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饮食文化论文

2022-04-17

摘要:本文从烹调准则、文化特征、饮食对象、用餐方式和用餐礼仪等五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中西方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交流。关键词:饮食差异烹调准则文化特征饮食对象用餐方式用餐礼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西方饮食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西方饮食文化论文 篇1:

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摘 要:主要论述中西方饮食文化在不同方面的差异,从中西方饮食文化不同的原因入手,引出并对比论证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具体体现在饮食对象、饮食方向、饮食方式、饮食礼仪四个方面。

关键词:饮食观念;饮食方向;饮食方式;礼仪;差异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哲学造成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方饮食差异主要包括了饮食对象、饮食方向、饮食方式和饮食礼仪的不同。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境界发展,中西方饮食文化将在交流中发展。

一、造成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社会文化、历史发展不同

中国和西方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不同造就了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别。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中餐大餐文化像是一首混声大合唱,那西餐就像是一支浪漫的小夜曲;如果说中餐馆充满了一股阳刚之气,那西餐厅则富有一种阴柔之美;中餐馆营造的是一种公众交友的场所,而西餐厅则是在制造私密幽会的空间,可见中西饮食文化本质的差异。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和处事哲学不同

此外,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我们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注重“以人为本”。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1.中国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文化的渊源,是东方古老的阴阳学说。这是一种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哲学,至今还在影响我们的饮食生活。中国人的饮食追求,是“美味享受、饮食养生”。因此,中国饮食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这种意境来源于菜肴复合味道的感觉,这其实也就体现了中式菜肴的最根本的特点——不确定性。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这正是中国饮食观念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在中国,吃,远不是为了饱,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超负荷的饮食。何故?说好听点,是欣赏烹调的艺术;说不好听点,是不胜其“味美”的诱惑,是在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中国的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鼎,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如果离开了味的不确定性,中式菜肴就毫无个性可言,而没有这种个性就不能上升为一种艺术,也就丧失了中式菜肴的独特魅力。

2.西方理性的饮食观念

西方饮食观念是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的常理为形而上学理念,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就不可避免地落后了,到处打上了方法论中的形而上学痕迹。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毫无艺术可言。而且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一边放羊排,另一边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西方人把饮食当作一门科学。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注重饮食的营养功能。西方人吃东西时,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说得不好听,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对西方人来说,食物的味道则是次要的。如果加热烹调,会造成营养损失,那就半生不熟,甚至于干脆生吃。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1.中国人的饮食以素食为主

由于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又加之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2.西方人的饮食荤食为主

西方人继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1.在中国,团团围坐,共享一席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2.西式饮宴上,尽管食品和酒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在饮宴上,西方人将个人的独立、自主提到首位,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用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三、结束语

中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和雄厚坚实的技术基础,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是文化、科学、艺术的结晶。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风格但同样是无与伦比的餐饮文化。品种众多、风味独特的地方佳肴,香飘四海,风靡万方,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海外爱好者。还可以说,我国的饮食功夫也是一种学问,一种特色的突出,一种交流的途径。

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西餐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其中无形地渗透着西方文化传统的一些方面,如,“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

中国悠久历史5000年,西方世界五六百年的社会历程。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了填补和着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汗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

[3]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潘景燕

中西方饮食文化论文 篇2:

浅议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摘要: 本文从烹调准则、文化特征、饮食对象、用餐方式和用餐礼仪等五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中西方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交流。

关键词: 饮食差异 烹调准则 文化特征 饮食对象 用餐方式 用餐礼仪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分析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中国烹调,它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会选择肯德基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而且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却没有具体的标准。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比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

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二、“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即使是调味的佐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意味着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里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协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1+1”等于“3”甚至更多。

三、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以植物为主菜,也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肩部宽大、肌肉发达,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体质较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四、用餐方式及餐具

在用餐方式上,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而西方就不同了,当他们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并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客气。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中餐上桌的菜讲究丰盛多样,一般是8或10碟、12碟,品种多样,从冷碟到主菜,到汤,到甜品,到水果,次序也讲究。而西方人宴客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品种较少,且多为一次端上,不讲究次序。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五、用餐礼仪

