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

2022-04-19

[摘要]旅游商品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商品产业发展不仅与地方旅游形象息息相关,更影响到当地旅游收入结构的合理性,同时涉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 篇1:

湘西全域旅游区体验式旅游购物开发

摘 要:湘西全域旅游区旅游购物收入一直较低,主要是传统旅游景区旅游购物环境差、新兴旅游景区旅游购物格局尚未形成、缺乏体验式的旅游购物环境设计所致。湘西全域旅游区应以区域共生为模式构建区域旅游购物整体格局,以特色产品研发为基础构建旅游购物品研产销产业链,以利益均衡为手段营造和谐的旅游购物环境。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创建民族工艺、土特产品、土苗文化、茗茶文化等地方特色产品体验式旅游购物场景。

关键词:体验式旅游购物  全域旅游  湘西全域旅游区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中所购买的旅游商品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物化,是其旅游回忆的见证和载体,大多数旅游者都有旅游购物的消费欲望。据统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支出中购物消费占整个旅游支出的50%以上,我国北京、香港的旅游购物收入比例高达60%,贵州的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收入的30%以上。这些数字说明,我国旅游者具备一定的旅游购物消费能力。各地的旅游购物收入参差不齐主要是因为各地的旅游商品供给、旅游购物环境、旅游购物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旅游者的购物欲望被抑制。

旅游购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型的消费行为,容易受当时环境的影响而冲动购买。旅游购物的产业要素及购物环境是影响旅游者购物行为的主要客观因素[1]。如果旅游目的地能给旅游者提供优质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营造赏心悦目的购物环境、提供舒心周到的购物服务、创造难忘的体验式购物经历,势必会促进旅游者的购物消费。

1 湘西全域旅游区旅游购物现状

1.1 传统旅游景区旅游购物环境较差

湘西全域旅游区传统、成熟型景区如凤凰古城、芙蓉镇、乾州古城、墨戎苗寨等景区的旅游购物市场普遍存在旅游购物品产销脱节,无法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旅游购物网点分布散乱,尚未形成规范整体;旅游购物市场秩序混乱,商家欺骗消费屡屡曝光;旅游购物环境较差,缺乏体验设计等现象。导致旅游者的购物欲望无法激发,购物需求无法满足。

1.2 新兴旅游景区旅游购物格局尚未形成

随着湘西全域旅游的发展,许多新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如永顺土司城、十八洞村、惹巴拉、矮寨大桥等地的旅游购物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都是当地居民随地摆放的小摊售卖低廉的土特产品和劣质的旅游小商品,尚未形成整齐有序的旅游购物市场。

1.3 体验式旅游购物场所尚不多见

虽然近年来湘西地区建设了个别体验式购物场所,如张家界的山里碾子铺体验购物中心,将土家文化体验和土司贡品、“硒有慈利”产品展销进行融合,创造了“土司贡品+旅游体验”的全新模式。但是,整个湘西地区其他旅游景区体验式旅游购物场所尚未建立,需要加快创建速度。

2 湘西全域旅游區体验式旅游购物开发构想

2.1 以区域共生为模式构建区域旅游购物整体格局

共生一词最早应用于生态学中,是指不同生物以某种联系密切生活在一起,指生物之间的一种生态学关系[2]。在国内,袁纯清最早将共生理论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认为经济主体之间在一定环境中可以按照某种模式形成共生关系[3]。旅游购物的区域共生是指在区域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对区域内的旅游购物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和合理配置,引导各经营单位通过利益共享和义务共担来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达到区域旅游购物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在共生理论的指导下,湘西全域旅游区内各旅游购物经营单位之间的竞争可转化为合作性竞争,通过区域间协调差异化经营,完善区域整体旅游购物产业结构和产品体系,丰富旅游购物供给种类,提高旅游购物品质量,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旅游购物点。针对新兴旅游景区,统筹分析旅游者在区域内的主要集散地,合理建设旅游购物场所,引导建立旅游购物街(区),规划集中的旅游购物经营摊点。针对已有购物场所的老牌景区,进行统筹协调,改善散、乱、差的购物环境。

二是差别经营,形成互惠共生发展态势。对区内旅游购物经营店进行优化调整,引导他们分品类、分层次进行差别化经营,避免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形成科学、合理、互惠共生发展的和谐局面。

