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会计原则认识运用论文

2022-04-25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信息化的驱动下,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会计系统结构,把会计的发展改革推上了浪尖上。本文在基于信息技术的驱动下,探讨对于会计的影响和创新模式构建的策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突破会计原则认识运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突破会计原则认识运用论文 篇1:

会计准则的法理思考

一、引言

所谓法理,是指形成某一国家全部法律或某一部门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学理,一定意义上也是法的渊源。早期社会的法律采用一种“习惯性规范体制”,这种体制被沿习或部分继承下来,成为后世法律制度体制的一种基本选择或参考。在后来的人类社会发展中,受环境和历史传统影响,逐渐形成源自罗马法和日耳曼法的大陆法系(或民法法系)与英格兰普通法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海洋法系(或普通法系、英美法系)并驾齐驱的演进格局。大陆法系继承了罗马法成文理性的特点,以成文法为其立法的主要形式;海洋法系则继承和发扬了在14世纪左右大法官的审判实践上发展起来的衡平法,以判例为主要表现形式。

会计准则的形式选择首创于美国,自然地继承了英美法系判例法传统,但又与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判例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判例法,是指法官的判决书就具体问题阐述的主张,这些主张后来成为同类案件应遵循的准则,英国称之为判例法,有些国家则称之为“遵循先例”的原则。美国会计准则原则上追随了英美法系的判例法传统,但作为一种由会计职业界自身所制定的专业技术规范,它与典型的源自法律实践的判例法又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从而造成会计准则法理基础、性质、地位、权威性等一系列的矛盾。

二、会计准则的法理基础

从法理上讲,会计准则既是英美法判例法传统的继承,也是曾经在人类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过的习惯法基础的延续。在《拿破仑法典》之前的法国北部,作为一个法律分界上的习惯法地区,就曾施行着渊源于法国人民的法律传统而经官方文件予以记录的一般习惯和地方习惯。由这一史实可知,以习惯为法,以习惯而入法,或以习惯为成文法之补充,皆是有踪迹可循的。

所有法律,皆是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系统而存在的。会计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系统,涉及广泛的社会利益,自然也应该成为法律制度规范的对象。而事实上,从人类社会法律演进的历史来考察,对基本产权关系的规范,始终是人类法律生活和法律创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拿破仑法典》以之作为规范的重点,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民、商法典,也是以财产权利作为核心。更为具体的对会计的规范,则始终是商法、公司法、税法等重要的法律制度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美国法律中对会计的统一规范,曾经在很长时期内属于一个不被重视的盲区,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因此,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会计的统一规范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需求。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在一开始是作为社会经济规范的一般性事务来看待的。这就使会计准则的制定有了根本的法理基础。

三、会计准则的法律实质

美国会计准则是由会计界的职业组织制定的一种职业技术规范,一种行业标准(实务)规则。它不是法律条文,因而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从历史看,当时美国社会所面临的,是在标准化运动的环境背景下,制定一种可以实现全美范围内会计规范的统一会计制度。1929~1933年的大危机,突出和强化了统一会计的需要,因为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颁布,以及1934年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成立,使得这种需求首先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规范和监管的角度表现出来。证券交易委员会将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的重任交给了已经与之具有密切合作关系的会计职业界组织,即当时的美国会计师协会(AlA)。AIA引领美国的统一会计制度制定走上了一条特殊的创新之路。而这条路从一开始就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社会各方要求制定统一会计规范的初衷。

在埃德温F.盖伊(Edwin F.Gay)、安东尼B曼宁(Anthonv B Manning)等讨论统一会计制度的早期文献(1913:1919)中可以发现,虽然更多的是从企业内部管理和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讨论统一会计问题,但对于如何以及由谁来进行统一规范,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如埃德温F.盖伊曾谈到:“统一会计制度可以由政府权力机构由上面强加而来”,“如果缺乏政府权威机构或公司的控制,这种很有利的方式之应用,就不会像对商业世界之道一无所知之人所能想到的那样简单。”

