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课程标准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以“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视角,探讨多民族环境下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认为优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应以注入课程的方式引入课堂,使其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以传承求发展,化危机为契机,为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奠定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母语课程标准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母语课程标准管理论文 篇1:

小学双语学生母语语文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实现“民汉兼通”的双语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新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小学段双语班少数民族母语文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设置、教材、教学状况、教学效果以及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研究,为改进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母语语文 双语教学 问题 对策

母语与个人和民族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它是人们最初“习得”的民族共同语,是人们交际和思维的“自然”工具,这种“自然”有别于外语。母语教育不仅仅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认同母语文化。所以,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母语语文识字与阅读、写词、写话、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未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制定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其中主要原因表现在幼儿园和学前教育阶段纯汉语授课模式对哈萨克儿童掌握母语语文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学生对母语的掌握不牢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特别少;家长缺乏让儿童用母语来表述客观事物的目的性的指导;家长无法配合母语语文老师的工作等方面。

我们的共同语(汉语)以达到顺利进入主流文化的现代化社会,同时还要通过学习本民族语言与文化从而较好地保留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落实与发展以民族语和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哈曼指出,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是一个民族从事一切精神活动和维持社会联系的必要基础;一个民族的语言,记录着该民族走过的漫长的历史道路。他说,热爱母语,就是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繁荣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关键的是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而普及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则是母语教育。母语表达的思维习惯及母语存在的文化环境,是人们所熟悉的,这对于接受本民族传统文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都是最适宜的。它对少数民族的智力开发有着不可替换的作用。从过去的教学经验来看,少数民族学生母语水平高的,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就相应地比较高;反之,难度就大,所以母语教育不仅不妨碍汉语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汉语学习。母语教育可以促进汉语学习,而且还帮助本民族人民形成特有的认知、思考和表达方式。母语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学习者开发智力,认识自然和社会,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个热爱本民族的人,意识到本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他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爱本民族与爱祖国是一致的,精通民族语言与掌握汉语也是一致的,这就是我国多民族文化和多民族语言的多元一体格局。

一、师资状况

小学民族语文课教学中,教师队伍还较强,教师的职称,学历,教学经验都能胜任民族语文课的教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的汉语水平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师培训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强调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也强调,加大对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师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继续提升民语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少数民族母语文课时安排情况

目前自治区规定双语班民族语文课程为每周5学时,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各学校课时安排并不统一,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都做了相应的调整,教材偏难,普遍反映自治区规定的课时数偏少。

四、对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校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学生学习母语文的兴趣很高,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少数民族双语班民族语文教学是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实现“民汉兼通”双语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度重视双语班少数民族母语文教学工作。小学段少数民族双语班民族语文课教学师资、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现状良好并呈现出来较好的发展趋势,但在师资、教材、教学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建议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提出改革措施,以保证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阿依先木古丽·毛拉买提

母语课程标准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 要: 本文以“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视角,探讨多民族环境下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认为优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应以注入课程的方式引入课堂,使其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以传承求发展,化危机为契机,为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多民族环境 本土母语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 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音乐教育的国家,但事实上并未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催生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前形势下,面对我国音乐教育“重西方,轻传统”的现状反思,伴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强调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文化事业,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的倡导,使得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无论是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角度,还是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角度,对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在国内外受到持续关注。

一、视线:政策推动实践,理念推动发展

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与发展状况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

2.当前形势下的音乐教育改革新理念与多民族环境下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化状况

我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因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汉族音乐优势论”的影响,致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正面临“传承逐步沙漠化,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和严峻挑战。基于这一形势,早在1995年12月于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就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而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音乐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中,因各省区域的多民族构成不同及研究方向的专注点不同,对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虽然也有一些局部的乡土音乐文化资源得以挖掘,但在具体校本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体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可供借鉴的相关科研成果少之又少。

