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处在当前的经济改革发展时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落实,广西在对外开放大格局当中的地位愈来愈凸显。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篇1:

湖北省高职院校创新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湖北省部分院校仍局限在传统的办学思路之中,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并未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高职院校只有立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才能形成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协同互动发展格局。

关键词:湖北省;高职院校;地方经济;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科教优势一直是湖北发展的最大优势,高等职业教育则是服务湖北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北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5月20日,湖北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29所,其中高职院校73所(公办61所、民办12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56.59%,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数54.28万人,占全省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38.48%,高职院校已经占据了全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而在《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中,湖北虽然位列第九,但与前三位的广东、江苏、北京等省市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可见湖北并未完全发挥其科教大省的优势。

“十三五”时期是湖北省“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深化期和攻坚期,湖北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研究如何发挥湖北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优势,加快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探寻高职院校发挥创新创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种特殊教育类型,它既有高等教育的职能,又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除了履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之外,更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国的高职院校多为地方政府主办,属于地方性的高等院校,地方经济既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平台和指明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和保障。而高职院校则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随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不断为地方经济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协调互动关系[1]。

21世纪以来,国民在学历教育上的旺盛需求促使教育市场的开放程度越來越高,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格局。但随着近几年高职生源的不断减少,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因此,对于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地方性三大属性的高职院校而言,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其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小则是衡量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高职院校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

二、湖北省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不到位

湖北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发展壮大汽车、钢铁、石化、食品和药品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兴产业,培育产业新动能,提升省域经济竞争力。2015年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概况显示,全省普通高职(专科) 在校学生54.68万人,开设专业共有19大类。专业学生人数排名前五的依次是财经大类117 872人、制造大类77 760人、电子信息大类65 301人、土建大类64 489人、医药卫生大类59 575人。而轻纺食品大类仅7 730人(第10位),材料与能源大类7 557人(第11位), 生化与药品大类7 261人(第12位)。

由此可见,湖北省高职院校很多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并没有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需求,跟风设置“热门专业”来寻求招生大战的主动权,从而造成了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不高,与此同时,严重的专业同质化既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也对学生就业造成了潜在危机。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的直接体现。目前,湖北多数高职院校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育方式为主,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引导,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并不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高职教育只有及时把握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以院校、政府、企业共同参与、联合培养的方式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三)科研能力与地方产业发展速度不匹配

近年来,湖北省应届高考人数持续减少,而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严峻的生存压力使得招生工作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繁重的教学任务也让教师难以集中精力搞科研,大部分教师主动投入科研、服务社会的热情并不高。通过知网检索科研成果显示,最近五年湖北高职院校各种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但多为社科领域的基础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研发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其在政府决策咨询和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作用并不明显。重理论、轻应用的科研模式让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产生怀疑,高职院校也难以了解社会和企业发展的真实需求,转化率低、认同度低、应用率低成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特点。

(四)校政行企合作缺乏深度和广度

广泛开展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实需求。虽然无论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高度强调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在宏观层面上,湖北省缺乏校政行企沟通交流的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政策不到位导致合作缺乏保障和指导,很多合作流于形式。平台缺失则使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渠道不畅,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产生偏差。其次在微观层面上,高职院校与政、行、企在合作收益上并未形成共识。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只求数量不管质量,而政、行、企一方则认为高职院校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实力不足,导致双方深入合作的动力不足,更多的合作仅停留在协议签订和学生顶岗实习层面,在合作育人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并未开展实质性合作[2]。

三、湖北省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落脚点。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创新合作模式,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出适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一)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加强专业产业对接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应该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高技术技能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教育却面临着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学生基础知识匮乏、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合作、共享、双赢理念下,高职院校和一些实力较强、产业特色鲜明的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产业学院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通过建设产业学院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办学,既能有效解决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又能将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优势与地方龙头企业的生产实践、技术创新等优势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托产业学院为平台,双方在信息互通、人才共享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工学结合向深层次发展,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并以生产性实践教学促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各种技术应用中心建设,使高职院校能够真正围绕地方产业需求提升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能力,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满足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3]。

