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又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最终以健康教育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篇1: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蒋毓璋

一、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如今,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

当今,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又不知如何解决。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有的一时间甚至没有了精神支柱。

于是,教育学生怎样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中,正确地选择自己的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情绪、自我控制的素质、心理平衡及承受的能力,变得愈加重要,甚至迫在眉睫。

二、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入学适应不良是新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尤其在初、高一新生中最为普遍。

(2)排名突然在“滑坡”。任何学生都可能有成绩不稳定的时候。但有许多学生却不能积极面对,一时心理承受不了,甚至自暴自弃。

(3)跟家长、老师或同学不和。很多孩子都以为自己长大了,他们逐步学会了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像小学生那样盲目地顺从老师和家长。甚至会因一点小误解而怨恨家长和老师,与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41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对某门学科没有兴趣,其主动性、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5)出现早恋阴影,老师家长处理不当,孩子们的逆反心理亦会变得更加强烈。

(6)深陷虚拟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这在当今社会中尤为普遍。

(7)面对突发事件不能积极面对,大灾面前手足无措。比如前不久汶川地震中。许多学生深陷灾害中不能自拔,心理出现严重问题。

三、心理问题造成不良后果

当青年学生出现心理疾病后,他们有的一时间没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变得心情抑郁;有的遇事难以自控,容易产生偏激和冲动,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便采取种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于是出现学校暴力、学生轻生、自残等不良情况,这给他们自己、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导致一些意外和悲剧的发生。

四、维护和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策略

(1)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等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中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中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帮助学生树立了上进心,让他们有所追求,参与不同的竞争,才能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4)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为先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研,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避免走弯路或低层次的重复。因此,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

(5)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客观地制定目标。目标难以实现的时候,明智地放弃既定目标,确定新的追求,这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能减少挫折体验。每当他们战胜了一次挫折,就强化了一份自身的力量。为应付下一次挫折提供了心理力量。

五、结束语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前途的看法,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

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在困惑中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一颗平常心和积极态度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及时对学生施予心理辅导,给面临心理压力、遭受挫折的学生提供心理宣泄的场所,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学会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蒋毓璋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篇2:

生物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几点尝试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又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最终以健康教育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 生物教学 尝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即面向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站在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高度,对学生终身教育负责的态度,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健康发展的保证。它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

我在生物课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正确的学习观。这不仅是他们自身发展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就学生自身发展而言,学习目的不端正,只能把目光盯在分数上,把分数看得高于一切,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对整个社会大目标产生积极作用的关系。针对学生分分是命根的错误思想,在教学中没有单凭分数评价一个学生。在生物课教学中特别重视实验、绘图能力的培养。带领学生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等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学到知识,从而也使得那些只啃书本高分低能的同学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另外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参观,访问亲身感到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而是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把自己培养成为有能力的合格人才,从而把学习和社会实践作为学生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自愿行为,自觉的勤劳刻苦锻炼自己。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姆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教师要进行愉快教学研究。调动学生对学习的趋近倾向,产生求知欲望与心向,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行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学为乐,孜孜以求,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1.导言——引人入胜,诱发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精辟、生动、富有新意的开头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设计巧妙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及早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学习人体所需营养物质时,我首先讲述了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海岸向太平洋进发,待船到目的地时,原来200多人只活下来35人。的故事。然后,提出问题他们死亡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创设问题的意境,渗透兴趣。课堂提问这个教学环节对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开展双边活动是十分有益的,提问的方式不能局限于“是不是”、“是什么”、“对不对”这样较低层次方式,应向较高层次进行,向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方向发展。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问题化整为零,层层深入地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这样的问题,启发性和逻辑性符合认识规律和学生认识心理,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掌握相关知识。如学习植物体内水分散失时,将“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作为引言,接着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塑料袋中的水是从哪来的?”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后出示挂图,设疑“植物散失的水分经过了植物体哪些部位?是以什么方式散失的?”学生讨论后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这时再通过“一株玉米一生中吸取水分二百公斤,而存留在体内的水分不到二公斤”这一情境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要大量散失水分?这不浪费吗?”从而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意义。这样一环扣一环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在教学过程中增设趣味性小栏目。“看谁最聪明?你的思维敏捷吗?比一比,赛一赛,动动脑,看谁手巧”等。使学生积极主动争先恐后思考问题,抢答问题,动手动脑,学习兴趣浓厚。

