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2022-08-28

第一篇: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浅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管保护

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伴随着遗产开发与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当前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世界遗产;开发利用;资源破坏;遗产保护;遗产管理

针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希望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使这些全人类的世界遗产得以留存。该公约自1975年12月17日生效以来,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任务受到了世界

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中国也不例外,自1985年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遗产保护的意识日益觉醒,遗产保护及抢救工作开始

启动并逐步深入。

一、我国世界遗产资源的分布

我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进展却很快,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33项文化与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l项。另外,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遗产数目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近百个项目正在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资源的分布涉及我国的22个省市,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北、天津、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分布有12项世界遗产;中部地区的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分布有9项世界遗产;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云南、四川、重庆、西藏等地有11项世界遗产;此外澳门有1项世界遗产。从世界遗产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基本上分布比较均衡。但由于申报重视程度、申报工作进展、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等方面的原因,世界遗产资源在各省市的分布情况却有一定差异,有些省市为世界遗产资源大户,如北京、四川就分别拥有6项和5项世界遗产,而还有一些传统的旅游资源大省如浙江、广西目前尚无一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我国世界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近年来,世界遗产因其在历史、艺术、科学、技术、建筑、美学、景观、生态、音乐、民俗等诸多方面都蕴藏着“突出的普遍的价值”而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然而,伴随着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

1.对遗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索取导致遗产资源破坏严重。在许多人眼里,世界遗产就是“摇钱树”,申报成功就万事大吉,于是疏于管理、破坏性的开发也随之而来。据统计,截至2006年7月,在全球的800多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已有33处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虽然中国还没有一处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录,但不少遗产资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错位开发、超载开发的现象,个别地方甚至曾濒临被“摘牌”的境地。如中国第一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导致自然环境景观和原始风貌严重破坏,1998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出示了“黄牌”警告,当地政府为拆除违章建筑恢复原始风貌则付出了10亿元的沉重代价;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遇真宫主殿,在2003年的一场大火中被化为灰烬,在2004年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武当山也因此而遭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黄牌警告,这些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2.旅游开发中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导致遗产资源美学价值大大降低。我国许多世界遗产资源所在地在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倾向。不少遗产地的核心景区被大量的宾馆、商店、行业别墅、部门饭店、人造景点、索道所占据。虽然这些城市化设施所占面积的比例不太大,但与景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破坏了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使遗产资源的自然美学价值大为降低。就拿修建索道来说,不仅会对生态环境、地表植被造成破坏,而且对游客的观景赏美也会造成视觉污染。索道在国外主要是滑雪设施,国家公园一般不允许修索道,即使有,也是经过充分论证的。但在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则到处都是索道,泰山、黄山、峨眉山、武陵源等世界遗产地都修建了两三条索道。而修建索道,就不可避免地要开山炸石,伐木毁林。泰山的一个索道站就占地19000平方米,山顶被劈掉1/3,地表植被完全遭到破坏。有“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称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也因过于浓厚的商业化气息而影响了古村风貌,导致古民居、古村落遗韵流失和旅游氛围的破坏。

3.游客过量及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导致遗产地自然风貌、历史风貌的破坏。旅游对遗产地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是来自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另一方面则来自游客的破坏。我国的许多世界遗产地在旅游旺季时,大都人满为患,超负荷接待。游客的过量涌入,不仅致使遗产地基础设施供应紧张,水体和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剧,也给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此外,游人任意采摘花草、践踏植被、狩猎禽兽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使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其后果是导致遗产地自然风貌、历史风貌的破坏,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的满意度均大大降低,对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都非常不利。

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致使遗产资源面临原真性和完整性消失的危险。文化遗产中的古城、古镇、古村落凝聚了人类文明史中最辉煌一页的精华,其非凡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使它们成为城市研究的活化石。然而,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特别是最近二十年来,不少城市采用类似的技术,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大体量的建筑物,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而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正在吞噬以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有的城市为了追求提高宝贵的城市用地的使用率,使土地升值,不惜在历史文化遗产密集的区域进行开发。还有些地方为了满足现代城市中高速、便捷的机动交通的需要,改变历史城市的格局和风貌,甚至直接拆除或迁移文物古迹。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已使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空间特色与文化环境遭到破坏,古街、古镇、古村落历史风貌和遗韵逐渐流失,甚至已不复

摘 要: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伴随着遗产开发与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当前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我国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对策

世界遗产是大自然和祖先赐予我们的珍贵财富,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任何不适当的开发都极易造成资源的破坏、生态系统的退化,甚至会带来无法恢复的生态灾难。我国世界遗产在管理体制方面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使世界遗产在开发和管理中存在无序、低效、破坏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貌似建设、实为破坏,名为保护、实为垄断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遗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重视遗产管理,处理好旅游开发与遗产资源保护的关系问题,既是世界遗产资源保护和永续开发利用的需要,也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树立自然、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开发利用世界遗产资源。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矿产、森林、草地等资源,它们具有独一无二性、非人工再造性和不可逆性的特征,一旦破坏,将不可再生、不可再造、不可复得、不可挽回。因此,无论是开发者还是管理者,对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采取慎重态度。要自觉遵守《世界遗产公约》,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继承与开发、创新的关系,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对遗产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

