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标准发展趋势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学校对学生展开日常管理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承担着重要的职责。班主任的管理方式、言行举止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要想班级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就要最大程度的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意义,探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旨在为我国小学班级管理提供参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艺术课程标准发展趋势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艺术课程标准发展趋势管理论文 篇1:

云南地区音乐课标实施与综合艺术课程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进一步深入和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云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云南省地处边疆,相比国内一二线城市及发达省份音乐课程改革之路举步维艰。笔者借课题之机,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文献查阅等手段对云南边少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开设综合艺术课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求寻找一条适合云南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 艺术综合课 实施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层面对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同时也是各学科教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是指导、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三维教学目标方面的基本要求,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阶段性新成果。《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全国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必须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正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描述的,“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資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各教学领域课程内容的弹性尺度。”①《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是教育部经过对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际调研分析后制定的普适性纲领文件,因此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对艺术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进一步深入和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云南边少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在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及教学师资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云南省地处边疆,因其地缘等特殊性,艺术教育也处于整个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相比国内一二线城市及发达省份音乐课程改革之路举步维艰,突出问题表现在一些边少地区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知不够,多重视应试教育及升学率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艺术课程多被挤占、停上,硬件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师资队伍建设良莠不齐。正因如此,亟需音乐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求寻找一条适合云南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笔者借课题之机,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文献查阅等手段对云南边少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2014年7月始在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与特色课程研究》资助下,以笔者为课题负责人的课题组深入罗平县、砚山县、屏边县、巍山县、呈贡区、芒市、瑞丽等十余所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就云南边少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获取大多来自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类,涉及内容多关于音乐课程、本土音乐文化、民族音乐等内容。例如2014年9月,笔者到呈贡龙街小学和下庄小学进行课程观摩及问卷调查,发放小学生问卷60份,教师问卷10份。2015年5月,笔者带领学生到丘北稼依镇店房小学和丘北县天星中学进行实地调研,发放学生问卷170份,教师问卷22份。在多次实地调研中,还对部分其他学科教师、分管领导等进行了访谈,并整理成文字资料。最终于2017年4月顺利完成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借助课题契机,在调研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现状的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项目也进行了相应的调研。

一、地缘环境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云南作为中国的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16年),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全省有129个县(市、区),16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98个县,其中,29个民族自治县。②25个美丽的少数民族人民聚居于此,其中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省独有分别是白族、傣族、纳西族、哈尼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拉估族、佤族、布朗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基诺族等,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地音乐文化资源,期中部分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为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云南省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拥有一百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④项目及几百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充分证明了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云南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积淀,因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目前我国民族艺术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程中,教育应担起重任,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教育与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文化得以发展是基于传承而来,而传承阵地不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三类。生活在云南这样一个音乐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音乐总和我们密不可分,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延续提供了阵地保障,这种传承方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方式,如自然传承、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学校教育传承等。就云南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来看,自然传承、师徒传承及家族传承等传承方式已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另人堪忧。为进一步做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政府部门、区域内高校、中小学校等传承渠道正在逐步完善,使得传承保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例如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属云南省文化厅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工作宗旨是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作为文化保护机构结合国家相关要求在省内设立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点,结合国家的定点支持给予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相应补助,专项补助主要用于国家级、省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笔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和瑞丽走访的几个传习点发现,传承人均认真开展传承教育活动,如芒市风平镇拉院村傣族孔雀舞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岳老,从2007年开始,每年暑期在自己家里举办傣族孔雀舞培训一直坚持到现在,培训均不收费,只要有人来学他都会认真教学。这就说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云南边少地区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现状

笔者就昆明市、罗平县、丘北县、屏边县、芒市、瑞丽等地多所中小学展开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各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实施音乐课程标准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预期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若想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加大力度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所调研中发现有些学校成立了新课改领导小组,加大力度积极促进音乐课程改革的进程,但在实际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音乐课程改革的问题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及解决,直接影响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影响了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

