对就业工作队伍教师进行分批、分层次进行就业指导主题培训。通过就业工作岗前培训、生涯规划师、国家职业指导师、职涯就业指导课授课资格培训及考核,建设素质过硬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学生服务。

3.3 建立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的“三全”就业指导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止步于学工团队,专业教师、用人单位参与较少,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较晚,且工作仍旧围绕简单教学,引导工作较少。高校应认识到就业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各专业教师融入到就业指导的工作中来,携手用人单位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拓建就业市场,并使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在不同年级、不同群体中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形成真正的“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化”的“三全”就业指导体系。

3.4 利用大数据优势,实现就业困难生群体精准帮扶

现阶段各高校仍旧采用较为简单的数据处理和人工管理的方式进行就业困难生群体的帮扶工作,使得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不够。建议高校应有效利用学校学生生源数据库,对毕业生的专业、生源地、 成绩、就业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找出就业困难生群体是否存在内在因素,从而为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就业困难生群体的精准帮扶工作。

3.5 利用信息化优势,拓展就业困难生群体帮扶渠道

疫情之下,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20年2月初,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发文,要求充分利用国家、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开展就业工作,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发布机制。同时,鼓励高校和用人单位加强信息化对接共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完成求职就业的相关工作。教育部先后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BOSS直聘、猎聘网、中华英才网、一览英才网、拉勾网等9家规模大、岗位与毕业生匹配度高的社会知名招聘网站合作,于2020年2月28日共同推出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服务不打烊的全方位就业服务,即“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要求高校要开展相应的信息化服务,开拓就业困难生群体的帮扶渠道。

3.6 促使就业困难生群体参与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增强求职内驱力

在就业困难生群体就业指导工作中发现该群体学生求职内驱力不强。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高校可以借鉴日本高校的做法,日本高校岛根县立大学让学生以兼职工作人员的身份直接参与到企业招聘信息的采集、交流面谈等就业服务工作中,期待学生通过就业帮扶工作积极主动地把握用人单位的信息特点与招聘人才的特征。同时,学校认为一般的文本数据仅能给学生留下简单的数据印象,难以形成“工作感”的切身体会。面对海量求职就业信息,比起文本数据,学生更能深入理解和记忆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从而增强学生就业感受[5]。

参考文献

唐慧琴.探索对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指导与帮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9):62.

张莹.“双创”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9,8(06):73.

王伯庆,馬妍.2020年高职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王伯庆,陈永红.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闫瑞.近年来日本大学生就业援助发展走向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作者:李晟

上一篇:医院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