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激趣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于2019年在中小学课堂全面使用。统编版教材有诸多变化,也有不少的亮点。初中名著部分就是亮点之一。2011年“课标”就提出要读“整本的书”,随着语文改革的不断推进,“整本书阅读”成为教改的热点。笔者以统编版初中名著为平台,运用导读、激趣、共读等策略指导学生对初中名著进行“整本书阅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激趣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语文激趣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浅谈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摘要: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有很多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采用母语激趣法、魅力激趣法、情景熏陶法、设疑刺激法、双关类比法、角色意境法、行为激励法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探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现代初中生,充满活力,涉猎面也广,思想活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对母语的感觉各有不同。因此,对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1.母语激趣法: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因为他们认为中学生已经属于“大孩子”了,不需要象教小学生一样,对他们进行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为学生在默写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而头痛,而高考中的辨别错字题,往往是得分率很低的题。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笔者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是,由于坚持不懈,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它让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因此,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的降低,每次测验,笔者班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利用母语激趣,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并更有兴趣去学习和运用它。

2.魅力激趣法: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那门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决不会好。”确实这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既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这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

3.情景熏陶法: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容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加以梳理设计,使之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4.设疑刺激法:即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采用技术加工,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可设计谜面为“丘”,猜课文一句(调头格,谜底:山岳潜形)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时,可设置谜面:“蜜蜂”,打曲中句子(亥豕格,谜底:峰峦如聚)。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妙趣横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5.双关类比法: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创造性的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间,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孔乙己》时,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離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檫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而且重要的是艺术的启发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6.角色意境法: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创设意境,模拟情景,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如教《刘胡兰慷慨就义》,可分角色对白,通过对刘胡兰、阎军的对话,从中感染学生,加深刘胡兰“慷慨 就义”的体会,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经受一次洗礼。再如教《白毛女》时,采用演唱的手段,使学生欣赏感受戏剧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

7.行为激励法: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以小活动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使学生回忆、采访等,体会课文,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层次体会课文语言的寓义。

总之,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不论采用什么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教出味来,必须水乳交融,不可做作附会,必须坚持不断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去总结、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保强,李如密《;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向延华;《课堂教学管理窥论》[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杨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4]于永义;《试论现代课堂教学管理》[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王德清;《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4期

[6]向延华;《论课堂教学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5期

作者:张建国

语文激趣教学管理论文 篇2:

统编版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

【摘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于2019年在中小学课堂全面使用。统编版教材有诸多变化,也有不少的亮点。初中名著部分就是亮点之一。2011年“课标”就提出要读“整本的书”,随着语文改革的不断推进,“整本书阅读”成为教改的热点。笔者以统编版初中名著为平台,运用导读、激趣、共读等策略指导学生对初中名著进行“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统编版;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19年秋季全国中小学生全部采用统编版语文教材。统编版即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出现了很多的亮点,其中之一就十分重视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

以前各版本的初中语文名著只附录在课本后面,只是名著的简介,而统编版则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并出现课程化倾向。新教材的“名著导读”一改以前那种介绍作家作品的“赏析体”写法,改为“一课一得”。

名著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一种形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整本书阅读”成为新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它并不是一个数量的概念,而是学生一个读整本书的系统过程。笔者以统编版初中语文名著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平台,积极探讨指导学生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课堂导读策略

“整本书阅读”课堂导读并不是指传统意义的名著导读课,其指向的是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的主要阵地是课外,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整本的书”才是王道。但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读“整本的书”呢?这就要发挥课堂的作用了。因为语文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课堂时间一个个章节地讲解。所以,“整本书阅读”课堂导读要讲究教学策略。

(一)读前导策略

读前导策略是对所要读的整本书名著进行整体规划,并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阅读。笔者尝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制定整本书阅读规划表。

1.“2+1+1”整本书阅读书目规划

整本书阅读书目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著以主,进行学期总体规划。统编版名著阅读书目采用“2+4”的形式即2本必读名著和4本推荐阅读名著。如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名著书目2本为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4本推荐阅读名著为《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

但是鉴于初中学业负担较重,笔者尝试采用“2+1+1”的形式即2本必读名著、1本推荐阅读名著和1本学生自己喜欢阅读的名著。这样,每个学期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书目进行统筹规划。当然,这个规划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进行灵活调整。

2.“整本书阅读”阅读时间规划

时间规划是必需的,毕竟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并没有那么强。不同初中名著时间规划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进行调整。如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中有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笔者建议学生用四周时间完成《朝花夕拾》整本书的阅读。第一周先了解这部名著的相关知识并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周阅读“鲁迅的童年”作品,如阅读           《狗·猫·鼠》《五猖会》《无常》等篇目;第三周阅读“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作品,如阅读《锁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篇目;第四周阅读“儿童教育观念”作品,如阅读《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篇目。