(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但通过调研发现,湖北省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未真正认识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多以传统的就业教育或简单的创业培训替代创新创业教育,难以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将其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坚持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为前提,大力开发和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将其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4]。

2.积极打造创业文化,搭建创业平台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开展创新创业宣传,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育学生崇尚创新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的各种创业行为。同时,开辟校內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群体提供众创空间。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创业基金,对大学生创业在房租、水电、网络等费用上给予一定的补贴,免费提供法律、财务、税收等各方面的咨询服务,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各种难题,形成良好的校园创业生态系统。

(三)完善科研体制改革,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促进就业为宗旨,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目标,改善教学科研和创新创业分离的状态,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1.建立和完善以创新创业为风向标的科研评价机制

改变传统的以论文数量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依据,引导教师将科研重心转向贴合地方产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上来。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围绕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开展科研,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既能提升教师的应用研究水平,又能激发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热情。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应制定以教师科研成果的应用率、转化率为标准的科研评价制度,对于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政策上要予以倾斜。

2.全面开放校内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园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协作、共享共赢”的原则,汇聚校、地、企三方的政策、技术、人力、创新等优质资源共建科技园区。首先,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在税费、资金方面上给予大力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并制定各种政策保障科技园的顺利建设和持续发展。其次,高职院校应对科技园进行合理定位。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创业孵化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引进重点企业,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将科技园打造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质平台,实现“1+1>2”的协同发展效应。最后,企业要明确责任主动作为。企业不能将校园和学生作为其廉价的办公场所和免费的人力资源,而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创新创业工作,以人才互聘、信息互通、技术互享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科研园的反哺功能[5]。

(四)拓展社会服务内容,提升社会认同程度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上存在形式单一、层次较低等明显短板,因此,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认同度的有效手段。

1.加强高职院校新型“本土智库”建设

高校智库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其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咨询和参考作用。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其地方性和高等性的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好校内智库人才储备,不断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人才的评选机制,积极选派优秀教师以访问或进修的形式到知名的高校智库开展交流学习,加强对智库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升高职院校的咨询服务能力。其次,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要建立人才共享机制。政府和学校共同协商制定政策,鼓励高职院校专家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打通专家将知识转化为决策的通道。同时,允许经验丰富的政府人员到高校智库兼职,主持或参与地方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增强智库提供政策咨询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实现院校科研与政府决策的有效衔接,形成政府和地方高职院校之间的资源互补、人才共享的格局。

2.大力开展各种技术技能培训,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面向社会开展培训既是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能力的检验,也是有效放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公益性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技能鉴定中心、考证培训中心等各种平台建设,依托服务平台对短缺的技术性岗位开展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素质,通过技能培训和专业发展的有效结合,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和技术资源向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利用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针对农民群体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可采取灵活开放的培训方式主动上门服务,让专家教授将生产经营的各项技术技能送到基层,或根据实际情况将培训课堂拓展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民在生产劳动中的实际困难,确保职教下乡的覆盖面和培训质量。

服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湖北省高职院校只有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与产业对接度,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断完善科研体制改革,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内容,提升社会认同度,才能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优势,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开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刘明星.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83-85.

[2]吴少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赵东明.高职校企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16(6):42-46.

[4]王恒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80-82.

[5]张海波.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68-71.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

GAO Feng

(Xiann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Xianning Hubei 437100,China)

Key words: Hubei provin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ocal econom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ability

作者:高峰

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篇2:

机电专业群建设助推河池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摘           要]  处在当前的经济改革发展时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落实,广西在对外开放大格局当中的地位愈来愈凸显。为能更好地促进广西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强重视,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愈来愈重要,基于此,主要从理论层面就机电专业群建设促进河池地方经济发展的背景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就机电专业群构建的相关性以及构建措施进行详细探究,希冀从理论上就机电专业群建设发展的研究能够为实际工作良好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    键   词]  机电专业群;地方经济;相关性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因此机电装备制造的人才培养愈来愈重要,要充分注重从多方面进行优化,为实现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机电专业群建设所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具体建设中相关人员就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注重从河池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广西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考虑,从而针对性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机电专业群建设促进河池地方经济发展的背景以及可行性