2.2 以特色产品研发为基础构建旅游购物品研产销产业链

产业链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基础上,根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一种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4]。构成旅游购物产业链上的企业是围绕旅游购物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提供服务的一系列企业组合。处于产业链上的各企业之间是利益合作关系,它们共同作用、共同促进。

湘西全域旅游区旅游购物供给中最主要的是旅游购物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研发和生产又是旅游购物这条产业链中的焦点,研发技术直接关系到能给旅游者提供什么质量、什么等级的特色旅游购物品,生产企业直接关系到研发成果能否转化为实际旅游购物品。建立地区旅游购物产业链,有利于地方政府以产业链为整体来进行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从而为湘西地区旅游购物产品研发招募到优秀的创意大师,为旅游购物产品的生产招募到实力雄厚的企业。同时,产业链的建立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链条上各企业协调运行,企业间相互促进,提升旅游购物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因此,湘西全域旅游区要以地方特色产品研发为基础,建设一批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品研、产、销产业链,链条上的各企业信息互通、利益共享,共同为提高地区旅游购物供给水平服务。

2.3 以利益均衡为手段营造和谐的旅游购物环境

和谐的购物环境对旅游购物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旅游购物品价格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销售人员尾随销售、购物商店分布散乱等市场乱象会抑制旅游者的购物欲望。相反,如果目的地旅游购物品类琳琅满目、特色鲜明、质价相符、市场秩序井然有序,就会激发旅游者的购物欲望,使之产生购买的冲动。旅游购物环境的营造牵涉到众多旅游购物经营者和从业者,而这些经营者之间表面上存在着利益冲突,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形成良好的购物市场环境的根本出发点。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购物经营者之间除了利益冲突外,还存在着利益的一致性。如果目的地的旅游购物环境整体差,旅游者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体将这种差评广而传之,直接导致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旅游购物欲望被抑制,给整个目的地的旅游购物经营带来集体损失,从这一点上来看,旅游购物经营者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

在整体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全域旅游区可以以利益均衡为手段来平衡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通过引导他们分品类、分层次区别经营,形成各自的经营特色来达到利益均衡,营造和谐的购物环境。

3 湘西全域旅游区体验式旅游购物开发措施

3.1 湘西民族工艺体验购物

湘西地区传统民族手工技艺精湛,有众多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土家织锦、土家竹雕、苗族蜡染、苗族银饰、苗族木雕、苗族刺绣、竹编背篓、凤凰纸扎等。可以在旅游区建立专题民族手工艺体验馆,向旅游者展示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并设计旅游者亲身体验环节,让旅游者在参观工艺流程后亲自动手织布、染布、编织背篓、锻制银饰、雕刻木艺、竹艺品、剪纸等,增强旅游者对传统手工艺的了解,让旅游者参与到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中,提升其体验感受,激发其购买欲望。

3.2 湘西土特产品体验购物

湘西地区特产品丰富,主要有酒鬼酒、腊肉、米豆腐、血粑鸭、姜糖、猕猴桃等。开发相应的土特产品体验购物场所,让旅游者参观相应产品的制作流程或采摘原料产品,体验土特产品的制作工艺,让旅游者在轻松愉快的体验环境中购物。如酒鬼酒蕴含着湘西地区的文化心理,是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其酿制技艺是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开发设计酒鬼酒的体验购物场所,让旅游者先参观酒鬼酒的制作工艺流程,然后再品尝酒鬼酒的独特风味,从而刺激旅游者购买酒鬼酒。凤凰姜糖将姜糖制作表演与销售融为一体,还可让游客亲自抡棰体验,在姜糖中增添旅游者的自我劳动价值。

3.3 湘西土、苗文化体验购物

湘西地区的苗族、土家族文化内涵深厚,很多产品都列入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有世代相袭的手工银匠,家族相传的苗画、苗绣技艺,道法自然的扎染、蜡染工艺。土家族有传统的土司文化、土家赶年、梯玛神歌、茅古斯、摆手舞等地区民族习俗。将文化体验与旅游购物有机结合,建设文化购物体验中心,让旅游者在观看梯玛神歌、茅古斯舞等民俗文化表演后观看表演者的服装、道具等实物;在参观苗绣、苗银手工制作过程中跟着工匠大师一起制作;在土家赶年、土司朝贡氛围中享受土家特色美食。设计现场文化体验馆和文化艺术产品销售馆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体验中心,通过文化表演增强旅游者的精神参与,使其对旅游购物的体验更加真实、生动,从而刺激消费。

