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英语的词汇特征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已经在全球流行。成人教育的开放性和成人学习者特征使得成人学习者开展移动学习更为适合和便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会计英语的词汇特征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英语的词汇特征分析论文 篇1:

会计学双语教学系统的构建及特征分析

[摘要] 会计学双语教学是实现会计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许多高等院校在一些会计专业课程中开始推行双语教学。然后,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校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运用了系统管理理论构建出会计学双语教学体系系统。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特征分析。

[关键词] 会计专业 双语教学 系统

一、引言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会计学科作为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学科之一,开展双语教学,加强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意义深远。近几年,许多高校纷纷开展了会计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模式的探讨,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然而,会计学的双语教学是个特殊而且特殊的系统工程,从各个方面对高等院校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这个双语教学系统的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会计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师资。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成功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要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就要求教师既要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扎实的英语水平。有研究表明:现有的高校扩招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承受能力,现有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在职进修,更缺乏定期出国提高自己语言能力,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可能。许多大学双语教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专门的双语培训。大多数外籍教师对会计专业知识不甚了解,尤其是我国的会计制度,会计方法更是知之甚少。

2.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加大,课堂信息不足。有研究表明:原来用母语教学10分钟就能完成的知识点,用“双语”后需要40分钟,甚至更多。而授课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高低不同,备课时间长短也不同。有教师认为双语教学备课量是非双语教学的三倍以上。

3.中西方会计准则和方法的差异增大教学难度。这种差异很大程度给教学带来了许多麻烦。比如西方会计对会计科目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和规定。而我国对此是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由于中西方国情,体制和文化等的差异。这些带给学生更多的是困惑。

4.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师生沟通不流畅。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对专业词汇掌握很少,听力和口语不是很少,这些都使得教师不得不把重点转移到词汇的讲解,从而影响了教学进度,达不到预期目标。

5.国内外教材不统一。双语教学需要用国外的原版教材,但是国外原版教材难以与国内相应的学科教学要求相符。并且深浅程度不一致,理论和案例各自偏向不同的特点。许多国外教材是根据当地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编写的,中国学生缺乏理解发达国家经济制度运作的常识,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和案例还有很多困难。

6.教学中教育主体性缺失。会计学双语教学应该是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都是个和谐和统一的过程。但是目前是主体性的发挥存在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主体性极度膨胀,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很多学生收到家庭环境,传媒信息,个性特征,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的影响,适应双语教学还需要一个过程。

7.教学方法需要配套改革。虽然目前,许多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来教学,但是也只是做了形式上的改变,把粉笔,黑板变成了电脑和幻灯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

8.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缺乏专门的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许多高校对双语教学体系的评价,或者借助现有的单语教学评价指标,或者以查代评,以考代评,定性多于定量,片面代替全面,评价的科学性还不是很完善。

三、会计学双语教学系统的构建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会计学双语教学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对上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归类。发现可以归类为:外部环境的问题(如学生的英语水平,师资的缺乏问题等),教学内容的问题(如会计准则和方法的差异问题,教材选用的问题等),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如教育主体性缺失问题),考核办法的问题(考核方式单一)。

考察、分析和解决会计学双语教学中的问题都要着眼整个系统,要以合作的精神从大系统的全局出发。当我们对双语教学实施管理的时候,就是管理着一组有特定目的和目标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的组合体,而当要解决其中任何一部分的问题时必须考虑到对系统其它部分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轻重缓急,予以通盘考虑,逐次解决。会计学双语教学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但是教学能否快速,良好的发展关键取决于自身的基础条件,内部教学系统的构建与运行以及外部环境的条件等。从这个意义来考虑,我们有必要构建一个会计学双语教学系统,从而实现会计的跨文化交流,把学生培养成国际化的人才。

首先,构建一个会计学教学系统必须有系统目标。系统的目标性要求我们在确定系统的目标时,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把系统导向预定的目标,达到系统整体性最优的目标。根据国家教学要求,会计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语言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授,向学生推进会计专业理论的逐步演绎。使得学习者掌握本课程严密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习者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

从系统论的角度,我们已经明确了系统中的子系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方法等),外部环境(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高等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等)自身的基础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的英语水平)现构建系统如下:

系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系统的部件,系统的环境,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系统的部件,也就是系统下面的各个子系统,它们具有不同的属性,又相互影响。他们组合结构从整体上影响了系统的特征和行为。系统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运行的,它即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环境施加影响。系统与环境的交互影响就可以产生输入与输出的含义,输入与输出体现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影响,系统在目标与要求明确以后,其部件就可以接受一系列的外界输入以及进行有效和高效率的处理后,提供系统所期望的实现目标的输出,返回到环境。

概括的说,会计学双语教学系统的部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1)教学内容。包括有课程设置和教材两个子系统。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与国际接轨,课程设置要借鉴国际知名同类院校的经验,但是一定要结合本校的资源状况,有辨别,有参考,有借鉴的学习和引进。并且要循序渐进,稳步实施。应该是先从高年级到低年级,先选修到必修,在大一和大二开设基础英语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构成基础模块。在大二下学期到大三开设会计专业的外语课程,跨文化方面的课程。为双语教学提供专业知识和文化环境作铺垫。构成过渡模块。在前两个基础作好的情况下,开设会计学双语课程。从目前实践情况看,许多高校都开设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双语教学,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中西方的会计准则差异,方便教学。总之,所选课程要有代表性,衔接性和外延性。在教材方面,主张采用原版英文教材,所选教材必须在国际会计学术界公认先进水平,要有一定适应性,比如英,美两国的会计教材都可以迅速,全面反应最新的会计学术成果。

(2)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方式和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有教学工具的多样化和教学的互动化。除了传统教材,多媒体以外,还应该采用视频剪辑材料,网络材料,模拟实物等多种形式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原始材料,这样也容易产生更为直接的正向学习迁移。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情感过滤的效应更为明显,不同学习者可能会产生差异较大的主观情感体验,因此设置互动的教学情景非常重要。比如讲座,讨论,辩论,小组活动。模拟游戏等教学活动都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在系统中,我们必须注意环境的变化。可以考虑以立项的形式来加强会计双语课程建设,树立精品意识,以教改立项或者课程建设立项的形式来推行会计双语教学。学校明确建设目标,加大支持力度,严格验收,保证建设效果。并且要注意滚动支持。这样才能使得会计学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在反馈机制中,我们重点要研究教学评价机制,也是考核办法。应该通过合适的考核方式来判断,把平时考核和最后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平时考核采用灵活的方式,如课堂提问,小测验,作业,主体发言等。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等。要结合笔试,口试,开卷,闭卷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

除此以外,这个系统有个重要的支持平台,就是师资状况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这两个基本的平台。其双语教学将面临严重的问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比如将一些双语教师送到国外进修,或者从条件好的院校聘请好的双语专家来进行外语授课,讲学等。同时提高双语教师的待遇,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等。鼓励年轻教师投身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中。

总而言之,会计学双语教学系统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构建,而影响系统的因素以及各个子系统本身都是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特别是我国处于教育快速发展阶段,可变量会更多也会更加复杂,技术在不断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政策法规也会随着形式的需要不断完善。在对外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传统的文化受到冲击,因此系统本身就是动态变化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使系统紧紧围绕整体总目标来协调发展。同时兼顾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系统与环境的互相影响主要依靠有效信息的反馈来争取产生正面影响使整个系统健康协同的发展。

四、会计学双语教学系统的特征

双语教学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它应当具有的特征如下: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的部件所组成,其中的部件及其结构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各个子系统有独立的性质和功能。师资力量和学生一定的英语水平作为系统的硬件基础,新的技术水平在大大提高系统效率的同时,也会破坏系统的平衡,破坏系统的常态,对系统提出了适应变革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保持竞争力,必须要通过学习先进文化来增强系统的向心力,同时又需要对系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等做出新的调整。这些子系统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教学系统具有动态整体性,它会在外部环境中不断演化发展,新的管理系统在发展中得到升华,从而有力的推动了双语教学的发展。

系统应当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部件及其结构的开发是为了实现管理的目的,不同的子系统有特定的目的。把我国会计学双语教学看作一个系统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双语教学不仅仅学校的事项,而且同教师,政策的支持,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还必须从宏观上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才能有效的推动这一个系统工程的健康发展。除此以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决定了各个教学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是互利和互补的。各子系统必须在合作中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共同促进会计学双语教学的发展。

