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阶段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主体性作用缺失现实存在的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社团”可以发挥内因(大学生)的主导作用,帮助大学生从低年级开始自觉、主动、积极地关注就业,发挥内因(大学生)的主导作用。这也是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的要求,是实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员化的要求,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是解决大学生“有业不就”的要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近阶段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近阶段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及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有着特殊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党和国家最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着重对当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模式与追求目标进行了分析,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创新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全面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创新 贫困大学生 就业指导

[作者简介]谭卫伟(1975- ),男,广西合浦人,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工作处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教育与管理。(广西 南宁 530001)

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之后,以计划经济导向为指导的高校就业体系出现了全新的转变。经过近些年来的探索与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体系在市场经济导向下有了较大的发展,就业指导在各高校得以全面展开,而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是被各高校当成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的就业形势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脉社会的发展,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创新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广大就业工作者要解决好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当前形势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深入分析、准确判断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对于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至关重要。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对高校大学生就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要充分看到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超过20%,特困生比例超过8%。大部分贫困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的困扰和自身心理障碍的影响,表现在性格和生活行为等方面往往比较脆弱。由于他们没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可利用,就业大都是以学校的推荐为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直接由学校掌握的就业信息较往年大幅下降;而我们目前大部分高校存在的就业指导模式又不能较好地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就业指导,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他们紧张、压抑、焦躁的心理情绪,导致他们不敢面对严峻形势,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就业行列中来。

当然,我们在看到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战胜困难的有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企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也将有利于促进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就业。因此,我们一定要理性地、辩证地认识当前形势,既要看到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积极因素,抓住机遇,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稳步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当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模式与追求目标

(一)依托以辅导员为主的就业指导模式

目前,高校中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基本上是各二级学院的辅导员。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最前沿的工作群体,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中坚力量,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以辅导员为主的就业指导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

1.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无法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全面、细致、有效的就业指导。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除了承担着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外,还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党团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等,任务极其繁重,责任非常重大。因此,辅导员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较好地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对贫困大学生就更难以进行“一对一”的全面、细致、有效的就业指导。

2.大部分辅导员缺少专业知识,对贫困大学生难以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作为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专业性较强,需要具备职业生涯测评、人力资源、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经验。在高校,作为学生就业指导主力军的辅导员往往缺少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知识,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高校辅导员缺少外送培训的机会,无法较好地掌握就业指导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因此,高校辅导员往往难以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

(二)以就业率提升为追求目标的就业指导

目前,“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多方面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许多高校片面地追求就业率,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往往灌输“不论什么岗位,先签了再说”的思想,向大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中有的岗位与大学生本身的专业特长及个性发展不相匹配。这种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就业指导,导致部分大学生没有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很好地了解与自己相匹配的岗位,造成学生盲目就业,进而导致学生解约现象频繁发生。这与我们科学的就业指导模式是相违背的,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失去了信心。在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贫困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存在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困难。为了不影响就业率的统计,在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时,也是让他们先尽快找到一个“饭碗”。但是,一旦贫困大学生不能适应签约的岗位而导致解约要重新择业时,贫困大学生将会面对更多的困难,在经济和精神方面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不利于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

