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成本管理会计论文

2022-04-25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是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前提。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和应用,将对高职院校的优化治理、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职院校成本管理会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院校成本管理会计论文 篇1:

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成本管理中的探讨

摘要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与之而来的是在日益繁杂管理工作中,由于成本管理的缺失已经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资金使用效率。本文主要从管理会计入手,将企业成本管理思想引入院校,从不同角度分析院校成本,对加强院校成本管理、降低办学成本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 成本 高职院校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达千所,年招生规模超过310万人,在校生达900多万人,高职院校资金需求缺求的不断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数有限,而银行贷款的紧缩,致使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经费紧张。由于公办高职院校采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而忽视成本的重要性,致使资金缺口不断加大。高职院校可以像企业一样加强成本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支出,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本文主要将企业成本管理思想引入院校,对提高办学经济效益,为进行高职院校成本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1 高职院校成本的认识

从管理会计角度理解,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所以高职院校成本可以看做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学生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包括提供教育服务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

2 基于管理会计高职院校成本的分类

院校成本管理需要不一样,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将高校成本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分类方法:

2.1 成本按习性分类

成本按习性的分类是指根据各项成本是否会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可以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对成本的该种划分方法有利于学校会计人员进行本—量—利分析,便于做出管理决策。

2.2 成本按其与决策的关系分类

高职院校所发生的成本很多是与院校领导者决策相关的,而有些是无关的。我们可以将成本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对成本的这种划分方法有助于学校掌握成本的相关性,提高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对于学校正确的进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3 高职院校成本的管理

3.1 从成本习性视角管理

高职院校进行成本习性分析,其中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在校学生人数范围内和一定的教学时期内,学校成本的总额与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没有直接联系的费用。固定成本一般可按照领导者决策行为影响划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属于教学能力成本,它与整个学校的教学能力及其正常维护直接相联系,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短期决策行为很难控制并改变其数额的成本。这类成本与维持高职院校正常运转相关,例如院校的教学楼、实验实训设备、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保险费等。这类成本的数额一旦确定,在短期内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因此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因此,在不改变高职学院发展政策,要控制约束性固定成本,必须合理地利用高职学院自身條件,增加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单位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在日常的活动当中,院校的管理者根据院校发展的情况确定的,其行为可以控制或改变的固定成本,比如院校的广告费、教职工培训费、课程开发费用等,这部分成本的发生可以因领导的决策而做出适当的调整,发生额的多少代表着学校的竞争实力,因此要控制此项成本,必须要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在不影响高职学院发展的前提下,降低其绝对支出额。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教学时期和一定的学生人数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减成正比例增减。例如:教学实训指导人员工资,学生奖贷助学金,实验实训费用等费用。高职院校对于变动成本的发生随着学生越多,成本也会越高,所以可以通过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的方式,来实现成本的控制。

混和成本指同时具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该成本随着学生人数的变动而呈现不规则变动。在高校成本中,属于混合成本的项目主要有教学科研业务费、仪器设备购置费、仪器设备维修保养费等,这些费用除了受到在学生使用次数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设备的质量、性能等。为了加强高校成本的管理,可以选取适当的方法对混台成本进行分解,将混合成本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所以院校里面发生的所有成本也同样区分这两类,管理者可以根据成本的习性来加强成本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使成本发挥最大的功效。

3.2 从决策视角管理

决策的意思就是为了到达一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那么决策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和决策有关联的相关成本,也会有一些成本的发生和决策没有关系。

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如机会成本、差量成本、专属成本等。高职院校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经常碰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从各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某个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利益。例如,学校资金有限,购买学生实验设备,买A设备,就不能买B设备,买了A设备就放弃买B设备的机会。所以院校管理者在做决策时要考虑到资源的稀缺性,考虑了某种用途,就失去了其他被使用而创造价值的机会,在所有这些可能被利用的机会中,把能获取最大价值作为方案使用这种资源的成本。

在决策过程中还经常会碰到两个方案的选择,通常情况下不把方案本身的预算或项目经费算作决策成本,而是将两个方案之间的预算差额即差量成本就是决策成本之一。差量成本的本质是多付的预算,相当于“东西买贵了”。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时间的紧迫性及决策者认知的有限性,往往很难设计或判断出最节约的方案,因此实际选择的方案常常不是成本最小的,它和最节约方案之间存在着成本差额,这个差量成本与领导者决策密切相关,应当算作决策成本。

无关成本是指无论方案采用与否注定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成本。由于无关成本对方案的取舍部存在影响,所以管理者可以不用考虑,否则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误。如沉没成本、共同成本等。

为了降低教育决策的成本,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一整套集体决策和个人决断相结合的教育决策机制。高职院校在进行决策时,从管理会计角度,分析成本的发生特点,要组织好集体决策,通过多种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这样可以发掘出大量的个人决策所不能考虑到的潜在教育投资或者决策机会,为院校科学决策和降低决策成本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飞.本量利分析方法在高校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J].会计之友,2008.12(上):43-44.

