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网站发展趋势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文化碰撞与话语杂合 ——文化话语视域下的中非传播研究

摘要:本文在文化话语理论的视域下对中非传播的现状进行探讨。中非传播是指中国和非洲之间涉及政府、组织、群体和个人等各种主体的跨境传播活动。中非传播研究包含多个维度,如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传播内容、受众和效果等,前者属于物质范畴,后者则偏向话语建构的范畴。着手本研究之前,本文从中非传播的国际关系背景和跨境传播现状两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发现侧重于物质范畴的研究较多,主要讨论(1)援助和贸易的具体规模;(2)中国媒体在非洲的发展,而话语建构范畴的研究较少。此外,后者往往局限于泛泛而谈,或者侧重于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西方主流媒体对中非关系的描述,对非洲媒体缺乏了解。本文认为,除了前人研究较多的中非传播的物质维度以外,话语维度也同样重要,因为话语不仅能反映社会现实,还能建构社会现实。话语的交融与交锋影响着国际形象塑造和外交策略的形成,是国际关系和国际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由此,本文将文化话语理论范式引入中非传播研究,从前人关注较少的话语角度对该主题展开探讨。文化话语理论将“话语”定义为“镶嵌在历史和文化网络之中的交际事件或活动”。承认文化特殊性是文化话语理论的大前提。具体而言,该理论包含两个基本假设:不同社群的人类话语存在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之间存在着权力的不平等。基于该范式,本文试图在总结中非传播中中国话语的特征、了解非洲反馈的基础上,发掘中国话语的优势与不足。根据文化话语理论框架,本文在分析中非传播的话语构建时兼顾六大要素:话语主体、言说内容与形式、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历史和文化。在该范式的关照下,本文首先对中非传播中潜在的话语主体进行分类和描述,总结了不同类型主体的特点。接着,文章聚焦两种类型的话语——对中非交往中的政治话语和军事话语进行分析。为体现中国话语的文化特点,本研究对美非交往中的同类话语进行了研究,以作对比。文章首先通过阅读文献资料的方法、结合语料库等手段,详述了中美近代与非洲交往中政治和军事话语的历史变迁。在梳理清政府和中华民国非洲政策的相关文献、了解近代史实的同时,本文使用网络爬虫软件抓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建社以来7739篇非洲报道的标题和导语进行关键词分析,结合重要历史事件,将近代中非交往中的政治话语变迁分为四个阶段:1904-1911,以清政府在南非建立第一个大使馆为开端,截止到清政府被辛亥革命推翻,民国政府建立。该时段的对非政策侧重于管理身处非洲的中国劳工;1912-1976,其间经历了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和美苏冷战。该时期的对非政治话语以输出革命为主,支持非洲人民进行反殖民反帝国主义斗争;1977-1999,以中国于1977年底和非洲非共产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往来为开端,标志着冷战意识形态走向尾声。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该时期中国的对非政治话语体现出声援反帝斗争和支持经济发展并存的局面;2000年至今,以第一次中非合作论坛为开端,中国对非政治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全面消失,“合作”与“经济”等成为关键词。类似地,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和美国政府资料的方法,本文将近代美非交往中的政治话语变迁分为三个阶段:1865-1946,以内战的北方胜利、完成内部统一为节点,同时美国国内的奴隶制宣告结束。该时段美国在海外的活动以与其它帝国争夺太平洋岛屿的利益为主,没有将注意力放在非洲。直到1942年,美国才开始向从属于法国的北非殖民地独立运动提供支持;1947-1999,第二阶段以美苏冷战为起始点。该阶段美国对非洲的政治宣传以反共反苏为主,希望将新独立的非洲国家拉入美国阵营。1959年官方广播美国之声(VOA)入驻非洲,向非洲宣传美国的政治观点与制度。