三、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开展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业是民生之本,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更是一项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焦点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帮助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有力保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利于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牢固树立“以贫困大学生为本”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内化到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具体实践中,就是要“以贫困大学生为本”,以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引导他们成功就业、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因此,我们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以“为了贫困大学生”为出发点,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成长,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点,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需求,最终帮助他们成功就业。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利于树立“发展”的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事物是运动和发展变化的,社会在变,人们所处的环境在变,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在变,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要树立“发展”的观念,与时俱进,根据新的环境、新的形势、新的个体,不断创新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内容和模式,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使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为抓手,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校的工作千头万绪,教学管理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后勤管理工作、学生就业工作等,每一项工作都不能偏废,每一项工作都关乎学校能否正常运行。高校办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最终目的是为国家顺利输送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若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在国家建设中找到自己的岗位、难以实现自我价值,高校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意义;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帮助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我们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要把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创新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就业工作的实效。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全面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一)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库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库,掌握贫困大学生的详细信息,有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效率。在新生入学时,就应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具体姓名,并收集他们的有关信息为他们建立就业信息资源库。就业信息资源库里首先应该包括贫困大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性别、民族、班级、学号、专业、政治面貌、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学生的照片等,有利于对学生有一个基本了解,同时也可以快速地查找和联系到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库里还要包括学生的学业信息,例如学生的具体专业(包括学生的主修专业和副修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语能力、学生的奖惩情况、学生的特长等,这些都是用人单位所关心的一些信息;还要收集贫困大学生的一些个人生活信息,例如家庭的贫困状况、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就业意愿等,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帮扶活动。

(二)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

由于受贫穷困扰,部分贫困大学生往往自卑、焦虑、孤僻、内心脆弱等,在求职过程中常常缺乏自信,不敢主动与用人单位接洽推荐自己。同时,由于许多贫困大学生背负着全家的希望,毕业后有的还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心理压力很大,面对挫折时容易产生沮丧、焦虑等。因此,要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首先,辅导方式上应该是多渠道、多形式地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除了通过开设就业心理学课、就业心理讲座等团体辅导,让贫困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为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提供方法指导外,还应针对有的贫困大学生孤僻、不合群等特点,进行面对面的,或者通过网络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个别的、细腻的就业心理辅导,以此打开贫困大学生的心扉,进行有效的辅导。

其次,辅导内容上应该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培养他们乐观自信、百折不挠的品质。由于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许多贫困大学生都非常刻苦,学习成绩优良,而且艰苦的生活环境,往往造就了他们能够吃苦耐劳、独立性强等优良品质。这些品质往往是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品质。因此,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所具备的优点和在求职择业中所具有的优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要帮助贫困大学生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困难。

(三)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活动

首先,在经济上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帮扶。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需要有一些经济上的支出,例如要印制大量的求职材料、参加校外一些招聘会的交通费、到用人单位指定地点进行面试、考核等的交通费,如果用人单位在异地还涉及食宿等费用的支出。这些费用的支出,对一些特困大学生来说,还是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因此,应该对贫困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进行经济上的帮扶。可以开通勤工俭学渠道,让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上的帮助;学校可以在有限的就业经费里,划拨出一部分资助贫困大学生进行求职择业;还可以利用学校设备给贫困大学生印制求职材料提供便利;学校应该大力推进网络求职系统,让贫困大学生利用网络发布求职信息、获取招聘信息、与用人单位洽谈、接受面试等,这样不仅高效便捷而且节约了就业成本。

其次,在就业资源上进行帮扶。贫困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特殊,往往参与社会活动不多,视野比较局限,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少。学校应该广泛发动教职工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重点的就业帮扶,特别是通过教职工与贫困大学生结对子,进行“一帮一”或“一帮几”的就业帮扶;教职工可以通过挖掘身边的社会资源,给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向用人单位推荐贫困大学生、给贫困大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就业指导等,以此帮助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四)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实践训练

有着特殊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往往沉默寡言,人际交往少,社会参与度低,在求职过程中常常产生就业恐惧心理,不敢主动与用人单位接洽推荐自己。为此,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实践训练,消除就业恐惧心理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开展模拟招聘活动,让即将毕业的贫困大学生观摩一些现场招聘活动,使贫困大学生提前亲历和感受求职过程,使他们对就业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 消除就业恐惧心理;学校可以组织贫困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者邀请用人单位到校与大学生交流。通过供需双方的互动,使供需双方彼此加深了解的同时,也使大学生逐步适应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消除就业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徐兴.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8).

[2]李国锋,程荣晖.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现状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3]陈德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

[4]覃晶晶.高校如何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2007(10).

