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教学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5-01

摘要:微格教学(微型教学),是一种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语音、视频等)教学行为的记录和研究师范学院学生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系统的方法。这是在一个个人反映微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一些问题“拥有”课程的教学基础上,希望能促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就业指导教学的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就业指导教学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困境与思考

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重要的中心课程之一,对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尤为重要。针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构建“金字塔”型的系统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以及如何调整教学内容和改革方法的思考。

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贯穿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旨在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帮助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和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以促进大学生的求职择业、自主创业。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教育部于 2007年12月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文件,进一步明确“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要求高校须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同样,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都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近年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不断推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学生的新需求,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上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对象缺乏重视

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让很多上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刚进大学的新生对就业指导课程充满着向往,但由于自身对大学的理解尚浅、对以后的人生规划较为模糊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进入大二大三之后,就业指导课程和很多专业课程比较起来,实用性并不立竿见影,因而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更低,主动参与愿望更少;在大四进行专业实习之后,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必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因为面临找工作或者考研备考的各种压力,同学们心情浮躁,反而不能静下心来听课。

这些问题归根究底是同学们对于就业指导课程本身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到课率较低,逃课、缺课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学生即使到堂上课也是应付差事。

2.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

现阶段,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仍多局限于旧日的教案和课本中,内容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缺乏新意。分析目前就业形势、介绍就业政策、教授制作求职材料和一些面试技巧等都是偏向于求职事物的培训,而非就业素养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焦虑心理调整,对于帮助学生找到符合个人主观条件和价值取向的职业等方面帮助不大。难免让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枯燥滞后、形式大于内容,缺乏针对性,甚至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

3.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就业指导课程理论内容的比重大大重于实践环节。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还原在就业时学生会面对的各种考核,也不能对创业、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就业能力展现等方面进行真实有效的模拟训练。没有就业概念和就业规律的结合对比,不用创新实用的教学方法,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4.就业指导课程授课老师专业性不强、师资队伍不够稳定

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授课老师多为年轻老师、辅导员和部分行政人员。很多老师对于所上课程的同学专业领域并不清楚,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并不“接地气”,同学很难信服。很多老师甚至从未有过在学校之外的单位的就业经历,虽然对于就业的政策、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能从理论上给予指导,但是对于外面企业的工作环境、招聘要求等都并不清楚,不具实操性。并且,由于年轻老师较多,在授课水平上的磨练也较为欠缺。没有比较充足的教学经验,就不能从教学方法上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实践,授课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进措施的思考

1.建构“金字塔”型的系统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和成长阶段规律,就业指导课程可以采取贯穿全程的方式,分阶段分重点,针对各阶段同学的特点,因材施教,构建“金字塔”型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基础期的课程面向对象是新入大学的学生,课程设置应当以专业导论、职业发展概论为主,并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旨在帮助新生尽快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确立发展目标,并鼓励其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

扩展期的课程应该面向中年级的大学生。开设的课程应将目标设立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比如可以将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基本的职业素养养成、职场礼仪、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等进行统筹安排,并纳入学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中来。旨在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其就业、择业储备知识与能力。

突破期的课程则是面向即将迈入职场的毕业班学生。课程设置上应加大就业实务的比例,如就业心理调适、考研出国辅导、求职应聘技巧等,且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这样能为毕业班学生针对性地解决就业时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2.建设“专兼结合”的高质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

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程质量,一支稳定的高质量课程师资队伍必不可少。组建师资队伍应秉承“专兼结合”的理念。首先,聘请具有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学等专业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作为专职教师。其次,遴选一批学生工作前线的学生工作干部和多年从事就业工作的指导老师作为兼职教师。

