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营销从业人员需要具有完成市场营销工作任务的整体思路,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工具,制定营销策划方案;通过行之有效的沟通,积极实施策划方案;根据策划活动进展,运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业务活动加以监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1:

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要:市场营销学既是一门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实践课程,而且它更侧重于营销实践与应用。就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来说,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实践课程。企业注重的不是学生能掌握多少营销学理论知识,而是能否运用所学的市场营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说,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新形势;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

1、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认识不够全面

一直以来,各个院校在展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以及学生们对于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认识不够全面。一些老师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很多理论知识,并结合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市场营销案例给学们进行讲解。但是,这种片面的教学形式,并不能够让学生们从中获取更多有深度的知识内容。而且有些院校的领导教师们,自身的教学观念也不够先进,对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并不够重视,在实际展开教学的时候,也并未给学生们实行各种实训课程,让学生们自身的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1.2学校缺乏展开市场营销教学的实训场所和设施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展开,必须要结合各种实训课程,才能够让学生们在参与实训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门专业的实际用途。由于院校对于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也并未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制定各种丰富的实训基地,和校外的企业之间所展开的合作也非常少。有些院校即便是带领学生们进行市场营销实训,也只是流于形式,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太少,无法将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严重地影响学生们实践能力的提升。

2、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1创新案例教学法

在市场营销课程当中,一般会使用案例来加深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地研究和讨论,但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教师对于案件情况讲述并提及相关知识点,学生并没有充分参与到案例讨论当中,需要改革案例教学法,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更多案例相关资料,摒弃原先单一的文字式教学模式,结合声音、视频、图像等来丰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内容。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对于案例进行模拟分析,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推动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研讨当中。

2.2构建符合国情的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体系

国外的市场营销理论与理念虽然科学先进,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政治与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来开展营销活动,即要构建符合国情的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体系。第一,将市场营销学的知识、理论讲授以及实际活动的开展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联结起来,寻找市场营销学内容传授与文化背景的共同点及一致性。第二,深入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将企业成功的营销活动案例引入教学之中。第三,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潮流,利用大数据开展系列创新营销模式。比如,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利用微信进行点对点营销等。

2.3重视实践实习场地的建设

在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中,通过实践实习场地的建设,才能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一个坚强可靠的后盾以及保障,突破陈规,实现创新。第一步,院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依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加大实践实习场地的资金费用投入力度。第二步,院校领导要积极与各大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保障学生能够在实习期间步入企业,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第三步,要求教师重视实践教学,能够将实践教学也纳入到考核评价中,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激发实践教学的创新活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全能型人才。

2.4创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小组作为基本单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既定学习目标。在这种教学架构当中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主动查找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相关资料,以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处理专业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这门课中,可以布置给学生对相关商品营销资料以及市场调查结果的搜集与数据比对分析,利用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市场目标选择等专业型理论来进行营销方案的制定,每个小组呈交合作完成的方案作业。在完成任务与作业时,学生会对这个商品的市场目标先进行明确定位,根据消费需求的不同来具体制定不同的方案,选择商品类型,然后根据计划的营销方案来实践。通过团队合作、相互配合,学生能够锻炼自己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团队凝聚力,一个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需要强有力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满足了当前对于专业人才较高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

2.5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有些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授课老师水平有限,课堂效果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需要引进一些具备高水平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教师人才,改善当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队伍薄弱的问题。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素养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确保市场营销课堂的整体质量。对于教师来说,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身,在當前新形势下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学习新的事物,以此来将前沿事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对当前环境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在教授学生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挚爱,引导学生将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确保教学改革有效完成。对于学校来说,要对课程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市场营销的课程要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难度和针对性,确保教师在合理运用教学时间和科研时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进行市场调查报告工作,包括对市场相关资料的收集、一些新的影响思路以及对当前形势的准确判断,也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与思维逻辑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传统的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需要做好教学体系的创新工作,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各院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实践实习场地的建设来创新优化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正公,李英禹,崔亭亭,实践导向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师,2019(02):189-190

[2]康鹏,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广告策划课程教学的反思与探索[J],南方农机,2019,50(02):141

2018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3+N”模式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机制研究—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项目编号:182031);2018年度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1+3+N”模式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机制研究—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8-GX-134)。

作者:杨仕梅

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2: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办法的初探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营销从业人员需要具有完成市场营销工作任务的整体思路,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工具,制定营销策划方案;通过行之有效的沟通,积极实施策划方案;根据策划活动进展,运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业务活动加以监控。

关键词:市场营销 教学改革 体系变动

结合当下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按照学院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方针,该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一方面充分体现对该专业培养规格的支撑,另一方面使教学活动更加简洁、符合实际。

