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信息产业发展论文

2022-04-20

摘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当下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高校转型的内涵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简单地引入几个企业,建立几个创新创业基地,聘请几个校外兼职教师?洛阳理工学院从教育教学自身规律出发,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出发,从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出发,以专业建设、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的抓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方信息产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方信息产业发展论文 篇1:

地方本科高校二级学院转型发展研究与实践

[摘 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针对地方高校二级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培养体系、教学模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的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办法并进行了实践,总结出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的构成要素。

[关键词]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型;实施方案

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都明确提出:教育部将出台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前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表讲话,宣示教育部将着力推进三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其中之一是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1][2]2014年4月,以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为目标的《驻马店共识》,标志着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战略层面已经达成共识。在实践层面,在各省政府的指导下,地方高校转型试点工作及其配套机制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山东省政府安排了1亿元专项经费用于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广东省专门设立了“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程”支持转型发展。[3]重庆、四川、湖北、河南等省都先后确定了部分“专业(集群)转型试点”和“整体转型试点”。这些都标志着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必要性研究的阶段,而进入了实施方案的研究阶段。

近两年的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研究主要关注点在学校层面的问题,如张兄武等提出的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4];赵哲等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三种倾向及其规避的研究。[5]而對地方高校转型的具体承担者——二级学院的转型实施方案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以绵阳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为例,研究了地方高校二级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的转型发展的问题,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校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的构成要素和发展趋势。

一、地方本科高校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简述

地方本科高校目前面临着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特色不鲜明、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匹配,缺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从市场中获取资源的能力,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等困难。地方高校二级学院转型发展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队伍建设。[6]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在绵阳师范学院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二级学院,该学院既有历史悠久的数学教育类师范专业,又有代表新兴产业方向的计算机类专业。该学院于2014年被学校定为整体转型二级学院,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在整体转型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针对地方高校二级学院转型发展主要面对的问题,设计了转型实施方案,其大致思路如下。

(一)办学理念

绵阳师范学院在办学理念上已经从追求精英化教育转向办好应用技术型大学,该理念成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办学的指导思想。

(二)办学定位

绵阳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为:教学型,师范型,地方型,应用型。在此定位的指导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定为:以服务地方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完善现有的办学为基础,有序拓宽专业建设方向;立足四川省中小学及职教师资培养,面向国内信息技术行业需求,融合中国科技城(绵阳)软件外包服务,适应电子信息发展的需要,向打造卓越数学教师和卓越工程师的专业方向布局;以训练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理念,培养高素质信息技术类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力争通过四年的建设,以中小学数学教师、软件服务外包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数字媒体工程师、产品讲师为抓手,凸显应用型学科优势;最终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建设成为四川省同类高校相同专业中具有改革示范效应的特色专业和本校品牌专业。

(三)专业建设

目前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字媒体艺术,物联网工程五个本科专业。数学的师范专业是川西北唯一的师范类数学教育专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培养了大量的社会需求的人才。绵阳的第一个优势行业就是在基础教育上,所以该专业是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另外四个专业均是信息类专业,绵阳作为中国科技城,信息产业是其经济的支柱,所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信息类专业也是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在专业建设上,不是需要建设新的专业,而是需要将现有的专业办好,办出特色。

(四)培养体系

1.教师教育能力培养体系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培养优秀教师,构建了培养优秀教师的模块结构,分模块提升学生的教师教育能力。设计了基础知识模块、学科知识与能力模块、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管理与指导教学活动的知识与能力模块和研究与反思教学活动的知识与能力模块等五个模块。这些模块与教育内容形成了一定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则衍生出不同的课程。确定每门课程必修、选修或限选的性质,在整合的基础上提高针对性,突出培养重点和特色(见表1)。[7]

2.建立了“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平台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校与地方政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协同培养,建立了该专业的教学、实训、实习和就业的资源平台。合作的政府机构有:绵阳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科技城软件产业园;长期合作的行业企业有:神州数码(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浪潮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科瑞软件公司、四川长虹虹信软件公司、四川金石科技有限公司、绵阳黑匣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三位一体”协同资源建设整体情况如图1所示:

(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市场和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修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形成工程特色和行业特色鲜明的现代高等工学合作的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形成具有创新和特色的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以上目标的措施主要有:以全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对教学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满足教育行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发展对工程师的规模化、高质量的人才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协同培养为手段,制订大一到大四的实习、实训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企业合作,设计开发有助于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项目,充分体现科学性、行业性、独创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如图2所示)

