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中的案例教学法论文

2022-04-23

摘要: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注入式教学法相比有着自己的特色,本文以笔者从事职业学校第一线教学(多年经验的积累)浅析了案例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运用,用案例提出问题,用案例分析问题,用案例解决问题,用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运用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法中的案例教学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经济法中的案例教学法论文 篇1:

浅议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摘要] 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经济法教学中,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经济法 案例教学法 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并运用于经济、管理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案例教学法已在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案例把经济法课程中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把其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在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同时,也会使学生恰当地掌握这些原理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意义;案例教学法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和分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案例讨论中,知识、思想、经验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案例教学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而是教师指导学生调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总结、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这一中介,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因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互动。这种方法不仅向学生阐明了基本理论,而且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与存储,没能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上;而案例教学法,是“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强调师生、学生之间的讨论对话,变被动学习为互动学习,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集体研讨案例,使学生身临其境,置身于“当事人”地位,积极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可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案例教學法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与他人沟通的社交能力。首先,案例教学是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宗旨,将各种具体问题编写成案例带进教室,通过情景描述设置问题,再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和研讨,对案例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这一过程不仅深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其次,案例教学通过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再次,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学会了如何互相点评,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学会了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社交能力。

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首先,案例教学能推动教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高实践能力。因为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教师通过各种手段采集案例材料,对案例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为适合教学需要的具有真实性、实用性、可读性的教学案例;通过这些行为,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其次,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必须精心准备,熟练掌握案例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应用自如,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学生发表的见解进行及时正确地点评、归纳、总结。因此,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4.启发性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本身不是纯理论性的内容,也不是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一定内容的问题。案例中的典型事例,都是为了说明具体问题而设立的。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去体验,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寻求真谛,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解决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诱人深思,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运用知识和总结经验的能力。

案例不是独立的教学形式,只是讲授教学的辅助手段。案例教学法可以且必须与传统的系统讲授法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传统教学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讲解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合理的运用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闫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2

[2]吴思嫣: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10

[3]陈拥军:小议案例教学法.www.doule. net,2005,07

[4]吴敏等:案例教学法在财经类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tsg.scy.cn,2001,04

[5]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7

作者:邓擎刚

经济法中的案例教学法论文 篇2:

案例教学法在职业学校经济法教学中的探究

摘 要: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注入式教学法相比有着自己的特色,本文以笔者从事职业学校第一线教学(多年经验的积累)浅析了案例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运用,用案例提出问题,用案例分析问题,用案例解决问题,用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运用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职业学校 经济法 传统教学法 实用性 创新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如今已风靡全球,越来越受到关注,它能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在经济法教学中,我曾做过大量尝试,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比较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传统教学法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方式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关注的是向学生灌注了哪些知识,及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形成了“上课记笔记、作业抄笔记、考试背笔记”围着老师转的局面,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开发,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发智力,而案例教学法教学中则能克服这些缺点,变灌输为启发式,着重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高手”,解决怎么干、干什么的问题;传统教学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不强,而案例教学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特色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经济法这门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在当今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可以说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经济案件花样不断翻新,经济纠纷呈出不穷,课文讲的都是法条法理,理论性强,比较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课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鲜活的正反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便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被迫的学习为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比如讲合同法、公司法时,开展模拟法庭,让正、反方进行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职业学校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1、用案例教学法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经济法教学以理论为主,枯燥乏味,空洞抽象,学起来很难让人产生兴趣,如果教师就课本讲课本,就理论讲理论,一味满堂灌,大道理一堆,全然不顾学生反应,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案例教学法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个体探究动机,教师精心选择案例,创设情境,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学生们无法对看到的情况无动于衷,学生本能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主动寻找结论,努力去解释这一现象,而这种努力产生了新的洞察力,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教师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知识,比如在讲“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中,用张三把钱借给李四,这一现实生活中简单案例,提出谁是法律关系主体,谁是客体,谁是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去探索,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讨论,从而理解什么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即主体、客体、内容。案例的运用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思考的欲望,主动地寻找答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用案例分析解决经济法中的问题。世界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经济法案例应来源于鲜活的现实生活,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案例,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创造条件,把握案例的关键,创造性地评价案例,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解决经济法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讲破产法时,我设计了一个企业频临倒闭的案例,然后问:假如你是这个企业的老总,你该如何走出困境,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基础上进行全班讨论,遇到焦点问题,还可进行辩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踊跃发言,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讨论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超出了教师的意料之外。例如有的说应该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有的说应职工集资;有的说和其它企业联营,有的说为保生存并入其他企业;有的说从自身着手,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进高科技人才,改进生产技术;有的说造成虚假声势,让人主动投资等。最后我做总结性发言,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教学主题上来。

