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教育论文

2022-04-23

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教育论文 篇1:

浅析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

【摘要】开展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应以具体问题为导向,从人的全程发展角度出发,以大学生服从需要、成长需要、成才需要为前提,加强大学生环境认同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专业学习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互助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

基金项目:2017年榆林学院辅导员思想政治研究项目《榜样教育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7SZ13)。

大学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专业教育,从人的全程发展角度来讲,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必然出现环境不适应、人际不适应、学习不适应、职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就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和行为必须适应特定的社会环境要求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以,人必须积极主动地认识、适应甚至改造周围环境,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样,大学生作为大学教育的对象,只有进一步提高学校适应能力,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发挥自身潜能,提高大学教育的成效。

1.学校适应性教育是激发大学生潜质的需要

大学生群体是大学教育的产物,这一特殊群体进入大学学习生活,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更要提高学校适应能力,激发学习的潜在动力。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有效方式,只有进一步使他们认知大学文化内涵,认同大学制度规范,适应大学生活节奏,才能更好地激发自身潜质,发挥自身才能,进而践行大学精神,实现自身理想。

2.学校适应性教育对提高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教育必须注重主体间的有效互动,既要强调教育者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也要关注受教育者的认知程度和适应能力。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积极、主动地平衡个体与环境矛盾,通过自我调节内心和行为处于外在环境时的状态,才能逐步认知和适应外在环境,达到个体与环境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不但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而且提高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成效,对降低人才培养时间和成本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3.学校适应性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适应性既可以是个体成长的一种过程,也可以是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状态。在学校生活中,大学生出现的学习效率低、人际关系不好、心理困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适应性不良问题,都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应性教育的缺乏。因而,加强学校适应性教育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是改进和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内容的构建

学校适应性教育是一个广义、多维的概念,应涵盖大学生活的始终。高校开展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应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知识,既要注重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管理适应,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在学习、人际、生活自理、环境认同、身心体验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以问题为导向,以满足大学生的服从需要、成长需要、成才需要为提前,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学校,了解学校,了解专业,要在心理上对大学生实施一种有目的、有方法、系统的适应性教育,对大学生学校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适应性问题加以预防和引导。

1.环境认同教育

大学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成长成为每一个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中与大学、大学与大学、大学与社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既包括学校地域上的差异、气候环境上的差异、校园环境上的差异等客观层面差异,也包括学校的管理理念、专业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差异。学校适应性教育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培养大学生对新环境的认同,使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总而言之,就是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类学校实践活动,理解、接受大学文化环境,增强大学生的教育主体意识。

2.校史校情教育

校史校情作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材料。各高校的校史校情主要包括办学历史、办学思想、校风、学风和教风等,这些对端正大学生态度,树立理想信念,规范行为标准,提高价值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加强校史校情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了解大学,热爱大学,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3.校纪校规教育

校纪校规是学校根据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的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内部规范性文件。它与大学生日常管理最为密切,内容涉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权利与义务、教学运行要求、教学管理制度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加强大学生校纪校规教育也是在培养大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充分认同学校的校纪校规,才能更好地践行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4.专业学习教育

专业学习是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从高考志愿填报到大学期间专业学习,甚至到毕业就业,大学生对专业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了解,会出现不同的目标要求及心理落差,从而产生学习不适应和职业不适应。对专业的初步认知和心理落差进一步加大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畏惧”和“倦怠”,不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高校学风的建设。因而,我们应该从学科专业发展的规律出发,结合专业教学、研究、实践中的观点、方法与大学生充分互动交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专业学习方法、职业道德。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尚不成熟,面对新环境、新生活和新人际关系可能会焦虑、迷茫和紧张,学校适应性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从“迷茫彷徨”的困境中走出。在人际关系教育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使其克服自卑、焦虑、以自我为中心等心理问题,进一步解决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在大学生角色定位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定位好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端正态度,运用理性思维去解决问题,有效预防各种心理不适应问题。在心理问题解决方面,要及时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加以干预和引导,排除各种心理症结,有效调节大学生情绪问题和各种心理困惑。

