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也在迅速发展,那么作为监理做好管理工作是必要的。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监理工作经验首先详细阐释了建筑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而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1:

ERP信息化建设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带来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施工行业也不例外,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已经从计算机、专门管理软件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的大量使用,发展到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以及基于网络技术上的管理集成平台。本文对ERP信息化建设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ERP 施工企业 财务管理 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带来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施工行业也不例外,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已经从计算机、专门管理软件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的大量使用,发展到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以及基于网络技术上的管理集成平台。但由于行业特点各不相同,受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影响,作为近几年企业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及类似管理集成软件,也在施工企业得到应用。

一、施工企业ERP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ERP概述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它首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而作为企业管理思想,它又代表了一种新型的、集成的管理模式。ERP经历了MRP、MRPII时代的发展和不断改进,最终成为当今信息时代企业管理的主流工具之一。同时,ERP以管理信息的高度集成,成为计算机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CIMS的组成部分,是当今各个行业改进管理和构成CIMS系统首选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ERP目前主要是以计算机软件为主要载体。它的运用从软件的推广和使用开始,在企业中推广流程信息化基础上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整体重组和变革。一般来说,ERP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财务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分销与后勤管理及其他模块,这些模块通过数据信息共享共同发挥作用。

2.施工企业特点

施工行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施工项目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其产品位置固定、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并且体积庞大。同时,施工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施工项目具有强周期性和流程性,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招投标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交验维护阶段。各阶段资源如何有效利用、促进和循环,对于施工企业降低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本无疑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

3.施工企业ERP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信息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建筑业的分散性、非标准性、工人的流动性,给规范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了困难。而通过信息化,可以克服时空距离,可以把材料、设备、人员的状态和布局实时反映在网络和视频上,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基础管理薄弱,数据不真实,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公司的发展。通过实施ERP,可以规范管理、精确核算、明确责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水平,从而促进公司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2)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科技强企的必由之路。中国建筑企业由于战线长,分别在不同城市,项目部往往单打独斗,推广现代化技术比较困难。通过实施信息化手段后,就可以做大做强企业总部,让总部强大的技术力量为每一个项目部服务,从而有力地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建设中的科技含量。

(3)公司规模的扩张使得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公司规模扩张后必然面临两个问题:其一是管理半径迅速扩大的问题。快速扩张后管理半径迅速扩大,点多面广。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总部的管控能力,确保不存在管理上的空白、死角?其二是管理层次增加的问题。扩张后管理层次不可避免要增加,管理链条拉长,如何确保企业能够迅速获取市场、项目一线的信息,如何确保内耗不会消蚀企业竞争力? 信息技术能够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解决总部和项目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总部能及时获得分散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项目的全面信息;另一方面信息传递的速度几乎是零时间的,各个层面能在同一时间获得信息,并且基于这一平台迅速进行决策,决策结果能够通过信息平台迅速同步反馈给相关人员,避免了传统大企业的决策机制僵化、反馈速度慢的大企业病。

(4)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是满足《特级总承包资质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刚性需要。建设部为了配合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重新就位,出台了《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细则》,细则对特级资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办公管理、工程设计管理和引导性建设都有详细和明确的规定。其中,要求使用综合项目管理各模块的项目占企业项目总数50%以上。

二、ERP信息化建设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进入门槛较低,总体上来看仍属于微利行业,因此,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就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但是,一方面受我国建筑施工市场不规范、建筑施工价格改革滞后、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成本收集手段单一滞后、成本分析能力强弱不均等客观因素影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特别是项目成本管理一直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难题。事实上,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在成本管理上做了许多工作,有些企业的成本管理采用了事后成本核算和简单成本分析的方法,但缺乏科学的事前成本预测,缺乏严格的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考核。有些企业由于成本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缺少现代管理方法的运用。有些企业从成本管理手段来看,仍以手工操作为主,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尽管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成本管理组织,但对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等往往缺乏有效手段。

施工企业实施ERP系统之前,由于没有实现信息电子化、集成化,各种统计报表只能由各下属单位上报到总部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汇总编制,报表数据经中间层加工处理,缺乏真实性,信息滞后,总公司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下属单位与项目部的信息,统计及审批工作很难及时迅速完成,跨单位即时的溯源查询无法实现。财務监管力度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下属单位的增加,被逐渐削弱,对下属单位的经营状况与在建项目的生产与成本发生情况无法及时掌控,数据经过层层上报、逐级汇报后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常常造成费用支出失控,既定预算无法严格执行,成本核算和过程控制成为施工企业企业管理中的盲点。