在云南偏远地区普遍缺少基本的音乐师资,对于音乐教师兼任语文、数学课教师,以及语文、数学等专科教师兼任音乐教师的现象较为普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首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笔者走访的几所学校中,音乐课开设情况都不尽人意。音乐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严重,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欢乐的音乐课成为单调的歌唱课或基本乐理知识课。就音乐课程标准所要求一样,音乐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对节奏感、准确歌唱、音乐读写等各项学习内容进行渗透式引导学习,突出强调多声部能力的培养,这对内心听觉能力发展、全面地理解音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音乐教师往往没有在课程标准解读上下功夫,对音乐课程教学各方面的知识掌握一知半解,在教学中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次,校本教材建设缺乏。笔者走访的几所中小学中,教学所用教材几乎都是使用新课标实验教材,如: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教学内容模式化,校本课程建设严重缺乏,基于云南丰富的音乐文化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这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艺术文化无疑是个阻碍。《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最后,专职教师教学组织能力不高。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组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高水平的音乐教育相对应的就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应对专业教师进行全方面的培养,包括艺术或其他相关领域以及文化鉴赏力方面的培养。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开发。

以上这些现象反映出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在边少地区音乐课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因音乐教师在职前教育学习中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未能进行深入研究,导致在职后工作中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对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这就使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的基本性质没有深入了解。上述音乐课程标准落实情况表明,音乐教师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存在误区。这就使得音乐课堂教学无法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传统的模式化课程教学进一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课程价值。这给音乐教师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给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师范专业作为音乐教师职前培养的阵地,应加大力度提升学生对教育理论、实践的学习掌握,重视对教师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得我们的音乐教师教学技能基本达到课标要求。

三、综合艺术课程可行性探索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文件要求,到2018年实现美誉资源配置的逐步优化,并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做到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③由此可见综合艺术改革势在必行,云南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多民族聚居区,艺术教育的综合改革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及地缘优势。《意见》中还指出学校美育课程的内容是艺术综合课的体现,如音乐、美术、舞蹈、戏曲、戏剧、影视等科目的融合,还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像云南这样一个艺术资源丰富的文化大省,艺术师资的缺乏很难做到专科教师的完整配备,地方特色课程的综合性应结合艺术综合课来进行,这为民族地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来可行性。所以学好政策、用好政策,把政策吃透用足是民族地区艺术教育发展之道。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一种补充,更是一种文化开发,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如何在校本课程上办出民族特色,就必须结合地缘特征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课程,更需要学校、领域专家、教师、家长、学生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施。云南正是因为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资源,把艺术综合课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主流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通过学校音乐课程发挥它的隐喻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云南边少地区艺术教育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在云南边少地区开展综合艺术课改革有相当的地缘优势和文化资源保障。当然不可否认云南边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地方中小学根据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能歌善舞的情感表达方式,深入学习了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普通中小学校教学实际与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面向部分学校开展了具有本地区、本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特色课程的探索。例如一些边少地区学校结合当地民族音乐、舞蹈,将其融入到学校课间操中,还有的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民族音乐活动,像民族舞蹈班、民族乐器班等,让孩子们从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感受本民族的艺术魅力,这些有益探索都为云南省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基础保障。

综合艺术课程中的“综合“含义广泛,它既体现了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学科领域的知识延伸。所谓艺术课程的综合笔者认为将云南特有的民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戏曲、美术、剪纸等艺术门类资源,贯穿在歌唱、舞蹈、器乐演奏、表演等课程教学中对云南边少地区中小学校音乐课堂来说是具有可行的,从母语出发让学生从熟悉本地区、本民族的艺术语言开始,融入到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中,从而认知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和特色,这样的藝术综合课改革将以新课标为理论基础,积极探索云南边少地区中小学校民族特色音乐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重新解读、审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完善音乐教材的研究及校本课程的建设开发,结合各地区、各民族特色及学校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研究,开辟新的综合艺术课程资源,使云南边少地区中小学校音乐教学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形式等方面得到较大的突破和创新,通过特色综合课程的研究开展,使学生从根本上喜欢自己民族的优秀艺术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及自信心。经过笔者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在云南边少地区实施综合艺术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是各民族、各地区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名录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例如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和瑞丽,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傣族孔雀舞、象脚鼓舞、傣剧、德昂族水鼓舞等,将非物质遗产文化引入课堂教学,这将对云南优秀传统民族艺术文化发展传承提供可靠的学校教育保障。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艺术教育特别是民族地区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应看到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提升青少年一代学生的整体美育水平,提升青少年一代学生整体的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提升青少年一代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将是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的推动及深入,课程改革也必将取得显著成效,“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将56个民族的艺术文化发扬光大,中国才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而重视美育在人的发展、社会进步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柏拉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在云南这样一个艺术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强省,应结合具体省情利用学校教育的主流阵地,发挥地域优势,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多渠道实施美育,以实现民族艺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引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②引自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yn.gov.cn/yn_yngk/gsgk/201509/t20150923_22230.html