1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情况

1.1 总体思路、措施

为充分满足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要求,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进行了课程整合和开发:首先,适度合并精简文化基础课,从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入手,本着适用、适度的原则,调整市场营销主干课程的门类及课时分配,加大实训课时比例。其次,科学调整相关科目的讲授内容,较好地解决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最后,为了扩展学生的相关知识面,提高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迁移能力,适当增开了专业课基础科目。

1.2 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变动

1.2.1 建设学科大类平台

学科大类平台建设可以使现有资源得到整合,使其优势作用最大化。学科大类平台建设实际上是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方式,打破原有专业的围墙,整合原有的各种资源,加以新的少量投入为补充。做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使其优势作用最大化。

1.2.2 增加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课程

在辽宁省教育厅开展跨校修读学分项目之后,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积极响应省里号召,开设了两门课程,分别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尹教授讲授的《现代企业管理》和东北财经大学的《电子商务》。这两门课程的开设一方面作为学生和其他高校沟通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拓宽了专业课程涉及的领域。

1.2.3 变动原因说明

(1)精简医学类课程。

根据我国药改方针政策,国家未来几年内即将取消医药代表职业。因此,本着与时俱进的理念,本专业精简医学类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其中,药学概论、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四门课程由原来的316学时,精简为现在的132学时。由2013级的医药代表职业定位更改为2015级的医药培养特色。对于理论知识体系与《市场营销学》课程完全重合,重点针对医疗行业的《医药市场营销学》,进行删减。

(2)增加实用型专业课程。

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在完成市场营销整体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熟悉和企业运作相关的各管理模块,包括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营销、推销学、金融学和技术经济学六门课程。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和运用,互联网迎来了加速度裂变式的新一轮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许多颠覆性的变化,而且改变了高校教学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因此,增加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两门课程。

(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该专业在教学环节上增加了集中实践环节和专业选修课。

(4)总结。

综上所述,时代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教学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自1997年扩招以来,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更是稳居世界首位。因此,培养更加专业、具有实践应用技能的人才—这培养目标,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必须进行改革。该专业将在贯彻学院要求的前提之下,力求高效完成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2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手段上,以专业素养为培养核心,采用多媒体授课,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把在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课室设备、网络课室、计算机实验室、自主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扩大信息来源,培养信息意识和养成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身临其境,高度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实现学与教的互动。

3 结语

市场营销专业的各门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适度的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的灌输式教学,密切结合三本学生的特点,寓教于乐,通过广泛采用“情景-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协作学习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开放意识、训练意识、互动意识、交流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获得应有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王枬,王彦.教师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 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4):11.

[3] 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4):46-49.

[4]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40-44.

作者:孙茹云 王雪

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3:

关于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职业院校应当加大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培养符合企业营销职业能力要求的营销人才,使营销专业步入“育得好——送得出——招得进”的良性循环轨道。营销专业再现活力的同时,也能够大大缓解营销专业人才的供求矛盾。

关键词:营销专业;课程改革;职业能力

营销人才缺口和营销专业招生不足的两难困境

(一)市场对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在新经济形势下,第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而第三产业又是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产业。同时,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近年来,对全国各地人才市场的需求统计显示,我国各行各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

企业对营销工作的重视,使得高素质营销人才炙手可热。当前,我国营销从业人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缺乏市场营销理念,但拥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土八路”;一部分是既缺乏市场营销理念,又欠缺工作能力,但有一定社会关系和背景的“杂牌军”;还有一部分是毕业于各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正规军”,这部分人既有系统的营销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了锤炼,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遗憾的是,后一部分人员在营销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小,严重制约了企业营销理念的贯彻与执行。从中国人事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市场对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位列第4名,对专科(高职)生的需求占到了43.68%。面对营销时代,我国企业界迫切需要一支既懂理论、又能实战的高素质专业营销队伍。

(二)多数职业院校营销专业陷入“招生荒”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和难得的生源高峰这两大“利好”条件下,很多职业院校的营销专业却在萎缩,陷入了“招生荒”,从红极一时的“朝阳”专业沦为今天的“夕阳”专业。在市场营销人才稀缺的情况下,一些职业院校的营销专业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却不得不“停工待料”。造成这种“就业热、招生冷”的原因在于:

从学生和家长层面看,不少学生及家长误认为学习营销专业毕业后就是做“推销员”,工作、收入不稳定,缺乏职业成就感;营销专业技术含量低,宁可学习技术性强的专业,获得一技之长。在这种定式思维下,很多学生不愿报考营销专业。

