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法演变及特殊教育论文

2022-04-29

教育立法要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体现教育规律和教育现象的统一,体现国家需要和人民期盼的统一。实行“依法治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最初的无法可依,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我国教育立法工作成绩斐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特殊教育法演变及特殊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特殊教育法演变及特殊教育论文 篇1:

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研究综述

[摘要]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历史发展久远,早在1890年就已开办了特殊教育学校,台湾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一直紧随美国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特殊教育体系。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和内地特殊教育政策作一梳理,更多地了解内地和台湾地区特殊教育的异同,为今后的可持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综述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CNKI)的高级检索上以“台湾特殊教育”为主题、篇名分别搜索出文献15篇、21篇,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为主题搜索出文献41篇,以“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搜索出文献0篇。在独秀的中文期刊高级检索上以“台湾特殊教育”为全部字段,搜索出图书5本《台湾教育四十年》、《台湾社会教育》、《今日台湾教育》、《台湾省教育现况》《台湾教育简史》,期刊相关文章23篇,报纸2篇,相关文档9篇,相关学术论文1篇。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为全部字段搜索出期刊4篇,相关学位论文1篇。在万方数据上,以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期刊、外文会议为文献类型,选择高级检索,以“台湾特殊教育”为主题,搜索出相关文献28篇,以“我国特殊教育”为主题,搜索出相关文献75篇,以“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搜索出文献0篇。

可见,在现有的论文成果中,涉及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论文不少,但以“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为主体的论文甚少。涉及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论文多执于一端,仅探析了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如《台湾“特殊教育法”立法背景及其启示》(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律的特点及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第2期),或只研究我国内地特殊教育政策,如《我国特殊教育法律研究综述及立法建议》(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4期),《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以“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较”相关的文章比较少,如有《黑龙江与台湾特殊教育若干问题比较研究》(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及对大陆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12期)。学者对于台湾地区的特殊教育政策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以下方面:

(一)关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台湾地区非常重视特殊儿童的养育、就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的发展,积极制定、修订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相比内地有领先和值得借鉴的方面。

1.关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演变的历程

研究表明,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也在逐步完善,根据立法情况及学者的不同研究成果,对台湾特殊教育立法进程有不同的分法。

2.关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内容的研究

研究表明,1980年台湾地区特殊教育界人士倡议制订《特殊教育法》,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分总则、资赋优异教育、身心障碍教育及附则4章,共25条。总则对特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特殊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原则、特殊学校体制、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师资培养培训以及特殊教育实验等项作了规定。

3.关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特点的研究

臺湾地区特殊教育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也重视本土化,考虑弱势群体,注重教育公平,对特殊儿童的范围鉴定、入学、升学、服务、福利等有详细的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体现出极强的本土化特点。

4.关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实施的研究

研究表明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政策实施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在特殊教育安置方面,有学者研究,台湾地区根据就近入学原则、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需求原则和弹性安置原则,由特殊教育学生鉴定及就学辅导委员会按程序开展特殊儿童发现、筛选、鉴定、安置等工作。

(二)关于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1.关于台湾地区对内地特殊教育影响的研究

通过对台湾地区和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研究,从台湾地区教育立法的过程看出社会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都在改变着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同时也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台湾特殊教育立法对内地特殊教育的影响有:(一)提高对残疾人的认识,增进残疾人社会生活能力;(二)加强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残疾人的康复;(三)完善特殊教育立法,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2.台湾地区与内地某地区的特殊教育比较研究

有学者对黑龙江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涉及到特殊教育政策的某些方面,比如特殊教育的对象的确认,在特殊教育对象范畴的确定方面,黑龙江特殊教育对象的分类比较笼统,但是特殊教育的范围广。而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对象的分类主要侧重学龄儿童,并且分类特别详细。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黑龙江特殊教育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是政策的保障上,需要借鉴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实施的经验。台湾强调了政府应加大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支持,同时应倡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特殊教育事业,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不同层面上的台湾地区和内地特殊教育政策比较

研究表明,在立法方面,台湾地区对特殊教育工作十分重视,通过一系列特殊教育会议、咨询报告和官方《身心障碍教育报告书》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特殊教育政策。而目前,我们内地尚未制定单独的《特殊教育法》,只在《残疾人保障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涉及残疾儿童教育问题。

(三)关于台湾地区与内地特殊教育政策比较的评价

综上所述,学者对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内地特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有些方面尚待深入:

第一,对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及实施各方面,大多研究只是从台湾地区进行阐述,根据台湾地区发展的突出点得出一些启示,或只是研究我们内地特殊教育政策及实施存在的问题,应该把两者放在同一问题层面,分类进行分析研究,对比得出启示进行借鉴。

第二,对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政策和内地特殊教育政策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应该多视角的对特殊教育政策法规及实施进行研究。

第三,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拓展对台湾地区和内地特殊教育政策及实施的比较研究,尽可能发掘新的资料,丰富研究成果,这将对以后两岸的学术研究和特殊教育发展有更加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13][30][31]兰岚,兰继军,吴永怡.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及对大陆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8(12).

