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2022-04-25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不断完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化学课程内容不断加深,其学习的难度也较之前大了很多,所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论述初中化学薄弱学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希望对我国初中学生学习化学起到一定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篇1:

基于多元目标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基于多元目标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改善教师们的教学行为,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改造教学实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目前我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教学中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教材、知识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根本没有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导致很多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无法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其次,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十分单一,教师往往以讲授、提问的方式将教学知识呈现给学生,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最后,课堂评价多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积极性与知识掌握情况来进行,单向的评价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各种问题的存在致使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为了有效改善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而多元智能理论就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其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变得十分必要。

1.化学教学中多元智能教学的构建

1.1以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为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都是独立的且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当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作为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并将此目标摆在首要位置。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初中化学课程注重对学生学用结合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受益一生,为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形成一种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共同取得进步,只有在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们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升他们的多元智能运用能力。

1.2充分挖掘教学素材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与传统化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化的教材图文并茂更具魅力,化学实验、化学故事、图片、影像资料等内容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加能够开发和利用学生们的多种智能。化学这门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化学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此外学生们还应当具备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用化学符号反映化学变化的能力,对化学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揭示化学规律,从中获取化学知识。当然,不是全部的化学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学到的,学生还必须要进行推理,进行分析和计算。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借助各种软件、媒体设施来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多元智能并促使其获得发展。

1.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加德纳曾提出学生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当是其主动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学校多姿多彩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们的独特智能,引导他们不断探索,此外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经验来设计教学活动,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化差异,将学科知识与不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1.4利用多元智能来指导教学设计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当教学相长,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发现与探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各种智能活动的不同作用,尽最大努力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努力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实施多元智能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2.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教育就无从谈起。初中化学教师要和蔼可亲、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此基础上感染并教育学生。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认识到学生们的智力强项存在不同,对学生的弱势智力持宽容的态度并因材施教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弱势智力的不断发展;其次,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善于倾听他们的言语,充分了解学生们的智能优势。只有教师掌握有效观察学生的方法才能够更加科学地对学生的智能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2.2更新观念,努力创新

多元智力理论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智力并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促进各种新问题的解决,所以多元智力理论要求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创新,这也是教育事业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要持续更新知识结构,促使自身知识体系的不断优化。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掌握多种多样的技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多元智能的教学设计。只有设计优良且能够在课堂上得以灵活运用,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师综合分析学生、教材、智能的结果,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创造性。

2.3善于学习,不断进取

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领域,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以多元智力教学为手段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善于学习、不断进取才能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让学生在全面、多领域的知识海洋中汲取养分。教师要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教授给学生。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并充分了解科技、人文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提升自身多元智力学习意识,具备广阔的求知兴趣,在书本中汲取营养并与学生教学相长。

3.多元智能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3.1结合多元教学方法,开发数理逻辑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即数字与推理能力,包括对抽象知识地了解与运用,又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抽象分析能力。在化学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计算与逻辑推理,最重要的智能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是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活动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化学教学中所用到的观察法、实验法、联想思维法等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逻辑推理在化学教材中随处可见,而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智能。我们必须要明白,只是简单的进行习题训练与测试,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掌握學生的思维发展状况和特征,有效挖掘教学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地组织,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2留心观察环境,养成自然观察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对自然界的各种形态进行认真观察,辨认物体并进行分类,可以洞察自然的能力。培养学生自然观察智能是化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会在实验中观察化学现象,培养数学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4.总结

总而言之,学生之间具有其个性化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其独特的智能优势和相对的弱势,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智能特征与化学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进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让学生能够自信地学习并获得全面的发展,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素青.目标多元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8(17):176

[2]皇甫志莲.初中科学教学多元目标的设置与导学实践探究[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5)

作者:洪月英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篇2:

浅谈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不断完善 ,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化学课程内容不断加深,其学习的难度也较之前大了很多,所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论述初中化学薄弱学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希望对我国初中学生学习化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众所周知,化学是以自然学科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认识自然现象的学科,化学尤其重視其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联系,提倡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去帮学生们学习化学。

一、通过有效的教学导入措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一个有效的导入环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想要学习及了解化学知识的欲望。如果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前导入,或导入的方式过于单一、目的性不强,容易降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讲解时,必须意识到导入的重要性,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导入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导入。其中,导入的形式一定要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才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吸收更多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过程中,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掌握这节课的知识。其中,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他们会先入为主,认为这些知识是自己之前学习过的,不需要再次学习。这表明他们缺乏学习的主观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首先,可以通过课堂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竞争心理。其次,教师在设置课堂导入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如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加深他们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理解。另外,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分析,归纳整理自己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创设探讨活动,让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充分将化学学科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激励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断进步。