(六)师资队伍建设

转型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定义:符合《教师法》规定,熟练掌握某种技能并具有基本理论素养。[8]目前地方高校教师最缺乏的是熟练掌握某种技能,为此主要措施有:1.组建教学团队。依托课程建设,组建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团队,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团队建设。2.建立教师实践制度。引导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教师三年内至少参加一次为期3个月的深入企业一线的实践,教师的实践情况与教师的考核、职称评聘挂钩。3.建立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按照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选聘 30—40名左右校外企业兼职教师进入资源库。4.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实施政策倾斜,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專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能力提高。5.建立教师分层次培养制度。每年组织教授、副教授定期开展教育理论、前沿技术等的学习与交流;组织青年教师分批进行专项培训。6.建立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奖励制度。每年评选一定比例的校级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推荐申报校级教学名师或优秀教师。

二、地方本科高校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实施情况简述

自2014年9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展整体转型以来,按照整体实施方案的规划,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加强一个教育(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教育);加强两个方面人才动态柔性引进(一线专业教研室主任进教研活动、一线教师与工程师进课堂);打造三个精品(师范技能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群、软件工程师编程技能)。

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研

为了充分了解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分别对绵阳周边中小学、职业中学、教育培训机构以及IT类公司进行了市场调研,主要的市场调研对象如表2所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其他工作的开展找到了充分的依据。

(二)三位一体协作平台的具体实施

1.行业企业在校内设立公司工作室

目前有绵阳黑匣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浪潮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金石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创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了学校工作室。这些公司与我校信息技术专业共建共享专业实验室,带项目进入公司的学校工作室,由我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公司的数字多媒体作品设计,智能视频监控,智能小区设计等项目。

2.行业企业在我校设立专业奖学金

由行业企业和我校共同设计比赛项目和评价制度,奖励我校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目前已经设立了“浪潮”奖学金, “神州数码”奖学金,“四川虹信”奖学金“四川东正信息科技”奖学金。

3.成立了大行业背景的教师教育联合教研室

为了提升相关本科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我校通过人才软引进的方式,引进了四川浪潮科技有限公司、神州数码(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骨干工程师,绵阳市教师进修校、绵阳市教科所、绵阳职业技术学校的骨干教师,和我院的专业骨干教师联合组成了“教师教育教研室”,共同开展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

(三)专业核心课程群精品课建设与评价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深化我学院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决定根据2015方案所凝练的专业核心竞争力,遴选支持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的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是在专业中对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起着关键和基础性作用的课程,应为学科基础课或专业主干必修课程。我学院课程教学基本条件较好,包括图书资料、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等;具备使用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或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条件。

专业核心课程授课要求: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确保专业核心课程在本专业的基础核心地位。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求做到4个“精心”:即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问题、精心组织每次的师生研讨、精心选用每个教学案例。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清晰,重点难点把握准确,与其他课程内容衔接顺畅。课程教学内容既要注重专业基础知识,更要广泛地吸收和整合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体现学科领域前沿性,并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形成具有我校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

2.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依托教师科研课题、学科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完善课程实验和实习教学平台,积极开设探究性实验,切实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选编优秀教材。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应选用新编的国家级优秀、规划教材或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同时,也鼓励教师编写符合教学要求、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水平教材。

4.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建设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包括课程介绍、电子教材、授课录像、网络课件、案例库、实验指导、参考文献、学术进展与学术前沿、创新方法研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人才队伍柔性引进

分别引入一线优秀管理人才担任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引入一线教师和一线优秀工程师进入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

(五)自身师资队伍培训

根据计算机相关专业发展需要,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做项目的丰富经历,根据各教研室发展需要和专业教师个人特长开展培训,近3年内,50岁以下计算机类教师至少外出学习培训一次。根据数学专业发展需要,除了要求数学专业教师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外,还需要数学专业教师擅长三项专业技能之一:数学建模,数学竞赛和数学师范技能,因此近3年50岁以下数学专业教师轮流外出至少进修一次(除学历进修外)。

(六)师范生入学面试分流

为了打造我们学院的精品专业和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负责的态度,我院从2015级师范专业新生开始进行面试工作,面试内容主要为检验作为一名未来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潜质。面试的项目主要有——语言表达、职业定位、仪表仪态、教师基本功。根据面试的结果对学生做适当的分流,并根据面试的结果来调整教师技能的培训方案。