(一)机电专业群建设促进河池地方经济发展的背景

广西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桂教职成〔2016〕1号)当中对职业人才的培养有指示:要注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深化促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1]。而在《2016年广西十三五规划纲要》当中对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有指示:要注重促进广西制造向着广西“智造”以及创造的方向迈进,注重对轨道装备以及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发展加大力度。河池地区作为广西的重要革命老区,也是我国比较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众多采矿企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在河池地区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河池市未来五年内大力发展冶金、化工、制糖、桑蚕产业,机电设备安装、操作、维护维修的业务量必将猛增,每年需新增数千名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特别是机电专业技术人才。

(二)机电专业群建设促进河池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行性

河池地区中职教育的发展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到“能力本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能力的认识也经历“任务能力、整体能力、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过程。为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职学校在机电专业的发展方面就要加强重视,注重以构建机电专业群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有效提升[2]。机电专业群由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组成,相当部分有共同的理论和技术以及技能基础,教学当中的设备也有大量是共用,各专业基本实现资源的共享。

河池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在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和扩大规模方面发挥着比较积极的作用,这使广西职业教育发展跨上了新台阶。学校机电专业群的发展实践,是促进机电专业软硬件投入的重要动力,把机电专业打造为高端的焊接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引领的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特色专业。机电专业群的构建通过从理论层面学习培训、专家引领,有助于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将课堂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对打造强大的教师队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3]。通过机电专业群的构建,能够为提高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高端技能,促进学生良好地生存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促进河池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机电专业群构建的相关性以及构建措施

(一)机电专业群构建的相关性

机电专业群构建在相关性层面有着鲜明的呈现,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专业课程间的相近

機电专业群构建专业课程的相近性比较突出,专业群主要是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专业组成,专业课程间相近。主干课程,如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其中涉及机械图样识读和绘制、电工电子技术应用、零件材料选用与成型方法、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等。再如模具设计与制造主干课程主要有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简单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编制、压铸磨具设计、零件手工制作等。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以及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等课程内容上都是相近的,专业群的主干课程的相似课程内容成为构建专业群的重要基础依据[4]。

2.实践课程的相近

从“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展来看,在实践方面的相近性也比较突出,专业课程的比例高,专业间有共同需要的实验以及实训室,并且占据的比例比较大,从专业课程的内容中能够发现,在诸多的实践环节上比较相似,这些相近的内容就可通过相同的实训室及设备完成,从而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多专业共用实训室成为建立专业群共享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机电专业群构建促进河池经济发展的措施

机电专业群构建要充分注重以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专业群的构建为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以下几点构建要点加强重视。

1.注重专业群课程体系有效构建

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实际的工作任务层面展开分析,以能力要求高低确定专业职业岗位,做好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分析,进而确定各专业关键的职业能力,最终整理得出机电专业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课程的开展要能够和学生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相结合,注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关键能力培养方面加强重视,以机电装备制造岗位群的基本能力分析为基础,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大力培养,从职业共同素质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方面进行优化,结合不同专业培养目标选择相应专业课程[5]。实际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能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专业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有底层共享、中层分离、高层互选的螺旋上升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车间以及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等资源开展课程实践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2.注重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构建

