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现阶段,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机构在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难以统计科研项目的全成本投入情况。论文概述了科研项目的全成本管理,分析了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探究了科研项目全成本管理模式的实现,希望可以解决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科研项目成本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研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篇1:

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问题及对策

一、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难点

(一)项目预算项目预算一般由项目(课题)负责人与单位财务人员共同编制,预算应根据单位的现有基础设施条件、资源的配置以及课题研究的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按照经费支出科目,在科学的预测、估算基础上编制。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难题,其主要原因:

一是科研工作的不确定性强,难以象工程和产品一样比较准确地预测其进度、制定预算;二是国家财政在核拨的科研单位基本支出预算中没有核定足够的人员经费,留有较大的缺口;三是国家核拨的人员经费预算没有体现出不同学科、不同单位、不同地区等之间的差别,也很难准确量化其差别,并判断这个差额的合理性;四是现行的工资制度及标准严重脱离人才市场行情,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五是科研单位的管理费核算的内容多,不确定因素大,很难准确控制;六是各单位具体情况不一样,管理水平和能力也存在差异,加上不确定突发事情等都会增加管理费用支出。

(二)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单位的选择,调整的是科研活动的组织单位及科研人员的经济分配关系,对科研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大影响。探索适合科研单位需要的合适的成本核算单位,是建立研究机构成本核算模式的首要任务。以中科院所属的半导体所、空间中心、计算机所、理论物理所等不同类型研究单位成本核算单位需求情况看,不同类型的单位在成本核算对象的资金、人员规模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根据《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办法的科学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开支分为三个部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费用构成了科学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本,而期间费用,不再参与成本计算,直接转入当期结余。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即使是直接成本,如原材料的领用,有的就难以在不同科研项目之间划分,直接工资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就难以确定。

(三)项目经费这一难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政出多门,没有统一规定。我国科研项目经费由多个部门安排,各部门分别对自己安排的科研项目制定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即使同一部门也会因科研项目的类型不同,制定出不同的经费管理办法。经费来源渠道多元,核算要求不一,相互之间调账,人为选择制度就难以避免。

二是部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内容不完善。如设备购置费,虽然各项规定均明确允许列支设备费,但是科研设备价值高、使用周期长,设备购置费应如何在不同项目中分摊等现行制度中没有明确。中科院某研究所有一个1400万元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中仪器设备费预算100万元,该课题尚未完成,设备购置支出已达752.30万元。再比如招待费、礼品费等能否在课题经费中列支?比例多大?有些法规虽然对支出做出了规定,但规定之间不一致,容易引起混乱。

三是一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脱离实际。如人员支出方面,一般制度规定只能列支5%~10%,最高的也只有15%,而中科院各单位基本事业费严重不足,控制人员经费支出比例的规定形同虚设。中科院某研究所2006年底在职人员273人,离退休人员280人,近3年财政安排的基本事业费分别只相当于当年离退休费用和基本人员支出的53.46%、51.26%、61.05%,在优先保证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的情况下,科研人员70%的工资和部分津补贴只能由课题组承担。据对2006年50个课题的支出情况统计,人员支出占项目支出比例普遍大大超过规定的5%~15%的比例,其中10个课题超过50%,最高的达到88.16%。

二、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完善对策

(一)编制和执行科研项目预算第一,在继续按照现行方式及标准核定项目预算的前提下,允许科研单位在人员经费和管理费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执行,如实核算项目收支;第二,在控制科研单位人员费用总额的前提下,明确在科研项目成本项目中分摊的人员经费和管理费必须是扣除基本支出预算后的余额;第三,预算项目管理和合同制管理并行并逐步向合同制管理转变。依法签订合同,项目立项单位按预算标准项目预算,按合同拨付预算资金,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按照合同完成科研任务,立项单位的检查控制以是否达到科研目标和关键指标检查为主,项目经费由预算单位按照基本会计制度和财务规定安排使用,改变目前过分强调收支检查、忽视科研目标完成情况的状况。提高预算编制水平,规范预算编制行为;第四,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是成本核算的前提。科研项目申请论证前,财务人员应协助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或思路,及完成课题费用支出科目,编制科学、合理的课题预算。

