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博弈论文

2022-04-28

摘要: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当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理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入手,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和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初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博弈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博弈论文 篇1:

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市场构建现状研究及启示

【摘 要】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并不乐观,但毋庸置疑,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就业市场建设政策措施和独特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大学生形势愈加严峻,就业市场分割零碎状态仍未改变。发达国家在法律规范、就业平台打造、就业市场发掘等方面都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我国从协调多方就业市场主体的关系,重视就业系列立法,注重创业激励机制,构建立体服务体系等方面促进大 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完善。

【关键词】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市场;启示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

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已基本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我国劳动市场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态日益加剧。1999年高校开始实行大幅度扩招政策以来,高等院校在校生的规模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从 2002年开始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据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更是达到了660余万人。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大学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同时,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就业环境空前复杂,供求总量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突显。

就业市场分割零碎状态仍未改变。为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部分省市在建设有形市场的同时,还不断加大网络平台等无形市场的建设。先后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等专设的网络平台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就业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目前存在的分割现象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仍阻碍着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市场分割现象造成了劳动力需求主体之间的非公平竞争,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还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竞争机制不健全、基层就业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也不断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现状

美国政府运用法律规范促进大学生就业。美国的《民权法》、《同等报酬法》、《防止就业中的年龄歧视法》、《残疾人保障法》、《21世纪竞争力法》等法律,在促进就业、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为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或到特定的地区工作,美国联邦政府还采取了免除学生还贷义务等多项激励措施。美国借助于“非营利性就业组织”在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充当着红娘的角色,其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NACE)最为著名。

法国正在推行“青年就业计划”,即由政府出资,在教育、文化、环境、社会救助、家庭及卫生领域新增22种职业,专门招聘26岁以下及从未领过失业补贴的30岁以下失业青年,并且其报酬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水平。

日本政府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改革税制、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以及提高大学生等失业者劳动技能等措施促进再就业,取得较好效果。“《日本国宪法》、《劳动基准法》、《职业安定法》、《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最低工资法》等法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就业法律体系” ①,这些法律不仅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保证,还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就业。日本实行的是自由就业制度,政府、企业、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及就业指导,它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机制来促进毕业大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如日本的两项基本就业制度:新毕业生一齐录用制度和终身雇佣制度。日本还采取了一项颇为有特色的计划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即“全面就业支持计划”,此项计划预计可以创造约一亿个就业岗位。

“德国大学生就业不只是学校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事。”②德国“慕尼黑就业模式”是德国大学教育和就业市场相连接的一种就业服务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大学、企业界、劳动局的全方位合作;二是大学里设立就业市场学院专门负责学生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训;三是企业界常年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实习基地,并且负责实习生的培训与考核。德国政府也制定了《大学法》、《就业促进法》、《职业教育法》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来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问题。

韩国政府除了采取创造工作岗位等传统手段外,还通过劳资政三方合作方式,专门成立了“劳资共同再就业支援中心”,在解决再就业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三、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启示

尽管上述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市场形势并不乐观,但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就业市场建设政策和独特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他们主要通过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生等市场主体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就业市场的建设。

(一)采用清晰就业模式,多方促进市场建设

不同国家在就业模式上有明显的差别,这与国家经济体制、国家文化传承等因素有关,但它们都是符合各国国情并具有各自特色。目前,可以从三个方面借鉴经验促进大学生就业。第一是以自由市场为大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基础上,依靠市场发展情况主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同时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地参与调控。第二是使用适当的保护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保护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同时需要不断地创新促进就业的措施和手段,创造新的岗位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二)重视就业系列立法,规范完善市场管理

为了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各国都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我国也应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法律体系,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详细规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和政府及社会的义务,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或到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就职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和支持。要持续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就业法制环境,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政府与就业相关部门应不断有效地实施各自的项目计划来支持国家就业政策,保障大学生就业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三)构建立体服务体系,确保就业市场质量

