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论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特殊教育学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学校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学校文化建设,因此,对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进行进一步加强,可以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上来,不仅如此,还能使办学目标进一步实现。本篇文章主要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论文

特殊教学学校多媒体技术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堂的意义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门课程的教学都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知识的讲授。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即使面对的需要培智的学生,教师也要针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相应的美术知识与社会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等充分融合起来,从而构建知识性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培智策略;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辅助资源,这样可以让学生与小学美术学习的距离进一步拉近,提升教学效果。

一、培智学校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相应的美术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审美情感。以往的绘画课堂教学就只是老师的言传说教,完全就是照搬课本的无聊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模仿绘画。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转变过来,对于具体的绘画过程进行细化,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绘画中的技巧。同时,多媒体可以播放有声有色的图像,从而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是对有些较为抽象的美术知识,单凭教师的讲解效果并不良好,而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轻松掌握相应的美术知识,从而获得不错的学习效果。

在特殊学校,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转变过来,就要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其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参与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由于智障学生在学习中不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就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于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有效激励学生知识探索,给予学生学习动力,它是激发学生潜力的重要手段。当智障儿童进行学习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有着自主的学习情感,才会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思维,去思考,去实践,最终在相应的美术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小学美术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展示一两张图片,或者在黑板上展示出自己的作品,引导儿童对相应的绘画知识以及绘画技巧进行充分的了解,当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再进行引导。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显得比较单一,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显得比较被动,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平时生活中不能展示出来的绘画作品充分展示出来,以及通过动画的方式,将整个绘画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在观看的的时候,可以调动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不错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对《春天来了》进行学习的时候,单凭教师如何通过语言描写也无法准确展示出春天之美,并且每个人欣赏美的形式和表现都是有所不同的,也许教师描绘出来的春天美景,对于学生来讲并不觉得非常美丽。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或者借助于自己的观察经验,都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而借助于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小视频或者图片,可以将春天到来之美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看到春天处处洋溢着美丽画面的时候,内心深处会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思维来考虑自己该如何进行绘画,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激趣作用。

三、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展示美术教学目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确定相应的学校目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学生欣赏相应的美术作品,对美术作品的形成过程和艺术风格进行不同层次的把握,并且能够自主探究,进行一些浅显的绘画。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借助与多媒体,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进行初步了解,并且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对待美术作品,感性认识独特的美术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美术感受能力。借助于多媒体,在模拟中将学生带到作品进行体验感悟,在全方位欣赏美术作品之后,这样就会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良好的情感,从而展示自己的情感。。学生保持了相应的探索兴趣,才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具体的学习中。借助于学习,引导学生借助于线条,勾画出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美术作品。

比如,在对《小画框》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就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自己绘画一幅美丽的图画,然后用相框将它裱出来,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是很感兴趣的,毕竟这样的作品悬挂在墙上会受到他人的关注。教师可以针对这样的学习实际,如果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目标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借助于信息技术能够降低美术知识难点

因为特殊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不高,甚至很多学生都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教学的时候,涉及到审美情感的,就显得比较困难。教师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问题,一到学生这儿就变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将一些知识难点充分展示出来,尤其是面对年龄结构尚小的学生,如果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讲解,学生并不能有效理解。只有少部分学生能领会教师所讲的技法、要领和表达意图,而更多的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重难点,不能对具体的绘画方面进行充分的掌握,因此导致了美术成为了学生消遣的一种方式,并不能绘画出符合要求的作品。而借助多信息技术,就能直观地向学生呈现出绘画中的难点,学生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信息中,直觀地感知、反复揣摩绘画技巧和要领,从而能够很轻松地将绘画说需要的要领、步骤和技法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把握孩子的学习实际,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相应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美术创作保持良好的兴趣,积极主动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借助于相应的美术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降低学生绘画难度,让学生很容易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相应的绘画活动中,通过不断的引导,让学生的绘画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上海文艺出版社编;美术欣赏手册[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2] 吴忠恩;浅析美术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J];吉林教育;2019年第2期。

作者:王忠玉

第二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研究

摘要:学校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学校文化建设,因此,对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进行进一步加强,可以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上来,不仅如此,还能使办学目标进一步实现。本篇文章主要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 特殊教育 办学研究

