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殊教育论文

2022-04-15

【提案背景】近年来,江苏省农村特殊教育还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随班就读面广、量大、管理困难,送教上门条件限制流于形式;医教结合发展步伐缓慢,康復训练尚存较大空缺;师资编制人员结构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职称评聘存在瓶颈;教育经费尚显不足,办学规模有待完善和提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特殊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特殊教育论文 篇1:

浅析农村特殊教育现状与策略

摘  要:本论文探讨了农村特殊教育当前存在的现状,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视,学校为特殊教育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更重要的是针对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的这一话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特殊教育;现状;想法

我是一名乡镇普通小学教师,长期从事普校教育教学工作,2016年由于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的推进,我有幸与特殊教育结缘,经过这几年的特殊教育工作的实践,收获多多,现将自己对农村特殊教育工作不成熟的想法略述于后与各位特教同仁共勉。

一、旺草镇特殊教育现状

(一)基本情况

旺草镇位于绥阳县城北部,总面积272平方千米。共辖14个村居。2019年,全镇总人口69881人,现有7-15周岁适龄残疾少年儿童74人(听力残疾2人,视力残疾6人,智力残疾30人,精神残疾2人,言语残疾5人,肢体残疾29人),已有11人进入绥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就读,26人在本镇随班就读,8人在外镇随班就读,7人在县外就读,送教上门21人,1人已毕业,入学率100%。

(二)组织重视、领导关心

2016年,为了把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开展得更好,旺草镇中心学校多次召开会议,安排布置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学校领导认真研读文件,细则。积极主动向绥阳县教育局、绥阳县残联、绥阳县特殊教育学校、旺草镇党委、政府请示,得到了绥阳县教育局、绥阳县残联和旺草镇党委、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旺草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到学校关心特殊教育工作。并于2016年6月8日,专门成立了以镇分管教育领导为组长的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旺府通【2016】96号文件《旺草镇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的通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县教育局领导和绥阳县特殊教育学校领导及专家多次深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时时为旺草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的开展指导方向,保驾护航。

(三)队伍齐心、扎实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为确保任务落实到位,我们始终把特殊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极大的重视和热切的关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育专干具体负责的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把“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写进旺草镇中心学校工作计划,真正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并制定了《旺草镇中心学校特殊教育工作计划》《旺草镇中心学校特殊教育安置实施方案》等。

2、狠抓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

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资源教室具有为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资源教室做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其专业化建设为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3、扎实开展残疾儿童辅导工作

我校将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的管理,作为常规工作常抓不懈。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是一项比较困难而复杂的工作,面对这个特殊群体,我们有责任让他们享受与正常人同样的教育,因为,他们也将走进社会,也是国家的公民。正因为如此,学校应给予更多的关爱,为他们的特殊需要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增强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4、初显成效,看到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几年的日子里,在绥阳县教育局,绥阳县特殊教育学校,旺草镇人民政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通过学校领导和辅导教师的努力,我们的特殊教育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旺草镇中心学校被评为2018年县级殊教育先进集体。马应涛陈仕洋被评為县级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学生经过老师们的辅导个个都有了改变,旺草小学的随班就读学生通过到资源教室学习,基本学会了有趣的手工创作,陈星宇,骆弟杰同学表现较好。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配备不足不专业:旺草镇现有完全中学1间,完全小学9间,涉及随班就读学生21人,送教上门对象21人,资源教室3间(旺草中学1间、旺草镇旺草小学1间,旺草镇实验小学1间)。

2、教师参加特殊教育培训少,教学方法不成熟。由于特殊教育这项工作在我们农村开展时间不长,2016年始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的一定的有效的模式,可以说大部分都还在磨合阶段,有的可以说还是一片陌生,从头开始。

3、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师积极性无法调动。

二、不成熟的想法

(一)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教育的发展如此,特殊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当前特殊教育,特别是农村特殊教育方面的人才欠缺相当严重,我们应当借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东风掀起乡镇特殊教育的高潮。