3.世界各国音乐教育有关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

在当前音乐教育本土化的研究中,重新审视世界各国的现代音乐教育,我们认识到,多数国家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都主要的体现并暗含于各自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之中。比较典型的如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是先于相关校本理论出现的20世纪最早、对后继有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以开放性的姿态发展着的音乐教育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是最早提出音乐教育本土化而且具有深刻教育哲学思想和高标准艺术审美要求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对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的音乐教育体系;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而且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内容体现并深受教师和儿童喜爱的音乐教育体系等。另外,其他音乐教育体系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日本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前苏联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乐教学大纲”等及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等,都为各国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模式。

4.欧美近些年来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已形成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其实质是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体系。综观欧美各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影响,音乐教育中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逐渐融合与相互渗透已成为未来趋势,预示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对于音乐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等一系列问题的再探讨,正在不断地深入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持续不断。

二、基点:从理论到实践,从经验到创新

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及二者在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是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之所在。

1.从理论到实践的三个层面

(1)收集并分析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及理论,了解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和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教育学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有效地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疑难问题,大大有助于加快研究进程。

(2)观察并研究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及实验,把握当前形势下音乐学科的课程资源之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开展必要相应的采风活动和教学实验为基础,从中积累较多经验,以初步掌握特定民族区域内本土的母语音乐特点,为研究认知要求奠定良好的感性基础。

(3)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收集并整理我国众多世居少数民族的典范音乐,为各区域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化开发课程资源。如由各地州的知名学者和民间艺人提供大量各种形式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可有偿获取),加之一些开放性的馆藏资源,为研究的资源配置给予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2.从经验到创新的两个飞跃

(1)通过定点教学实验及若干关键问题的全面分析,探讨片区范围内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为探索更大区域范围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经验依据。

(2)依靠上述基础综合进行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教学实体的研究,通过若干关键问题的全面分析和具体探讨,努力构建不同区域范围内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课程特色。

三、模式: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模式上不是固定的,但有一个基本模式观念是:开发内容要因地制宜,内容设置要因人而异。

1.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表层模式在于把“音乐学中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和“教育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逐步以跨学科式的“音乐教育学科新门类”效应呈现。依靠内容与形式的融合,把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课堂模式引入到各中小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当中,为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并积极实施课改,真正实现符合我国各区域特点的民族音乐教育,努力打造我国尤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办学特色,凸显“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和这一思想指导下不断深入的方法、手段等目标。

2.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模式是在对各个区域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了解与把握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习与研究的双层基础上拟行展开的,是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校本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基础。这一构建过程,将逐步提高我们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本位意识,并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互支互动不断深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成熟起来的方法基础,又可为艺术教育的其他姊妹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经验。

四、实体:从点滴做起,重视教学实效

鉴于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教育学方面不但具有理论创新性,而且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应用性,一般作为研究者既是基础性资料的理论创新者,同时又是教育性实体的实践应用者,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分析资料与乐谱汇编

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系统整理与分析和本土母语音乐资源电子乐谱的全面制作与注解,成果名称可为《××校本课程开发与××本土母语音乐》(或可编为两个分册: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现状分析》;②《××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曲选》),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建设性决策依据和丰富的基础性资料。

2.片区性教学实验报告

以某片区为教学实体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定点教学实验,并从中总结本土母语音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般规律,成果名称可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实验报告》,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直接为其他民族片区音乐教学提供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上的经验借鉴。

3.其它方面的研究活动

通过把握“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学科上的内在联系及二者结合过程中的互动效应,拟可在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片区性甚或区域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论为主。另外也可利用网络论坛等其它形式实现上述目标。

五、流程:细化分工,分段进行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涉及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加之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复杂性,不仅需要系统的民族音乐学知识,而且要有全面的音乐教育学等相关知识。正是由于既要对我国本土母语音乐各乐种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又要对当前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下的成功案例进行学习与探讨,因此,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研究必须在充分挖掘与整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而随之展开。按某一个片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拟以下流程:

1.准备工作:感性材料占有阶段

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采风的研究方法收集与挖掘本片区范围内各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母语音乐经典曲目。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的研究方法学习与把握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体系以及前沿理论。