(二)读中促策略

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如何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管理呢?笔者以“整本书阅读”任务驱动学生自主阅读,以专题探究阅读让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探究阅读阶段,这样落实阅读任务,有效地推进学生统编版名著“整本书阅读”。

1.以任务驱动阅读

以任务驱动学生对规划的书目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由、快乐地阅读、交流,获得阅读的愉悦、人生的启迪。笔者把读书的方法与任务相结合,设计学生“整本书阅读”规划任务单。

如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阅读八年级上册的《昆虫记》,笔者设计了略读规划任务单和精读规划任务单。略读规划任务单包括昆虫一生联读、昆虫群文阅读、昆虫比较阅读、昆虫自主设计任务阅读。昆虫一生联读是把同一种昆虫联在一起阅读,如《蝉和蚂蚁的寓言》《蝉出地洞》《隧蜂》《隧蜂门卫》等。昆虫群文阅读任务单是把同一类型的昆虫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如《圣甲虫》《西班牙蟑螂》等。昆虫比较阅读任务单是把异同的昆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如《意大利蟋蟀》、《田野地头的蟋蟀》等。昆虫自主设计任务阅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发现,自主设计昆虫任务阅读单。而精读规划任务单则是以精读书中精彩片段为主,如精读《田野地头的蟋蟀》中人性与虫性部分。

2.以专题探究阅读

专题探究是统编版初中语文名著的一大亮点,以专题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如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专题探究可以结合课本上的三个主题进行活动。如专题一:探究鲁迅的童年,把《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这些叙写童年成长经历的作品连在一起进行专题探究,并完成三个探究任务。探究任务一是给鲁迅童年生活的片断或句子作批注;探究任务二是厘清对童年生活的描写并完成探究任务单;探究任务三是续写故事,如续写闰土的故事、續写迅哥儿的故事等。

再如专题二:探究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学生从长妈妈、寿镜吾老先生、范爱农等这些人物中挑选一个人物进行探究活动。活动一是写人物小传,如写《长妈妈小传》《闰土小传》等;活动二是描绘人物简笔画,学生根据笔者出示的示例,给自己所选择的鲁迅笔下人物画一张简笔画,并给这张画配上文字,所配文字以突出人物特点为主。

(三)读后评策略

“整本书阅读的评价目的为判断、推进和内化,即判断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借助明确清晰的评价标准推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实现评价标准的内化,让学生带着明确的标准开启未来的阅读。”笔者尝试“以评促读”,构建统编版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主,重点评价学生“整本书阅读”阅读能力。

1.“整本书阅读”自主测评

笔者在班级成立自主测评小组,按照小组进行阅读测评,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每节课课前5分钟,小组轮流对名著阅读情况进行测评。最后由该小组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

如阅读七年级上册《西游记》时,笔者先安排每个小组所要负责的回目,按照每5回一组来安排。如其中一组负责《西游记》59—63回自主测评试题,59—61回刚好是三调芭蕉扇的情节。该组成员自拟如下自主测评试题。判断题:(1)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时,变化为虫儿,借到真的芭蕉扇。(2)火焰山是五百年前孙悟空蹬倒丹炉化成的。(3)二调芭蕉扇牛魔王化作猪八戒骗走了芭蕉扇。简答题:请简述罗刹即铁扇公主一听“孙悟空”三字就生气的原因。

学生通过自主测评,既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也监测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小组自主测评促进学生对名著进行“整本书阅读”。

2.“整本书阅读”自我展示

“整本书阅读”自我展示是激励性评价之一。自我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整本书阅读”的展示方式。成果展示方式有阅读笔记、阅读感悟、思维导图、阅读小报、手抄报等。如学生阅读《骆驼祥子》后,向全班同学展示自主制作的《骆驼祥子》阅读小报。小报包括作者简介、小说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小说主题探究、小说写作特点、读后感悟等内容,并做到图文并茂,画上小说中的骆驼及祥子、虎妞、小福子等主要人物。

二、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激趣策略

“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效果好不好,就看学生是否爱上读书,自己能找更多的书来读,而且多是整本书阅读。

(一)“整本书阅读”以活动激趣

学生以阅读为基础,以活动激发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整本书阅读”活动形式要以学生喜欢为主。如猜一猜、比一比、做一做等游戏活动。如笔者为了让学生对《西游记》更深入地了解,组织学生制作“西游人物战力排行榜”“西游妖怪排行榜”“西游神佛排行榜”,通过这几个排行榜,激发学生对《西游记》进行深入阅读。

(二)“整本书阅读”以图片、动漫、视频激趣

图片、动漫、视频是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的重要方式。如学生总是喜欢恶搞课文插图,笔者就利用学生这个兴趣,在班级举行名著人物动漫制作活动。所制作的名著动漫图片以所阅读的名著为主,学生按照对原著的理解来制作。