为能从整体上提高机电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需要对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构建方面加强重视,设置课程为共享,要能从多个专业课程当中提炼“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课程专业知识以及与能力要求相契合,确定机电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群平台的课程当中主要是基础性的课程,主要是机电专业必学的课程内容,通过针对性设置专业课程内容,针对性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才能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专业群平台课程为专业群各专业的知识拓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这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专业的学生学习机电专业群课程知识的时候都能对相近专业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学习,为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平台专业课程的学习下,能够为学生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进入职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注重机电专业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机电专业群的构建过程中,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作支撑,从而能够适应机电专业群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对此,学校就要注重通过上挂横联、内提外引的方式进行师资队伍规划。学校要注重和高效以及省市教育科研机构挂钩,通过聘请科研机构专家等做兼职讲师,和企业进行联合,通过企业技术专业人员到校做兼职教师或做报告的方式,加强对机电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要注重向全省招聘优秀人才,通过综合性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为机电专业群的教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6]。

4.注重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优化

机电专业群的建设发展中,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从多方面进行优化,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对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要求层面加强重视,推进学生顶岗实习见习,注重校企之间的深化融合。按照企业需求推荐比较适合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能够满足企业需求。通过对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优化,注重技能人才以及服务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这对河池地方经济的良好发展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而言,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对机电专业群建设方面加强重视,注重专业化人才的积极培养,为实现人才的目标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机电专业群构建,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为人才走向市场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通过专业群构建促进师资力量的强化,尤其是在“双师型”师资的培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这对跨专业师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作用。通过上文中就机电专业群构建的研究分析,这对实际促进河池的经济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參考文献:

[1]张璇.创建高职院校轨道交通特色机电专业群的思路与措施[J].时代农机,2019,45(1):197-198.

[2]叶剑锋.基于交通特色的机电专业群体系建设探讨: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3):48-50.

[3]楼天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问题研究:以义乌工商学院机电专业为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9(13):144-145.

[4]江文龙.中职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探析:以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群建设为例[J].江苏教育,2019(36):49,52.

[5]杨永春.基于交通特色的机电专业群建设研究: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9,8(4):212-213.

[6]杨永春.基于交通特色的高职机电专业群建设研究与设想: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0-22.

编辑 原琳娜

作者:李国勇

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篇3: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高校创新聚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通过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建立的“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地方经济发展、创新聚集、高校聚集、市场需求五个元素为主的模型,可以模拟在陕高校聚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中陕西高校的现实发展路径提供可靠依据。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鼓励陕西高校的技术创新,更好地实现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各级政府应当不断给予陕西高校发展的“政策红利”,不断支持陕西高校发展壮大。

引 言

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得益于其优厚的地理环境,具有贯通我国各地区的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实施的大环境下,陕西经济需要迎头赶上,需要不断向西开放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传统丝绸之路的内涵与外延,它为沿线各国互利共通与合作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政策红利,而对于教育产业来说这些红利包括促进地区间的平衡有序发展、改变人才构成模式、促进人力资本深化改革等多个方面。

目前,陕西共有93所高等院校,高校教育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优势使得陕西成为我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科研人员数量和密度位居全國前列。陕西各高校间的科研与创新资源聚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以及辐射周边地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陕西高等教育出现了学科布局不合理、科研成果社会转化不充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欠缺等问题。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陕西高校需要紧紧抓住政策红利带来的发展机遇,统筹协作、合理规划,实现陕西高等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本文旨在研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作为陕西经济发展重要平台的高校如何发挥创新聚集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针对陕西高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文献综述

对于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一是从高校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可以采用“开放创新”的视角开展合作关系(埃斯特和帕尔特Este & Patel,2007[1]),还可以用三螺旋理论来分析高校与企业间的非线性关系(皮尔克曼和沃尔什Perkmann & Walsh,2009[2]),以及提出了产学研联合体新路(朱崇娴2015[3])与产学研合作机制(巢俊2020[4])等。二是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入手进行研究。认为高校与企业间的技术转移是通过出版物和专利等开展的(阿格拉沃尔Agrawal,2006[5]),高校技术转移与大学创业之间具有互动关系(余文博2019[6])等。三是从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入手进行研究。从研究高校聚集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大学城将带动地方GDP产生集聚效应(赵跃先2013[7]、石祥臣2015[8]、许子婵2019[9])。