尽管非洲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显得重要,但美国在该阶段没有出台具有针对性的非洲政策;2000年至今,2000年克林顿政府通过《非洲增长和机会法》,着力于发展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贸易合作,非洲一直以来的边缘地位得到改善。该阶段美国对非洲的政治话语依然侧重于宣传美国的政治观点与制度,其间夹杂着对中国模式的排斥。在中美对非传播过程中,军事话语的历史远远短于政治话语。中国的军事话语尚处于被动摸索的阶段。美国对非洲的军事宣传虽然早于中国,但也是从2001年才开始发端,以推行反恐战争、结交非洲反恐盟友为主,辅以宣传由驻非军队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接着,为探究当代中美对非传播中政治话语和军事话语的特征,文章选取了中非之间一系列具体的当代交际事件(1.中国于2006年和2015年发布两份《对非政策性文件》;2.中国领导人访非并发表讲话;3.以2015年在吉布提建立保障基地为契机、中国为海外驻军宣传正面形象等)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与美非之间的同类交际事件(1.2012年发布《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策》;2.美国总统针对非洲的讲话;3.美国于2001年入驻非洲勒莫尼尔营和2007年建立非洲司令部时两度对美国驻非军队进行大规模正面宣传)进行对比。通过对历时语料的分析,本研究以美国话语为参照,揭示出当代对非传播过程中中国话语的特征。语料分为背景资料和核心语料。其中,背景资料包括与事件背景相关的学术研究、智库报告、新闻报道、官方网站等,有助于对核心语料的分析结果进行阐释。核心语料是事件过程中产生的文本,是重点分析的对象。核心语料分为两大主题:1.中美对非话语构建的语料(简称第一块语料);2.体现非洲反馈的语料(简称第二块语料)。其中,前者包括中美发出的以对非政策和军事宣传为目的的官方文件、领导人讲话、新闻报道、官方网站声明等,后者主要是采集非洲本土媒体中(包括官方媒体和私人媒体)与中美对非政策和中美军事宣传紧密相关的全部新闻报道。涉及的非洲媒体共有49家,遍布非洲大陆。针对中非政治交际事件,本文以2006年和2015年两份中国对非政策性文件和中国领导人访非时发表的讲话为核心,考察了中国对非洲的政治话语建构,并通过互联网了解其主要传播渠道。接着以非洲新闻库中总计来自26家当地媒体的40篇与中国非洲政策紧密相关的报道为基础,分析了非洲方面的反馈。同样,本文以美国2012年颁发的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性文件和领导人发言为核心,考察美国对非洲的政治话语建构,并通过互联网了解主要传播渠道。接着以来自22家非洲媒体的44篇与美国非洲政策紧密相关的报道为基础,分析了非洲方面的反馈。针对中非军事交际事件,本文以中国主流媒体驻海外机构发布的与中国吉布提保障基地紧密相关的11篇报道、以及中国官方网站信息和外交部发言为核心,观察中国对非军事宣传的话语建构。接着从非洲新闻数据库中采集到了来自6家非洲本土媒体的总计7篇相关报道,分析非洲方面的反馈。同样,本文以美国主流国际媒体发布的与美国勒莫尼尔营和非洲司令部紧密相关的46篇报道、以及美国官方网站信息和国防部发言为核心,观察美国对非洲军事宣传的话语建构。然后搜集到了来自29家非洲本土媒体的总计49篇相关报道,分析非洲方面的反馈。由于军事话语的研究对象以来自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的新闻文本为主,因此对传播渠道未作专门分析。在处理核心语料时,本文使用Nvivo 11质性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语言特征标记、话语主体和新闻框架识别、并计算了文本覆盖率。具体而言,包括:1)语言特征分析。运用语言学工具对第一块语料的语法功能、语义内涵、文本结构等要素进行分析,分离出主要的话语策略,回答话语构建过程中“言说形式与内容”的问题;2)外界信息源分析。在处理第二块语料时,识别非洲新闻文本中点明出处的直接或间接引用,统计外界引用的次数和引用部分的文本覆盖率,以观察不同话语主体的被转载频率和篇幅。其中,引用部分的文本覆盖率是指引用部分在其所处的主题语料文本中的篇幅占比,能够揭示引用部分在全部同主题文本中的比重。回答“话语主体及其话语权强弱”的问题;3)新闻框架分析。提炼出第二块语料中的新闻框架(news frame)。根据恩特曼的定义,新闻框架通过言语重复的方式呈现,即在短时期内、在一系列相似的交际活动中,某个词汇、一组近义词或象征符号被反复提及,从而反复促使人们想起同一个物体或同一种特征。在识别新闻框架时,本研究根据该定义,侧重挖掘非洲本土新闻报道中重复出现的诱导性叙述。