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2022-05-01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案例”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案例教学法课程改革,可以促进各专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案例教学法”,虽然是一种教法改革,但这种改革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等多种教学要素,所以它是教学领域的一项全面改革。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案例教学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案例教学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篇1:

案例教学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篇2:

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改革应用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案例”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案例教学法课程改革,可以促进各专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案例教学法”,虽然是一种教法改革,但这种改革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等多种教学要素,所以它是教学领域的一项全面改革。本文以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改革应用为例,试图阐明案例教学法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以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环境景观设计 改革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实施背景

1.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各院校普遍根据知识结构体系和实际需要将其分解为很多小课程。无论怎么划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都具有案例性强、内容更新快的特点。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一般是先理论后案例、课堂为主实训为辅,这一特点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1)“先理论后案例”导致理论与案例脱节

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教师先期在进行理论教学时,由于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缺乏感性认识,在大脑中没有形成具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时,学生就难以理解,听起来也感到空洞乏味,缺乏感染力,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难以打牢专业理论基础。

后期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授指导案例,学生无法把所学理论与实际案例有效结合,无法在案例中体验理论,无法把所学理论转化为具体设计,也无法运用抽象理论来再造设计案例。由于学生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学生对案例缺乏理论支撑,见到案例就感到无从下手,对设计案例是一头雾水,不能定向地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学生也就更不能研究和解决在案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2)学生不能真实体验案例,难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理论讲授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援引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但由于学生没有去现场亲身体验、直接感知,所以这些案例对学生来说基本上也是空对空,学生很难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亲身体验来进行思考,更不能对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对理论进行消化吸收,因而教学效果是收效甚微。在实训阶段,教师设计的课题大多也是虚拟的,学生无法对设计全程进行现场操作和感知体验,对设计案例中的具体问题难以预测,也就更难以解决,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3)学生个体作业,难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大型设计案例中,空间广阔,工程繁杂,牵涉到很多工种、很多部门,需要很多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员,需要分工合作,协调一致,需要加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训练和培养。而过去的教学,学生都是单打独斗,作品都是学生独立完成,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考核方式单一,难以有效发掘学生的综合潜力

传统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学生一般是一位教师根据学生的一张试卷或几件作品来评定成绩。这种模式缺乏科学性,成绩评定的评判依据具有片面性,教师的评判具有主观性,教师在评判时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有的教师甚至凭个人好恶来给学生成绩,所以这种考核评判出的成绩很难代表学生的真实能力与水平,甚至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评判是结论性评价,没有对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评价,所以有的学生临时突击,甚至请人代劳,质量不高,蒙混过关,没有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综合潜能。

2.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意义

(1)“案例教学法”开拓了培养高技能人才新途径

“案例教学法”从教学计划开始,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直到总结,是一条螺旋上升过程,也是一个辩证实践方法。学生在制定计划、实施操作时,在构思创作作品、小组内外讨论交流、上台演示讲授答辩时都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案例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是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所以“案例教学法”提供了培养综合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条途径与方法。

(2)“案例教学法”推动了高职教学课程内容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在设置案例时,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教学必须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前提,以培养实际能力为目标,所以“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必将推动教学内容与课程的深度改革。

(3)“案例教学法”促进了教育教学过程改革

“案例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操作,教师是以学生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教学过程不是教师讲学生听,实践过程也不是学生按照教师计划行动,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过程改革。

(4)“案例教学法”推动了教学管理改革

“案例教学法”教师在其中虽然起着主导作用,但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起着指导、引导、协调作用,教师设计了案例内容,制定了案例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关注教学动态,管理教学全程。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自主性强,自由度大,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动态性强、管理事务多、备课量大,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指标多、难度大。所以学校要认真思考、科学管理,适应形式,加强改革,应对变化,推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二、“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1.案例前期准备

(1)案例选题。教师要树立“以赛促学”的选题理念,在近几年的环艺设计比赛中获奖的作品中挑选一些与课程紧密度较高的作品,学生也可以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选择案例,也可以自主模拟选题。