就业服务机构是政府、社会或者学校建立的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信息等服务的部门,旨在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要进一步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应向全员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化、培训化的方向前进,同时,需要分层次、分类别采用不同的措施来开展就业培训,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服务机构,力争有力推动就业市场质量提升。

(四)注重创业激励机制,丰富市场内容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之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目前,从上文可以知晓国外很多国家都非常支持大学生创业,也采取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国政府也应该从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环节出发,树立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注重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尤其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要鼓励学生创办研究开发型中小企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一旦大学生、失业或无业人员自主创业,可获得政府提供的无担保无抵押的融资。

(五)协调多方合作关系,完善就业市场整合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需要协调好国家、社会、高校、企业与学生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企业是招聘高校大学生的主体,高校是企业与学生之间建立雇佣关系的中介,所以协调好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就业市场建设尤为重要。目前,国外很多国家都很鼓励校企之间的合作,高校也很重视这种合作关系。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是紧密关联的几个环节,不能切割分开,应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共同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培训,并一直贯穿整个就业指导过程。

【注释】

①高晓霞.日本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执行过程研究——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②刘静.大学生就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0.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1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1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石松,邵存林.国外大学生就业供给促进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1,(7).

[4]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

[5]励骅,房利.英、美国家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4).

[6]刘静.大学生就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0.

[7]翟娟娟.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知识失业问题分析——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8]刘利静.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9]高晓霞.日本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执行过程研究——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0]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课题项目】

本文系西南科技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及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11sxb150)

【作者简介】

李克龙(1985— ),男,四川什邡人,硕士,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顾倩(1981— ),女,四川三台人,硕士,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作者:李克龙 顾倩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博弈论文 篇2:

浅析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摘要: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当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理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入手,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和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初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作者简介:彭旭丹(1982-),女,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教师,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刘鹏(1983-),女,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教师。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人认为与高校扩招有关;也有人认为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与社会需求错位;还有人认为是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代表了就业市场三个主体:毕业生、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大致认识。不过,从就业市场整体角度去分析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当代信息经济学的重要部分。1996年,威廉·维克里和詹姆斯·莫里斯以其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的突出贡献,分享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人更是因在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的深入研究,而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非对称信息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第一,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都未获得完全清楚的信息;第二,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第三,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这种对相关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导致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它们严重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造成市场交易的停顿。

所谓“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是指某一市场上劣质品排斥优质品的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市场失败或市场无效。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模型是逆向选择理论的经典分析。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也称“败德行为”,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己的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如采取不诚实的行为给他人带来风险等。

二、信息不对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表现及影响

我们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最活跃的三个部分拿出来进行分析,即毕业生、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用人单位。从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将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假定为供方,把用人单位假定为求方,毕业生可以看作是具有能动性和参与性的特殊产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矛盾及风险也就显现出来。

(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报考学校时,学生对所选择的学校及专业情况并不是很了解,部分学生存在盲目追逐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忽视本身的兴趣和能力,导致入学后缺乏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使其未能得到较充分发展。另外,招生时高校只能通过档案和考试成绩来确定是否录取,对学生其他素质、能力方面知之甚少。在教育培养方面,从客观上说也很难最优化地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用人单位无法完全及时地掌握所有高校的培养方式、培养特色以及发展现状,容易用高校的档次来衡量毕业生的水平。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用人单位对学历信号产生疑问,采取提高招聘岗位学位要求的办法,致使很多优秀的本、专科毕业生或找不到理想工作,或被迫继续深造。虽然不少高校主动贴近社会,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进行了改革,但受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总体上仍然滞后,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时的信息比较零散,不易整理,有些信息,如动手实践能力等,很难量化和标准化。高校也就很难向用人单位提供完整的毕业生信息。而毕业生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就成为了毕业生本人,这就更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就业协议签定前,求职学生清楚自身的能力,而用人单位不完全知道。固然用人单位愿意选择素质高的优秀学生,但现实问题是毕业生的能力信息属于私人拥有信息,个人会因为规避潜在风险而不进行充分披露,即使在完全披露情况下,用人单位也不一定会通过有效媒介完全获得。如果用人单位仅凭证书或面试来评判审核应聘者,由于作假成本很低,可能会面临着低能力毕业生不说实话的道德风险。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无法完全准确判断求职者证书的真假优劣,这就给作假者以可乘之机,使真正高能力毕业生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如果用人单位采取低工资标准的策略,则低能力毕业生愿意受雇,而高能力不愿受雇,也就退出了该用人单位的求职者行列。两种情况下,都出现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逆向选择”,产生了“劣币”(能力较低的毕业生)驱逐“良币”(能力较高的毕业生)的情况。如果企业转而采用提高工资“宁缺毋滥”的招聘原则来反击“逆向选择”,会使高素质的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企业可能获取优秀人才,但其要支付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为筛选高素质毕业生支付了额外成本。考虑资金问题,企业将不得不缩减招募数额。