在礼仪方面,中西之间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的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劝人家吃,也不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不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日益增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互补与兼容。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4]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作者:薛 媛 李 晶

中西方饮食文化论文 篇3: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

摘要:饮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与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活动不断增加,饮食文化已成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与践行者,了解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与缘由,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更能减少偏见,提升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本文将对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观念、内容与方式进行对比,旨在了解差异,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关键词: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纵观全球,不同的民族与地区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其所蕴含的民族性、时代性等特点为人们对饮食文化进行探究提供源泉。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日益增多,为了减少不同文化间的摩擦与碰撞,对不同民族与地区的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篇文章将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揭示其存在的差异与原因。通过分析对比,帮助人们有效地应对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一、跨文化交際与饮食文化

(一)跨文化交际

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何为跨文化交际是一直以来学者探讨的话题。我国学者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吸收与融合。

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其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交际的顺利完成。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对彼此的文化进行了解,主要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非语言交际方式等各个方面。

举例来说,如在日常见面寒暄的时候,西方人习惯于以天气开启话题,例如:“What a rainy day!”、“It’s a lovely day,isn’t it?”等。而中国人的寒暄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人们经常会通过询问对方“吃了吗?”、“哪儿去啊?”开展话题。又如在买账结算的时候,在事先未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西方人更习惯于AA制,而在中国的买单习惯中,通常为了体现自己的热情与好客,常常会出现一桌客人争相买单的场景。除此之外,不同的文化在进食时的口味习惯也大不相同。例如美国人吃牡蛎不吃蜗牛,法国人吃蜗牛不吃蝗虫,祖鲁人吃蝗虫不吃鱼类,犹太人吃鱼类不吃猪肉,印度教徒吃猪肉不吃牛肉,俄国人吃牛肉不吃蛇肉等等。

上文所列举的跨文化方面的差异表明,若要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极为重要的基础。

当然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人们去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还要在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以食物的创新为例,肯德基作为全球知名的快餐品牌,在中国国内进行推广的时候则推出了如“川香双层鸡腿堡”在内的更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汉堡口味,除此之外,肯德基还在经营主要炸鸡类产品的同时推出了皮蛋瘦肉粥、油条等极具中国特色的食品。正是肯德基在了解中国人民的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才使得该品牌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

2.非言语类的跨文化交际

包括跨文化交际在内的交际过程主要由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构成。而非语言交际更是在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何为非语言交际?简言之,一切不使用语言的交际活动统称之为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等。

由于非语言交际无固定结构和规则,故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着重分析其出现的场合与背景。例如一个人的微笑在不同的背景下可能表示开心,也可能表示无奈。

此外非言语类的交际没有固定的符号。例如竖大拇指在中国表示很棒的意思,但是在西方很多国家除了这个意思外还有搭顺风车的意思。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希腊,竖大拇指的动作却表示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非语言交际的独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应自觉主动地了解对方的习惯与背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例如在中国就餐时,外国朋友因不懂筷子的正确使用方式常常出现尴尬的情况。有的留学生去中国朋友家吃饭时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上、或用筷子击打盘子,这种非言语类的行为恰恰反映出了正是他们没有充分了解中国的用餐习惯才出现了各类问题。

(二)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主要是指饮食活动与人、社会之间产生的关系。具体来说饮食文化包括饮食生产、消费、习俗等在内的多个方面。

饮食文化又可以分为狭义的饮食文化和广义的饮食文化。狭义的饮食文化指人们在长期的饮食活动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如:饮食风俗、饮食思想、饮食行为等;广义的饮食文化除了人类在饮食活动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之外,还包含了物质文化财富。

饮食文化与其他类型的文化一样,也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饮食文化产生并发展于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等背景。这也就决定了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餐具为例,中国是农耕文明,讲求“天人合一”与“和谐”,而西方多为狩猎文明,在长期的生存中养成了富有进攻性与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体现在餐具上就是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使用刀叉。