3.4 湘西茗茶文化体验购物

湘西地区有中国三大地理标志茶产品,分别是保靖的黄金茶、永顺的霉茶、古丈的毛尖茶。这三大茶产品均是湘西地区特有的茶产品,而且每种茶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独特的养生功效。保靖的黄金茶可以设计与古茶树合影、有机茶园观光、茶叶采摘等体验性项目,古丈毛尖茶可以设计茶叶采摘、茶叶制作、茶艺观赏、茗茶品尝等体验性环节,永顺霉茶可以设计霉茶茶叶识别、霉茶制作、霉茶养生功效体验等参与项目,用愉快的体验经历和周到的服务刺激旅游者的购物消费。

参考文献

[1]李晓东,袁国宏.论旅游购物的本质与体验化设计[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9).

[2]周惠玲.旅游共生的研究述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9).

[3]马国强,汪慧玲.共生理论视角下兰西城市群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J].城市问题,2018(4).

[4]龚勤林.产业链延伸的价格提升与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3).

①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旅游+”背景下湖南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购物供给侧改革研究》(张丽萍主持,项目编号:XSP18YBZ145)。

作者简介:张丽萍(1978-),女,汉族,湖南祁东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教育、旅游经济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丽萍

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 篇2:

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发展新途径探究

[摘要]旅游商品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商品产业发展不仅与地方旅游形象息息相关,更影响到当地旅游收入结构的合理性,同时涉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现状出发,分析其在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从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外部优势入手,提出成功实现产业提质升级的思路——寻求区域合作实现产业集群,实现旅游商品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区域合作;品牌;张家界

1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现状

11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现状

自1989年批准立市以来,张家界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持续增长。2004—2013年张家界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从2004年的1269万人次扩大到2013年的344241万人次,旅游吸纳能力不断提高,旅游业收入增长迅猛,从2004年的552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29亿元,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衍生品。旅游商品主要分为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旅游食品及旅游日用品[2]。以此分类,结合张家界旅游商品现实情况,本文将张家界旅游商品分类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及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主要包括以湘西少数民族风情为主的土家织锦、土家蜡染。旅游工艺品主要包括贺龙烟斗、中华角石、军生沙石画和生物化石雕刻等。旅游食品主要包括山野菜系列、娃娃鱼系列、蕨根粉、葛根粉、猕猴桃饮品和竹筒酒、杜仲茶等。

张家界旅游商品收入长期维持在旅游收入的16%左右,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0%,相对于张家界旅游业收入的迅猛增长,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张家界旅游商品与旅游品牌之间的脱节,表明张家界旅游商品并未充分融合旅游优势资源,未发挥出其独有的地域优势和旅游品牌优势,直接影响了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制约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影响了张家界旅游业的整体形象,许多能够依靠旅游业带动得以发展的行业未能发展起来,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亦未能充分展现。

12旅游商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缺乏特色旅游商品,未形成品牌效应,产品缺乏竞争力

旅游商品是旅游地独特资源的代表,反映着当地特色,并且只有与当地特色紧密相连的旅游商品才会焕发生机和获得长久的发展。在上述列举的旅游商品中,在游客群中较为有名的只有土家腊味、葛粉、土家织锦与土家蜡染等,总体来说,产品种类较少,知名产品较少,地方特色未能充分融入到旅游商品中,已有特色商品也未能未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比如土家族传统服饰,图案、花色不考究,与其他具有民族风情的旅游地出售的民族服饰大同小异,难以激发出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很多,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拳头产品较为少见,在众多旅游商品中除了张家界“三宝一绝”[ZW(]“三宝一绝”由杜仲茶、葛根粉、茅岩莓茶和岩耳组成,是张家界市标志性特产。[ZW)]外仅有灵洁公司的辣酱系列获得国家农业部的“绿色食品”认证、惊梦酒业的天子液酒在2005年湖南省农博会上获得金奖殊荣,张家界旅游商品市场仍缺乏亮点,品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游客对张家界旅游商品知之甚少,影响了商品的销售。

122生产企业规模小、效益差

张家界旅游商品市场上多数企业为中小企业,未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这带来的问题具体有:①产品雷同。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均更新缓慢,产品开发互相模仿,产品生产高度雷同。②企业资金短缺。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靠自筹,规模有限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不仅使产品创新受到资金制约而且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方式制约了企业规模化发展。③市场竞争激烈。行业进入门槛低,参与市场的企业众多,旅游购物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存在本地产品市场被外地产品挤占,其产品受大型零售企业约束难以进入主流销售渠道进行销售等问题。