作者:谭卫伟

近阶段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就业社团: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促就业的有效载体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主体性作用缺失现实存在的环境下,大学生“就业社团”可以发挥内因(大学生)的主导作用,帮助大学生从低年级开始自觉、主动、积极地关注就业,发挥内因(大学生)的主导作用。这也是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的要求,是实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员化的要求,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是解决大学生“有业不就”的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就业社团;有效载体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广西教育厅委托重点课题“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成员为:郎平、李海波、蒋瀚洲、项蓓丽

[作者简介]李海波,广西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讲师,哲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4;郎平,广西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l心主任,副教授,广西 南宁,530004

[文献标识码]A

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各级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2008年12月12日至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辽宁考察工作时,特别关注大学生就业情况,“还向用人单位了解用人需求的具体情况,希望他们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2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与大学生交谈时说:“我们最担心的还是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都跟就业有关,其一是农民工返乡问题,其二,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政府必须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摆在首位。”可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史无前例。于是,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主体性作用的缺失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是“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这样的机制下,大学生理应是“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各级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都只能是为大学生实现就业创造条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下,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主体性作用缺失普遍存在。

(一)大学生职业意识淡薄

以前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代社会是“人怕人错行”的时代,不论男女都须人对行,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需要大学生有较好的职业意识。当前,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其所学的专业与将来就业的关联性,没有将大学期间的学习与将来的就业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考虑。笔者对广西部分高校在校学生的走访中了解到,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乏,大部分学生没有正确认识专业与就业的关联性,忽视了职业兴趣和专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而学校为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发展意识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和相关指导活动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低年级学生提不起兴趣,而高年级学生只注重再就业中立竿见影的技巧辅导。淡薄的职业意识从根本上压制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性作用。

(二)大学生就业依赖性强

大学生在就业中主体性作用缺失的又一个典型现象是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独立性弱。许多同学在就业问题上“守株待兔”的思想严重,希望学校联系好单位来校给他们挑选,很少同学有自己前往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的想法。对广西大学2009届毕业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把实现就业寄托在学校、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上,只有极少数学生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就业。

(三)学校对大学生在就业中的角色定位趋向“客体”

如前所述,大学生理应是就业中的主体,但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际工作中,不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往往都把大学生定位成“客体”来对待。当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对于政府、学校或是家长都是义不容辞的事,但我们在做好这些服务的同时,不能忽视大学生自己理应具备的主体性作用。其中,一些为了就业率不顾学生专长、兴趣等具体情况,一有信息就盲目要求学生签约的做法就是最典型的忽视大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总而言之,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环节中主体性作用的缺失,或者是部分缺失是一个既存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就业社团在发挥大学生就业主体性作用中的有效性

(一)就业社团的定位

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社团是学生在共同的志趣、爱好基础上为了满足学术、实践、文艺、娱乐以及提高自己能力等各方面需求,按照一定的章程和制度自发成立的学生群众性组织”。大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是大学生社团组织的优越性之一。大学生“就业社团”正是基于此,并结合当前大学生对就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和近年来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事实,各高校探索解决问题的尝试;是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以及在择业过程中表现的种种“问题”出发,以解决由于大学生自身原因而造成的“就业难问题”为目的的学生组织。广西大学“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简称“就业协会”)是广西高校首个以大学生就业为服务对象的公益性学生社团组织。该协会以“开发自我、激发潜能、参与竞争、创造人生”为宗旨,本着帮助在校大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需要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实现理想就业。近年来,广西大学“就业协会”围绕邀请专家分析就业形势、讲授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相关专题,学习规划职业生涯,开展求职技巧、求职材料制作等就业培训,开展个人职业素质测评,举办模拟招聘会,开展毕业生追踪调查,参与组织、策划双选会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也充分证明了成立大学生“就业社团”,让大学生自己关注、管理自己的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就业社团在发挥大学生就业主体性作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建立大学生“就业社团”是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经济转轨导致整个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面临着“五路大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城市工人失业、干部下岗、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汇流的就业压力。这加剧了劳动力的供需矛盾。特别是高校近几年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1999年扩大招生规模后的2003年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比2002年增加了46.2%,2004、2005年,毕业生总数仍然以较大的幅度增长,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10万人。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逐年递增,而社会的整体就业岗位又增加有限,导致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如当前的“金融危机”等等的存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势下,大学生只有改变原来的等、靠思想,提前(从低年级开始)自觉、主动、积极地关注