从职业院校层面看,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经商浪潮推动下,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急剧增长,很多职业院校深知财经类专业投资少、见效快,导致“无校不财经,无校不营销”的状况。由于开办此专业的院校过多,培养目标粗放,专业缺乏特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使得营销专业毕业生虽有营销人才之名,却无营销人才之实,难以胜任企业的营销工作。伴随着毕业生职业理想和职业现实落差日益增大,职业院校营销专业的招生越来越困难。

营销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营销专业的低迷,使得可供选择的生源越来越少。很多院校营销专业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只追求生源的数量而不重质量,造成现有营销专业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惧怕某些专业的课业压力而被动选择学起来“轻松”的营销专业的,真正对营销感兴趣、自主选择营销专业的学生少之又少。

“双师型”教师匮乏就目前职业院校营销专业师资队伍而言,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接受的是体系严谨、系统性强的学科型教育,对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专业的通用知识掌握很好,但由于缺少社会实践活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相当匮乏。“纸上谈兵”式的教学难以促成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营销专业迫切需要“双师型”教师。

职业能力训练环节薄弱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主要途径,一是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通过模拟经营场景,完成具体的能力训练项目。实验实训室虽然具有较强的仿真性,但难以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况及变化的营销环境。二是将学生送到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的营销部门进行实习。但是很多企业不愿与学校开展这方面的合作,最终导致企业在得到了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学校还要付给其可观的“实习指导费”。另外,企业由于竞争的压力,很难让学生进入经营的核心岗位,学生在实习单位更多的是从事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对营销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作用不大。

教材缺乏实用性职业教育不应是“缩水”后的学历教育,应将职业教育定位于职前教育与培训。目前,职业院校营销专业的教材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严谨,教材内容与职业能力联系不够紧密,缺少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对训练的必要指导。

大胆实施课程改革,让营销专业再现活力

以营销岗位的职业能力为指向,设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营销专业培养的是企业营销工作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企业最清楚对一线营销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所以,有必要建立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发、设置营销专业性课程体系的制度。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掌握知识,获得职业能力,达到毕业就能上岗的要求。下表是按照营销职业能力要求设计的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通用能力:

拓展能力:

上述课程体系安排体现了如下原则:第一,岗位需求导向原则。根据营销人员的从业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增设以营销岗位群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项目课程。第二,系统性原则。营销专业毕业生应是复合型人才,营销职业能力不仅涵盖基本的营销技能,还应包括营销职业素养。因此,在课程结构的安排上,基本职业能力模块突出的是营销工作各环节所需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励志模块则突出了对营销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训练。第三,个性发展原则。学生存在差异,目标理想也不尽相同。因而,在专业方向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理想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使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营销专才。

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要使营销专业教材服务于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开发适合本校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势在必行。校本教材是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企业或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在进行以校为本的课程改革中自主开发、编写、审定、管理和评价教材。营销专业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注意:(1)围绕营销职业能力这条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接受能力;(2)教材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体现时代特色;(3)突出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营销岗位群的需要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岗位群应具备的相关职业能力,构建能力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4)校本教材要符合本校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循序渐进,教材内容设计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未来发展留有空间。

搭建兼有经济实体与教学双重性质的实践性教学平台实践证明,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两大途径对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为使营销专业毕业生具备从事营销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必须在全真的职业环境中加以培养,同时要有专业教师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综合两大传统途径的互补性优势,职业院校可以将校内的超市、餐厅、招待所等进行整合、提升后改建为商贸实训中心,该中心应该是具备双重属性、多重功能的实践性教学机构,应具备不同于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的经济实体性质,实训中心按现代企业制度建制管理,教师与学生的“责、权、利”分明。服务顾客、实现赢利是其经济功能;还应具备不同于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的教育性质,学生可以在全真的环境中实践所学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教师作为实训中心的决策者,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锻炼,积累实践经验。

构建多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是教学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应重视其是否具有企业经历,是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职业院校营销专业现有的师资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教师缺乏营销实践能力和营销实战经验。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一,吸纳社会人才。即面向社会招聘具有“双师型”素质及营销实战经验丰富的营销人才来校工作。该办法的难点在于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是人才市场的稀缺资源,加之企业的高薪竞聘,使得招聘此类人员的难度很大。第二,自主培养。即学校通过鼓励本校教师自主创办经济实体或到一流企业的营销一线参加实践锻炼,积累经验,提高实战能力。采用此方式,学校除需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健全激励管理制度,确保自主培养的教师“为我所用”。第三,择优聘任兼职教师。即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的一线营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充实训练指导教师的力量。此途径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够紧密联系社会需求,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超任.对高职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04,(1).

[2]杨群祥.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3]谢尧生.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

作者简介:

尹彬(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经济学硕士,江苏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讲师,图书馆馆长。

作者:尹 彬

上一篇:化肥深施技术优点分析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