2.前期工作:感性材料分析阶段

一方面通过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知识筛选并注释已获得的本片区范围内各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并制作成谱,另一方面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与论证本片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化的可行性模式并编辑分析相关数据信息。

3.中期工作:课堂教学实验阶段

在对本片区本土母语音乐分类整理和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归纳的基础上,以本片区范围内的部分中小学为实验试点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证性研究,既是校本课程开发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索,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在音乐课堂教学上的具体实践。

4.后期工作:实践理论升华阶段

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跨学科研究,对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内涵作出全面的、切合实际的结论,并最终以研究论文的形式详尽阐述以本土母语音乐为主体、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导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着力探究多民族环境下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体系。

六、结语

中国音乐教育中“西乐为主”课程观的长期影响,是导致我国尤其多民族地区本土母语音乐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适逢新时期音乐教育改革,借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将“本土母语音乐”注入课程并引入课堂,是优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的有效途径。以传承求发展,化危机为契机,让我们共同探索——为音乐教育改革新局面的到来积极创造条件,为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6]李志宏.体验新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8]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9]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0]田慧生.新课程中的校本课程开发[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1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李臣之,陈铁成.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课题“云南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字性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为6Y0090E,课题负责人:吕志明。

作者:吕志明

母语课程标准管理论文 篇3:

新加坡特色的双语教育

新加坡是位于东南亞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新加坡政府适应多种族、多语言和多文化国情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今天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双语教育,即以英语为主、兼修母语。双语教育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新加坡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概况。

在新加坡,双语教育是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教育的全过程。它不仅仅指学校实行双语教学,还包括整个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双语的运用。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和新加坡的特有国情密切相关。新加坡现有人口326.3万,其中76.8%是华人、13.9%是马来人、7.7%是印度人、1.4%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新加坡有4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即汉语普通话)、印度泰米尔语和英语。英语是行政语言,使用最为广泛。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讲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历史上,新加坡曾被英国统治100多年。在殖民统治时期,新加坡虽然有英语、马来语、华语、印度泰米尔语等4种不同语言源流的学校,但以英语为源流的学校居多,教学语言为英语,英语成为学生的第一语言,除母语外,其他科目用英语教学。以母语为源流的学校以学生的母语为第一语言,英语为第二语言。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各种语言的发展出现了各自为政的不平衡状态,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加剧了民族矛盾,阻碍了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自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为加强母语教学,政府制定了一些双语教育政策。如规定: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学校必须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英语学校也要把各民族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中小学的数学、科学等理科都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而公民与道德、历史等学科则用本民族母语教学。但由于英语的实用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英语学校,母语学校在校生锐减。

1987年,政府规定各个学校统一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母语为第二语言,英语和母语首次被列为必修必考的科目之一。从1999年开始,政府一方面坚定双语教育的政策,另一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鼓励国人学好母语。在本地中小学和大学推行英语加母语的双语教学,逐步使英语成为进行国际经贸活动、吸收先进知识和从事高新科技研发的必要工具,同时也成为各族人民的通用语;母语则成为灌输亚洲文明价值观和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媒介。

这种双语并重的语言政策使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得到平等对待,增强了不同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促进了民族间的和谐、团结和经济发展。

二、双语教育的特点。40

多年来,新加坡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在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和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双语教育道路。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双语教育起始早,衔接自然。

新加坡自独立起就极为重视双语教育的发展,并强调直接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经验、继承东方文化的重要性。新加坡政府规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英语加第二语言的教育。第二语言通常为学生的母语。为确保双语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新加坡教育部编制统一的双语课程标准,集中招聘和培训双语师资,统一编写和使用各类型的双语教材。

英语课程使用的是美国或加拿大出版的启蒙教材。学校为不同年龄段的班级各配备一定数量的英语和母语教师,让他们分别用两种语言对儿童施教。因此,孩子从小就沉浸在优越的双语环境中。