其次,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地域的饮食食材、烹饪方法与口味等。例如中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人们餐桌上的食材也多种多样。而西方相对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其餐桌上更为常见的则是牛肉、羊肉、鸡肉等肉食。

再次,饮食文化具有连续的传承性。文化具有传承性,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传承性。例如就烹饪方式而言,中餐传统的烹饪方式有煎、炒、炸、蒸、煮等;西方的烹饪方式则主要以烤、煎、冷拼为主。不同的烹饪方式都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所传承下来的、世代沿袭的存在。

(三)跨文化交际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涉及方面广。如上文所指,饮食文化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认识不同文化的深层次内涵。通过分析其内涵与差异,又能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接纳不同文化,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基础。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诧异

中国的饮食观念具有如下特点:

1.追求感官上的享受

中国人在美食上最极致的追求就是对美味的追求。在中国传统的美食观念里,一道好菜通常要做到色、香、味俱全,人们评价菜品的基本标准就是“好吃”,“够味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各种配料与食材相调和。例如著名川菜毛血旺,里面有包括鸭血、豆芽、粉条在内的多种食材,配料也有麻椒、花椒、辣椒、豆瓣酱等,通过烹饪,使得食材与配料合而为一,在整体上带给食客美味。

中国的饮食除了追求味觉上的极致体验,还追求视觉与精神上的满足。

首先就视觉享受来说,从食材的雕花刻字到成品的裝盘摆盘,无不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其次就精神的享受来说,中国人的烹饪讲求一种精神愉悦。烹饪手段灵活多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食材随意搭配,调味料也多为“少许”、“适量”。比如食材随意搭配上,最为典型的是东北的一道“东北乱炖”。其烹饪方法便是将白菜、萝卜、豆角、土豆等各类蔬菜加上排骨或者五花肉一起炖熟即可。

2.讲究排场

在中国的宴客观念中,丰盛的菜肴一方面能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另一方面则是向客人展现自身的经济实力。在中国传统美食中,重视排场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清代的“满汉全席”,此全席包括南菜54道、北菜54道,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但随着人们生活与认识水平的提升,这种奢侈浪费、一味讲求排场的做法正在逐渐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简约、健康的消费理念。

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和”的思想。中国的饮食观念从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如我们常说的“五位调和”到食物给精神上带来的享受,都从侧面体现了这一思想。

西方饮食观念主要体现为:

1.追求营养科学

西方的饮食文化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一方面追求食物的营养,另一方面在烹饪过程中对量的把控也极为严谨。

举例来说,西方人们在烹饪时,要求精准化,常常将食材与调料精确到具体的重量,对温度的把控要精确到温度,在食谱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对烹饪时间的要求。而西方人对营养的追求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西方人认为过多的烹调会使食物内的营养成分流失,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冷食,如冷盘,沙拉等。不仅如此,对营养的追求也让西方人对所烹饪食材的口味花样要求降低,以牛排为例,从美国走到西方的各个国家,你会发现牛排的口味是惊人的相似。

2.用餐的随意性

虽西方人在宴请时也会讲求菜品的形式,但与中国传统讲求排面的宴请观不同,西方人用餐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首先就菜品来说,正式场合虽然分头盘、正餐、饭后甜点等,但是主菜一般只有一两道,其他的都是陪衬。西方人聚餐菜品不是目的,交际是其主要目标。因此尤其在一般类的聚会中,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三明治、炸薯条等,并不提供饭菜。他们更习惯于将这样的聚会看作是交流情感的机会,因此气氛通常是随意又轻松的。

(二)饮食内容的差异

饮食内容就是关于吃什么的问题。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方饮食内容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和宗教尤其是佛教的影响,中华民族的饮食内容的特点主要有:

1.以食用农作物为主。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中华民族耕种农作物的历史深远,从稻、黍、稷、麦、菽五谷到各类蔬菜瓜果,都成为了人类餐桌上的美食。