它们起着通过猜测事件发生的动机而指出问题所在、进行道德评价、预测结果并提出应对意见的作用。接着,本研究统计各个新闻框架出现的篇数和文本覆盖率。新闻框架的文本覆盖率是指新闻框架在同主题语料文本中的篇幅占比。这两个指标能够区分新闻框架的主次,回答非洲媒体的反馈中“包含何种倾向、哪些倾向较强/较弱”的问题。一方面考察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在考察传播效果的过程中观察哪些话语主体进行了有效的发声。研究发现,中国方面的政治表述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谈到中非合作时,中国试图维持与非洲方面的均衡,把对方放在略高于自己的位置。“非洲/非洲的”在中国第一份对非政策性文件中出现132次,第二份中出现50次;“中国/中国的”在第一份文件中出现121次,第二份中出现49次。尽管两份文件时隔九年,维持中非双方均衡地位的表达习惯却延续下来;2.在言说内容上,中国的话语建构注重体现双方贡献的平衡,避免罗列自身的成就;3.以文化特殊性为前提,求同存异,重视文化交流。中国的非洲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一方面使用中国俗语和成语,并将非洲政策浓缩成“真”、“实”、“亲”、“诚”四个汉字,另一方面在面对非洲受众时援引当地谚语,拉近文化距离。此外,中国的非洲政策强调“因地制宜”的观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有弹性。中国的政治表述与美国形成对比。美国表述的特点如下:1.在谈到美非合作时,把自己放在略高于非洲的位置。结合上下文可知,美国政府文件大量使用不包括非洲受众的“我们”和“美国”作为句子的主语(分别出现57次和21次),显著地超过了“非洲/非洲的”出现频率(52次);2.在言说内容上,很少提及非洲方面对美非关系的贡献,以阐述自身的非洲政策为主;3.以文化普适性为前提,重点放在政治观点与制度的输出。美国领导人在非洲的讲话常常侧重于鼓励非洲学习美式民主,推进政治改革,对地区特殊性和当地文化关注相对较少。在研究涉及的材料中,仅有奥巴马2013年在南非的讲话里提到了源于当地的文化产品(Nando’s,Freshly Ground and vuvuzela)在美国和世界其它地方的风靡。其中,Nando’s是一家连锁餐厅;Freshly Ground是一支乐队;vuvuzela是一种喇叭式的发声工具,在世界杯期间被南非球迷用来加油助威,它们代表普适的流行符号,而并未涉及更深层的观念领域。就中美对非传播中的军事话语而言,中国的军事表述有以下几个特点:1.被动应对,回应时间滞后。中国建立吉布提保障基地的消息于2015年5月被法新社报道,同年已经有非洲新闻质疑中国此举的意图在于军事扩张,其中两篇新闻直接将中国威胁论中的“珍珠链战略”假说作为事实报道。而《中国日报》和新华社海外版于2016年才进行回应,强调中国的目的不在于军事扩张;2.在谈到中国在非洲驻军的动机时使用被动语态,突出自身的受害。在描述非洲国家时,只有客观情况的描述(比如地理位置),既没有增加负面修饰语,也没有强调对方与自身的异质性,维系着相对平等的地位;3.文本类型以阐述型文本为主。在受到西方批评和非洲质疑之后未作正面反驳,而是以提供信息的方式,讲述中国在非洲驻军的理由,并援引事实例证作为论据。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军事表述倾向于强调受害、维系平等、规避冲突、注重事实论据。与中国形成对比,美国军事表述的特点如下:1.超前应对,概念先行,在采取行动之前先正式向国际社会宣布,并进行一系列使其行动合理化的解释作为铺垫;2.在谈到美国在非洲驻军的动机时全部使用主动语态,扮演着积极追捕恐怖分子的角色。在描述非洲国家时,大量使用“脆弱国家(fragile countries)”、“贫穷的”、“穆斯林的”、“小的”等修饰语,强调他者与自身的异质性,进一步凸显自身的优越性与领导地位;3.美国准备在非洲本土建立非洲司令部的计划遭到非洲方面的抵制。在应对非洲的批评时,美国之声广播及时地在短时间内发布系列评论文章,使用逻辑严密的论辩型文本进行反驳。这些文章提及反对者的姓名、从属单位和具体观点,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并大量援引美国官方权威的说辞作为论据。从整体上来看,美国的军事表述倾向于强调自身的领导作用、直面冲突、注重语言逻辑和诉诸权威。在以政治和军事为例总结了中美对非传播过程中话语建构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关系与过程理论,对话语构建背后的文化根基进行了阐释。关系与过程理论认为,文化通过影响行为主体的方式影响着外交活动,文化作为意义符号的集合虽然也处在不断被主体建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但其主要特征保持着相对稳定。