在接下来6年的小学教育和四五年的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教育和两年的初级学院教育(又称大学预修班)中,政府始终贯彻双语教育的方针,母语为分流、升学的必考科目。新加坡的小学、中学普遍实行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流的制度,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课程。以母语为例,在小学四年级的分流考试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母语情况选读进度快、程度较高的高级母语,也可以选择程度适中的普通母语,个别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甚至可以选择侧重听说等实际交流的母语B课程;进入中学,学生可以选择读快班、普通班或普通工艺班3类不同的课程,每类母语课程难度和进度均有不同,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中小学根据教育部课程发展署的规定使用某种教材,除母语、公民道德教育等学科采用母语编写外,其他学科的教材都采用英语编写和讲授。中学之后,大学的课程主要用英语讲授。经过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系统的双语教育,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两种语言。

新加坡的各级学校一直保持着颇具新加坡特色的阅读传统。每个学校在每天的早间升旗礼之后必须保证至少半个小时的早读时间,除此之外,学校规定无论学生参与什么活动都必须随身携带英语或母语故事书,随时随地接触和阅读。这一传统使阅读成了每个学生的习惯,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新加坡现行的语言政策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双语能力”。精通双语特别是华文和英文的人才对新加坡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政府提出“华文精英计划”,每年至少要栽培200个学贯中西、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等人文学科有深刻认识、在理科方面有不俗表现的人才。

2.“讲正确英语运动”。

新加坡建国初期,由于缺乏各民族相互沟通的通用语,民族之间的误解与争端不断,政府确立以英语为通用语是必然的选择。新加坡第一任总理、现任内阁资政李光耀反复强调,英语能让新加坡“立足于国际社会”。新加坡各民族间通过英语交流,英语运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口语流利性增强。由于英语不是新加坡人的母语,各民族在交往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其他民族的语言,使新加坡人运用的英语夹杂了一些本民族语言(华语及其方言、马来语、泰米尔语等),成为具有新加坡特色的英语。

新加坡国民的英语程度不断增强,英语逐渐成为社会的强势语言。学生在社会人际交往,在学校同老师、异族同胞的交流中使用的语言均以英语为主。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新加坡家庭使用英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截至1999年,已占家庭总数的43%。

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新加坡人已不滿足于把英语作为本国人交往的工具,开始尝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语言,政府大力倡导“讲正确英语运动”。鼓励国民学说、多说英美英语为标准的规范英语,同时要求学校教育和广播传媒只使用规范英语。

新加坡双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母语为第二语言来教学,即英语为教学语言,用于学习绝大多数课程,而母语主要是语言教育课程。选择中立的非母语作为第一语言,是出于对新加坡特殊国情的尊重。

3.重视母语的延续和发展。

在新加坡,较好地掌握了英语,就能够在接受教育、就业、职位升迁等方面具有优势,使英语成为负载了较高经济价值的语言。但英语的特殊价值导致了不少学生对学习母语缺乏兴趣。

“如果我们只使用英语,导致母语失去它该有的定位,我们将逐渐流失文化遗产。社会本质将退化,最终人民会失去信心。我们会觉得自己像二等公民,永远都在模仿他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05年的“讲华语运动”开幕式上语重心长地说。新加坡注重发展母语,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承其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保留本民族的根,不至于丧失本民族的特色。

事实上,为了规范新加坡的华语和鼓励人们讲华语,新加坡从1979年就开始了“讲华语运动”。当时的口号是“多说华语,少讲方言”。每年的口号也不断变化,前几年是“讲华语,合情又合理”“讲华语是福气,别丢掉”等。经过多年努力,年长一辈的华人少讲方言的目标已经达到了。现在的对象是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出生、受英文教育但不太会讲华语的新加坡华人。

新加坡还通过宣传“讲华语酷”来推动人们讲华语。为了配合讲华语运动,新加坡最大的英文报刊《海峡时报》出版了《COOLSPEAK》手册,收录目前流行的华语词汇,以英语和华语解释这些词汇的意思。