2.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世界遗产的统一管理。管理体制是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关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都采取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应该是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制止破坏资源的行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体制,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弊端在各个遗产地已逐渐显现出来。对此,国家应加强对世界遗产的统一管理,建议在国务院设立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各地方遗产管理机构接受其统一监督和管理。该委员会内部可以设立各司处理专项事务,负责协调解决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各司主要负责人可以从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中选任。这样不仅有利于协调各部门的利益,还有利于发挥各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建立世界遗产管理监控体系,加强对遗产资源的科学管理。我国各地方政府对申报世界遗产都十分重视,在政策和经济投入上均给予大力支持,但申报成功后对世界遗产的科学管理却往往重视不够。目前,我国遗产管理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各个遗产地逐渐进入国际遗产监测的高峰期,如何尽快将外部的遗产监测转变为内在的、主动的遗产监控,是遗产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此,各遗产地应尽快建立起包含对遗产本身和遗产管理工作监测、评价、反馈、调整等过程以及相应的组织体系在内的科学的、完整的监控体系,以适应当前遗产管理改革的要求,保证遗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遗产管理水平

4.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法制建设,依法管理世界遗产资源。由于遗产本身的复杂性、专业性,使得世界遗产的管理和保护也十分复杂,涉及到国际国内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要想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地平衡各方利益,必须有一部基本法做出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规定。从我国现有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看,尽管已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涉及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总体而言,我国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的立法,远远滞后于资源开发行为,很多地方用开发区的政策来套风景区、遗产地的开发;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存在规定不明确、没有规定和规定相冲突的问题,这给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遗产保护法》,对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做出统一规定。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遗产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和管理规章,明确保护管理工作的具体制度要求、保护标准和目标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对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凡是同遗产保护不相适应的内容,应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将世界遗产的管理和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5.多渠道募集资金,加大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进行遗产保护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保证,我国遗产资源破坏之所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保护资金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韩国现有的20处国立公园每年得到的政府拨款相当于人民币3亿元;美国近10年来,平均每年投入到国家公园体系上的财政资金折合人民币约168.2亿元。而我国国家每年给基本包括了全部中国世界遗产在内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拨款只有0.1亿元,仅相当于美国的0.06%,也就是说,美国每年用于国家公园的财政投入为中国风景名胜区的1682倍。面对这一现实,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建立引导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为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寻求资金支持。一方面,世界遗产资源作为国家公益事业性的社会资源,保护的主体应该是政府,国家要加大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世界遗产保护基金会;另一方面,应将世界遗产的门票收入交由财政实行专项管理,并从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遗产保护;同时可考虑出台社会资助政策,对提供社会资助的企业给予政策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在资金运用方面,要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浪费和挪用,要建立审计监督制度,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6.重视遗产保护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探索遗产保护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保护和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要使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就必须加快遗产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遗产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掌握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各类基础资料和信息,认真探索各类遗产资源的保护规律、保护技术、保护方法,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存、修复遗产资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发掘历史遗迹或遗物,提高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

7.加强遗产知识宣传教育,科学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遗产资源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价值,但目前人们更关心的是旅游观赏价值,而忽视了其更深层次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遗产资源的保护。为此,在遗产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旅游者和社会公众的遗产知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和素质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对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加以科学引导,以减少和避免旅游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破坏行为;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世界遗产对人类和社会发展所蕴涵的珍贵价值,认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遗产的风气,主动承担起遗产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我国世界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结 论

以长远眼光来看,从整体利益出发,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不只存在矛盾,双方实际上存在一致性。遗产保护工作进行的好,遗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才会持久,旅游事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旅游业的繁荣也能够促进遗产的保护和新生。丽江把旅游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古城修复与文化保护,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文化如纳西古乐、东巴歌舞等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活”,打铜、制陶、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生而成为一个产业。关键在于认清遗产本质,合理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管理体制。保护好世界遗产,是对历史负责!

南岳学院09级美术系平面一班

文莉

2010年6月10日

第二篇:全县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原创: 办公室 漳县政协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漳县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文化遗迹众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对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按照《县政协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6月下旬,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文化艺术界政协委员,以及县文广局、文管所、文化馆、博物馆等单位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对我县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经行了考察调研,并听取了相关部门、政协委员、社会文化人士等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漳县历史悠久,据文化主管部门2018年最新普查结果显示,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未定级的文物点114处。除东泉和石川乡镇外其它各乡镇均有分布,143个点的主要类型有夏文化遗址、石刻、古建筑、工业遗址、水利工程、堡寨遗址等。县博物馆馆藏可移动文物1756套5492件,其中三级以上国家珍贵文物217套354件,一般文物1539套5138件。其馆藏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中三分之二属于漳县“汪氏家族墓地”出土,从甘肃出土的元代文物中,在数量和品位上我县居全省前列。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文物保护工作摆在党政工作的重要日程,县上成立了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文物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同时,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实行县、乡(镇)、村三级文物管理责任体系,层层签订《文物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

(二)创新方式方法,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不断加强。围绕县委、县政府“五县战略”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甘肃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对广大市民和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每年利用“5.18”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保护日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县电视台专门开辟专栏,展示我县的文物,宣传文物保护法,同时,还将馆藏精品文物及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制成宣传展板,深入乡镇、军营、学校展出,增强了各行各业的文物保护意识,极大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