前言:学校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学校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其不但可以使学校全体师生的力量被凝聚在一起,还能使学校的全体师生受到激励,而对教育的创新和学校的发展进行进一步推动。所以,必须要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进一步加强,进而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上来,使办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但是对于现阶段大部分的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其并没有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实际的实践也不够充分,进而影响学校文化的全面建设。

1、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基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当前阶段的最新任务,其不但能使学校的特色进一步被彰显,还能使学校的竞争力全面提升上来。对世界上的各类名校进行深入的剖析,可以发现,所有学校的建设重点都是学校文化的建设,举例来讲,对于世界非常著名的聋人大学-加劳德特大学而言,其有一句这样的教学理念“聋人除了听,什么都能做”,该句话不但深得世界各国的聋人之心,还被聋教育界作为典范。该理念不但进一步贯穿到大学办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还对每一位聋人产生了非常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并且还使世界各国的聋人以及相关从事聋人教育的健听人的思想被影响着。由此可见,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进一步加强,使使特殊教育学校得以办好且实现更大发展的最主要方法。

2、正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四个层面

2.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体现最基础取决因素就是学校的物质文化,其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重要载体,而且该文化因素具备实物形态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特殊教育办学也越来越重视,而且将大量的经费投入了进来,以往的破旧宿舍得到了全新的改建,添置了现代化先进设备,使整个特殊学校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其对硬件条件的改善知识最为基础的文化建设内容,还要将独特的文化内涵赋予到这些设施中,进而使学校的群体成员观念和行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2、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内部的教职工在进行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活动,就是学校文化建设,而且其将学校的精神面貌以及学校的实际作风均以一种动态化的方式全面体现出来。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其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相应的组织活动建立进来,因此,学校必须要将属于自身特色的学校仪式以及相应的学校服饰进一步形成。举例来讲,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其与普通学校不同的一点,就是升旗意识,对于聋生而言,其在唱国歌时,都会将手语的方式应用进来,进而“唱”国歌,而且基于手势的国歌打法特点,可以将特殊教育学校的行为文化进一步体现出来。

2.3、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的制度文化有两方面的组成内容,即学校组织结构和学校管理制度。就学校的组织结构而言,其主要就是指学校自身为了使学校的目标进一步全面实现,进而将内部各组成部分以及关系的形式全面筹划和建立进来,此种形式不但可以进一步确定学校内部各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还能对校内成员的实际工作规范进行确定,此外,还能明确相应的管理人员责任和义务。所以,学校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应的组织结构是否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会进一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及发展。对于学校管理制度而言,其就是指学校在实际建设和实践的过程中,將一些具备强制性的条例和规定制定进来,举例来讲,教学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其能使学校的教育效果进一步得到保证。与此同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其在对各项制度进行实际制定的过程中,要以学校自身的特殊性进行全面的考虑,举例来讲,对于聋人特殊学校而言,其必须要以聋生的依靠视觉接受信息的特点作为主要的依据,进而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明确手语和书面语的教学制度,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2.4、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其不仅代表着一种态度,而是代表着一种精神和习惯,其存在于学校内部的每一个师生之间,而且师生的言谈举止均会将其体现出来。在对学校的精神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内容的丰富性,其不但要将办学的价值全面体现出来,还要将将相应的办学目标和思想理念全面展示出来,不仅如此,还要有属于自身的办学特色;此外,还要将相应的校训、校风、学风等构建进来,进而使学校的精神得以全面体现。对于学校的精神而言,其不但起到的引导的作用,还能对校内的师生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虽然其自身的强制性并不明确,但是还需要将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进而,进而使刚性规范与柔性规范全面结合在一起,进而使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结语:总而言之,本篇文章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要想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上来,就要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不但要对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建设,还要对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全面的建设,只有如此,才能使特殊教学学校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益党.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内涵[J].教育现代化,2016,3(23):90-91.

[2]王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内涵[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30(04):94-96.