遗憾的是,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的重任一旦交到了会计职业界手中,就发生了变化。直至1973年之前,会计职业界所制定的会计准则,乃是各种惯例和规则的“编集”(Codification),成了完全意义上的行业规范,并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会计行业为谋取自身利益而设计的一种特殊机制。与会计准则相关的许多问题便由此而来。

四、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在美国,由于会计准则不是法律条文,因此,遵循公认会计原则未必能够免除法律责任。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在英美法系的判例法背景下,一项行业制度或规则(准则)是否具有实质性的法律地位,在于其是否得到法庭认可,而获得认可的关键在于法官的个人判断,这实质上是给了会汁准则获得其法律地位的机会。

在早期的社会实践中,由于社会各方对会计师职业的尊崇,也因为相对简单的社会(法律)环境,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会计准则法律地位上的问题。从六十年代初开始,随着保护消费者利益热潮兴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使依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寻求利益保护方面有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投资者控告审计人员失责的诉讼案剧增,而法律上也开始更多地支持有关诉讼请求,使得会计职业界的责任不断加重。

六、七十年代后的一系列法庭判决,突出了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问题,也使公认会计原则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许多案例表明,美国法院在对财务报告是否属于虚假陈述进行判决时,并不完全根据其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会计准则尽管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但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并不具有实在的法律地位。此后,会计职业界出于自保的需要,在准则制定中更多地考虑了减少职业判断和免责问题,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

美国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之所以受到质疑,是因为会计准则不是由立法机关或立法机关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陪审团的司法机制盛行;对于“公认会计原则”,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看法;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者说会计准则毕竟是一个行业规则,是以会计界为主制定的;会汁准则制定及准则本身的问题。

由民间机构制定的会计准则既不是法律,也不是法律的具体化,因而,与一般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相比,会计准则的效力本身较低,且常常存有异议。公认会计原则边界的模糊性,则进一步使其法律地位成为一个经常存疑的问题。

虽然一般认为,作为会计准则代表性形式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其法律地位米自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支持以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业规则。但在遵循判例法习惯,从而使法官个人判断具有重要作用的美国司法过程中,对于会汁准则的认可,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美国许多法院突破了依据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即构成公允表达或记载完全、真实的信条。在著名的大陆售货机案(1969年)中,法庭判定:遵守公认会计

原则是非常莺要的证据,但不是确证。也即是说,公开财务报表即使是遵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其编制仍有可能不具有公允性,仍有可能构成虚假陈述。在沙拉拉诉格恩瑟纪念医院(shMala VGuernsey Memorial Hospital)案中,肯尼迪法官的评论成为此类观点的突出代表。按照他的观点,“财务会计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它讨论的很多问题都不存在确切的答案,人们需要接连不断地进行估计、作出主观判断……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并不是对现有会计规则的清晰的编撰,也不是有关会计规则的百科全书。它不是具有同一渊源的规则群,相反,它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人们可以接受的会计实务,这些会计实务可能表现为惯例、规则或会计处理流程。由于缺乏同一的权威渊源,要想确定某一特定的会计原则是否属于‘一般公认’,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如此,在美国会计界,由FASB所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和《解释》还是被视为“半官方的准法规”。问题在于,这种未能获得法律明确授权的职业准则,其哪怕是“准法规”的地位,又可以得到多大程度的确证和保障?

同属会计准则,英国会计准则则明确不具有法律地位。直到1989年《公司法》修订,才以规定“国务大臣可授权有关机构追查任何偏离会计标准或该法报表要求的行为,并采取措施保证这些标准和要求得到遵守”的方式,赋予了会计准则一定的法律地位。

在世界范围内,会计准则亦有通过其他方式获得适当法律地位的,如:澳大利亚的会计准则是以立法的形式保证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法律地位,《公司法》明确规定所有企业必须遵守会计准则。新西兰会计准则也是以立法的形式强制实施。荷兰的会计准则则是民法的一部分。这就是当代法律中所谓“授予权利”和“赋予义务”的立法技术。运用这种技术可以适当提升行业制度和规范的法律地位。问题在于,这一技术在会计准则上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授权才可以使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明确提高。这些问题,迄今为止是没有答案的。