实施ERP系统之后,施工企业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均要关注并即时维护项目预算与成本的相关数据,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准确、及时地对公司及各个下属单位项目施工生产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存储、查询和检索,并及时提供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台帐,使相关业务处理实现网络信息化,解决公司及各个单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传递交换问题,最重要是实现了对在建项目生产成本的实时监督管理。通过ERP系统的实施,施工企业完成了集中式成本管理模式的建立,将施工企业下属单位及各在建项目部的财务信息与业务数据进行有效地集中管理,不仅可以即时提供项目管理人员需要的各种成本信息(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租赁费、项目管理费等项目成本信息),同时也提供给各层面管理人员所需要的各种财务信息(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应付、存货及固定资产、投资及债权债务等财务信息);并且借助ERP系统的集中控制模式对施工企业公司组织内部的各成员单位与项目部,能够按公司的管理重心进行统一财务核算与成本动态监控,达到项目实时成本集中管理的最终目标。

2.使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更加严谨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向集团化转换,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特点,施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地域流动性强,履约保函和保证金、项目初期垫款、质量保证金等资金需求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企业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已然成为制约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弱化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都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企业内部成员单位众多,各单位甚至项目部都根据各自业务需要设立银行账户,客观上也造成了整个企业的资金和账户高度分散且相互独立,存款和贷款双高、整体管理协调难度大、规模不经济等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证建筑施工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资金管理,细化资金运作,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是否能够建立以资金为链条的高效快捷的财务管理模式就成为衡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通过应用ERP系统对财务的流程进行了优化组合,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减少了财务和货物收发之间的往来,在收发货登记的同时记账凭证就可以自动的生成,减少了管理和流通的环节,使管理的效率大大的提高。在ERP管理系统中,对于备用金的管理模式是每发生一笔备用金在系统中都可生成一条单独的记录,每冲减一笔备用金也会有相对应的借出时的记录这样更有利于备用金的管理和控制。

3.使财务报告和财务管理分析更加及时准确

实施ERP系统后,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大量的信息存储在企业的数据库中。在这种随机的存储方式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核算方式和报表计算,通过不同的报表处理模块,获得相应的基本财务报告。由于ERP系统中引进了便于决策者决策的财务管理分析系统,决策者可以方便地得到适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便于决策。

4.降低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承揽工程,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履约保证金用货币资金支付,这样又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工程结算按比例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又会积压一定比例的应收工程款等等,最终都凝聚成财务风险。加之由于施工企业向BOT、BT等投资经营领域发展,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或其他成員企业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等等,又增加了投资和融资风险,使得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

实施ERP系统后,施工企业可以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5.促进了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ERP系统的使用让管理者的管理思维的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让管理者的思想产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通过ERP管理系统的应用,优化了财务管理的模式,提高的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管理人员需要不断调整管理的思路,根据企业的自身的情况,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ERP系统的完善需要不断的累积大量的经验,管理人员在系统的升级改革中扮演者主导性的角色,必须不断提高对ERP系统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与ERP系统互相配合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

三、结束语

总之,实施EPR给施工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等带来了新的变革,而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分析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只有正确认识ERP系统的特征,并且将其运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才能使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充分的体现,实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张晶,张良.中国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5(12).

[3]李志刚,任泽民.基于电子商务导向的ERP发展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04).

[4]霍国庆.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战略理论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唐海英

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的探讨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也在迅速发展,那么作为监理做好管理工作是必要的。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监理工作经验首先详细阐释了建筑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而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探讨

一、当前建筑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

1、建筑施工管理缺乏协调性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的每个方面都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但是各专业工程施工的交叉分配与协调工作还不尽合理。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施工的种类比较复杂,会出现协调管理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比如说:在建筑施工消防和煤气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制定的专业施工队伍不同,再加上其他土建队伍的加入,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部门之间的混乱,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如期完成;其次,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处理不得当,从而导致了工程施工出现返工和务工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建筑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

首先,施工单位的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分包单位在工作分工中很难做到工作的明确分工。另外,有些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都想得到更好的承包工作,这样就容易造成工作的遗漏,增加了建筑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其次,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不够健全。由于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的不健全,工作人员的责任不够明确,出现了返工的现象。再加上建筑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差,就容易给施工各专业的协调工作造成困难;再次,由于建筑施工各个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够统一,每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很难全面的了解各个施工专业的内容,再加上新技术的应用,也造成了建筑施工的协调工作困难。