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崇尚学习的系统。只有如此才能具有创新,不排斥不同的观点、理念,不失去生存的空间。在我国,高校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因此会计学双语教学系统必须是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校在发展的道路上坚持“拿来主义”方针,实现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理念为我所用,可以少走许多弯路,缩小与国际会计间,国际教育间的差距。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秋明:集成管理 经济科学管理出版社,2004

[2]吴向阳: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教学研究2006,24期

[3]李灿:对我国高校实施会计教学的几个相关问题探讨-以会计学科为例.高等教学研究,2007.01期

[4]龙文彬: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探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08期

[5]宋京津:关于“国际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管理科学文摘,2007,03期

[6]沈洪涛:会计学专业“全英教学”调查报告.会计之,2007,08期

[7]田翠香: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实施方法探索.科协论坛,2007,02期

[8]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中国大学教育,2007,01期

作者:吕飞豹

会计英语的词汇特征分析论文 篇2:

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已经在全球流行。成人教育的开放性和成人学习者特征使得成人学习者开展移动学习更为适合和便利。此项研究以CNKI 2005—2015年收录的有关成人移动学习的文献为样本,从时间、数量、来源、类型,及研究主题几个方面分析我国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并据此对我国成人移动学习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移动学习;成人学习者;研究现状;文献分析

移动学习有利于学习者克服时间、空间的局限,有利于学习者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片状化学习,它将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构建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的中坚力量。本文对我国成人移动学习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更系统、更客观地了解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并对成人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一)研究样本

笔者于2015年10月18日在CNKI中,以“主题‘移动学习’并‘成人’”或“篇名‘移动学习’并‘成人’”进行精确匹配检索,共检索到文献124篇,在剔除重复性文献、广告宣传等非学术性论文后,得到有效研究样本文献102篇。笔者从文献发表的时间、数量、类型、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掌握其研究重点和面临的核心问题。

(二)文献发表的时间和数量

从移动学习整体研究的发展情况看,笔者以“主题‘移动学习’并篇名‘移动学习’”在CNKI中检索,共检索到3623条结果,最早的文献发表于2002年,而本研究的有效样本为102篇,仅占2.82%,且最早的样本文献发表于2005年。可以看出:虽然目前众多研究者认为移动学习更适合成人学习者,但在移动学习迅猛发展的今天,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均显不足,未得到其应有的重视。

从成人移动学习研究的纵向发展看,相关研究的首篇文献发表于2005年,文献中提到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刚好符合移动学习的个性化特征,成人教育更适合于移动学习。[1]2009年9月,出现了一篇《我国成人移动学习研究综论》,对我国成人移动学习起步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大致归纳了我国成人移动学习研究的主要范畴和研究缺陷。从研究文献数量按年份分布图(图1)可以发现,2010年之后,研究文献数量有一个跳跃,并维持在每年10篇以上,其中,2014年达到顶峰23篇(说明:部分2015年的文章还没有入数据库),而这些研究文献中除了硕博论文中有与其研究主题相关的综述内容外,再未出现过任何专门的研究综述类文章。

(三)文献来源和类型分析

在102篇研究样本文献中,期刊论文82篇,占样本文献总量的80.39%。主要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成人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当代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等刊物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篇,占样本文献总量的19.61%。其中,有15位作者的专业为教育技术学(或现代教育技术),且重点分布在师范类高校。另外,还有5位作者的专业为成人教育学、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等。根据对文献来源的分析,可以发现:(1)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成人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是从事我国成人移动学习研究的中坚力量;(2)我国成人移动学习研究成果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样本中在核心期刊上发现的学术论文仅20篇,占样本期刊文献的比重为23.53%,且未发现相关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笔者对我国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类型归纳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和其他类型研究。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对成人移动学习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特点分析、方法模式归纳,及原则提炼等;实践研究主要包括相关技术开发、平台架构、资源建设、实际应用等方面;综合研究则综合了理论和实践研究两方面的内容;其他类型研究包括具体项目的介绍、综述性文章等。文献类型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理论研究的文献有78篇,占样本文献总量的76%。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理论研究过多关注成人移动学习概念的辨析、成人移动学习可行性分析、成人移动学习主流模式归纳、及移动学习资源的分析设计,且重复研究现象非常严重。还有部分文献篇名中虽有“应用研究、应用浅析、应用探索”等词汇,但文献当中没有真正意义上涉及诸如平台架构、资源开发、系统设计具体应用方面的内容,所以也将其归为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的文献有11篇,占样本文献总量的11%,主要关注成人移动学习服务平台技术上的设计与实现、成人移动学习相关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成人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移动学习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等。综合研究的文献有9篇,占样本数量的9%,以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研究主要针对移动学习资源的分析、设计、开发与应用,而针对成人移动学习的系统研究方面的文献偏少。