(2)建立案例资料库与交流平台。教师要准备大量的案例资料,便于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合适的案例,教师也要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确保案例教学的顺利推进。建立案例资料库要包括参考资料、计划要求和提交日期等内容。在案例执行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可以借助现代网络资讯,建立QQ群、微信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便于在学生之间开展研究讨论,教师能够密切关注案例进展,及时为学生释疑解惑。

(3)案例分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主渠道是企业设计部门和景观或室内设计公司,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模拟设计公司的运作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操作案例,每组赋予不同职责和任务,每个小组又明确分工,划定任务,明确时限,让每个学生都能定岗定位定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前体验社会生活,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在教学中还要经常互换角色,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不同角色的不同职责,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案例实施

(1)案例任务下达。 教师在课堂上把案例的整个操作过程以及如何去执行案例向全体学生集中讲授,并且把案例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向学生交代清楚,便于学生明确目标,科学分组、慎重选题、制定计划。

(2)案例调研。学生要运用网络、图书资料等方式收集案例资料,还要通过现场实地考察、产品市场调研、参观走访企业收集资料,小组撰写市场调研报告,教师认真研究调研报告,及时提出反馈意见,小组根据教师的意见开展集中讨论,对调研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

(3)案例创意与设计。小组对案例进行创意构思,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完成草图绘制和模型制作等任务。

(4)案例总结. 完成案例后,每个学生都要撰写总结报告、畅谈心得体会,对模型制作填写实训报告。每个小组都要进行总结汇报,小组之间也要相互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3.案例评估

(1)评估学生完成的任务成果。学生完成的任务成果有小组集体成绩与个人成绩。小组集体成绩是小组在执行案例过程中在每个阶段所取得的成果。个人成绩,教师根据不同岗位职责标准对每个学生进行区别化考核,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创新能力、执行态度等。

(2)教师评估案例任务完成与培养学生能力契合度。教师要对案例进行评估,看这个案例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评估对案例存在的不合理部分进行及时调整完善。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案例效果

经过多年的教学试验,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们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在省级、国家级设计竞赛中获得众多奖项。学生获取证书最多的达到了3项,而这些“敲门砖”也极大地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四、案例教学案例的体会及建议

在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部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很有必要,通过案例课程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在目标中学习,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很有益处。

“案例教学法”的推广运用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不应一哄而上。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和当地教学环境等因素,如教师的专业技能、学生的接受能力、学校与市场接轨的能力, 只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案例教学法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

尽管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相应教学教研改革还需深化,实践层面更需加大探索力度。在逐步完善配套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措施情况下,继续深入在其他专业、其他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改革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推广,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于讴.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和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0 (3).

[2]查波.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J].时代教育,2009(9).

[3]崔向日. 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思考[J].成功(教育版),2008(11).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作者:黄红春

案例教学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篇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可行性的思考

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环艺教研室大连116600

摘要:当今各大高校纷纷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旺盛的契机下,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但也暴露了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在课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环节,怎样使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是上好每门课程的关键。在当今的社会中,越来越需要技能型的人才,所以在培养学生时也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方向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理论课程的同时,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吸收知识、掌握技能。

关键词:实践;教学环节;更新;主动性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很多的事物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同样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上,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也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我们努力通过实践来完成国家和社会交给我们的教学任务。如何有效的实现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目标呢?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做法。那种上行下效的作风和模式养成了只听老师一种答案为最终目的的情况,千人一面、不求甚解。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学习的实用性。我们应该把主动权让位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环艺专业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跟生活联系紧密,又有计算机为平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探索在环艺专业课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模式和方法尤为重要。

1.环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更新

以往传统的教学通常都是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教学环节为辅。这种“教师主导”的观念深入教学工作,之所以造成这种现状,首先教师要深入理解环艺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打破教师主导的观念,改为教学的引导者、指导者;其次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思考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方法,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现今的教学方法应以实践为主,讲课为辅,大量观看教学资料。灵活多变、因材施教,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辅导。教学相长,互帮互学。将教师的主导作用慢慢向引导作用转变,提倡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