三、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共读策略

温儒敏教授指出,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种子”。“整本书阅读”共读策略,可以让师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试想语文老师都没有读过的名著,怎么与学生进行名著交流呢?怎么评价学生的名著阅读呢?“整本书阅读”运用师生共读策略,构建师生“整本书阅读”的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包括课堂交流、课外交流、网络交流,特别是在假期进行的名著“整本书阅读”,可以通过博客、微信、QQ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总之,整本书阅读或可成语文教改的发动机。“整本书阅读”以统编版初中名著为平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构建从课内到课外、从集体到个人、从老师到学生的“三位一体”的“整本书阅读”体系,构建以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主的“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几点建议[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書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5).

[4]温儒敏.“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J].语文学习,2018(1).

[5]余党绪.整本书阅读或可成语文教改的发动机[J].语文学习,2017(10).

作者:张荣华

语文激趣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少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虽然我们身处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但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有不少学困生产生,学期卷面测试低分(低于40分)的在大多数学校都存在。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沦为学困生,如果老师不加帮助,家长又没有较好的方法指导,学生疏漏的知识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们有责任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学困生的产生。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与学生学习成绩相关的因素在于学生,更在于老师课堂的教学管理。把好每一课的关,每节课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多一点“偏爱”,关注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就能减少一些学困生的产生。

一、培养兴趣,从激趣导入开始

激趣导入能够快速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一段视频、一幅图片、一个谜语、一个情景、一个游戏,可以让孩子注意到教学活动已经开始,并饶有兴趣地跟着老师开始学习。

二、习惯纠正,从课堂常规抓起

好的学习习惯,能给孩子们带来取之不尽的财富。课堂上的好习惯主要包括这些方面:聆听习惯、提问习惯、思考习惯、自律习惯、书写习惯、做笔记习惯等。

第一,学会聆听。聆听教师发言不插嘴,聆听同学的发言不起哄,聆听老师的提问再思考,这是一年级就要养成的好习惯。

第二,学会提问。举手提问,根据老师的讲解提问,听完同学的发言再提问,正确组织语言表达问题。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肯定他们提问的勇气和提问的正确方式。

第三,学会思考。思考对于学困生来说是最懒得做的一件事,多加引导和鼓励,通过多给课堂发言机会,答错不批评,答对多肯定,导学生克服对思考的恐惧,从而建立起思考与快乐的连接。

第四,学会自律。先从他律开始。课堂上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把机制引导孩子,以小组比赛,贴小红花,让学生明白好的上课习惯是怎样,也明白不好的上课行为该改正,从而学会自律。

第五,正确书写。良好的坐姿、握笔姿势可以帮助学生静下心来写字,他们会享受书写的乐趣,体会汉字的美,从而生发对语文学科的爱。

第六,做笔记。培养做笔记的意识,中高年级了要学会预习做批注,批注笔记的内容要更多的指向“体验”,除了记录老师课堂所板书的,更要教给学生记录有问题的,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等。学困生在做笔记方面,速度可能要稍慢一级,从听到记,从记一点到记完整,从记老师的板书到能记自己的问题,逐步都该给予肯定,给予帮助。

三、降低难度,从问题设置琢磨

在课堂问题提问上,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他们的阅读“体验”,联系文本的关键知识点,提出关联的问题。并搭建起问题的台阶,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从而挑战一些需要思考的抽象性的问题。

四、树立信心,从评价语言入手

及时的评价语言,体现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肯定学困生的勇气,通过肯定他们的态度、习惯,引导他们往前一步,回答得更完整,思考得更深入,可以具体表扬他正确的做法,或者从侧面说出他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并请全班同学给与他一次掌声,这都帮助这个孩子更好地肯定自己,树立起自信心。

五、巩固知识,从严抓练习着眼

学生究竟一节课学到了多少,随堂一次小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也可以帮助老师及时地发现学困生的存在,并及时消除错误的第一印象,加深正确知识的记忆。课后练习,抓严抓实,予以示范,引导孩子举一反三。适度练习,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独立运用,从跟进作业了解

作業布置合理,使学生每天较好地完成,大部分学困生的情况就能日渐消除。教师认真挑练习,设置分层作业,为其搭进步台阶。

跟进学生的作业情况,作业面批,对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以肯定,鼓励他继续努力,甚至可以有一些奖励。有问题及时反馈,引起家长和学生的注意,在课堂学习中继续调整。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在一朝一夕,但是可以着眼于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只要我们眼里有生,心中有爱,手中有法,就能逐渐减少学困生的出现。让更多孩子能够达到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而让他们有能力借助祖国的语言文字去学习更的知识,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责任编辑 邱 丽

作者:张燕玲

上一篇:集团财务危机探析论文下一篇:文化遗产与文化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