(二)探索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办法一是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需要明确划分必须由基本事业费开支,不得分摊进入成本项目的成本费用范围界限。二是按照相关性原则合理分摊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分摊一般按照相关性原则,首先确定间接费用的受益单位,再根据受益科研项目的经费收入、直接支出、房屋面积等进行分摊。例如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间接费用具体分摊方法有三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为全所服务的间接费用,按照科研收入分摊法和二次分摊法进行分摊。如集成技术中心为全所科研提供测试、加工服务的大型科研平台,由于集成技术中心需要在超净环境下运行,其运行费用较高,每年在350万元以上。对中心的费用独立核算,并按照科研经费的收入分摊集成技术中心的费用。除了收入分摊法外,还有二次分摊法。如管理费用采用先按课题经费收入或支出的比例进行一次分摊,对超过计提标准的管理费进行第二次补贴,即将分摊的管理费用超出国家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部分,使用研究所事业经费进行补贴的做法。第二类是只有部分项目受益的费用按照受益对象核算。如水分析、环保处理费用等服务的对象是研究所的一部分课题,而不是全部课题,按照“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对这部分间接费用进行管理与核算。第三类是既有整体受益也有部分项目受益的费用分摊。如房屋维修费用,采取两种核算方法,一种方法是研究所计提了房屋修购基金的,由修购基金支付,不再进行分摊。另一种方法,为简化核算程序,对费用按照预计的工作量进行划分,对属于房屋设施的维修费用并入房屋维修费用统一核算;对科研条件保障的维修保养费用并入空调运行按照超净用房的面积确定分摊的比例统一核算。

(三)建立与固定资产耗费相适应的折旧制度在固定资产标准方面,可采用一般设备500元,专用设备800元现行标准,或直接采用企业固定资产2000元/台件的标准;在折旧方法上,可采用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方法计提折旧;在折旧年限方面,可按统一规定的企业折旧年限执行,或根据科研单位使用特点掌握的仪器设备使用寿命计提折旧。此外,对已经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比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样不计提折旧。折旧费用应谁使用谁负担的原则计人有关项目成本,无人使用的,由资产部门及时处置变现。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由原使用人和项目承担。

按照规定,实行内部成本费用核算的单位和单位内实行内部成本费用核算的研究室、业务部、生产经营部门以及单项科研项目、课题和产品,其实行内部成本费用核算的部分,对在用的仪器设备(已经一次计入成本的专用设备,在本科研项目、课题结束前,不计提修购基金,更换课题后计提)每年按原值的3%-5%计提修购基金(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按照企业计算折旧的方法,计提修购基金),在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对在用的房屋建筑物每年按原值的1%~2%计提修购基金,在修缮费中列支。

(四)制定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办法财政部、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应对目前国家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进行清理,结合国家预算体制改革的情况,共同研究和制定一套统一的国家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国家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建议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一套针对横向课题的管理办法,以加强对科研院所和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作者:张晓雪

科研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篇2:

科研项目全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摘 要】现阶段,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机构在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难以统计科研项目的全成本投入情况。论文概述了科研项目的全成本管理,分析了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探究了科研项目全成本管理模式的实现,希望可以解决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

【關键词】科研项目;全成本管理模式;分摊费用

1 引言

科研资金为科研项目发展提供了动力,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离不开科研资金。因此,对科研成本进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科研项目的全成本管理可以全面了解科研项目的各项信息,同时对各个过程的费用进行有效管理,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科研项目全成本管理概述

所谓的科研项目成本管理,是指统计分析和管理研究科研项目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的一种活动。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指科研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要素管理、科研项目成本发生的全周期过程管理。就科研项目的全成本而言,其主要包括研究过程中各类成本发生的直接费和间接费。

3 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

通常情况下,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包括申报预算、下达预算、日常费用管理、项目结算等几个阶段。具体来说,预算申报是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步,预算明细也常常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架构。关于科研项目的预算,主要分为两类,即科研项目预算和行政经费预算。其中,科研项目预算主要是指项目发生的直接费。行政经费主要是指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管理费用。由于科研项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算阶段对各种费用的估计可能存在估计不足、分布不均的情况,而项目执行过程中因科研费用预算调整的严格要求也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发生不能完全按照实际进行灵活处理,进而出现成本浪费或成本不足的情况。现阶段,一个科研企业常常承担着多个科研项目,相应的企业科研人员也是一个人同时承担多个项目,使得各科研项目之间发生的人工费或间接费用(公共费用)不能有效分摊,从而无法全面反映各项目的全成本。另外,对于一些国家拨款类项目,由于国家资助经费的有限性,该类项目基本不包括科研人员的人工成本,并且企业日常管理费用所占比例也很小,导致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范围不足。