[2][12]商秀梅.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制体系建设简述[J].博览,2006(10).

[3][9][28]赵德成.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律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3(2).

[4][27]冯伟雄.法律保障、理念引导、社会参与—台湾特殊教育的经验与启迪[J].广东教育,2014(9).

作者简介

靳凯姣,河南三门峡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教育比较研究;

王小丁,四川内江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教育史研究。

作者:靳凯姣 王小丁

特殊教育法演变及特殊教育论文 篇2:

教育立法要有“十双眼睛”

教育立法要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体现教育规律和教育现象的统一,体现国家需要和人民期盼的统一。

实行“依法治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最初的无法可依,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我国教育立法工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教育法律中局限性、滞后性、不科学性的一面愈发凸显。加强教育立法工作,需要有十种看问题的角度,也就是“十双眼睛”。

一、炯炯向前:聚焦教育前沿问题

目前正式颁布并施行的教育法律有《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位条例》(修订)《义务教育法》(修订)等7部。可是,日趋多元的教育形式、日益丰富的教育内容,呼唤的是点更多、面更宽的教育法律,要求立法者增多视点,拓宽视野,延长视线。“在家上学”“可汗学院”“慕课”等热点词汇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相关专门法律予以规范。

二、频频回眸:积极修订过时条款

现行法律中的一些条款,在一定时期的确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已不符合现今教育的需要,应用于实践中已很难“梳理得清,解释得通,适用得准”。过时的条款分为两种:一是完全落伍于时代,要抓紧时间废止;二是略微跟不上时代,要下大力气完善。比如,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使非营利民办学校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因而有必要取消《教育法》第25条第3款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限制。

三、举首仰望:配套国家政策方针

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虽然在制定机关、表现形式、实施方式等多个方面有所不同,但在共同致力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终极目标上是共通的。教育立法要善于从教育政策中谋路子、找灵感。比如《教育规划纲要》在“发展任务”部分涉及了八个教育领域,因此我们便知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缺乏专门法律;在“体制改革”部分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六个改革重点、难点,因此我们便知《考试法》《学校法》等应提上立法日程。

四、垂首俯瞰:紧盯教育教学一线

教育立法,要源于教育一线,服务于教育一线。实践中,一些学校挂着“素质教育”的牌子,干着“应试教育”的活计,用考试分数透支学生身心健康,用标准答案磨平学生创新潜能。还有一些学校虽推行减负,但是“禁得了校内,禁不了校外;管得住教师,管不住家长”。学校里被教师“减的负”,又被家长在校外辅导机构里“增起来”。200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修订)第3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将素质教育的理念确定下来。但以《教育法》为代表的、在此之前制定实施的其他大部分教育法律,都对素质教育没有涉及,因此亟需修订。

五、望眼欲穿:透过现象把握规律

教育立法,要认识和利用教育规律,限制有悖教育规律的行为发生。如一些幼儿园迎合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在大班中教授,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办小学预科班,揠苗助长有悖于儿童成长规律,这也是《学前教育法》亟需出台的缘由之一。再如教育行政部门对自身职能定位不准,在各界对学校去行政化的大声疾呼中,对学校的各种干预并未显现出放缓趋势,尚未真正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为此,需要有部《学校法》保障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保障教育家办学的自主权。

六、刮目相看:立法焦点应时而变

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富于变化的,实际问题是不断演变的,教育立法在不同阶段应承担起不同的责任。以前,由于“天地君亲师”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屡有发生,教育立法主动担起责任,《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都规定了禁止体罚的条款。如今,教育惩戒问题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很多教师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愿、不敢去行使惩戒权。因此,现时的教育立法者应当主动担起另一项责任——明确教师的合法惩戒权,让惩戒权在有监督、有保障、有规范的阳光状态下安心行使。

七、微观细察:用细节增强可诉性

不患法之无有,而患法之不明。“疏而不密,粗而不细”,是我国教育立法的一大弊端。比如,《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有“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经教育不改”缺乏一个标准,于是,对教师体罚行为的处理,在实践中表现为两个极端:或者处理太“松”,知而不报,报而不究,究而不彻底;或者处理过“严”,对教师直接开除,矫枉过正,违背执法初衷。歧义是法律之癌症,细节是法律之生命。要把原则化的东西细节化、把弹性化的东西标准化,提高立法技术,增强教育法的可诉性。