123旅游商品销售渠道受限,产销环节不畅,物流体系缺失

商品的销售环节是商品获利最多的环节,也是最能够实现商品价值的环节。目前张家界旅游商品主要依靠景区门店销售,这些店铺大多为小店,营销意识不足,销售仍停留在买卖这一层面,稍有的营销方式也只是吆喝、简单粗暴地拉人进店购买的方式,再不就是依靠导游带来客源,缺少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虽然张家界在2012年建成了以购物休闲为主的民族风情街——溪布街,但因其区位优势不明显,配套设施不完善而并未起到相应的带动作用,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尚未建立。下图展示了张家界旅游商品渠道选择现状,从图可以看出,旅游商品企业主要依靠的是传统购物店、旅游商品专卖店和摊棚摊点进行销售。特别需要解释的是,之所以将电子商务划为“较少进入的渠道”的原因一是企业由于经营理念和自身考量等原因未开展电子商务,二是虽然一些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但经营业绩并不理想。

张家界旅游商品选择渠道现状

张家界旅游商品市场信息流通不畅,旅游商品的产、供、销脱节,既浪费了市场资源又损害了市场参与者的生产积极性。旅游商品市场长期形成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习惯制约了旅游商品的电子商务发展。物流体系的缺失,使得部分特色旅游商品由于造型设计、本身特性等不便于旅游者携带而使游客放弃购买[5],制约了旅游商品的销售,比如像土家族服饰及头饰、大型石雕工艺品,因为实用性不强、体积过大等原因使游客放弃购买;辣酱、果类制品由于包装简陋、难以保存而使销路不佳。

2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发展新途径:区域合作

21区域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购”是最具有弹性的,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最具有推动力。而购物的行为载体是旅游商品,旅游商品属于弹性消费,发展空间大,不仅对于增加一个地区的旅游收入有重要意义,还能提升其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其转型升级。对于“旅游立市”的张家界来说,旅游业不仅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且是湘西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2013年张家界旅游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581%,旅游业在张家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依托张家界优质资源,湘西地区亦享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外来资本注入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旅游商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缺陷,正说明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解决短板问题——旅游商品,不仅对张家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极大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

张家界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概念,在一定形式和范围下开始了区域旅游合作。2011年,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规划以张家界、吉首、怀化为中心,集中发力,解决湘西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落后的状况,这无疑是对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改革有力的政策支持。区域间探索旅游合作,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促进合作各方获得更好的发展。

22总体思路

与具有类似旅游资源的凤凰古城、吉首、怀化进行产业合作,实现重复产品的集群生产,充分考量资源的区位比较优势,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建立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生产交易中心;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使旅游商品“走出去”——建立完善的旅游商品物流体系,使游客购买商品不再有难以携带的顾虑;与省会长沙深化经济合作,充分利用长沙经济优势发展本地旅游商品产业,并利用旅游资源差异,实现旅游人群的转移承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3具体举措

231进行旅游商品特色定位[6],加大开发力度

由于地域的差异,每个地方都具有其独特之处,选择外出旅游的人大部分都带着一种猎奇心理,渴望在目的地探寻到当地的特色和民族风情,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应充分挖掘生物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实现资源与产品的对接,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旅游者的购物需求,设计、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随着旅游购物市场上旅游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和旅游者的购物心理的改变,旅游者对商品的包装越来越看重,因此生产企业应及时调整过时的包装观念,改进商品包装,提高构思创意,采用与产品形象配套的包装,追求大方、美观、适用的包装风格,增加产品附加值。一般而言,旅游者不会频繁地到同一地旅游,从这方面而言,他们在当地旅游市场进行旅游购物大多是一次性的行为,游者在购买之前了解商品的渠道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或是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而知,所以说市场营销在旅游商品的传播、销售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旅游商品企业、政府应积极联合知名广告传媒,探索商品营销模式,加大营销力度,提升旅游商品的知名度。