(三)扎实开展“一普”,进一步准确掌握文物现状。自2013年以来,按照全国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对我县13个乡镇135个行政村732个自然村进行了普查,完成各级各类馆藏文物的《馆藏文物藏品编目卡》和《藏品档案》各1760份,拆分出各级各类文物777个总登记号,对非文物系统国有单位漳县贵清山旅游管理局保存使用的4件/套宗教用品文物,漳县新寺镇派出所移交的陶器15件/套,拍摄各级各类型文物照片3915张。拍摄的善本书《集韵》和《果集》文物照片入选全国文物信息登录平台成果展展出,县博物馆被评为“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先进集体”。

(四)加大管护力度,文物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坚持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实行加强管护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一是认真搞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划定保护范围,树立标志碑,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保管机构等,全县所有文保单位,均按文物法规定的程序制定和公布,四有档案齐全。根据我县文物分布情况和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在29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聘请业余文物保护员,并与文物管理所签定了文物保护责任书,目前,全县共有业余文物保护员22人,完善了文物突发事件预案体系。坚持文物巡查制和安全责任制,对重点文物实行专人看护。严格文物执法,成立了专门的文化(文物)综合执法机构,切实加大了破坏、损毁、盗窃、倒卖文物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了全县文物安全。二是加强馆藏文物的安保工作,严格执行文物库房管理制度,馆藏文物帐目健全,建有档案,卡片,库房安防设备齐全,有监控报警设备,县文广局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各种隐患,完善馆藏文物的安全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节假日更是加强人员轮流值班,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杜绝漏岗、空岗现象,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三是县文广局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打击文物犯罪活动。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县文广局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文物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抓获盗掘古墓葬、古遗址出土器物的犯罪嫌疑人6名。四是保护先行,配合基本建设积极开展文物调查及考古发掘工作。对兰海高速渭武段所涉施工范围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墩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对陇漳高速、申都高速、四族马莲滩加油站等建设工程项目向相关部门提供所涉区域内的文物分布情况,并就文物的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其在规划方案时尽可能避开文物点,确保文物安全。

(五)加强项目建设,文物保护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2016年,争取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汪氏家族墓地保护设施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860万元(国家财政投资6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60万元),其中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投资150万元,管理用房、步行道、地质灾害治理建设450万元,硬化墓地周边道路4公里2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漳县博物馆陈列布展项目,2017年8月底完成了基本陈列设计方案和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9月、11月相继通过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审核论证,2018年5月省财政厅下达项目资金154万元,其中博物馆陈列布展项目资金104万元,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项目资金5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预计2018年10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相比,与我县丰富的文物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相比,我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合力不足,文物保护缺乏共识。一是对我县作为文物大县缺乏自信,对我县文物保护和利用缺乏应有的认识高度。二是对文物是历史文明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认识不足,在建设和发展中,客观上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发展的思想。三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缺乏保护意识,对历史文物的“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许多重要文物被人为破坏,一些重要文物流落民间,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现状堪忧,损毁现象依然存在。一是随着经济发展,民间兴起收藏热,流落民间的一些珍贵文物无资金收集,博物馆展出的文物缺乏更新,给文物展出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二是乡镇中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因地处偏远无专人看护,自然和人为损毁较为严重。不少古建筑、古墓葬、石碑等地面文物,由于长时间处在自然界的风雨浸蚀之中,变得残破不堪,面临随时坍塌危险。三是对部分文物内涵挖掘不够、缺乏内容支撑、宣传利用不够。

(三)机制不顺,统筹协调能力不强。一是文化部门对文物保护统筹不够。文物执法主体除了文物部门外,还涉及工商、公安、建设和规划等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当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时,往往得不到有效遏制和及时处理,在部门联动协作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机制尚需建立和完善。二是文管所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文物执法存在困难。

(四)利用不够,发展体系尚未形成。由于资源基础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原因,目前我县尚未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体系,文物鉴赏、修复研究、县情教育等社会功能发挥不够。与社会经济发展融合不够,无文物商店,旅游商品开发、工艺品制造等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在利用上与周边区县还有较大差距。博物馆展陈规模有限,且不是单体建筑,展陈内容和适时更新受到制约,大量有价值的文物被“沉睡”在库房,得不到充分利用,群众难识“庐山真面目”。

(五)人财不足,文保工作受到制约。一是人员严重不足。县文管所目前有正式职工3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2人。除负责全县的野外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外,还要负责汪氏家族墓地的日常保护值班工作,工作力量明显不足。博物馆现有在编人员4人,年龄普遍偏大。同时,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至今还没有一个考古专业的大学生,没有从事文物修复的专业人员,吸纳陈列设计、考古发掘、古建筑保护维修、文物鉴定与修复等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二是保护经费短缺。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各地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应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虽然县财政从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入1万元文物保护经费,但仅能保证临时人员工资,文物日常管理维护费用不足。另外,我县地域广阔,文物点众多,没有专用工作车辆,若在建设工程或农业生产中发现文物,或发生盗掘古墓葬、古遗址事件,文管所将无法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