三、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

所谓意志就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组织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大部分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在教学活动中表现较高的自觉性。但也有一些学生会言行不一,或一曝十寒,缺乏坚持性。进行意志培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它对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事业等方面有巨大的影响。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失败时,教师不能过分责难,在一定意义上说,责难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帮助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悟出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如讲家鸽生殖和发育时,需要学生观察卵的各部分结构进而了解各部分功能。在这个实验中,不便于观察的是胚盘。稍不注意就会把卵黄膜弄破,使得卵黄、卵白成为混合物而变成撹鸡蛋因而观不到胚盘。有的学生做了几次仍不成功开始有些急躁,借此我马上进行教育,要他们遇到挫折不灰心,要敢于面对失败。他们冷静下来,最终实验成功了。

四、注意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美国学者朱克曼曾经作过一项研究。他发现自1901年诺贝尔奖金领发以来的75年中,286位获奖者中2/3的科学家是与他人合作而获奖的。他以25年为一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与人合作而获奖者,第一个25年为41%,第二个25年上升为65%,第三个25年竟达79%。这有力地说明,科技愈发达,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越需要具备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有专家指出,21世纪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人合作的人。

我们目前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的恰恰是合作精神。我在教學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机会。如提出一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再有中心发言人发言,搞一些小型辩论赛。如“转基因食品可食吗”,正方是“转基因食品可食”,反方是“转基因食品不可食”。全班分成两大组,各自确定人选,写陈词、找资料,从布置题目到辩论结束,同学们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有关知识。

在如今素质教育改革大潮中,作为教师还应该继续积极探索,根据自己的特长来教学,加强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使我们的教学对象成为新世纪的人才。

作者:郭晶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篇3:

抓好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各种素质的基础。每个教师都应该关注和研究心理素质教育,并将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它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驱动力。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不成熟,还未成形,个体间的心理特征差异很大。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个体差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使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尊重与发展,还可推动其它素质的良性健康发展。

教育者绝不能使用强迫或高压手段使当事人就范。如学生被迫接受辅导时,势必带有敌意和抗拒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辅导便无法进行。辅导的效果与学生内在动机的表达与改变自己的意愿成正比,而不是依靠教育者喋喋不休的说教和社会规范的强行灌输;更不是依靠外在的强迫或威胁。只能在辅导者的帮助下,靠学生自觉自愿的努力,通过学生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实践,达到自我完善与发展。

教师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思维特点、个性特征等等,都对学生产生潜在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师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熏陶。而一个光说不练、婆婆妈妈、唠唠叨叨的教师只会招来学生的反感,事倍功半。

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要有饱满的热情,要尽职尽责,要对学生热爱与关心倍至,要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要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真诚与豁达,还要有勇于面对困难并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教师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品德修养会一点一滴地融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记得有一次开学之初更换教室,有个别同学想用室外的新桌椅换旧桌椅或有破损的桌椅,我不但默认了这种违反校规的行为,还告诉其他同学也可以这样做。可以想象,这种做法的后果可能会使个别同学滋长贪小便宜、逃避责任和不爱护公物的不良心理。有关领导发现并批评了我的做法,使我认清了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后来,我以此为题召开了主题班会课,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向全体同学深刻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学生从中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渐渐形成了热爱集体和大公无私的心理品质。