就业问题,通过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条件,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赢得主动。大学生“就业社团”正是为在校大学生有效创造了这个平台的学生社团组织。如:广西大学“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自成立以来,由最初的2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拥有1000多名会员和5个分会(设立在各二级学院),他们组织了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双选会、到企业与人力资源负责人交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大大提升了同学们对就业形势的把握和对就业问题的认识,也促使同学们更好地把握以后的大学时光,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更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建立大学生“就业社团”是实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员化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运用系统论方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就业指导工作系统的相关性原则,需要倡导就业指导的全员化。传统认为老师(包括就业工作的老师、学生工作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和家长是就业指导的主力军;而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基本上是说教、规劝,在当今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的情况下,这些指导方式正逐渐失效,甚至适得其反,遭到学生的厌恶;而大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活动尝试,自己把道理想明白,以理性的思维来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其效果不言而喻。正所谓“内因才是决定因素”,其实,大学生自己才是就业指导不可忽视的决定力量,其他外因只是为促使内因起变化做铺垫而已。让大学生这个就业主体自觉、主动、积极地关注自己的就业问题,使他们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以指导者的身份自觉指导自己是该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所在。广西大学“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模拟面试(邀请专家、老师作指导)”、“完美简历大赛”、“邀请历届校友返校作报告”、“策划组织模拟双选会”、“就业观念辩论会”、“就业素质讨论会”等活动,突破了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以更新颖、更有趣、更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引导和帮助了广大大学生,得到了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以该协会2008年11月组织的“模拟竞聘大赛”为例,参赛的百余名一、二年级学生通过制作“求职简历”和专家的点评,提前认识到简历制作的原则,更为关键的是意识到“完美简历”要有完美的内容来充实,而完美的内容来自大学四年的努力,才能在竞聘中脱颖而出。这就促使了同学们从“未雨绸缪”的角度来指导自己为就业做准备,成为了学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有益补充。

3,建立大学生“就业社团”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方面是社会和用人单位用来衡量高校毕业生能否满足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和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的价值观念。现在一些单位更多强调毕业生的实际上岗能力,强调短期内人才培养和使用之间的效果差异。”当然,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学校条件、家庭条件、社会条件等客观方面,但从目前用人单位的择人标准来看,越来越注重大学生本身素质等主观方面的竞争力。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要全面提升主观方面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在求职择业之前尽可能了解和掌握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和依据,并尽可能地使自己具备这样的条件。比如,用人单位要求英语要达到四级水平并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果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显然就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就业社团”也正是能为大学生适应这一要求提供平台的学生社团组织。广西大学“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通过组织会员深入“双选会”现场、各企业等用人单位,邀请历届校友返校“现身说法”作报告等活动,使大学生提前了解、掌握用人单位开出的“条件”,然后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中抓住机会,有意识地去完善和提升,如此良性循环,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切合实际的意义。

4,建立大学生“就业社团”是解决大学生“有业不就”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深受社会变革的冲击与洗礼,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也不乏许多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如“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下一栋房”,“非国有单位不去,非大城市不留,非数千元一月薪水不考虑”等等。这些不正确的观念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的产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围绕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来展开,除了竭尽所能开拓就业市场,获取用人信息,以及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洽谈平台以外,如何“确保信息有效对称和利用”,避免“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出现是尤为重要的。