3、用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案例的实用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师生以做为核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做到更具体、更生动、更深刻、更全面地学习,经济法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件,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地案例,避免了枯燥地陈述,同时对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好处,达到开放式教学效果。例如学习商标法时,我让学生课下搜集商标,然后让学生回答抚宁县、秦皇岛、河北省有哪些驰名商标,有哪些注册商标,从而理解驰名商标与注册商标地概念,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案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力于深化理论学习,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达到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法中特别注意对案例的选择,一个好的案例能揭示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特征,笔者通过与现实生活紧密配合,增强了案例的实用性。通过多年地经济法教学,笔者也发现案例教学法在运用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四、案例教学法存在地不足与困难

1、案例教学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传统地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上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面对新的教学方法,人们感到茫然、困惑,这些都阻碍了案例教学法的顺利进行,因此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2、案例内容选择不当

案例教学法本身的主观性很强、有些案例无明确的好与坏的标准,教师对案例的选择不当可能会给学生造成模糊的认识。只是看到浅层的表面的现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真正发挥案例教学法的长处。经济法案例教学应按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合理确定案例教学内容,安排经济法案例教学进度与课堂理论教学进度从时间和内容上应保持一致。案例内容应在教学大纲中做出明确规定,哪些内容该讲,在什么课里讲,用以规范案例教学,提高财会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注重案例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启发性精心设计案例。还有一方面在设计案例时,不应完全照搬实际工作的做法,而应虚拟一些情节和做法,并根据实际设计一些问题,使案例具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更加开阔活跃,激发学生研讨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真正发挥案例教学法的长处。

3、从教师方面看,教师专业素质偏低,案例教学方法死板

财会案例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低,有的专业不对口,有的实际接触较少,因此自己动手编写案例水平有限,另外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一味满堂灌,全然不管学生掌握如何,因此学生有的根本没有学习兴趣,有的只是“理论高手”高分低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操作能力极差。只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才有利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从学生方面看,长期以来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

只会死记硬背,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维的案例教学,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可能会出现“冷场”,不能较好地表达,师生双方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收效不佳,案例教学的目的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方法创新的产物。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它是适应现代教学特别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它存在着不足,但我们坚信,随着教师和同学们不断努力,这种教学方法一定可以在职业教育中广泛推广,并且帮助更多的莘莘学子受益,享受这种方法带来的帮助和乐趣,成为不仅具有理论知识,更有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莺《谈会计电算化采用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尝试》冈州中学实训处 2008.3

2、睢利萍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年 第02期

3、裴新生主编,《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作者:张晓洁

经济法中的案例教学法论文 篇3: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摘要: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经济法基础知识》不仅是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同时也是难以充分掌握的课程。而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全面进行学生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对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问题展开了探讨,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实践运用

引言:在中职院校的《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法律知识,并且涉及了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财产所有权法律制度和破产法等多种法律法规。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往往难以较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法律知识。而案例教学法是利用真实事件进行教学案例的编写,可以通过分析案例进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继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课程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对该方法在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中的实践运用问题展开探讨,以便更好的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一、在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应用案例教学法需要完成对实际法律案例的分析,以便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而通过接触较多的案例,学生可以对每个案例的错综复杂的情景进行深入的了解,继而从多个角度进行案例中的问题的思考。所以,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而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使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意见,继而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创新。因此,由于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讨论的平台,所以能够完成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1]。而在这种教学背景下,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因此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教学案例问题的探索时,学生需要通过搜集信息和交流讨论进行案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还要进行活动的独立决策,并通过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经济法律知识的学习,从而独立进行实际案例问题的解决。而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尤其需要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成为社会的基层技术人才[2]。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积极性,还能够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继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