三、转型发展方案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施效果

为了评价转型发展方案实施效果,对在校本科学生、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师、合作单位进行了调查。教师与合作单位主要调查其对实施方案本身的看法,具体调查项目如表3所示。

学生调查的项目包括三位一体协作平台满意度和专业核心课程群精品课程实施的满意度,具体调查项目如表4、表5所示。

从对学生、教师以及合作单位的调研数据来看,三方面的数据都显示,转型发展方案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和完善。学生调查样本为100,平均支持率为97%;院内教师的调查样本为50,支持率为90%;合作用人单位调查样本为50,支持率为96%。

(二)存在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二级学院是改革的主体,但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配套,从绵阳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转型实施情况来看,二级学院的转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最迫切的制度有与应用技术型相对应的人才引进标准,人才柔性引进的待遇,职称晋升的评价办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分配制度的改革,科研管理制度的改革等等。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应强.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江苏高教,2014(6):6-10.

[2] 鲁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3/22/c119896137.htm.

[3] 张祺午.驻马店论坛:多视角关注本科转型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4(4):63-67.

[4] 张兄武,许庆豫.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93-97.

[5] 赵哲,董新伟,李漫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三种倾向及其规避[J].教育发展研究,2015(7):23-27.

[6] 曲殿彬,赵玉石.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7] 马健生,张弛,孙富强.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造就卓越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综合改革試点工作的经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1-5.

[8] 丁奕.转型地方高校发展的路径依赖于锁定效益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63-167.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兰继万 陈燕平 徐燕丽

地方信息产业发展论文 篇2:

基于内涵建设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再思考

摘 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当下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高校转型的内涵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简单地引入几个企业,建立几个创新创业基地,聘请几个校外兼职教师?洛阳理工学院从教育教学自身规律出发,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出发,从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出发,以专业建设、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的抓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转型发展;专业集群;课程改革

要全面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就需要与产业结构相对接的人力资源支撑,因此必须对国家人才培养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然而,相当一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目前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化、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足,培养的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这就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源所在,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建立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才是目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的途径与方向。

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其根本目标是实现高校自身能力的提升:实现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实现高校学科与专业对行业及地方经济贡献与服务能力的提升,实现高校教师自身服务经济发展及贡献更多社会价值能力的提升。要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及师资能力的提升,具体的切入点就是:专业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笔者结合洛阳理工学院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专业集群建设,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通过对接产业,了解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发展趋势、管理模式、经济运行状态,调整专业方向的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方法等,确保培养的人才能直接服务相应产业与行业。因此,根据河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洛阳理工学院自身的特色优势,分析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问题,研究各个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研究制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的学科专业群规划方案,洛阳理工学院构建了建筑材料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文化创意产业三个专业集群。

建筑材料专业集群:包含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专业。这些专业方向从建筑材料成型到建筑材料机械加工,从建筑材料施工及后期的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支持了该行业全产业链升级改造的人才需求。同时,建材本身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与强势专业,借助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也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集群:围绕国家、省、市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性纲领文件,深入分析电子信息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切实开展电子信息技术学科专业集群的人才培养转型工作。以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通信工程为支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电子信息行业为定位;以物联网工程和工业自动化为对象;以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以提升工业自动化系统,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现代化城市服务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目标,实现各专业之间交叉融合,培养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有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提升专业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贡献度。

文化创意产业专业集群:牢牢把握地方文化积淀与特色,以地方文化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传承和弘扬河洛文化为基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围绕文化创意全产业链进行专业资源整合:将汉语言文学、英语、环境设计、财务管理、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纳入专业集群,打破学科壁垒,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较强文化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洛阳民俗博物馆等实习基地主动对接,瞄准就业岗位,订单式培养大学生讲解员。财务管理专业与天瑞集团、河南中迈投资集团合作办学,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满足职业要求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在参照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合理设置课程模块和教学环节,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课程体系时,要统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培养规格、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在联系上,审视原有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重点解决好各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整体优化知识结构,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体系,可根据行业与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灵活调整课程模块设置,实现特定规格人才培养,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市场变化。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培养标准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内容。对每个培养标准给出准确而具体的内涵定义,以“素质”为例。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诚信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保持好奇心与想象力,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恪守并践行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勤奋敬业的科学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明确了这样的具体内涵,就根据培养目标的内涵构建课程,实现矩阵。课程矩阵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平台。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教学要扎实、有效,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力求授课内容“精”和“实”,知识覆盖面宽;专业课程模块要把握主干,专业方向课要适应社会需求,凝练特色,以有限的课程模块来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