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的有效路径

解决大学生学校适应性不良问题,不仅要从主观因素出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正确认识自我,保持与社会良好的接触,正确地矫正和排解心理与身体带来的各种不适,从客观因素出发,积极加强教育和引导,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做好适应性教育,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要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教育引导,做到防微杜渐。

1.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

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是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出现的各种适应性问题归根结底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无论是在环境认同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专业学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还是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上,高校都应积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适应性问题。

2.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朋辈互助机制

建立和完善朋辈互助机制是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学生间、师生间,相同的身份、友好的关系、随和的态度等朋辈间的教育优势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建立朋友和同辈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安慰的互助机制,对于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交往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主动、相互、直接的帮助,能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经验交流等方面达到信息共享,既可以培养大学生互帮互助的品质,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一所高校校风、学风的体现。在大学生适应性教育过程中,必须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召开入学教育大會,举办杰出校友交流会,开展学生特色活动等途径,让大学生熟悉大学的基本情况,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生活。通过各类集体性活动,加强大学生人际交流,及时疏导和解决大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能力。高校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方式培养适应大学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增加体验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性是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的显著特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应避免“纸上谈兵”式的教育,要通过诸如志愿者服务,专业实习和调研,参加各类比赛或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自我,服务社会。要鼓励大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要支持大学生“走出去”,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融合才能进一步提高适应能力。

结语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方式存在明显不同,要解决大学生在新环境、新教育方式、新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必须帮助其在学习能力、生活态度、身心适应等方面克服各种困难,使其达到思想与行为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因而,高校应以问题为导向,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把握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构建系统、科学的学校适应性教育体系,适时地对大学生进行学校适应性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引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张骞:《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24-129页。

[2]张磊:《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管理观察》2017年第27期,第109-110页。

[3]张秀秋、单常艳:《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现状述评》,《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60-61页。

[4]闫建亮:《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规范化研究》,学位论文,华北电力大学,2015。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艺术学院陕西榆林

作者:高慧 张磊

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教育论文 篇2:

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探索

摘 要:文章将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引入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当中,从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层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层面、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过程之间找寻二者的契合点,以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为抓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提出了应在教育形式、制度保障、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四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并提炼出要根据生涯规划教育的不同阶段特点开展相应教育实践活动来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不断生成和演化的历史范畴[1],我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完善社会主义理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也历尽艰辛。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要求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强调了青年应当身体力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广到全社会。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可见,国家、民族、社会对于广大青年均寄予了殷切的希望。我国大学生在广大青年中更具专业的知识、先进的思想、开阔的视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建设者队伍的中坚力量,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青年可塑性非常强,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佳、思维活跃度高、精力旺盛,但同时也存在稳定性弱、易受干扰、容易激动等弱点,加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并存,这就使得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2]。通过对中外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相关调查研究的对比,以及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研究成果的整理,可知对广大青年学生而言,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特殊阶段,容易受到“物本”、“器本”、“神本”等价值观的冲击而产生偏差和扭曲[3]。因此,通过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将贯穿教育始终的生涯规划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是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的有效抓手。本文力图寻找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具有紧密关联性的培育和践行途径,建立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培育和践行机制,因此将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这条主线引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具象化、生活化、日常化、阶段化、系统化,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目标实现具有关键作用。

一、生涯规划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契合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贯穿大学时期始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它涉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有效转化,主要由课堂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形成认识,并经过课下实践来进行提升;而对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的指导作为目标层面和实现过程的教育模式,也贯穿了整个大学时期的实践教育阶段。

(一)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养成的理论层面

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的目标层面包括总体目标、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理论层面的要求。大学生的个人生涯规划的制定首先要确定自身的目标,即总体目标、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涉及目前所需要着手完成的计划、想要学习的技能、期望磨炼出的品质等等;长期目标主要包括大学毕业后的毕业去向、有什么样的职业理想、有什么样的深造方案等等;总体目标更多的是指在个人成就、职业能力、思想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期望自身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大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层面在十八大报告中尘埃落定,它主要涉及三个层次:一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目标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层面的契合点具体体现为:首先,个人生涯规划的总体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存在一致性,即为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局面,作为国家主人的大学生群体在规划自身的总体目标时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心怀国家、民族,将自我的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共同梦想紧密结合。其次,个人生涯规划的长期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存在关联性,即为了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大学生在规划自身的长期目标时应该把自我发展同社会需求相融合。最后,个人生涯规划的近期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存在融合性,即为了塑造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品质,大学生自身在构建自我的每一段近期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都应该立足于全面发展,将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相契合。