五、会计准则的权威性问题

一般认为,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有两项基本特征:一是公认性,二是权威性。公认性以权威性为基础,而权威性来自于权威机构的认可和支持。这种权威性通常来自三方面:(1)法院判决中的认可。如在一个有关诉讼的案例中,法院最终判决“只有按照公认会计原则,财务报表才不致于虚假和误导。”(2)公认性。因为原则是由民间机构所制定,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因此需要业界普遍接受,成为流行的惯例,才可以获得相应的权威性。鉴于此,APB曾在其第4号意见书中明确宣称:“本委员会意见书的权威性寄托于它的公认性。”(3)来自权威的支持。如联邦政府、证券交易委员会。由于“公认性并没有一个检验的标准,可接受程度很难公正地加以衡量,而得到重大权威支持却十分现实”,因此,自1964年第2号意见书被否之后,APB就一直在努力谋求这种支持。

历史地来看,早在1938年CAP的第1号《会计研究公报》出台时,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在其第4号《会计文告集》(ASR)中含蓄地表示了对会计研究公报的支持。其最明确和积极的表态,则是1973年FASB成立之时所发表的ASR第150号《建立与促进会计原则与准则的政策说明》。除对AICPA以FASB取代APB表示赞扬外,该说明肯定FASB能够胜任制定会计准则的任务,重申了支持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的政策,并明确表示了对FASB的支持。文告中明确指出:“FASB所制定的会计原则、准则和实务具有重大权威支持,而背离FASB文件的则认为缺乏重大权威支持。”这是SEC作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第一次公开地支持民间准则制定机构,从而大大提高了FASB的权威性。

这些举措究竟效果如何?从安然事件后萨班斯法案所强调的内容来看,不但会计准则受到批评,连会计行业的自律,包括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权威性都受到质疑。为此,需要对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包括:何为准则的公认性?公认性与权威性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权威性的确切意义是什么?权威的准则是否一定会提高会计准则被司法界认可的程度?建立统一会计制度需要的究竟是法律规范的强制性,或只是行业规范的权威性?如何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对此进行判断?

六、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

会计和法律作为两个理念截然不同的职业,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归责有不同理解,因而分别遵从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会计界以是否遵循会计准则为判断虚假财务报告的依据,因此,在会计专业人士看来,只要符合会计准则,不管财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与事实是否有出入,一般不能认定为虚假财务报告。法律界则以财务报告是否反映企业及其经营活动的真实状况为依据,因而只要财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与事实有出入,就会被认为是虚假的。

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实质上代表了两个职业在准则运用上的不同观点。事实上,财务报告作为对企业财务及经营情况的反映,本身应该是以真实为根本基础,英国会计强调“真实与公允”,亦根源于此。然而,当财务会计报告作为依据会计准则进行专业处理的结果反映,对其真实性就必然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会计的专业技术特点,以及会计准则中许多专业性极强的观念、原则和方法选择,加大了会计专业人士与法律界人士及普通公众认识上的差距,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之辩即应运而生。

会计准则作为规范会计行为的标准,本质上是实现真实的一种手段,也是对真实的保障。其关系可做如下表示。

设:公司财务的真实情况为R;准则为S;准则约束下的财务报告为公司财务情况近似真实的反映,为近似的真实Hi;法庭对财务报告真实的认知为R2。则:R1接近或能真实代表R的程度,取决于准则s,同时还受准则执行的行为因素A影响,即:Rt=A×S×R。

当准则能够确实反映现实的根本需求,且准则执行趋于完美,则代表其结果的R1值会无限接近乃至近似地等于真实R。

R2接近或能真实代表R的程度,则取决于法庭(法官)对财务真实性的个性化理解,用u代表这种理解,则:R2=U×R。

不论R1还是R2,都只是对真实R的近似表达,二者完全相等(吻合)的可能性很小。R1与R2的拟合程度,取决于三项因素S、A、U的共同作用。在理想的状况下,R1与R2(近似地代表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可以无限接近乃至于重叠。但事实上,这只能是一种期望的理想状态。现实中二者的拟合度,总是游弋在0与1之间,实际取值则取决于三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此可知:(1)不论会计界还是法律界对财务报告真实的认识,都并不等于真实本身。换言之,不论程序理性还是结果理性,都并非绝对的真实,而是一种需要进一步增进的状态;(2)反映真实并以真实作为最终判断,是法律界同时也应该是会计界共同的目标;(3)由于所处地位不同,法律界和会计界的目标和判断客观上总是会有一些差异,导致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难以做到完全的拟合。但却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其拟合程度,包括提高准则质量、提高会计职业严格执行准则的水平、提高法庭对会计事务和财务问题的理解水平。