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 + 省 + 市 + 县”共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④引自《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

注:本文系云南艺术学院校级课题《新中国70年云南高等音乐教育发展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KYXJ04。

作者:冯国蕊

艺术课程标准发展趋势管理论文 篇2:

略谈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摘 要】学校对学生展开日常管理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承担着重要的职责。班主任的管理方式、言行举止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要想班级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就要最大程度的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意义,探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旨在为我国小学班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意义;管理艺术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在具体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掌握有效的方式方法,与学生之间展开良性的沟通,总结与学生交流的经验、技巧,在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基本前提,学会运用管理艺术,秉持“为人师表”的原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一、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意义

在新的教育环境中,班主任要学会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因为我国长期施行一胎化政策,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性格比较自我,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的直接领导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班主任要承担起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现在我国小学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还担任着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双重的教学管理任务使得班主任工作辛苦且又复杂。并且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进行评估,没有激励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机制,所以很大程度上对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必须尽快建立班主任工作激励制度,保证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一)提高班主任的责任心

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以及各种活动实施对的有效性都与班主任对学生的领导和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的个性特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班主任要针对个别性格问题突出的学生,利用课堂中特别的情境进行熏陶。例如,有的学生比较好动,在课堂上的行为有时候过于偏激,如果老师班主任进行说教或者批评,不见得会有很好的效果。班主任也可以用隐射的方式,促使该类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对不同性格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其次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动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的引导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保证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的管理。现在很多班主任在实施管理的时候选择惩罚式管理或者放任式管理都是错误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把握管理尺度,不能过度干涉学生学习的自由,也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所以班主任要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充分体现自己的责任心,对学生实施科学性、艺术性的管理。

(二)尊重学生,培养荣誉感

相互尊重是学生和班主任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和积极交往的基本条件,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一定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保证学生能够积极配合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班主任尊重学生具体表现在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能够积极地应对班级日常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并且面对较大的管理问题时,班主任应该积极采纳学生的建议,不能一意孤行,这样才能保证积极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以集体荣誉感为重点,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实践需求,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并且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建立沟通联系的最有效的因素,实现学生成长和发展。

(三)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

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的复杂和辛苦,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班主任的管理压力,保证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应该积极地引导班干部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班主任在引导班干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肯定,促使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主任也可以通过班干部及时的对班级的动态进行了解,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班会进行解决,充分展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民主性。最后,班主任要对班干部的管理工作的做出客观的评价,但是在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语言组织,不能过度褒奖,让其他学生对班干部产生抵触的心里,同时也不能否认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打击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要保证做到评价的恰到好处,促使整个班级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加强“家、校、生”三方面的沟通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还要积极的与学生的家长展开沟通,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与家长共同研究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问题。例如,家长会就是班主任与家长积极展开沟通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另外班主任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最大程度的提高教育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具体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掌握有效的方式方法,与学生之间展开良性的沟通,总结与学生交流的经验与技巧,在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尊重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加强“家、校、生”三方面的沟通促使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管理引导下得以良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英.探究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04)

[2]陈花新.试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28)

[3]沈华俊.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研究[J].速读(上旬),2015(02)

[4]李冬梅.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的探究[J].速读(上旬),2014(04)

作者:普布卓玛

艺术课程标准发展趋势管理论文 篇3:

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摘 要: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進学生智力、情感和态度的全面发展,发掘其内在潜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通过对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关中小学艺术课程最新文件的分析,从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目标、教学策略和学习模式、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它们的共性特征和各自优势,以期对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启示。

关键词: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国际比较;启示

美国“21世纪技能”的提出和我国“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表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止于知识和能力,还包括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艺术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5年9月,我国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帮助学生基于自身的特点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普通高中美育课程则要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1]。这一文件的颁布,为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重新审视学校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一直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在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以升学为导向、注重学业成绩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风向,但未能真正撼动应试教育的地位。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鲜受重视,仅有的课时也可能被“语数外”等科目“强行占用”。如此一来,当今市场经济形势催生了校外兴趣班与特长班等有偿艺术教育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许多家庭的经济负担。为有效改善我国中小学艺术课程的规划与落实,有必要研究分析国际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把握国际艺术教育潮流,进而促进我国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发展。

综合分析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艺术教育的课程标准和相关文件可知,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都包括音乐和视觉艺术这两门学科。除此之外,各国和地区的艺术学科和学习领域(见表1)有所差异。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