在信息经济学中,“道德风险”的前提假设是,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完全信息);签约后,代理人(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隐藏行动或信息,因而产生“道德风险”。签定就业协议后,如果毕业生发现实际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待遇等与当初用人单位传递的信息不一致,出现不理想的情况,那么,很容易导致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短时间内跳槽;同样,当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如果用人单位发现毕业生实际能力与介绍不符,难以满足岗位需要,用人单位就可能变相降低工资,改变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结果极易导致毕业生跳槽。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产生,将严重降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效率,阻碍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引起就业市场秩序混乱,最后体现为毕业生就业及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各自成本的螺旋形上升。

此外,还存在高校及其主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只能针对社会的发展从宏观角度予以把握,而各高校状况有所不同,如果不能充分地沟通,那么只能被动地执行下达的命令。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建议

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仅涉及多个方面的统筹协调,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笔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系统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改善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相对于学生和用人单位来说,高校在信息掌握和获取上具有优势。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另一方面,要积极向企业推荐学生。此外,高校应努力开拓信息渠道,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平台。比如,各高校可以联合建立统一的地区性就业供需信息网,也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寻求校园网与就业信息网的对接。

第二,实现校企合作共赢。近年来,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日益频繁,合作领域逐渐拓宽,比如,采取订单培养模式、共建教学科研实验室以及建立就业实践基地等。这些合作模式,使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了部分相关工作,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同时宣传介绍了自己;而高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企业需求,对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外,企业也更加清楚了高校在该领域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所选择毕业生的详细信息。

第三,积极推动建立信用体系。首先,不管是高校,还是地区就业指导中心,在举行招聘会时,对进场的用人单位要采取严格的资质审核制度。一旦发觉用人单位只招不聘或以招聘为幌子行违法勾当时,必须给以严惩。不仅要将其清理出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还可以向社会公布这些不守诚信的单位名单,以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对毕业生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树立诚信意识,保证其传递信息的真实性;逐步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相关信用行为,比如教育助学贷款偿还情况、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校园一卡通使用情况、图书借还情况等,从侧面反映毕业生的诚信状况。

第四,规范大学生就业中介机构。一般来说,发生关系的双方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消除这种情况,若当事人直接去获取信息,就存在交易成本问题。当交易成本足够高时,当事人就会放弃这种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转而寻求其他途径,这就是中介组织存在的价值及其重要功能。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改革之前,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模式,这在市场经济条件及高校扩招之后,显然是行不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明确指出:“为保证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包括教育决策的研究机构,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等,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决策和治理作用。”大学生就业中介机构可以通过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为政府、学校、企业提供多种服务,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交流协调。由于大学生就业中介机构的性质比较特殊,因此,可以采取结合我国国情,同时借鉴国外同性质机构运行模式的办法,建立以政府为依托,以学校为基础,以企业为纽带,形成相对独立于政府、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就业中介机构。

信息不对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深远影响。在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下,只有加强行政主管部门、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起相关部门的有效合作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才能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才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江世银.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信贷市场[J].经济研究,2000,(06).