作者:刘雪玲

第三篇: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3):学校健康教育需求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为教育部门修订相关政策,完善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国26个省(市),采用阶段整群抽样共调查中小学校153所,接受调查学生8 008名,家长8 008名,教师771名。结果 学生、家长、教师对学校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求顺位有所不同,并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方式存在一定的选择倾向。结论 学校健康教育内容框架的形成必须与学生的整体健康需求以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学生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应进一步探讨学校健康教育适宜的课程载体,以便为学生提供系统、可操作、实用的健康知识、技能和实践。

【关键词】 健康教育;卫生服务需求;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诸多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需求为依据[1]。1992年,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颁布《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2],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指南,至今已近15 a。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群疾病谱发生变化,中小学生也面临新的健康挑战。该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为教育部门修订相关政策,完善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涉及受教育者和实施教育者两方面,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相关人员。鉴于小学生对问卷的理解能力,需求研究仅选择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际调查全国26个省市(包括2个直辖市和24个省、自治区),共调查学校153所,其中中学76所。接受调查学生共计8 008名,其中有效中学生3 974名(男生1 881名,女生2 093名)。同时,调查家长8 008名,教师771名(来自小、中学分别为387名与384名,各占50.2%和49.8%)。

1.2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研究有关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由研究者参照教育部、卫生部1992年联合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以及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GB/T 18206-2000):《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2-3]中所涉及的要点为基础,自行完成设计《中学生调查问卷》与《教师调查问卷》、《家长调查问卷》。问卷内容除一般情况,有关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外,还涉及对学校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教材等问题的需求等。问卷均经过预试验和专家论证。同时,制定半结构访谈提纲,包括《教育部门分管教学领导访谈提纲》、《学校领导访谈提纲》、《任课教师访谈提纲》。对主要涉及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教育政策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如教育部门主管领导、学校校长、课任教师等进行个别深入访谈。

1.3 数据分析 问卷回收后,剔除不合格问卷,对合格问卷重新编码,用EPI data 2.0建立数据库,采用平行双录入和逻辑检错的方法进行数据录入质量控制,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仅对合格问卷中的应答项目进行统计)。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χ2检验(包括确切概率法)等。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需求与学生主要的健康问题 问卷中涉及的健康知识需求包括个人生活方式、食物营养、伤害预防、心理卫生、青春期发育等14个方面,分别对学生、教师、家长3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健康知识需求方面,学生提出的前5位是人际交往、缓解压力、心理卫生、食物营养、健康生活方式等,而怀孕避孕知识、艾滋病和性病预防知识排在最后。按不同教育方式划分,目前采用独立授课组的学生对健康知识需要的顺位与总体略有差别,渴望了解营养知识上升至第3位。独立授课组学生想了解环境与健康、预防伤害与安全、体育锻炼与健康、近视、龋齿等常见病预防、人际交往的比例高于分散授课组的学生。而分散授课组学生想了解怀孕与避孕、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的比例高于独立授课组。

教师对学生应该主要掌握的健康知识的观点与学生有所不同。就总体而言,教师提出的知识内容居前5位的分别是个人卫生、体育锻炼与健康、环境卫生、心理卫生、伤害预防等。虽然采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学校对知识需求的序位有所不同,但依然集中在此5个方面。另外,还有6.7%的分散授课组教师和5.8%的独立授课组教师提出学生还应该掌握自我保护、道德伦理等知识。

家长认为子女在该年龄阶段应该掌握的主要健康知识也与教师不尽一致。保护视力一项上升至首位,其他居于前5位者依次为环境卫生、体育锻炼与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伤害预防等,排在最后的为艾滋病预防。同样,存在不同学校类别的差异,分散授课组的家长将食物营养上升至第5位,独立授课组将预防龋齿上升至第5位,而伤害预防在2组中均下降至第6位。此外,还有8.1%的家长觉得孩子应该掌握一些其他的健康知识,其中以自我保护、个人卫生为主,分散授课组家长的比例高于独立授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就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健康或行为问题,研究问卷设计20余项。教师认为,挑食、不注意食品卫生、近视、偏食、缺乏锻炼是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前5位主要健康或行为问题,吸毒、过早性行为、受他人性暴力/性骚扰、酗酒、情绪不稳定则位居后5位。此外,还有2.4%的教师把经常上网、睡眠时间不足认定为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近视、不注意食品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道路意外、校园安全等被家长认为是孩子出现的前5位健康问题,与教师的观点相近;酗酒、吸毒、过早性行为、吸烟、轻生/不尊重生命被排在后5位。此外,上网、早恋、因课程重导致睡眠时间不足也同样被家长提出。