4 科研项目全成本管理模式的实现

4.1 建立双线预算管理框架

科研项目研发过程是探索、求证、创新的过程,研发周期通常超过一年,甚至会跨期三到五年,因此,科研项目预算周期为连续几年的周期,而企业的财务预算及成本管理却以一个会计年度为管理周期。为有效加强成本费用控制,需要通过设立预算管理规则,在财务系统中建立项目预算和财务预算的连接,达到科研项目全周期受项目预算管控,年度受财务预算管控的双线控制效果。

4.2 构建科研项目独立核算架构

以项目为独立核算单元的费用核算架构是全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该架构的建立为科研项目全成本管理做好了铺垫。这里的项目独立核算是指项目各类费用的单独核算管理,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申报、项目预算下达、项目费用报销核算等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当科研项目已经取得一定收入,则需对项目的成本、收入建立关系,从而实现科研项目成本的高效管理。

4.3 建立间接费用分摊模型

在设置合理的分摊模型的基础上,将核算归集的日常管理费用(此处的费用是指一些难以直接计入项目的日常管理费用)按照一定的分摊权重分摊至科研项目中,将这些费用归为项目的间接费用,这就是间接费用的分摊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3.1 对参与分摊费用类型进行区分

参与分摊的费用应具有两种属性,即公共属性和支持服务属性。当有项目费用产生,且与科研项目研究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没有经过费用的归集时,需要通过费用分摊的方式来实现最终的计算和归集。区分参与分摊费用,是由企业明确和划分各项参与分摊的管理费用,如能耗费、房租物业费等科研项目过程中必要的辅助费用应计入分摊范围,销售费用等项目研究无关的费用则不能计入分摊范围。

4.3.2 区分参与分摊的组织机构

完成参与分摊费用类型的区分,企业还要明确参与分摊组织机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管理部门,即企业的领导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即科研业务部门。参与分摊部门确定后,需要对参与分摊的费用进行核算管理规范,此规范包括费用归集的规则、核算费用的范围。参与分摊的部门按照费用属性进行分类,可分为公共部门、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其中,公共部门主要对无法归集到具体部门的公共费用类型进行归集,比如房租物业费、水电能耗费;管理部门主要对人事、行政、财务等部门的费用归集;业务部门主要是归集项目所属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

4.3.3 设置符合企业实际业务的分摊规则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根据参与分摊的组织结构、归集费用属性,进行不同分摊规则的设置。以公共部门的归集费用为例,其可以以工作参与人数或者企业投入的各类工时为指标,将这些相应的费用分摊、计入各自的管理部门或业务部门中,此时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在自身归集的费用基础上加上公共部门的分摊费用,这样就完成了费用在部门这一层级的分摊和归集。同理,管理部门可以将归集费用分摊到业务部门,而业务部门将归集费用分摊到各业务单位的所属的项目中。通过三种类型的费用的逐一层级分摊,最终归集到项目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对有限经费资助的国拨科研项目,建议在不影响项目总体预算的前提下,设置特殊的分摊规则,将该研发过程实际发生但项目预算并不包括的成本(例如人工成本)分摊至项目,以便于正确核算该研发项目的全成本投入,但该分摊仅供成本核算使用,不纳入国拨科研经费验收范畴。

4.4 获取与分析分摊统计指标

分摊统计指标包括很多种,比如人数、人工时、机器工时等。其中,因人工时易取得和记录相应数据,所以人工时是科研企业较为常用的一项统计指标。人工时是指在某项工作中,人员工作实际付出的工时数,其具有直接、准确的特点,可由当事人进行周末、月末的数据记录,但由于统计指标与最终的利益挂钩,企业常常会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管理,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以人工时为例,企业可以建立工时填报统计系统,同时还应建立工时填报制度和工时分析报告制度,工时填报统计系统主要是一个信息库,用于项目信息的填写、查询以及维护。工时填报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人工时的填报。工时分析报告制度是安排专业人员统计和分析人工时完成情况。

4.5 建立科研项目全成本报告和对标制度

对科研项目进行全成本管理,就是对企业直接投入的费用和辅助配套的费用的管理。保障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项目分析报告与项目间对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科研项目的全成本分析报告,不仅让企业领导了解和掌握项目的投入成本、产出效益等情况,同时为后续类似科研项目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而科研项目间的对标管理工作,是对科研项目间的成本对比的横向分析。通过科研项目对标管理的分析,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提供相对准确的数据基础,在面对新的科研项目时,给企业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信息,有利于企业对新科研項目的决策。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科研项目进行全成本管理,不仅可以全面掌握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还会给后期类似科研项目的立项决策提供依据。为了实现科研项目的全成本管理,需要构建双线预算管理框架、科研项目独立核算机制、建立间接费用分摊模型、获取与分析分摊统计指标以及建立科研项目全成本报告和对标制度,从而保障科研成本的利用效率。

