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效应高校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对高校德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特别是外语教学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文章立足现代视域与中国国情,结合多年高校外语教学实践经验,提出新时期外语教学应从现代德育模式、渗透式教学方式、人化教育视角三方面入手,使学生把抽象的德育理念内化为行为约束,真正落实在实际生活之中。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标杆效应高校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标杆效应高校道德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对策研究

摘要:道德包括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两个重要阶段。在大学生群体中,围绕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价值取向、诚信道德、社会公德、网络道德、婚恋道德等多个方面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本文从发挥高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必须从更新道德教育理念,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明确道德教育目标,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创新道德教育方法,拓宽道德教育渠道;优化道德教育环境,创造良好文化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道德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道德教育;知行不一;对策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知与行的严重不一致,表现在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认识水平,但在相当程度上不能将较高的道德认识转换为道德行为。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现象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道德本身知易行难特性的影响,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既有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自身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本文根据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本文认为应该采取如下积极的措施和对策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实现道德知行统一,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更新道德教育理念,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理念,立足现实,回归道德教育的本真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道德教育要回归到“人”本身,将“人”作为道德教育活动的根据、基础和归宿,立足于社会现实,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平,进而维护社会集体的利益。2.正确定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仅要强调系统化知识的传授,也应该重视具体道德行为的培养,将道德教育的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上,把高校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工具性和价值性结合起来。在当前条件下,高校必须将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由理想信念教育转化为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切实将道德教育落到实处,从小事抓起,从基础做起,还原道德的真实,回归道德教育的本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行为选择有所依、有所靠,实现道德知行的统一。

(二)明确道德教育主体,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对各种矛盾评价的承受能力。它让学生能够理解、适应、耐受不同甚至矛盾评价,对正确的选择,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对于不正确的选择,要勇于抵制和放弃;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个体才会选用适合自身情况的各种有效方法,实现综合平衡,使精神和机体对社会环境,特别是道德环境和氛围的适应达到最佳状态,才能对正确的选择自信、坚定,付诸于行动,对错误的选择进行改正,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加强自我反思。学生回顾道德选择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认清在道德困惑和选择的过程中,自己收获了些什么,以加深自身的体验、思考和感受;加强对主导价值的认可态度;更深入理解什么是光荣,什么是可耻,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并以此为道德标杆,指引、规范现实的道德选择和行为实践。

二、明确道德教育目标,丰富道德教育内容

(一)建立分层递进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

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敬业精神、创新精神、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那么要求道德教育不能模式化、统一化,应该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要确立以培养大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为最高目标,以培养大學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信念为主导目标,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为基础目标的道德教育分层梯进的目标体系。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解决共性与个性、先进性和广泛性的问题,做到既能引导较低道德水平个体的发展,又能满足较高道德水平个体追求完善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起点向切实可行的更高的目标努力。

(二)确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道德教育内容

需要是行为的直接动力,学生没有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的内化,进而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内容是道德教育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过程。道德教育内容应该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即道德教育内容应与受教育者的期望保持一致性。

三、创新道德教育方法,拓宽道德教育渠道

(一)探寻新的道德教育方式、方法

通过多途径、多方法,来加强和改进高校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外化。变传统的灌输教育为互动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信息获取上相对比较对称,传统的灌输方式收到了冲击。因此,高校必须改变那种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变“被动说教”德育为“主动对话”德育,运用“价值澄清法”、“榜样示范法”等方法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平等对话和交流;道德教育活动不局限于专门的德育课程中,还应利用高校开设的每门课程,特别是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来发掘出有价值的道德教育资源,以潜移默化,“旁敲侧击”的方式进行“渗透式”的道德教育。

(二)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渠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育人体系

增加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道德实践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它能够深化道德认知,促进道德内化,同时也是高校走出重道德认识教育、轻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培养误区的有力措施;积极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道德教育软件,把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以生动、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校园网开展网上道德教育、针对网络违规失范现象开展网上大讨论、设立专家热线进行专题点评等,使学生在开放、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明辨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非常复杂,而且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通过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德育工作者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德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为最终实现化解矛盾,消除障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与健康成才创造条件。因此,心理咨询是促进德育工作者找准大学生思想症结的重要途径。