二、从现实生活入手,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化学并不像我们书本上看到的那样高深莫测、变化无常,它源于我们的生活,并为了我们的生活而存在。化学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相关化学知识时,应将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样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化学知识,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打牢学习的基础,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并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为了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展开课堂教学,将化学教学内容与实践生活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欲望,促进基础薄弱生的有效转化。其中,教师可以引入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及“金属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的资料,介绍地球上及我国金属资源的情况,吸引学生去学习课外知识,让他们知道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3]。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主动,从而带动基础薄弱生的进步。总之,教师应合理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明白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他们知道化学的重要性。

三、通过合作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充分发挥合作教学的优势,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及已有的教学模式,将合作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提高学习质量、提高自己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另外,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基础薄弱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其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意义、作用,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围绕溶解度进行讨论,并对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现象进行探索。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吸取别人观点,集思广益。这种方式远比学生单独思考探究效果要好。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化学基础薄弱生与其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到一组,让他们合作探究学习[4]。对于基础薄弱生遇到的问题,其他学生应及时地给予帮助,让基础薄弱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思路,从而增强基础薄弱生的学习信心。另外,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应合理地分配学习小组,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保证每组都有学习能力较强及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从而做到优势互补。这样,基础薄弱的学生才会在学优生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化学知识,不断发展成长。

总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与否,关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 养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能 力,还应该寻找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爱云.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J].新课程(下旬),2018(3):82.

[2]王冬梅.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J].新课程(中旬),2018(8):58

作者:夏哲琪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篇3:

高效课堂背景下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研究

摘要:任何的学习活动都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而高效的课堂环境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中教师构建一种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环境是很有必要的。网络环境以其直观性,交互性、资源丰富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开辟了一个新型的学习空间,同时,化学学习内容的增多,使许多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网络技术与课程在网络环境中的整合,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改善了化学教学的学习环境,使化学课堂更具高效性。

关键词: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 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教育界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是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学习者自行利用网络,主动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同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这个新型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特征

1.自主性

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自主确定学习进程,学习活动由学生自身激活。

2.共享性

网络学习的资源是开放的,具有共享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资料查询,获取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信息,这在传统的班级化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

3.独立性

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独立开展学可活动,独旦进行练习测试,不必依赖教师与他人,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4.多媒体性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学习资源均来自网络教学平台,信息的呈现多以多媒体的形式,而不再局限于文本教材。

二、整合信息资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资源共享是网络平台最大的优势,它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以及多种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网络资源不仅可以看成化学教材的补充,也可当成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最佳途径。网上教学是教与学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它使一台电脑、网络和多媒体平台成为化学教学的有机整體的整合,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互相帮助等形式,积极参与在学习中,学生成为掌握信息处理,知识竞争建设者的主体。网络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改变了过去粉笔加课本的单调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当笔者讲解到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知识时,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自己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采用自主学习形式。课前教笔者将有关蛋白质的化学式、组成、性质等内容的实例、图片、动画等素材通过网络上传到“化学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教学课件区”中,将课堂测试内容上传到“在线测试区”中,此外,笔者还建立了“交流讨论区”。如果有疑,学生可随时进入“交流讨论区”进行讨论;学习完成后,进入“在线测试区”进行学习效果测试;最后围绕主题“人类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对生命的意义”写出学习报告,以供大家学习交流。这样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扩大了学生们的视野,同时培养了他们积极的化学情感。

三、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实践

网络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生只能在教室听教师讲课的单一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只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由于课件的使用导致课堂信息量增大,使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做到对每个知识点都消化吸收。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由于他们对分子和原子比较陌生,对那些微观粒子可能只有感性认知,还不存在任何理性认知,因此学生们可以利用教学平台中的网络课件,在课前可以自主学习,对微观粒子的理性认知提供了便利;这样在课堂上,他们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重点、难点,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再通过教学平台自主巩固所学内容,有助于加深分子和原子的理解,同时也解除了学生在课堂上来不及记笔记的困扰。网络教学是真正的跨越时空的教学,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内容,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有助于进行深层次、启发性的教学。

四、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完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从“封闭”走向“开放”,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得到更新,因而能够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在这个广阔而又崭新的空间里,自由地探寻高密度的知识信息,想自己愿想的,做自己愿做的,谈自己愿谈的……充分行使着自主权利,充分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学生们的探究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等都得到了不断地提升,真正成为了探究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魏国生,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J] . 电化教育研究, 2004(8).

[2] 王海燕,李世,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J] . 现代教育技术,2004(1):34 - 37

[3]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 孙飞.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J] .教育·科研, 2007( 12) .

[5] 卢荣生. 化学网络教学的设计思想和制作技术 [J] . 化学教学, 2002(10):31 - 33.

天津市静海区子牙新城学校 李妍儒

作者:李妍儒

上一篇:信息化评价企业信息化论文下一篇:趣味教学法下初中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