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教师特殊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育人的成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特殊学校教师特殊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特殊学校教师特殊教育论文 篇1:

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需求内因审视及其路径抉择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培训工程,政策层面的机制创新、师资培育的渠道创新、教学资源的内涵创新,都是推动培训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调研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的现状基础上,多维度、深层次提炼其内因,进而提出发展路径。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资培训;需求;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关于“办好特殊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均特列专项章节规划发展特殊教育,明确提出:“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内因及路径抉择的研究,是进一步完善当前湖南省教师培训体系的重要课题。

一、历史存因与机制体制——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需求内因的审视

(一)宏观引领——师资培训需要有序管理

当下,国内的特殊教育组织管理归属分为两支。教育行政部门主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组织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类同于普通学校的基础学科学习;残联主要针对特殊儿童进行语言、听力和智力的康复训练,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二者在培训的内容上有比较大的差异。近年来,湖南省教育厅以相关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为龙头,在全省有重点、分批次地着力搭建特殊教育培训基地,不断夯实和提升基地建设的规模水平,完善长期固定的培训计划,以保持培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二)中观融合——师资培训需要多元支持

培训的经费短缺是制约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不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湖南省的特殊教育学校虽然持续得到了财政的支持,但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成本相对较高,师资培训的缺口短期内仍然存在。虽然可以按照教师的需求进行分类培训,但是因为工作量与经费投入等因素的顾虑,培训编班以大班为主,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的互动性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微观发展——师资培训需要“双材”并举

一是人材。受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历史发展的客观影响,培训机构或培训学校的师资,来源比较复杂,且具有不稳定性。22.7%的受访者表示,少数的培训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诸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论陈旧等缺陷。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素质有待提升,使得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足。

二是教材。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课程体系有待于进一步构建。在教学科研方面,还缺乏来源于实践反馈的上层设计的系列教材,满足不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同时,教学研究的成果倾向于形式化、标题化,实际成果与教学一线的课堂指导、实训实操技能提升脱节。有14.15%的受访者表示,培训教师或专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指导工作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培训内容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实践教学存在一定距离。

二、创新与突破——适应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需求的路径抉择

(一)观念更新,教康结合适应特殊教育新形势

特殊教育是涵括教育培养、医疗康复训练、社会用人机制体制的系统工程。教康结合的“康”,重在“医治”和“康复”。一方面,利用先进的临床医疗技术,对残疾患儿身心疾病进行專项检查、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医学康复手段,减轻并逐步消除残疾患儿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其正常的身心功能,不断促进人体各方面技能的全面发展。21世纪以来,欧美特殊教育开始将医教结合的方式用于对全纳教育模式下的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并逐步普及到群体教育范畴。在我国,医教结合的教育康复课程也逐渐成为特殊教育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康结合趋势下的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培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创新:一是培训目标。要了解教育及医学康复相关知识,要掌握必要的听障、自闭症、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技能;要能独立快速地完成对特殊儿童障碍特点的评估和诊断,并制定和实施教育康复计划。二是培训内容。要以生理和病理学理论为主要基础,加大听觉功能康复、语言功能康复和运动功能康复三大板块的培训内容比例;要持续巩固语言、认知、学科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康复技能培训。三是培训形式。要针对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的现实特征,科学设计理论学习、技能操作、案例分析、临床实践、经验交流、总结提升等有效环节。