四、优化道德教育环境,创造良好文化氛围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从社会环境而言,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要“拆围墙”,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大学生道德知行合一提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舆论氛围。首先,要大力弘扬主流道德的价值。大力宣传主流道德,弘扬主旋律,通过新闻报道、文艺活动、舆论等各种宣传阵地积极开发教育资源,以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来影响当代大学生,促使他们知行统一。其次,要正视社会中的不道德现象。对待如贪污腐败,讲人情拉关系、商家的不诚信等不良社会现象,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负面现象,抓住主流教育。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广大学生培养能力、张扬个性提供锻炼的舞台。加强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和文体设施的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加强广播、电视、校报、学报和校园网建设,将德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以德育建设之“神”统领校园文化活动之“形”,使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优化素质,达到知行合一。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道德评价体系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示范作用

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就高校道德教育而言,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德育课教师作为专职道德教育工作者,他们必须明确新时期道德教育的环境和对象呈现的新特点,并以此为道德教育的逻輯起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二是道德教育者应该意识到自己也是受教育者。所谓“学高当师,身正为范”,教育者应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水平,使道德知行保持一致,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教育者,引起道德示范效应。三是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业务精湛、功能互补、性别与年龄比例适当的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树立起“以德治校”、“教育人者,先受教育”的观念,建立起现代全员道德教育体系,即德智共促、知德互渗。

(二)构建注重道德行为的科学道德评价体系

传统的道德评价体系过于注重道德认知,而忽视了道德实践能力的检测,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是道德的知行统一者,而非认知者。因此,要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使其由软变硬,由虚变实,高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就应构建注重学生道德行为表现的科学道德评价体系。加强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研究,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还需要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以形成道德大环境的和谐,达到合力育人的目的。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高校,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充分认识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深刻把握道德教育的规律性,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以更加有力地推动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在知德、守德、行德等方面成为时代的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王卫东,张培国,引导教育结合 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3,(13).

[3]金鑫.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

[4]安德智,毛键儒,李晓林,等.伦理道德理论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张传有.伦理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王道俊,王汉湳.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0.

[7]张弛.大学生道德选择的矛盾与困惑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作者:于永伟

标杆效应高校道德教育论文 篇2:

浅析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学工作中的德育问题

[摘要]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对高校德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特别是外语教学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文章立足现代视域与中国国情,结合多年高校外语教学实践经验,提出新时期外语教学应从现代德育模式、渗透式教学方式、人化教育视角三方面入手,使学生把抽象的德育理念内化为行为约束,真正落实在实际生活之中。

[关键词]高校 外语 德育 对策

[作者简介]王静(1979- ),女,湖南岳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中外教育交流史。(辽宁 大连 116029)

近年来,社会道德水平出现滑坡,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问题。青年学生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未来,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事关党、国家甚至整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进程空前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网络社会影响日渐增强、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加紧与我们争夺年青一代的斗争更加激烈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必须重点抓好对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及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从总体上提升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践行。

一、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设置上的内在需求及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弱化,使得学生很容易迷失在多元化思潮交流碰撞的漩涡之中,信仰缺失、拜金利己等错误思想严重扭曲了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反映在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之中,使大学生成为问题频发的社会群体之一,德育失范已经成为我们不愿承认却又无法回避的话题。千年儒家思想统治的礼仪之邦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德育危机,主要有如下两方面原因: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德育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大改变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伦理观念。”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急剧变革,长期的历史传统难以避免地与国外多元思想碰撞交流,“东方的与西方的,传统的与现代的,计划经济的与市场经济的道德文化与道德精神同时影响和冲击着我们现实的道德文化与道德精神。”②人们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多样性、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市场经济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但也使人们昔日坚守的理想受到冲击,物质化和世俗化倾向凸显。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在以利益至上观念为代表的社会商业化背景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扭曲复杂,舍己为人者少了、损人利己者多了,拜金主义抬头趋势明显,厚黑学、自私经纪人理论开始盛行,高校学生在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难免受到各种有害思想的腐蚀和侵害。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社会和平与稳定发展使得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革命道德失去了普遍的现实基础。现在的高校青年一边在学校接受着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课程教育,一边在父母亲友身边聆听着“别多管闲事”“不要相信陌生人”等所谓的谆谆教导,不同社会群体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高校学生陷入多元选择的困惑。