[2]任婷,石芬芳.高校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29-30.

[3]万楚军.高校成本性态分析与管理 [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4:48-49.

[4]李玉周,聂巧明.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 [J].会计研究,2005.8:82-83.

[5]陈祥有.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J].管理观察,2009.6:99-100.

[6]江其玟.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领域的成本计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5.9:32-33.

[7]贾洁萍.领导决策成本的界定[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0:80-81.

[8]郑益乐.教育机会成本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80-81.

作者:闫 冰

高职院校成本管理会计论文 篇2:

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是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前提。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和应用,将对高职院校的优化治理、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管理会计在某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为例,客观梳理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的构建和应用现状,从决策分析方法(NPV)、成本性态分析方法(CVP)、预算编制方法(RBL)以及绩效管理(BSC)应用等微观角度,探析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和决策中的应用方向和方法,以期为高职院校科学决策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管理会计;高职院校;创新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2.015

1     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

管理会计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管理会计思路和理念。进入21世纪,管理会计在我国逐步发展和丰富起来,行政事业单位也开始逐步尝试应用管理会计。为进一步推进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和推广,国家财政部分别于2014年、2016年、2017年连续颁布管理会计指导和指引性文件。高职业院校受治理结构缺乏活力、信息化建设滞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具体应用过程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拓展和创新。

2     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中的创新应用

尽管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但仍有一批高职院校走在前列,它们大胆运用管理会计工具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勇于拓展与创新,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学校为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现有教职工354人,全日制大专学生10 098人,学校下设8个教学系(部),拥有15个校企合作单位。学校的战略目标为“卓越一流,强校升本”,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8个在建基建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学费收入、贷款收入等。

2.1   应用净现值法(NPV)进行决策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以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的投融资活动也日益频繁。在投融资活动中如何降低成本,实现合理投融资,可以借助管理会计的投资回收期(Payback)、净现值法(NPV)、内含报酬率法(IRR)等方法,对各种投融资方式、规模、结构、成本以及风险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寻求最佳的方案。例如,某高职院校为改善学生住宿条件,经学校领导集体决议,拟对3栋学生宿舍楼进行维修改造。该维修改造预算造价8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每年预计取得住宿费收入150万元。目前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①选择银行贷款,贷款利率为8%;②由建筑公司代建,公司要求以1~8年的住宿费收入作为回报。在目前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管理会计的净现值法(NPV)确定是选择银行贷款还是由建筑公司代建。具体方案如下表所示(见表1)。

2.2   应用成本性态分析方法(CVP)加强成本管理

高职院校在实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战略目标过程中,加强高职院校成本管理,有利于提升单位内部治理能力,提高单位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对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具有重要政策支撑作用。成本性态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按照成本性态,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办学模式,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难以准确测量出培养成本,影响高职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学费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应借助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分析合作办学的各项支出、学生数量与办学成本的依存关系,将办学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测算出合作办学收支是否平衡以及项目的招生平衡点。

例如,某高职院校与某中医院合作办学,举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制为3年(2+1),即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2年,在医院实习1年。2018年该项目开设4个班,在校学生为160人,财政生均拨款1.2万元,生均学费0.8万元,教职工工资福利支出、房屋构筑物折旧费、行政管理、物业管理等固定支出250万元,水电气费、专用材料、助学金等生均变动成本为0.65万元。运用变动成本法判断该项目是否可以达到收支平衡,同时确定该项目平衡点的招生人数。设招生人数为Q,P1表示财政生均拨款,P2表示生均学费,V表示生均变动成本,F表示固定成本,L表示项目结余。①计算项目结余(L)=(P1+P2-V)×Q-F,项目结余(L)=(1.2+0.8-0.65)×160-250=-34万元;②计算盈亏平衡点(Q1)。令L为0,则(P1+P2-V)×Q-F=0,(1.2+0.8-0.65)×Q1-250=0,得出Q1=185人。招生人数需大于185人,该项目才能有结余。因此,在固定成本(F)不变的情况下,该高职院校应继续扩大招生,使项目产生结余。