(二)政府主导,先行先试构建师资培训网格体系

一是加强基地梯队建设。制定与完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作用,使其成为培训全省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培训基地;加强各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开放高效的教师培训系统;加强市州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推动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强化师训职能,确保教师培训特别是教师培训任务的完成。加强龙头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积极推进以片区教师培训学校为基础,加强培训、教研、电教等相关机构的整合,构建研训一体、相对稳定的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政府教育部门的统筹下,进一步明晰高校与基层学校在培训中的责权利,加强校际培训合作,逐步建立校内外一体、任务共担、责任分享、合作双赢、开放灵活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形成“基地引领+高校带动+地区培训机构辐射+行业企业参与”的培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建立培训检测评估制度。建立符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特点的检测与评估制度,明确特殊教育学校所在的地区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责任,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进入良性的循环状态。制定强制措施,要求特殊教育学校选派教师参与培训,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在教学和培训的时间协调上给予制度平衡。以一定时间段内参培教师和参培学校的教学质量、竞赛水平和科研成绩作为培训实效的主要衡量标准。要通过制度积极促进培训团队建设,将课堂质量检测和团队培训实效检测结合评价。强化机制与激励机制结合,把教师职后培训作为晋级的重要条件之一,提升教师参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内部挖掘、整合优势,逐步建立完善起现代的开放高效的教师培训系统,形成整体教育培训优势,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三是提升龙头特殊教育院校引领作用。形成中心突出、多点开花、全面联系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合力。首先要充分发挥全省龙头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高校特殊教育王牌专业的作用,把龙头学校、王牌专业办成全省在教育教学、资料信息、校改实践、教育技术、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中心;其次,以各地区特殊教育龙头学校为辐射点,在省级教师培训机构资源传输、技术传输的基础上,通过各地区教师进修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学习中心教研室和各地的科研教育机构,面向本地区开展分层培训、分步培训,重点倾向于偏远地区,使得师资培训能够常规化、普及化,解决各地师资培训数量少、分布散、不同步、不均衡的问题;最后,进一步强化由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1+55”特殊教育联盟的凝聚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政策,尽快出台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具体实施办法,促进特殊教育教育联合体在资源整合、技术服务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为重,三管齐下加强培训主导新内涵

人才——师资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根本。要着力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管理者的培训。培训管理者不仅要有开放的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还要熟悉教师和校长培训的相关业务,具有培训课程开发的能力及计划组织能力。但现有的培训管理者队伍能力水平与这一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所以,要加强培训管理者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二是依托高等院校相关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加强院校自己的专家队伍建设。要采取措施和激励政策,鼓励校内专家深入基层特殊教育学校,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不断提高授课专家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采取更加开放的用人政策和契约机制,在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和基层学校聘请一批知名学者和实操能力强的教学专家加入到培训工作中。通过几年建设,逐步打造出一支责任心强、能力突出、实操性强、专兼结合的培训专家队伍。

管理——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保障。首先,政府及主管部门,要根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加快建立教师培训专业标准、任职资格专业标准和任职资格认定考核标准,进一步推进教師准入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及考核制度的执行,以制度规范教师不断通过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其次,培训部门要切实督促教师和校长接受培训考核和平时检查,并将检查考核情况及时通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逐步将培训考核成绩纳入教师、校长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课程——课程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核心。课程的形式和门类应该注重多元化、时效性与实效性。形式上,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差异性,端正认识,激发兴趣,注重互动启发,合作研讨,深入反思。要通过知识拓展,把课堂培训和实践培训结合起来;要通过项目建设,把培训学习和学以致用联系起来。门类上,要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应坚持特殊教育基本理论课程和国内外最新的康复理念相结合,尽可能开设新的前沿课程,使教师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应鼓励优秀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发本土教材,或在专家的指导下参与国家统编教材的开发,更应该建立培训教师定期定点深入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实践的对口帮扶制度。培训机构或学校应加大制度倾斜,将教材开发建设与师资待遇紧密挂钩,将校本教材的实践使用效果作为教师的教学能力考察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 29613660-10.html,2017-10-28.

[2]肖非,王秀琴,李晓娟.共享阳光:共和国特殊教育报告[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3]孟万金.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特殊教育研究新局面[J].中国特殊教育,2006(1).

[4]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通讯作者:李晖)

作者:杨振

特殊学校教师特殊教育论文 篇2: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育人的成败。我国新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备诊断、鉴定儿童障碍程度,评估儿童学习水平,设计教育方案的能力;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怎样传授知识,更要知道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完成教育任务,还要承担起教育教学研究者的任务,关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不断学习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教育效益。这种全新的要求,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必需同步的要求。