四、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重视宣传。文物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是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记得住乡愁”的物化载体,需要引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学习宣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文化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以上法规,提高干部群众的知晓度作为文物保护利用的基础工作,以提高干部群众对于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建议通过各类媒体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宣传,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建议将博物馆、非遗馆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其教育、科普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对我县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机制,形成合力。应根据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加强文物机构建设,优化职能配置,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适应文物事业发展的文物保护管理网络。一要建立有关部门、乡镇联动工作机制。文物保护利用涉及规划、文化、文物、旅游、交通、商贸等多个方面,需要多部门协同开展工作。要依据法规要求,建立由文化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县和乡镇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形成职责明确,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二要加强文物队伍建设。文管所无科班出身的人才,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对在岗人员的职业精神和业务培训。三要充分发挥社会贤达的作用。本土文化名人比不了解地域文化的专家更重要,要充分发挥他们挖掘内涵、收集资料、创作研究、传承保护、参与文化建设规划的积极性,要通过定期组织采风活动,举办研究成果报告会,组织学术交流,出版系列书刊等形式,激发他们参与文化建设、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四要保障必要的经费。建议增加文物修缮、修复,博物馆、非遗馆运行、宣传教育、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财政经费。

(三)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保护方面,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好具体保护措施,需要设立标识牌和界桩的,要尽快设立。在利用方面,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依据“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制定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类型、方式,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编制和调整城乡建设规划时,要考虑古村落、古建筑、古墓葬等文化遗址的保护发展工作。要重视重点文化遗产地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对县保或未纳入县保的文物点,要区别对待,合理进行保护利用,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四)突出重点,彰显特色。一要深入挖掘内涵。建议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文化课题研究,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重点围绕华夏千年井盐文化、汪氏家族墓葬文化、红军长征文化等我县特有或独具优势的文化,研究打造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二要打造特色文化项目。重点打造盐川古镇,以古井盐历史文化为内涵,沿漳河河南,结合漳河风情线,打造具有秦汉风格的盐川古镇。修建盐史馆,复原“华夏第一井”遗址风貌,从钻井、采卤、输卤、制盐等方面再现井盐生产技术的演变和发展;规划建设以漳盐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长廊和文化广场,周边建设文化柱、文化墙,以浮雕、展画、文字等形式体现历史风貌,文化广场和长廊设置古水磨坊、纺车、耕犁等历史生产生活遗存。三要文旅融合打造产业体系。培育集修复、预防性保护、文物科研、鉴定、拍卖、古玩市场于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产业链。要坚持文旅结合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背景和当地民俗的商品,建设民俗博物馆,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

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第三篇:高淳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案例

城市实践案例

(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背景

1、高淳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高淳县地处“吴头楚尾”,千百年来,我们的先民们繁衍生息、创业奋进,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具有吴风楚韵特色的灿烂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高淳大地留下众多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2009年底全县共普查出不可移动文物481处,主要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碑记石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等5大类。2009年10月,我县调整公布了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共计87处117点。其中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9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有5处。

近年来,在推进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向好发展过程中,我县围绕打造“文化灵秀之城”的目标,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社会各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得到彰显。2007年县淳溪镇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高淳县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

2、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文物资源安全形势较严峻,古建筑等文物由于年久失修,面临损坏甚至倒塌的危险,田野文物由于处于野外,无专人看管,面临被盗、被人为损毁的危险。

(2)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缺乏阵地; ( 3 )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宣传力度有待加大 (4)因资金缺乏,文物资源利用率偏低

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施

1、实施主体和部门

1 为加强文化遗产管理工作,县成立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镇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各镇成立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镇内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开发,另外,为切实加强高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县成立老街管理委员会,负责老街日常管理和开发任务。县文广局作为文化遗产主管部门,负责文物维修的向上申报、维修方案审查和维修过程监督。

2、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施过程及所采取的措施

(1)编制名城保护规划

2007年以来,在省市住建、文物部门指导下,我县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镇名村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列为全县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由县委、县政府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淳溪镇和高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体的老城区是名城保护的重要区域,以保护县域范围内各个时期留下的珍贵文物古迹、优秀近现代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名城整体和传统风貌特色、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先后制定《高淳县淳溪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高淳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高淳老街保护规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

(2)制定保护管理规定

2007年3月,县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多方面提出保护名城、名镇名村各项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根据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重点加强对历史建筑、古建筑、古遗址、历史街区等保护,特别加强对濒危文物的抢救保护;改进和完善重大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认真开展历史文化名镇、街区保护工作等。

(3)加强文物保护管理

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普查结果基础上,对2009年 2 调整公布全县文物保护单位,建设规划部门和文物部门配合,对全县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进行了逐处划定。2011年全部完成了87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的竖立工作,在划定薛城遗址保护范围时,还新增竖立了保护界桩,界限分明,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保护作用。对每一处文物保护单位落实一名责任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记录档案资料,进行认真地整理、补充、完善和规范,并制作标准的档案文本。对历史建筑登记挂牌保护,并建立古建筑巡查力度。注重激励引导,拉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文物修缮和开发,鼓励兴办民办博物馆。

(4)大力开展非遗普查

高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江苏省民间民俗文化的“富矿区”。自2005年以来,我县开始全面、深入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成立了非遗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县非遗保护中心,具体负责全县非遗普查和保护工作。先后安排30多万元专项经费,全县各镇每年也分别拿出上万元资金,用于非遗普查工作,配备了电脑、相机等一整套设备。通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县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为东坝大马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目前高淳是南京市唯一的非遗生态保护区。

3、资金来源和保障

我县遵循“全面保护,适度开发,分期实施,永续利用”的原则,严格按照制定的保护规划措施,以保护名城山水、生态及传统民居特色和传统民俗文化等要素为重点,在向上积极申请经费补助的同时,充分发挥民间资本投入,多渠道投入资金,加大文物修缮保护投入,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使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我县重要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保护利用的成果