2.3   应用预算编制方法(RBL)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财务工作的核心,是一个全民参与、业务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程跟踪的综合管理系统。高职院校应采用全面预算管理,合理统筹学校资金来源和支出,加强预算执行约束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发挥管理会计在高职院校的决策和管理作用。高职院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校战略目标及当年的工作重点和计划,区别对待需要保证的、重点的、维持的和压缩的项目,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与绩效评价系统、学校战略管理相一致。例如,某高職院校为实现教育战略目标,经会议集体决议,从2018年开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同时将战略规划和目标细化分解为各预算执行单位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为加强成本管理、合理控制支出,学校决定对办公经费、公务经费以及固定费用采用滚动预算法(RBL)进行预算编制,同时要求每个预算滚动年度内的费用分别不得超过680万、2 200万元、3 500万元。该高职院校利用滚动预算编制法对2019年一季度预算数编制如表2所示。

2.4   运用平衡计分卡(BSC)落实绩效管理

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与业绩评价体系紧密相关,平衡计分卡可以用于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将高职院校战略转换为一套条理清晰的业绩评价体系,开展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分析自己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发挥自身优势,改进自身不足,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自身使命和愿景。例如,某高职院校为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强化部门绩效和责任意识,推进学校建设与发展,经充分调研和集体决议,采用平衡计分卡(BSC)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该高职院校从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经营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建立专项资金业绩评价体系,如表3所示。

从财务维度设置指标,可考核高职院校对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与执行效果以及资金使用效率;从客户维度设置指标,可考核高职院校对该专项资金实施后的社会效益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情况;从内部经营程度设置指标,可促使高职院校提高内部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服务水平;从学习和成长维度设置指标,可促使高职院校注重提升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教职工的成就感与归属感。

3    结 语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向的指引下,推进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工作,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工作的一项新任务和新挑战。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科学与创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管理者树立管理会计的理念和思想,努力创造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和体制;注重引进和培育管理会计人才,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实践经验,提升高校治理服务水平,实现教育战略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淑红,徐璟.基于内涵式发展的高校管理会计创新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8(19).

[2]孙凌峰.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7(23).

作者:唐雅 宋曼琳

高职院校成本管理会计论文 篇3:

关于会计档案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影响分析

摘 要:对于会计档案而言,其保存并记录了重要的财务信息,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均十分重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下,也带动了会计档案的改变,同样若想实现高职院校与时代发展相同步,也应加以进一步改革。对此,文章以高职院校中的会计档案管理为着眼点,对其在内涵建设方面的重要性与有关路径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档案;内涵建设

会计档案所包含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系统性。借助会计档案,一方面能够对高职院校内外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充分了解,检查当中是否存在违法犯纪等现象,此外还能为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若想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认真对待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极其必要。

一、简析会计档案对高校的重要性

第一,财务预算编制需以会计档案为依据。高职院校能否科学编制财务预算编制,能够清楚反映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能力与水平,至于会计档案则能为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供正确、真实的依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会计档案能够精准确定与测算高职院校财务收入。其次,能够为支出预算提供必要依据。最后,会计档案能为年度项目支出的合理安排提供参考决策,例如大型维修、购置设备、基本建设、采购物品等。

第二,会计档案能真实反馈院校发展历程。出于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一定会通过会计档案,掌握与了解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与发展历程[1]。院校发展历程能够通过会计档案展现出来,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会计档案可以掌握与了解高职院校的实际资产状况,包含资产构成、总额、应用以及形成来源。其次,会计档案可以对高职院校的债务及债权情况充分掌握与了解,包含二者的构成、总额、偿还时间等,尤其是要注重超出规定时间而没有收回以及归还的债权及债务。最后,会计档案可以了解历年收支情况,包括学校财务收入的构成、增长速度,支出的结构与总额等。