关键词:特殊教育 学校教师 专业化 发展途径

(一)终身学习——培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

1、通过学习建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通过对《特殊教育学校新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学习,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是本次课程设置方案的核心理念,就是说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要打破过去特殊教育着眼于三类残疾学生的缺陷,注重补偿教育的落后观念。科学发展观使我们认识到三类残疾学生身上客观存在的生理缺陷有些是难以补偿的,以往在这方面花费精力太多,却让学生失去了大量的培养能力,发展潜力的宝贵机会。新的课程设置方案提出了“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从三类残疾学生因为听力、视力、智力障碍而带来的学习方面的实际困难,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认知、学习、交往等方面特点的实际出发,注意发挥教師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着眼于三类残疾学生的发展,使三类残疾学生获得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为三类残疾学生科学地设置课程,实行有效教育,提供三类残疾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特殊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观,用全新的科学发展去看待学生;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价值观。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彻底改变以往不适应三类残疾学生实际需要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技术和恰当的教学策略,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目标,把学生自身也看作是一种教育资源来开发和利用,以此来真正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发现特殊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2、通过学习,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和“修养”是师德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外一内的两个方面,制度化教育是形成基本师德要求的必要条件,属于外因,而自我修养是完善师德培养的保证,是良好师德形成的内因。做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学习,在做中做人,成长,在育人中育己,在育己中走向育人。是我校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的心得。

首先,学校为加强师德修养,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并且将教师执行规定的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选先相挂钩,对严重违反规定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

其次,教育引导教师不断加强职业道德自我修养,主要途径是:

第一,读书,古人讲:厚德载物,厚学养德,读书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来说,是一个基本的素养修炼,教师要达到体验学生成功的幸福,让自己进行自我设计,享受充实与成功的快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读书,并规定了记写读书笔记的不同数量,五年内教龄的教师10万字左右,10年以内教龄的教师8万字左右,20年以内教龄的教师5万字左右,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不作具体规定。通过读书,使他们实现了新的思想跨越,他们逐渐认识到新课程的改革绝不仅仅是换套教材,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树立为每一位三类残疾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通过读书,促进了教师整体专业化的成长,且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丰富的思想。

第二,利用上网进行学习。网上阅读,网上进行交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这个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获取更加丰富的、优质的信息资源。跨越时空限制,实现校际之间,同行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第三,自我反思,通过对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过程的反思,进行自我肯定与否定,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与否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另外学会多维的反思观察角度,即从自我的角度、学生提供的角度、同事的感觉角度、文献所提供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促进自我成长。

通过以上途径,促进了教师整体专业化的成长,且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提升了自己的职业境界,培养了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

(二)教育教学实践——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之二

1、德育教育管理,实行分组责任包干制。全校有24个教学班,分为五个责任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中层领导任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为组员,学校将全校德育教育任务划分给五个小组,分组班级,一旦出现问题实行层层责任追究制,这样真正形成了人人为全体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班班探究学生德育教育行之有效方法的氛围,真正把服务学生落到实处。

2、学校教学实行三级目标管理,给中、青年教师加压,使其向专业化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全校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在教法上有大胆的创新,学校实行三级目标管理。即:学校与教务处签订一级教学质量目标,教务处与科任教师签订二级教学目标,科任教师与学生签订三级教学目标,一学年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教师给予教学能手奖,对学生给予优秀学生奖和进步学生奖。使教师教有目标,学生学有目标,特别是进步学生奖,为全校全体学生都提供了受奖的机会,充分调动了教学相长的主动性,为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全体教师探究有效教学方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反思研究——培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三

如何样进行教学设计,充分体现科学性、灵活性、审美性、独特性。充分了解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积极思维。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各种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实践操作。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服务学生等。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人才(教师、学生)、媒体、生成资源,人文化、艺术化的使用教学语言,有效地进行常规和多元化训练。如何样教育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学会生活等教育问题,成为教师自己思考最多的问题。并通过不断的反思和研究来确定教育、教学策略后再审慎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并观察和科学评价实际效果,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实践证明,反思是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有效的策略和途径,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造就反思型的教师队伍。

结语:

在特殊教育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让我们共同努力投身课程改革,做信息型,有思想的教师;加强专业学习,做专业型,有学养的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做研究性,有灵气的教师;重塑师生关系,做民主型,有魅力的教师;形成自身风格,做个性化,有才情的教师;热爱生活、生命,做生活型,有激情的教师。