企业财务及经营状况的“真实”,本身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量度。环境越复杂,对“真实”的理解和把握越具有不确定性。哲学意义上的真实本身是一种不可知的状态,是一种状态在人类观念中的反映。而司法界意识中的“真实”,也必然是一个可变的状态。因此,除了尽可能提高准则质量,严格准则执行之外,一项很重要的因素,是会计界与司法界之间尽可能相互了解、理解和沟通。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行业性规范,其本意应该是基于社会利益的业务规范,但由于其一般由职业界所制定,并确实与职业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密切关联,因而很容易为职业利益所挟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职业免责的工具。这种趋向会影响规则本身的效用,扩大专业理解与一般公众及司法界理解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曲晓辉、李明辉:《论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会计研究》2004年第5期。

[2]郭道扬:《论两大法系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会计研究》2002年第8、第9期。

[3]朱星文:《论会计准则法律效力的法理分析及其提升的途径》,《会计研究》2006年第3期。

[4]薛云奎:《会计准则制定的方法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斯蒂芬·A,泽夫:《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与实践——斯蒂芬·A.泽夫教授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编辑 熊年春)

作者:宋小明

突破会计原则认识运用论文 篇2:

信息技术驱动会计创新模式构建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信息化的驱动下,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会计系统结构,把会计的发展改革推上了浪尖上。本文在基于信息技术的驱动下,探讨对于会计的影响和创新模式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会计 创新模式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体现与时代经济发展相同的面貌。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传统的会计技术已逐渐变得局限,因此,会计应当如何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脱胎换骨,突破传统的桎梏已成为当下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不同的时期会计的发展源于不同的经济发展环境,每一个大的经济阶段会计的只能、作用、方法都不仅相同,所以,在每一个变革的时代,都需要会计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一、信息技术革命对会计的影响

1.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会计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传统的会计在信息采集和传递过程中,其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是纸、笔、算盘三样,主要依靠的是人力,会计人员手动采集资料,手动记账,在于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换和传递过程中,都是以有形有质的发票、账单、会计报表等为载体来进行,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对工作也起不到很大的效率,同时也会增加人力的资源的成本,阻碍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砸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会计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传递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目前会计信息的传递所采用的工具是借助于计算机和互联网就能完成,同时在信息的收集也变成了使用内存、硬盘等电子产品来保存资料,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这些会计数据载体发送就可以快速的互通所需的资料,是会计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传递和存储方式同样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会计数据容易被篡改、丢失,或者遭到病毒攻击、破坏等,但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不断改革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信息的安全系统,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

2.改变了传统的会计理论。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传统的会计理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会计理论基础有三个部分:会计主体假设、会计经营与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单位。在现在经济体系中,虚拟经济、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根基,打破了传统会计理论的局限性。(1)货币计量单位受到的冲击。货币计量单位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受到最大冲击的传统理论。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中,财务信息都是以货币形式来计量,其基础是货币计量固定不变,而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网络的虚拟货币和电子货币的盛行,极大的冲击了传统固定不变的货币,许多的价值信息都不能以固定的货币量来计量。(2)会计主体假设受到的冲击。传统的会计主体是有形有质的实体,其工作的空间范围是被限定的,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其主体范围不再被限定,而是可以自由跨越接线,自由交叉。(3)会计经营与分期假设。传统会计经营假设虽然是持续性经营,但其是根据商业主体的兴衰而决定持续经营的时间,但信息技术下的会计经营假设是无限性持续经营,无论商业主体兴衰与否,其都可无限持续经营下去。