作者:彭旭丹 刘 鹏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博弈论文 篇3:

论过度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摘要:过度教育的出现,不仅是对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从劳动生产率、就业市场和社会公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过度教育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过度教育;原因分析;经济增长;负面影响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个方面。通过教育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只是为经济增长创造了一种潜在的基础和条件,但要使这种潜在的基础和条件转化为有效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还要取决于人力资本价值赖以实现的市场和社会环境。西方过度教育理论认为,当劳动者的实际教育水平超过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教育水平,就称为过度教育。显然,这只是一种狭义的定义,从广义上看,过度教育还应该包括知识失业。在高知低就,甚至知识失业的过度教育情况下,劳动者所获得的知识得不到充分发挥,就不能促进人力资本向有效的方面转化,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应有作用也被削弱了。埃及、菲律宾、墨西哥、秘鲁、新西兰、加拿大拥有20%以上,甚至50%以上的大学普及率而经济增长缓慢,除了政治、体制、资本等方面的原因,在教育上可能合理的解释包括教育质量低下和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过度教育的原因分析

知识失业、高知低就等过度教育现象的出现,原因在于一定教育水平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失衡,包括供给增长过快、有效需求不足、供给和需求错位等等。

(一)过度教育的个体选择理论

西方学者对过度教育的原因解释,主要有人力资本理论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解释、筛选假设理论(Spence,1974)和工作竞争模型(Thurow,1972)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解释。其中,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过度教育只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暂时现象,随着劳动力在教育选择上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自我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将最终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但事实上,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满足教育的供给和需求,也不会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普通商品那样能够实现自我调整。正如筛选假设理论和工作竞争模型理论所表述的那样,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教育在反映劳动者能力方面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为了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就成为一种很重要的选择,加上“学而优则仕”社会传统的影响和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都将使得个体在教育水平的选择上体现出非经济理性。近年来出现的“考研热”、“考证热”正是这种非经济理性的体现。因此,如果没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过度教育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过度教育的经济学解释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不同国家知识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增长方式选择上的不同,造成了劳动力需求的巨大差异。以我国为例,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高知低就、知识失业等过度教育现象,固然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结构性失衡密不可分,但在我国总体的人力资本水平还比较低的前提下,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所造成的人才需求不足。众所周知,第三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吸收劳动力的主渠道,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明显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已达67%,发达国家更是达到了80%以上,服务业就业的比重达到70%-80%的水平。而在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上升较快,但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徘徊在33%左右,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另外,从就业结构看,2002年我国服务业在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为28.6%,虽然稍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13%),但明显低于其中大多数国家,如同期的巴西为59.2%,俄罗斯为58.8%。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也是造成我国人才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以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三分之一左右,但在2002、2003年超过了40%,2003年更达到44%,各地投资增长的过快发展影响了投资和消费的平衡。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过高,虽然推动了经济总量的持续发展,但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测算表明,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自90年代以来,虽然经济总量有了很大提升,但相应增加的就业岗位却只有70万个。我国GDP对就业的拉动关系,也就是就业弹性,从80年代到现在已经下降了2/3,目前我国的就业弹性仅为0.1(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0.1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可以达到0.3—0.4之间,可见,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

二、过度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要实现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物质生产率的提高无疑是首要的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高端就业市场的劳动力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其质量和能力就成为决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关键。第三,随着社会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重新界定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观念由此诞生,从这种新的观念看来,经济发展是指贫困、失业、不平等的减少或消除。

(一)过度教育可能使员工产生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态度和行为

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主要不是由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的增长决定的,而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决定于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即人力资本,也取决于劳动者的态度和工作场所行为,只有当劳动者的能力得到提高并在生产劳动中得到很好的发挥的时候,才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否则,即使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把这种社会需要内化为个体的需要、兴趣和素质,这将不会从实质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果一个劳动者不能就业,毕业即失业,或者其拥有的教育水平超过了劳动岗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即过度教育,那么该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和个体收益显然不能表示以教育水平为主要标志的人力资本水平。

