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教学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29

【摘要】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围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目标,通过“微平台”教学终端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抖音互动直播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平台、大数据库共享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式,来实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就业指导课教学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就业指导课教学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学校在校生及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庞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得就业压力不断提升,虽然各高校都会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但是最终起到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课程内容往往在就业过程中难以实际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教育改革提升人才教学质量,从学校的角度考虑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能顾让学生更好的就业,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接下来笔者将就大学生就专业指导课程教育改革进行探索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本科;就业指导;改革探索

引言:

高校毕业生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推动我国迈向社会主义强国的中流砥柱,而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了困扰学校和学生的一个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在高等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正是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的改革。

1、大学生就业现状

国家调查大学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每年增加三十万左右,而伴随着近两年的疫情,社会就业率呈现不同比例的下降,这样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现在的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能够通过学校招聘,招聘到优秀人才来进行培养,但总是能够听到抱怨的声音,与此同时却还有一些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怀才不遇”。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强,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不能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还有一部分学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最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份职业,从而辞职。所以当代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却没有很充分地准备去面对面试官,去面对受伤的这份职业,所以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低,离职率高等问题。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问题

2.1課程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各大高校都会开设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但课程本身逐渐成为一种“流程”,学生们抱着拿学分的态度去学习这门课程,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依然没有改善。并且,在一些高校当中,就业指导教育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单纯的开设这门课程,并没有设置专业地教师进行授课,这也是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从而导致学生并没有掌握良好的就业技能。

2.2就业环境变化迅速

每年的六七月份将会有大批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环境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越发注重毕业生的能力和素养。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下,势必会导致观念的变化,很多学生不肯“屈身”就业,企业也不会随意许诺,呈现出就业市场的“求稳不如求新”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指导教育就会存在着与就业环境间的时间差,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这样对于学生的教学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3、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创新策略

3.1加强就业指导理论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使得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学习应聘技巧及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对于高校来说其实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充分发挥客户才能的教学价值,就要针对就业方面做更多的理论研究,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及国家规划的方向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教学内容贴合实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3.2理论实践相结合

对于就业来说,理论只是一方面,实践也是重中之重,在面向就业时,更加从容淡定,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才能够得到面试官的青睐。所以就业指导不仅要讲述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一些实践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传统的授课形式做一下调整,可采用分组的形式,比如分成两组,A组先作为面试者,B组作为面试官进行模拟面试,然后再翻转角色,不断进行训练,这一过程可以请一些专业的HR进行旁听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够积累些许经验,在真正求职的过程中也会更懂得如何推荐自己,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的评价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如果课程评价单纯依靠理论考试,必定会导致学生课堂“划水”的情况,而改变课程评价体系,比如结课时不仅要提交一份个人简历,还要利用这份简历来向考核老师推荐自己,展示自己,简历的好坏作为评价的一部分,而学生的表达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将课堂模拟招聘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要完全投入到学习中,通过这种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技巧和经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不能单纯的作业一门课程,更要将其打造成一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枢纽,让学生能够通过就业指导教学更好地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展现给面试官,从而让学生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让企业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才,提升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韦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93-94.

[2]李玮,杜伟,田润平,谷晓红.与时俱进 突出双创——《大学生成才与职业发展》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4):23-24.

作者:段茂霖

就业指导课教学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围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目标,通过“微平台”教学终端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抖音互动直播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平台、大数据库共享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式,来实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互联网“微平台” 抖音直播教学 大数据库共享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传统教育,忽视创新教学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已纳入到教学计划大纲并赋予相应的学分,但是这门课程十几年来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初心,不能够满足21世纪市场经济对95后大学生的需要,如何改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的要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普遍呈现出“佛氏教学法”,即教师照本宣科、PPT从头读到尾,学生“低头思故乡”哈欠连天,VIP贵宾室(教室后三排)已經提早预订,头等舱(教室前三排)无人问津。教师已完成教学任务为上帝,对这种现象不管不问。

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创新思维和理念,在课时量的驱动下迷失了自我,这种安于现状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变得枯燥乏味,最终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偏离了市场经济轨道。

(二)偏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学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集前沿性和时效性的综合性课程。涉及到的知识包括时事政治、政策法规、实操性案列、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以教师传授一些相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制作简历、求职面试等。这些相关的理论常识在互联网平台上可以轻松获得,但是用人单位检验大学生的标准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标准,不是单以理论功底来评判大学生的优良。对于企业来说,青年的“兴”与“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1]而作为指导大学生“兴”与“强”的领航课轨道已使出了“公海”,如何把这艘偏离了“公海”的航母召唤到实践教学中有待教育工作者们深思。

(三)偏重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学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具有公式化、标准化、统一化的三大特点。[2]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以合班教学,大体上从整体出发,没有考虑到不同院系专业、学生性格、兴趣爱好等,忽视了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培养和指导。此外,存在一些就业困难群体,如心理有障碍学生群体、残疾学生群体、女大学生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群体等,无法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教学。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要从培养学生的个人天分,树立学生独立自主、强化学生个人责任担当意识来塑造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价值观。