(二)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养成的认识过程

大学生进行个人生涯规划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认识自我、重塑自我和实现自我,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持续的、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正的,以及螺旋往复上升的。大体可以将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教育的全过程分解为自我剖析阶段、自我塑造阶段和自我实现阶段。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过程实际上是从外显的感性认识到内化的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实施环节主要是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灌输而产生的认知认同、日常经历而引发的情感认同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行为认同”。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教育过程的自我剖析阶段是对自己、对所处环境的分析,思考自己是否具备条件和能力来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在认知层面有相应的方法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要求帮助大学生结合时代、环境、政治纲领来认识自身的差距和可以提高的空间,因此在自我剖析阶段产生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的自我塑造阶段是在不断进行自我剖析的认识基础上,来缩小自己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距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真正按照计划实施来完成近期目标、长期目标乃至总体目标,执行计划的过程是在探索、实践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产生情感认同的过程;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的自我实现阶段是在达成阶段性目标后反思自身之前的思考方式、实施方法的过程,总结出好的经验,便于在实现下一个阶段性目标时采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可以产生行为上的认同。

二、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养成的机制创新

一是创新教育形式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主要在课堂教学环节,目前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这些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与大学生的生涯规划相联系,帮助大学生在树立人生理想方面和指导大学生在制定实施计划方面做出理论性指导。在理论课程灌输的同时,还可引入适合大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发展的教育形式,比如叙事性强的生动故事、身边的道德榜样、新媒体的网络宣传等辨识度高、记忆度深的方式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将课堂的原理性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事例来进行阐述和解释,便于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方便之后的应用。

二是创新制度保障机制。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需要有一套能够促进教育效果实现的制度措施加以保障和一套可以观测教育实施效果的方案给予反馈。因此,以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线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需要制定并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和奖惩考核制度。首先利用行为规范的制定,从约束的角度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打好养成教育的基础;其次利用奖励和惩罚的措施,来激励善行的传播、抑制恶行的发展,将感性的认知进行理性的转化;最后,利用严谨的考核方案,对学生在履行个人规划的过程和节点进行监督和评价,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自身的生涯规划目标。

三是创新文化熏陶机制。大学生在实现生涯规划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氛围来时刻感染他们,让他们始终保持住不断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动力,而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通过平台活动来实现,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体系性的活动平台的建设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反馈和探索,应该涉及文艺比赛、球类竞技、科技创新、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在之后的活动总结和评价阶段将师生反响良好的活动进行不断的改善和提升保存下来,进一步打造为文化品牌。经过沉淀下来的品牌活动将有助于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树立长期的文化培育观念,从而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共识。

四是创新实践养成机制。实践养成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认同基础上体现出来的行为自觉,是继学习了基础理论知识而产生的认知认同和在实施个人生涯规划的各项计划过程中形成的情感认同后,总结在阶段性目标实现后形成的经验,从而为更进一步的自我剖析过程和自我重塑过程积蓄实力,这一机制在个人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在运行,并且在实施效果的终端得到展现。

运用教育形式的创新机制来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运用制度保障的创新机制和文化熏陶的创新机制来协助大学生进行自我塑造,在政策和环境上保证他们近期目标、长期目标等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促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运用实践养成的创新机制来辅助大学生进行自我实现和新一轮的自我剖析,不断反思、总结、修正自己的行为,促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三、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养成的路径

第一,在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的自我剖析阶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与适应性教育相结合,引导目标创建,助力认知认同。这一阶段主要依托故事叙事、榜样导航、网络阵地,通过教育形式的创新机制来运行。通常在整个大学时期,刚刚入学的阶段是开展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的初期,大学新生容易由于教学方法、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的变化而产生不适应感,会经历一段迷茫期。这时需要在理论课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知识的同时,根据这一学生群体的普遍特点,开展多样形式的教育活动,主要从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等方面来辅助他们加强对理论文化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各项目标,从而促进他们在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认知认同。当然,这个适应性教育不只涉及新生阶段,在整个大学阶段均需要根据大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所处环境来进行适应性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从被动学习、被动管理、被动教育状态过渡到以独立的人格为基础来接触、认知并反馈于社会的成熟状态。