1、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07年以来,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的保护,先后维修的省级保护单位有吴家祠堂、薛城遗址、沧溪戏楼、东坝戏楼、刘家陇戏楼和保圣寺塔; 2011年,县政府安排重点文物维修经费用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泉寺、永庆庵,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氏宗祠等三处文物的修缮。经过维修,一些不可移动文物恢复了旧时风格,整体焕然一新。文物保护维修具体变化见插图一。

文化遗产保护——保圣寺塔维修

文化遗产保护——周氏宗祠维修

(插图一)

2、文化遗产得到合理利用。高淳老街充分挖掘明清历史古街文化特色,积极开发老街旅游,带动旅游业、文化休闲产业和特色商业 4 的发展。老街开放的文物点有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杨厅、中街古井、耶稣教堂、新四军办事处旧址等,在这些文物点中,长年展出有《革命文物陈列展》、《砖雕石刻展》、《道教神像画展》、民俗文化活动展等特色展览。此外,薛城遗址成立“金陵第一古村落”出土文物展,保圣寺塔园成立明清时期石刻展。文化遗产对外开放见插图二。

文化遗产对外开放

(插图二)

3、广大群众反映良好。一方面,我县将文化遗产向公众免费开放,观众量持续增加,市民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我县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结合。2010年11月,我县桠溪“生态之旅”被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我国第一个“慢城”。我县为进一步丰富慢城内涵,结合区内人文历史文物资源如永庆古寺等,不断加大整合力度,打造生态文化之旅基地。2011年我县举办首届国际慢城大地艺术节 ,期间开展跳五猖、舞狮子、大小马灯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举办“乡村—花海“摄影书画展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全国各地游客来淳,受到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

4、社会各界高度评价。2008年,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薛城遗址,举办“金陵第一古村落”出土文物展并设立公众考古站,成为我县又一处对外展示历史文化的窗口,时任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视察薛城遗址展览馆,并给予较高的评价。2010年,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视察我县文化工作,对高淳老街的保护开发表示赞赏。2011年,国家文

5 物局局长单霁翔视察我县文物工作,在参观保圣寺塔和高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后,对我县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社会各界的评价有效提升了高淳的知名度,文化遗产成为我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意义

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使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建筑形态与风貌得以维护和延续,名城整体格局和传统空间特色得以保持和继承,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得以有效体现。我县将始终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为建设幸福高淳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四篇: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教案

世界遗产的分类

1972年在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遗产分为三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与1992年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一起归为物质遗产(这几类遗产是有形的,是看得见的实体)。

一类遗产是看不见的,是无形的,就是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简称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它艺术。我们之前所介绍的京剧和端午节习俗就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世界遗产就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到现在有四十五处,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28处,世界自然遗产有10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四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有3处。

这些遗产怎样来分类,换句话说,我们怎样来鉴定这些遗产属于哪一类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世界遗产的相关概念。

文化遗产:从历史、艺术、科学或人类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这个概念包含三个特征:一是具有实体的概念,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二是它具有历史价值或审美价值,是前人通过卓越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三是这些文化遗产能够代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精髓,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以故宫为例: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故宫是看得见摸得著的实体,它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明清)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家具及工艺品的8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不仅使独一无二的,而且具有明清时代中国文明的历史价值。因此故宫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重庆大足石刻:主要以佛教为题材,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

(2) 建筑群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又称登封嵩山历史古建筑群。共八处十一项建筑(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这十一处建筑是有突出 普遍价值的单独建筑群。比如:和太室阙,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例如:都江堰治水工程:李冰父子治水,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

(二)自然遗产

•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存区;

例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例如: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是三条著名河流的上游,怒江(萨尔温江上游)、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和金沙江(长江上游),这里是中国生物性最丰富的区域,也是世界上温带生物性最丰富的区域。

(三)双重遗产

特指既符合自然遗产定义,又符合文化遗产定义,两者兼具的世界遗产 例如:我国有四处双重遗产

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例: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同时地质构造雄伟,生物种类丰富。峨眉有四大景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

云海:云腾雾绕,像是慈航普渡,因此佛家把云海称为”银色世界”。

佛光:又称峨眉宝光。佛家称为普贤菩萨眉宇间放出的光芒。实际上,佛光是光的自然现象,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的。夏天和初冬的午后,摄身岩下云层中骤然幻化出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环,中央虚明如镜。观者背向偏西的阳光,有时会发现光环中出现自己的身影

圣灯:金顶无月的黑夜,摄身岩下有时忽见一光如萤,继而数点,渐至无数,在黑暗的山谷飘忽不定。佛家称为“圣灯”,飘浮的神灯象是“万盏明灯朝普贤”。

秋天和春天去峨眉上最好,秋天树叶漂亮,不冷不热。春天花开,山上有积雪,风景美丽。

(四)世界文化景观(江西庐山、杭州西湖、山西五台山)

1、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

例如:,“杭州西湖,它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2、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

例如:从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代表古代高科技建筑的观音桥

3、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例如:山西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非物质文化 (无形的) 例如:京剧、昆曲、端午节民俗

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由2001年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四鸟绕日”金饰演变而来,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也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

二、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及其相关机构

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 全称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 1946年12月成立(专门机构),总部设在巴黎 是联合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是教科文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每两年召开一次。教科文组织的计划与预算,按一国一票的原则,由大会投票通过。