组建了这支队伍之后,还需要有计划地定期聘请校外专家或企业人事专家作为就业指导顾问,为专兼职教师展开座谈或培训,加强校内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与外校、企业的交流学习。同时,优化对师资队伍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学习性、积极性、创新性,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3.调整刻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就业指导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有相似性,都会随着国家大政方针、宏观调控措施等发生变化。只有紧跟国家政策,随时调整、更新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内容,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现实作用,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起来,进而达到较好的课程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也要根据前期建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对专业不同、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做出区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采取多形式的课堂活动,如模拟招聘、分组讨论、一对一答疑等。同时,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挑选同学与企业代表座谈、邀请近两年毕业的同专业学长回校与学生展开同辈交流等方式,都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

三、结论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势必对高校未来发展的重点与核心起到关键作用。如何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一支优秀的队伍,用灵活创新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也就至关重要。高校应该加强对其的研究,积极探寻新的思路,从而加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课程建设。但课堂教学的改进,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生林.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新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5,(3):135-136.

[2]黄维.新媒体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上的应用[J].学园,2015,(10):89.

作者:贾璐蔓

就业指导教学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微格教学模式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自我反思

摘 要:微格教学(微型教学),是一种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语音、视频等)教学行为的记录和研究师范学院学生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系统的方法。这是在一个个人反映微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一些问题“拥有”课程的教学基础上,希望能促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微格教学;大学生就业指导;反思

2014年7月我有幸参加青岛职院举办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与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在培训课上,我们采用微格教学模式,设计撰写教案,观摩教学,并进行自评、互评与反思,让自己的教学得到了导师与同行的诊断。可以说,在这次微格教学的培训中,我不仅仅见识了微格教学以及国内其他同行的优秀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我通过微格教学,认识到自己在就业指导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有的是我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无法看到的,或者是意识到了却不知如何解决。我深刻体会到微格教学让一个“老”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落到了实处。

一、教案设计,尽量让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都得以体现

微课教学时间短(5至20分钟)、主题明确,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根据自己所教课程每人设计了一个主题,我选择了“面试的自我介绍”。按照所给的微课教学课堂设计单的模板,我认真回想、还原着自己的课堂。这样的思考让我发现自己的教案和教学环节设计粗糙和简单。因为在给学生讲授关于如何回答面试中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时,我选择了大概十几个用人单位可能会提到的、学生也比较关心的问题,如果时间控制不好,就可能讲不完。而且因为教案是按一个课时来设计的,中间可能包含几个知识点,因此,我的教案只有大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罗列,而看不出每个教学环节中是否应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该教学环节中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

微格教学是以训练教学技能为目的,教学内容只是一节课的部分,“不能像课堂教学设计那样主要从宏观的结构要素来分析”,微格教学其实是将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进行分解和简化,但它并没有单一简化教学过程,它把课堂教学依然分为六个阶段即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学习、后测、总结。因此,我们在讲授一节课中的每个知识点时应该也可以按照这几个阶段来设计:给予学生一些引起该知识点学习兴趣的导言、列出学习者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与能力、设计一些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测试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反思整合该知识点等。下面以“面试的自我介绍”(10分钟)为例设计课堂。

导言:(约30秒)

当面试官请你坐下,我们就要开始说话了,那么第一个问题大概会是什么呢?很多用人单位可能跑不掉这个问题“你好,请你做一下自我介绍”。那么介绍什么呢?时间要多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目标:(约30秒至1分钟)

知识目标:掌握自我介绍要突出的重点(名字、教育背景、能力、经验、性格、应聘职位)。

技能目标:能够结合应聘职位的要求,流利清晰地介绍自己的优势、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梳理自己以往的经历,了解自己的优、劣势,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前测方式:(约1分钟)请一到两个学生做自我介绍。

参与学习:(约5分钟)

授课者工作:

A.讲解自我介绍的模式:1+6+1(1分钟)

1:问候语(你好或者大家好)

6:突出重点:名字、教育背景、能力、经验、性格、应聘职位

1:结束语(我的自我介绍完毕,谢谢。或者希望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谢谢。)