当今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对于设计专业来讲,观看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图片尤为重要。在教学环节里大量观看教学资料,这对学生是一种启发和引导。我们经常会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针对环艺专业课程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室内空间光凭教师的一张嘴,即使这位教师讲得再生动也不如学生亲自看上一眼。所以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会增加对大量优秀作品图片的欣赏课程。设计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永远要走在时代的前端,观看图片需要教师对当今设计有所了解与掌握,准备大量的图片和当今好的设计作品,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以最快的方式了解市场、了解设计、了解环艺。

2.学生主动性的充分体现

大学生活和中学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大学里学生的主动权更大、更自由。在教学上也是一样,高中以前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接受的基本上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自主性没有得到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不强,基本不具备或不主动的进行独立思考,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不能积极的参与,同学间讨论问题也感觉无从下手,他们会变的不知所措,有的甚至认为老师上课怎么出工不出力,对以前形成的理解——接受——记忆——应用的学习方法产生疑问,变得忽然不会学习了。到了大学,学生面对一样的教学模式会产生厌恶感。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而今“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也就是掌握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学习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懂得知识原本是如何获得的,自主学习有什么好处,以前传统的落后的教学与学习方法有什么缺点,从而认同教师调动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参与实践,鼓励学生勇于参与学习活动,勇于讨论、学会讨论,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能。现在的环艺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越来越明显,从以往的理论灌输慢慢的转变为学生的作业自评,从点评转变为阶段性指导,从观看资料发展到学生亲自实地考察。这些都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一种体现。

2.1教师的带动能力。

教师如果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首先必须先以身作则,要充分备课,备课的内容要求很严格。

2.1.1备学生: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比较感兴趣,能够动手,但是存在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甚至一些非常简单、非常基础的问题有的学生也做不好,比如色彩的搭配,空间的划分和利用等,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在内。

2.1.2备教材: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每一门课的教师,都要争取成为这门课程的学术权威,讲课不是光讲够几十小时的知识,是讲自己长年累月熬出来的心血,不自强者请下台。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神,与各章节的联系,本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突破,如何设计让学生体验等要考虑在内。

2.1.3备课时: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来说,课时安排很重要,理论讲解、实践教学、实习等时间要认真计划。只有周密的计划才会统揽全局,才会掌控课程的总课时。

2.2精心设计情境和任务。

这一点非常重要,课本上的任务适合学生就用课本上的,课本上应该如何保证知识的可靠性和权威性,或者自己从生活中寻找材料。结合日常教学,我认为任务和情境设计的原则可以有以下几点:①从简单、基础任务开始,循序渐进;②贴近生活、学习生活;③便于操作;④能够让学生有成就感;⑤便于教师总结归纳。比如在工程制图课程中,有好多学生只是一味的临摹书本上的工程图纸,并没有在临摹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掌握图纸内容,所以并没有起到上课要达到的效果,反而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做图,适得其反。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在这门课上增加一些实地测量教学,效果将会大不一样。我们可以先从身边的现有空间做起,让学生测量班级、寝室的空间,并且设计图纸,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制图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学生自评能力的体现。

学生自评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对今后在实际工程与业主的沟通中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在自评的过程中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当然,教师已经调动起学生兴趣,学生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进行自评时要注意:①明确要自评的问题;②对每个学生自评内容的掌握;③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点拨。

对于环艺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好的手头功夫固然重要,同时也应该学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所以,我们应该在每门课程结课的时候进行学生的作业自评,让每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及理念,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才华,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环艺专业更加的充满了信心。

2.4教师的指导。

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不是让教师闲下来,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看到学生设计出现不足或者缺乏创意的时候,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及时反馈自学的结果,并利用讲解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对大面积存在问题的知识做重点讲解,并分析学生不能完成的原因,注意当堂就练习,提高知识的巩固率。尤其在家具课程的讲解中,讲到制作工艺时,应该让学生按照工艺要求动手制作,教师要时刻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操作的情况下完成课程的学习。