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以便通过合作完成对教学案例的分析,继而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因为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沟通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之间需要共同完成同一案例的讨论,学会听取他人意见和进行自身语言的组织[3]。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将学会相互信任和尊重,继而获得与他人沟通合作的精神。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分阶段的开展教学

在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要分阶段的开展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即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案例的选择,以便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同时,在完成案例的选择后,教师需要根据案例内容进行课堂问题的设计,以便使学生进行案例的思考。其次,在上课以后,教师需要在讲授经济法基础知识之前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就目前来看,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技术进行案例情境的制造,以便进行案例的真实的再现。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学生则可以做好案例的分析,并且做好准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再者,在学生独立完成案例内容的阅读和分析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案例中有关事实和情况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对案例中涉及的各种经济法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提出解决案例的方法[4]。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案例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并且通过分析学生的讨论思路进行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否科学和正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案例的整体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并且指出学生在分析理论问题上的不足,以便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二)模拟真实的法庭审案

为了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模拟法庭审案开展《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提供的案例素材进行法庭角色的扮演,并按照正规开庭程序进行案件处理过程的演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扮演审判员、审判长、第三人、原告和被告等角色,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利用这种方法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测试,并督促学生将课堂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在实践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需要掌握的所有经济法基础知识,并且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培养,并且进行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的巩固教学,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拟法院审案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成为案例标准答案的提供者,以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禁锢[5]。此外,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经济法基础知识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法律纠纷,以便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法律知识的运用问题。

(三)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经济法基础知识主要是为了解决日后工作中可能面对的实际生活问题。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要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可以从周围生活和媒体报道中进行案例素材的提取,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案例的制作,以便帮助学生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较好的结合起来,继而更好的完成经济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例如,教师在讲授市场管理法律制度中的产品质量法时,可以举例“王某买回一箱啤酒放在家中墙角位置,但是由于其中一瓶啤酒自动爆炸导致王某的儿子受伤,问王某是否可以得到赔偿?”。在分析这一案例时,学生很自然会联想到啤酒都是从商店买来的,但是却是啤酒厂家生产的,所以商店和厂家都应该负责[6]。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以进一步讲解生产者和销售着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需要承担的义务,以便帮助学生将经济法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显然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并加深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

(四)利用案例讲解重难点教学内容

在讲解《经济法基础知识》的重难点内容时,教师应该较好的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于中职学生来讲,由于本身理论文化基础较差,并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容易对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产生逃避抵制心理。而《经济法基础知识》中一些重难点内容本身就显得枯燥乏味,同时又难以被理解,所以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应该进行一些案例的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合同法中的“合同的履行”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案例“按照合同规定,A公司需要在6月15号向B公司交付一批货物。而在6月7号,A公司就将货物运送到了B公司,问B公司该接受货物还是拒绝货物,并且B公司是否可以向A公司提出赔偿要求?”。而利用这一案例,教师可以较好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继而适时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7]。同时,通过分析讲解案例,学生也能够对“合同的履行”问题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继而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五)通过考核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实际上,以往的《经济法基础知识》的考核只是对学生能否记住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考核,无法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如何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考核中进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应该在每一章内容的学习完成后布置案例分析题,以便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并且从实际生活中进行案例素材的搜集,以便使学生将经济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继而更好的在今后的财务工作中进行经济法知识的运用。而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教师也可以了解自身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方面的不足,从而进行课程教学的改善[8]。此外,通过分析学生的考核成绩,教师也可以在布置下次案例题时进行测试题比例的调整,以便督促学生全面的完成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结论: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而在中职《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中进行该方法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相关法律概念,并且学会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遇到法律问题。因此,中职教师应该通过分阶段开展教学、利用案例讲解重点教学内容和模拟真实的法庭审案等方法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實践运用,从而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穗珊.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1:89-91.

[2]黄艺.试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J].中国外资,2012,09:154.

[3]裘小薇.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117-119+122.

[4]陈挺斌.中职学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再探[J].科技信息,2013,20:246-247.

[5]廖晓虹.高职院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课堂实践性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以案例教学法为基础[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06:33-37.

[6]夏国琼.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08:279-280.

[7]武砚芳.浅议中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J].企业导报,2011,15:206-207.

[8]杨春娇.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探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9:168-169+204.

作者:罗小莉

上一篇:网络环境教学设计策略论文下一篇:宏观经济学的经济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