3.突破了传统会计原则。会计是一门原则性很强的工作,但在信息技术的潮流中,传统的会计原则以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完善传统的会计原则以适应信息改革的潮流。传统会计原则大致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制。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当以实际的发生为标准。但网络货币的的虚拟化、实时化使得其收支在同一时期内就已完成,因此,无法使用权责发生制来计算。而历史成本制是指取得资产时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然而,在网络经济运作下,市场的波动和商品价格的波动频繁无法确定实际发生的成本情况,因此,历史成本制的作用也无法在网络经济中发挥作用。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传统的会计原则以满足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原则,使社会的经济更加活跃,才能够推动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信息技术驱动会计创新模式构建策略

1.创新新型会计理念。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改变传统会计的旧观念和旧思想才能够适应新型的会计理念,才能够跟得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首先要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传统的会计形式是基于笔墨纸张的基础上记录和传递信息,而信息时代的会计形式则是在网络计算机的基础上记录和传递信息,因此,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能够给会计工作者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和准确。其次要有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持。高素质专业人才能够更快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更快的接受新型的会计理念。因此,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结合,能够更快的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

2.创新新型会计目标。在信息经济时代,会计目标不能只局限于经济目标之中,而应扩大视野,扩大范围,把目标扩大化。传统的会计目标只为服务于经济目标,而忽略了其他,因此,在信息化的经济下,创新新型的目标才能够驱动会计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不仅要以经济为目标,也要关注社会目标,社会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在经济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效益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社会不断前进的脚步中,还会有更多的目标将会出现,因此,要不断创新新的会计目标,才能够帮助会计行业的发展有更大的突破。

3.创新新型会计职能。传统会计中有三大职能:反映、监督、参与经营决策。这三大职能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协作配合完成,然而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运行不再是单单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协调配合就能够完成的了,还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才能够更有效的完成工作。因此,为保证会计资料的安全和准确,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网络化的会计核算系统和监督系统,其次要有专业的人才进行监督实行,最后要不断加强系统对会计信息的实时掌握和自动处理技能,以方便决策者快速掌握实时有效的信息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和准确的判断。

4.创新新型会计报告。传统的会计报告是以纸质表格的形式和固定的报告内容为基础,将所需的会计信息记录下来,从而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而在信息化社会,要创新更加便利的会计报告,就要结合传统的报告形式在计算机中建立起新型的实时动态报告系统,丰富报告内容,加强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以便满足多层次人员的使用要求和查看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会计模式虽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但信息化时代的会计模式也并非完美,因此,我们要针对两者的优势进行相互补足,才能够真正的驱动会计的发展适应社会不断变革的潮流。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会计模式的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企业和会计工作者在思想上要有高度的认识,在行动上要符合实际的发展,不断的创新新型的会计模式,才能够保证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潇.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构建趋势——基于事项法的事件驱动系统[J].财会通讯,2015,67(77):81-82

[2]于玉林.创新驱动:建立会计创新体系的探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启示[J].现代会计,2016,14(25):111-112

[3]刘枥铠. 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71(38):27-28

[4]张福蕊,赵文红,论信息技术在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6,59(18):91-92

[5]周正深.基于“信息技术与会计整合”下的会计教学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 ,2016,36(99):378-379

[6]陈兴述,王宗萍,章新蓉.论立体交互式会计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会计之友 ,2014,56(61):52-53

作者简介:李研(1986.08—)女。民族:汉,新疆阿克苏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会计。

作者:李研

突破会计原则认识运用论文 篇3:

“实质重于形式”观和资产负债表观对纳税调整内容及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即将实施,将对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重大的影响。就税务方面来说,新会计准则将带来“税会”关系的显著变化,导致企业在纳税和会计处理办法上作出调整。影响纳税调整内容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主要因素,除了会计目标观和公允价值观之外,还包括新准则下的“实质重于形式”观和资产负债表观对纳税调整会计处理办法的影响。为此,笔者将对此作相关的研究,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实质重于形式”观对纳税调整内容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体系除了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外,还对原准则体系下的会计原则体系进行了重构,主要表现为不再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作为会计原则,并进一步强化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在各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也体现着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