2.5实践过程应严格把关。

在环艺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让学生独立完成整套图纸的绘制,学生面对图纸经常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厌倦画图的想法,从而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比如看小说、打游戏的情况,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严格管理学生在绘图、做作业的过程中要聚精会神。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讲,经常会出现外出考察等实践环节,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考察。比如装饰材料与工程预算课程,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到材料市场实地考察,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每个材料的名称、性能、用途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3.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学科,它具有自身的特点,技能性、技艺性、表现性、实践性课程较多,大多为单元式授课,与文理科课程安排相比,时间较为集中、适宜户外、参与社会或直接进入企业的课程也较多。因此,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承、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极为必要的。

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要在艺术学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方面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总体上,艺术设计中富于创造力的艺术构思、源于生活并引领生活的设计理念、形于物质的艺术表现技巧以及生产加工技术,共同构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要素。其教育目标,仅通过课堂理论教学、知识传授难以实现,深入生产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启迪思维、训练技艺,是极为必要的。

从更深的层次看,作为一个文化概念,环境艺术设计代表的是人们对于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的设计,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以及潜含在其中的人们精神层面的价值系统。作为生活方式的创造者,所创造的决不仅仅是功能,是我们所看见的“物质”本身,还有精神的因素、价值尺度、意识形态的导向。因此,严格意义上说,设计师还应该是一个思想者,他所传递的是对当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的判断,是带有导引性质的判断。所以,能够满足生活需要、引领生活方式的设计理念的形成,需要设计者深入而敏锐地把握生产、生活实际,需要设计者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和磨炼观察、认识、洞悉、表现物象的方法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需要实践教学,需要在接触生产、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设计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也凸显了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现实必要性。艺术表现存在技艺问题,技艺的训练需要实践教学。而且,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较之纯艺术专业,实践性更为突出。不仅教学中要穿插大量的实践或实际操作活动,更重要的是必须对产品或商品性质的实践因素及社会因素具备足够的认识,这种“实践”是与社会生活、生产加工相对应的实践体验,是设计艺术观念的物化,是由设计实践中产品流向的要求所决定的,是由设计艺术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所以要打破条块分割的教学结构,加强基础与专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衔接与渗透,在合理确立课程设置中理论教育的比例与分配的基础上,加强对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系统性,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4.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

4.1环艺专业培养学生的合理定位是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发展的根基。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实践教学环节,首先要确立环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环艺专业的学科体系,确立专业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立足于环艺专业属性和教育发展实际,以学科特点为依据,强化“专业群”概念,强化专业的交融性与系统性。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专业选课力度。

4.2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上,我们应该采取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实践教学中,校外实习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一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接受实践锻炼的实训机会,同时对于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避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强调实践环节和创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对艺术设计人才为社会服务、为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关注与引导。通过发起并参与主办“手绘设计大赛”、“和成新人杯”室内设计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以及承担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中级设计师认证考试项目等活动,有力地引导学生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社会,使设计服务生活的价值理念得到积极践行。

4.3在加强具体环节实践教学的同时,需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就此,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方面通过学分制的实施,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与学之间形成竞争和评价机制,促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分为杠杆,以教学效果评估为质量标准的教学体系。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式并不局限在对“知识”本身的认同上,而是强调技术性与观念性、艺术性同时并存,这是艺术学科与普通文理科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发展是不可忽视的。如何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教学走向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核心。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正是围绕这一教育目标展开的,需要在现实的探索中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培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英华、凌培全.《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1

[2]王鉴.《实践教学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1

[3][美]温鲍姆.《探究式教学实践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1

[4]赵万民.《解读旧城——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旧城有机更新”课程教学实践》,2008年1月1

作者:陈 妍

上一篇:药流加口服加味生化汤止血论文下一篇: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