三、改革教学方法,关注过程与效果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将产教融合的方式融入课程内容,融入教学方法,融入人才培育模式,教学方法要以知识应用、能力提升为教学目标,以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学生实践为教学手段,开展基于项目、问题的教学方法改革。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引导广大教师进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改革,建立多种、多阶段考核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改革以“少教多学”为指导思想,鼓励老师精炼核心知识点,合理安排课程时间,转换自身角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转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内化知识,实现知识的应用。老师教得更好、更少,学生学得更好、更多。

教学改革的落实以“为理解而教学”为目标,深度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学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团队合作,并启发学生利用先验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建构,提升学生元认知技能。具体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有: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慕课”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项目与案例教学、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确保理论联系实践,引导知识有效应用;基于小组活动的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学生合作、沟通、协作及与人交往、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先验知识的应用,等等。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学校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是高等学校服务区域经济、行业的必然选择,是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满意度的必然选择,是高等学校差异化发展、特色强校的必然选择。洛阳理工学院根据地区经济特点与自身特色,探索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途径,找到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研究理论,希望能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丽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

[2]何光耀,黄家庆.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4,(10).

[3]陈传万,张宏喜,李晓东.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素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12).

责编:晓 成

作者:李蒙

地方信息产业发展论文 篇3: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电课程集群实践

课程集群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解决教学与科研资源不足、与地方区域产业发展切合度不高、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基础电培养模式与实际工程应用严重脱节、缺乏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将新工科建设思想落实到基础电课程集群实践中,转变教育理念,重构知识体系,优化培养目标,更新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服务新工科理念的实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新工科概念厘定

新工科建设工作是高校教育发展和课程集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在技术层面和实践层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新工科的主要内涵是实现传统工科与其他工科学科的交叉与混合,实现理科课程与工科课程的结合和延伸。孕育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包含“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调+共享”三层含义(如图1所示)。在这种背景下,基础电课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实际教学要求较高,需要教学工作者结合新工科背景,高效利用新的教学模式。

“继承+创新”,针对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对传统的工科教学模式进行转型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转型工作中,需要转变和优化的内容包括人才维度、体质机制改革维度以及培养模式维度。从工科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的角度来说,需要积极培养工科学生的批判、设计以及工程思维等。只有针对学生应当具备的思维能力进行研究,才能进一步面向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

“交叉+融合”,基于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产生的新学科,包括现有工程学科之间、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融。以跨学科的形式组建新的课程教学团队,并且设置相应的跨学科项目,实现对跨学科合作与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融合和合作。另外,针对多学科交叉学习模式,还应当转变教学评价方法,把控新教学模式下教学工作开展的质量。

“协调+共享”,通过协调工程教育多元主体关系,形成高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推动新工科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共建共享,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校内外多方参与的产业化学院等新型组织模式。

院校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要”为目标,这也是学科发展获得和利用更多社会优质资源、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在拥有一流师资和先进教学科研设施保障条件后,“开放共享”成为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开放共享”不仅是指开放自身的师资、教学科研设施平台等资源,也包括通过自身的开放,换取合作方的开放,实现利益共享,建立双赢、多赢的局面。

二、三电+单片机课程组成

三电+单片机课程是南京曉庄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简称基础电课程,是电力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电课程重视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目前的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形式和内容相对独立,并没有达到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状态,并且课程内容设置以传统内容为主,不注重创新。这种情况与现阶段的社会实际应用需求相脱节,不利于学生个人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建立依托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强调学生和教师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项目。具体来说,项目内容的设置和项目实施的组织可以以虚拟项目为依托,并不一定是实体项目。对于教师来说,实体项目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更高,相较虚拟项目,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2018年教育部3号文件《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 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三、课程集群实践的重要意义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融合集群实践极具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卓越创新人才的需要

人才需求是“新工科”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性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变化,但目前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适宜性方面有所缺失,大部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实际应用需求相脱节。这从侧面体现出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二)促进教学与科研双赢的需要

科研项目与教学工作开展如果能够同步进行,意味着科研项目的研究和进度具备了教学应用价值。从学生角度来讲,科研项目与教学工作同步进行意味着学生能够接触到新的科研项目,学生学习知识和参与项目具有先进性,能够积累丰富的经验,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当两方面需求同时得到满足,就能够达到教学与科研双赢的目标。