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对于高校资源的需求时,认为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是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李星云,2016[10]),智库建设是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夏易君,2016[11])。从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方面,学者们提出运用“系统思维”培养创新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文君2015[12])、高等教育部门应担负“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才培养的责任(周谷平2015[13])。还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丰国欣2017[14]),“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郭强2019[15])。

从已有的国内外文献来看,研究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对高校资源、人才培养需求方面研究的文献很多,但研究高校聚集作用,将高等教育学与区域经济学相结合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中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比较少。本文在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高校创新聚集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为陕西高校的现实发展路径提供可靠依据。

动力机制分析

“科教兴国、国兴科教。”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一方面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国民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因此,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据有不可小觑的地位。陕西虽然在地理区划中是西部省份之一,但其高校资源不亚于我国其他经济发达的优势地区。面对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期和经济新常态的要求,陕西高校要着力推进深化改革,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机遇,助力陕西进入向西发展的前端、拓展开放共赢的发展路径。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重要场所,也是创新聚集的重要空间。在陕西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来源于公、私部门和各项机构组成的综合性网络。以高校创新资源为例,教育产业园区中的学校、科研机构、高级知识人才等要素在某一区域内聚集,建立了与周边企业联系的非契约诚信体系。基于这个体系,教育产业园区内以网络节点和植根为特点的企业,彼此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以及特定政策的指引下,在某一空间内集聚成为创新综合体,不断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改进和扩散,以创新集聚为主要动力,不断推动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

为更加直观表达陕西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本文基于波特(1990)钻石模型理论,[16]建立了“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地方经济发展、高校创新聚集、企业和科研机构、市场需求五个元素为主的模型,模拟在陕高校聚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几个元素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该模型展示出高校创新聚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格局,它的存在与发展是模型内各项元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多方元素之间彼此双向影响。如上图所示,高校创新聚集水平将影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同时创新聚集的结果将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会作用于高校创新集聚。

从上图中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对于高校的创新聚集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科学技术和技术进步是财富创造的要素,技术进步的过程主要需要借助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高级人才等要素聚集产生的创新能力。在高校聚集的区域中,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都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政策红利作为一种资本的特殊投入形式,其结构是否健全以及其规划是否合理都将从不同角度影响着高校聚集区能否产生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创新综合体,进一步影响着科研人员与高级知识分子的创新动力与源泉。

陕西高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转变以及当前正在积极推进的产业结构的调整,都给高等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增强学校适应能力,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密切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陕西的高校数量众多、人才济济,是陕西地方经济发展有力的科研储备力量。然而,由于学科设置不够合理、科研成果转化不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等原因,造成了陕西高校的技术成果转移不理想,而技术成果转移这一指标正是衡量高校创新聚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第一,陕西高校的学科设置不合理。学科是学校工作中最为核心的内涵,学科建设是学校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是国内外知名大学最基本的品质和特征,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最重要的标志。陕西高校受科研旧体制的影响,学科设置比较偏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设置不足。当然基础学科的设置是为未来五十到一百年国家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对于目前来说,应用学科設置不足造成了高校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够充分。高校没有有效地通过校企合作来了解相关企业对于高校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需求和要求,造成高校研发的相关技术成果离产业化发展还有相当的差距。所以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也会造成陕西高校技术成果转移不足的问题。

第二,陕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足。高校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不但可以带动地方中小企业技术飞跃,还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腾飞。据统计,每年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三分之一,国家授权专利的专利实施率只有10%,这其中企业转让所占比例能够达到80%,其余部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虽然有数据表明,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比例在逐年增加,但这个比例在高校所拥有的科研成果总数中占比非常小。陕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在于陕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相关的政府政策支持不足。比如陕西政府对于高校创建“创业园区”的投入力量不够,没有积极鼓励高校通过创建创业园区来实现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最终导致学校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缺乏必要的生存环境和土壤,陕西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不够充分。