第二,在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教育过程的自我塑造阶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与启发性教育相结合,搭建育人平台,助力情感认同。这一阶段主要依托制度建设、活动品牌、氛围培养,通过制度保障和文化熏陶的创新机制来运行。经历了从迷茫到清晰的转变,大学生通过认识自我不断的调整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以便能够完成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这个过程是自我重塑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考虑与启发性教育相结合,给予学生们成长和选择的空间,通过活动平台的搭建、制度建设的保障、文化氛围的培育来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從而促进他们在实施自己的生涯规划计划过程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情感认同。

第三,在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教育过程的自我实现阶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与社会性教育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助力行为认同。这一阶段主要依托志愿服务、创业感召、职业道德,通过实践养成的创新机制来运行。大学生个人生涯规划的出口在于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或者学业层次的追求,要达到这两个长期目标需要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不断实现、调整并叠加,在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都逐渐掌握娴熟的基础上,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将自己的理论认识转化为实际产出,这一阶段的教育更倾向于社会性教育,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将国家与民族的期待融入进来,把好的实践经验继续保持下去,把好的方法技巧继续挖掘下去,促进他们在实现自己的生涯规划目标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行为认同。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引入生涯规划教育这条主线,是在考虑了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规划实施及教育过程的持续时间等因素后提出的。本文在分析生涯规划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契合点方面,对生涯规划教育的三个目标层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三个理论层面、生涯规划教育的三段实现过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三段认同过程之间的契合性做出了阐述,指出了将生涯规划教育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过程的可行性。在具体的教育实践环节,需要创新教育形式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文化熏陶机制以及实践养成机制,促进教育路径的实现。即在生涯规划教育的自我剖析阶段,依托创新教育形式机制,运用适应性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认知认同;在生涯规划教育的自我塑造阶段,依托创新制度保障机制和创新文化熏陶机制,运用启发性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情感认同;在生涯规划教育的自我实现阶段,依托创新实践养成机制,运用社会性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行为认同,从而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外在感知到内在消化,再到行为显现的知行合一的目的,最终通过大学生这一社会中坚力量来推动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传播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

杂志,2012,(23).

[2]刘蕴莲.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

[3]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

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3).

作者:许钟元

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途径探析

摘要: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与外部教育共同构成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体系。我国的教育体制、大学生党员的自身特性、时代的要求等,共同决定了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在界定了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需要通过环境建设、学生社团建设、发挥制度和活动的作用、加强实践机会等多种途径展开。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自我教育 基本途径

1 概述

自我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个体以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按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发挥个体的主体性或自主性,主动向自己提出任务,寻求让自身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比较优秀的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更可能实现自我教育。目前,在学生党团建设的管理过程中,“自我教育”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应用,本文目的是要探讨实现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各种可能的途径,从而实现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2 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 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强调终身教育的时代,终身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要求学习者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大学阶段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将会为终身就业力的培养、未来的职业转换等奠定基础,大学生党员作为未来社会将要承担更大责任的群体,理应在自我教育方面有更好地表现。不仅如此,自我教育符合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内在要求[1],大学生党员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造,不断提高觉悟,培养科学工作的思维,并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是一种能尊重和体现党员主体地位、有效提升学生党员基础素质的教育活动,应该得到重视。

2.2 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当今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民主参与的愿望强烈,并且能够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里的优秀成员,以上特征更为显著;由于多数大学生党员都担任学生会、团委、社团联合会及具体社团组织的管理职务,他们获得的参与机会和与外界交往的机会更多,并且经常性地与其他同学以团队的方式工作,这些机会将会为大学生党员实现自我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大学生党员具有比一般同学更高的政治素养,自律意识更强,如果被赋予更多的机会实行自我教育,效果将会非常明显。笔者通过在工作过程中对大学生党员的观察,发现上述可能性是客观的,但是需要适当的外界刺激,如果环境适合、机制合理、被充分授权,大学生党员能够很好地实现自我教育。