八、大而观之:立法要有平衡艺术

法律一向“凛然不可侵犯、威严不可抵触”,教育则始终要“温柔、温情、温暖”。教育立法不能唯法律马首是瞻,也不能唯教育情怀独尊,要将法律之刚和教育之柔置于天平的两端,努力找到“平衡点”。比如,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由学校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单从法律角度看,没有问题。但从教育实际来看,一些学校不敢再组织春游、写生等活动,甚至把可能有危险的单双杠都撤了,禁止学生在校园内追逐打闹。出台《校园安全法》,更合理地确定学校责任,健全事故调解、诉讼机制,完善保险体系,保护孩子们“跑跑跳跳、喊喊叫叫、打打闹闹、哭哭笑笑”的权利,协调好法律与教育之间的微妙关系,使二者有机融合、贯通一脉,需要立法技术,更需要立法艺术。

九、瞻前顾后:明义务更要确责任

一些教育违法事件,其处理往往不遂人意,其结局往往不了了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教育立法不乏“义务条款”但缺“责任条款”,让有关部门“想罚不敢罚,敢罚不能罚,能罚不知怎么罚”。比如,《职业教育法》第11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由于没有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在实践中,较难奢望一些政府机关自觉遵守、严格照办。因此,教育立法要把“健全法律责任”作为重中之重,让该维护的得以有效维护,对该惩处的予以有力惩处。

十、左顾右盼:取经国外立法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在漫长的法治进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要善用这些“他山之石”。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布朗控告教育委员会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案件,一次次唤起了美国民众对特殊儿童公平受教育权的意识,掀开了特殊儿童家长全面参与特殊教育立法的序幕。家长参与立法,有利于法律真正反映特殊儿童诉求,保护特殊儿童权益。目前,我国在《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中规定了特殊教育的有关条款,但远不够全面和具体。或许今后在《特殊教育法》的立法工作中,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特殊儿童家长的参与度,以使立法“在体系上更合理化、在内容上更人性化、在运行上更高效化”。

教育立法工作迫切而必需,任重而道远,既要有“立足实际”的姿态,又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要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体现教育规律和教育现象的统一,体现国家需要和人民期盼的统一,让教育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交相辉映,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程路

作者:张忠涛

特殊教育法演变及特殊教育论文 篇3:

中国残疾群体受教育权保障研究

摘要:《残疾人权利公约》提出:“确认残疾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本文从残疾人在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社会态度与环境障碍两方面入手分析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实现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受教育权;社会态度;无障碍环境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可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已达8502万人。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有未入学适龄残障儿童9.1万人,其中视力残障儿童0.6万人,听力残障儿童0.6万人,言语残障儿童0.6万人,智力残障儿童2.8万人,肢体残障儿童2.8万人,精神残障儿童0.3万人,多重残障儿童1.3万人。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等方面教育的权利,其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要求国家提供教育机会的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是公民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国家必须为公民接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残疾人机会均等规则》规定:“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内,应向各种类别和不同程度残疾的男女儿童,其中包括重残儿童,提供义务教育。”

《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序言中提出,“确认残疾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由此可见,对于残疾的定义,不能简单地认定为个人身体或精神上的生理缺陷,而应进一步认识到残疾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社会观念与环境障碍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基于《公约》序言对于残疾概念的解释,将从社会态度和环境障碍两个方面入手探讨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实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实现的现状

1. 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方式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并行的教育体系,并已形成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特教班和特殊教育学校为主的残疾人义务教育体系。根据《2012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我国残疾儿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仅占8.9%,进入普通学校特教班就读的仅占0.3%,大部分的残疾儿童接受教育采取的是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

2. 残疾人受教育程度

根据《2012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2012年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全国平均水平为71.9%,城镇该比例为74.2%,农村为71.4%。此外,与普通适龄儿童受义务教育程度相比,残疾儿童的受义务教育比例仍与之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目前有36.9%的残疾人从未上过学,即使上过学,大部分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偏低,主要为小学水平。能够完成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残疾人仅占7.3%。