2.以烹饪熟食、热菜为主。中国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宗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人们的饮食内容产生了影响。我国佛教、道教信徒众多,佛教宣扬的戒杀生,戒吃生冷血腥之物,道家宣扬的忌食鱼肉荤腥等,不仅促进了中国老百姓对素食的追求,同时也推动了对熟食、热菜的追求。各类炊具的发明和调味料的使用也从侧面影响了中国人对饮食内容的选择。

西方的饮食内容多以肉食为主,这主要受其所在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首先在地理位置方面,西方国家多位于北半球偏北,这样的环境不适宜农作物生长,但却为牧草与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严寒条件下,肉类及其制品尤为人们提供了所需的蛋白质与脂肪。从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在西方,人们更倾向于食肉。

其次西方饮食内容的形成也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的航海与游牧文化限制了人们对蔬菜的食用,转而选择肉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西方人们逐渐形成了食肉的习惯。

西方的饮食内容除了喜好食肉,还好吃冷食、生食等。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莫过于各类蔬菜水果沙拉、带血丝的牛排了。

(三)饮食方式的差异

饮食内容的不同决定了饮食方式的千差万别。饮食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进食餐具、进餐礼仪等方面。

首先中西方的进食餐具差异最为明显。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中餐具的代表,两根筷子夹起了万千美食。中国多以稻谷类、蔬菜类为饮食内容,筷子进食这类食物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同时使用筷子时的儒雅又与儒家思想相比配,代表了中华文化“仁”、“和谐”的思想。不仅如此,一双筷子有两支,也隐含了祖先对阴阳平衡、天地相和的美好愿望。

但是就西方的饮食餐具来说,最为突出的则是刀叉。上文已经提到,西方的饮食内容以大块肉食为主。西方人将大块生肉烹制成食物,必然无法直接进食,刀叉便成了进餐最有利的工具,人们盘中的食物则像是等待进食者厮杀的猎物。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另一个差异存在于进餐礼仪。中国多实行共餐。通常情况下中国实行共享美食的模式。菜品上桌,大家共同品味盘中美食,而且还常出现互相加菜、敬酒的场景。共餐在家庭聚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中国家庭,“团圆饭”、“年夜饭”等都是中华饮食文化中共餐饮食的突出表现。这是因为中国历来是家国文化,血脉关系与家的连接一直都是人们所推崇的文化。除此之外,如俗语“有福同享”,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也影响了共餐饮食习惯的形成。

但是西方则更普遍的是分餐。每个人面前的餐具都盛放着美食,人们也不会互相加菜。这种进餐方式主要受到西方個人主义文化的影响。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备受推崇,人们尊重个性与彼此的空间,因此在饮食文化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分餐进食。

三、饮食文化差异存在的原因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差异,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首先,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为人们的饮食提供物质基础。中国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良条件。西方地区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类气候适宜畜牧业的发展,因此肉制品与奶制品成为西方饮食文化的主体。

其次民族性格影响饮食文化。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追求和谐美,体现在饮食文化上主要为五味调和,共饮共食。西方受游牧文化与航海文化影响,具有独立性与侵略性,因此饮食中刀叉分割与分餐饮食都是其民族品格的体现。

宗教文化也会对饮食文化产生影响。西方以基督教为主,基督教中有“圣母玛利亚”一说,这也就影响了西方饮食文化中对女性的尊重。而在中国则是儒释道并行。在其倡导的教义中,饮食要注意不吃生腥之物,同时都未肯定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前者影响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对熟食、素食的偏爱;后者则造成了数年女性无法上桌用餐的饮食陋习。

四、结语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众多案例之一。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文化下不同的饮食文化,可以使中国人民对西方饮食更加了解,减少屏障;同时通过饮食文化的对比分析,也可以深入了解差异存在的根源,以便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学习对方的文化背景,做到顺畅沟通。最重要的是,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会与时俱进,一方面博采众长,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中华饮食文化全世界范围的传播,“民族的便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3]阮静秋.中外饮食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2):49-53.

[5]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6]蒋艳.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7,24(4):60-62.

作者:李纪扬

上一篇:连贯与外语教学论文下一篇:启发式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