在过度教育情况下,由于部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必然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表现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比如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成就感降低、情绪不稳定、怠工、旷工、不愿意参加培训、勤于跳槽等,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曾满超等专家对贝尔公司的实地调查资料表明,过度教育对工作的满足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过度教育每增加一年,平均满足感就下降3.3%,工作满足感每增加1%,则公司产出增加2.53%。

(二)过度教育可能使高端就业市场产生柠檬效应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宾塞(Spence,1974)在他的劳动力市场模型中假定:个体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一个人的能力越高,接受教育的成本越低,其最优教育程度就越高。实际上,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中,这种假设未必完全合理,虽然低能力的人为完成高一级教育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即个人成本,但由于低能力者往往更难以谋求到一份与其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工作,即过度教育,其收益明显低于教育匹配情况下的收益。因此,低能力者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机会成本反而会低于高能力者、即教育匹配者,为了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低能力者将更有可能选择放弃工作而继续接受教育,高能力者将更有可能安于当前比较理想的工作和收益而不愿意继续接受教育,使得学历作为个体能力的信号功能“失真”。

以我国当前的考研为例,据浙江大学的一项调查,在众多的考研者中,“出于对本专业的热爱,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而报考研究生的仅占15%,而“为了以后能获取一份更高报酬的工作”的占45.3%。可见,相当一部分考生是由于不满足当前的工作待遇和条件才报考。可以认为,与相同教育水平的同学相比,能力相对较低应该是这些人不能获得满意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旦能力较低的毕业生进入到上一级就业市场,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上一级就业市场中低能力毕业生的比例上升。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雇主只能依据应聘者的学历进行选择,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和低能力毕业生比例上升的情况下,雇主将可能选择降低招聘员工的起薪,这时,高能力应聘者会因为不满足于较低的起薪而缺乏应聘的积极性,而低能力应聘者更愿意接受雇主给出的条件,就可能使得低能力应聘者的就业率高于高能力应聘者,在高端就业市场产生柠檬效应――“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过度教育不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由于通过教育可以改善不利群体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经济地位,因而教育也常常被赋予了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神圣使命,只有公平、公正的社会才可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但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力将明显加大,那些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改变自己不利处境的毕业生很可能受到打击。这是因为:(1)毕业生寻找工作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如果家庭条件较差,无力支付这些成本,则有可能使得这些大学毕业生不得不匆匆就业;(2)由于信息不对称,那些家庭背景优越的大学生,如干部子女,将能够从家长那里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和帮助;(3)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家庭背景优越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会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毕业生,很可能无力承担进一步学习的费用;(4)由于农村学生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差,性格相对保守,在越来越激烈的应聘竞争中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那些家庭背景相对较差的大学生,其过度教育发生率将大大高于家庭背景优越者,更有可能成为过度教育的牺牲品,这显然不利于贫困和不平等的减少或消除。

同时,知识失业、高知低就等过度教育现象的出现,还可能危及社会稳定。当今,读书被认为是一种长远投资行为,高学历自然追求高回报。毕业后一旦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失业,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目标就会落空,其思想和态度就有可能转向激进,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正如伦斯基所指出的那样,成为发自下层的激进运动的支持者和同道,并为这种运动提供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下层阶级所不能提供的领导及其它资源。

三、结论

教育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教育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依赖于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还要依赖于有效人力资本价值得以实现的社会、经济环境。过度教育的出现,使人力资本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不仅是对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过度教育现象应该引起我国教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尽快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过度”现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估,加强社会经济发展对各层次、各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加快教育结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步伐,促进教育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刘君.经济高速增长,大学生为何难找工作[N].南方周末,2005-1-6.

2、亨利·莱文著,曾满超.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教育决策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王勤,王明霞.“考研热”的透析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

5、文东茅.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

6、邓光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与教育过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

(作者单位:荆门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张 牧

上一篇:无痛人流的临床护理医学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