232依托骨干企业和品牌旅游商品,提升生产水平与专业分工能力,促进产业集群

发挥森海等民族服饰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民族服饰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在保留民族风情的前提下,改进服装设计,改善民族服饰笨重、不实用的特征,并提高产品质量,引导民族服饰产业健康发展;在旅游工艺纪念品上,支持并推广军声画院、永兴玻璃的展、售结合的景店销售模式,实现以砂石画、创意玻璃为代表的旅游工艺纪念品的产业化发展;在旅游食品方面,发挥金秋农产品、九天食品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一体化建设,并努力实现产、供、销一体化。通过这种模式,将分散的农户纳入生产体系中,既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通过收购所提出的质量要求提升了他们种植的水平和技术;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既有利于减少采购环节成本,又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把关产品质量,完善产业链,增强企业竞争力。

233加强张家界与长沙发展互动[7],深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作,共同进行旅游商品市场开发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张家界市是湖南省旅游业的龙头城市,两者进行发展互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013年,张家界与长沙开展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作,长沙产业升级中所产生的项目转移惠及张家界,成为张家界经济增长的新机遇。长沙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前沿,有能力为张家界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双方应该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而旅游商品产业园,并在园区基础设施、政策落实上下足工夫,筑巢引凤,吸引专业化的人才、优秀的企业进入,并与桑植、慈利省级工业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协调发展,共同推动旅游商品产业的集聚,给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长沙旅游业以历史人文资源见长,而张家界自然资源优势显著,两者在旅游形象上的差异,使双方在实现旅游客源群体的转移和承接上有了合作的可能,双方应积极进行洽谈协商,促进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从而增加旅游商品销售,拓展旅游商品市场。

234发展大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生产交易中心,实现特色旅游商品的差异化发展,树立区域旅游商品品牌

大湘西旅游板块是湖南省规划的三大旅游板块之一,包括张家界、湘西自治州、怀化、邵阳和永州部分区县,幅员面积约7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3%。大湘西是一个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境内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长期以来,区域内的各旅游主体各自为政,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高度重复,既浪费了优质资源又承受市场无序开发带来的效率损失。一个旅游地旅游商品开发能力是有限的,而对可替代产品进行集群开发、生产,实现民族特色旅游商品供应链的整合,建立起互为补充的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生产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建立商品差异化,实现产品的联合创新,更有利于树立起区域旅游商品品牌,提升区域旅游商品整体形象,形成区域营销优势,最终以品牌扩散效应来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

235扩展销售渠道

旅游商品销售的顺利实现离不开完善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建立多层次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是拓宽旅游商品销售的中心环节,首先,加强溪布街建设,围绕旅游特色街区的市场定位,完善其交通、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优质的企业入驻,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游中带购、购中带娱的综合性旅游平台;再次,推动以梅尼为代表的大型购物中心建设,支持优质商品进场销售,并鼓励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积极发展连锁自营专卖店,满足旅游者一站式购物需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实体经营与虚拟经营协调发展,增加旅游者购物方式,并借用微信营销等网络营销平台进行商品的宣传与促销,扩大旅游商品影响范围。政府应加大对外交流,积极承办大型会展,发展会展经济,并依托国际森林保护节、国际乡村音乐周、国际翼装大赛等大型活动契机,来提升本地旅游文化内涵和增加特色文化知名度。

3实现区域合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31转变地方政府观念,打破行政体制约束

由于我国特有的行政体制,使得像大湘西这样的拥有共同民族资源的地区被行政区划分到不同的行政区域,各个行政主体都致力于追求自己行政区内的利益,产生了同一资源为多个行政主体重复开发的现象,这对旅游资源开发造成了行政刚性约束[8],产生了大量的外部负效应。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未能认识到区域合作带来的长远影响,目光短浅,固守辖区内有限资源,不愿与外界“分羹”。而要实现大湘西旅游板块内旅游商品产业跨行政区域的合作,尤其是树立带有纯公共物品特性的区域旅游商品品牌,必须由区内各行政主体间的协作才能得以实现,为此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落后的观念,打破制约区域合作顺利实施的行政体制约束,建立共同愿景,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谋求区域旅游商品产业的长远发展。

32交通的完善

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要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实现物流仓储、配送一体化[9],而物流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目前,张家界形成了由城市公交系统、张清、张桑等公路构筑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使得各县城、景区与市中心的运输距离大大缩短;由高速、航空、铁路所组成的立体运输网络,使张家界旅游商品直通国内各主要城市和海外成为可能。但交通仍然是制约张家界物流体系建设的瓶颈,表现在其高速公路仍待完善其通达性,列车客运和航空班次较少,高速、航空、铁路运输方式未能实现有效衔接。