二、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所面临的社会态度与环境障碍

1. 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所面临的社会态度

(1)教师的态度。目前教师队伍对于残障问题认识有欠缺,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不足。大部分教师对于残疾学生抱有较低的期望值,对他们的学习要求较低。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残疾学生难以享受与普通学生相同的教育质量。(2)残疾孩子家长的态度。大部分的残疾孩子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普遍较低,总是希望尽可能地保护孩子,普遍认为孩子受教育程度不必太高或继续接受教育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大部分残疾学生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教育后便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3)同学的态度。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与非残疾普通学生共同学习、生活,普通学生对于残疾学生持积极正面的态度将有利于残疾学生在学校中更好地展开学习与生活。(4)残疾人自身的认知态度。在针对残疾人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残疾人很介意听到“残疾”二字并且认为自己在就业、婚姻过程中受到了歧视,这也是大部分残疾人在心理方面存在障碍,不愿意参与社会生活或者与他人交流的原因所在。

2. 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所面临的环境障碍

(1)学校建筑设施中的物质障碍。几乎所有的普通学校都无法为残疾人就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无障碍物质环境。大部分普通学校都没有建设适合残疾学生通行的专用道路,许多学校公用设施的建设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残疾学生在就学过程中会遇到的活动障碍。(2)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障碍。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视力残疾学生需要适用盲文教材或多媒体教材,而针对普通学生配备的教材很难达到他们的学习需求。智力残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统一编订的教材很多时候存在理解上的能力不足现象,但目前普通学校中鲜有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编订的教学教材。(3)接受更广泛的教育时面临的信息获取障碍。一方面,我国目前针对残疾人尤其是视力残疾人的无障碍格式版本的图书很少,很难达到满足残疾人自主学习的需求,这使得我国的残疾人在查阅文本资料时面临较大的障碍。另一方面,网络已经成为新兴的自主学习手段,但针对残疾人的网络无障碍学习环境尚未及时建立起来,这使得残疾人尤其是视力残疾人与听力残疾人很难平等、充分地获取并享有学习信息。

三、相关的政策建议

1. 强化针对残疾人特殊教育的教学能力

(1)培养专业的残疾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2)提供高质量的教材,灵活安排教学课程。应当在教材的编写过程当中,成立专门的残疾学生教材编写小组,编写针对残疾人学习需求的高质量教材,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质量。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采用更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2. 改善社会意识对残疾学生受教育权有效实现的影响

定期组织学生家长的培训活动。对于参加培训的家长应当同时包括残疾学生的家长和普通非残疾学生的家长。一方面,残疾学生的家长普遍对残疾学生的受教育能力持消极态度。另一方面,有部分的普通学生家长对残疾学生情况欠缺了解,普遍持有排斥心理。因此,定期组织学生家长的培训活动有助于家长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残疾学生的情况,改善对残疾学生的消极心理,间接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

3. 建设无障碍物质环境

相关部门尤其是校方应当在建设校园学习、生活设备时预先设计适应残疾学生的设备,不能因为普通学生占多数而忽视了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针对建设无障碍物质环境,一方面需要校方在建设校园设备时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权益,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部门监督校方建设。

4. 及时修订相关法律以适应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义务教育法》对残疾人的表述为“语言残疾、视力残疾和智力残疾”三类,而《残疾人保障法》则扩大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八大类。可见,《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范围过窄,需要根据《残疾人保障法》中对于主体的限定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实现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普遍实现。

5. 建立针对残疾人特殊教育的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

目前残疾人受教育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没有明确的残疾人受教育权的监督机制,残疾人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欠缺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督,致使一些学校及部门不重视残疾人教育事业。另一方面,残疾人受教育权遭受侵害时,欠缺明确细致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得在残疾人受教育权受侵害时,相关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残疾人受教育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我国应当及时建立针对残疾人特殊教育的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残疾人受教育权遭受侵害时的责任主体,加强对残疾人受教育权实现过程的有效监督,实现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实现残疾人像普通学生一样平等、充分地受教育的权利。

参考文献:

[1]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OL] http://www.cdpf.org.cn/sytj/content/2012-06/26/content_30399867.htm

[2]柴梅,王静.我国残障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检视与反思[M].残障权利研究(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李泽慧.对随班就读师资培养中现有政策法规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4]陶月,马洁菡.视障者对受版权保护作品的获得权[M].残障权利研究(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张丽莉.关注学前特殊需要儿童发展学前特殊教育事业[J].现代特殊教育,2010(12).

[6]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6).

[7]邓猛.双流向多层次教育安置模:全纳教育以及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4(6).

[8]庞文,于婷婷.论残疾人的教育增权[J].中国特殊教育,2011(7).

责任编辑魏文琦

作者:仇墨涵

上一篇:电力信息危险源信息网络论文下一篇:降低供应链总成本提升效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