对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价值定位的研究是艺术教育课程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相关规划与实施都要以其价值定位为依据。因此,把握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定位,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是紧跟国际艺术教育趋势的第一步。

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均强调艺术教育在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及促进其智力、社会、情感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为例,其在2009年修订的艺术课程文件中指出,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动机和自信,使他们更多地利用动态的方法思考和认知;参与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多元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在亲身体验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和加深情感。[3]

中国香港注重艺术教育对学生全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艺术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共通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的促进作用。除了对学生发展的个人价值之外,中国香港在课程发展文件中还提到艺术教育在继承、发扬和反思本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传统和价值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

各国和地区对艺术教育课程价值的定位主要体现了以人文精神为归宿的课程价值取向和“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也就是说,这种课程价值取向既强调对学生内在需要与兴趣的关注,也注重对整个人类文化传统的弘扬与传承。因此,“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所倡导的人类价值,也包括科学文化中内蕴的科学精神”。[5]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

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以及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和基础,对艺术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过程也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课程目标的设置也体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文化背景。

(一)加拿大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目标

加拿大中小学艺术课程的设置基于四个中心思想——发展创造力、学会交流、理解文化和建立联系。其课程总目标包括以下三点。[6]

1.创作和表现

学生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法来交流意见和想法,学生要积极参与创作过程。创作过程包括激发兴趣并制定标准,利用头脑风暴等方法产生创作想法,制定计划并收集所需信息材料,进行探索和实验,产生初步的作品,对作品进行修正和完善,以及展示、交流和分享。

2.反思和分析

学生能对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做出感性和理性的反馈,同时能够运用批判分析过程来分析、讨论、解释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艺术作品。批判分析过程涵盖初始印象、观察和描述、分析和解释、比较和表达、考虑文化环境五个方面。

3.探索形式和文化环境

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多样的艺术和艺术形式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发展,不同的艺术在自己的生活、社会、国家和全球区域内的作用,社会和经济因素如何影响对艺术的感知和评价。

(二)新加坡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目标

新加坡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视觉素养并学会欣赏艺术。具体到艺术课程大纲中,其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7]。一是领会艺术:观察周围环境,并通过提问和创作艺术作品来回应所看到的事物,这一目标的设定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感官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使其产生新的想法。二是表达艺术:学生能够从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产生想法,并能够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媒体,以及口头、书面文本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表达艺术的过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三是欣赏艺术:掌握技巧并使用适当的艺术词汇来讨论和解释作品,能够理解艺术创作的原因,并珍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艺术的价值。

(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目标

加利福尼亚州视觉和表演艺术的内容标准分为五个层面:艺术感知,创造性表达,历史文化语境,审美价值,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融合和应用。艺术课程的具体目标有:通过积极的实践、排练、创作或表演艺术作品来学习;阅读有关艺术和艺术家的书籍;进行艺术的研究、写作和交流;对关于艺术的文章或杂志进行反思,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艺术的想法;积极参与以观察、知识和标准为基础的艺术评判;帮助学生在所有的艺术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8]

(四)澳大利亚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目标

澳大利亚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为:一是通过制作和鉴赏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以及对艺术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二是通过展示、表达和交流,使学生珍惜和分享艺术和生活经验,以有意义的方式观察和想象他们的个人世界和集体世界,从而获得艺术知识和技能;三是使用创新的艺术实践以及现有、新兴的媒体技术,积极表达多种观点;四是通过参与传统或当代的艺术创作和活动,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五是通过了解艺术家的生平事迹、作品和专业领域,理解地方性、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文化。[9]

从上述国家和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来看,加拿大艺术教育课程目标特别重视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批判分析过程;新加坡艺术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觉素养;美国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跨学科能力的发展,强调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应用,更加注重实践;澳大利亚的艺术课程目标则包含学生对区域性和全球性文化的理解。总体来说,各个国家和地区艺术课程的目标均符合布鲁姆的认知、情感和技能三维分类[10],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出对包含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在内的综合能力的高度重视,课程目标的视野也更加开阔。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模式

和教学策略

艺术课程追求的目标之一是鼓励学生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所有的学生发掘他们在不同艺术形式和媒体领域的独特能力。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愿望、多样的兴趣和不同的生活经历。高质量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采用有效多样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模式。

(一)中国香港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模式

中国香港艺术课程教与学的模式除了我们熟知的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之外,还有一些新的模式。[11]