• 0

2、执行局:由58个会员国的代表组成,是一个行政机构,为召开大会作准备,并负责大会决议的有效实施。一般每年开会两次。

• 0

3、秘书处:是教科文组织的执行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在当选后,在任期六年的总干事的领导下,实施会员国大会通过的计划 •

2、世界遗产委员会

•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它是一个综合性组织,兼具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功能,世界遗产委员会是主要负责《世界遗产》入选和<<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由于这些年申请世界遗产的项目越来越多,为了减轻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负担,下面设立了世界遗产中心,具体执行公约。

• (2)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审查各缔约国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时,会得到专业机构的帮助,这个专业机构就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和国际自然资源联盟。在遗产申请国提出申请后,是这两个机构对遗产进行实地考察。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要是对文化遗产考察,而国际自然资源联盟更侧重于自然遗产的考察。

•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 研究如何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对人员进行培训。现在我们国家有的大学也开设了文物修复专业,说不定未来这个专业会很吃香,因为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

人类的第一处世界遗产

那么人类的第一处世界遗产是什么?也就是最早被认定为世界遗产的项目是什么?我们学旅游管理的同学应该有了解过的吧?(提问)。是埃及的阿布.辛拜勒神庙。这处遗产的由来,又缘于阿布.辛拜勒运动。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埃及第19王朝的第3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建造的,这座神庙是在尼罗河西岸的一处悬崖峭壁上由一整块巨石雕凿而成的。但是尼罗河经常出现水患。1959年,埃及与邻国苏丹商定,在阿斯旺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坝,就是著名的阿斯旺水坝,但是阿斯旺水坝建成以后,水位会太高,这样就会将神庙淹没。埃及政府意识到这座神庙保护的重要性,连同苏丹政府向国际呼吁,请求财政和技术支持,很快这个呼应就得到响应。各国专家积聚于此,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对神庙进行编号,并分割成1000多块移神庙新址上,再按照原样重新拼装。这就是阿布.辛拜勒运动。也正是这个运动,让联合国科教组织意识到保护文物遗产的紧迫性,这也是促成《世界遗产公约》的直接原因。

为什么这座神庙会如此受重视呢?下面我们来看这座神庙的特别之处。建于3000多年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拉美西斯二世一生颇有建树,是他把埃及帝国带入一个鼎盛时期。 神庙的多柱厅

神庙的多柱厅中,16尊以奥西里斯形象出现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分两行左右排列。奥西里斯是埃及人们的王。相传,奥西里斯和伊西斯和是一对相敬相爱的好夫妻奥西里斯教古埃及人耕作,深得人民的爱戴。他的弟弟赛特嫉妒他,将他杀害后碎尸万段,扔在埃及各地。伊西斯为了寻找丈夫的尸骨,跋涉千里,最后终于找全了丈夫的尸骨,并借助神力,使丈夫恢复了半个生命。后来,伊西斯生了一个鹰头人身的孩子名叫“荷鲁斯”。她偷偷地把儿子抚养成人,终于报了杀夫之仇。古代埃及人把伊西斯视为生命和母性的女神。他们认为,每年尼罗河水泛滥,是因为伊西斯在寻找丈夫时痛哭流泪形成的。

大厅尽头的圣坛,黑暗之神、天空之神、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和太阳神并排而坐。这位至高无上的君主追求不朽荣耀的渴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堂而皇之地将自己列于众神之间。 “日出奇观”

每年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登基日(10月21日),旭日的霞光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依次照亮右面的三座神像,而最左面的黑暗之神永远不会被阳光笼罩,营造了举世无双的“日出奇观”。

70年代末由于修建阿斯旺水坝,寺庙被搬迁至现在高于高坝水库的位置,但是由于计算的误差,“日出奇观”比原来晚了一天。

三.《世界遗产名录》的登录标准 1.文化遗产的登陆标准

真实性: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地,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从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这是针对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

完整性: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如原始森林或野生生物区等,环境未被破坏。

标准①

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长城

金字塔:它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发明,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是一项创造性的杰作。它的材质是以吨计的巨石,那么大的石头,在当时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埃及人是怎样把这些石头搬动的,以及如何将这些石头一块块累计的那样的高度的(金字塔几乎都是上百米),这几乎是个世界之谜。

标准② 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平遥古城:是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它是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法国凡赛尔宫: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巴洛克是17~18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效果,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曲线穿插和椭圆形空间〕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影响欧洲几个世纪,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发现的兵马俑分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陪葬坑)。根据这几个坑,可以大致还原当时的历史。比如三号坑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伊朗的波斯波力斯宫,是波斯帝国时期留下的,壁上的雕刻反映了波斯当时的情况,各国进贡情况,是文化证明 。 复活节岛石雕像

位于太平洋东南部岛屿上。据考察测定大约雕凿在公元前1680-前1100年间。这些巨大石像使人惊叹,这些雕像代表什么?是谁雕刻的?怎样雕刻的?怎样雕刻、运输、排列的?岛上居民对于这些石雕丝毫没有历史记忆,也不知石像是在刻谁 ,一点都不像当地的土著, 是纪念什么人?或是神呢? (视频)

(4)可作为一种建筑、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区别于第二条,典范是指更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是文化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西藏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和藏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