(四)研究主题分析

成人移动学习本质上也属于“学习”,只是特别强调其学习者、学习过程等方面的不同。笔者将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主题归纳为以下四个维度:一是学习者维度,主要关注成人学习者的特征,成人开展移动学习的优劣势、成人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的适应性等;二是学习过程维度,主要关注成人移动学习的技术支持,如设备配备、平台构建、软件应用,及学习支持服务的提供、学习过程模式的建构;三是学习资源维度,主要关注适应成年人开展移动学习的微型、碎片化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四是学习评价维度,关注成人移动学习的内外部评价等。现从以上四个维度对文献样本进行分析:

1成人移动学习者

根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数据,至2015年6月,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经提升到88.9%,有学者据此推断,移动学习已成为社会化学习的主要形式,移动新技术已经促成了成人与社会化学习的高度融合。[2]很多学者提到,成人学习者主动性高、目的性强,自我导向意识明显,工作生活经验较丰富,且不同成人学习者个体差异大,工学矛盾突出,学习过程中干扰因素多等成人学习者的特征与以“移动性、开放性、个性化、碎片化”为特征的移动学习的方式非常契合。[3]虽然成人学习者的特征与移动学习的特征相契合,这并不能表示成人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完全适应。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成人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认知不够,这主要体现在成人学习者虽然在收看新闻、查看资讯等方面自主开展移动学习,但是对于利用移动设备开展系统、专业的课程学习缺乏深入认识。部分成人学习者移动设备操作能力较差,这与部分成人学习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热情密切相关。成人学习者的移动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在面临相对嘈杂的移动学习环境,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从而导致移动学习效率较低。[4]

2成人移动学习过程

移动学习过程强调学习的移动性、持续性。这就需要理解支持成人移动学习的、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不同技术。[5]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学习设备和技术在广泛普及的同时,不断地更新升级。总体来讲,手机和平板电脑是应用最广的移动学习设备。而关于网络通讯技术对于成人移动学习技术支撑的介绍,则包括了3G技术、WAP2.0技术、流媒体技术、4G技术、无线Wifi技术、云技术等等。还有基于Android和ios的移动终端设备,及基于微信公众号、手机二维码的成人移动学习活动。

除了一些零散的、非正式的成人移动学习活动(如看新闻、查信息、电子书阅读、听广播等),系统性的、基于项目或课程的成人移动学习都是基于某种学习系统或者说应用软件(通常所说的APP)的开发和使用。在研究样本中发现,目前的移动学习APP中针对语言类学习和技能型学习的较多。特别是针对英语词汇学习的成人移动学习系统研究较多,如《成人英语移动微型学习系统的设计研究》、《基于3G和云平台技术的开放英语词汇移动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多维视角下的移动外语词汇学习》等。还有针对资格类考试(如会计资格考试、驾驶员资格考试)的移动学习应用软件的研究。随着微信的普及,2015年还出现了2篇关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应用的文章。

成人在非正式移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学习支持非常少,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活动多是自发的,所以这种支持服务也多是缺失的。而基于项目或课程的成人移动学习活动,多是通过提供互动支撑(如提供论坛、聊天室、在线交流活动)、测试功能(如测评系统、自动反馈评分等)、系统帮助、资源搜索、导航系统等方式来提供学习支持服务。[6]