第三,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陕西许多高校将发展水平的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以拥有一流的教师和一流的研究水平为标志,同时能为学生提供培育科研、创新精神的学术、文化环境。因此,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由于学科设置偏向基础学科的原因,陕西高校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教育,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系统地指导和培训较为缺失。虽然高校目前有“互联网+”比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但对于学生实际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相关技术转移的问题,高校没有给予大力的政策支持。造成了目前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欠缺,不能充分实现学生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和转化。

结论和政策建议

陕西高校要想在未来中国高等学校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能有一席之地,需要从现在开始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这就要求陕西高校需要对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及教育发展的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陕西高校的发展必须和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鼓励陕西高校的技术创新,更好地实现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各级政府应当不断给予陕西高校发展的“政策红利”,不断支持陕西高校发展壮大。

第一,服务陕西地方经济发展,陕西高校的学科设置需要向应用型学科倾斜。陕西高校要有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及高水准的科研基地,能反映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反映高校教学和科技实力的高水平标志成果。各高校要对人文学科给足条件,对社会学科给够政策,对基础研究重视进入核心层进行原创性研究与科研主流接轨,对应用研究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当前,陕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具有的高校优势资源并不匹配。为更好地服务陕西地方经济发展,陕西高校在学科设置方面可以向应用型学科倾斜,政府与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设置科研奖励用于激励高校形成特色的创新能力。学科设置的合理布局以及提供经济激励措施,有利于充分施展陕西高校聚集形成的创新科研能力与知识人才集聚的优势,建立前沿性与科技化的教育产业体系,加速陕西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从而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转换,从内部产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推动陕西经济发展。

第二,为促进陕西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政府需要支持陕西高校大力创建创业园区平台。陕西地方政府应当从各方面政策入手,鼓励陕西高校独自或者联合起来建立创业园区。陕西高校需要从政策方面积极鼓励转化科研成果,重点扶持应用性强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创业园区能够成为陕西高校适应地方经济转型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利平台,能够不断提高为陕西中小型企业服务的能力。在创新园区中,陕西高校应当借助各种社会资源为师生们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成功孵化出一批高技术的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科技成果的转化中。

同时,陕西高校应准确定位自身的高校职能,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在高校创建创业园区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当高校与企业合作间的桥梁作用,比如政府需要更好地实现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合作互动中的信息共享、人才集聚以及资金流动等要素间的连通,提高高校技术转移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在高校创建创业园区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给予高校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陕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和社会服务水平,在技术支持层面为陕西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服务当地经济,陕西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倾斜。创新的教育需要依赖教育的创新,然而教育的创新,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关键的因素。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陕西高校教育本身就需要体现创造性,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去创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陕西高校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

为更好地服务当地經济社会发展,陕西高校相关应用型学科可以将一二年级作为理论基础训练阶段,三四年级作为创新创业培训阶段。比如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开设“卓越人才培训班”,让学生到创业园区中,深入工厂车间、企业生产线、农村田间地头等参与实际的生产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与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体会,尝试运用各种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其创新和创业的意识。然而,要顺利完成这一过程,需要政府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给予高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大量政策支持,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顺利进行,从而让高校毕业生可以成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可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崇娴.河南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5,28(09):26.

[2]巢俊.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06):11-13.

[3]余文博.高校技术转移与大学创业互动性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9(12):93-94.

[4]赵跃先,徐山惠.大学城对周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以山西大学城为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36(01):66-68.

[5]石祥臣,顾晓慧.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以扬州大学城为例[J].现代商业,2015(18):119-120.

[6]许子婵.优势视角下山西大学城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模式构建[J].晋中学院学报,2019,36(04):45-49.

[7]李星云.“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困境及发展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5):1-5.

[8]夏易君,潘登.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可为[J].经济研究导刊,2016(10):66-69.

[9]文君,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05):153-160.

[10]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36(10):4-9.

[11]丰国欣.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01):99-102.

[12]郭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型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3):86-92.

[13][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马 丽 西北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张邓斓 西北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作者:马丽 张邓斓

上一篇: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论文下一篇:耗散结构内部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