33推动行业协会的建立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协会作为社会化中介组织,尤其在实现企业、政府互动沟通、促进行业自律、信息流通方面优势突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表示,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政府的行政干预应逐步退出,这时愈加凸显行业协会的重要性,行业协会代行政府管理职能并以自身非制度化的谈判机制,对行业实行监管,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34信息平台的建立。

建立区域间互补的旅游商品生产系统,避免同质产品的重复开发,实现产业优化布局,不仅需要信息在企业间充分流动,也要求信息发布与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权威、高效的信息平台建设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杨美霞,邓尚华张家界旅游收入体系的优化[J].社会科学家,2013(11):87-89

[2]窦志萍云南省旅游商品开发研究[J].学术探索,2007(3):42-48

[3]苑坤张家界旅游商品同质化现象研究——基于产品创新的视角[D]:中山大学,2010

[4]许雪花,傅云新试论张家界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J].中国市场,2010(28):93-95

[5]张蓓我国旅游商品发展问题探析与策略思考[J].经济纵横,2007(3):35-37

[6]杨美霞,周国海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市场需求及开发对策分析——以张家界、凤凰古城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9(5):106-110

[7]王凯等上海-长沙-张家界旅游互动关系研究[J].热带地理,2010,6(30):674-680

[8]罗文斌试论跨行政区域旅游经济合作[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82-86

[9]杨竹青,杨路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旅游商品物流体系研究[J].物流科技,2006(29):4-6

作者:周永健

地方旅游购物发展论文 篇3:

促进江西会展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摘 要:会展经济是绿色经济,能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成为激发地方经济发展活力的新引擎,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2021年江西会展活动拉动相关行业综合收入超1300亿元,取得瞩目成就,会展经济规模和综合效益显著增长。“十四五”时期江西省将充分发挥会展业在拉动国内需求、促进内外联通、推动经济升级的“绿色引擎”作用,推动江西会展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会展经济;新引擎;新動能;发展路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本文索引:李婷.促进江西会展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J].商展经济,2022(04):-007.

会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展览市场越来越令世界展览业瞩目。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发展会展绿色经济是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江西省大开放战略实施及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推进,江西会展业快速发展,会展规模效应初步显现,会展经济蓬勃发展。

1 会展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新引擎

“会展业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是产业链、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的重要桥梁,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会展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2018年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加,现场交易采购(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其中,汽车展区成交119.9亿美元,农产品展区成交126.8亿美元,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交57.6亿美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统计数据)。这对中国会展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会展热可激发经济活力,收获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观点认为,会展有1∶9的产业“拉动效应”,会展活动可促进现场交易,还带来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促进了城市服务业发展,可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消费,同时,可整合土地、资金和技术及人才等发展要素,促进资源优化组合配置及转型升级,提高要素生产效率,成为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新引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2 “十四五”时期会展是江西经济发展新动能

“十三五”(2016—2020)期间,江西取得了瞩目成就,经济增速居全国“第一方阵”,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会展经济规模和综合效益显著增长,共举办规模以上(5000平方米以上)展览近千场,会展活动遍地开花。“十四五”(2021—2025)时期,会展经济继续蓬勃发展,构建江西会展业现代化体系进程加快,形成江西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江西奠定了坚实基础。

2.1 江西会展业发展政策利好

会展业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国家推动会展力度不断加大,政策利好不断。国务院于2015年4月1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展览业市场化进程。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理念,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展览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我国从展览业大国向展览业强国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首次全面系统提出展览业发展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2016年发布的《江西省会展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是江西第一个会展业发展规划,是科学引领和规范管理全省会展业的纲领性文件,彰显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发展会展经济的高度重视。江西省商务厅2021年编制印发《江西省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会展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向“十四五”,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江西全面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积极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会展业在这一进程中担当历史性重任。