梵蒂冈

梵蒂冈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北京故宫五分之三大,是一个典型的城中之国。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虽然梵蒂冈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但因天主教在全球庞大的信仰人口,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皖南徽州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皖南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而是保留和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6)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文学艺术作品等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

四、世界遗产申报程序

第一步

一个国家通过签署《世界遗产公约》和保证保护该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而成为缔约国

第二步

任何缔约国要把本土上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出一个预备名单。 第三步

然后从预备名单中筛选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 第四步

把填写好的提名表格寄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第五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检查提名是否完全,并送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或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或同时提交以上两个组织评审。 第六步

专家到现场考察和评估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按照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标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上交的提名进行评审。 第七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或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做出评估报告。

第八步

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的7名成员审查提名评估报告,并向委员会做出推荐。 第九步

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做出录入、推迟录入或淘汰的决定。

申遗成功

= 一劳永逸?  第一个下榜——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  199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  位于阿曼中西部的吉达哈拉西斯沙漠地区,面积约275万公顷。

 2007年,由于阿曼把保护区的面积缩小90%,并且计划在那儿勘探油气,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与阿曼多次磋商无效后,决定将它除名。

 该地是濒危其唯一的自由生存地。1996年羚羊数量为450只。

2007年,阿拉伯羚羊数量仅剩约65只,其中只有4对具有繁殖能力。

第2个下榜——德国易北河谷

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德国德累斯顿,萨克森自由州的首府。

18世纪和19世纪的景观沿着河谷纵深有18公里长。

主要由古老的牧场、宫殿、纪念碑、公园,以及别墅和花园组成。

2009年6月25日,由于当地政府在景区中心修建一座四车道大桥,破坏原有风貌,被《世界遗产名录》除名。

五、世界遗产申报策略

整合策略:为适应中国丰富多样的遗产特点,提高中国遗产申报工作的成功率而提出的。是将若干相关项目的整合申报的策略。例如,普陀山和九华山申遗,如果单个项目申请,成功的机率不大,但是说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申请成功率更高。

口袋策略:遗产申报项目的题目具有一定范围的开放性,为未来类似项目的申报预留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空间。例如:“苏州园林项目”,先是申报了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后面增补了沧浪亭、狮子林等。

六、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 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二、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三、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七、 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一)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

1985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

• 1987年我国拥有了第一批共六项世界遗产项目

• 1988年泰山被命名为世界第一个“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 2004年在中国苏州举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 2007年10月,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

• 至2013年,我国已拥有45个世界遗产项目,遗产数目仅次于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二。

(二)中国世界遗产的特点

1、中国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

2、中国是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3、中国拥有符合文化遗产全部标准的遗产数量最多

4、中国拥有符合世界遗产标准最多的遗产

5、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最多的城市

6、中国是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候选名单”最多的国家

第五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王 明 有

(新乡学院 历史系,河南 新乡 453003)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下了确切的定义,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在全国都居于前列,但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仅供各级政府在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 贵的文化遗产,既有有形的文化遗产,如各个朝代众类繁多的文物、浩如烟海的图书典籍、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着特定地域内人们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曾经指出:“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从孩提时代到成人,人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得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成见。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你不知不觉地在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1](P14)。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是人类保护自己精神家园的一项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同样对我们民族文化血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特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of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详细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的范围。该《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该《公约》对此定义还做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5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应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并规定了具体的评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标准:

1、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2、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3、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4、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

5、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6、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l、非物质性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性,也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质的区别。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又可称为无形遗产,这是它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是以一定的非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比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艺术表演、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等等。总之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形式内容各异,但它们都是不同时代的人们自发地进行创造活动,并以传承的动态方式延续、累积这种特定创造过程的结果。

2、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现存的民族传统文化,以活的形态出现的,与人密不可分,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从本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说、表述、表演者和传统工艺技能的操作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创造的主体,最具有能动性,处于“活态”文化的核心地位。

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及数量

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省有22项名列推荐的名单中,占全国的3.8%。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6项。[3]我省几乎拥有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神话、传说、民间戏曲(豫剧、越调、四平调、大弦戏等)、音乐、舞蹈、武术、杂技、唢呐艺术、河洛大鼓、少林功夫、太极拳、年画、剪纸、泥雕,等等。据相关资料显示,其中民间文学(18项),有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多种类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民间美术(15项),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种类。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县);民间音乐(19项),如板头曲(南阳市);民间舞蹈(15项),如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民间戏剧(22项),如豫剧和曲剧;曲艺(8项),如河南坠子和河洛大鼓、平顶山市宝丰县的马街书会;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0项),如少林功夫;岁时节令(1项),如“重阳节”民俗(上蔡县);民间信仰(10项),如伏羲太吴陵祭典(淮阳县)等。这反映了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其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态的多样性。

除了形态的多样性,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很高。河南的少林功夫、太极拳、马街书会、朱仙镇木版年画、太昊陵人祖庙会、老子生日庙会、地坑院、重阳节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河南神话保存之完整、流传之广泛,被著名学者钟敬文称为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其中河南的板头曲被称为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本”,被喻为民族音乐的“活化石”。河南宛梆为全国仅有的一种地方戏。河南的马街书会被称为中国曲艺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河南大弦戏,历史悠久,比号称“戏曲之祖”的昆曲还要早四五百年。河南淮阳太昊陵的泥泥狗,被称为史前图腾。河南禹州钧瓷享有“家有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较高的价值性。博大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当今河南进行各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面临的问题