(二)教育功利化问题严重

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分数至上论深入人心,分数高低与能否通过考试成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最高标准,与职业前程直接挂钩。每位同学在接受教育之初就被告知有一条万能的金光大道摆在面前,只要通过一次次考试就能走向辉煌未来。考试选拔制度的确是筛选人才的有效方式,但这无疑是把学生群体割裂开来,在单一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们就像被投入到角斗场中的奴隶,只有在无形的残酷拼杀中脱颖而出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竞争教育模式带来的后果是湮灭友情,徒留冷漠。功利化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在父母的殷切期望中,在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学生心理极易产生扭曲。经济利益、社会压力、教育评价体系等因素组成一面坚实壁垒,牢牢挡在德育内容与生活实践之间,使德育工作失去了其应有的实效性内涵。

二、加强高校外语教学工作中德育的必要性

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指出:“德育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而现如今,德育工作中道德训练和智力训练,性格成长和获得知识之间出现分隔。许多学科往往只强调学科的“科学化”“知识化”,而忽视了学科的“教育化”,即在追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同时,忽视了学科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是进行道德教育。“现代教育正在步入这种异化的危险境地:在追求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对善的热情和向往,失去道德热情的教育实际上是没有了方向的教育,不知何方是自己的目的地。”④

高校外语教学应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以专业教育为载体,重视知识的“工具”功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与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外语教学由于其专业课程的内在特性,要求学习环境与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尽可能的接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与外籍教师、原版纸质及视听材料接触的机会较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带有一定思想性的文化观念的影响,而青年学生思想尚不够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急需在外语学习同时,能得到思想认识层面上正确指引和导向。另外,我国外语教学模式过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而很少关注国内外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并没有完全取得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的理想效果,使得学生对本国的文化和传统出现生疏感。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外语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建设高校的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改进高校外语教学工作中德育的建议及对策

英国教育家迈克尔·萨德勒曾经说过:“以正确的精神和学者的精确性来研究外国教育制度的作用,其实际价值就在于使我们更好的研究和理解本国的教育制度。”因此,对比研究国内外高校德育状况并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改善我国高校德育现状,推动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不断创新,为构建高校德育长效机制提供帮助。外语教学中德育既有学校德育工作中共性的方面,又有其自身学科的特点,外语本身作为一门旨在与国外进行交流的课程,是东西方思想交流的中心与理想载体。笔者通过利用外语学科的专业知识及外语课堂交流平台,总结多年教学工作经验,针对当前我国德育情况,借鉴西方国家德育理念与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传统德育模式与现代德育模式相结合

1.要把实效性作为高校外语教学中德育工作重点。“德育模式之所以能够独立于一般德育理论而作用于德育实践,这是因为,一种德育模式不仅本身包含着某种德育价值,而且它同时也是实现德育价值的实际载体。”⑤德育是目标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德育的有效性是其根本所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德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要使学生获得道德知识及道德判断力,更重要的是要把德育内容内化为大学生自身内在素质,落实在同学们行动之中。高校外语工作中,必须借鉴西方德育理念,加强实践性教育环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知行合一,通过社会实践认识了解社会,增强社会代入感与社会责任感。

2.要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推进高校外语教学中德育工作的重要辅助。我国传统德育模式十分注重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这对我们今天德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德育不应仅是专业教育者的任务,也是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家庭是学生思想启蒙之处,家庭成员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校是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精神理念全面深化的场所,作为引导同学们接触国外文化传统的外语教师,培养同学们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是最重要的责任之一。社会是德育工作的落脚点,塑造真正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是德育的最终目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根本上保证社会道德环境的健康发展。