众多学者依据学习信息传递方式对成人移动学习的主流模式进行了归类,如国内成人移动学习发展初期,有学者将其主流模式分为基于短信息的移动学习模式、基于在线实时信息交互的移动学习模式,及基于在线信息浏览的移动学习模式。[7]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的基于短信息的移动学习模式逐渐变少,而在线浏览和在线交互的方式也趋于融合。主流模式的分类的变化过程也体现了移动学习发展的过程,北师大余胜全教授将移动学习的发展归为三个过程,即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感认知。现在的成人移动学习,多是强调学习者通过社会和内容的交互,使用个人电子设备进行跨情境学习。

3成人移动学习资源

有学者通过调研得出,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移动学习,而娱乐休闲类、生活百科类、语言学习类特别适合成人移动学习。[8]还有学者从大众实用需求的角度,将成人移动学习微型资源分为语言短训(如英语、德语等各语种)、职业技能(如会计、电子商务等)、轻松百科(如集邮、宠物等)、生活保健(如生活百科、健康饮食等)、家庭理财(如支出管理、投资计划等)、文化涵养(如艺术人文、政治思想等)。[9]可以看出,成人移动学习的内容更多的偏向实用性、生活性,较少涉及理论性、结构性,所以特别适合成人的非正式学习。另外,在基于项目或课程的学习中,移动学习方式往往要与其他传统的方式,如集中研讨等活动结合起来。

根据成人移动学习关注时间持续段、学习情境多样化、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相对小和数据流量可能拥堵等特征,成人移动学习资源的呈现必须遵循“短、小、精、悍”的原则。基于这样的原则,很多学者开展对“微课”、“微型资源”的研究。移动学习微型资源的表现形式大多以文字、图片、动画、简短音视频为主,设计优良的微型资源还提供一些交互体验。[10]还有很多学者关注基于成人学习者特征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提出移动学习资源首先要界面简洁、易于控制,干扰因素要尽量少;其次内容偏向实用,以现实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再次学习资源可操作,便于学习者查找、浏览、保存等;最后资源设计要体现交互性,体现移动学习“社会化”特点。此外,为了移动学习资源的共享以及资源的扩展性,在设计和建设资源的时候还要尽可能考虑标准化的问题,可遵循目前使用最广泛的SCORM标准。[11]

4成人移动学习评价

关于成人移动学习评价的研究很少。理论上讲,评价的主体、对象、方法都应该多样化,但是,从研究样本中看,目前关于成人移动学习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移动学习项目组对项目实施效果的单向评价,当然,这种评价也是基于对成人移动学习者进行调研,对移动学习效果开展的实证研究。

二、成人移动学习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在成人移动学习者方面,更多关注成人“学习群体”,研究“成人移动学习社区”的创建

当前关于成人移动学习者特征分析中已经提到,成人移动学习需要自发自觉、需要自我约束,而成人移动学习很难做到的持续性,会影响学习效果。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移动学习同样具备社会性特点,可以考虑加强对成人学习群体的研究,如建立学习同盟、学习社区,通过学习契约来约束自己,迫使自己主动、持续地开展学习,进而养成良好的移动学习习惯。此外,成人学习者经验丰富,个体差异大,很多成人学习者本身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学习资源,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如何加强互动,让群体共同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二)在成人移动学习过程方面,加强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和通用性应用软件教学性能的研究

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分析得知,移动学习其实更加适合非正式的学习,而当前只有少部分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针对某移动学习项目。未来的研究更应该关注如何为成人非正式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比如提供公益性的定期答疑活动及志愿者辅导活动,帮助成人学习者更好地认识非正式学习和主动利用移动学习设备开展非正式学习。此外,要更多地关注通用性的、普及率高的应用软件的教育教学性能的挖掘,比如微信公众号、腾讯QQ等,而不是盲目的、不间断地推出新的APP,这一方面可以节约应用软件的建设资金,另一方面还可以省去软件本身的应用推广环节。

(三)在成人移动学习资源方面,加强标准化建设和合作共享机制的研究

面对海量的移动学习资源,学习者往往会无所适从,资源的获取变得困难。所以未来对于成人移动学习资源的研究,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便于资源的使用和拓展,要加强对资源的分层、分类研究,便于为成人学习者提供资源导航和搜索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合作共享机制的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建设。教育培训机构应该加强沟通和协作,尽可能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格局。