(一)、保护措施不力,造成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

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得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如戏剧,从明代万历十年算起,相继在河南境内产生、存在和流行过的各类剧种有80多个,四百多年来几经兴衰,几多蜕变,目前仅剩约37个剧种,其余均已消亡或退出河南。还有大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处于苦苦支撑的局面,这些文化要么被人为地过滥开发,如唐三彩、汴绣、钧瓷,要么就是市场萎缩,惨淡经营,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等。①

(二)、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 2003年,我省成立了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2004年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全省正式启动。据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对省内300位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河南非物质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已达64岁,年龄最大的已经109岁。一方面是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对年轻一代继承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据洛阳市文化部门的统计,目前曾经从事过河洛大鼓演出并能登台表演的民间艺人已不足lO人,尽管如此,年轻人也不愿学,已到了无人可传、几近消亡的窘境。许多专家说,现在农村不仅剪纸没有了,就连日常的生活用品也被塑料制品取代了,连习俗也都淡化了。这样下去,河南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三)、规划开发未进行整合,开发模式单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遗产地居民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决心。但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遗产地居民的极大热情往往会导致对科学规划工作的干扰。如忽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缺乏可行性论证,致使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贪多求大,项目雷同。在开发模式问题上重视不够,表现为急功近利和盲目性,不注意运用科学理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民俗村、博物馆等在一些地区比较时髦,致使有关民族文化旅游的人造景观越建越多,且形式上大多雷同,甚至内容上还有重复。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人造景观泛滥,导致其吸引力大大降低。不仅发挥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反而会使遗产地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融资困难,资金投入不够,开发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必要的保护。据一些地方报告,早年收集的档案材料有些已经开始发黄霉变,录音、录像带有一些也已经报废,有些单位原计划要抢救老一辈表演艺术、演唱艺术、传统行当的脸谱等,都因为没有经费而无法实施。此外,增设地方各种文化艺术档案馆、博物馆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各级政府设法加大各项投入刻不容缓。这些基金的投入量特别大,对于各级地方财政确实存在一定的压力,但是,保护初期的特点决定了现在属于大量投入期。如果没有投入,没有基金保障和各项物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势必寸步难行。

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普查,加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认定工作。 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全面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建立分级保护制度、保护体系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到各个门类与领域,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首要的就是全面掌握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并运用录音、文字等各种方式包括现代技术手段加以真实、全面的记录,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工作,建立相关档案资料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然后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研究与认定,逐步建立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以及相应的保护制度,这样才有利于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保存与传承。2010年9月,我省正式出台了《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在该意见中,对建立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目的、申报范围、申报标准、申报主体、申报程序和评审办法、管理和监督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应当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应按照200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通过建立代表作名录体系等途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建立河南省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对于一些不符合现实生存条件的古老民族文化形式与内容,应尽量利用录音、录像等手段保存起来,留待将来研究。对那些已近夕阳的艺术形式的传承人,需要各级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加强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的培养,花大气力解决诸多问题。如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数据库,因地制宜制定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规划等。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另外,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三)、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工程,加强其开发利用 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必须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工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要选准突破口,办出具有浓郁河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品牌。如进一步办好“梨园春”和“武林风”名牌节目,挖掘整理河南其他的稀有剧种,继续抓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浚县庙会、宝丰马街书会、太昊陵庙会、新郑祭祖大典等重点民族民间艺术交流展示活动。其次,要把开发利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河南各地在开发利用中应把视野放开阔,不要紧紧盯在“有形的物质性旅游资源”上,还要放在“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上,努力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旅游景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旅游区块。最后,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次开发。要找出找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即争取开发出特色的文化产业。要用现代科技延展其实用功能,用历史标准规范其传统工艺。坚持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现代企业机制相结合,以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理念,设计非物质文化旅游纪念品。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感

我们要转变观念,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河南省发展以及带动中原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河南省的旅游相关部门要大量出版中、英文刊物、光碟,并通过互联网专线宣传介绍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游客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认知面,增加其旅游兴趣。要善于利用媒体在报纸杂志上做宣传,联合电视台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的纪录片、宣传片在国家级电视台播放,或编拍成影视作品,供全国观众观看,激发人们旅游兴趣。逢年过节可以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和民间文艺巡游、展播、汇演、庙会等活动,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增强群众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五)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促进其可持续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极具稀缺性的资源,几乎没有替代品,要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必须是以政府管理为主导,计划控制与市场化机制运作相结合,可以从设置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完善运作机制等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管理体制创新。在《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建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负责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工作,由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实施。”仅有此笔者认为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以及相应的监督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最终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运行机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笔者相信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一定会越来越好! 注释:

①夏挽群,陈江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及抢救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1):35—37.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http:///a/falvfagui/guojitiaoyue/2009/1112/376.html [3] 陈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我省22个项目入选[N].河南日报,2006—06-03(01). 作者简介:王明有(1963—),男,河南焦作人,新乡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史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637)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ena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ANG

Ming--you (Institute of History Department of Xinxiang,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UNESCO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government have made a precise definition, Henan Province has a ric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oth variety and quantity are among the highest in the country, b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province,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measures, only for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

Key words:

development; use

Henan Provinc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上一篇:网络部门职能架构图下一篇:挖掘机设备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