广西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曾组织课题组对在校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心理等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就业观,主要是对就业的期望值太高。表现在选择就业地区时,总想着往大城市、沿海地区跑;选择就业单位时,老是瞄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三资企业”,而对国有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嘴上说得多,实际去得少,更谈不上自主创业。在选择职位时,追求高薪、高层次岗位、高待遇,而对县以下基层单位不屑一顾。企望就业一步到位,“第一次就业就是终身职业”的思想仍有市场。这些就业观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有的大学生的观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有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有的大学生对整个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理性认识。

传统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就业指导的老师通过课堂或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然而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的逐渐增强,这种方式的收效甚微,学生们往往抵触这种说教式的灌输,而由“就业社团”自发组织起来进行讨论,效果则全然不同。广西大学“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就曾多次组织会员开展针对“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怎样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等为主题的讨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同学们对就业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把自己的就业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考虑。

总而言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率,已成为各高校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大学生“就业社团”虽然在高校社团发展史上尚属于“新生儿”,但其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已经凸现,是各高校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尝试。

作者:李海波 郎 平

近阶段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素质培养研究

摘 要: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虽然在培养教育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只要正视培养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会让大学生依法就业、合法就业,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法律素质

当前经济迅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面对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就业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盲目择业,不计后果,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和任务之一。[1]因此,当代大学生群体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后备力量,要求其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专业水平和良好的法律素质。而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是基础,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其法律素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对就业前景的展望均产生了不同层次的负面心理,使得不和谐因素贯穿于大学生择业、就业乃至创业的全过程,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由于大部分大学生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欠缺、素质能力相对较低,很容易在应聘的过程中受到歧视、欺骗和不平等待遇等,不免心里会产生波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大学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法律素质的掌握程度如何,为了使得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理性就业,有必要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其牢固地掌握与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法规政策,强化其就业法律意识、树立其就业法律信仰,坚定其就业法律能力,引导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与社会、团体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冷静面对各种问题,通过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大学生成为社会的先进群体,合法就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

2.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科学、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当今大学生成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而这些品格的养成与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高校大学生只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于与其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甚少,他们认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或与其相关的素质培养对于其将来就业起不到任何作用,因而造成了大学生学习知识不全面的现象,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就业中大学生个人的整体素质便显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其认识到就业法律素质的重要性,让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就业自信心和责任感,[2]使每一位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3.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的维护主要包括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就业权益维护和就业上岗后的权益维护。大学生在到用人单位正式报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前,要经过求职应聘、面试考核、签订就业协议和试用期考察等环节,如果大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并且在每个环节上注重对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那么第一次就业之路会很顺畅,对于就业上岗后的权益维护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学生对自身就业合法权益的维护要建立在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的基础之上,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部门应重视和加强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让大学生能够端正求职心态、掌握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法律法规、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规则制度、慎重签订就业协议、敢于据理据法力争,使就业指导教育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每一位大学生都懂得如何在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就业指导教育中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任何阶段的教育都应坚持和追求的目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价值引导作用,而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理想目标,[3]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强。

1.对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对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重要性的认识尚显不足,没有对就业指导教育部门和管理者以及指导教师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对高校管理者来说,多数的管理者尚没有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法律素质的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把该项培养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发展规划之中,更没有把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作为一项专门的工作来抓,自然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加以保障。所以在整个高校的教育开展工作中,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问题基本上处于萌芽阶段。对于就业指导教育者来说,大多数为学生灌输就业求职中需要注意的着装打扮、面试技巧、诚实履行就业协议等内容,很少将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联系到一起。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教育中的被动者,习惯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教师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他们就接受什么样的知识,而且大多数大学生自己也认为无需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法律素质,他们更多的是重视能否就业,对于在就业中相关的法律保护问题则漠不关心。