除了融合流行文化元素,让华语成为时髦的生活语言外,21家私人企业与商家在2005年也加入到推介华语的团队中,协助营造讲华语的氛围,展现华语的魅力。

现在,新加坡的华语学习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巴士、街道、车站、地铁、机场、娱乐场所等逐渐采用双语标志,广播、电视、报刊更是普遍用双语提供各种信息。教育机构也积极行动起来,像著名的南洋理工大学也增设了中文系,并与山东大学联合办学,在新加坡设立孔子学院,在师资培训、华语教学方面进行合作。与此同时,许多中小学校纷纷与中国中小学结为姐妹学校,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新加坡政府近年来更加强调务实地发扬行政传统,保证“议员、公务员能够运用双语进行沟通”的政策得以真正落实。各级政府官员、议员甚至总理纷纷率先垂范,在公众场合用双语发言,深得民心。李显龙总理曾多次表示,新加坡在本质上是个亚洲社会,不是西方社会,社会和经济体制也不应全盘西化,否则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他以身作则,凡是重要讲话等,除了英语外,李显龙都要用华语演讲。

为了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因材施教,实行母语教学的措施更加灵活实用。例如,政府除了承袭根据学生实际分源流选课的传统之外,2004年在小学放宽了学生修读高级母语的条件,鼓励更多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允许异族学生修读华语为第二语文;允许一些学习母语的确有困难的学生修读母语“B”(和一般母语课程相比较为简单的母语)课程。这些政策使母语的学习不至于太过繁重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吸引更多有语言能力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母语学习创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

为了提高母语的教学效果,新加坡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分阶段自小学起开始实行小班上课,母语课班级人数从原来的40人减少到20~25人,教师可以兼顾到更多学生的学习差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2005年,在学校实施新的华语创意教学法,即有效接触与开发学生学习华语的策略,以便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华语的兴趣,并推出华语教育的“八要主义”:要注重学习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实用功能,对大部分的学生教学注重口语交际和阅读训练;要编写优质的华语教材;要利用科技来强化教学效率;要制定考试制度来提高教学效果;要注重教师和专业人才的培训;要拓展和学习应用华语的机会;要营造一个学习与运用华语的大环境。根据统计,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新加坡学习华语的人数与往年相比已有激增的趋势。

在考试形式上进行改革,过去评价学生母语的好坏完全以考试成绩为主,如今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学生平时参与课堂活动,讲故事、表演、猜谜甚至游戏中的表现等占总成绩的比重很大。在教材的编排上,新加坡注重本土化与标准化兼顾。在借鉴中国的汉语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改编华语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语言更加鲜活实用。

新加坡政府也十分注重同中国的相互交流,每年会派遣大量的教师、学生到中国实地体验、听课,借鉴中国的一些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中”为“新”用。同时,每年也会聘请有经验的中国教授、学者,教学一线的教师去新加坡开展教学研讨,培训新加坡的华语教师;新加坡也引进了一批来自中国的华语教师,充实新加坡的华语教师队伍,提高华文教学的质量。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日趋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双语教育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水平。据统计,推行双语教育前,有60%的考生能通过剑桥大学的3科以上的科目,实施双语教育以后,到1985年,通过人数达到90%以上。目前,这一比例还在提高。随着双语教育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都较好地掌握了英语和本民族语。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增强了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融合。双语教育政策在新加坡中小学的逐步推行,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双语者、双文化者。通过双语的交流,各民族之间由语言引起的分歧和争端得到了解决。和谐、共存、共荣的民族关系正健康发展。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比较特殊的,虽然我国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与新加坡不同,但新加坡在推行双语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好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民族的符号和民族的旗帜。同新加坡一样,我们也面临如何兼顾发展经济与保持文化传统的问题。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它所坚持的双语教育政策却能确保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汉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要防止重英语轻汉语的倾向;少数民族学生在保持各民族文化特色和语言特色的同时也要掌握好通用语———汉语,但不能因为学习非母语而降低各民族母语的地位。

作者:刘殿平

上一篇:教师校本培训分析论文下一篇:控制银行承兑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