3.要把大众传媒、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作为丰富高校外语教学中德育工作的载体。我国古代德育就十分重视教育的载体的创新,在今天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元思潮通过各种媒介持续影响高校学生的思想。在进行外语教学时,当学生读到、听到或看到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教学材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能使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对这些领域的认识有所深化,还能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

(二)灌输式教学与渗透式教学相结合

高校外语教学中,我们在借鉴西方高校德育工作经验的同时,必须避免受到国外主流思想多元化趋势影响,必须有倾向地选取各种学习材料引导高校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还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精神、制度环境等隐性因素的教育作用,保持德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同学们始终处于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精神的洗礼。

在高校外语教学的德育过程中,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无疑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外语教师,高校德育不仅需要理论的灌输,教师高尚的人格作为一种道德标杆,同样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和感召力。当前,在社会转型期多元思潮泛滥,各种负面问题频发的社会背景下,要切实提高高校学生道德水平,同样要加强师德建设,把德育寓于教师的日常行为之中,以身作则,使学生对抽象的德育概念形成更为具体的理解。

(三)物化教育与人化教育相结合

高校外语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现在的高校学生大都历经残酷的考试竞争,他们对教育的错误理解十分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展开。因此,高校外语教育要从根本上改变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错误教学模式,回归人本位,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作践行德育内容的社会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知识隐性传授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实践教学、中西对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把抽象的德育理念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约束,落实在实际生活行动之中。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必须立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大背景,以全局性、现代性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把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注释]

①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②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9.

③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④石玉.杜威的道德教育观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6(2):104.

⑤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75.

作者:王静

标杆效应高校道德教育论文 篇3:

社会工作专业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推进课程思政是贯彻党中央“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精神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培养高素质的社工人才的必然要求。从理论而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在实践中,二者要实现协同,仍存在一些困境,需要优化育人环境、整合资源、打造平台、健全制度、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推进改革。

关键词:社会工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精神,要求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因此,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效应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情,还需要其他课程和力量同向同行、鼎力相助。那么,参与助力的社会工作如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进而发挥协同效应,以便更好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关系到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并做出科学回答的问题。本文回应这一客观要求,试图探究社会工作专业推进课程思政的机制和路径,提高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党中央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目标。

一、社会工作推进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内在逻辑

社会工作推进课程思政,就是要充分挖掘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使社工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领学生内化价值观,实现寓教于德,培养高素质社工专业人才。

1.推进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精神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2.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以及二者间较高的契合度是社会工作专业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前提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应该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角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学的应用型专业,培养社会服务人才理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挖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当中,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同向同行[2]。作為从西方引入的社会工作在本土化发展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思想基础、工作方法及本土资源等因素,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和实践模式。

3.社会工作推进课程思政能实现“双赢”的效应

从根本上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作用,有效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思想危机、行为危机。[3]社会工作是助人的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具有特殊优势,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更容易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师可以将自身的道德修养、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传递给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行为规范。

二、社会工作专业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实困境及成因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尽管二者在功能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但是社会工作专业推进课程思政仍然面临诸多困境,表现在:

1. 学校缺乏“课程思政”总体规划

目前高校还没有完全领会各自职责和认识实现的最佳方式,对各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缺乏指导性,没有形成科学的建设管理办法。如缺乏基于思政元素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精细构思。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还是沿用原来的体系,缺乏思政元素在课程体系中的构建和分布设计;单门课程缺乏思政元素的精细化构思。

2. 专业教学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

有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老师的教学范畴,无关自身;甚至少数教师觉得在专业课程下谈思政是大而空、主次不分,表现出对“课程思政”的不屑;也有少数教师觉得现在的教学任务已经很重,表示精力不够。

3. 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不够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使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实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单纯的就思政讲思政,而是在合适的章节、恰当的环节融入隐形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上得到认同。

4. 专业“课程思政”的配套教材、用具和教学环境有待开发或建设

要实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必须要开发与之配套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并营造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学环境,目前这样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5. 专业“课程思政”的效果评定规范和标准有待制定

要实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核评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教学效果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衡量课程实施的好坏,既要深度融入思政元素教育,又不能淡化专业课程其本身的技能元素,需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并进一步完善,效果评价标准也是引导课程建设的标杆。