作者:张琬

科研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篇3:

新经济常态下科研单位成本管理探析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研高新技术单位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形势下,科研单位管理者对成本信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重点加强科研项目成本管理,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是科研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深入分析了现阶段科研单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现阶段科研单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局限在财务层面上

现阶段,科研单位成本管理方面所提供的绝大多数成本数据信息都是局限在一些研发项目财务数据信息上面,整个项目过程都缺乏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同时没有全面的掌握各种资源信息,管理者将成本管理的重心放置在单个项目的成本控制或是减低成本上面。

(二)成本核算较为复杂

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科研单位如要计算科研项目成本,需要将一些共同性费用,如管理费、劳务费等分摊到科研项目中。这样一来,合同预收款、课题费用以及事业支出费用等在核算中重复现象非常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尤其在一些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科研单位中,科研人员的课题项目经费并没有包括行政人员工资、补贴、津贴以及仪器设备等费用,这些都需要同事业支出合并在一起进行核算,在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成本核算制度情况下,成本核算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归集的成本缺乏准确性

现阶段科研单位财务部门为了适应拨款改革的需要,通常情况下都会要求研究机构提供一个科研项目的成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项目成本支出的划分归集存在很大难度,且具有不精准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研投入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具体表现为投入方式多元化,主体多元化以及投入渠道多元化。众所周知,不同的投入方式和渠道,对项目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当前很多时候都要求科研人员以及项目负责人提供项目的成本资料,为全面适应该要求,科研人员要将已经归纳为事业经营支出的成本,重新纳入计算各项科研目标的成本之中,这样一来,就导致计算成本缺乏准确性。

(四)不健全的成本约束激励机制

科研单位对新产品的开发或是新技术的研究一惯都是给予政策上倾斜的,由于研究项目前期投入的不同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成本比重的差距性,极其容易出现不公平现象。 例如,按照当前的考核方式,研究项目的成本占比较少,提成是比较高的;如产品成本占比较高,则提成就比较少。倘若使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又难以在全单位进行综合平衡,因此,该问题亟待解决。

二、新经济常态下科研单位成本管理策略

(一)有效扩大成本管理范围

科研单位为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要立足于价值链角度或者是供、产、销一体化角度,科学合理的进行成本管理。另外,还要充分考虑上、下游单位对科研单位的影响,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对科研项目成本全过程进行科学的控制,要加大对事前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改善传统成本管理当中只对项目事中、事后管理存在的不足。

(二)选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成本核算方法

高、快、灵是科研单位的特点,“高”主要是指产品技术含量高、员工文化素质高、附加价值高以及经营风险高;“快”是指市场发展快、产品更新换代快,相对而言,一旦出现管理不善,企业垮的也快;“灵”指科研单位对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市场外界条件反应灵敏,同时在生产工艺的安排、技术手段、管理制度等发面较为灵活。因此,科研单位必须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入手,选定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且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简单照搬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

(三)增强员工成本意识

在现代管理中,成本意识非常重要,只有在思想上具备了成本控制意识,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因此,科研单位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管理,并根据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及时修订各项成本管理制度。另外,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转变落后的成本观念,提升其成本费用的认识,促使科研单位健康发展。此外,各部门和员工要共同管理成本,并同财务部,技术部、研发部以及生产部等进行密切地配合,进而有效形成纵横一体成本管理系统。

(四)建立成本管理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对科研单位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要盘活人,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建立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将权责与奖惩挂钩。不管是科研管理人员还是生产人员,凡是通过技术变废为宝,有效地降低项目的成本以及减少费用开支,都能获取应有奖励。为能够激发其创造性和积极性,通常要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在这其中要尽可能细化奖惩和绩效考核制度,并将其同职工薪酬直接挂钩。

三、结语

随着科研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的转制,过去只讲投人、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成本管理方式,无法适应科研单位发展需求。所以,必须要积极转变成本管理观念,从科研單位实际情况入手,扩展成本管理范围、科学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增强员工成本意识、建立成本管理激励机制,从而做好科研单位的成本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益,进一步促进科研事业的稳健长远发展。(作者单位为海装沈阳局)

作者:康国强

上一篇: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论文下一篇:传统建筑材料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