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广泛的知识结构。教师应注重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更要注重思维的灵活程度与反应速度。很多学生在学校时衷爱某一学科或某一学科的教师,有的是由于对教师广博的知识面和高深的知识水平的折服,他们带着敬佩与渴望拥有的心理去学习和拼搏。有的是欣赏教师敏捷的思维与精、准、快的反应速度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我常把初中的三年生活做如下形象的比喻:初一是门框,初二是门枢,初三是一扇门。初一是打基础的时候,就相当于门框,门才能开关自如,经久耐用;初二起纽带作用,相当于门枢,门框很坚固,门也很好,但如果没有门枢的良好衔接,再好的门也会倾倒,立足不稳;要想在初三中考中成绩优秀,即门能经得起磕碰,就要夯实基础,即门框坚固,还要搞好衔接,即门枢耐用。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我还和学生讲过很多,并都在他们的心里和行动中产生了积极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教师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应具有广泛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敢于竞争和不服输的意识。不同的个性品质特征所表现出来的讲课风格也不同,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也不一样。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古人则谈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如,在召开学校运动会前,我动员他们踊跃报名,为班争光,学习已经成为年级第一名,运动锻炼绝不能落后,也要争第一,并鼓励晨练,提高身体素质。由于我平时就常常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要勇于相互竞争,不要轻易言败或放弃,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感染力,终于如愿以偿获得运动会总成绩第一名。事实证明,教师的个性魅力会深深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心理变化。正如我的同事所说:“你的学生和你一样仁义、好学、爱集体、有不服输的劲儿。”

此外,教师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审美能力、价值取向、对人生的态度等都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教师如能身体力行地去影响学生尚未稳定成熟的各种观点,引导他们心理渐渐走向成熟,那么对他们的一生都是受用不尽的。

努力把握并合理利用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同一年龄段的每个个体的心理需求也不一样。教师要善于观察,体会学生的各种心理,“因心施教”,既让其心理得到满足,又能带动其遵守纪律、搞好学习,懂得生活,学会做人。

将“玩心”与学习紧密结合,相互补充。会玩才会学,玩好才能学好。十几岁的青少年,活泼好动,玩心重,不能过分压抑,更不能一律禁止,否则会造成心理压抑,无处发泄,从而导致扰乱课堂、厌学、逃课等恶习的出现。很多班主任怕学生玩多了、玩散心了、玩野了,不好管理也耽误学习,因而,除了体育课外,一节文体活动课都没有,甚至常常把体育课也占用了。此时,学生人在教室,而心却飞到了操场,他们是多么懊恼和不情愿呀!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入手,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玩的天性,应把玩的心理和学习与纪律等挂钩,使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也绝不能像有些班主任那样,“宁可让他们在教室里说话、睡觉,也不让他们到外面去疯跑。”可以想象,那种想玩玩不上,学又学不下去的心情是多么的难耐呀!

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谁都渴望他人的尊重,谁都希望做事信心实足。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都有这样一种观念,“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可为什么这种“软硬兼施”会一次一次的失败呢?很简单,我们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一个乞丐可以为尊严而不食嗟来之食,一个学生就当然有可能为了自尊而恨老师,或厌恶这一学科,甚至于失去自信心,放弃所有学科。“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切不可轻则训斥,重则讽刺挖苦,甚至于体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用自信心去取得好的成绩,好的行为举止,从而得到自尊心的满足。

正确引导学生的交友心理。教师在鼓励学生交朋友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和帮扶机制。告诉他们朋友之间该是真诚相待,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为他们指点交友策略,为他们制定学习目标,让他们比着学习,争取共同进步。

学生的心理需求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有的惧怕找老师、有的惧怕问问题、有的想当班干部、有的想当科代表等等,这些我们都不要去评价其好坏,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并满足健康向上的,引导和转化不良的,使他们拥有利于身心发展和学习的心理素质。

把爱出风头和“好显示”的心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的学生处处都想展示自己优势的一面和高人一筹的能力,以博得众人的仰慕,师长的赞赏,个别人甚至贬低别人或以别人的错误来抬高自己。因此,我们既要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又要适当给“浇点冷水”,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有短处,也有不如人的地方。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发展的人中的必然要素,并且,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故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敗。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重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雨果说:“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用无比宽阔的心灵,用真善美开启了无数幼稚的心灵。

[1]陈 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2]张宏如,沈烈敏.学习动机、元认知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01

作者:兰克亭

上一篇:教学改革下通信原理论文下一篇:章节复习课初中数学论文