2.培养的内容与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是一时之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性的差异,因材施教,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只有如此,才可真正获得实效,才能对大学生将来的就业起到帮助作用。目前,不仅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无法满足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需求,而且培养内容大多是理论灌输,很少有诸如组织大学生参加座谈会或辩论会等活动安排,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缺少创新性和实效性,难以为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另外,在教学形式上基本上采取就业指导教育者掌握授课的全过程,单一的口头相授,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长期如此,大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其法律素质只是被动接受或是从内心上根本就不认同这种培养教育。此外,高校就业指导教育部门很少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和实践基地,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单纯地认为大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学好就业指导教育者的教学知识,就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受到局限。

3.缺乏专业性、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育团队

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一项专业性、专门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教育、教学工作,一支专业性、高素质的教育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就现阶段来看,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还没有完全引起各大高校的关注,显然专业性、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还未完全建立,现有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就业指导教育者很少有学习法律专业的出身背景,非法律专业的背景使他们大多是自己边学习就业法律知识边向大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时也会掌握不到位,或者无法向学生正确地传授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法律素质培养内容,不免出现错误。此外,由于就业指导教师相对缺乏,就业课时相对较少,上课人数较多,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又忙于应对与就业相关的事物工作,很难有精力在就业指导课程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和就业法律素质培养教育,这使得就业指导教师与大学生在课堂互动上的衔接也出现诸多问题。因此,高校不得不面临着尽快组建一支专业性、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育团队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素质培养的解决途径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教育过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努力配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针对上面所述的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和完善,提出如下解决途径。

1.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素质培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世上任何事物之成功皆始于认识和理解。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同样如此。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其纳入到日常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并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主抓培养成果;另一方面,高校则应提高认识,要把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意识的树立、就业权益的维护看作是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切实需要之一,向大学生群体广泛宣传国家制定的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把大学生就业纳入法制轨道,使大学毕业生依法就业、合法就业。明确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其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以规范和保障。此外,更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在就业指导课上,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就业法律知识,还要为学生提供指导、解答疑惑,要让大学生深刻意识到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培养其法律素质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对培养的认识和理解,主动学习就业法律知识,不断提升就业法律素质。除此之外,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的需求,制定出一套系统的法律、法规知识结构培养体系。

2.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丰富培养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法律素质培养既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培养教育,又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实践性教育,需要发挥多方力量,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和教学方法,以使得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教育得到实效性,就业指导课程是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校报、期刊专栏、校园广播、电视、法制讲座、法律知识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法律素质培养教育,这些教学方式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性强,能够有效的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和认同感,认识到在就业中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的必要性,自然而然地在校学习期间就会主动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增强就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另外,尽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就业指导教师单独传授知识为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互动,双方彼此提问和解答,进而逐步发掘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此外,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要特别突出实践锻炼,就业指导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群体进行模拟招聘、与往届生座谈、交流等形式,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就业中出现的鲜活的案例,从中接受教育和启示。同时还要与社会中的相关公司、企业、社会团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大学生到各个就业部门进行实际锻炼、及时发现缺点和不足。

3.组建专业性、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团队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团队基本上是由各个学院的辅导员组成的,他们大多数是非法律专业出身,因此,要想使得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法律素质培养更有实效性,必须对其进行专门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辅导员专业化要求辅导员经过系统的培训具备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4]这样也能提高辅导员的法律知识,使其全面而准确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法律指导教育;其次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相关部门教师的作用,尤其是法学院的专业教师,深厚的法学素养和法律知识会引起大学生群体对法律素质培养教育的兴趣和关注,这样才会及时地掌握大学生在就业中可能会遇到的与就业相关的法律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最后,发挥社会上法律服务人员的作用,有条件的聘请知名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定期为大学生和就业指导者进行法律知识讲座,提高大学生和就业指导者的法律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8.

[2] 田海燕,焦岚.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117.

[3] 王洪秋.全面与单向——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探析[J].学术交流,2010(11):32-35.

[4] 王珊,李国辉.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能定位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132.

[责任编辑:成方哲]

作者:杨春 王敏瑞

上一篇:社会主义宪法研究论文下一篇:品牌活动群众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