该理论将“环境性”、“互系性”、“互补性”和“可变性”归纳为中国文化中相对稳定的核心元素,这四个元素与中国人重视“势”、“关系”、“和”、“变”的思维方式相对应。中国对非洲的传播作为跨境的话语建构活动,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作为当前世界上的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在与综合国力相对较弱的非洲诸国互动时,中美两国体现出完全不同的处事态度。对非传播过程中,中国话语的优势在于倡导平等合作,重视与受众的双向交流,外交理念上提倡兼容并蓄,欢迎“搭便车”,重实用轻“主义”,去意识形态,强调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符合大部分非洲受众的需求。通过分析与中国非洲政策紧密相关的非洲新闻可知,65.0%的报道(文本覆盖率12.49%)对中非关系的前景做出了积极预测,认为只要非洲国家善于把握机会,就能从中获利。消极预测仅出现在15.0%的报道之中(文本覆盖率1.74%),主要集中在对中国真实意图的质疑。因为非洲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相对陌生,所以一些非洲报道怀疑中国本质上与西方殖民者没有区别,担心非洲无法应对中国的崛起。尽管消极预测真实存在,积极预测依然处于主流,这说明中国的对非政治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效,其非洲政策经过详细的解释和推广,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但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的“和”思维也导致中国话语倾向于规避冲突,对批评的回应较为滞后,在军事话语的问题上没有做好先发制人、及时向国际社会解释自身行为、应对西方扼制和非洲质疑的准备。中国话语为了融入国际协商与辩论,尚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力量集中在一些方面,而对另一些涉华议题的覆盖能力缺失。此外,中非传播中的话语主体也以精英和大众媒体为主,基于社交媒体平台互不相通、语言障碍、文化隔阂等原因,民间交往存在着先天不足。非洲对中国的正面态度明显更倾向于跟经济发展和实用主义挂钩,而中国在对非政治传播过程中推出的一些概念,比如“亲(affinity)”,则并未被非洲受众所接纳。相较于殖民历史悠久的欧洲和存在血缘文化纽带的美国而言,非洲受众对中国的语言和文明感到陌生。美国话语与中国话语存在差异。在对非传播的过程中,美国话语将自身放在高于其它国家的位置上,旗帜鲜明,凸显其领导地位,在输出政治观点和制度的同时扮演着军事活动家(领导全球反恐战争)的角色。同时,美国将中国定义为其竞争对手,在外交理念上站在中国的对立面,通过高层会面、智库观点输出和大众传媒影响力,推广“中国威胁论”,扼制中国在非洲的发展。非洲方面对美国政治话语建构的态度出现了两极分化,其言行受到一些人的欢迎,同时也遭到另一些人的抵触。本文在分析非洲本土新闻框架时发现,对美国非洲政策前景的判断喜忧参半,积极预测(在41%的同主题报道中出现,文本覆盖率5.89%)和消极预测(在30.8%的同主题报道中出现,文本覆盖率5.88%)均占据着较高的比重。原因一方面跟美国长期在外交决策中将非洲边缘化、非洲政策碎片化有关,另一方面跟其要求非洲受众在“盟友”和“敌人”两大阵营之间做选择有关,加深了当地一些人对美国军事化非洲的担忧。在与美国非洲司令部军事宣传紧密相关的非洲新闻中,36.73%的报道(文本覆盖率4.23%)对其做出了消极预测,认为非洲司令部将威胁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16.33%的报道(文本覆盖率5.42%)直接全文呼吁抵制。非洲司令部至今未能在非洲本土落成,而是将总部设在德国。一般认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流动从北(Global North)向南(Global South)。国际传播领域的文化帝国主义论和霸权论等理论共同指出,处于世界中心的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强盛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依赖英语语言优势和其它媒介资源优势,不断地向边缘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文化产品等。