问题的成因:1. 重技能轻价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专业技能的课程和专业实务领域课程较多,专业价值的引导被忽略,学生容易陷入专业伦理困境中,最终影响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重结果轻过程。社工专业教育教学中,部分学生把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衡量标准,注重考试结果,忽略专业知识以及专业价值观。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较弱,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不强。

3.重形式轻实质。在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学生参与社工专业项目,与服务对象直接接触,受项目的时效性,以及学生实践时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真实的社工项目中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和技巧,容易使学生产生认知偏差,将专业实践等同于志愿服务,大大降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三、社会工作专业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

1.高校党委要对“课程思政”加强领导,做好顶层设计

高校应整合资源,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形成育人合力。高校应成立由校党政主要负責同志任组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由校内各主干学科具有丰富本科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负责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咨询、评估等工作。各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单位要积极配合,为该模式的推广、实施做好充分准备。落实二级党委责任,将院系课程思政改革推进情况纳入各院系党政一把手年终述职范围。建立课程思政工作评价体系,将院系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内容、成效等工作情况纳入院系教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情况纳入职称评定指标体系。

2.优化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内容

社工专业教师应讲清楚西方社会学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其中隐含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提高理论反思能力,培养“四个自信”。其次要在教学中更多地介绍马克思在社会学领域的深刻论述,积极回应学生关注点,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现实问题。第三,要通过线上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对中国社会现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专业的见解。第四,要完善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明确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第五,积极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教材。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中,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融教于情。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①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务训练。通过任务驱动式,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并重,课外实践回归课堂进行汇报与分享,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理解。让学生在与服务对象直接接触和服务过程中,形成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修养。②构建互联网 + 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专业教育教学中的资源共享、资源拓展以及教学相长的培养目标。不断开发或及时利用教学 APP,如:云班课,实现师生及时互动、课内外资源共享,最大化利用教学资源,课上课下全过程教育。

4.完善“课程思政”教育的各项机制和制度

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素质。作为专业教师,先要深入学习,在学懂弄通讲实上下足功夫。既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深入学习不同时期党的政策、决议和其他重要文件;既要熟悉中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也要熟悉中国的历史;在向学生介绍和解读重要历史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时,务必要做到“正本清源”,切忌误读、误信、误传、误导。其次,要勇于实践,善为经师、乐为人师。要充分发扬社会学经世致用的学科传统,弘扬家国情怀,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从自发到自觉、自在到自为的转变;最后,要定期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和社会工作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确保教师能够以德立身、以德施教。②充实教学团队,改变以往主要以校内教师授课为主的单一形式,邀请行业、企业的实务专家分享实务专题、行业最新发展概况,让学生与行业主流亲密接触,进一步触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③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将随机听课制度常态化,加强教学督导。开拓校外督导、校内督导、同行三方共同听课体制。④构建课程思政改革的激励制度。从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为高校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改革保驾护航。⑤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施“过程性考核 +结果性考核”的综合性考核模式为主,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评价考核。

5.循序精进中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改革、创新

围绕课程思政“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能力提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推广,着力将课程思政做细做实。学校可以将社会工作作为优势资源或“示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向全校推广。[4]

6.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①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师德师风、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实现教学工作各环节各模块运行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②丰富专业教育教学资源。除了积极利用院系资料室外,教研室选用高质量教材并根据专业特点编写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大纲与实习手册等辅助教材。不断充实教学场地、实验基地等教学硬件,为各项实务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具体支持。③建立教学评价闭环管理体系。构建以学校督导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主导,教研室执行与调整,学生监督与反馈的多层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注重课堂教学规范,加强日常教学检查和专项检查,定期开展专业教学评估活动,实现对教学运行过程监控和评价全覆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张驰,宋来.“课程思政”升级与深化的三维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 2020(02):93-98.

[3]李爽.同构意涵:学校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J].社会福利,2018,(06):3-6.

[4]路建秀.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 2020,7:1030-1032.

作者:黄帝荣

上一篇:色彩建筑环境设计管理论文下一篇:财经类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