B.成功的自我介绍的视频(2分钟)

C.请学生回忆并找出能体现自己能力或者经验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2分钟)

学习者工作:

A.边听边思考

B.边看边思考

C.讨论、思考并且用笔写下来

后测方式:(约1分钟)请前面做过自我介绍的学生再次进行自我介绍。

总结:(约1分钟)

自我介绍和简历所体现的内容和要求是一样的,经验经历请说出时间、地点、担任的职务、工作内容等,让面试官觉得真实可信。能力是个人的成果或业绩,表述要具体,经历、能力、性格都要与应聘职位有关。

如此,不仅教案会真正体现个性和创造性,教学内容繁多的课堂也会变得简单有序,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可观察、可操作性,甚至从教案中就可以清晰明了整个课堂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让每个学习者明晰并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从字面意义上看,好像是针对教师而要求的,与学生无关。但从内涵而言,每门具体的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落脚于学生,让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乐于学习。因此,教学目标不是教师单方面、一厢情愿的达成,必须有学生的存在和配合。微格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列出他们需要达成的目标、如何完成、怎样才算达到标准,这样不仅针对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也让学生和教师成为共同体,为了达成同一个目标而进入课堂、一起努力的朋友,而不再是胁迫学习的敌对者。

同时,微格教学设计也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表述学习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他们的能力和实际,体现整体化、具体化、层次化和个性化。整体性是指学习目标要考虑知识、技能、情感及价值观;层次化是针对学生的情况有不同的要求标准;具体化是表述明确、学习结果可以观察;个性化是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部分教师还是忽视了具体性的表述,主要体现在表述时主体不明、行为动词不准确、缺乏情景或条件、学习结果不了了之。这样就没有办法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这个教学环节或者在这节课中学习什么,更加无法衡量自己的学习成效。如,在简历制作这节课中,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个人简历的撰写技巧”,就让教师无法操作,学生无法衡量,因为简历的撰写技巧究竟是什么,简历要求是什么都没有表述清楚。我觉得制作求职简历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简历的格式,哪些内容是简历必须存在的,然后才是每个部分具体应该怎么写,尤其是实践经历等,并且通过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梳理,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进而理清自己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如果这些表述不到位,也可以从某个角度说明教师对该内容并没有深入吃透,或者对学情不甚了解,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效果。

作者:刘萍

就业指导教学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实践性教学的运用

【摘要】就业难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良好的就业指导能够使毕业生少走弯路,实现职业发展的科学规划。但是在现阶段就业指导课教学中,教师过于侧重理论灌输,实践性指导不足,这样的教学模式极易造成理论与实现脱节。本文将针对就业指导课中实践性教学进行研究,在分析其运用形式的同时,提出实践性教学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大学生就业课优化提供更可行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 实践性教学

一、实践性教学在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形式

(一)以经验分享为主

当前,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侧重于理论讲解,尤其是对就业制度、人才需求形势、择业技巧等方面的理论较多,但是对于学生择业理念的培养、创业观的培养等相对缺失,这就造成就业指导科实践性不足,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将真实案例和教学理论相结合。不少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理论知识后,并不能将其转化为就业能力,因此课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值还有一定距离。

为了改变上述情况,在就业指导课上教师可以将已经成功就业的往届生作为指导案例,或者邀请老校友介绍职场体验、就业经历等,尤其是其中的教训、失败等案例,更具有借鉴性和指导性。学生在真实案例的影响下,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反思,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经验分享式教学能够使就业指导课堂更活跃,同时也能使课堂交流氛围更浓厚。通过实际案例分享,学生对于自身的不足有更客观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反省这些不足的根源在哪里,进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就业理念,以此真正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结合社会调查