本文在研究中美对非传播和非洲反馈的基础上发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理论并未过时,非洲方面对中国言行的反馈的确反映出了一些受美国影响的痕迹。美国对中国的扼制不仅在贸易战等物质领域有所体现,话语的战争也在悄然进行。与中国在非洲坚持的“欢迎各国参与合作”的共同发展态度不同,美国各大媒体多次宣布美国要“调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军事活动”,其中,美国智库和一些学者在世界范围内多次发表“中国威胁论”的观点;美国之声广播提出了中国正在推行“非洲珍珠链战略(string of African pearls)”的说法,将本来只是假说的“珍珠链战略”作为事实在非洲进行推广;美国政客多次在非洲游说当地精英,将中国概括成一个集权专制的国家,强调与中国合作的风险,指出中国在非洲的意图是剥削,在政治经济领域劝说非洲诸国减少与中国的往来和贸易,在军事领域希望吉布提取消让中国建立保障基地的协议。此类话语建构均为美国扼制中国崛起的根本目的铺设了合理化的道路。在这一背景下,中美在非洲的话语较量以美国话语主体试图引领涉华议题为开端,形成一场相对隐形的“拉锯战”。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美国占据着语言和资源优势,这些优势在填补国际讨论的空白时,会产生尤为明显的作用。以军事话语为例,中国话语主体的相对沉默和滞后导致美国话语主体掌握涉华议题的主动权,中国威胁论和“非洲珍珠链战略”的说法迅速在非洲流传。尽管事实上中国的保障基地不大,其海外驻军的规模远不及美国,也从未发动过战争,其为自己塑造的“正当防卫者”形象还是转而被重构为“美国的挑战者”在非洲落地,增添了野心勃勃的色彩。反观美国,2001年美军入驻非洲勒莫尼尔营时并未遭到非洲舆论的批评,而中国刚刚迈出海外驻军的第一步,就遭到美国的批评,这些批评以国际通用语英语为载体,以美国发达的国际媒体和智库为依托,直接传入非洲,立刻引起非洲舆论对中国意图的质疑。在这里,美国的国际话语权优势得到体现。但另一方面,文化帝国主义论和霸权论的设想也存在着局限性。本文的实证章节揭示,在信息足够充分的情况下,受众国家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国际话语霸权并非牢不可破。以中非传播中的政治议题为例,本研究揭示,在中国社会精英积极发声的前提下,非洲方面愿意倾听中国的声音,同时阐述了自身的观点。而在美非传播中的军事问题上,尽管美国掌握的话语权,非洲方面也还是普遍没有接受美国官方的宣传,甚至有一些当地媒体(如Pambazuka News)与非裔美国专家联合,对美国在非洲大陆建立非洲司令部的决定进行公开抵制。中国对非传播中的政治话语在美国的批判声中取得进展。尽管面临着语言隔阂和资源掌控上的劣势,但以中国社会精英为主的话语主体从多个渠道发声,频繁与非洲方面展开合作,体现出以往不具备的国际议程设置能力,逐步开始掌握涉华政治讨论在非洲的话语权。在中国的非洲政策问题上,中国信息源在非洲新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不论是非洲官方媒体还是私人媒体的报道,中国官方成为引用率和所占篇幅最高的话语主体,发言被引用的次数达到137次,文本覆盖率高达15.7%,领先于非洲官方(被引用79次,文本覆盖率10.98%),远超其它国家的政府。中国媒体被引用13次(文本覆盖率1.02%),领先于一贯占据优势的西方媒体(总计被引用10次,文本覆盖率0.55%)和非洲本土其它媒体(被引用8次,文本覆盖率0.81%)。从新闻框架判断,绝大多数当地新闻认为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的非洲政策对非洲是有益的(在65.0%的同主题报道中出现,文本覆盖率12.49%),它为非洲带来了商机,成为他们与西方进行贸易的砝码。非洲媒体呼吁非洲各国制定政策,争取把握机会从中非交往中获利。中国注重体现平等的外交措辞也得到了非洲方面的认可,从政府精英、专家学者到私人媒体,正面评价居多。以此为突破口,国际话语秩序正在发生改变。不再有国家能够垄断国际舆论并占据国际话语权的绝对优势。今后中国国际传播的演化趋势一方面在于消解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质疑,秉承“兼容并蓄”,“贵和尚中”、“听者中心”、“整体协调”等精神内核,在尊重受众文化特殊性的基础上,传递具有中国特质的声音;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水平和国家语言能力的提升,增加参与涉华议题讨论的覆盖面,并在对受众反馈的及时跟进中调整表述方式、解决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国际话语秩序也缓慢地从“中心—边缘”模式向“多极—均衡”模式转变。