二、互联网平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互联网平台就是利用电子信息平台网络整合线上各类网络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在线教学视频资源库、“微平台”教学终端、抖音互动直播、大数据共享等面向所有师生的开放式、共享式、高品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课程资源集合。

(一)互联网平台为改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提供了硬件基础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现在大学生对于电脑和智能手机非常的熟悉,几乎每个寝室都有电脑,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为互联网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上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大部分高校已经遍布无线WIFE,无论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连接互联网,这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撑。其次,高校大学生是一群高智商的群体,他们愿意接收新鲜事物,愿意努力学习,这为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提供了很好的动力。可见,互联网平台在高校推广有着扎实的基础。

(二)互联网平台为改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提供了现实依据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网络教育,为高校大学生互联网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作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战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又作为大学生择业道路上的领航灯。如何领悟十九大精神与高校大学生互联网教育精密结合是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的问题。

三、互联网平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微平台”教学终端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微平台”就是利用微信公共账号搭建教师和学生链接终端。首先教师通过端口登录“微平台”可以在上面发布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知识或录制相应的语音供大学生们学习,另外在“微平台”上教师可以对大学生上传的简历进行批改、对面试进行视频一对一的指导。其次学生通过学号注册登录“微平台”上可以上传简历和自我介绍视频,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微平台”上留言或预约相关专业的就业指导课教师进行线下的面对面辅导。

(二)抖音互动直播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平台

抖音平台作为当今流行的线上互动直播已在95后大学生中盛行。作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喜爱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结合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们所深思的现实问题。抖音互动直播正好切入大学生心中,任课的就业指导课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这个平台向全国所有大学生们以直播的形式传授就业指导的法规理论、政策、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同时大学生可以在抖音直播中以视频的形式来阐述自己对于职业和就业的困惑,寻求线上专业人士的解答,这种模式有效的开辟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第二阵地,丰富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成为大学生平时热衷的话题。

(三)大数据库共享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式

大数据就是依托云平台和智能终端,把数据和信息全部通过智能软件存储。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借助校园一卡通系统,把教学模块融入到大数据库系统。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库平台在线发布就业指导课作业和下发课后就业指导实践考核任务,学生可以在线完成作业和上传实践视频作为考核作业。根据学生在线学习和实践考核视频情况,实时监测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同时,根据数据,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等,开展个性化一对一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咨询模块,向聘请的校外导师、优秀的杰出校友,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进行线上一对一的答疑咨询。另外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通过职业测评系统对自己的性格与职业匹配度进行测试,系统会自动生成结果,对学生的性格、职业兴趣等进行说明。

总之,借助互联网创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合理的把互联网与高校教学相整合,可以提升高校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也是新一代年轻大学生渴望看到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朱立雅.十九大精神引领青年书写人生华章[EB/OL].(2018-06-08).[2017-11-11].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

[2]支卓华.借力“互联网+”创新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7,(1).

作者:吴平

就业指导课教学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基于PTT培训模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笔者系统地参加和研究了PTT培训,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教学要求,从PTT培训的特点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出发,分析研究该模式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

关键词:PTT培训;就业指导课;教学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积极效应,但其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太传统,课程效果不好,学生对课程评价不高等。本文尝试从PTT培训思路出发,将PTT培训模式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相结合,探索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教学与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新路径。

一、PTT培训的特点和开展情况

PTT是professional trainer training的缩写,由“表演学知识”演变而来,意为“训练训练者的职业能力”。它是一门涉及教育学、行为学、管理学、行销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启发性课程,在美国行业培训中运用非常广泛,已成为美国国际训练协会专门课程。PTT于上世纪90年代被国内培训行业引进,经过不断修正与完善,被开发成为职业培训师的专业培训课程。

PTT国际专业讲师培训作为高校师资培训项目,由江苏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组织、江苏学信学院承办,自2012年4月起为省内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实施培训,至2014年底已成功举办七期,培训教师337名,在提升教师就业指导教师课程授课水平和辅导技能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PTT培训的特点:(1)注重对课程培训效果的设计。PTT培训强调课程的实战、实效和实用性,以提升受训者对课程的兴趣,提升受训者对内容的记忆力,用最有效、最合适的方法快速让受训者掌握知识为目的。为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培训者对课程进行全方位设计,包括:课程内容是否具有深度和高度、课程内容是否对受训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课堂教学过程是否让受训者喜欢等。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培训者深入研究受训者的学习习惯,将课堂培训组织细化到课程的每个环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提问、演练环节的时间和内容,追求课程每个阶段都能达到最佳效果,保证实现教学目标。(2)注重对培训者培训行为的设计。PTT的核心宗旨是“展示”[1],要求“展示”具有文学性、教育性、实效性和目标性,课程中的“展示”是“将既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培训者的技巧组合、语言效果、感性元素等艺术加工,在课堂呈现,取代传统教学简单、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的授课形式”。[2]培训者注重设计整体培训行为的过程,通过对培训者课前有效准备、授课风格的选择、课堂心态的分析和应对、语言训练、肢体动作、学员互动等做好充分设计,将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的一切态度和行为融入培训过程,为培训效果服务。(3)注重对受训者体验和感受的设计。PTT培训以讲解、示范、训练、互动、演练为主,不只是向受训者呈现课程内容、展示授课技巧,更强调抓住受训者思想,带来对课程的正面感受,培养受训者在课堂中的积极行为,对课程培训效果和培训行为的设计都是为受训者体验和感受服务,为受训者的知识学习和行为改变服务。