2.2 江西会展业2021年逆势增长、成果丰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西会展业逆势增长,共举办规模以上展会活动187场、展览面积388万平方米,拉动直接消费超160亿元,拉动相关行业综合收入超1300亿元。全年共举办全国性展会18个,展览面积68万平方米,引进全国磷复肥博览会、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等全国展,并举办中国智慧商业信息化展览会等一批产业展会,推动无线充电、智能家居等产业园项目落地。南昌绿地国博中心通过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实现江西会展项目UFI认证“零的突破”。消费展方面,举办中国(中部)消费品博览会、中国(中部)糖酒食品博览会、汽车展览会等系列消费展会123个,展览面积135万平方米。品牌展方面,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中国赣州家具博览会、世界VR产业大会、南昌飞行大会等品牌展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放大,展会质量、展会形象和竞争力全面提升。2021中国景德镇陶瓷博览会总交易额91亿元,创历史新高。特色展方面,江西各地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消费热点,举办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鹰潭中式糕点博览会、宜春锂电产业博览会、鹰潭眼镜博览会、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赣州于都服装博览会等20多个特色展会,助推当地消费升级和产业发展。

3 江西会展业“十四五”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虽然江西会展业“十三五”期间有较大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受新冠疫情等影响,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十四五”期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潜力待挖掘。

3.1 数量上,多而少精

“十三五”期间,江西会展活动数量不断提升,但精品会展不多,市场竞争力不足。江西“还缺少影响大的国际会展品牌,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地方会展品牌特色不够鲜明,与当地产业结合度不高,对产业带动效果不显著,未形成国内外强大竞争需求和广泛影响力”。“十四五”期间要做精品牌会展。

3.2 内容上,大而少强

会展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十三五”期间,江西会展业不断发展壮大,举办第五届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第十一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二届世界赣商大会、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赣深赣港经贸合作交流活动)、江西省与跨国公司(上海)合作交流会、赣京合作交流座谈会、江西省对接海西经济区投资合作推介会等多场大型会展活动,提升江西国内影响力和国际关注度,让国内外企业投资江西预期和信心增强,但真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强的还很少,行业带动作用及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作用等方面还待进一步发掘。“十四五”期间要做强大型会展。

3.3 质量上,泛而少优

虽然2021年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是江西首个荣获UFI认证会展中心,正式成为国际展览联盟UFI成员,迈入国际化展馆行列,但全省取得国际认证的会展企业和项目还很少,初期泛化发展的会展企业中,缺少大型龙头会展企业,中小微型会展企业居多,组展企业数量偏少,会展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市场竞争力偏弱。除南昌外,江西各地会展发展出现断层,发展梯队尚未形成。“十四五”期间要做优品质会展。

4 江西会展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径

4.1 加强信息化,建立大数据平台

建立江西省会展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会展数字政务服务工程形成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发展便捷高效的会展政务服务。提高信息化水平,进一步优化会展申办流程,逐步实现会展业公共信息服务“赣服通”一站式办理。通过商务部展览业统计监测系统平台,强化会展业重点联系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建立健全全省会展业统计、监测和自主评价体系。

4.2 扩大市场化,培育竞争力企业

打造会展全产业链。以会展企业、会展场馆为龙头,引导会展服务企业及餐饮住宿、旅游交通等会展配套服务企业链条式发展,打造产业联动、行业配套、运行高效的会展全产业链。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的会展产业链链长制,促进会展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有序发展,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探索建立会展项目对接和市场推广平台,加强市场分工与合作,为中小型会展企业拓宽发展空间。遴选龙头会展标杆企业,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专业会展组织者、目的地管理公司及配套服务商。

4.3 聚焦专业化,提升影响力效应

首先,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设立江西省会展经济投资研究会,紧密联系江西会展经济发展实际,聚集会展人才和资源力量,为促进江西省会展经济和带动投资发展贡献力量。其次,会展业集群化发展。因地制宜建设专业会展场馆,完善会展场馆周边配套,提供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美食餐饮、文化体验等方面服务。最后,建设会展商务集聚区。建设以会展为龙头、产业为支撑、商务为特色的城市功能复合型会展集聚区,打造集会展项目、会展服务、项目孵化,及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会展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会展业影响力效应。

4.4 着力品牌化,融合全媒体传播

首先,深化会展品牌战略,构建国际性会展品牌、国家级和区域会展品牌、地方品牌等多级会展品牌网络,以红色基地、绿色生态、新型产业和文旅资源为重点题材会展品牌体系。做精地方会展品牌,培育扶持江西地方特色会展品牌。其次,做优节事赛事品牌。服务重点产业发展,深入对接产业链链长制和江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产业会展,为有色金属、虚拟现实、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十四个重点产业链提供低成本、高效率、专题性、精准化的经贸交流投资平台。最后,融合全媒体传播手段,通过线上线下探索举办智慧生活展等创新型展会。探索推动会展、文旅产业营销模式整合,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共享。