关键词:

学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

摘要(Abstract in Chinese)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Outline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ckground

2.1 Literature Review

2.1.1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hina’s Rising Influence in Africa

2.1.2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hinese Media in Africa

2.1.3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ir Limitations

2.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2.2.1 Key Concepts

2.2.2 Main Theories

2.3 Theoretical Framework

2.4 Research Questions

2.5 Research Significance

2.6 Methodology

2.6.1 Data Collection

2.6.2 Linguistic Feature Analysis

2.6.3 Communicative Effect Analysis

Chapter 3 Discursive Subjects in Sino-African Communication

3.1 Classification of Discursive Subjects

3.2 Collective Discursive Subjects

3.2.1 Governments

3.2.2 Social groups

3.3 Media as Semi-Discursive Subjects

3.3.1 African Media

3.3.2 Chinese Media in Africa

3.3.3 Global Media in Africa

3.4 Individual Discursive Subjects

3.4.1 Citizens

3.4.2 Netizens

3.5 Summary

Chapter 4 Sino-Africa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Discursive Change

4.1 Historical Context of China’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Africa

4.2 Historical Context of America’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Africa

4.3 Current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Africa: China and the US

4.3.1 White Paper,Governmental Document and Medium Use

4.3.2 Presidential Speeches

4.4 Africa’s Reaction

4.4.1 African News of China’s African Policy

4.4.2 African News of U.S.African Policy

4.5“Polite Stranger”and“Estranged Friend”

Chapter 5 Discourse of Chinese Military Presence in Africa

5.1 Historical context of Chinese and America’s military presence in Africa

5.2 Portraying the Military

5.2.1 China’s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Its Military Presence in Africa

5.2.2 America’s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Its Military Presence in Africa

5.2.3 Summary

5.3 Response to Criticism

5.3.1 Chinese response to criticism

5.3.2 American Response to Criticism

5.3.3 Summary

5.4 Africa’s reaction

5.4.1 African Reports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military presence in Africa

5.4.2 African News on Chinese Military Presence in Africa

5.4.3 African News on US Military Presence in Africa

5.5“Rival of the U.S.”and“Intruder with Hidden Intentions”

Chapter 6 Chinese Discourse Goes Global

6.1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Voice in Sino-African Communication

6.1.1 Holism and Flexibility:Responding to history and other culture

6.1.2 Co-dependency:Seek,Create and Maintain Harmony

6.1.3 Relationality:Audience-Orientation,Li and Zhong Yong

6.2 Problems in Sino-African Communication

6.2.1 Power Struggle and Poisoned Well

6.2.2 Misleading Labels Imposed on China

6.2.3 Limited Medium Use and Absent Discursive Subjects

6.3 China Ostracised on the World’s Stage

6.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ractice

6.4.1 Replacing Misleading Labels

6.4.2 Stick to the Chinese Identity

6.5 Summary

Chapter 7 Conclusion

References

上一篇:新闻发言人制度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信息技术企业发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