(二)经营基地,培育种子,提升业务,辐射乡村。2018年11遵义市教育局组织了“遵义市特殊教育工作坊主持人培训项目”学习。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都要作为坊主组建一个特殊教育工作坊。各地应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组建好,经营好工作坊。

(三)建立健全农村特殊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目标决定方向,态度决定成败,思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切就是空谈。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特殊教育工作管理办法,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四)经营好家校之间的桥梁。如何经营好,关系到一个个孩子的成长与未来。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结构的完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1]。

(五)经营好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普校是融合教育实施的主体,资源教室是推进融合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及平台,当学生有特殊教育需求时,可通过获取资源教室有针对性的支持性服务更好地融入普通教育环境,使其学科、社会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2]。

参考文献

[1]  龙伟.专门学校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及矫正[J].贵州教育(教育教刊),2019,19(10):12-14.

[2]  詹世英.建构资源教室课程,为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适合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教育教刊),2019,(09):25-28.

作者:陈应鹏

农村特殊教育论文 篇2:

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江苏农村特殊教育

【提案背景】

近年来,江苏省农村特殊教育还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随班就读面广、量大、管理困难,送教上门条件限制流于形式;医教结合发展步伐缓慢,康復训练尚存较大空缺;师资编制人员结构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职称评聘存在瓶颈;教育经费尚显不足,办学规模有待完善和提升。

【具体建议】

1.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不断促进特殊教育转型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残联、民政、医疗等相关部门成立区域特殊教育指导和管理中心。随班就读要由特教学校专任教师负责,计入工作量并健全考核机制,对涉及的普教教师要定期培训考核。为每一位随班就读学生制定成长档案,并积极探索初高中随班就读模式。送教上门,要由特教部门牵头,协调医疗、残联、社区等共同送教育、送医疗,让无法入学的重度残疾儿童享受到特教医疗资源。

2.积极开展医教结合研究,健全医教结合工作机制。设立若干所农村医教结合实验学校,健全医教结合工作机制,统筹特教学校、卫生部门、学校所在社区,以及学生家庭资源,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康复。重点开展自闭症、脑瘫儿童的医教结合康复研究。对现有康复机构的特教学校要落实专人管理,配齐师资及康复器材。

3.优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医疗方向的院校开设针对特殊教育方向的专业。对于在职教师,要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完善知识结构,由单一型特教教师向综合型特教教师发展。鼓励特教教师报考多种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并在职称评聘等方面向有多种技能的特教教师倾斜。特教教师的职称评聘要由相关部门单列,增加特教类别,引领特教师资的专业发展。

4.健全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动十五年免费教育。 对于至今尚未达到6000元年生均公用经费(省财政规定标准)的地区要出台相关政策,监督执行。目前生均8倍的教育经费还应逐年提高,向10倍、12倍的标准努力,确保特教事业的转型发展需要。学前教育要涵盖三类残疾儿童,确保每一位残疾儿童得到三年学前教育。要着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家联合打造适合特殊学生的实训基地,拓宽就业渠道。(徐 宾 林志根)

农村特殊教育论文 篇3:

农村特殊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与改革程度,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农村特殊教育现状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题。本文在分析农村特殊教育改革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力求推动农村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进而使残疾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素质。

关键词:教育事业;特殊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 农村特殊教育现状的主要问题

1. 特殊教育理念缺乏,受传统观念束缚

由于现阶段农村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特殊教育观念普遍认识不足,觉得残疾儿童没有接受教育的必要,即使接受了教育,在将来也很难找到工作,无多大用处,觉得只要让他们顺利地生存下去就行了,更多地是只给予温饱上的满足即可。由此忽视了对特殊教育,以及后天特殊儿童的发展情况。很多家庭怕特殊儿童送到学校受到歧视,对于孩子接受教育的愿望不高。

2.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人员精力不足

在当前的农村,农业人口的经济收入与城市人口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人口收入的大部分都基本只够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特殊儿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再生一个。在特殊儿童的长期生活当中,有些因为意外致残的,农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而特殊学校大多集中在城市。