(四)在成人移动学习评价方面,要加强全方位评价的相关研究

全方位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对象、内容、方法的多样性上。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成人移动学习者、资源提供者、教学辅导者、教育培训机构、应用软件开发者等多种角色的调查,收集其反馈意见,便于修改完善移动学习方案。此外,对于成人移动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仅关注其信息获取或者技能提升的程度,还应该了解其移动学习体验情况、对学习支持服务、资源等的认可程度等。

【参考文献】

[1]杨晓波.借助移动学习技术,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J].福建电脑,2005(12):158.

[2]吴峰.“互联网+”时代中国成人学习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15(10):112—119.

[3]徐和平,吴小建.移动学习应用与成人教育:契合点、应用模式与支撑条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65—68.

[4]夏春红.成人移动学习研究:以宁波N成人高校为例[D].宁波:宁波大学,2014.

[5]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2):4—8.

[6]田华.面向手机终端的成人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保定:河北大学,2011.

[7]安宁.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6(1):43—45.

[8]陈义勤.成人学习者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47—52.

[9]顾小清,等.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7(9):41—46.

[10]李晓.基于平板电脑的成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1]李园园.成人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编辑/赵晓东)

作者:张梅琳 谢立 孙国容

会计英语的词汇特征分析论文 篇3:

跨国企业财务审计人才外语翻译能力研究

摘 要: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有效地规范跨国企业经营活动及有效地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跨国企业积极途径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继而充分发挥审计在规范和约束经济行为和确保跨国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方面的作用。而外语翻译能力是跨国企业财务审计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本文在阐述跨国企业的审计特征基础上,阐述了跨国企业财务审计人才外语翻译能力的现实问题,最后重点研究和探讨了提升跨国企业财务审计人才外语翻译能力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跨国企业;财务审计;审计人才;外语翻译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济宁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专项“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小说中的生态思想研究”(2018BSZX14) 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行,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融入国际竞争市场当中,并逐步成长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分析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5.96%,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比2011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提高3.72个百分点。根据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跨国企业的跨国指数正在稳步。在跨国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确保健康稳定长远发展,跨国企业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建设及发挥其有效地监督作用。在此背景下,跨国公司审计工作呈现新的特征。因此,为确保审计约束、监督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应着力于加强审计人员翻译能力培育,藉此促进审计队伍建设,为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本文中将结合跨国公司审计国际化特征分析探讨跨国企业财务审计人才外语翻译能力培养及提的相关问题。

一、跨国公司审计工作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其在国际化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下,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都有别与国内企业,即更加侧重国际业务的开展。在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审计工作也必然呈现出一定的国际化的特点。跨国公司审计工作的特征集中体现如下:

第一,审计工作是国际化合作中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下会受到国外优秀会计事务所的冲击,而倒逼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努力争取在国际审计领域获得一席之地。这是审计会计事物所国际竞争大环境下为寻求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的一定适应和改进。通过审计工作对各项跨国交易进行有效的审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顺利行。在跨国企业国际化合作过程中,审计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应有的作用日渐显著。

第二,审计客体呈现国际化的趋向。在国际化竞争环境下,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室,既要熟悉本土文化和制度,也要了解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并进行合理地辩证思考,才能灵活地依据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企业管理模式。审计客体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客观上对审计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外语沟通能力、文化修养等。

第三,审计工作需适应国际审计规则和惯例。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审计规则是在对接国际审计工作的同时注重与我国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具备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在跨国企业的跨国业务中,审计准则的合理选择和适应直接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一方面,国际上存在一定的审计规则和管理,这是跨国企业审计工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不同国家由于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差别,在审计规则层面存在差别。为此,在跨国公司审计过程中,必须要了解所在国的审计准则,适应跨国企业的审计需求和审计准则,以国际资本市场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要求为蓝本, 制定并完成相应的审计任务,推动审计准则的国际化。