1.艺术的综合学习模式

综合学习模式是将艺术学科及跨学科领域的学习相联系,把学生的学习经历横向联系,让学生察觉到不同艺术形式所隐含的意义及不同概念之间的紧密关系。

2.专题研习模式

艺术教育的专题研习过程可以分为准备、执行和总结三个阶段,是一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及反思能力的学习模式。专题研习通常是以确定课题或探索问题开始,并引发相关问题,然后学生通过个别或协同工作,在一段时间内做出决定或行动。因此,艺术教育的专题研习不受教师专业知识和学校时间表的限制,涵盖阅读、观察、反思、判断、综合等多个学习过程,学习广度和深度也较为灵活,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同需要。

3.全方位学习

全方位的艺术学习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学校可以和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合作,有效地利用音乐会、博物馆、建筑物等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校园外的艺术学习经历。此外,同学、家长、教师及社区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家长和教师也会成为全方位艺术学习的良好支持者和促进者。

4.运用通信技术进行互动学习

通信技术是促进艺术教育教与学的有效工具之一。学生可以在艺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自由地通过通信技术探索艺术的奥妙,发挥无限的创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艺术资讯。

5.從阅读中学习

这一学习模式主要是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大众传媒、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查找艺术的相关资料,通过阅读文献来深入理解历史和文化的艺术情境。

(二)新西兰中小学艺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新西兰在课程文件中提及了促进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的一些教学策略:一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二是鼓励学生反思性的思维和行动,三是促进学生的共同学习,四是促使新学习内容与学生先前学习和经验相联系,五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六是不断探究教与学之间的关系。[12]

(三)加拿大中小学艺术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加拿大的艺术课程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策略有:分析偏见和刻板印象,头脑风暴,师生会议,合作学习,讨论分享,建立模型,实验探索,聚焦探索,自由探索,指导性探索和活动,口头阐述,专题讨论,角色扮演等。[13]

总之,由于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任何课程的教学都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持久不变的教学策略。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学习相比传统的语数外学习更具灵活性和趣味性,它更加注重学生多种感官的感知与体验,更加强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是陶冶情感,培养完整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中小学艺术教育是普及型艺术教育而非专业型艺术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广泛了解国内外以及传统、当代的各种艺术形式,对艺术产生兴趣,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因此,在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统一社会各方面的艺术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网络,保持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四、国际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任何课程中的教与学都离不开评价。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评价既可以帮助教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进展,也可以为学生和家长及时提供学生进步幅度的反馈。同时,有效的评价信息可以帮助艺术教育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一)加利福尼亚州中小学艺术课程的评价类型

依据各年级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定期评价,对于艺术教育课程的成功实施是必不可少的。总体来说,加利福尼亚州中小学对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表现性评价(表演和展览)和档案袋评价。根据评价实施时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4]

第一,初级评价。初级评价主要是依据最基础的标准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艺术教学中已经教授的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初级水平的测验了解学生对具体学习模块的掌握程度,进而为学生确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初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词汇測试、开放式的概念性问题以及利用所掌握的理论和技能进行展示和表现等。

第二,进步评价。进步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进步幅度的监督。教师可以利用进步评价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持续不断的评价能够使学生获得及时的反馈意见,进而不断改进、修正自己的作品。因此,不论是自我评价还是外部监督,都应该反映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真实情况,并以此来指导学生学习,树立适切的学习目标。

第三,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通常是在教学结束或学年结束时对学生做出的总体评价。它用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班级目标或年级标准,是对学生长期成长情况的综合评价。

(二)中国香港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模式

中国香港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效,把握学习重点、难点,从而改善学习。同时,有效的评价可以让学校和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也能让家长、持续进修机构和未来的雇主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中国香港艺术课程学习中的评价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七项。第一,查询,主要指在艺术创作或艺术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互动了解学生对艺术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二,观察,教师利用课堂观察记录表等观察工具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总结。第三,测验和考试,既可以是纸质的问答考试,也可以是汇报表演形式的测验。第四,表演和展示,包括创作艺术品、进行艺术评赏、参观展览后的书面或口头报告、演奏乐曲、作曲等。第五,创作集,学生挑选一些习作来展示他们的成就。第六,专题研习,该评价模式中学生可以独立或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工作,包括确立研习的目的、内容、工作方法等。第七,自我或同伴评价,通过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反思能力。[15]