3、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对建筑施工缺乏质量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涉及的的建筑内容也越来越广,主要涉及到电力、水电、电视电话、宽带等多个新的领域和方面。对于每一个不同的领域而言,都有属于自己行业特定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满足其他技术行业和部门施工的具体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具体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技术水平达不到各个不同部门施工的具体要求,就会造成施工空间和时间的的不对称和混乱,进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总进度。另一方面,不同建筑物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施工技术人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技术和素质,就会造成建筑施工各个专业的协调混乱局面,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建筑施工管理的技术分析

1、准确把握工程概况,制定合理规划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准确把握建筑工程的施工概况,对施工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首先,熟悉施工现场。在建筑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条件、地貌、交通条件等情况进行系统的了解和把握,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工程实施有效管理,落实建筑施工的具体方法;其次,要熟悉建筑施工的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了解有关技术资料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能够更好地对建筑施工形成指导;再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规划,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积极强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协调

首先,积极建立建筑施工的责任管理制度。要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建筑施工的协调体制,这是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建筑工程协调管理的过程中,施工项目经理以及各专业的管理人员都要具有责任,从而形成高效有序的责任管理网络。把建筑项目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更加全面的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协调管理。其次,积极建立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建立从建筑管理层到各个部门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机制,通过隐蔽验收加强对各个不同专业部门的监督工作,提高各专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协调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工作;再次,提高管理层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奠定重要的基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管是建筑企业的领导管理层还是普通的职员,都要积极树立协调管理的意识,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为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3、大力深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制度创新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建筑施工管理的许多制度规范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管理考评制度、成本管理和控制制度以及建筑人才培养制度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说,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项目责任制的考评力度,把工程责任指标进一步细化,进而制定出各类考评标准,以便能够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建筑成本控制体系。通过人才激励制度的创新,鼓励各类建筑人才脱颖而出,为建筑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加完善的环境。同时,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和风险机制,更好地规范建筑项目的决策行为,为建筑施工工程的进行奠定基础条件。

4、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首先,加强科学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管理者要加强科学管理,注重良好的集体建设。加强建筑施工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促进建筑施工工作的有序运行;其次,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为了能够使工程质量符合有关的施工设计要求,就要依靠技术人员的团结协助。如何得到班组人员的信任,很好地管理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服从自己的安排,那就要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再次,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者的培训。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加强管理者的培训十分重要。在培训的过程总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运行。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技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三、结语

施工建筑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开始到竣工再到工程保修全过程的协调组织管理,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孙伟东,王建军. 建筑施工管理中工效的研究【J】. 建筑管理现代化,1994 年第4 期

[2] 佟滨兴,张晓智,王俊波. 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J】.林业科技情报,2002 年第1 期

[3] 黎浩. 浅谈施工企业管理发展的出路【J】. 山西建筑,2007 年第17 期

[4] 顾淼璐,刘香. 试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J】. 民营科技,2011 年第2 期

[5] 谭玉婷. 谈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09 年第11 期

[6] 杨炳城.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年第10 期

作者:张明

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3: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想在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中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树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观念,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避各类风险,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一、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认识

1.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受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本管理比较粗放,财务数据只是被动反映企业的收支,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真实的收入和成本费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行“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能给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企业隐藏着诸多的税务风险、财务风险,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成长极为不利,财务管理水平亟需提高。

2.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大家都在谈“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很少。许多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比较重视施工任务的承揽、重视抓工程任务的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高,认为抓好生产是关键,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许多人还有“计划是龙头,财务是尾巴”观念,认为财务部门是事后算账的“报账先生”,经济效益是干出来,不是算出来,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节流”作用即控制把关作用,加强财务管理的观念淡漠。