二、跨国企业国家合作对财务审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的提升以及我国跨国公司的快速成长,审计工作成为约束和规范跨国企业的重要监督手段。而对跨国公司而言,其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依赖于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随着国际合作的日渐频繁,跨国企业審计工作对财务审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提升,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跨国企业财务审计内容复杂性增加,财务审计人员工作重点发生转变。随着跨国企业国际合作的日渐增多。国内企业在审计工作中,工作内容相对较为单一,而国际化的合作由于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业务类型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更加侧重依据国际审计规则和惯例来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内容的得到进一步的拓宽。

第二,跨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对准确性的要求更为严格。在国际化的业务合作中,合作双方通常是涉及到不同语种之间。跨国公司审计工作中经常需要对相关文件内容予以审计,而其内容可能不同地语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跨国企业的审计人才的外语能力,特别是翻译能力提升了较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沟通的顺畅,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语言翻译水平,并能够做好审计双语报告,满足跨国企业审计工作的现实需求。

第三,跨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对审计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跨国企业的审计工作中,对专业性国际化审计人才需求与审计人才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显著。国际性审计术语是审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要求跨国企业审计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能够严谨准确地对审计术语进行把握和运用,从而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有序地开展审计工作,确保国际化视域下跨国企业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跨国企业的审计工作实际情况也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与国际化标准相接轨,了解国际审计标准内容。同时,审计人才要能够清楚的了解国内审计法规与其他国家审计法规之间的异同,通过有效地对比分析辅助自己更好地开展跨国公司的审计工作,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三、国际化视域下审计人才外语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一)完善跨国企业审计人员外语知识体系

在国际化视域下,我国审计机构会有更多的国际审计业务开展,这就需要审计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能力,这样不仅利于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还能促进审计人才的个人发展。审计人才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掌握外语语言是一方面,同时需要掌握与审计相关的专业知识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首先,建立完善的审计外语语料库,审计人才需要学习很多的审计术语,将这些学习内容整理起来,再利用现代化技术,形成审计人才专用的外语语料库,不断提高他们的外语能力。例如,可以为审计人才开发相关的小软件,使他们能通过手机根据需要随时学习,同时,在审计人才开展工作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审计词汇,可以随时进行查询,推进他们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审计人才要掌握国际审计标准和法规相关内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审计人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例如,组织审计人才到国际审计机构参观学习,这不仅利于他们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国际审计标准和法规,还能了解国际审计机构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促进审计人才未来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

(二)注重跨国企业审计人才翻译能力的提升

在国际化视域下,我国审计机构会有更多的国际审计业务开展,这就需要审计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翻译能力。这既是跨国企业审计工作对审计人才的客观需求,也是审计人才提升其审计工作胜任力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其正常、有序的开展的重要能力保障。这要求跨国企业的审计人才必须强化外语翻译能力,注重外语翻译能力与审计工作的紧密结合,既要掌握会计审计知识,还应掌握经济、管理、法律等多种知识。跨国企业审计人才外语能力的提升,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加强对审计人才培训,将外语翻译能力作为重点展开,提升审计人才运用外语翻译能力解决审计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国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将翻译能力的培養纳入到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中去,培育符合国际化审计工作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的审计人才,为跨国企业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审计工作素质及能力过硬,外语翻译能力扎实的国际化审计人才。

(三)注重提升跨国企业审计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国际化竞争背景下,跨国企业财务审计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想提高审计人才的外语综合能力,就要做好以下两方面:首先,提高审计人才的外语口语能力,国际化审计人才会面临很多涉外工作,这时候就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外语口语交流能力,为了提高他们的外语口语能力可以开展多种活动,比如外语辩论活动等,在活动中他们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其次,不断培养审计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审计人才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到工作中,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在特定环境中的实践锻炼审计人员的外语应变能力,模拟不同的审计环境下的工作,以此不断提高他们的应用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审计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与传统审计工作不同,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同时掌握我国和国际的两个审计标准,审计人才走向国际化审计道路的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沟通交流问题,要想更好的开展国际化审计工作,就要提高自身的外语翻译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廖义刚,黄伟晨.非正式审计团队与审计质量——基于团队与社会网络关系视角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9(04):66-74.

[2]章木林,傅雯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审计人员外语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6(09):44-46.

作者:范莉

上一篇:数据库系统互联机制研究论文下一篇: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