(三)加拿大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评价原则

加拿大艺术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担当能力、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6项能力的发展。此外,在加拿大艺术课程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坚持7项基本原则[16]:一是评价程序的公平和公开,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二是评价支持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三是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紧密相连,评价程序适合所有学生的需求和经验;四是教师应在学年之初、课程开始之时或任何合适的时机向学生和家长说明评价的相关情况;五是评价应该是持续的、多样的和可操作的,并允许学生有多次机会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六是为学生提供明确、具体、及时、持续不断的描述性反馈,以促进他们提高学习质量;七是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他们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确定合理的目标,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制定计划。

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基本一致,以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质性评价为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

五、启示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而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世界各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举的同时,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和认同。2016年12月3日,中国教育学会与世界艺术教育联盟合作举办了主题为“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400余位艺术教育专家和代表出席了会议,共同探索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与实践方法,寻求更富有精神尊严和智慧深度的艺术教育[17]。如此重要的国际形势对于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充分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向所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所有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素养是21世纪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作用。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将审美情趣作为学生人文底蕴的具体体现[18]。教授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是对中小学生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我国传统的重视智育的大环境中,与高利害考试相关的学科和课程占据了主导地位,艺术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只能沦为“副科”。而在中学尤其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课程标准或文件中的“静态文字”,并未能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因此,我国教育领导者及管理者等相关人员必须充分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必要性,正确定位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对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与评价,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落实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中小学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学力”已然代替“学历”成为主流,而具有“单一能力”的人也早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因此,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关注的焦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艺术课程的课程目标中就强调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融合。中国香港则在艺术课程的学习模式中强调其综合学习模式,注重跨学科领域的学习。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应用。“学会学习”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习的迁移能力,即将一门学科中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灵活应用到其他学科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应以分科课程为基础,逐渐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综合课程或跨学科课程的形式增加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体验。因此,不同科目的教师应相互合作,这将是综合学习模式得以成功的关键。

(三)充分挖掘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

在对各个国家和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文件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艺术课程学习并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而更多地是走出校园,对社会生活中各种艺术形式的感知与体验。课程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室的教与学走向基于生活的教与学,体现艺术教育的大课程观。这对于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明确提出了对孩子的“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19]。优质的艺术教育并不是对学生天性的束缚,而是让学生的生命像艺术一样绽放。

中小学生学习艺术的关键在于亲身体验艺术,因此,我国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应以生活中的艺术为起点,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充分挖掘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将艺术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社会中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纳入学生艺术学习的广泛资源中,让学生走出校园,切实感受生活艺术的广博。同时,也可以让一些专业艺术人才走进中小学校园,进行艺术知识的普及和个人艺术经历的分享与互动,为普及型艺术教育与专业型艺术发展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9/t20150928_211095.html,2015-09-15.

[2]International Arts Education Standards: A Survey of the Arts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Practices of Fifteen Countries and Regions[EB/OL].http://nccas.wikispaces.com/file/view/int%27l%20standards%208%201%20(final).pdf,2011-08-01.

[3][6][13][16]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Ontario Curriculum Grades 1-8:The Arts,2009(revised)[EB/OL].http://www.edu.gov.on.ca/eng/curriculum/elementary/arts18b09curr.pdf,2016-12-12.

[4][11][15]香港教育局.藝术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EB/OL].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arts-edu/references/Con_chi.pdf,2016-12-6.

[5]刘志军.课程价值取向的时代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9):49

[7]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A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llabus Primary & Lower Secondary[EB/OL].https://www.moe.gov.sg/docs/default-source/document/education/syllabuses/arts-education/files/2009-art-teaching-and-learning-syllabus-(primary-and-lower-secondary)8b313533f22f6eceb9b0ff0000fcc 945.pdf,2016-12-08.

[8][14]Califor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 Content Standards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Pre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EB/OL].http://www.cde.ca.gov/be/st/ss/documents/vpastandards.pdf,2016-12-08.

[9]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Australian Curriculum: The Arts Foundation to Year 10[EB/OL].http://www.acara.edu.au/docs/default-source/resources/australian_curriculum_the_arts_2_july_2013.pdf,2013-07-02.

[10]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46.

[12]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 Online. Teacher Actions Promoting Students Learning[EB/OL].http://nzcurriculum.tki.org.nz/The-New-Zealand-Curriculum#collapsible10,2016-12-10.

[17]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2016国际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EB/OL].http://www.cse.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 catid=15&id=8805,2016-12-03.

[18]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

[19]刘晓波.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解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30):74.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许方舟

作者:高晓宇

上一篇: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论文下一篇: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成本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