(三)深化新工科学科汇聚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特征使得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主要趋势,这意味着人才培养也需要向复合化和应用化的方向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结合产业优势,积极构建课程集群,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制订课程集群培养方案,实现基础电课程的教学内容、师资、实践等多维度的发展和完善。

竞赛设置是近年来高校学科建设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设置竞赛,达到激发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力求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但组织竞赛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快速上岗能力,更好地为学科服务,探索学科定位,加强学科汇聚,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

四、新工科背景下开展基础电课程集群实践具体方式

(一)创建高水平师资团队

虽然教师在大学教育阶段的主导教学作用有所减弱,但基于新工科背景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要求,需要从师资力量和教师团队建设方面着力。具体来说,师资团队建设,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对于其个人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职业能力、教学能力以及教学创新能力,才能积极实践基础电课程集群。

(二)加强各学科课程体系的融合

基础电课程是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的基础课,根据南京晓庄学院的师资储备,整合基础电集群课程资源,依托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教学资源库,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完成课程建设和开发。将行业维度、职业维度以标准基于教学需求进行转换和完善,分别设置课程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将技术性较强的内容转变为便于开展教学的内容。以项目为驱动,以竞赛为目标,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校企共享实训平台的深度交叉融合,完成“创新链”专业体系的基础电课程集群建设。

(三)创建“沙漏型”培养组织结构

“沙漏型”培养组织结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沙漏型”培养组织结构具有“三位一体”、网络化和开放共享的基本特征,如图2所示。

基础电集群的目标是实现高度的协同创新。政府、高校和企业作为人才共同培养主体,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发展理念,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共建共享机制,始终面向行业前沿和区域发展等特征化终端需求,引导学生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合作企业与专业负责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共同确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然后根据终端市场需求反馈的情况,确定基础电集群发展中的问题再加以解决。在整个“市场(产业机构)指导教学,教学服务市场(地方经济)”培养组织结构中,学生、教师、专业负责人、企业可以在内涵不断丰富的“人才培养合作体”内寻求协同培养帮助。“沙漏型”培养组织结构的构建可以破解工程型人才培养中师资和实践环境等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协调共享的“立体联动,多层次发展”合作,使基础电课程集群从平面到立体真正“活”起来,培养高质量工程实践创新人才,最终服务于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五、结语

新工科更注重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打破传统的学科隔阂势在必行。

首先,贴合产业需求,密切联系实际,基础电课程集群按企业需求,以项目方式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校企合作,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基础电课程集群建设要以“电子科学与技术”省重点建设学科为指导,以企业师资为依托,以创新型项目为驱动,构建应用型实践实训创新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互动把基础电课程集群做实做强。

其次,根据设计好的课程体系和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利用CDIO、PBL(项目式学习)等先进教学理念和设计方法,以3D网络环境、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如“互联网+电子技术基础在线实验平台”)、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和混合式学习等方式与技术,使基础电课程更具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

最后,以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组织结构,改善评价体系,主动适应新工科的发展要求。基础电课程集群建设要以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构建“沙漏型”培养组织结构,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深度结合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

“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调+共享”为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大电类学生的基础电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实践交流沟通平台,为他们后续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铺平道路,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快速上岗能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基金项目】2020年南京晓庄学院“新师范”“新文科”和“新工科”校级专项科研课题;2020年南京晓庄学院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019年南京晓庄学院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专题科研项目(编号:4199114);南京晓庄学院党建研究专项课题(编号:2019DJKT20)。

参考文献:

[1]李银国,朱方彬,李方伟,等.研究生开放性研究环境营造与协同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19-23.

[2]丁红枫,孙连坤.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J].才智,2018(27):14.

[3]潘晓苹,但果,陈昕,等.基于CDIO理念的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8):400-402+429.

[4]汪原.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的“觅食教学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120-122.

[5]周秦武,张博,張大龙,等.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83-185.

[6]陈希章,雷玉成,王雷刚,等.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9(6):113-115.

[7]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5(12):28-32.

[8]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0-26.

[9]张晞,顾永安.地方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布局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案例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27-34.

[10]李志鸿,邹复民.“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路径探析:以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7(5):486-490.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

作者:赵婷 李玲

上一篇:城市文脉雕塑艺术论文下一篇:交通质监廉政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