第三,会计档案能为财务控制与监督提供有力支撑。高职院校的各项管理工作离不开财务预算的支持,可是能否有效执行预算一定要在执行预算中展开科学的财务控制及监督[2]。从某种角度来讲,财务监督根据财务预算指标比较、判断与分析院校各种业务活动,而且及时与有效提出有关建议,这对财务活动的规范,财务制度的落实、优化财务管理,为财务收支预算提供保障等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于财务控制而言,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校正与衡量高职院校实施财务预算的整个过程与结果,从而保证高职院校发展目标和出于目标达成而制定有关财务预算能够实现。对此,不管是财务控制还是财务监督,均需要依据学校财务部门出示的档案资料,掌握财务活动进行状况与了解执行情况,能为其内部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与此同时还可以为保护国家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简析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章认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观念方面。现阶段,在高职院校中阻碍会计档案的因素有许多,出于达到提高财务工作质量的目的,若想实现高职院校的有效发展离不开财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在高职院校财务工作中,主要的财务工作为财务往来、成本控制以及财务预算等,所以高职院校十分重视。但是因为会计档案管理不仅周期长而且工作复杂,所以很多高职院校未能提高对管理会计档案的重视程度。第二,制度方面。眼下,即使高职院校均有其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会计流程也相对严谨。可依然有部分高职院校现行的财务制度,未能细化至管理方面,针对收集、归档、立卷甚至销毁会计档案均缺少完善、明确的指导流程[3]。除此之外,关于岗位工作,一些院校也未能明确规定会计档案细化,借阅等行为。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如果缺少会计档案管理,一方面会对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阻碍,另一方面也渐渐削弱了控制学校风险的能力。第三,人员方面。从会计档案管理字面分析,可以看出其结合了档案管理与会计工作性质,针对相关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可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高职院校会计队伍的整体财务素养较为良好,但在增强档案管理能力上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因为在日常财务工作中会形成许多档案,所以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量,针对缺少或是管理能力偏低的会计人员,则属于一项艰巨的挑战。现阶段,在分类与归类财务档案方面,许多会计人员会略显不知所措。

三、加强会计档案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的措施

第一,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档案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能提升管理效率。对此,会计档案管理需要引入信息技术。第一,建立电子财务档案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例如以往纸质的记账凭证、财务报表也需要形成电子档案,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遗失与破损纸质档案。另外,也可以应用专业的管理系统,例如OA等。借助这样的软件系统进行审批、填报等相关业务,能在节省资源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实效性。但我们需要认识到,实现会计档案网络信息化存在很多阻碍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院校领导的重视。因此,要做好建设宣传工作,针对高职院校有关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宣传工作:(1)科学制定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计划与方案;(2)依据方案制定需求面向全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应做到全面,包含在校或毕业学生、在职教师等;(3)汇总并分析问卷调查,根据相关原理形成最终的统计结果,从而形成可行性报告。通过可行性报告,根据调查数据信息汇总出必要的经费预算。

第二,通过规范管理,提高会计档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4]。高职院校应对已有的会计档案科学整理,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要求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从而形成相对完备的会计档案。首先,高职院校的财务部门应安排专门的人负责管理工作,提高和学校档案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程度。其次,高职院校需要依据会计档案与财产的清理、清查结果,对会计凭证进行重新编制,对账面记录科学调整,以此形成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完整、真实的档案资料。最后,高职院校需要把合并之后且进行归档整理的会计档案形成电子版,依托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高职院校内部局域网,认真对待专项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以此满足高职院校领导对整体情况充分了解的需要,有关职能部门满足内部管理工作的需求,从而提升会计档案管理效率[5]。

第三,提高领导水平、科学制订计划,对学校财产进行全面清理。针对现下许多高职院校来讲,已经步入发展的常态化阶段,基于此应进一步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因为会计档案能为反馈学校发展历史提供重要信息依据,会计档案形成需要以财产形成过程为基础,所以,若是有合并而形成的高职院校需要提高对清查学校财产工作的重视,将“家底”摸清。文章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组建领导小组,将清查学校财产的目标与任务加以明确;其次,科学制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计划,确定负责人员、责任部门以及具体任务时间等;最后,依据财产清查,出示盘存清单,高职院校财务部门需以清单为依据对账面记录进行适当调整,让账实相契合。

四、结语

通过文章分析可以看出会计档案,一方面可以综合反馈高职发展历史,另一方面还能为开展科学的内部管理提供法定依据。基于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需要提高会计档案的重视,将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等各项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以此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贺亭璋.关于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与改进措施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2):222-223.

[2]孙可畏,李金博,王娜.高职财务档案管理问题浅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0):8-9.

[3]顾裕文.内涵建设视角下高校精细化管理探索[J].高教学刊,2015(15):104+117.

[4]魏建华.高校会计档案的规范管理與开发利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03):255-256.

[5]刘阳,李莎,王瓅.浅谈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5):158.

作者简介:盘利珍(1988—),女,瑶族,湖南永州人,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校档案研究。

作者:盘利珍

上一篇:突破会计原则认识运用论文下一篇:档案保护技术培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