送孩子去城市读书花费大,很多家长选择放弃特殊教育,将培养重心转移到第二个孩子身上,因此,特殊儿童想要接受教育就更难了。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突出教育成绩,将大部分的教育资金投入了普通教育,忽视了特殊教育,使落后的特殊教育与发展较快的普通教育形成了巨大反差。

3. 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政策传达不到位,执行难度较大

一些地方的政府,视特殊教育为负担,舍不得教育投入,为完成特殊教育目标达标工作,只图表面走过场,等检查验收后,就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对于自己辖区内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掌握得比较模糊,并且在政策的执行上始终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有人找才解决,很少主动深入到一些农村特殊儿童家庭中进行政策的宣传与具体情况的了解,也就很难统一解决辖区内特殊儿童的入学问题。

4. 随班就读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

在特殊教育的改革中,对于特殊教育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跟随就近的学校进行随班就读,但在真正的落实过程当中,很多学校和老师不愿花费太大精力在其身上,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让随班就读的儿童受歧视,性格孤僻,而特殊儿童家庭也没有过多精力来进行陪读,而学校相关的一些特殊教育设备设施缺乏,专业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更是薄弱,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因此即使有学校愿意接纳特殊儿童,对其的帮助也是小之又小。

5. 特殊教育学校分布不均,师资力量不够专业

中国残疾儿童数量多,80%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但是特殊学校一般都集中在一些县级以上的城市,并且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专业师资明显不足。

二、 解决农村特殊教育发展的措施

1. 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大特殊教育政策的宣传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有关规定。特教学校的老师要深入到农村的特殊儿童家庭,对相关的特殊教育法规政策和优惠措施进行解释说明,传达加强关于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开展特殊教育的深远意义灌输。对于本辖区的特殊儿童人数及时进行统计,对于愿意对孩子进行特殊教育的家庭,由政府出面进行统一的组织安排进入就近的特殊学校进行学习。

2. 加大对农村残疾儿童教育的投入力度,办好特教学校,满足特教需要

财政支出,加大对特殊教育的倾斜力度。在政府财政的支出上,一定要扩大特殊教育的所占份额,加大对特殊学校的扶持,使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和师资力量能够充分满足残疾儿童就学的需要,同时在此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具体情况,对特殊儿童家庭的生活给予一定帮助,减轻特殊儿童家庭的负担,增加特殊儿童家庭对进行特殊教育的愿望。对于一些偏远地方的农村,进行特殊班级的随校配置,即在普通学校设置一个特殊班级,配置一个特教老师,以满足特殊教育的基本需要,同时根据普通学校的特殊儿童人数再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

3. 制定解决特殊人群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特殊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开展学前教育可以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尤其对智力康复、语言康复起关键作用。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做好残疾人的教育工作,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凭借在某些专业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使残疾学生顺利就业,从而在根本上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如果忽视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高中和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导致许多残疾学生毕业即失学或失业,其中许多残疾学生初中毕业后又回到了原先的生活状态,从而从整体上影响了残疾人素质的提高。因此,政府要加大对特殊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针对个人特点安排相关的工作和支持其进行自主创业,进而扩大特殊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4. 加强特教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特教老师的专业化程度

农村之所以存在残疾儿童教学机构力量薄弱的问题,特殊教育岗位师资的匮乏也是抑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在特教师资管理方面,切实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不断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走“年轻化”、“专业化”、“教研化”的教师发展之路,接受当前比较先进的特教思想的熏陶,传授最新的特教技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特殊教育岗位教师,从而提高特教老师的专业化程度。

5. 呼吁社会各类公益团体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帮扶

在当今这个逐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社会里,社会各类的公益团体在帮助弱势群体与教育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关乎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残疾儿童的成长,因此,呼吁各类公益团体应加大对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帮助,在物质上给残疾儿童的家庭及学校设施的改善以支持,在精神等多方面给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以鼓励。最终使广大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逐步完善。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关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关乎“中国梦”顺利实现,因此,特教学校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农村残疾儿童家庭以及各类公益团体的共同支持与努力,为了孩子们的明天,让我们携手前行。

作者:陈连琴

上一篇:公路桥梁管理论文下一篇:会展旅游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