4.5 推进国际化,引进高质量会展

促进会展业“引进来”,鼓励江西省内会展机构和会展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争取国际专业会议服务公司、目的地管理公司、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场馆管理公司及广告策划公司等在赣设立机构并开展业务。加大招展引会力度,引进国内外优质会展资源汇聚江西。支持会展业“走出去”,支持有实力会展企业“走出去”办展、办会,省内企业赴外参展,鼓励省内展会赴外招展招商,提高国际参展商和采购商比重。加强与江西省国际友好城市会展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RCEP、中欧投资等多双边经贸协定,参与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经贸投资会展平台建设。

4.6 人才高端化,探索产学研模式

会展业作为新兴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令人瞩目,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会展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江西省会展人才培养尚处于初级阶段,省内院校会展专业开设时间短、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行业发展、培养机制和培养方案在摸索中前进。会展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层次尚处在较低水平,会展核心人才培育缺乏,高职院校复合型技能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急需高端化发展。可以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知行合一培育优质复合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由学生导向机制、师资优化机制和持续创新机制构成。学生导向机制要求会展人才培养有学生导向功能,关心会展专业学生培养;师资优化机制要求重视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持续创新机制强调合作方根据自身资源条件、不断发现成本低效果好的合作培养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内容创新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此外,会展企业也要高度重视内部人才培养和员工职业培训,提高在职员工基本专业素养。

4.7 发展绿色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会展是绿色经济,积极践行双碳目标,从多个方面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首先,推动绿色场馆建设,新建场馆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现有场馆实施绿色节能改造。推进会展活动举办方、会展场馆,以及物流、餐饮、住宿等会展场馆配套服务产业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支持推进绿色办展,践行“碳中和”战略,鼓励组织者在会展活动筹備、举行和收尾阶段实施经济可行的环保减排措施。其次,推动会展组展与服务企业、会展项目策划与运营企业、会展制造企业、会展仓储与物流企业等会展主体实现绿色资源转化利用,场馆设施、项目运营、展示设计、展台搭建、仓储物流、垃圾处理等全产业价值链环节创新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标准化、模块化会展材料和产品,促进材料回收和再利用,形成会展业生态发展兜底“红线”。最后,构建绿色会展标准,制定和推广江西绿色低碳会展地方标准,构建绿色会展评估体系,支持第三方机构按照绿色会展标准开展绿色展会认证。探索建立会展活动过程环境监测制度,形成政府调控、会展企业自我发展、第三方认证机构推进的绿色会展社会监管体系。

4.8 资本金融化,建立产业性基金

设立会展基金,灵活运用金融手段,发挥产业基金优势。全力推进江西会展产业基金設立及相关事宜,从资金端、项目端、运营端、保障端等多领域做详细规划落实方案。联合大型基金公司与地方政府和国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导大型实业央企、金融机构、专家学会等资源设立“省级会展产业基金”,多级联动,以产业基金方式,推动江西会展业发展建设。基金方案方面,细化资金来源,做好项目实施、风险管控和退出安排。产业发展方面,引入优势人力资源,夯实会展产业发展基础,培育会展产业发展新模式。社会效益方面,构建优势平台,融通各界力量,进一步促进江西会展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江西经济发展“新引擎”,丰富会展活动实现普惠民生福祉,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杨征,李婷,王雯.江西省会展业发展蓝皮书(2019)[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秦敬云.新形势下会展促进我国开放发展的效应与对策研究[J].商展经济,2020(11):9-12.

江西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swt.jiangxi.gov.cn/art/ 2021/11/19/art_35203_3753732.html,2021-11-19.

东方网.发挥产业基金优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绿水青山产业基金启动大会[EB/OL].中国日报中文网,http://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005/27/WS5ecdea6ea31057c5cbc2ea12.html,2020-05-27.

汤曼.我国会展经济发展浅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8):168-169.

顾元吉.会展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9):50-51.

赵富森.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

兰宇鑫.会展推动经贸高质量发展[J].中国会展(中国会议), 2021(20):14-15.

张静.海口市会展业的经济拉动效应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9.

姜增伟,Aura Fu.加快推进会展强国建设,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J].中国会展,2020(21):46-49.

作者:李婷

上一篇:风险投资激励研究论文下一篇: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