我国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1993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提出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直到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才正式地列上了这一原则,作为十三项基本会计原则之一,并将其应用于会计主体的确定、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的定义,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划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和成本法的选择、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划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及其应付租金的资本化、收入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间界限、关联方关系的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或有负债的处理、合并报表的编制以及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等方面。在新准则体系中,在《企业会计制度》应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重要性,扩大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范围。如在借款费用准则中,新准则允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其所占用借款资金的相应借款费用,可以予以资本化。另外,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不再限定于由专门借款所生成,对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可以作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而且,如果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被占用的一般借款利息费用也允许资本化。可见,新准则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对象和范围比以前更能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关注。再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对于换入资产的确定,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具备商业实质”作为采用公允价值入账的前提条件,若满足其他各项条件,但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备“商业实质”,同样要以账面价值入账。

而税收制度强调的法定性原则,即税收制度的各类构成要素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只能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均不得征税或者减免税。法定性原则可概括为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明确和依法征收三个具体原则。按照税收法定性原则,要求对任何事项的确认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必须有法可依,不能估计。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纳税人滥用税法条款,防止税收流失。

因此,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强化将进一步加大“税会”之间的差异,增加纳税调整内容。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为例,如果所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则会计处理与税务规定基本一致,均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基础,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或所得;而如果交易不具备商业实质,则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而税法上则根据法定原则,仍然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财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因此应进行纳税调整。

此外,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一些结构复杂、性质特殊交易的会计核算方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使会计信息更具可比性,也更加符合交易的经济实质。比如,新准则要求企业把发行的复合金融工具中包含的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按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处理;要求企业把符合条件的混合金融工具中的嵌入衍生金融工具分拆出来,单独按照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核算;要求企业把符合条件的套期保值项目与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销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税法中并没有对这些特殊交易事项进行单独的规范,所以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仍需按照普通交易事项处理,这时就会与会计核算产生差异。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资产负债表观对纳税调整会计处理办法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另一重大变化是着眼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限制企业短期行为。利润反映的只是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财务报表体系的设计如果片面侧重于利润表,容易为一些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留下托词和利润操纵空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新会计准则体系凸显了资产负债表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量,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只有在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增加的情况下,才表明企业的价值增加了,股东的财富增长了,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有助于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提高决策水平,着眼于企业的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

资产负债观强调对现有资源的公允反映,而税法则更关注企业发生的各笔交易的法律实质,故此资产负债观必然会产生会计规范与税收制度之间出现更大的差异。

此外,采用资产负债观还要求企业对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相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特点是:1.对收益的理解不同。损益表债务法用“收入/费用观”定义收益,强调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从而注意的是收入或费用在会计与税法中确认的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依据“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认为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财务报表,该种观念可促使对企业在报告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评价,提高预测的价值。2.损益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注重暂时性差异(而暂时性差异包含了时间性差异)。3.损益表债务法使用“递延税款”的概念,其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代表预付税款和应付税款,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采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将“递延税款”的外延大大扩展,并且更具现实意义。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负债应与其他资产和负债分开列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应与当期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区别开来。

在具体操作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同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应当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方式的所得税影响,即在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当采用与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的预期方式相一致的税率和计税基础。

与原准则下的各种纳税调整内容会计处理方面相比,这种所得税会计方法适应新准则在确认、计量等方面的变化,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总体来看,新会计准则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税会”分离的模式,同时也由于新会计准则体系采用公允价值观和资产负债观,以及对会计原则体系进行重构,在会计实务处理具体方法上相对于原会计准则有了非常大的差异,其中有的规定是加大了“税会”之间的差异,有的做法则使得会计与税法的规定趋向统一。所以企业在运用新会计准则时,需要运用所得税会计方法,合理反映这些差异,使所得税费用与企业当期的收入相配比,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净利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也要从税收制度角度根据变化了的会计准则体系研究“税会”协作的相关措施,加强“税会”合作。实现“税会”之间的动态协作发展。

作者:袁 淳

上一篇:专业认知的计算机专业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成本管理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