二、PTT培训在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使用的分析

PTT培训思路引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来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3]。实践依据来自PTT在培训行业和高校推广经验,作为商业培训,PTT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以培训者为中心和以受训者为主题的思路更突出,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实践训练,收到受训者的好评,符合就业指导课程性质和要求。

(一)PTT培训在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可能性

将PTT培训模式带入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充当训练者的角色,更加重视通过情景、协作、对话、演示等学习环境的营造,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接受训练的过程来强化其行为,最终使知识和经验外化为学生求职择业的决策行动。

1.符合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PTT培训课程成功的三个元素是:“课程理论获得学员尊重”、“课程内容对学员工作、生活具有指导性”、“课程氛围让学员喜欢”[4]。运用PTT培训模式,通过对就业指导课程理论的提炼、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互动、课程积极主观看法的建立,可以使大学生在知识、态度和技能上做出适合职业发展的积极改变。

2.符合就业指导课的课程特点。就业指导课最显著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要求能通过课程的讲授和练习,切实解决学生求职择业并给予工作、生活以有效的指导。[5]PTT培训为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将培训“标准化”和“流程化”,针对讲课的四种风格设计、讲课三大组合技巧、讲好课的四大要素、讲师四种语言训练、课程结构做了详细的设计,改变传统就业指导课固定单一的教学方式。

3.符合大学生成长特点。当代大学生性格独立,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不太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PTT课程通过对受训者思想、感受、行为的设计,增强受训者对课程的正面感受,带动受训者的积极行为。从参与学生反馈信息看,运用了PTT培训技巧的课堂上,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和深刻,学习过程不痛苦、很愉悦。

(二)PTT培训在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使用的难点

1.对课程设计有较高要求。学生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较大,习惯于被动聆听,课程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共鸣,必须将课程的全部过程进行充分设计,对于每节课的每个环节都要充分研究和练习。如课程开始前设置唤醒环节,设计活动或互动打开局面,根据内容安排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演练等不同方式。

2.对教学人员本身有严格要求。PTT的培训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对教学人员自身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学人员开放思路、有能力控制课程节奏、熟练驾驭各种PTT训练模块,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好训练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者多为辅导员,平时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难以高标准培养自身教学能力。

3.对学校教学条件有更高要求。很多高校就业指导课采用多人大班教学形式开展,这样的教学单位不适合采用PTT这种比较开放和重视实战的教学、训练模式,一些高校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尚未达到能让学生更多地演示和实践的条件,对于PTT培训模式的顺利开展带来不便。

三、PTT培训理念在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探索案例

以面试章节为例,在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的基础上,尝试引入PTT培训模式对课程设计做了以下调整和补充:

(一)教育部大纲中课程要求

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面试的基本形式和面试应对要点,提高面试技能。

2.教学内容:面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面试后注意事项。

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训练、模拟面试、面试录像。

(二)结合大纲,引入PTT培训模式的课程方案

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面试的基本形式和面试应对要点,提高面试技能,树立自信,消除面试恐惧心理。

2.教学内容:面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面试后注意事项。

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训练、模拟面试、面试录像。

4.具体要求(45分钟一次课):

课前准备:(1)理性内容(面试知识点)分析总结成5点,每一点必须配有一个精彩案例或视频;(2)面试演示道具3种;(3)奖品(或附加分)两份,分两次发。

课堂过程:(1)开场讲述面试案例(或视频),第3~10分钟介绍面试的基本类型和常用技巧,第11~15分钟一组学员演示,第16分钟学员评价,发奖品;第18分钟点评面试演示情况和评价情况,引入案例,归纳总结;第20~25分钟第二组学员演示,第26分钟学员评价,发奖品;第30分钟点评面试演示情况和评价情况,结合案例(或视频)总结面试要点,第40分钟请受训者总结学习(演示)感受,复述面试注意事项,第44分钟第三次总结学习内容。(2)注意事项:手部始终在腰部以上;全程10次走到教室最深处;感性语言(煽情或画面感)、大面积互动和集体练习动作各一次,各30~60秒。

课后评价:(1)培训者填写本次课程自我评价表;(2)受训者(或听课教师)填写课程评价表。

四、结语

PTT培训作为一门商业课程,被用于培训企业培训师。由于其自身体系极强的适应性,已经由高校教师在就业指导教学中使用并产生一定价值。虽然在多数高校开展和推广会有一定难度,但是其培训模式对于帮助高校从业老师掌握更科学的课堂组织方法,学习更多元化、更高效的授课技巧,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升整体大学生就业指导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探索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2][5]周平.培训师核心能力突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6.

[3]百度词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EB/OL].

[4]杨红光,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3):129.

作者:杨惠

上一篇: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我国信息制造业计量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