2.2 对现有学校健康教育的态度 通过定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超过90%)中、小学生都认为学习健康知识很重要,并喜欢学习健康教育知识;有73.0%的学生认为健康比学习重要。由此反映出学生对健康教育的态度倾向。99.7%的教师对健康教育也持肯定态度,99.6%的分散授课组教师和100.0%的独立授课组教师认为在学校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有必要。定性研究也显示,多数教师十分认同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同时,97.7%的家长也认为学校有必要为孩子提供健康教育。

2.3 对学校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 问卷设计了3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学生、教师、家长的选择倾向有所不同。由表1可以看出,在单独授课、分散教学和两者相结合3种方式中,2组学生倾向单独授课和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比例大于单独授课和分散教学,而分散教学相对来说不为他(她)们所喜欢。对学生倾向学校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的方式进行比较发现,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倾向两者结合的比例>单独授课>分散教学。

教师倾向在学校中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见表2。结果显示,在单独授课、分散教学及单独授课与分散教学相结合3种方式中,教师选择单独授课所占比例最高,分散授课方式最低。比较分析发现,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其选择比例进行排列,其顺位为倾向单独授课>两者结合>分散教学。

学生家长倾向学校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也是以单独授课所占的比例最高,分散教学最低。此外,还有1.2%的家长提出通过电视、宣传片、图片展、讲座等方式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家长选择的教学方式排位与教师相同。见表3。

3 讨论与建议

3.1 现有健康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近视、不良饮食习惯与食品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交通安全和校园安全等被家庭和学校认定为学生最常见的主要健康问题。在对学校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求方面,学生、家长、教师的顺位有所不同。学生把发展个人心理社会能力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渴望了解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卫生;教师、家长更多地是与学生现实存在的健康问题相联系,关注视力保护、个人卫生、体育锻炼、伤害预防等直接影响青少年健康和生命的知识与能力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对艾滋病和性病预防的内容均被学生、教师、家长列在后位。此外,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伦理教育的知识也被教师和家长提出。本需求研究以中学生为主要对象,该年龄阶段人群正值青春发育时期,对如何合理、适宜地增强心理调节能力方面的需求较高,教师和家长也更看重学生健康实用能力的发展。但现行的健康教育内容还多仅限于讲解一般知识,缺乏对儿童青少年有效健康保健能力的培养以及技能的实践与发展。由此提示,健康教育内容框架的形成必须与学生的整体健康需求以及社会发展中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学生健康知信行的调查结果也发现,现有健康教育内容与其存在差距[4],主要表现在伤害防范,特别是与学校生活环境相关的运动损伤、校园伤害、学校常见问题和多发疾病的预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青春期保健等。建议根据社会发展的环境,依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健康需求以及现代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要求,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在关爱生命、应急防范、疾病预防、减少和避免健康危险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

3.2 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在对待学校健康教育的态度上,绝大多数(超过90%)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都持认同态度,认为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教育十分必要。在对现有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方式,如單独授课、分散教学和两者相结合3种方式的选择上,学生更倾向采用单独授课和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最不喜欢分散式授课;而教师和家长最肯定的方式均以单独授课为首选,与学生相同,分散教学方式也居于最后。而该教学方式不被认可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实际操作性、学校师资和教学资源受限。提示学校健康教育依然应是未来促进学生健康的主要手段,而学校采用何种适宜的课程载体,为学生提供系统、可操作性强、实用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综合考虑学生、教师等学校主体人群的意见,进一步探索与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的适宜发展模式,将现有不同机构提出并规定在学校开展的各类教育,如艾滋病教育、安全教育、性教育等综合纳入学校健康教育的整体体系,实际解决学校健康教育课时设置、执行能力、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余小鸣 张 芯 石晓燕 周绍英 杨土保 王书梅 朱广荣 柴海鹰 张 兵 王 嘉

上一篇:神经内科护士论文下一篇:初中学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