3 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教育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两个方面。所谓自我教育意识,就是主体能够认识到通过自身努力,自我完善、自我塑造的强烈愿望,通过不断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使主体主动承担起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

相比较而言,自我教育的能力机构主要由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自我修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四个方面所组成。其中,自我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主要是对自身优缺点、学生生涯目标、未来目标的明确程度,自我修养能力是大学生党员按照党性原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自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思想觉悟的能力,大学生党员自我修养的水平越高,其自我教育的效果也就越好;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僵化理解课本知识;自我调控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党员为了保证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主动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心理状态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可能体现在职业韧性、职业抗压能力等方面。以上四种能力,将是高校党团工作者在促进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培养的能力。

4 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若干途径

4.1 强化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环境建设

大学文化环境在教育学中,被称为隐性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中发挥着关键性影响作用。比如诸多大学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在大学发展历史上形成了诸多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学校本身的精神特质,这些文化因子应在大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中,经常性被提及,让他们形成对真善美、积极人生、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的向往,当这种向往内化到大学生党员的内心世界之中,他们将自然而然主动形成自我探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督促与约束的行为习惯,不同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个性不同,主要原因就在大学文化的因子不同。

校园网络建设对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拓宽学生党员的视域,逐步引导大学生党员围绕某个主题建设网站,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有目的的探究过程中,他们的方向感、自豪感、成就感会更大,自我教育的动力会更足。

4.2 让大学生党员在高校社团建设中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高校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党员发挥其战斗力的主要平台。然而,由于学生自身认识水平的局限,大学生所创立的新社团往往带有盲目性,故而高校社团管理部门或者辅导员的指导作用更为突出。辅导员通过细化指导的方式,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充分培养社团成员的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心理素质、责任感等,从而真正能起到“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社团建设目标,从而实现充分的自我教育。其次,在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创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在此过程中的自我教育。通过学生组织结构设置的社会化,将学生组织与社会相联系,从而锻炼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最后,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和辅导员老师等,作为大学生党员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认识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潜力,尽量避免行政干预,而仅仅发挥其引导、服务的职能,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党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2]。

4.3 以制度机制与活动展开来提升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能力

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倡导的核心是自我管理——让每个大学生党员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既然如此,其自我教育的成果也要通过外部提醒或者制度化方式,协助每个人进行自我强化。一旦强化到一定程度,人们的自我教育就会重复出现,“灵魂永动机”就会由神话变成现实,自我教育的使命才接近于完成。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或者活动来可以通过主题演讲比赛、个人进步展示、辅导同仁进步、个人品行优化积分、组织授予称号等方式来实现每个人的自我教育强化。可供选择的机制可以包括:①外显化机制;②外界强化制;③进步形象化;④角色化机制[3]。

4.4 搭建平台为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提供实践机会

大学生党员教育应从大学生党员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人的特点,增加党建工作的实践性环节,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让大学生党员在深入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了解社会,借助社会实践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深化思想认知,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由于近距离与社会接触,更让他们有直观的感受而知道自身在哪方面存在不足[4]。例如:实施“党员形象工程”,让学生党员参与日常教育和管理,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给广大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组织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者活动、“科技三下乡”、勤工俭学、公益活动等,充分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充分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党员先进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 结论

自我教育的思想,是符合人性规律的思想,它是启动大学生主体性正面发挥的重要教育哲学。作为大学生中比较优秀的群体,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日后职业生涯是否成功,因此,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实现更高的培养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已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检验,事实证明,如果大学生党员得到充分信任与引导,他们是完全可能通过自我教育而实现更快成长的。

参考文献:

[1]黄轩庄.试论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1:32-36.

[2]石国亮,万磊.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3):12-15.

[3]齐善鸿.道本管理:精神管理学说与操作模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黄月圆.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特点及方法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6:77-80.

课题项目:

本文为201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建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赵硕(1987-),女,江苏连云港人,教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赵硕,任团伟,窦道阳,吴华

上一篇:信息技术整合生物教学论文下一篇:学前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