现阶段,不少高校在就业指导课中以理论讲述为主,教师作为教学主导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被动接受教师的理论观点,至于这些理论对未来就业的影响、能够学以致用等关键因素则有所忽视。同时,大学生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生活背景,单一的理论教育缺乏针对性,这就为使不少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中感到迷茫,学生缺乏对就业市场、就业环境的真实体验,无论多么完善的理论指导也只能流于形式。一旦学生来到社会,在遭遇实际问题后只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在就业指导中教师需要尽量结合社会调查进行,使学生在校园就能接触社会,并了解真实的就业环境。

社会调查需要教师预先做好教学计划,根据就业指导内容、学生专业特点等因素,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与就业相关的场所,或者针对该行业的就业形势做调查。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时间,学生可以接触到行业专家,了解未来岗位人才需求,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更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从而提升自身职业紧迫感。在实地调查中,教师需要保证学生的调查目标不偏离,按计划进行,从而培养学生更敏感的就业意识。

(三)素质拓展与职业体验

大学校园具有相对封闭性,学生在这样单纯的环境了往往难以体会到真正的社交情境和职场情境,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素质拓展新联,引导学生自觉组成团队,并以团队形式展开活动。素质拓展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人力交流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职场信心,建立社会诚信意识,使学生更有时间观念和职场韧性。学生在素质拓展中强化了参与和体验价值,思维更易受到启迪,通过社团活动,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就业理论形象化,在各种模拟训练中发掘自己的潜能。

同时,为了优化学生的职业体验,教师还可以组织模拟应聘活动,在课堂上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真正理解求职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应对面试、如何塑造自身职场形象等。情境创设能够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就业指导课堂中来,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气氛。在模拟求职过程中,学生将加深对只有目标选择的印象,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提前了解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思考、应对、调试、总结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会得到完善,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就业氛围中。

在此基础上,就业指导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组织学生亲自到专业相关岗位进行实习,以此形成更生动、更形象的职业体验。利用学生假期、节假日等时间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环境、就业环境的了解,进而形成更客观、更理性的职业观。通过实地感受,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将进一步强化,在实践当中学生能够更清晰的意识到自身能力的欠缺,从而有针对性的强化素质训练,为学生真正走入社会、走入职场做好准备。

二、就业指导课实践性教学的优化途径

(一)强化师资建设

师资质量与教学质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强化对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首先,对于新任教师对资质进行全面考核,任课教师不但需要具有丰富的就业理论指导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娴熟的指导经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多为辅导员,一般未经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高校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增加教师培训机会,有组织、有安排的进行教师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授课能力和指导能力。同时,就业指导教师选拔还要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对于学生评价低、表现消极的就业指导教师取消其上岗资格,以此激发教师的职业紧迫感,并主动投入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教学体系中来。

(二)科学规划实践性教学体系及教学计划

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出发,改变以往纯理论教学方式,侧重教学中的实践性和指导性,以学以致用为出发点,在课程设计中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理念,强化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以此为目标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生专业、就业方向差异体现出教学差异性,真正将实践性落实到教学中。

(三)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一般来讲,对于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主要以笔试形式进行。但是在就业指导课中,需要进一步突出教学实践性,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考核方面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不但以传统的笔试形式进行考核,还可以利用口试、模拟面试等形式进行。尤其是模拟面试更能够考察学生的临时应变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是对学生成绩检验的重要形式。考核形式的改革是实践性教学开展的必然结果,能够有效避免教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的不良现象,使学生掌握更多教材之外的知识,积累更多的就业实践经验。

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实践性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突出教学的实践指导作用。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多肯定,提出批评要委婉,从而保护学生的实践积极性。教师需要对实践性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此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实用性,使就业指导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就业指南。

综上所述,在大学就业指导课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当前就业形式,突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与价值观。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教学,学生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就业形势,通过实践性学习,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需要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引导性,为大学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颖.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必要性操作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4(33)

[2]赵祉霖,曹梅.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3)

[3]陈继量.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

作者:陈理才

上一篇:建立约束激励机制提升绩效论文下一篇:建筑建设场地机械施工要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