作者:刘万生

特殊学校教师特殊教育论文 篇3: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优化对策分析

研究指出推動特殊教育发展是为了保障教育公平。通过特殊教育的开展实现现代教育的优化发展,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上进一步推动人道精神的弘扬,也可以推动民生保障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稳订开展。本文分析当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围绕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优化发展对策,重视在队伍建设基础上推动特殊教育的优化发展。希望可以通过多种举措的落实推动特殊教育布局的合理性,有利于在教育培训支持下保障特殊教育质量。

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编制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各地区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出现编制配置情况差异较大的现象。现有教师队伍出现老龄化,教师长时间在单一环境中从事岗位工作,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或者缺乏幸福感的问题,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缺乏优秀专业人才的支持。特殊教育需要获得优秀人才的支持,对知识储备和技能素质均有着较高的需求,现有教师队伍综合水平达不到推动特殊教育优化发展的标准。现有教师队伍普遍出现教育层次较低和缺乏较强的职业技能的问题,未能通过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给特殊教育优化发展提供支持。三是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支持。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队伍不能获得科学的培训支持,所开展的培训活动不能满足特殊教育的技能需求,不能有效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二、推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解决编制问题缓解特殊教育的职业倦怠问题

教师综合素质会影响特殊教育的开展情况,但是编制问题和工资待遇会影响教师参与岗位工作的能动性,需要在教育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更高层面的教育管理平台与薪资待遇方案,重视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教育资金支持。各地教育部门应该对特殊教育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在保障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关注教师薪资待遇的保障,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到特殊教育工作中。同时在引导特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解决编制的方式调动其参与岗位工作和自主发展的能动性,在深入研讨基础上制订更加科学的教育指导方案。此外,也可以通过绩效考核工作的落实提高教师参与特殊教育的动力,在评估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基础上,制订针对性的专业发展方案。例如,通过“最佳教师”或者“骨干教师”等荣誉评选活动的开展,激发教师参与自主发展的自信心,通过奖励机制引导教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参与特殊教育活动。

2.立足阳光教师团队建设,推动专业发展

一是通过聘请心理教师积极对教师进行心理的讲解,立足特殊教育特色和价值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多个维度的分析。重视通过心理讲座让特殊教师可以对人类美德进行思考,重点是对、关爱他人、乐观向上与宽恕等优秀美德进行思考,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运用激发教师从事特殊教育的内在动力。这样利于通过教育辅导工作的开展让教师产生满足与自豪的教育情感,在调动工作情绪基础上发挥专业发展的综合潜能,利于职业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二是通过多种资源的运用构筑职业教师健康成长的乐园,由工会牵头开展多种类型的文体活动,通过多种社团活动的开展锻炼教师队伍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例如,通过乒乓球、合唱团与羽毛球等社团活动的开展,实施针对性的训练指导,让特殊教师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实现身体素质的有效锻炼,也能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

3.通过分类培训推动特殊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应围绕特殊教育情况制订科学的培训方案,围绕不同特殊教师提出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指导。围绕青年教师提出的培训需求,特殊学校应该制订科学的专业发展方案与培训规划,通过青年教师基本素质考核工作的开展推动其专业发展。也可以通过“青蓝工程”的落实,引导青年教师对特殊教育本质与发展方向进行正确的认知,立足培训活动开展,让青年教师具备爱岗敬业和创新发展等优秀的职业认知与岗位工作态度。基于班主任提出的培训需求,特殊学校应通过主题论坛和晋升学习等活动开展来满足,鼓励教师通过自主研讨与深度体验对特殊教育进行多个层面探索,通过实践掌握特殊学生呈现出的学习意识与教育引导需求,围绕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案。

总之,在落实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应该关注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综合多种因素制订科学的专业发展方案与培训计划,让特殊教师可以在提高综合素质基础上完成相关教育任务。基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应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解决编制问题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同时,需要立足阳光教师团队建设推动其专业发展,利于提高特殊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此外,也应该通过分类培训推动特殊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梅.新课程背景下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途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128】

作者:王建宏

上一篇:大学党员教师思想道德论文下一篇:护理管理急诊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