3.财务人员素质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从事野外工作,施工任务点多、线长,客观上管理难度大,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部分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各种原始资料、台账、核算资料不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准确,出现了“资产不实、成本不实、盈亏不实”的“三不”象,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企业决策的需要,使领导认为财务部门只是一个“报账员”的角色,是管理者的“工具”,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财务部门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4.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体制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我们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一方面是国有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束缚,投资、企业决策必须层层上报审批;另一方面是市场对独立企业法人各项要求,企业必须把握时机、灵活多变;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财务管理体制还是“生产型企业”的模式,已不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5.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虽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飞跃发展,但是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水平较低,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大部份时间是在从事“财务核算”而不是在从事“财务管理”,使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部门的预测、决策作用发挥有限,财务信息的不及时,影Ⅱ向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财务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过程中,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资本市场的逐渐建立和发展,施工企业也不可能单一从事建筑业,也会向着经营多角化的方向发展,财务管理工作愈发显得重要。会计信息已成为上级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了解企业业绩、生存、发展能力、获利能力的主要依据,也是做出投资决策、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依据,只有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时。

2.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必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的流动性强、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成本的预算及考核等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企业有许多不同之处,财务管理牵涉到工程投标、建筑生产、材料采购、竣工结算等多个环节。通过核算、分析、对比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日常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堵塞漏洞,降低成本费用。从此可以看出,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通过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来综合规划,它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法》的实施,就是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按《会计法》的要求规范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秩序的正常有序。

3.实现企业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改革现行的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作。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选聘懂经营、会管理的经理型人才管理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业绩的考察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对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来了解经营者的业绩,以对经营者进行奖惩。只有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夯基础实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才能保证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完整。

4.实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目标的需要。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的本质就是谋求“利润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则是基于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国家政策、法律、法令和财经制度,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合理组织资金运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综合价值管理工作。只有通过加强完善企业包括财务管理在内的基础管理工作,基础施工企业才能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加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途径

1.全方位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我们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会部门应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如果财会部门只“记账、算账、报账”,财会部门的“财务管理”只能是“理而不管”,财务监督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防线,实现财务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还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以成本、效益为核心,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支增效,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企业管理基础。

2.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施工企业应按《会计法》的要求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会计核算、内部稽核、内部牵制、财产清查、内部审计、原始记录管理、岗位交接、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组织等一系列的财务制度,为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企业财务人员有章可循。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运转,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构建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了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建筑施工企业要在“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大力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构建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体系。一个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应具有有效实现预算体系、报告体系、收

入管理、支出管理、资金管理的功能,具有有效的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的需要。

4.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施工项目成本费用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工程施工成本一般比较高,各种物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总成本30%,有的甚至更高。必须有效控制材料费用的支出,这对降低工程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避免停工待料现象发生;材料的领用应严格控制,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抓好工程质量,避免材料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对于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应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5.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施工生产周期长,流动程度大等特点,容易导致资金使用管理分散,加之一些工程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不同,使资金协调运作比较困难。只有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资金运行监控力度,保证资金合理安全使用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必要措施。为此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资金核算制度,把好工程资金控制关。推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所有的收入都必须先打入施工企业开户银行,然后转入其内部银行账户,然后由财务部门扣除应交管理费、税金以及代垫费用后视工程实际已完成工程量进度情况和资金使用计划,分期分批拨付资金。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的集中调控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6.实施会计委派制,强化企业的财务监督。建筑施工企业的流动性强,有时项目部远离企业驻地,只有财务人员现场实施财务管理,常会出现项目经理要求处理的业务,会计人员认为违犯财务制度不能办理的现象,一边是领导的要求,一边是制度的约束,常搞得会计人员左右为难。实施会计委派制后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有利于保证会计人员按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处理财务业务,提高财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及时可靠性,强化财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防范经济犯罪,抑制腐败,是保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7.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施工企业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制定了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财务制度后,重要的是要有一批“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的财务人员保证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保证及时、完整、准确的向企业领导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是施工企业诚信经营的基石,市场经济越发展,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的要求越高。在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方面,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一是在招聘中,要注意选对人,选择那些掌握新会计准则技能,吃苦耐劳,而且有进取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二是在工作中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学习,及时掌握更新的会计政策与方法,促使会计人员能主动更新相关知识;三是管理考核中,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与考核,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8.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财务管理系统。随着施工企业对市场信息的依赖程度必将加大,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反映速度将成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企业为了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必须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建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利用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能使分散的各施工点的财务信息及时的反馈回企业财务控制中心,及时实施财务控制,也是企业进行财务经营分析,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总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市场营销以成本管理为中心,构成了企业以财务会计为中心的管理新模式”、“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成本是企业的心脏”。建筑施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更应该意识到现在已经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时代了。

作者:董政文

上一篇:项目学习模式西方经济学论文下一篇:金融供给打破低水平均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